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與貯藏實驗技術_第1頁
食品加工與貯藏實驗技術_第2頁
食品加工與貯藏實驗技術_第3頁
食品加工與貯藏實驗技術_第4頁
食品加工與貯藏實驗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品加工與貯藏實驗技術

實驗一果蔬罐頭的加工與產品檢驗

——糖水菠蘿罐頭的加工一、實驗目的學習果蔬罐頭的加工工藝及產品質量測定方法,了解果蔬罐頭的加工技術及品質控制方法。二、實驗原理利用罐藏原理,把果蔬原料經過預處理、調味、裝罐、排氣、密封、殺菌冷卻等工序,使罐內微生物死亡或失去活力,并破壞果實本身所含的各種酶的活動,防止氧化作用的進行。使罐內的果蔬維持在密封狀態(tài)而得到較長期保存。三、工藝流程原料選擇清洗、瀝干

切分(圓片、扇形片等)

去皮通芯修刺切端包裝

成品

白糖+水檢驗

抹罐

冷卻

殺菌

預封、排氣、密封

裝罐

糖液過濾加熱溶糖六、實驗結果菠蘿罐頭配方總罐凈重X%應配糖液濃度a%要求開罐糖液濃度b%果品本身含糖量w1罐內果肉重w2罐內糖水重實際測量的開罐糖液濃度

菠蘿罐頭品嘗結果

四、實驗結果

五、思考題(1)制罐過程中為什么要排氣,殺菌,原因何在?排氣有哪幾種方法?(2)罐頭經殺菌后,為什么要迅速冷卻?(3)制罐過程中為什么要進行倒罐處理?實驗二脫水食品的制備與產品質量控制

一、實驗目的學習脫水蔬菜水果的加工和護色方法。掌握常見的滅酶方法和檢測手段。掌握常見的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二、實驗原理:蔬菜脫水后,其水分活度下降,蔬菜所污染微生物的繁殖及蔬菜本身含有酶的活性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當水分活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大部分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及蔬菜本身含有酶的活性會停止,使脫水蔬菜得以長期保存。蔬菜脫水加工前,如不進行燙漂等熱處理使酶失活,在干燥過程中,根據蔬菜本身含有酶活性的強弱及干燥所需時間的長短,有可能會引起褐變等品質劣化現(xiàn)象。三、材料及工具鼓風干燥箱、天平、不銹鋼鍋、菜刀、菠菜、NaHCO3溶液、聚乙烯復合袋

實驗設計:單因素實驗設計:(1)熱燙時間的選擇:瀝干后的蔬菜用0.2%的NaHCO3溶液護色液在90℃下進行熱燙處理10s、30s、60s與90s,觀察不同熱燙時間對蔬菜色澤的影響。(2)熱燙溫度的選擇:瀝干后的蔬菜用0.2%的NaHCO3溶液護色液分別在70℃、80℃、90℃與100℃下進行熱燙處理50s,觀察不同熱燙溫度對蔬菜色澤的影響。(3)護色劑濃度的選擇:瀝干后的蔬菜分別用0.1%、0.15%、0.2%與0.30%的NaHCO3溶液護色液在90℃下進行熱燙處理50s,觀察不同護色劑濃度對蔬菜色澤的影響。正交實驗設計: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采用表1:L9(34)正交實驗設計,研究熱燙時間、熱燙溫度與護色劑濃度三因素對脫水蔬菜品質的綜合影響,確定最佳的熱燙條件并分析影響熱燙的主要因素。表1L9(34)正交實驗的因素水平表水平因素熱燙時間(s)熱燙溫度(℃)護色劑濃度(%)130850.15260900.20390950.25根據確定的最佳熱燙條件生產脫水干制品并計算樣品的復水率:復水率=復水后瀝干重Mf/干燥前相應鮮樣重Mx

