![詩詞鑒賞知識點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bb71ea71ec778ca0524a3ed4603647/0ebb71ea71ec778ca0524a3ed46036471.gif)
![詩詞鑒賞知識點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bb71ea71ec778ca0524a3ed4603647/0ebb71ea71ec778ca0524a3ed46036472.gif)
![詩詞鑒賞知識點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bb71ea71ec778ca0524a3ed4603647/0ebb71ea71ec778ca0524a3ed46036473.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知識點總結鑒賞古詩詞,首先必須把握古詩詞的形象。所謂形象就是主觀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結晶,是浸潤著作者濃郁主觀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種。I掌握鑒賞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審答規(guī)范1?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詩人自己)。每首詩必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有詩中人物形象。古詩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權貴、傲岸不羈的形象,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④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審題答題規(guī)范:指答題兩步驟:①什么形象(中心詞應是“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結合詩歌內容分析)和形象的意義(聯(lián)系情感、主旨分析)。n掌握鑒賞景物形象(含意境)的方法和審答規(guī)范鑒賞方法:融情造境(1)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梢允乔橹兄埃袉蝹€景物形象,有由多個景物形象(意象)組合成的意境。詩歌傳統(tǒng)意象比較固定,如楊柳代表惜別,月亮代表思鄉(xiāng)懷人等。但在具體詩歌中有變數(shù)。鑒賞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寫的方式,如動靜、色彩,來把握景物特點和詩人的感情;二要抓住意象來分析意境,探知詩人的感情。⑵意境意境:意,作者的情感;境,詩中所描繪的圖景。意境指詩歌通過意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調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關系,簡單地說,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詩歌藝術的基本單位,而意境則是指全篇作品所營造的整體藝術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則是意象疊加、組合之后的升華。由于意境一詞較為復雜,故在高考中常用 “氛圍”(偏重外部環(huán)境)、“心境”(側重內心世界)、“境界”(外部與內部的融合)等詞語稱呼。審題答題規(guī)范:畫面描述題的答題模式一般為:描繪了一幅 (某時某地,視題而定)+描述畫面+意境特點(或孤寂冷清或恬靜優(yōu)美等的)+畫面。(還可接著分析蘊含的思想感情)答意境營造題,要注意其兩種方式:觸景生情和融情于景。答意境(畫面)特點,要注意參照以下專業(yè)術語:豪放類: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浩瀚遼闊、廣袤高遠、曠達灑脫。清幽類:清新明麗、寧靜恬淡、淡雅閑適、和諧靜謐、恬靜優(yōu)美。傷感類: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慘蕭條、蒼涼悲壯。婉約類:纏綿悱惻、哀婉動人、委婉含蓄、蘊藉風流、朦朧縹緲。超脫類:超脫世俗、遠離塵囂、高雅脫俗、超凡脫塵、風致雅潔。華美類:富麗堂皇、華美絢麗、華妙艷麗、瑰麗神奇、色彩斑斕。3?物象的方法和審答規(guī)范鑒賞方法:因物尋志。詩歌中的事物形象,即詠物詩或雜詩中的形象。鑒賞物象往往由物及人,從物人一體的角度來把握事物的特點。即先要借助相關語句或關鍵字詞來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有關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層分析。審題、答題規(guī)范:答題緊扣“物” “志”。答題一般要扣住“物”與“志”兩方面,其一般步驟為: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結合實際表現(xiàn)手法具體分析,③揭示物象的社會意義(作者的情感、志向、節(jié)操等)。I把握思想感情的途徑和要訣一、理解、領悟思想感情的三種途徑:題材、形象、手法題材f思想感情古詩的思想感情與詩歌的題材有密切關系,相同的題材,其情感也有共同之處。因此,從題材入手切入對思想感情的理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具體內容詳見本章專題一“從題材類別入手讀懂古詩”部分)形象(意象)f思想感情詩歌總要具體描繪形象的,在描繪出的形神兼?zhèn)涞男蜗螅ㄒ庀螅┲屑脑⒆髡叩闹饔^情感,間接地表情達意。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景、物是詩人情感的最好載體。把握古詩中的形象(意象),就能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具體內容詳見本章考點一“鑒賞古詩的形象”)手法(抒情方式)f思想感情試指出下列詩句的抒情方式(如是間接抒情,則要指出具體的抒情方式)和蘊含的思想感情。