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類-名詞簡答論述_第1頁
經濟類-名詞簡答論述_第2頁
經濟類-名詞簡答論述_第3頁
經濟類-名詞簡答論述_第4頁
經濟類-名詞簡答論述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經濟 ,論述第一章、需求和供給1、需求特定時期內xfz在各種可能的jg下愿意而且能夠的該sp的數(shù)量。根據這一定義,xfz對某種sp的D必須具備意愿和能力兩個特征。2jgspS3在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決4、供給規(guī)律:在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的供給量的大小,取決5sp的市場jg力量達到一種平衡時,jgjgjg就被稱為jhjg,而供求相等的數(shù)量被稱為jh數(shù)量。6jhmx生變化時將對內生變量的jh數(shù)值產生影響,比較靜態(tài)分析這種影響的程度8在收入水平變化時,某種商品或勞務需求量反應的敏感程Ey=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的百分比當0<Ey<l時稱為低收入彈性;當Ey>1時,稱為高收入彈性;當Ey<0時,稱為負收入彈性。收入彈性值為正9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對另一種商品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相供給量變化率對商品自身價格變化率反應程度的一種度量,等 二 簡答題與論述1jgxfz對一種spDxfzxfzspjg、xfzDxfz對一種sp的Ddx=x(pr,p,m,p1,…)其中,xsp的D;pr;pspjg;mxfzp1spjg等。這一函數(shù)是一般形式的D函數(shù)。2spjgjgspjg政策等因素也對S產生影響。如果以ysp的S,Tpspjg,rl,r2jg,p1,p2sp的jgsp的S,可以一般地表示為:y=y(T,p,r1,p1,…)該函數(shù)被稱為S函數(shù)。jgjgsp的供給減少。第三,相關spjg。如csspspjgsp供給減少;相反,如果另一種sp是一種聯(lián)合的副產品,相關spjg提高將導致一種sp的供給增加。jgjgjgjgjg三、1、若市場需求曲線為Q=20-4P,求價格P=4解:當價格P=4時,需求量Q=100。根據需求價格彈性系數(shù)的定義有1第二章、效用論一 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基數(shù)效用論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其 P1/P2和P1X1+P2X2=M圖形表示為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約束線的切點。 曲線即為消費者的預算約束線。預算約束線方程為P1X1+P2X2=M。預算約束 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無差異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它表示在保持消費者品的數(shù)量。以RCS代表。呈遞減趨勢。 替代效應:因商品的價格變動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使得消費 二、簡答題與論述題 際效用MU,以便獲得最大滿足。若MU/P>λ,消費者就選擇消費商品;若 3 吉芬商品是一種特殊的低檔品,其消費量隨價格的下降而減少,其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左上方傾斜的曲線。()商品價格變動對其需求量的影響可分解為替代消費量減少。反映在圖形上,就是需求曲線向左上方傾斜。第三章、生產和成本論 邊際產量:在生產技術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變的情況下,每增加一作為可變投入,那么勞動的邊際產量可以用公式表示為MPL=ΔTP/ΔL。由于邊 規(guī)模經濟與規(guī)模不經濟:用來說明廠商產量變動,也就是規(guī)模變動, 等成本方程:在要素價格一定的條件下,廠商花費同樣成本可以使用的所有不同的投入要素的組合。用rL和rK表示勞動和資本的價格,C表示成本, U形。在長期內,規(guī)模經濟的狀況將決定廠商的長期邊際成本形狀。11、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曲線呈U形。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又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包絡線。