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七章 第五節(jié)-空間中的垂直關(guān)系課件 新人教版_第1頁
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七章 第五節(jié)-空間中的垂直關(guān)系課件 新人教版_第2頁
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七章 第五節(jié)-空間中的垂直關(guān)系課件 新人教版_第3頁
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七章 第五節(jié)-空間中的垂直關(guān)系課件 新人教版_第4頁
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七章 第五節(jié)-空間中的垂直關(guān)系課件 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以立體幾何的定義、公理和定理為出發(fā)點,認(rèn)識和理解空間中線面垂直的有關(guān)性質(zhì)與判定定理.2.能運用公理、定理和已獲得的結(jié)論證明一些空間圖形的垂直關(guān)系的簡單命題.

1.直線與平面垂直(1)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相交于點O,并且和這個平面內(nèi)過交點O的

都垂直,則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①如果一條直線與平面內(nèi)的

直線都垂直,則這條直線與這平面垂直.

任何直線兩條相交②判定定理的符號表示

aαbαa∩b=Al⊥al⊥b(3)性質(zhì)定理①如果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

.②性質(zhì)定理的符號表示?a∥b.

平行a⊥αb⊥α?l⊥

a2.平面與平面垂直(1)兩個平面相交,如果它們所成的二面角是

,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①如果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

,那么兩個平面互相垂直.②符號表示?α⊥β.

l⊥βlα直二面角垂線(3)性質(zhì)定理①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nèi)垂直于它們

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②符號表示

?a⊥β.

交線α⊥βα∩β=laαa⊥l[思考探究]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平面是否平行?

提示: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平面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1.直線a⊥直線b,a⊥平面β,則b與β的位置關(guān)系是(

)A.b⊥β

B.b∥βC.b?βD.b?β或b∥β解析:由垂直和平行的有關(guān)性質(zhì)可知b?β或b∥β.答案:D2.設(shè)平面α⊥β,且α∩β=l,直線a?α,直線

b?β,且a不與l垂直,b不與l垂直,則a與b(

)A.可能垂直,不可能平行B.可能平行,不可能垂直C.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D.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

解析:當(dāng)a∥l,b∥l時,a∥b.假設(shè)a⊥b,如圖:過a上一點,作c⊥l,則c⊥β.∴b⊥c.∴b⊥α.∴b⊥l,與已知矛盾.答案:B3.已知直線l⊥平面α,直線m?平面β,有下列命題:①α∥β?l⊥m;②α⊥β?l∥m;③l∥m?α⊥β;④l⊥m?α∥β.其中正確的命題是(

)A.①與②

B.③與④

C.②與④

D.①與③解析:對①,l⊥α,α∥β?l⊥β,又∵m?β,∴l(xiāng)⊥m,∴①正確;對②,α⊥β,l⊥α,則l∥β或l?β,∴l(xiāng)不一定與m平行,∴②錯誤;對③,∵l∥m,l⊥α,∴m⊥α,又m?β,∴α⊥β,∴③正確;④錯誤.答案:D4.在△ABC中,∠ACB=90°,AB=8,∠ABC=60°,PC⊥

平面ABC,PC=4,M是AB上一個動點,則PM的最小值

.解析:∵PC⊥平面ABC,CM?平面ABC,∴PC⊥CM,∴PM==要使PM最小,只需CM最小,此時CM⊥AB,∴CM==2,∴PM的最小值為2.答案:25.如圖,平面ABC⊥平面BDC,

∠BAC=∠BDC=90°,且

AB=AC=a,則AD=

.解析:取BC中點E,連結(jié)ED、AE,∵AB=AC,∴AE⊥BC.∵平面ABC⊥平面BDC,∴AE⊥平面BCD.∴AE⊥ED.在Rt△ABC和Rt△BCD中,AE=ED=BC=a,∴AD==a.答案:a1.證明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2)利用平行線垂直于平面的傳遞性(a∥b,a⊥α?b⊥α).(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a⊥α,α∥β?a⊥β).(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當(dāng)直線和平面垂直時,該直線垂直于平面內(nèi)的任一直線,

常用來證明線線垂直.2.直線和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可以作為兩條直線平行的

判定定理,可以并入平行推導(dǎo)鏈中,實現(xiàn)平行與垂直

的相互轉(zhuǎn)化,即線線垂直?線面垂直?線線平行?線

面平行.

