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風光》南極開發(fā)史_第1頁
《南極風光》南極開發(fā)史_第2頁
《南極風光》南極開發(fā)史_第3頁
《南極風光》南極開發(fā)史_第4頁
《南極風光》南極開發(fā)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極風光》南極開發(fā)史南極洲是地球上最遙遠最孤獨的大陸,它嚴酷的奇寒和常年不化的冰雪,長期以來拒人類于千里之外。數百年來,為征服南極洲,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數以千計的探險家,前仆后繼,奔向南極洲,表現出不畏艱險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可歌可泣的業(yè)績。立志探險的庫克1772—l755年間,英國庫克船長領導的探險隊在南極海域進行了多次探險,但并未發(fā)現任何陸地。直到1819年,英國的威廉·史密斯船長才發(fā)現南設得蘭群島。1820年l1月18日,美國的帕默乘“英雄”號單桅縱帆船,發(fā)現了奧爾良海峽和后來證實為從南極大陸延伸出來的南極半島的西北岸。美國地圖繪制者一直將這個半島稱為帕默半島。然而,英國的地圖繪制者稱,皇家海軍的布蘭斯菲爾德早在1820年1月30日就發(fā)現這個半島了,他們稱之為格雷厄姆地,到1964年,英語系國家才同意以南極半島為名,而其北部稱為格雷厄姆地,南部稱為帕默地。當時的許多歷史學家也同意,布蘭斯菲爾德曾在南設得蘭群島和大陸之間的海峽中航行。并發(fā)現后來被帕默看到的島嶼。別林斯高晉和拉扎列夫環(huán)球航行路線南極洲的探險,在1820—1830年趨于白熱化。1821年俄國別林斯高晉和拉扎列夫串領的探險隊,乘“東方”號和“和平”號環(huán)南極大陸一周,發(fā)現了亞歷山大一世島,別林斯高晉當時把它命名為亞歷山大一世海岸。戴維斯是第一位登上南極半島的人,他是在1821年2月7日乘“西西利亞”號縱帆船登陸的。1823年,英國航海家威德爾率兩艘小船發(fā)現了威德爾海。1831年,英國捕鯨隊船長比斯科率“圖拉”號和“萊夫利”號兩艘小船發(fā)現了恩德比地。1839年,英國巴勒尼船長,帶領兩艘航船,發(fā)現了巴勒尼群島,1840年,法國探險家迪維爾率領兩艘桅艦,發(fā)現了阿黛利海岸。1838一1842年,美國海軍上尉威爾克斯對南極洲的探險,足以證實南極洲為一塊大陸,而不是一個群島,而他在印度洋海岸所發(fā)現的陸地被稱為威爾克斯地。羅斯羅斯在1841年發(fā)現了一個不結冰的水域,即現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羅斯海。在他繼續(xù)向南航行期間,發(fā)現了一陡峭且多巖石的海岸線浮現于70°41′S,172°30′E的地平線上,即后來所稱的阿代爾角,還發(fā)現了高達十幾米的羅斯冰障,而且還看到了一座3795米高的活火山,他稱之為埃里伯斯峰,而附近的一座死火山則為恐怖號山??傊_斯在1839—1943年期間的三次南極探險航行中,在從南奧克尼群島以西到巴勒尼群島的區(qū)域,發(fā)現了六個海島或群島,在南極大陸發(fā)現了七個區(qū)域。1895年1月,挪威“南極洲”號捕鯨船一行人在船長克里斯膝森率領下登陸阿代爾角,其中的E·博克格雷溫克成為第一支在南極大陸過冬的英國探險隊的領隊。同時,他也是坐雪橇深入內陸而到達78°50′S處的第一人,是當時人們所到達的最南的地方。1898年,熱爾拉什領導比利時探險隊,乘坐“比利時”號到達了7l°30′S,被浮冰困住,然后隨冰漂流,他們在船上過冬,還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觀測。1901—1916年,南極洲的探險非常活躍。1901年,斯科特船長領導的探險隊,乘坐雪橇抵達82°7′S,163°30′E處,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學觀測工作。1901—1904年,努登舍爾德領導的瑞典探險隊,在南極半島的東岸得到許多地理上的發(fā)現。1907—1909年,沙克爾頓領導的探險隊,穿越羅斯冰架,在羅斯島過冬。