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聲檢查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1.gif)
![血管超聲檢查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2.gif)
![血管超聲檢查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3.gif)
![血管超聲檢查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4.gif)
![血管超聲檢查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8f3f63a66ace90753da4e64a4f96399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管超聲規(guī)范
血管超聲規(guī)范1儀器調節(jié)探頭:高頻線陣探頭。二維超聲圖像調節(jié):輸出能量、增益、時間增益補償、深度、動態(tài)范圍、聚焦數量及位置等。彩色多普勒圖像調節(jié):頻率、增益、壁濾波、脈沖重復頻率、基線、取樣框大小及位置、取樣框方向等。頻譜多普勒圖像調節(jié):頻率、增益、壁濾波、脈沖重復頻率、基線、取樣容積大小及深度、多普勒角度測量、多普勒取樣線、取樣線的方向等。儀器調節(jié)2重點1、取樣框大小和位置:根據待觀察部位的范圍而定,最好將其范圍設置在剛好覆蓋待觀察區(qū)域的范圍時為宜。2、取樣框方向:使聲束與血管的夾角小一些,以增加檢測血流的敏感度。3、取樣線的方向:應與血管長軸的方向保持一致,多普勒角度θ應在45~60°之間,不能大于60°。4、取樣容積:
⑴取樣容積的置放:必須在彩色多普勒指導下完成,置放在血管中心色彩較亮處,當有動脈狹窄時,取樣容積必須放置在最狹窄區(qū)域,采集最高血流速度。⑵取樣容積的大?。河糜谠\斷動脈狹窄時,需要進行頻譜波形分析并準確測量血流速度,取樣容積應盡可能小,通常將其長度調到1~2mm。若用于觀察血流方向,或頻譜波形特點,或測量動脈的阻力指數、搏動指數等,應將其長度調到血管內徑的1/3~1/2。重點1、取樣框大小和位置:根據待觀察部位的范圍而定,最好將其3血管超聲檢查課件4血管超聲檢查課件5頸部血管包括頸總、頸內、頸外、椎動脈,頸內、頸外靜脈。探頭方向:一般縱切面檢查時探頭示標朝向患者頭部,橫切面檢查時探頭示標朝向患者右側。頸部血管包括頸總、頸內、頸外、椎動脈,頸內、頸外靜脈。6頸動脈橫切面右側自無名動脈分叉處、左側從主動脈弓起始處開始,連續(xù)觀察頸總動脈(近、中、遠段)、頸內外動脈分叉處、頸內動脈(近、中、遠段)、頸外動脈主干。觀察頸總動脈、頸動脈竇部、頸內動脈近段血管壁的三層結構,包括內膜、中膜、外膜,測量內-中膜厚度(IMT)。(測量IMT要在沒有斑塊的地方測)測血管內徑:從一側壁的內緣到對側壁的內緣,如有斑塊,在斑塊表面到對側壁內緣測內徑。測量斑塊厚度,有管腔狹窄時測狹窄面積,估計狹窄程度。頸動脈右側自無名動脈分叉處、左側從主動脈弓起始處開始,連續(xù)觀7血管超聲檢查課件8血管超聲檢查課件9縱切面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和采集多普勒頻譜。頸總動脈頻譜采集:取樣容積放置于頸總動脈中段,距分叉處至少2cm以上的位置,分叉處有狹窄時應該在距分叉處4cm以上位置,管腔中央或彩色血流信號最亮的位置。頸總動脈為低阻頻譜,EDV位于基線上方。頸內、頸外動脈頻譜采集:距分叉處遠端1cm處,頸內動脈為低阻頻譜,頸外動脈為高阻頻譜。選擇血流平穩(wěn)不受生理因素影響的部位定量測量??v切面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和采集多普勒頻譜。10血管超聲檢查課件11血管超聲檢查課件12血管超聲檢查課件13椎動脈椎動脈的檢測應包括近段或椎前段(V1段)、椎間段或橫突段(V2段)、遠段或枕段(V3段),觀察椎動脈的灰階圖像,測量V2段(C2~C6)血管直徑。