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橫江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1.gif)
![廣東省河源市橫江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2.gif)
![廣東省河源市橫江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3.gif)
![廣東省河源市橫江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4.gif)
![廣東省河源市橫江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d20474d958ca7dcedb16f10fdef3a6f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河源市橫江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這(
)A.標志著十年動亂的結束
B.宣告了改革開放的開始C.體現(xiàn)了社會公正的重建
D.意味著撥亂反正的完成參考答案:C2.美國著名太空學者迪安說:“美國人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我們在太空中面對的將不僅僅是白藍紅旗幟(俄羅斯國旗),一條紅色巨龍正在太空軌道中升起!”這條“紅色巨龍”最有可能是指
(
)A.“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
B.“嫦娥一號”繞月衛(wèi)星C.“神舟”五號載人飛船
D.“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參考答案:C3.“法令行則國治國興,法令弛則國亂國衰?!边@段論述當出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參考答案:D4.濟南洛莊漢墓遺址發(fā)掘當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圖1到圖4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該墓葬出土的是A.圖1鐵兵器
B.圖2陶罐
C.圖3青花瓷
D.圖4銅壺參考答案:C考點:古代手工業(yè)。本題只需注意考查的時間,漢代墓葬出土的文物應該是漢及其以前的東西,而青花瓷則是明清時期手工業(yè)品,所以選C。5.有人評價俄國在經(jīng)歷一次重大變革后,便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仿效者”,而是“歷史的引領者”。這里的“重大變革”指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參考答案:D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仿效者”指的是俄國不再走西歐資本主義的道路,是“歷史的引領者”則是指俄國在之后開創(chuàng)了一個人類歷史上的新時代,結合所學可知,俄國的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從此開辟了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故選D;彼得一世改革是資本主義制度出現(xiàn)之前的封建性質改革,所以與題意不符,故排除A;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仿效西歐資本主義的改革,所以也與題意不符,故排除B;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符合題干中的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仿效者”,故排除C。6.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記有栽培植物159種,皆國人千百年來衣食住行取資之源。徐氏以其審慎之科學態(tài)度,廣征歷史文獻,加之實地考查,乃至親自試驗,因此書中所記植物之形態(tài)、特征、價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這表明明代科學()A.已具備某些近代科學的特征 B.受到了中體西用思想的影響C.普遍吸取西方近代科學成就 D.完全突破了只求實用的局限參考答案:考點:3H:明清時期科技的衰落.分析:本題考查明清時期科技的衰落,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中國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長期領先于世界,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推動了世界科技文化的發(fā)展,在歐洲資產階級戰(zhàn)勝封建主義,由封建主義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解答: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不但系統(tǒng)總結歷代經(jīng)驗,而且充分汲取西方農業(yè)科技思想和方法,開展農業(yè)科技實驗,體現(xiàn)了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和先進性,故已具備某些近代科學的特征,故A正確;中體西用是近代洋務派的思想,與“明朝”不符,故B錯誤;《農政全書》有介紹西方的內容,但不是普遍吸取西方近代科學成就,故C錯誤;D說法太過絕對,故D錯誤.故選A.7.朱舜水是浙江余姚“四先賢”之一,他曾說:“為學之道,在于近里著己,有益天下國家,不在乎純弄虛脾,捕風捉影?!边@一觀點與下列哪種主張最為接近A.春秋以人隨君,以君隨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B.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一物道理C.君子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雕蟲篆刻,又何益哉D.