因為對12、長期邊際成本曲線:長期邊際成本是長期中增加一單位產品所增加的二、1 2 為什么邊際技術替代率會出現(xiàn)遞減ys數(shù)量較少時,固定投入量相對過剩,增加變動投入量將有助于充分利用固定投入。但當變動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變動投入出現(xiàn)相對過剩,從而MP3、 生產要素最優(yōu)組合是如何確定的它與廠商的利潤最大化有何關系生產技術和ysg不變的條件下,既定成本下的產量最大還是既定產量下的成本最小的生產要素的組合為此s的ys最佳組合在等成本方程和等產量線上的切點{TL,K=rLrKp*L+*K=c{PLrL=MPKrKL+K*K=c,可以看出無論是既定成本下的產量最大還是既定產量下的成本最小利潤的s都將把ys的量選擇在每單位成本的要素所能生產的邊際產量都相等之點。cs只能調整可變的生產ys,因而其最優(yōu)化行為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長期,為了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cs在生產每一個產量時都將會以最低的成本組織生產ys。這樣,成本函數(shù)將由本方程相切時,cs所花費的成本才是生產該產量的最低成本。短期內由于固定投入不變,cscs4 試說明短期總產量曲線與短期總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MC=rL/MPL和AVC=rL/APLcs加一定是先減后增的,即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線呈現(xiàn)U形。不僅如此,由于 計算與證明(2003年)1 已知廠商的生產函數(shù)為y=10L—3L2,其中L為雇用工人的數(shù)量試求P=5APL=(10L-3L2)/L=10- MPL=10- APL=MPL時,決定最低的勞動投入量:將(1)、(2)代入,10-3L=10-6L 當邊際產量為零,即MPL=0時,決定勞動投入量的最大值: 得L=5/3 4/32 y=24L1/2K2/3和rk=2。試求K=27得(12L-1/2K2/3)/1=(16L1/2K-2L=3K—②短期成本函數(shù)由下列二方程組所決定: y=24L1/2×272/3 即 從生產函數(shù)和最優(yōu)組合這兩個方程中求得 代入到第二個方程中得到廠商的成本函數(shù) c=5/(3×15362/7)3LKQ=f(L,則分別對L,KP-rL=0,P-rK=0,按邊際產量的定義替換C=rLL+rKK=C0,其斜率為rL/rK,因此可得生產擴展線的方程為MPL/MPK第四章、市場理論收益等于所付出的邊際成本這個條件,即MR=MC。外在經濟和外在不經濟:招工動力不足緊張等非貨幣因素引起的外在收益減少。造成,即對同樣的產品或服務按其所屬數(shù)量層次的不同來收取不同的價格。③三級價格者能把消費者分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類別,對每類消費者。競爭市場:cscs寡頭市場:寡頭市場具有以下一些特點:第一,市場上存在少數(shù)cs,單jg以是非jg形式;第四,市場上存在進入。古諾模型:經典的寡頭分析是古諾雙寡頭mx。古諾mx形中得到說明。假定兩個同一市場的競爭cs,它們生產無差異的產品,成0。起初,Acs1/2,以便利潤最大化。隨后,Bcs的1/2作為其的市場需求并與A一樣選擇其中的1/2即1/4的產量結果,AcsBcsBcs1/43/41/23/8。同樣,Bcs5/16cs1/3的動力,從而市場處于jh。一個局中人Si*iSi1*SiSi+1*,…,Sn*個納什jh。<br/>1、什么說廠商均衡的一般原則是cs在進行決策時都試圖使得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即增加一單位決策量,cs用于所有以利潤為目標的經濟單位對所有決策變動進行的選擇。<br/>cs提量一方面會帶來收益,另一方面也會形成成本。在既定產量的條件下增加產量,如果cs由此增加的收益大于生產這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成本,即,MR>M,那么生產該單位產品就有剩余,從而使得利潤總額有所增加。因ssRFL投入帶來的TRLL增加的每單位LLRPL,將分別決定兩個不同的價格PH>PL他會以平均質量決定供給曲線SA2、簡要分析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或)潤最大化廠商選擇最優(yōu)產量的條件是p=MC。下,單個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是p=LMC=LAC3外在經濟和外在不經濟。