以彩色多普勒顯像觀察椎動脈從V1~V3全程血流充盈狀態(tài)及走形。因為大多數椎動脈有血流動力學意義的病變出現(xiàn)在它的起始部,所以V1段椎動脈是多普勒超聲重點檢查部位。在V2段采集頻譜,椎動脈為低阻頻譜。椎動脈椎動脈的檢測應包括近段或椎前段(V1段)、椎間段或橫突14血管超聲檢查課件15頸靜脈檢查方法:先進行縱切面掃查,顯示血管長軸切面,從頸內靜脈近心端沿其血管走行向頭側移動,后沿血管走行做橫切面掃查。檢查內容:通過灰階超聲圖像,可了解血管走行、內徑、腔內有無異?;芈暭鞍昴で闆r。通過彩色多普勒觀察血流方向、性質、走行、彩色充盈情況及狹窄阻塞部位。通過脈沖多普勒觀察頻譜形態(tài)和測定流速等指標。頸靜脈檢查方法:先進行縱切面掃查,顯示血管長軸切面,從頸內靜16頸部血管標準值單位:二維測量用mm,速度用cm/s,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RI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頸總動脈內-中膜厚度:頸總動脈IMT≥1.0mm,分叉處IMT≥1.2mm為增厚。局限性IMT超過1.3mm定義為斑塊。頸部血管標準值單位:二維測量用mm,速度用cm/s,精確到小17頸動脈內徑不同年齡頸動脈內徑測值(mm)年齡(歲)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20~406.6±0.4(6.2~7.0)5.4±0.5(4.9~5.9)4.3±0.4(3.9~4.7)41~506.7±0.5(6.2~7.2)5.6±0.5(5.1~6.1)4.6±0.5(4.1~5.1)51~606.9±0.5(6.4~7.4)5.4±0.6(4.8~6.0)4.4±0.6(3.8~5.0)60以上7.5±0.9(6.6~8.4)6.0±0.8(5.2~6.8)4.7±0.4(4.3~5.1)頸動脈內徑不同年齡頸動脈內徑測值(mm)年齡(歲)頸總動脈頸18頸動脈流速正常人頸總、頸內、頸外動脈血流參數測值PSV(cm/s)EDV(cm/s)RI頸總動脈91.3±20.7(70.6~112.0)27.1±6.4(20.7~33.5)0.70±0.05(0.65~0.75)頸內動脈67.7±14.3(53.4~82.0)27.3±6.4(20.9~33.7)0.59±0.06(0.53~0.65)頸外動脈70.9±16.1(54.8~87.0)18.1±5.1(13.0~23.2)0.74±0.09(0.65~0.83)頸動脈流速正常人頸總、頸內、頸外動脈血流參數測值PSV(cm19
內徑狹窄(%)=[(D-d)/D]X100%血管縱斷面,用于對稱性狹窄,評價狹窄程度;內徑狹窄(%)=[(D-d)/D]X100%血管縱20
面積狹窄%=[(A-a)/A]X100%取血管橫斷面,用于對稱及非對稱性狹窄,評價狹窄程度面積狹窄%=[(A-a)/A]X100%取血管橫斷21頸動脈狹窄的診斷標準
頸動脈狹窄超聲評價標準狹窄程度PSV(cm/s)EDV(cm/s)PSVICA/PSVCCA正?;颟?0%<125<40<2.050%—69%﹥125,<230﹥40,<100﹥2.0,<4.070%—99%﹥230﹥100﹥4.0閉塞無血流信號無血流信號無血流信號2003美國放射年會超聲會議公布的標準
頸動脈狹窄的診斷標準頸動脈狹窄超聲評價標準狹窄程度P22椎動脈正常值椎動脈內徑和血流速度等指標的測定結果指標D(mm)PSV(cm/s)EDV(cm/s)RIPI正常值3.7±0.5(3.2~4.2)52.1±14.0(38.1~66.1)19.2±5.8(13.4~25.0)0.62±0.05(0.57~0.67)0.97±0.30(0.67~1.27)椎動脈正常值指標D(mm)PSV(cm/s)EDV(cm/s23椎動脈狹窄與不對稱的鑒別雙側椎動脈常不對稱,約80%的受檢者左側椎動脈內徑大于右側椎動脈,一般情況下,雙側椎動脈粗細差異無臨床意義,但當一側椎動脈細?。