(2009·福建高考改編)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中,∠DAB=60°,AB=2,AD=4.將△CBD沿BD折起到△EBD的位置,使平面EBD⊥平面ABD.求證:AB⊥DE.[思路點撥][課堂筆記]在△ABD中,∵AB=2,AD=4,∠DAB=60°,∴BD==2.∴AB2+BD2=AD2,∴AB⊥BD.又∵平面EBD⊥平面ABD,平面EBD∩平面ABD=BD,AB?平面ABD,∴AB⊥平面EBD.∵DE?平面EBD,∴AB⊥DE.本例中,ED與平面ABD垂直嗎?證明:由例1知,AB⊥BD,∵CD∥AB,∴CD⊥BD,從而DE⊥BD.又∵平面EBD⊥平面ABD,ED?平面EBD,∴ED⊥平面ABD.1.證明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定義證明.只需判定兩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

即可.(2)利用判定定理.在審題時,要注意直觀判斷哪條直線可能

是垂線,充分利用等腰三角形底邊的中線垂直于底邊,

勾股定理等結(jié)論.2.關(guān)于三種垂直關(guān)系的轉(zhuǎn)化可結(jié)合下圖記憶.

(2009·江蘇高考)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別是A1B、A1C的中點,點D在B1C1上,A1D⊥B1C.求證:(1)EF∥平面ABC;(2)平面A1FD⊥平面BB1C1C.[思路點撥](1)利用線面平行判定定理,由中點證EF∥BC.(2)轉(zhuǎn)化為證線面垂直,由條件證A1D⊥平面BB1C1C.

[課堂筆記]

(1)因為E、F分別是A1B、A1C的中點,所以EF∥BC,又EF?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為三棱柱ABC-A1B1C1為直三棱柱,所以BB1⊥平面A1B1C1,所以BB1⊥A1D,又A1D⊥B1C,B1C∩BB1=B1.所以A1D⊥平面BB1C1C,又A1D?平面A1FD,所以平面A1FD⊥平面BB1C1C.翻折與展開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論是翻折還是展開,均要注意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中各個對應(yīng)元素的相對變化,元素間大小與位置關(guān)系,哪些變化,哪些不變化,這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般說來,在翻折過程中,處在同一個半平面內(nèi)的元素是不變的,弄清楚這一點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guān)鍵.

如圖①,四邊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將△ABD沿對角線BD折起,記折起后點的位置為P,且使平面PBD⊥平面BCD,如圖②.(1)求證:平面PBC⊥平面PDC;(2)在折疊前的四邊形ABCD中,作AE⊥BD于E,過E作EF⊥BC于F,求折起后的圖形中∠PFE的正切值.[思路點撥](1)根據(jù)翻折前后元素的關(guān)系變化;(2)結(jié)合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求解.

[課堂筆記]

(1)折疊前,在四邊形ABCD中,AD∥BC,AD=AB,∠BAD=90°,所以△ABD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因為∠BCD=45°,所以∠BDC=90°.折疊后,因為面PBD⊥面BCD,CD⊥BD,所以CD⊥面PBD.又因為PB?面PBD,所以CD⊥PB.又因為PB⊥PD,PD∩CD=D,所以PB⊥面PDC.又PB?面PBC,故平面PBC⊥平面PDC.(2)AE⊥BD,EF⊥BC,折疊后的位置關(guān)系不變,所以PE⊥BD.又面PBD⊥面BCD,所以PE⊥面BCD,所以PE⊥EF.設(shè)AB=AD=a,則BD=a,所以PE=a=BE.在Rt△BEF中,EF=BE·sin45°=a×=a.在Rt△PFE中,tan∠PFE===.近年來開放型問題不斷在高考試題中出現(xiàn),這說明高考對學(xué)生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也符合新課標(biāo)的理念,因而在復(fù)習(xí)過程中要善于對問題進(jìn)行探究(2009年浙江高考體現(xiàn)了這一考查方向).