五、思考題1、利用正交實驗設計分析影響熱燙護色工藝的主要因素,并說明理由。2、試想還可通過哪個工藝改變產品的品質,并說明理由。實驗三

果蔬貯藏中氣體成分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通過化學吸收法測試果蔬貯藏過程中的環(huán)境氣體成分的變化情況,掌握奧式氣體分析器的操作方法。二、實驗原理奧式氣體分析器是應用吸收法測定氣體成分,即以吸收劑將被分析的氣體完全吸收,以其體積的減少量來確定被測氣體的含量。一般以NaOH或KOH溶液吸收CO2,以焦性沒食子酸堿性溶液吸收O2,反應式如下奧式氣體分析器三、測定方法奧式氣體分析器的準備1、將儀器中所有活塞的磨口部分,涂上凡士林。2、將吸收劑分別裝入吸收瓶(④⑤),加入量約占甲、乙瓶體積的一半,使兩者液面相平;在乙瓶上最好加上木活塞,不使空氣進入,這樣吸收劑的性能不致迅速改變。把蒸餾水注入水準瓶①(常常加入一點顏色以便于讀數)。3、密閉性的檢查(l)關閉吸收瓶上所有活塞,打開活塞(7)、(8),將水準瓶①緩緩向上舉,將水壓入量氣管②直至到度為100毫升為止,立即關上活塞(7);

(2)打開吸收瓶活塞④,慢慢下降水準瓶①使吸收劑緩緩上升至吸收瓶頸部的刻度,立即關上吸收瓶④的活塞,這樣吸收劑即不再下降,然后打開活塞(7),以同樣方法使吸收瓶⑤吸收劑的液面升高至刻度外,立即關好活塞,使吸收劑保持不下降。(3)打開活塞(7)提升水準瓶①,使水液面調整至刻度100毫升處,即把活塞(7)關好,放低水準瓶①,觀察各個部分及量氣管的液面是否下降,若不變即可進行測定。測定步驟取樣洗氣排氣測定結果計算CO2%=100-a1O2%=a1-a2注:a1——測CO2時量氣管中液面的讀數(ml數)

a2——測O2時量氣管中液面讀數(ml數)實驗四

果蔬呼吸強度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掌握氣流法測定呼吸強度的方法;由呼吸系數值判斷呼吸作用的性質。二、實驗原理測定可分為氣流法與簡易法(靜置法)兩種。本次實驗采用的是氣流法。氣流法的特點是果蔬能處在氣流暢通的環(huán)境中進行呼吸,比較接近自然狀態(tài),因此,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長時間的多次連續(xù)測定。測定時讓不含CO2的氣流通過果蔬的呼吸室,將果疏呼吸時釋放出的CO2帶人吸收管,被管中定量的堿液所吸收,經一定時間的吸收后,取出堿液,用酸滴定,由減量差值計算出CO2量。反應如下式:

2NaOH+CO2─—Na2CO3+H2ONa2CO3+BaCl2─—BaCO3+2NaCl2NaOH+H2C2O4─—Na2C2O4+2H2O三、方法步驟呼吸強度測定裝置的安裝(見后附圖)