▋葟剑?mm),可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椎動脈發(fā)育不全所致的椎動脈不對稱表現(xiàn)為管腔普遍細小,但血流充盈滿意,頻譜形態(tài)正常,對側椎動脈可增寬。椎動脈狹窄則表現(xiàn)為節(jié)段性血流束變細,流速加快。椎動脈狹窄與不對稱的鑒別雙側椎動脈常不對稱,約80%的受檢者24頸靜脈頸內靜脈內徑:男性成年人平均約12.8mm±0.4mm,女性成年人平均約12.3mm±0.4mm。頸靜脈頸內靜脈內徑:男性成年人平均約12.8mm±0.4mm25上肢動靜脈檢查內容:包括腋、肱、尺、橈動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前臂正中靜脈。調節(jié)儀器。檢查方法:橫切間歇按壓法或持續(xù)按壓法與縱切面相結合,測量血管內徑、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和采集多普勒頻譜等。正常上肢動脈的典型脈沖多普勒頻譜為三相型,即收縮期的高速上升波、舒張早期的短暫反流波和舒張晚期的低流速上升波。上肢動靜脈檢查內容:包括腋、肱、尺、橈動靜脈、頭靜脈、貴要靜26正常上肢動脈內徑
上肢動脈平均內徑(mm)腋動脈4.6(3.9~6.1)肱動脈3.4(2.9~4.0)正常上肢動脈內徑上肢動脈平均內徑(mm)腋動脈4.6(3.27正常上肢動脈流速
收縮期峰值流速(cm/s)舒張期反向峰值流速(cm/s)鎖骨下動脈66~13130~50腋動脈54~12525~45肱動脈53~10920~40橈動脈38~67-正常上肢動脈流速收縮期峰值流速(cm/s)舒張期反向峰值流28下肢動脈檢查內容:包括股總、股淺、股深、腘、脛前、脛后、腓、足背動脈。調節(jié)儀器。檢查方法:橫切面與縱切面相結合,測量血管內徑、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和采集多普勒頻譜等。正常下肢動脈的典型脈沖多普勒頻譜為三相型,即收縮期的高速上升波、舒張早期的短暫反流波和舒張晚期的低流速上升波。下肢動脈檢查內容:包括股總、股淺、股深、腘、脛前、脛后、腓、29血管超聲檢查課件30下肢靜脈檢查內容:包括股總、股淺、股深、腘、脛前、脛后、腓、大隱、小隱靜脈、足背靜脈網。調節(jié)儀器。檢查方法:橫切間歇按壓法或持續(xù)按壓法與縱切面相結合,測量血管內徑、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和采集多普勒頻譜等。下肢靜脈檢查內容:包括股總、股淺、股深、腘、脛前、脛后、腓、31血管超聲檢查課件32狹窄程度與上段動脈相比頻帶三相波上下段動脈直徑減少0~19%Vmax增加<30%正?;蛏詫挻嬖陬l譜波形正常直徑減少20~49%Vmax增加<30~100%明顯增寬減弱或消失頻譜波形正常直徑減少50~74%Vmax增加<100~300%空窗消失消失頻譜改變,流速減低直徑減少75~99%Vmax增加>300%空窗消失消失頻譜改變,流速明顯減低閉塞時無血流信號空窗消失消失下段頻譜似靜脈,上段流速亦低四肢動脈狹窄程度的多普勒診斷標準狹窄程度與上段動脈相比頻帶三相波上下段動脈直徑減少0~19%33靜脈反流的判斷反流時間又稱瓣膜關閉時間,使用反流時間判斷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尚未建立統(tǒng)一的診斷標準。多數學者認為,反流時間小于1秒提示正常,以反流時間大于1秒來診斷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較為合適。靜脈反流的判斷反流時間又稱瓣膜關閉時間,使用反流時間判斷下肢34血管超聲檢查課件35狹窄后頻譜狹窄后頻譜36留圖標準二維圖像縱切面顯示血管最大管徑,盡量能清晰顯示血管內-中膜。彩色多普勒圖像要注意取樣框的方向及速度標尺等。頻譜多普勒圖像要注意取樣容積的位置、大小、方向及角度,頻率、基線等。留圖標準二維圖像縱切面顯示血管最大管徑,盡量能清晰顯示血管內37血管超聲檢查課件38外周血管超聲縮寫