隨著廠商數(shù)目從而產量的增加,如果行業(yè)中單個廠商的成本降低,則稱該行業(yè)存在著外在經濟;相反,則稱存在著外部不經濟。()成本不變行業(yè)的長期供給曲線。假定行業(yè)中單個廠商的成本不隨廠商的進入長期均衡條件是:P=LLC。如果整個行業(yè)的市場需求發(fā)生變動,那4、評述競爭理論,即通過改變生產產品的數(shù)量來影響商品的價格,所以競爭廠商一條向,的需求曲線,用D表示。而另一條需求曲線d表示競爭廠商改變其自身產較之需求曲線D,廠商“自身”的需求曲線d更為平坦,從而二者相交。在D與d相交時,競爭廠商的選擇的價格與市場價格一致,從而表明競爭5廠商根據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原則決定最優(yōu)產量,并在需求曲線上索要價—86假定AA后B廠商進入市場。B廠商在已知A廠商的產量之后決定自身的利潤最大化產后,當A廠商知道B廠商留給他的市場容量為3/4,時,為了利潤最大化,A廠商將調整產量至總市場容量的3/8。對應于A廠商選擇后剩余的5/8的市場量調整之后,A廠商的產量逐漸減少,而B廠商的產量逐漸增加。最終,當A和B的產量分別達到時??側萘康?/3時,市場處于均衡。而市場價格則由此均衡策略。假設第i個參與人的策略為Si*,其他參與人的策略為S-I,那么為納什均衡解的條件是ui(Si*,S-i*)≥ui(Si*,S-i*Si為第i其他的策略。這時候,(Si*,…,Sn*)就是納什均衡。三、計算與證明(2000三、計算與證明(2000已知廠商的需求曲線是Q=50-3P4,解:(1)由需求曲線 MR=MC,又MC=4, 引致需求:不同于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cs生產ys并不是為了所的cs對生產ys的前接需求被稱為引致需求。 邊際產品價值:邊際產量與產品價格之積,即VMP=P*MP。在其他條 爭市場上,它等于該要素的市場價格。在生產要素買方市場上,它就是廠商面對 簡要說明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是如何得到的以,增加該要素一個單位給廠商帶來的收益就等于邊際產量乘產品價格,即VMP=p×MP=r式中:r對應于由市場所決定的要素價格r,廠商選擇利潤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因此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構成了廠商對該要素的需求曲線。由于要素的邊際產量MP產品價值VMP2、 為什么勞動供給曲線向后彎曲?試用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加以說明。向后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是指隨著勞動價格即工資率的提高最初勞動的供給量逐漸增加,但當工資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勞動供給量反而逐漸減少的情況勞動的供給是消費者在既定時間約束條件下對獲取收入和消費閑暇之間進行最優(yōu)配置的結果一方面對消費者而言與消費商品一樣消費閑暇也可以獲得效用不同的商品和閑暇時間的組合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滿足可以由一系列的無差異曲線加以表示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支配的時間是既定的在既定的時間約束條件下消費者合理地安排勞動和閑暇時間以使效用滿足為最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商品的收入來源為勞動收入這樣只有當勞動者每單位收入獲得的收入商品獲得的邊際效用與每單位收入用于閑暇獲得的邊際效用相等時消費者才處于最優(yōu)狀態(tài)結果對應于任意的工資率消費者決定閑暇消費從而決定勞動時間因此由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可以得到消費者的 廠商帶來的收益就等于邊際產量乘產品價格,即VMP=p×MPVMP=p×MP=r式中:rr的邊際產量MP服從遞減規(guī)律,因而要素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如圖。如果廠商是產品市場上的賣方者它著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產品市場需因為增加這些產量會導致所有產量的價格下降這就是說賣方廠商使用要素的邊際收益為產品的邊際收益與要素的邊際產量之積,即要素的邊際收益產RP=M*P=r由于要素的邊際產品MP和產品的邊際收益MR服從遞減規(guī)律,因而隨著要素4 試說明歐拉定理在要素收入分配理論中的含義dл/dL=dTR/dL-MRP從使用要素的邊際成本方面看,如果其他投入數(shù)量保持不變,則廠商的總成本F。