[考題印證](2009·浙江高考)如圖,平面PAC⊥平面ABC,△ABC是以AC為斜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F(xiàn),O分別為PA,PB,AC的中點,AC=16,PA=PC=10.(1)設(shè)G是OC的中點,證明:FG∥平面BOE;

(2)證明:在△ABO內(nèi)存在一點M,使FM⊥平面BOE,并求點M到OA、OB的距離.【證明】

(1)如圖,取PE的中點為H,連結(jié)HG、HF.因為點E,O,G,H分別是PA,AC,OC,PE的中點,所以HG∥OE,HF∥EB.┄┄┄┄4分因此平面FGH∥平面BOE.┄┄┄┄┄┄┄┄┄5分因為FG在平面FGH內(nèi),所以FG∥平面BOE.┄┄┄┄┄┄┄┄┄┄┄┄7分(2)在平面OAP內(nèi),過點P作PN⊥OE,交OA于點N,交OE于點Q.連結(jié)BN,過點F作FM∥PN,交BN于點M.┄┄┄9分下證FM⊥平面BOE.由題意,得OB⊥平面PAC,所以O(shè)B⊥PN,┄┄┄┄┄┄┄┄┄┄┄┄10分又因為PN⊥OE,所以PN⊥平面BOE.因此FM⊥平面BOE.┄┄┄┄┄┄┄┄┄┄┄┄11分在Rt△OAP中,OE=PA=5,PQ=,cos∠NPO==,ON=OP·tan∠NPO=<OA,所以點N在線段OA上.┄┄┄┄┄┄┄┄┄┄┄12分因為F是PB的中點,所以M是BN的中點.┄┄13分因此點M在△AOB內(nèi),點M到OA,OB的距離分別為OB=4,ON=.┄┄┄┄┄┄┄┄┄┄┄┄┄14分

[自主體驗]如圖所示,已知長方體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為正方形,E為線段AD1的中點,F(xiàn)為線段BD1的中點.(1)求證:EF∥平面ABCD;

(2)設(shè)M為線段C1C的中點,當(dāng)?shù)谋戎禐槎嗌贂r,DF⊥平面D1MB,并說明理由解:(1)證明:∵E、F分別是AD1和BD1的中點,∴EF∥AB,又EF?平面ABCD,AB?平面ABCD,∴EF∥平面ABCD.(2)設(shè)=λ(λ>0),AD=a,則DD1=λa,連結(jié)MF.若DF⊥平面D1MB,則有DF⊥D1B,DF⊥FM.在Rt△BDD1中,DF===.又F、M分別是BD1,CC1的中點,易證FM=a,又DM==a,∴在Rt△DFM中,DF2+FM2=DM2,即,解得λ2=2,∴λ=,即當(dāng)=時,DF⊥平面D1MB.1.若兩直線a與b異面,則過a且與b垂直的平面(

)A.有且只有一個B.至多有一個

C.有無數(shù)多個

D.一定不存在解析:當(dāng)a⊥b時,存在一個過a且與b垂直的平面;若a與b不垂直,則不存在這樣的平面.答案:B2.下列三個命題,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為(

)①平面α∥平面β,平面β⊥平面γ,則α⊥γ;②平面α∥平面β,平面β∥平面γ,則α∥γ;③平面α⊥平面β,平面β⊥平面γ,則α⊥γ.A.1B.2C.3D.0解析:①正確;②正確;③錯誤.答案:B3.已知直線a,b和平面α,β,且a⊥α,b⊥β,那么

α⊥β是a⊥b的(

)A.充分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但不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解析:若α⊥β,由a⊥α則容易推出a?β或a∥β,而b⊥β,于是a⊥b;若a⊥b,則容易推出α⊥β,故α⊥β是a⊥b的充分必要條件.答案:C4.正四棱錐S-ABCD的底面邊長為2,高為2,E是邊BC的中

點,動點P在表面上運動,并且總保持PE⊥AC,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