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則無倫物矣參考答案:C【詳解】依據(jù)材料可知,朱舜水強調的是經(jīng)世致用思想,結合所學分析選項內容可知,A選項屬于董仲舒的新儒學,錯誤;B選項屬于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錯誤;C選項屬于經(jīng)世致用思想,正確;D選項屬于李贄的異端思想,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8.山越分布于閩浙等地的山區(qū),處于比較原始的狀態(tài)。孫吳政權建立后,山越不納賦稅,并不時出山擄掠。孫權派兵征討,將其遷至平原,納入郡縣編戶。對此評價正確的是A.將中華文明擴展到江南地區(qū)B.抵御落后民族維護中原文明C.遲滯了南方地區(qū)的民族交融D.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經(jīng)濟開發(fā)參考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古代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詳解】材料中。孫吳政權建立后由于“山越不納賦稅,并不時出山擄掠”所以,“將其遷至平原,納入郡縣編戶”這是為了加強對少數(shù)民族的管理,這種做法促進了民族融合,也有利于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故選D。A選項與材料內容不符合,故排除。B和C表述錯誤,故排除。9.19世紀英國詩人雪萊豪邁地預言:“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反映了他屬A.現(xiàn)代主義流派
B.批判現(xiàn)實主義流派
C.古典主義流派
D.浪漫主義流派參考答案:D10.右圖所示的中央機構所反映的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本質特點是A.宗法分封
B.權力制衡C.分工協(xié)作
D.君主集權參考答案:D11.《國語》講“祀,國之大節(jié)”。有學者認為,青銅器在商周時期被視為“政治的權力”。據(jù)此推斷商周時期青銅器主要用作A.農具B.禮器C.食具D.貨幣參考答案:B【詳解】由材料“青銅器在商周時期被視為‘政治的權力’”可知青銅器主要用作禮器,用于祭祀,表示身份與權力,故選B。青銅器熔點較低,硬度不夠,不適合用作農具,排除A;青銅器少量用作酒具,排除C;貨幣是經(jīng)濟的象征,并不是青銅器的主要用途,排除D?!军c睛】識記青銅器的主要作用,學生可結合一些典故或成語幫助理解,如禹鑄九鼎、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等。12.19世紀未,興起于法國的印象派繪畫藝術曾影響歐洲畫壇,后影響到20世紀亞洲的中、日等國,下列敘述最接近印象派藝術特色的是
A.描繪自然,捕捉色的變化
B.夸張抽象,著重于內心的主觀感受
C.贊美勞動,注重表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
D.關注體積,通過變形圖案組合表現(xiàn)參考答案:A13..2013年10月,由于美國政府與國會問未能解決2014年度政府財政預算分歧,聯(lián)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造成該次聯(lián)邦政府“關門”風波的體制層面的原因是:A.兩黨制導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B.三權制衡體制致使政令矛盾放大C.聯(lián)邦制引發(fā)各州有效抗衡中央
D.內閣制招致政見沖突調解無望參考答案:B14.嚴復譯著的《天演論》被譽為“中國西學第一”。以今日之見A.該書解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理論并不科學,但警醒國人的作用巨大B.該書正確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在中國思想界起了振聾發(fā)聵的作用C.該書的理論是中國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D.該書是中國近代第一本介紹西學的著作參考答案:A15.“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毕铝懈黜椫校c這一政治思想屬于同一學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葿.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C.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參考答案:A16.新文化運動前期,文學家錢玄同主張廢除漢字,走文字字母化的道路,這一主張A.是西方科學思想的直接反映
B.是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繼續(xù)C.代表了中國文字發(fā)展的方向
D.表現(xiàn)了絕對主義的認識傾向參考答案:D17.歐洲人口袋里裝著“歐元”,無論到哪個“歐元區(qū)”去買東西,都用“歐元”來計算,無形中增加了人們的“歐洲意識”。歐元的使用A.加強了民眾對歐洲的認同感
B.標志著歐洲經(jīng)濟一體化開始C.表明歐元成為歐洲統(tǒng)一貨幣
D.推動了歐洲統(tǒng)一市場的形成參考答案:考點:世界經(jīng)濟區(qū)域集團化解析:本題考查世界經(jīng)濟區(qū)域集團化,旨在考查學生解讀信息,調動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提及使用“歐元”,無形中增加了人們的“歐洲意識”,可見歐元的使用加強了民眾對歐洲的認同感,A項正確?!懊轰摴餐w”的建立標志歐洲經(jīng)濟一體化的開始,B項排除。C項符合史實,但與材料旨意不符,排除。D項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排除。故選A。答案:A18.“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边@是中國近代最早的白話詩,此詩最早出現(xiàn)在(