于是,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利潤最大化原則表示為否則,若1,從而一般均衡才可能有確定的解。③由此可見,該件是RCSA1,2=RCSB1,2帕累托最優(yōu)的條件是RTS1L,K=RTS2L,K交換與生產同時符合帕累托最優(yōu)的條件:如果經濟中某種物品既可以用于生產S=RPT兩種產量轉換曲線與消費者消費這兩種產品的無差異曲線相切121法國瓦爾拉斯在1874年建立的被后人稱為瓦爾拉斯一般均衡論的分析假定整個經濟中有k種產品和rk場和r種生產要素市場。 p1,…,pkpk+1,…,pk+rk+rk+rk+r格的問題。當初,瓦爾拉斯認為,這取決于這k+r個方程是否獨立。但就整個由于瓦爾拉斯定律成立,不可能存在k+r個相互獨立的均衡價格。但取某種商2、利用埃奇沃斯框說明純交換經濟的一般均衡。交換兩種商品。假定第;個消費者最初擁有的第jwij,而選擇的消費者數(shù)量為xij。假定兩種商品的價格為pl和p2。對于第一個消費者而言,他按照這一價格出售3 什么是帕累托最優(yōu)配置,其主要條件是什么?(1999年:RCS1,2=RCS1B替代率都相等:RTSL1K=RTSL2K。③生產和交換同時:生產過程中任意兩種產品的4 西方微觀經濟學是如何論證“看不見的手”原理的5a)AB12時RCSA1,2=2,RCSB1,2=1A12第二種商品;在B看來,1單位第一種商品可以替換1單位第二種商品。這時,如果B放棄1單位第一種商品,他需要1單位的第二種商品,即可以原有的效1AA21BA、B還有1單位第二種商品可供A和B分配。故,存在一個帕累托改進的余地。為由于人和委托人信()1 市場為什么或出現(xiàn)失靈?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產量同時是通常采取的。為了提高廠商的生產效率試圖,2、結合廠商的均衡,論的效率及其對策。生產這一單位產品花費的邊際成本市場的均衡狀態(tài)下,價格高于生產的邊。成本。這就是所謂的“自然。在一些包括自然的情形中,往往行業(yè)進行生產效率試圖使得價格等于邊際成本從而使得產量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水平。3 論外在性對經濟效率的影響及其對策由交換,經濟當事人會以最低的成本尋求解決方案。以Y廠商向x廠商就污染X廠商不受污染,那么Y廠商為了能夠生產就必須向X廠商污染權。這時,Yx如果界定給Y廠商,即Y廠商向X廠商施加污染,那么,X廠商將購買這一權利以便Y4 信息不完全何以會造成市場失靈低質量轎車的供給為SL,再假定賣方知道轎車的質量,但買方不知道這一點,因而SH高于SL。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么對應于需求曲線D,將分別決定兩個不同的價格PHPL,即高質量的轎車按較高的價格成交,低質量的轎車按的可能性(比如50%)來推斷轎車的質量,從而按以平均質量決定供給曲線SA,PAPA,而退出市場。因此在這一市場上只有低質量的汽車才能成交即用低的價格貨真價實”入,減去外國居民來自本國的收入)。GNP是一個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用支出法個人可支配收入(DP):公司所得稅及社會保險稅(費)再加上給個人的轉移支付等)得到失業(yè)人數(shù)占勞動力總數(shù)的百分比,是一國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其計出或收入不應該計入本期的GDP(2)核算出的國內生產以當期價格測算的GDPGDP=名義GDP/GDP折算指數(shù)。作為GDP折算指數(shù)的通常是價格總水平。2、平均消費傾向:指消費在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邊際消費傾向與平均消7、投資乘數(shù):投資乘數(shù)(乘數(shù)指收入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ΔY=ΔI/(1-β8、乘數(shù):指與帶動這種變化的變動的比率。假定的變動ΔY=-βΔT/(1-β等于l。投資構成,若用AE表示總支出,y表示收入,CI分別表示消費和投資,則均衡產出可用公式表示為AE=C+I。在兩部門經濟中,總收入又可由消費和儲蓄構成,即有Y=C+SAE=Y,即I=S。由此可見,投資等于儲蓄是均衡條件的基本形式。(1)總收入YC和儲蓄S,所以Y=C+S(2)產品市場均衡條件是總支出等于總收入。于是有C+I=C+S,那么投資等于消費,即I=S。只這一均衡條件并沒有真正觸及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的關鍵問題再生產的關鍵是第一部類和第二部類的生產成比例。同時,產品市場的均衡條件。