控裝置圖所示,A瓶放堿石灰,B瓶放20%NaOH溶液,C為呼吸室,暫不放測定樣品。將A、B、C.D、E、F各部分連接起來檢查是否密閉,其方法是開動大氣采樣器,如果B瓶裝的堿液有連續(xù)不斷的氣泡產生,說明整個系統(tǒng)氣密性良好,否則應檢查各連接口是否漏氣。四、測定1、空白測定在呼吸室內放入體積相當于1千克果實的無生命活動的實物球(潔凈、無微生物感染),用移液管吸取0.4Mol/lNaOH溶液10毫升放人吸收管中(小心勿損),然后連接好各接口,把定時鐘旋扭按反時針方向轉到30分鐘處,(視情況而定,也可縮短到10、15、20分鐘)撥動開關,把流量調在400~500毫升/分,半小時后,把吸收管取下,將堿液移入三角錐瓶中,立即加入飽和BaC12溶液5毫升,用煮過的無離子水沖洗吸收管5-6次,所洗下的無離子水一并移入三角瓶,直至中性為止。加酚酞2滴,然后用0.100Mol/lH2C2O4(草酸)滴定至粉紅色消失即為終點,記下滴定量,同樣操作重復2次,取平均值,為空白滴定數(V1),如果二次相差超過0.1毫升,必須重做一次。2、實物測定:用臺秤稱取果蔬材料1千克,放入呼吸室,先將呼吸室與安全瓶連接,撥動開關,將空氣流量調在0.4升/分,定時鐘旋鈕按反時針方向轉到30分鐘處,先使呼吸室抽空平衡半小時,然后連接吸收管開始正式測定。當呼吸室抽空半小時后,立即接上已備好堿液的吸收瓶,連接好C-D-E,把定時鐘重新轉到30分鐘處,撥動開關,打開呼吸室蓋子,讓空氣進入,再蓋嚴,調整流量保持400-500毫升/分。(果蔬品種不同,要求的流量各異.可以通過試驗確定其最適宜的流量),半小時后,把吸收管取下,將堿液轉移到三角瓶中,立即加入飽和BaCl25毫升,用盛有蒸餾水(煮過)的洗瓶沖洗5-6次,一并轉入三角瓶中,加酚酞2滴,用0.100Mol/lH2C2O4滴定,操作同空白,記下滴定量(V2)。五、結果計算CO2(mg/kg.hr)=(V1-V2)*M*44/樣重(kg).小時數注:M─—H2C2O4(草酸)摩爾濃度V1─—空白測定時耗去H2C2O4ml數V2─—實物測定時耗去H2C2O4ml數樣品名稱樣品重量kg測定時間(小時)氣流量(升/分)0.4Mol/lNaOH(ml)0.1OOMol/lH2C2O4滴得(ml)滴定差(V1-V2)CO2mg/Kg.hr測定溫度(℃)空白V1實物V2

呼吸強度的單位是CO2mg/kg.hr呼吸強度測定記錄表六、思考題1、掌握實驗的目的原理。2、掌握氣流法測定呼吸強度整套裝置的安裝方法,操作規(guī)程。3、計算所測樣品的呼吸強度并根據呼吸強度計算出該樣品的呼吸熱?(千卡/T·天)及升溫度數(t.℃/天)。4、試分析測定呼吸強度與那些因素有關?如何才能獲得比較正確的測定結果?5、實驗過程中加入BaCl2有何作用?6、測定時為什么要記錄測定的溫度?7、本次實驗為什么要使用煮過的無離子水?實驗五

綜合貯藏實驗一、實驗目的了解果蔬在貯藏與催熟過程中的生理生化變化,掌握果蔬貯藏與催熟的基本方法及生理生化指標的分析方法。

二、操作方法1、室溫放置處理采收7一8成熟呈飽滿無棱角的生香蕉5000g左右,選取果形正常、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鮮果進行整形分梳處理。放置室溫幾天,待其黃熟后,測定其物理特性與生理生化指標。2、催熟處理催熟劑的配制:乙烯利的配制.根據當時果實成熟度,溫度情況配制不同的乙烯利濃度,其方法,根據所要求配制的濃度和配制量,按如下公式求出需要的原液量進行稀釋即可配成。乙烯利原液(ml)=

(乙烯利原液濃度40%,相當于400000ppm)附香蕉貯藏與催熟結果記錄表

(3)催熟處理:

把香蕉放在乙烯利溶液中,時間約1分鐘,浸濕后立即取出,自行晾干,或將乙烯利溶液均勻噴灑在生香蕉上,裝入容器或塑料薄膜袋,或在香蕉堆上覆蓋塑料薄膜,不需密閉,但要注意保持溫度在12-25℃,相對濕度90-95%,置3-4天黃熟后即可測定其物理特性與生理生化指標。3、手持糖度計、硬度計、PH計、電導儀、大氣采樣器(GS─Ⅱ)、奧式氣體分析器的使用三、思考題1、掌握實驗的目的原理。2、香蕉等果實在成熟過程中的生化變化主要有哪些,乙烯利是如何發(fā)揮催熟作用的。2、香蕉人工催熟必須掌握哪三要素?為什么?實驗六調味干制水產品加工