)A.戊戌變法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D.五四運動時期參考答案:C19.1868年,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五條誓文”指出要“破歷來之陋習”。以下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符合這一誓文的有①廢藩置縣②廢除封建等級制度③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④剪去武士頭上的發(fā)結,解除腰刀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日本明治維新,政治方面實行廢藩置縣,廢除封建等級制度,符合“破歷來之陋習”,故①②正確;經(jīng)濟方面,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故③正確;社會風俗方面,剪去武士頭上的發(fā)結,解除腰刀,也符合題意,故④正確。故①②③④組合正確。故選D。20.盧梭提出:“在國家里沒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廢除,社會契約本身也不例外,因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壞契約,無疑地這將是合法的破壞?!边@主要反映的是A.社會契約論B.人民主權說
C.自由平等
D.三權分立學說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依據(jù)所學分析題干,盧梭強調的是人民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權威,在人民的意志下,什么都可以廢除,這顯然反映的是人民主權說,社會契約的意思是人民在公共意志的基礎上訂立社會契約,大家都應遵守,故A不對。而題干顯然沒有涉及到自由平等和三權分立的相關內容,故排除CD兩項,所以應選B。21.與民營手工業(yè)超過官營手工業(yè)占據(jù)手工業(yè)主導地位同時,當時社會經(jīng)濟的其他的重要現(xiàn)象還有A.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B.城市貿易打破坊和市的界限C.傳統(tǒng)的“重農抑商”逐漸廢止D.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參考答案:A22.“佛羅倫薩人文主義派甚至采取更驚人的步驟,他們反對對財富的譴責,并且創(chuàng)立這樣一種學說:在上帝眼中,貧窮并不是顯示品德的惟一方法?!庇纱丝梢?,人文主義者A.鄙視貧窮B.認為財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D.反對安于清貧的說教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反對對財富的譴責”“在上帝眼中,貧窮并不是顯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等信息說明人文主義者對財富的追求,故D符合題意;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與材料意思相反;C說法錯誤,此時還沒有公開懷疑上帝。所以答案選D??键c: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人文主義【名師點睛】文藝復興運動意義:①解放思想:文藝復興沖破了基督教神學桎梏,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頌揚了為創(chuàng)造現(xiàn)世幸福而奮斗的精神,為后來的啟蒙思想的出現(xiàn)打下了基礎,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②推動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發(fā)展:文學藝術方面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自然科學也因為思想解放和對實踐的關注而走向近代科學。越來越多的人從封建愚昧中解放出來,開始更多地關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23.伴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進行,大眾休閑文化在歐美出現(xiàn),戲院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喜劇和音樂劇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足球等大型體育賽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反映出當時歐美A.城市化進展顯著B.貧富差距逐漸消除C.工業(yè)化開始啟動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參考答案:A【詳解】據(jù)材料“大眾休閑文化”、“戲院”、“喜劇和音樂劇”、“足球等大型體育賽事”,可得出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進行,城市的精神生活日益豐富,城市化進展顯著,A項正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得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而不是逐漸消除,B項錯誤;工業(yè)化開始啟動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C項錯誤;歐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羅斯福新政時期就已經(jīng)有福利社會制度的建立,而且材料并不能說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D項錯誤。24.周公將從遠古到殷商的禮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整理、改造和規(guī)范化,孔子也一再強調自己“夢見周公”“吾從周”。