的影響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從而對私人消費產生影響的可以是為了簡單,假定只對收入征收定量稅。假定征收的定量稅為T0,于是C=α+βYd=α+(Y-T0C+I+G=α+β(Y-T0)+I0+G0=Y 。加入部門之后,經濟的總支出和總收入的構會發(fā)生變動從總支出角度看,總支出包括消費、投資和。首先,假。的影響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從而對私人消費產生影響的可以是為了簡單,假定只對收入征收定量稅。假定征收的定量稅為T0,于是消費者的個人可支配收入Yd=Y-T0。因此,消費函數(shù)為C=α+βYd=α+β(Y-T0到:C+I+G=α+β(Y-T0)+I0+G0=Y即:Y=(α-βT0+I0+G0)/(1-β)。簡述凱恩斯的乘數(shù)理論,并其發(fā)揮作用的條件條件下,該乘數(shù)等于1。表示為△Y=△I/(1-β)。式中,β為家庭部門的邊際消費傾向,即國民收入的改變量乘數(shù)理論揭示了現(xiàn)代經濟的特點,即由于經濟中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某一部門支出(需求)的增加不僅會使該部門的生產和收入相應增加,而且還會引起其1、已知消費函數(shù)為C=20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均衡的儲蓄量(S)、如果充分就業(yè)的國民收入水平為Yf=2000,那么,為什么該經濟達到、本題中投資乘數(shù)(k)解:①根據產品市場的均衡條件,可以得到 從而解得②S=IS=50Yf=2000,則投資量應該達到下列條件所滿足的數(shù)量,即Yf=200+0.8Yf+I從 的現(xiàn)值之和等于該項資本物品的供給價格或重置資本,即R0=R1/(1+rC)+…2投資函數(shù):即投資隨利息率變化而變化的關系,可表示為I=I(r)。對于一項資3IS曲線:將產品市場處于均衡的收入與利息率的組合描述出來的曲線。在兩部門經濟中,若儲蓄函數(shù)為S=S(YI=I(rISS(Y)=I(r)。由于均衡收入與利息率之間呈反向變動,故IS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兩種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與收入同向變動,示為L1(Y);后一種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與利息率呈反向變動,示為L2(r)。這樣,貨幣需求可記為:L=L1(Y)+L2(r)。5、流動偏好陷阱:當利息率極低時,有價的價格處于高點,人們就會出售均衡利息率的對應關系就是LML1(Y)+L2(r)=m。它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1 簡述的均衡條件并加以簡要評論幣并調節(jié)的一個外生變量,其大小與利息率無關,表示為m。故在以收入有關,并且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表示為L1(Y);而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與利息率成反方向變動,表示為L2?。這樣,貨幣需求可表示為2、凱恩斯是如何解釋經濟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出的政策流動偏好。流動偏好是指人們持有貨幣的心理偏好,凱恩斯認為人們之所3、示為L1=L1(y),對于投機動機所導致的對貨幣的需求,凱恩斯認為主要取決于利率,這可表示為L2=L2(y)。三、計算與證明(2004機需求的總和,于是貨幣的總需求可表示為:LL1(y)+L2(y)其中是L1收入y的增函數(shù),L三、計算與證明(2004已知消費函數(shù)為C=200+0.5Y(或儲蓄函數(shù)I=800-5000r,貨幣需求函數(shù)為L=0.2Y-4000r,貨幣的供給為本m=100.請寫出:、IS、IS—LM(Y)800950,均衡國民收入會如何變動?你的結果與乘數(shù)S=Y-C并帶入到I=SY-(200+0.5Y)=800-得 r=2000此為IS曲線方程②由 得100=0.2Y-Y20000r500此為LM③聯(lián)立上述二曲線方程,可得到Y=1500和r=5%,即為產品市場和④Y-(200+0.5Y)=950-得Y r=2300……IS方程與上述LM方程聯(lián)立,解得r=6%,Y=1700,這一結果小于乘數(shù)定理的結論。根據乘數(shù)原理,在簡單模型中的乘數(shù)應是1/(1-0.5)=2,自主投資增加150帶來的收入增加是150×2=300。兩者不一致的原因是,IS-LM、長而對支出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貨幣政策通過控制貨幣供給量,進而調節(jié)利率,以便影響投資和整放松抵押數(shù)量和信貸等輔助性。