(1)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抒情方式:直接抒情思想感情:年華消逝、壯志難酬(2)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思想感情:憂國傷時、亂世離愁⑶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抒情方式:用典抒情思想感情: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精要點撥理解、領悟思想感情需要注意其抒情方式。古詩的抒情方式有三種類型:直接抒情、間接抒情以及兩種方式相結合。其中間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事、人)抒情,借古諷今,用典抒情等。它主要體現(xiàn)在:①寫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②狀物句(要抓住雙層情感,一是關乎“物”的,二是“物”中寄托的情志),③表達有特點的句子(如用了比喻、象征、對比、襯托等手法,要還原其本義;如用了用典、反語等手法,要理解其曲折之情)。n掌握情感題的審答規(guī)范答題:用好術語,因題而異答題要用感情術語常用的感情術語有:惆悵、苦悶、閑適、愁苦、歡樂、悲傷、憂郁、感傷、寂寞、孤獨、煩惱、沉悶、焦急、離恨、哀怨、憂愁、迷戀、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惡、激憤、欣喜、歡快、向往、忠貞等。答題要多角度、多層面古詩情感中,有單項(單一)的,更有多項(豐富、復雜、變化)的。主要題型答題模式感情分析題答題模式分析+概括:先分析具體詩句,后概括出情感內涵。概括+分析:先概括情感內涵,后分析具體詩句。這里的“分析”,就是要結合語言,說出感情的依據和來由。分析既要扣住所給文字,又要兼顧全詩,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同時,要抓住具體的詞句、意象分析,不可籠統(tǒng)空泛。必要時,還要結合情感表現(xiàn)手法分析。I掌握四類表達技巧的特點和效果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指準確判斷詩歌所運用的手法技巧,并賞析其表達效果。表達技巧是-個較寬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和結構技巧 (藝術構思)四大部分一、全面掌握14種修辭手法請說出下列詩句所用的修辭手法。(1)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擬人)(2)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擬物、夸張)(3)終歲不聞絲竹聲。(借代)(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夸張)(5)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比喻、夸張)(6)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設問、借代)(7)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對偶、雙關)(8)主人下馬客在船。(互文)精要點撥《考試說明》規(guī)定常見的修辭手法為:比喻、比擬(擬人、擬物)、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另有古典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如對比、頂真、互文、雙關等。對于修辭手法的鑒賞,就是要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達情感和體現(xiàn)主旨的作用。二、重點掌握兩種表達方式:描寫、抒情表達方式主要指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寫和抒情。這兩種表達方式與表現(xiàn)手法有交叉、重合之處。(一)描寫描寫從對象上看主要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考查的重點是景物描寫。描寫講究角度:遠景與近景,俯瞰與仰視等。講究方法:多種感官結合,如常見的視聽結合,從味覺、觸覺入手等。講究手法:正側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聲色結合、明暗結合、點面結合、白描工筆、細節(jié)描寫等?!疤搶嵔Y合”放在“表現(xiàn)手法”中講,這里重點談談正側結合、動靜結合、細節(jié)描寫三種技巧。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多用于人物的刻畫,正面描寫指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的描寫直接表現(xiàn)人物;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繪來表現(xiàn)所要描寫的對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齒、貌若天仙”即為正面描寫,“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則為側面描寫。側面描寫有時比正面描寫更能使對象鮮明、突出,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動靜結合,是指在一首詩歌中既有動態(tài)描寫,又有靜態(tài)描寫。一般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以動寫靜,二是以靜寫動。動靜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動態(tài)和靜態(tài)相互結合,相互映襯。賈島《題李凝幽居》中“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以響襯靜,與王籍《入若耶溪》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3.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是指對古詩詞中的人物、環(huán)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細微事實所作的具體、深入的描寫。