頸總動脈、靜脈CCA、CCV頸內動脈、靜脈ICA、IJV頸外動脈、靜脈ECA、EJV椎動脈、靜脈VA、VV鎖骨下動脈、靜脈SCA、SCV腋動脈、靜脈AxA、AxV肱動脈、靜脈BA、BV尺動脈、靜脈UA、UV橈動脈、靜脈RA、RV股總動脈、靜脈CFA、CFV股淺動脈、靜脈SFA、SFV股深動脈、靜脈DFA、DFV腘動脈、靜脈POA、POV脛前動脈、靜脈ATA、ATV脛后動脈、靜脈PTA、PTV腓動脈、靜脈PEA、PEV足背動脈DPA大隱、小隱靜脈GSV、SSV外周血管超聲縮寫頸總動脈、靜脈CCA、CCV頸內動脈、靜脈39血管超聲規(guī)范
血管超聲規(guī)范40儀器調節(jié)探頭:高頻線陣探頭。二維超聲圖像調節(jié):輸出能量、增益、時間增益補償、深度、動態(tài)范圍、聚焦數量及位置等。彩色多普勒圖像調節(jié):頻率、增益、壁濾波、脈沖重復頻率、基線、取樣框大小及位置、取樣框方向等。頻譜多普勒圖像調節(jié):頻率、增益、壁濾波、脈沖重復頻率、基線、取樣容積大小及深度、多普勒角度測量、多普勒取樣線、取樣線的方向等。儀器調節(jié)41重點1、取樣框大小和位置:根據待觀察部位的范圍而定,最好將其范圍設置在剛好覆蓋待觀察區(qū)域的范圍時為宜。2、取樣框方向:使聲束與血管的夾角小一些,以增加檢測血流的敏感度。3、取樣線的方向:應與血管長軸的方向保持一致,多普勒角度θ應在45~60°之間,不能大于60°。4、取樣容積:
⑴取樣容積的置放:必須在彩色多普勒指導下完成,置放在血管中心色彩較亮處,當有動脈狹窄時,取樣容積必須放置在最狹窄區(qū)域,采集最高血流速度。⑵取樣容積的大?。河糜谠\斷動脈狹窄時,需要進行頻譜波形分析并準確測量血流速度,取樣容積應盡可能小,通常將其長度調到1~2mm。若用于觀察血流方向,或頻譜波形特點,或測量動脈的阻力指數、搏動指數等,應將其長度調到血管內徑的1/3~1/2。重點1、取樣框大小和位置:根據待觀察部位的范圍而定,最好將其42血管超聲檢查課件43血管超聲檢查課件44頸部血管包括頸總、頸內、頸外、椎動脈,頸內、頸外靜脈。探頭方向:一般縱切面檢查時探頭示標朝向患者頭部,橫切面檢查時探頭示標朝向患者右側。頸部血管包括頸總、頸內、頸外、椎動脈,頸內、頸外靜脈。45頸動脈橫切面右側自無名動脈分叉處、左側從主動脈弓起始處開始,連續(xù)觀察頸總動脈(近、中、遠段)、頸內外動脈分叉處、頸內動脈(近、中、遠段)、頸外動脈主干。觀察頸總動脈、頸動脈竇部、頸內動脈近段血管壁的三層結構,包括內膜、中膜、外膜,測量內-中膜厚度(IMT)。(測量IMT要在沒有斑塊的地方測)測血管內徑:從一側壁的內緣到對側壁的內緣,如有斑塊,在斑塊表面到對側壁內緣測內徑。測量斑塊厚度,有管腔狹窄時測狹窄面積,估計狹窄程度。頸動脈右側自無名動脈分叉處、左側從主動脈弓起始處開始,連續(xù)觀46血管超聲檢查課件47血管超聲檢查課件48縱切面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和采集多普勒頻譜。頸總動脈頻譜采集:取樣容積放置于頸總動脈中段,距分叉處至少2cm以上的位置,分叉處有狹窄時應該在距分叉處4cm以上位置,管腔中央或彩色血流信號最亮的位置。頸總動脈為低阻頻譜,EDV位于基線上方。頸內、頸外動脈頻譜采集:距分叉處遠端1cm處,頸內動脈為低阻頻譜,頸外動脈為高阻頻譜。選擇血流平穩(wěn)不受生理因素影響的部位定量測量??v切面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和采集多普勒頻譜。49血管超聲檢查課件50血管超聲檢查課件51血管超聲檢查課件52椎動脈椎動脈的檢測應包括近段或椎前段(V1段)、椎間段或橫突段(V2段)、遠段或枕段(V3段),觀察椎動脈的灰階圖像,測量V2段(C2~C6)血管直徑。以彩色多普勒顯像觀察椎動脈從V1~V3全程血流充盈狀態(tài)及走形。因為大多數椎動脈有血流動力學意義的病變出現(xiàn)在它的起始部,所以V1段椎動脈是多普勒超聲重點檢查部位。在V2段采集頻譜,椎動脈為低阻頻譜。