一、實驗目的掌握調味干制水產品的加工方法和關鍵技術。二、實驗用具與材料:天平、真空油炸機、電熱烘干機、魚類、蝦類或貝類、植物油、各種輔料。三、實驗工藝流程:原料選擇→修整→清洗→調味→攤片→烘干→軋片→包裝→殺菌→成品四、實驗結果計算干制品的成品率=烘干后的樣品重/烘干前的樣品重對樣品從色澤、滋味、口感等各個方面進行感官評價。五、思考題1、掌握實驗的目的原理。2、調味干制水產品制作中的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工序是什么,為什么。實驗七重組肉制品加工實驗及檢驗一、實驗目的:了解重組肉的凝膠化原理;熟悉和了解廣式香腸的原料、輔料要求及加工設備的使用方法;掌握重組肉制品加工方法及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工藝。二、工藝流程:原料選擇輔料混合肥肉切丁人工灌腸清水潤濕腸衣清洗烘干成品絞肉預處理三、感官分析:

請參照國家標準GB10147-88,對烘烤后的香腸對其感官指標分別進行評定:

一級鮮度二級鮮度外觀腸衣(或肚皮)干燥且緊貼肉餡,無粘液及霉點,堅實或有彈性

腸衣腸衣(或肚皮)稍有濕潤或發(fā)粘,易與肉餡分離,但不易撕裂,表面稍有霉點,但抹后無痕跡,發(fā)軟而無韌性

組織狀態(tài)切面堅實

切面齊,有裂隙,周緣部分有軟化現(xiàn)象色澤切面肉餡有光澤,肌肉灰紅至玫瑰紅色,脂肪白色或微帶紅色

部分肉餡有光澤,肌肉深灰或咖啡色,脂肪發(fā)黃氣味

具有香腸固有的風味脂肪有輕微酸味,有時肉餡帶有酸味四、思考題:在重組肉制品加工中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工藝有哪些,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么。實驗八植物蛋白飲料試制

一、實驗目的學習植物蛋白飲料配方的設計;掌握植物蛋白飲料基本生產工藝技術;了解影響植物蛋白飲料感官質量的因素。二、工藝流程:大豆篩選磨漿去皮調配過濾均質罐裝壓蓋浸泡清洗殺菌成品冷卻瓶清洗三、結果與評價:植物蛋白飲料質量評價表

序號色澤香氣滋味外觀雜質1

四、思考題1、在植物蛋白飲料研制過程中怎樣提高蛋白質和固形物回收率?2、怎樣提高植物蛋白飲料穩(wěn)定性?3、大豆中酶類和抗營養(yǎng)因素主要有哪些?4、豆腥味是怎樣引起的?怎樣防止?5、你怎樣看待大豆中脹氣因子?6、你所做的實驗成功沒有?有沒有發(fā)生嚴重沉淀?原因是什么?應怎樣改進?7、豆奶產品中最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什么,該如何預防和控制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8、豆奶加工過程中顏色變深的原因是什么?實驗九

酸凝乳加工

一、實驗目的了解酸奶的功能;掌握酸奶的加工工藝。

二、工藝流程鮮乳驗收均質預熱冷卻殺菌添加發(fā)酵劑灌裝封口過濾原料混合發(fā)酵成品冷藏三、結果與評價

凝固型酸奶質量評價表序號凝固否色澤有無上清液滋味原料奶量(g)加糖量(%)菌種量(%)1

四、思考題:1、酸奶具有哪些生理功能?2、發(fā)酵過程要注意什么哪些問題?3、酸奶生產的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實驗十果蔬汁飲料的試制

一、實驗目的學習飲料配方的設計,掌握果蔬汁飲料的基本工藝流程及技術要點,加深對果蔬汁飲料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二、實驗前準備工作

1、要求每一位同學作好預習,并在試驗前自行設計,計算好配方,每組同學配方不同,不得抄錄他人配方,教師不提供配方,實驗預習報告由教師認可后才能進行實驗。

2、實驗前熟悉工藝流程及技術要點。3、到農貿市場選擇當季新鮮的水果種類品種。三、基本工藝

例:芒果汁生產工藝:原料→選擇→清洗→去皮→破碎→榨汁→調配→滅酶→過濾→均質→殺菌→熱灌裝瓶→密封→冷卻→成品四、質量要求:感觀指標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五、思考題1、加工過程中果汁風味和色澤有哪些變化?并認真思考解決方法。2、品嘗完你的產品后,想一想你的配方是否可行?應怎樣改進?3、怎樣才能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實驗十一油脂在加工過程中化學常數的測定