古詩詞一般篇幅短小,不會有大量篇幅的細節(jié)描寫,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也不可忽視其中的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能起到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思想情感等作用。(二)抒情詩歌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抒情是古詩創(chuàng)作中運用最多、最重要的表達方式,它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抒情、借典抒情、托物言志等,這幾種與表現(xiàn)手法重合。三、重點掌握七種??嫉谋憩F(xiàn)手法表現(xiàn)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它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等同于表達技巧。下面重點介紹幾種??嫉谋憩F(xiàn)手法。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詩最常用、高考最??嫉谋憩F(xiàn)手法。雖然從專業(yè)角度看,它與融情于景是有區(qū)別的,但在實際考試中這兩種手法是等同的。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詩人的主觀感情,它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深切動人。當用樂景寫哀情或用哀景寫樂情時,一般不叫“借景抒情”,而叫“樂景寫哀”或“哀景寫樂”或者干脆叫“反襯”。2.托物言志(托物言情)詩人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心志時,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將情志寄托在對某一外物的詠嘆描摹之中,從而收到情蘊物中、物涵情志的藝術效果3.虛實結合(虛實相生)虛實結合是對于一個描寫對象,可以寫其眼前之景、現(xiàn)實之景,也可以寫假設之景、想象之景、回憶之景。前者是實寫,后者是虛寫。虛實結合,可以使虛景與實景得以補充映襯,相得益彰,使形象鮮明,并使詩歌容量增大。4.襯托襯托又稱“映襯”“陪襯”。為了表現(xiàn)、突出主要的人或物,詩人常常用另一種或另一些與之相似、相關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來陪襯,分為正襯、反襯兩種。正襯,就是用次要內容從正面襯托主要內容,也叫“烘托”“旁襯”,如李白《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用“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倫對詩人的深厚情誼。反襯,就是用次要內容從反面烘托主體。一般包括美丑相襯、樂哀相襯、動靜相襯、明暗相襯、有無相襯等。5.對比對比,是為了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詩歌的表達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xiàn)手法。6.聯(lián)想想象聯(lián)想、想象是兩種重要的思維方式,也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藝術手法。聯(lián)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它屬于“記憶”的范疇。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進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形象。它比聯(lián)想更為重要,沒有想象,就沒有詩歌的魅力,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一個想落天外的典型例句。7.化用典故(用典)用典是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語典兩種。事典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屬于借古抒懷。語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詩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古詩詞中次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1.借古諷今(借古喻今、借古傷今)借古諷今在詠史詩、懷古詩中是最常見的,借對歷史上的人、事的評價來諷喻時事,表達情感,向當權者提出忠告等。例如《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泵鎸Τ啾谥畱?zhàn)懷古,實則是預感到唐朝將亡,發(fā)出慨嘆。詩中含一哲理:興盛與衰亡,有著歷史的必然,但是誰成誰敗,何時成何時敗,也有偶然性。2.比興比興是中國詩歌中一種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有的詩歌是個別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則是整個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詠物詩?!芭d”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fā)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后來“比興”二字常連用,專用以指詩有寄托之意。如《孔雀東南飛》開頭用“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用具體的形象來激發(fā)讀者的想象,不由得讓人從美禽戀偶聯(lián)想到夫妻分離,這樣就給全詩籠罩上一種悲劇氣氛,起到統(tǒng)攝全詩、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又如《迢迢牽牛星》,整首詩借牛郎與織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團聚的民間故事來比喻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的相思之情,含蓄蘊藉而又哀婉動人。