椎動脈椎動脈的檢測應包括近段或椎前段(V1段)、椎間段或橫突53血管超聲檢查課件54頸靜脈檢查方法:先進行縱切面掃查,顯示血管長軸切面,從頸內靜脈近心端沿其血管走行向頭側移動,后沿血管走行做橫切面掃查。檢查內容:通過灰階超聲圖像,可了解血管走行、內徑、腔內有無異?;芈暭鞍昴で闆r。通過彩色多普勒觀察血流方向、性質、走行、彩色充盈情況及狹窄阻塞部位。通過脈沖多普勒觀察頻譜形態(tài)和測定流速等指標。頸靜脈檢查方法:先進行縱切面掃查,顯示血管長軸切面,從頸內靜55頸部血管標準值單位:二維測量用mm,速度用cm/s,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RI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頸總動脈內-中膜厚度:頸總動脈IMT≥1.0mm,分叉處IMT≥1.2mm為增厚。局限性IMT超過1.3mm定義為斑塊。頸部血管標準值單位:二維測量用mm,速度用cm/s,精確到小56頸動脈內徑不同年齡頸動脈內徑測值(mm)年齡(歲)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20~406.6±0.4(6.2~7.0)5.4±0.5(4.9~5.9)4.3±0.4(3.9~4.7)41~506.7±0.5(6.2~7.2)5.6±0.5(5.1~6.1)4.6±0.5(4.1~5.1)51~606.9±0.5(6.4~7.4)5.4±0.6(4.8~6.0)4.4±0.6(3.8~5.0)60以上7.5±0.9(6.6~8.4)6.0±0.8(5.2~6.8)4.7±0.4(4.3~5.1)頸動脈內徑不同年齡頸動脈內徑測值(mm)年齡(歲)頸總動脈頸57頸動脈流速正常人頸總、頸內、頸外動脈血流參數測值PSV(cm/s)EDV(cm/s)RI頸總動脈91.3±20.7(70.6~112.0)27.1±6.4(20.7~33.5)0.70±0.05(0.65~0.75)頸內動脈67.7±14.3(53.4~82.0)27.3±6.4(20.9~33.7)0.59±0.06(0.53~0.65)頸外動脈70.9±16.1(54.8~87.0)18.1±5.1(13.0~23.2)0.74±0.09(0.65~0.83)頸動脈流速正常人頸總、頸內、頸外動脈血流參數測值PSV(cm58
內徑狹窄(%)=[(D-d)/D]X100%血管縱斷面,用于對稱性狹窄,評價狹窄程度;內徑狹窄(%)=[(D-d)/D]X100%血管縱59
面積狹窄%=[(A-a)/A]X100%取血管橫斷面,用于對稱及非對稱性狹窄,評價狹窄程度面積狹窄%=[(A-a)/A]X100%取血管橫斷60頸動脈狹窄的診斷標準
頸動脈狹窄超聲評價標準狹窄程度PSV(cm/s)EDV(cm/s)PSVICA/PSVCCA正?;颟?0%<125<40<2.050%—69%﹥125,<230﹥40,<100﹥2.0,<4.070%—99%﹥230﹥100﹥4.0閉塞無血流信號無血流信號無血流信號2003美國放射年會超聲會議公布的標準
頸動脈狹窄的診斷標準頸動脈狹窄超聲評價標準狹窄程度P61椎動脈正常值椎動脈內徑和血流速度等指標的測定結果指標D(mm)PSV(cm/s)EDV(cm/s)RIPI正常值3.7±0.5(3.2~4.2)52.1±14.0(38.1~66.1)19.2±5.8(13.4~25.0)0.62±0.05(0.57~0.67)0.97±0.30(0.67~1.27)椎動脈正常值指標D(mm)PSV(cm/s)EDV(cm/s62椎動脈狹窄與不對稱的鑒別雙側椎動脈常不對稱,約80%的受檢者左側椎動脈內徑大于右側椎動脈,一般情況下,雙側椎動脈粗細差異無臨床意義,但當一側椎動脈細?。▋葟剑?mm),可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椎動脈發(fā)育不全所致的椎動脈不對稱表現(xiàn)為管腔普遍細小,但血流充盈滿意,頻譜形態(tài)正常,對側椎動脈可增寬。椎動脈狹窄則表現(xiàn)為節(jié)段性血流束變細,流速加快。椎動脈狹窄與不對稱的鑒別雙側椎動脈常不對稱,約80%的受檢者63頸靜脈頸內靜脈內徑:男性成年人平均約12.8mm±0.4mm,女性成年人平均約12.3mm±0.4mm。