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_第1頁
人本主義心理學_第2頁
人本主義心理學_第3頁
人本主義心理學_第4頁
人本主義心理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本主義心理學內容提要人本主義心理學溯源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歷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主張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簡評人本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溯源社會文化背景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二戰(zhàn)的陰影價值觀危機科技發(fā)展的負面效應心理沖突孤獨感社會生活的異化意義性喪失哲學背景

存在主義哲學:克爾凱郭爾、薩特心理學內部的矛盾運動

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歷程1958年,約翰.庫亨出版《人本主義心理學》,首次闡發(fā)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主張。1961年,第一本《人本主義心理學》雜志出版。1962年,詹姆士.布根塔爾在加州心理學會會議發(fā)表演講《人本主義心理學:一個新的突破》,是對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觀點的第一次正式表述。1962年,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協(xié)會正式成立。1970年,美國心理學學會正式接納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協(xié)會為美國心理學會32分會。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主張心理學研究的出發(fā)點應是意識的體驗,即把個體的內在體驗或經驗作為心理學的首要研究對象。在人格研究中,堅持整體論的觀點,反對心理學研究中的元素論傾向。在方法論上,反對以方法為標準選擇研究對象;主張對方法的客觀性作切合實際的理解;接受一切可用的方法。在對人性的看法上,堅持以人為本的觀點。認為人性本善,人是自主的個體,能夠選擇自己的未來。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需要層次理論的基本內容人的主要需要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識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低層次需要是高層次需要產生的基礎;低層次需要與生存直接相關,而高層次需要與生存較少有直接聯(lián)系;不同需要的滿足要求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與低層次需要相比,高層次需要的滿足要求較多的前提條件,但它一旦滿足會產生較強的主觀幸福感。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理論

“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他就必須成為什么,他必須忠于他自己的本性。這一需要即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它可以歸入人對于自我發(fā)揮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種使它的潛力得以實現(xiàn)的傾向。這種傾向能使一個人越來越成為獨特的那個人,成為他所能夠成為的一切?!保瑼.H.Maslow(《動機與人格》)自我實現(xiàn)者的特征準確和充分地知覺現(xiàn)實;自我接受與接受他人;自發(fā)、自然、坦率;以問題為中心,而非自我為中心;超然獨立的特性,離群獨處的需要;對生活的反復欣賞能力;自主性;具有社會情感;經常產生高峰體驗;僅與少數(shù)人建立深刻和密切的人際關系;民主的性格特點;具有明確的倫理觀念;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具有創(chuàng)造性;抵制文化適應。簡評馬斯洛的理論貢獻-從人本主義立場出發(fā),以整體論方法探討健康人的心理特征-需要層次理論成為現(xiàn)代管理科學的重要理論基礎局限-創(chuàng)建理論的方法過于主觀-研究對象的范圍過于狹窄-忽視個體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羅杰斯“以人為中心”理論的形成1928年,開始從事青少年心理輔導工作1942年,出版《咨詢和心理治療:實踐中的若干新概念》1951年,出版《當事人中心治療》1957年,發(fā)表《治療性人格改變的必要和充分條件》1961年,出版《論成為一個人》1970’s,提出“以人為中心”理論羅杰斯的人性觀人的核心是積極向上的,并蘊涵著潛能人具有獲得他人積極關注的強烈需要人具有求發(fā)展的實現(xiàn)傾向人自身具有自我定向的潛能,根據(jù)自己的知覺與體驗行動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只有自己才了解羅杰斯的健全人格觀對所有經驗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自我與經驗協(xié)調利用自身的機體評價處理經驗無條件的自我關注與他人和睦相處羅杰斯“以人為中心”心理治療的基本思想

有條件的價值感

推薦站點:/types/person-centred/

心理治療的原則治療的目的是幫助個人成長和發(fā)展人的情緒與感受比認知更重要現(xiàn)在比過去更重要咨詢關系比技術更重要當事人比治療者更了解他們內在的自我治療者應給當事人以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心理治療效果的表現(xiàn)能自由地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情感能準確地描述他們自身及其周圍的各種事物能覺察到自我概念與經驗之間的失調體驗到沒有必要歪曲和否定失調能重新納入被拒絕的經驗自我防御減少助人成長的人際關系“三要素”真誠一致:“表里如一”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無條件接納”同感:“感同身受”簡評人本主義心理學積極方面在心理學領域恢復了人的價值和尊嚴在更高層次上恢復了意識經驗研究的心理學傳統(tǒng)強調以問題為中心選擇心理學研究方法消極方面抽象的人性觀過份強調個體自我實現(xiàn)與社會發(fā)展的對立思考題簡述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主張簡評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自我實現(xiàn)理論簡述羅杰斯“以人為中心”心理治療的基本思想高峰體驗

“這種體驗可能是瞬間產生的、壓倒一切的敬畏情緒,也可能是轉眼即逝的極度強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癡如醉、歡樂至極的感覺……在這短暫的時候里,他們沉浸在一片純凈而完善的幸福之中,擺脫了一切懷疑、恐懼、壓抑、緊張和怯懦。他們的自我意識悄然消逝。他們不再感覺自己與世界之間存在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