但后世普遍認為儒家思想的開創(chuàng)者是孔子而非周公,這主要是基于孔子A.將血緣紐帶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B.更加注重等級規(guī)范和尊卑秩序C.將禮樂制度改造為封建統(tǒng)治秩序D.高揚道德自覺并關注人倫親情參考答案: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強調“克己復禮”,即約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禮,由此可以得出其強調道德自覺,以維護周禮,D符合題意;A與孔子無關;B“更加注重”說法不準確;孔子處于奴隸社會時期,其維護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與“封建統(tǒng)治秩序無關”,C不正確。25.公社委員因時間緊張或公務纏身,就在公共食堂自己掏錢買定價份飯吃。飯菜的價格和花樣都是有規(guī)定的,午餐標準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準喝半瓶劣質葡萄酒,公社嚴禁公社委員們的家屬使用。該規(guī)定A.保證公社委員正當行政,維護人民主權B.公社委員經(jīng)選舉產生,加強人民監(jiān)督C.防止公社委員以權謀私,甘做人民公仆D.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了新型政權參考答案:C材料信息是巴黎公社公共食堂對公職人員進行了嚴格限制,這體現(xiàn)出了對公職人員經(jīng)濟權利的約束,防止公社委員以權謀私,體現(xiàn)了巴黎公社倡導公仆意識,故C項正確;材料信息是對公職人員飲食的限制,不能體現(xiàn)出維護人民主權,故A項錯誤;材料也沒有人民監(jiān)督的信息,故B項錯誤;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了新型政權,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現(xiàn)錯誤。26.在歐債危機的倒逼下,一方面,歐盟各國簽訂《財政契約》,成立“歐洲穩(wěn)定機制”,還初步建起了銀行業(yè)聯(lián)盟;另一方面,各國政府為贏得選票,又不得不實行“帶有民族國家色彩”的政策。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表明A.歐盟國際地位得以提高B.歐洲一體化進程曲折C.世界多極化趨勢發(fā)展D.歐盟政治一體化加強參考答案:B““歐洲穩(wěn)定機制”,還初步建起了銀行業(yè)聯(lián)盟體現(xiàn)出歐盟政策一致性,“帶有民族國家色彩”的政策又體現(xiàn)出歐盟政策的不能完全一致性,說明歐洲一體化進程曲折性,B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歐盟內部政策,不是國際地位提高,A錯誤;材料沒有其他世界力量對比,得不出多極化趨勢信息,C錯誤;材料論述的是歐盟經(jīng)濟政策,不是政治一體化,D錯誤。27.北魏統(tǒng)一北方,使鮮卑族由畜牧經(jīng)濟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轉向農業(yè)經(jīng)濟為主的定居生活,這表明民族融合的過程,從經(jīng)濟發(fā)展角度看,實質上是()A.封建化過程B.農業(yè)化過程C.工業(yè)化過程D.漢化過程參考答案:B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鮮卑族從游牧走向農耕,從遷徙走向定居,反映出他們逐漸適應了中原農耕區(qū)的生產生活方式,這從經(jīng)濟發(fā)展的角度上看是農業(yè)化的過程,故B項正確。封建化的過程是從社會角度看,與設問不符,排除A。工業(yè)化是近代才出現(xiàn),與材料不符,排除C。漢化的過程是從漢族和鮮卑族民族融合角度看,與設問不符,排除D。28.“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边@是明代詩人于謙的著名詩句,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主要思想(
)A.道學
B.佛學
C.理學
D.心學參考答案:C29.《漢書·藝文志》在評價戰(zhàn)國時期的某一學派時說:“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zhí)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術也?!彼u價的是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參考答案:B30.雅爾塔體系的實質是
A.美蘇大國根據(jù)自己的戰(zhàn)略意圖對世界格局的劃分
B.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tǒng)局面
C.維護世界和平、民主及安全
D.美蘇等大國斗爭與妥協(xié)的產物參考答案:A略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歷史——選修3: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潘恩抵美后,北美事件逐步走向武裝抗英的高潮。但是,當時的北美人并未下決心獨立。“國王仁慈,議會暴虐“的看法不僅在民間,甚至在軍隊中都很普遍。1774年9月第一屆大陸會議的宣言猶在宣稱完全忠于王室,依附大不列顛……戰(zhàn)爭在持續(xù),但戰(zhàn)爭的前景卻模糊不清??梢赃@樣說,這時的北美大陸只有戰(zhàn)爭,沒有革命。戰(zhàn)爭是在潘恩的《常識》發(fā)表以后,才獲得近代意義的公民內容和劃時代的歷史地位的……1776年1月,潘恩《常識》出版。他不僅呼吁獨立,而且還喊出了共和的新口號:“讓我們?yōu)閼椪录用?,北美的法律就是國王“.以這一口號為標志,獨立戰(zhàn)爭的內含獲得了嶄新的含義。--摘編自朱雪勤《兩個世界的英雄--托馬斯?潘恩》(1)根據(jù)材料,概括潘恩的《常識》發(fā)表的背景和主要主張(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潘恩的主張對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影響。