3.對寫法(對面落筆、一筆兩面)對寫法是指詩人在寫人敘事時不從自己角度著筆,而從對方角度入手,進行懸想揣測,從而曲折達意,收到委婉旁襯的藝術效果。這種表達技巧常見于表現(xiàn)親情的作品中。單方面寫思鄉(xiāng)念親,只是一層意思。如果轉換角度,寫出兩地的思念,情感的表現(xiàn)將更加細膩動人,耐人尋味。如柳永《八聲甘州》的下片:“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庇捎谒細w心切,聯(lián)想到自己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樣渴望自己回家,想象著妻子會常常在妝樓上癡癡地凝望遠處的歸船,多少次誤以為丈夫乘著帆船歸來了,然而船到近前帶來的卻是無盡的失望,此時的妻子一定會產生埋怨之情,怨丈夫長久滯留在外不想家。至此,詞人由聯(lián)想又回到現(xiàn)實,道出自己也如此的愁苦。本是自己望鄉(xiāng)懷人,卻說“佳人”切盼自己回去;本是自己倚欄凝愁,卻說“佳人”不知自己的愁苦。因為對寫法主要是懸想,所以也叫“折繞聯(lián)想”。四、關注結構技巧(藝術構思)結構方面的技巧主要有:照應、過渡、線索、懸念、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等。1?卒章顯志。在詩歌的結尾運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點明志向、詩歌的主旨。2.以景結情。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結束全詩,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可以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歌的意境,產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表達技巧口訣歌修辭兩表加結構,表達技巧四類應。修辭四比夸借代,表達方式描議情。語行肖心細節(jié)人,動靜虛實視聽景。表現(xiàn)聯(lián)想象典襯,借景托物古今諷。過渡照應景結情,線索卒顯結構明。注“兩表”指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四比”指比喻、比擬、排比、對比, “象”指象征。n掌握表達技巧題的審答規(guī)范審題規(guī)范“表達技巧”是個寬泛概念,與“表達特色”“藝術手法”“寫作特色”“藝術表達”等都屬同義語。一般命題上將這個概念等同于“表達技巧”,這樣一來,連“修辭手法”也算在“表現(xiàn)手法”中了。語言I欣賞“煉字”藝術一、 掌握詞語的藝術表現(xiàn)力煉字就是根據內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來表情達意。一般來說,煉字主要是錘煉詩詞中的動詞、形容詞和虛詞。聚焦動詞動詞往往具有凝練、形象、生動傳神的特點,鑒賞古典詩詞就是要反復咀嚼品味,體悟含蓄蘊藉、深刻雋永的字詞。動詞,尤其是一些“多義”和“活用”的動詞,是高考考查的重點。聚焦形容詞詩歌是社會生活的主觀化表現(xiàn),少不了繪景摹狀,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臨其境。追“彩”逐“色”:色彩形容詞解析“雪”比喻的是白發(fā),“朱”代指容顏。兩相對比,表現(xiàn)出容顏過早衰老,詩人所表達的哀嘆感情自然流露出來。關注虛詞二、 掌握煉字題的答題規(guī)范答題要點與步驟常見步驟:①解釋該字的含義(表層、深層);②結合詩歌的有關內容具體分析這個字所描述的景象;③指出該字的特點(如是否為色彩詞、疊字,有無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擬人);④適當展開想象,說說這個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變式步驟:可依據所給字詞的特點,省去①③步驟,保留②④步驟。所謂“詩眼”,是指一首詩(詞)或某聯(lián)、某句中最能體現(xiàn)詩人思想觀點、情感態(tài)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能籠罩全篇、全聯(lián)或全句的詞語?!霸娧邸笔嵌床煸姼柚家獾拇翱冢窃姼璧撵`氣所在。抓住“詩眼”對于領會詩歌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字,雖未冠以“詩眼”的名稱,但其地位和作用相當于“詩眼”。n欣賞“煉句”藝術古人說:煉字不如煉句。所謂煉句,就是根據表情達意或結構的需要,在句中運用恰當?shù)谋磉_技巧或對句子做語法方面的調整。二、掌握“煉句”題的答題規(guī)范(1) 解釋該句的含意,寫出表達的情感。(2) 指出它在煉字、詞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達技巧方面的特點。(3) 根據該句在全詩中的位置,分析其對全詩所起的結構作用。(4) 點出其對表達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川欣賞語言風格語言風格,是指詩人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是詩人的個人氣質與詩歌美學觀念在作品中的凝結,是具有恒定性的、區(qū)別于其他詩人的藝術特色。語言風格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清新、樸素、平實、華麗、幽默、活潑、莊重、簡潔、精練、生動、含蓄、明快、通俗、自然、淺顯等。語言風格題在高考中并不多見。答此題要掌握以下步驟:明風格(特點):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風格(特點)。列例證:用詩中有關詞語、句子具體分析這種風格(特點)。一般可從意象、手法、境界等角度展開分析。析感情:指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區(qū)分:1.借代與借喻試指出下面詩句畫橫線詞語所用的修辭手法是借代還是借喻,并思考兩者的區(qū)分方法。