次年向南出發(fā),他們用西伯利亞矮種馬和人拉雪橇,于1909年1月9日抵達88°23′S、162°E處,找到了通往南極點的路線,并且創(chuàng)造了離南極點只有公里的最南的記錄。1909—1910年,沙爾科成功地探險到南極半島西部海岸,發(fā)現了沙爾科島。1911年,菲爾希納的船“德蘭”號首先到達威德爾海的前端,他是從海的東邊進入的。1912年,白瀕矗來到惠爾灣,并在羅斯冰架上乘雪橇作了一次短程旅行。1911—1914年,莫森率領一支探險隊來到澳大利亞的“屬地”,獲得了若干地理上的發(fā)現,并搜集到了許多科學資料。1914年8月,沙克爾頓計劃從威德爾海的科茨地乘雪橇穿越大陸,直抵羅斯海。但他所乘的“持久”號被大塊浮冰所困,而向北漂浮到威德爾海,最后沉沒。船上的一行人在大塊浮冰上漂流,最后到了象海豹島。此后,沙克爾頓等5人又從象海豹島乘小艇抵達東北約1300公里處的南喬治亞島,最終搭救了在象海豹島上的全部隊員。1911年,由挪威的阿蒙森、德國的菲爾希納、英國的斯科特、澳大利亞的莫森和日本的白獺矗中尉等領導的探險隊,分別在南極大陸展開探險,他們都以南極點為目標。阿蒙森是第一位到達南極點的人。他原計劃駕駛“弗拉姆”號離開挪威,經由合恩角和白令海峽前往北極點。當他得知皮爾里于1909年4月6日到達了北極點,他就改變了計劃,將探險目標轉向南極點。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等一行5人開始了南極點的遠征。他們在3天的時間里就到達了80°S,每天平均行進38公里。阿蒙森從82°S起,沿163°E南下,在每個緯度上為返回旅行布設一個食物倉庫。在85°S,即羅斯冰架與陸地相連接處。阿蒙森一行人爬上達3231米的冰山的高處,12月6日登上了毛德皇后山脈,12月7日他們穿過沙克爾頓創(chuàng)造的88°23′S的記錄處。12月14日,到達了南極點,設立營地并設置天文臺,進行了連續(xù)24小時的太陽觀測,確定出南極點的平均位置,并壘起一堆石頭,插上雪橇作標記,挪威的國旗也在此飄揚。他們在地球的最南端共住了3天,1912年1月25日,阿蒙森等5人,乘11只狗拉的兩架雪橇安然回到了他們的過冬基地——弗拉姆之家。1911年l1月1日,以斯科特為首的5人探險隊在支援隊的陪同下,離開麥克默多海峽,向南極點進發(fā)。他們所帶的西伯利亞矮種馬無法在軟雪中行走,三輛履帶式拖拉機也成了一堆廢鐵,只好靠人拉雪橇來運補給品,他們終于在阿蒙森到達南極點之后的第三十五天,來到了此地,并發(fā)現了阿蒙森的帳篷。他們在南極點住了兩天,重新確定了南極點的位置,測得的結果與阿蒙森確定的南極點只差幾百米,1月18日開始返回。在歸途中,由于食物不足,加上天寒地凍,體力不支,全體人員在風雪中捐軀。其最后行程的記載日期是1911年;月29日。飛機為南極的探險開辟了一個新紀元。英國的威爾金斯爵士是駕機從事南極洲探險的第一人。他于1928年l1月26日從迪塞普申島起飛,沿著南極洲半島的東岸飛抵70°S處,首次在南極半島上進行了長距離的飛行。1929年他再度領航探險南極洲,繪制了沙爾科島的輪廓圖,并飛達南極洲的西部。伯德1928—1930年,美國的伯德在惠爾灣內建立了小美洲基地。1929年11月18、19日,由伯德率領巴爾欽等人,首次飛人南極內陸,抵達南極高原,環(huán)繞南極點飛行,從飛機上拍攝了南極洲大約;9萬平方公里的區(qū)域,看到了以前未曾發(fā)現過的山區(qū),為美國提出了150°W以西大片陸地的領土要求,成為首次飛越南極點的空中探險。1926—1937年,挪威籍的克里斯膝森、米克爾森多次領導探險隊在南極洲探險飛行。在1934-1935年夏季的探險中,他們發(fā)現了英格麗德·克里斯騰森海岸,并進行了航空測量。1935年2月,米克爾森夫人隨挪威探險隊一起在英格麗德·克里斯騰森海岸登陸,并成為登上南極大陸的第一位女性。1936年2月4日,克里斯騰森夫人在航空探險中,發(fā)現了哈拉爾王子海岸。挪威在這一系列的探險活動中,發(fā)現了3600公里長的南極海岸線,航空測量了8萬平方公里的南極大陸。他們除進行了三次登陸外,還從飛機上向多個地點投下了挪威國旗。1933—1939年,美國的埃爾斯沃思進行了四次探險。1935年,他完成了橫越南極大陸的飛行,他從南極半島頂端的鄧迪島起飛,直達惠爾灣東南26公里處,共飛行了22天,航程長達3700公里,先后著陸四次。