參考答案:(1)背景:北美獨立戰(zhàn)爭期間,北美的人們對于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還抱有一絲幻想而猶豫不決.觀點:擺脫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爭取獨立;反對君主政體;主張法治;主張?zhí)熨x人權,自由平等(2)影響:消除了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的幻想,激勵更多人為獨立而戰(zhàn);推動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勝利的進程;有利于戰(zhàn)后民主制度的建立.本題考查潘恩的《常識》發(fā)表的背景和潘恩的主張對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影響,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1)潘恩的《常識》發(fā)表的背景,可以根據(jù)材料中的“潘恩抵美后,北美事件逐步走向武裝抗英的高潮。但是,當時的北美人并未下決心獨立”分析得出。主要主張可以根據(jù)材料中的“他不僅呼吁獨立,而且還喊出了共和的新口號:‘讓我們?yōu)閼椪录用?,北美的法律就是國王’”等信息,并根?jù)教材所學有關內容來回答。(2)潘恩的主張對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影響,可以根據(jù)材料中的“戰(zhàn)爭是在潘恩的《常識》發(fā)表以后,才獲得近代意義的公民內容和劃時代的歷史地位的”“以這一口號為標志,獨立戰(zhàn)爭的內含獲得了嶄新的含義”等信息,并聯(lián)系所學來回答。點睛:本大題的兩小題基本上屬于概括類材料解析題。此類試題在解答時要根據(jù)材料,對材料內容劃分層次,逐層分析,特別是一些關鍵詞,把握每一層次的要點。然后對要點進行歸納總結,確定哪些是題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據(jù)所問來回答。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據(jù)英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中國——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的國度》一書統(tǒng)計,現(xiàn)代世界賴以建立的基本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幾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國,如下表:
年代科技發(fā)明(件)中國世界其他國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0-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0-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0-1840年472194%45396%材料二英國著名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中國曾保持令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技術水平,那時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這一點可以毫不費力地加以證明?!?6世紀以后,歐洲誕生了近代科學,中國的文明卻沒有能夠產生與歐洲相似的近代科學?!笨茖W史上把這個問題稱為“李約瑟難題”。材料三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中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被卮饐栴}:(1)根據(jù)材料一、二說明中國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變化情況。(2)依據(jù)材料三,分析三大發(fā)明對歐洲歷史發(fā)展的貢獻。參考答案:(1)明清(或16世紀)以前,中國的科技成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2)三大發(fā)明的外傳,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促進作用。火藥摧毀了歐洲封建統(tǒng)治的軍事基礎;指南針為西歐人新航路的開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創(chuàng)造了條件,加強各地的聯(lián)系,從而推動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印刷術促進歐洲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播,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驹斀狻康冢?)問,“變化”,依據(jù)材料一數(shù)據(jù)和材料二信息“”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那時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但16世紀以后,歐洲誕生了近代科學,中國的文明卻沒有能夠產生與歐洲相似的近代科學”得出:明清以前,中國的科技成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第(2)問,“貢獻”,依據(jù)材料三信息“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三大發(fā)明對歐洲社會轉型的作用角度回答,如:火藥摧毀了歐洲封建統(tǒng)治的軍事基礎;指南針為西歐人新航路的開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創(chuàng)造了條件,加強各地的聯(lián)系,從而推動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印刷術促進歐洲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播,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等。