(一)油脂酸值的測定一、實驗目的:通過對油脂酸值變化的測定,反映在加工過程中油脂品質的變化規(guī)律。二、實驗原理:植物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用氫氧化鉀標準溶液滴定,每克植物油消耗氫氧化鉀的毫克數,稱為酸價。常用AV表示。三、實驗步驟稱取3.00g~5.00g混勻的試樣,置于錐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搖使油溶解,必要時可置熱水中,溫熱促其溶解。冷至室溫,加入酚酞指示液2滴~3滴,以氫氧化鉀標準滴定溶液(0.050mol/L)滴定,至初現(xiàn)微紅色,且0.5min內不褪色為終點。四、結果計算試樣的酸價按式(1)進行計算。X=V×C×56.1m一、實驗目的:通過對油脂過氧化值變化的測定,反映在加工過程中油脂品質的變化規(guī)律。二、實驗原理:油脂在氧化酸敗過程中產生的過氧化物很不穩(wěn)定,氧化能力較強,能氧化碘化鉀成為游離碘,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根據析出碘量計算過氧化值,以碘占油樣重的百分率或以每公斤油脂中過氧化物氧的毫摩爾數(meq/kg油)來表示。其反應為:(二)油脂過氧化值的測定三、實驗步驟稱取2.00g~3.00g混勻(必要時過濾)的試樣,置于250mL碘瓶中,加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試樣完全溶解。加入1.00mL飽和碘化鉀溶液,緊密塞好瓶蓋,并輕輕振搖0.5min,然后在暗處放置3min。取出加100mL水,搖勻,立即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0.0020mol/L)滴至淡黃色時,加1mL淀粉指示液,繼續(xù)滴定至藍色消失為終點,取相同量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碘化鉀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試劑空白試驗。四、計算結果試樣的過氧化值按式(2)和式(3)進行計算。X1=(V1-V2)×C×0.1269×100m五、思考題1、在食品加工、生產與貯藏過程中,引起油脂酸價與過氧化值增高的原因有哪些?實驗十二面粉質量及面包制作和品控