這些常配合使用。須遵守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要求商業(yè)銀行和其他儲蓄機再貼現(xiàn)制度:對商業(yè)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行為。在需要現(xiàn)金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在經濟時買進債券,銀行系統(tǒng)最初增加存款△D,以法定準備率rd留下準備金,通過向客戶放貸則可1商業(yè)銀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須以一定的比例留作準備金這一比例由依法00以90元。客戶將這90元存人自己的賬戶,則為他的銀行就可以放81、定增長而對支出和借債水平所作出的決策。財政政策通過變動的、則增加或削減開支以抑制總需求31、總需求曲線(2003年):總需求是指對應于既定的價格總水平的社會總支出1S=(Y在名義貨幣量M既定的條件下,總需求函數(shù)可以從IS=LM下列模型中得到: 2、主流經濟學的AS三、計算與證明(2001三、計算與證明(2001C=1000+0.8Y,經濟中貨幣的需求函數(shù)為L=0.5Y-1000r,若的名義貨幣供給量解:總需求源于IS-LM即 0.5Y-得 若P=1,Y=360000P=2,Y=210000P=3,Y=1600001、哈羅德-多馬模型:在20世紀40年代由哈羅德和多馬相繼分析經濟增(2)(3)G=S/Vv為資本—產出比s時,即GA=GW=GN時,經濟才能處于穩(wěn)定增長狀態(tài),但同時認為,這一增長路2、新古典增長模型:20世紀50年代由索洛等人一個增長模型由于其基(2)(3)(4)(5)(6)增長率不變。從而得到:sf(k)=k1+nk。式中:s為儲蓄率,k為人均資本占有量,y=f(k)為人均形式的生產函數(shù),n為人口(或勞動力)增長率;k1為單位時間內人均資本的改變量。模型表明,一個經濟社會在單位時期內(1)按人口平均的儲蓄量被用于兩個部分:一部分為人均資本增加k1,即為每一個人備nk。第一部分被稱為資本的深化,后一部分被稱為資本的廣化。該模型得出3有保證的增長率:即資本家意愿的增長率,它由社會的儲蓄率與資本家意愿的資本—產出比所決定,即GW=s/vW。型的充分就業(yè)下的穩(wěn)定增長條件表示為式中:GA,Gw和GN分別為經濟中實經濟增長率大于有保證的經濟增長率,即GA>Gw,那么在儲蓄率既定的條件GA<Gw2索洛等人創(chuàng)立的新古典增長模型可以概括為sf(k)=k+nk。該模型的結論是,經濟3基本觀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經濟增長是經濟系統(tǒng)內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動的結果,這些內生因素也可以實現(xiàn)經濟的持續(xù)均衡增長;()在眾)技術、知識積累和人力資本投資等都具有外部)由于外部效應的作用,經濟()影響經濟當事人最優(yōu)選擇行為的政策例如政策產業(yè)政策等可以影響經濟的長期增長率。AK函數(shù)為AK形式,即Y=AK很顯然,在AK生產函數(shù)中,資本的邊際收益不再而變動的路徑為:k*=sAk-nk。另外,由于人均消費c=(1-s)y=A(1—s)k,AKs,A和n三個參數(shù)所決定(而不是像新古典增長模型那樣只取決于n這一個參數(shù)):較高的儲蓄率將導致較高的長期人均收入增價格為100而測算出來的每一年價格上漲幅度。年4以Yt表示t期的總需求,Yf表示潛在的產出量,同時注意t=πteh(Yt-Yf)/Yf,么就會形成新一輪的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為此建議執(zhí)行收入指數(shù)化,1 按照西方學者的觀點,如何利用制造來逆轉通貨膨脹整系數(shù)h=0.2。若經濟中最初的通貨膨脹率為10%,那么制造5%的,1%。由于人們將會以上一年的通貨膨脹率形成預期,故目標。在上述通過制造調整通貨膨脹的過程中制造程度的大小決,2、1)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對于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可供采取的方案是人為地制造既然通貨膨制造的幅度越大通貨膨脹率下降的速度也就越快()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是指由于供給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xù)工會對工資增長率的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