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柳永《望海潮》)借喻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借代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借代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借喻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李白《于闐采花》)借代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借喻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趙秉文《和韋蘇州〈秋齋獨宿〉》)借代精要點撥借喻的本質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質是“代”,即直接把借體作為主體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轉換成明喻,借代則不能。古詩常見的借代物杜康一一酒尺素、雙鯉一一書信干戈一一戰(zhàn)爭漢一一唐漁樵一一隱逸生活汗青一一史書吳鉤一一寶刀、利劍類檣櫓一一船天狼一一入侵的異族樓蘭一一邊疆之敵柳營一一軍營2.借景抒情與托物言志(也可稱為借物抒情)試指出下面詩句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借景抒情還是托物言志,并思考兩者的區(qū)分方法。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借景抒情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托物言志精要點撥借景抒情與托物言志,有相似之處,都是借某種景物來抒情的。但“借景抒情”中所借之“景”具有臨時性,一般是眼前實實在在的景,通常是多種景,需要從多方面來細致描繪出這些景物的自然形態(tài)特點;所抒之“情”多是指熱愛、憤怒、贊美、快樂、悲傷等情感;情與景都是臨時性的?!巴形镅灾尽敝兴兄拔铩币话憔哂幸环N約定俗成的性質,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某種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作者的描寫多聚焦在一個主體事物之中,多是 “形”“神”兼?zhèn)涞?。襯托與對比試指出下面詩句或畫線詩句所用的手法是襯托還是對比,并思考兩者的區(qū)分方法。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許渾《謝亭送別》)襯托(反襯)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王禹偁《村行》)對比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襯托(正襯)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襯托(反襯)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齊己《早梅》)對比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襯托(反襯)精要點撥襯托是利用事物間相近或對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對比是把兩個對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對立面進行對照,突出事物的特點。二者的區(qū)別主要是: ①襯托有主有次,對比不分主次;②對比主體雙雙出現(xiàn),襯托主體未必出現(xiàn)。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對比與反襯有時不易區(qū)分,高考評分時往往都算正確。4.借古諷今(喻今)與用典抒情點:一是該技巧本身的效果,二是該技巧在文中的效果(重點)。(2) 表達技巧種類較多時,應“多中取主”“多中取特”,就是說在眾多表達技巧中優(yōu)先考慮、首要選取那個最主要、特征最明顯的技巧。(3) 處理好大類與小類的關系。如“情景交融”是個大類,它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觸景生情兩種,一般要答準是這兩種中的哪一種。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如能準確答出是哪一小類,當然好。不過,最好不要答得如此細。襯托分為正襯、反襯兩種,一般說來,要答出哪類襯托。當然,如不能確定,亦可只答襯托。⑷對于“暗考型”表達技巧題,答題時必須要答出表達技巧,但又不能只答出表達技巧。答題模式與“明考型”有所不同。⑸在使用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表達技巧時,如果其中的情與景的關系形成相反關系 (即樂景哀情或哀景樂情),則這時根據“多中取特”的原則,一般答“以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托與農業(yè)現(xiàn)代化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衛(wèi)生服務人員心理健康輔導考核試卷
- 摩托車前燈泡更換與燈光調整考核試卷
- 體育場館羽毛球館運營策略考核試卷
- 光伏發(fā)電站電力輸出預測考核試卷
- 初中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實踐考核試卷
- 農業(yè)農業(yè)信息化解決方案批發(fā)考核試卷
- 摩托車的設計與制造流程考核試卷
- 臨床綜合模擬題與參考答案
- 小吃行業(yè)消費行為研究考核試卷
- GB/T 33107-2016工業(yè)用碳酸二甲酯
- GB/T 18938-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的面包片電烘烤器性能測試方法
- 簡約卡通小學生校園文明禮儀教育PPT模板
- 勞動合同法經典講義
- 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練習題(精選100道)
- 教學第二章-毫針刺法1課件
- 蘋果主要病蟲害防治課件
- 產業(yè)園區(qū)環(huán)保管家實踐和案例
- 醫(yī)學約束帶的使用課件
- 傳染病防控工作職能部門間協(xié)調機制及流程
- 社會團體法定代表人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