埃爾斯沃思的探險,證實了飛機可以在南極大陸進行多種項目的考察作業(yè),并可代替長距離的雪橇旅行考察,他在飛行中發(fā)現了森蒂納爾嶺和霍利克一凱尼恩高原,并將80°W和120°W之間的906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宣布為美國所有。1938—1939年,他又架機在80°E的地區(qū)飛行了438公里,為美國要求了約2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并把這一地區(qū)命名為美國高地。1938—1939年,由里徹領導的德國探險隊飛人毛德皇后地,對35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進行了航空攝影,利用照相和觀察手段對6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qū)進行了空中偵察。他共飛行萬公里,每隔25公里投下一面德國國旗,并將21°E與12°W之間新發(fā)現的陸地繪制成圖。1939—1941年,由伯德率領的美國南極勤務隊,主要從事空中勘察,以及繼續(xù)進行早期的科學計劃,他們在惠爾灣建立了西基地,在斯托寧頓島建立了東基地。他們從東西基地進行了遠距離的航空測量,三次飛過阿蒙森海中的大塊浮冰,確定了埃爾斯沃思高地和沃爾格林海岸的位置。他們沿著威德爾海岸向南飛行,超過了威爾金斯1928年沿威德爾海海岸飛行最南的地點402公里。雪橇隊用84天的時間行走了2027公里,到達了西南面的喬治六世洼地、威德爾海西南沿岸和羅斯灣。同時勘探了公里大陸的新海岸,證實了亞歷山大地確為一島嶼。在兩個基地上均進行了科學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使得南極洲的探險計劃陷于停頓。直到1946年美國的“跳高行動”計劃實施時才又逐漸活躍起來。美國1946一1947年的“跳高行動”計劃,派出艦船13艘,出動各種飛機26架,參加人員達4700名。在南極水域停留的近40天的時間里,他們從惠爾灣內的小美洲基地,向南、向東飛行。用兩架水上飛機沿著南極大陸周圍飛行,所到之地除了南極洲半島和威德爾海的海岸外,幾乎包括了全部的南極大陸海岸。對南極沿岸的60%進行了觀察和攝影,航空攝影萬公里,在64次飛行中拍攝照片7萬張,確定了十八座山的地理位置,設下了68個主權要求標記。1946—1948年,龍尼南極考察探險隊的3架飛機飛行了346小時,著陸86次,拍攝了萬張航空照片,新發(fā)現了十三個地區(qū),證實了南極洲確為一大陸。他在威德爾海南部發(fā)現的高地,排除了“大陸在此為海峽所分”的說法。冰障1949—1952年,由挪威、瑞典、英國所組成的探險隊,冬季在10°W的毛德皇后地從事科學研究,他們用地震法探測的冰層厚度為274—2271米,還用飛機沿海岸探測飛行了804公里。1950年1月,法國維克托領導的探險隊,在阿黛利海岸建立了馬丁港基地,從事氣象學或其他學科的研究,1952年關閉。1956年又被啟用,成為國際地球物理年計劃的一部分。1954年,澳大利亞在62°55′E,67°36′S的麥克·羅伯遜地建立第一個常設基地,并進行氣象學或其他方面的研究。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參與國際地球物理年研究的國家共有66個,其中有6國在南極大陸或附近島嶼上建立基地。美國海軍船只于1955年啟航,到麥克默多海峽設立科學研究設施,并在惠爾灣建立科學基地。此外由12艘船、3525人和40架飛機所組成的“深凍行動Ⅱ”,又另建立了五個站。1957年冬由88人組成的探險隊在南極洲設置了“小美洲五號”基地。1954—1955年,阿根廷在菲爾希納冰架上建立貝爾格拉諾基地,1955年10月首次在這里探險飛行。法國在阿黛利海岸建立基地,日本利用破冰船在奧拉夫王子海岸建立基地。比利時在毛德皇后地建立國際地球物理年用的科學考察站。挪威在距馬塔公主海岸64公里的內地建立考察站。1957年1月,新西蘭在羅斯島建了斯科特站,并派遣補給隊,協助富克斯博士領導的探險隊在1957年末從威德爾海經南極點橫越南極大陸到達羅斯海。此外,美國建立了十二個基地,智利建立了六個,阿根廷建立了八個,前蘇聯在南極洲也建立了一些基地,如派船到其建在瑪麗王后海岸上的基地和平站,并在距370公里的內陸建立了前進基地。1956年2月澳大利亞在麥克·羅伯遜地重建其先前所建的莫森站。另外,還派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