(一)小麥粉中面筋含量的測定一、實驗目的:學習面筋含量的測定及其質量指標:彈性、延伸性、比延性的物理測定,了解面筋的品質對其加工性能的影響二、實驗原理:面粉加水攪拌后形成面團,面團經水洗,洗去其中的淀粉、麩皮和水溶性物質,剩余的膠狀物即為含水70%左右的濕面筋,濕面筋經烘干,除去水分得到干面筋。面筋的含量是衡量面粉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面筋的含量可以用濕面筋含量表示,也可以用干面筋含量表示。三、測定步驟:1、面筋含量的測定——面筋洗滌儀法(1)稱取面粉樣品10克或20克(出粉率75%以下的面粉取10克,出粉率75%以上的面粉取20克),輕輕倒入洗滌杯中,再輕輕搖動使粉層平整均勻。(2)用吸量管吸取2%氯化鈉溶液4.8ml,緩緩均勻地滴入樣品中。(3)按下“電源”“啟動”按鈕,儀器開始工作。混合形成面團,然后洗滌得到面筋。(4)如果在洗滌過程出現(xiàn)故障,可按下“暫停”按鈕,以人工排除,復按“暫停”按鈕,儀器仍繼續(xù)工作,期間程序不會破壞。如果因某種原因實驗失敗,即復按“電源”按鈕切斷電源,全部程序停止工作,重新測定。如果儀器工作正常,洗滌結束時,程序自動停止。(5)取下洗滌杯,用鑷子從洗滌杯中取出面筋,并保證沒有任何殘留面筋留在洗滌網、杯圈及洗滌鉤上。(6)將面筋洗滌儀洗滌得到的兩個面筋球,分別插在篩板中間的兩個銷釘上,蓋上蓋板,按下“電源”按鈕,設定時間為2分鐘,轉速為3000r/min,按下“啟動”按鈕。(7)待指數儀發(fā)出音響信號后,打開蓋板,用鑷子小心取出篩板正反兩面的面筋,在天平上稱重,計算出濕面筋含量。濕面筋含量(%)=(濕面筋總量/面粉總量)×100(8)將稱重后的濕面筋在面筋烘干儀中烘6分鐘左右達到恒重,秤重并計算其干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干面筋總量/面粉總量)×100注意:兩次測定中間要用濕布擦凈壓塊和洗滌鉤上殘留淀粉,清洗洗滌杯、網。(一)面包的制做(直接發(fā)酵法)一、實驗原理小麥粉加入酵母、水、鹽及其他配料,經過充分攪拌和發(fā)酵,面團內部充滿二氧化碳氣體,同時面團獲得良好的彈性和延伸性,再經過焙烤得到體積膨松而柔軟的面包。小麥粉與其他配料的品質越好,做出的面包體積越大,內部結構越細膩和均勻。二、配方(以300g試驗面粉為例)配料面粉基數(%)數量(g)小麥粉(14%濕基)100.010000水565600即發(fā)干酵母l.20120面包改良劑0.4545糖151500鹽0.820雞蛋10.01000起酥油(奶油)6.0600三、操作方法烘培實驗室的溫度一般不應低于20℃。1.預備工作:預熱發(fā)酵箱,預置溫度為30℃,相對濕度85%,加熱熔化起酥油,并置于55-60℃水浴中。預熱烤爐,預置溫度210℃。2.鹽一糖溶液的配制。根據配方分別稱取1425g糖和76g鹽放入2L的燒杯中,加水浸沒糖和鹽并充分混合,繼續(xù)加入水并攪拌使其全部溶解,最后稀釋到2L。鹽一糖溶液所含有的水量應包括在總的加水量之中。3.活面:稱取小麥粉,即發(fā)干酵母、面包改良劑、鹽一糖溶液、雞蛋、剩余水,放入和面機,先用低速攪拌混勻后,然后將攪拌機調到高速,使面筋充分擴展,再加入奶油,快速攪拌均勻,使面筋完全形成。4.分割、稱重、成型:①將攪拌后的面團分割、分割成小塊,用臺式天平稱重50g。②用手捏圓面團,將面團的接縫向下,光面向上放在稍涂有油的托盤中。5.醒發(fā):面團成型后送入發(fā)酵箱進行醒發(fā),溫度(30±1)℃,相對濕度85%。醒發(fā)時間為45min,到面團體積增大到原來的2.5-3倍,準確記錄最后醒發(fā)時間,從發(fā)酵箱取出面包,刷上蛋液。6.烘烤:面團最后醒發(fā)到45min,立即入爐烘烤,調節(jié)爐溫底火180℃,面火200℃條件下,烤到表皮焦黃,即可?;稹R话阈枰婵?0-22min(面團入爐前,先在爐內放一小盆清水調節(jié)爐內濕度)。四、結果與評價

(1)面包體積、質量與比容。面包出爐后,在10min內測定面包體積,稱量質量,分別以毫升和克表示。

(2)面包外部與內部特征評價。面包在室溫下冷卻1h后,裝入塑料袋,并把袋口扎緊,18h后對面包外部與內部特征進行感官鑒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表皮顏色、表皮質地、面包形狀、面包心色澤、面包心平滑度、面包心彈柔性、面包心結構和口感。面包外部與內部特征評價表

特征樣品號表皮顏色表皮質地面包形狀面包心色澤面包心平滑度面包心彈柔性面包心結構面包心口感1

2

五、思考題:1、面包發(fā)酵時,酵母主要是利用原料中的哪些原料進行發(fā)酵作用?2、品質較差的面筋的面粉如何進行改善其加工性能?實驗十三噴霧干燥實驗

一、實驗目的1、了解噴舞干燥設備流程和設備結構;2、了解噴舞干燥過程中各參數之間的關系及影響因素;3、了解噴舞干燥的操作規(guī)程和注意事項;4、通過實驗了解噴舞干燥的優(yōu)點和缺點。二、實驗原理和內容實驗原理:噴霧干燥是通過機械力的作用將所需干燥的物料分散成霧狀微粒(以增大水分、蒸發(fā)面積、加速干燥過程),與熱空氣接觸后,在一瞬間將大部分水分除去,而使物料中的固體物質干燥成粉末??諝馔?/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