頸靜脈頸內靜脈內徑:男性成年人平均約12.8mm±0.4mm64上肢動靜脈檢查內容:包括腋、肱、尺、橈動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前臂正中靜脈。調節(jié)儀器。檢查方法:橫切間歇按壓法或持續(xù)按壓法與縱切面相結合,測量血管內徑、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和采集多普勒頻譜等。正常上肢動脈的典型脈沖多普勒頻譜為三相型,即收縮期的高速上升波、舒張早期的短暫反流波和舒張晚期的低流速上升波。上肢動靜脈檢查內容:包括腋、肱、尺、橈動靜脈、頭靜脈、貴要靜65正常上肢動脈內徑
上肢動脈平均內徑(mm)腋動脈4.6(3.9~6.1)肱動脈3.4(2.9~4.0)正常上肢動脈內徑上肢動脈平均內徑(mm)腋動脈4.6(3.66正常上肢動脈流速
收縮期峰值流速(cm/s)舒張期反向峰值流速(cm/s)鎖骨下動脈66~13130~50腋動脈54~12525~45肱動脈53~10920~40橈動脈38~67-正常上肢動脈流速收縮期峰值流速(cm/s)舒張期反向峰值流67下肢動脈檢查內容:包括股總、股淺、股深、腘、脛前、脛后、腓、足背動脈。調節(jié)儀器。檢查方法:橫切面與縱切面相結合,測量血管內徑、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和采集多普勒頻譜等。正常下肢動脈的典型脈沖多普勒頻譜為三相型,即收縮期的高速上升波、舒張早期的短暫反流波和舒張晚期的低流速上升波。下肢動脈檢查內容:包括股總、股淺、股深、腘、脛前、脛后、腓、68血管超聲檢查課件69下肢靜脈檢查內容:包括股總、股淺、股深、腘、脛前、脛后、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0課 《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聽課評課記錄7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0課《新文化運動》聽課評課記錄
- 豬場購銷合同(2篇)
- 生產承包合同(2篇)
- 仁愛版八年級地理上冊3.2《土地資源》聽課評課記錄
-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諦聽課評課記錄(新人教版)
- 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10.2.1《二元一次方程組》聽評課記錄
- 冀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多項式乘多項式》聽評課記錄2
- 湘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2.3《代數式的值》聽評課記錄
- 五年級數學下冊聽評課記錄《3.1 分數乘法(一)(4)》北師大版
- 固體廢棄物檢查記錄
- 工程設計費取費標準
- GB/T 5465.1-2009電氣設備用圖形符號第1部分:概述與分類
- 2023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CAPP教學講解課件
- 自然環(huán)境的服務功能課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 小耳畸形課件
- 新人教版初中初三中考數學總復習課件
- 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組織架構圖模板
- 8.3 摩擦力 同步練習-2021-2022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Word版含答案)
- 生理學教學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