33.閱讀下列關于西方人文主義思潮的幾則材料:(12分)材料一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后被稱為“普羅泰格拉命題”。這一命題以承認事物的客觀存在與運動發(fā)展為基礎,認為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只能是個人的感覺和利害,把社會或國家理解為個人的集合,強調個人選擇,這就為當時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論根據(jù),對當時流行的“神意”說提出懷疑。因為人是具體的個人,如果每個人都有其判斷事物的標準,就等于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材料二蘇格拉底提出一個重要的命題即“美德即知識”(或“道德即知識”)。其含義是,他認為一切美德都離不開知識,知識是美德的基礎,知識貫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觀念和準則,任何美德都須具備相應的知識,無知的人不會真正有美德。……正義也是美德,而這種美德的基礎是能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他人與我之間關系的知識。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識貫穿于勇敢之中,沒有理性的知識,勇敢是無益的。節(jié)制也是美德,而節(jié)制離不開克制欲望、了解需求,嚴于律己的知識。材料三康德認為法律作為社會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個人行為與普遍道德法則協(xié)調一致。所以,法律是個人自由與他人自由共存的條件和制度。法律與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內在的、自覺的,它推動人們應該這樣行動:法律是外在的、強制的,它限制人們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档孪M⒁粋€在法律之下的個人與他人具有同樣自由的統(tǒng)一的政治制度。然而,這個理想制度不是通過直接的政治實踐,而是通過道德的不斷完善來實現(xiàn)。
——以上材料均摘自《普通高中新課程歷史教學研究與資料叢書》請回答:(1)材料一中普羅泰格拉的觀點有何進步性和局限性?(4分)(2)與普羅泰格拉相比,蘇格拉底的思想有何發(fā)展?(2分)(3)據(jù)材料二、三,比較康德與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4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個人自由的認識。(2分)參考答案:(1)進步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或肯定人的作用),為當時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2分)局限性:片面強調人的主觀性,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fā);否定真理的客觀性;忽略了人的社會性。(2分)(2)蘇格拉底強調了人的道德的重要性。(3)同:康德與蘇格拉底都認識到人的道德的重要性,都認識到人的社會性。(2分)異:蘇格拉底強調人可以通過知識提高道德修養(yǎng),達到自律;康德強調可以通過法律規(guī)范制約人的行為。(2分)
(4)自由是人的自然權利;人們行使自由權利不應該違背道德和法律。(2分)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漢武帝統(tǒng)治的50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小結練習》聽評課記錄4
- 部審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聽評課記錄28.2.2 第2課時《利用仰俯角解直角三角形》
-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6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聽課評課記錄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chuàng)建》表格式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四節(jié)《世界的氣候第2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8課《艱苦創(chuàng)業(yè)年代的英雄模范》聽課評課記錄
-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口算練習
- 華東師大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1.1.1 平方根》聽評課記錄
- 大型商場商鋪租賃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舞臺搭建安全規(guī)范與責任落實協(xié)議
- 江蘇省2023年對口單招英語試卷及答案
- 易制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匯編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書填寫規(guī)范(特種設備安全法)參考范本
- 硬筆書法全冊教案共20課時
- 《長方形的面積》-完整版課件
- PDCA降低I類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 工業(yè)企業(yè)現(xiàn)場監(jiān)測工況核查表
- 沉淀池及排水溝清理記錄表
- 急診急救信息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