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海上絲路由盛轉衰-從鄭和下西洋說起_第1頁
明代海上絲路由盛轉衰-從鄭和下西洋說起_第2頁
明代海上絲路由盛轉衰-從鄭和下西洋說起_第3頁
明代海上絲路由盛轉衰-從鄭和下西洋說起_第4頁
明代海上絲路由盛轉衰-從鄭和下西洋說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代海上絲路由盛轉衰從鄭和下西洋說起

1明初的“朝貢貿易”與“海禁”明初一方面很重視海外貿易,大力發(fā)展與海外各國的官方間的朝貢貿易;同時迫于當時沿海不利形勢,對民間貿易嚴格實行“海禁”政策。我國歷來官方間交往都是以朝貢形式進行的,只是宋元以來,大有對民間貿易比官方朝貢貿易更為重視的趨勢。明代卻是除朝貢貿易外,不許有其他私人貿易存在。這樣海外諸國欲與中國通商,必須在政治上先與明王朝建立藩屬關系,接受明王朝的冊封,然后才能來華朝貢交易。所以稱這種貿易形式為“朝貢貿易”,又稱之為“封貢貿易”或“貢舶貿易”;以后又以勘合形式來進行,故又稱作“勘合貿易”。早在明建國初,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就在太倉黃渡(今上海嘉定區(qū)黃渡鎮(zhèn))設立市舶司。只因新港難以發(fā)揮其作用,于是洪武三年(1370年)便停罷黃渡市舶司,改設廣州、泉州、明州(1381年改名寧波府)三地。但到洪武七年(1374年)即予廢止,直到永樂元年(1403年)才又恢復。明代市舶司的職責只限于接待外國前來“朝貢”的海船,不能批準中國商船出海。當時規(guī)定:寧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廣州通占城、暹羅、西洋諸國。明朝政府雖也知道軍需國庫半取于市舶,但有明一代,基本上都對市舶進行種種限制。明初洪武年間及永樂初,對前來朝貢的海舶均予以“優(yōu)值”、“免稅”的優(yōu)惠,以示“懷柔”,以致日本和南洋地區(qū)一些商人以托貢附舶競來貿易,使明政府難以應付,于是便實施“勘合”制度。即對各國的貢舶發(fā)給勘合,以資限制。這種勘合制度有很大局限,凡發(fā)給勘合的國家,首先要得到明朝政府的認可,雙方建有正式外交關系,當時從日本到印度洋地區(qū)與明朝政府有關系的僅十幾個國家;對于能來朝貢的國家嚴格規(guī)定了朝貢的期限、路線、停泊港口等,還規(guī)定“貢使”居住和停留的地點、貢船的數(shù)量、隨從人數(shù)及貢物品類等?!翱焙稀笔且环N證書,勘是核對,合是符合之意。一般是將前來勘合的國家名稱拆開,如對日本,就先把日本二字分開,制成日字號勘合100道,本字號勘合100道,合計200道,以及日字號勘合底簿2扇,本字號勘合底簿2扇,共計4扇。其中日字號勘合100道,日字號勘合底簿1扇及本字號勘合底簿1扇,存放在明朝北京禮部,另1扇本字號勘合底簿則放在福州布政司;另以本字號勘合100道及日字號勘合底簿1扇,發(fā)給日本。以后凡從日本來明貿易的船只,每船必須攜帶勘合1道,到港后將勘合交福州布政司核對底簿后,然后使節(jié)去北京,再與禮部存檔的勘合及底簿進行核對,辨別真?zhèn)?。上交勘合時必須在勘合上注明使臣以下的姓名、貿易貨品、數(shù)量等。如明使赴日,則須攜帶明朝禮部保存的日字號勘合,與日本保管的勘合底簿進行核對后才能交易;回國時,必須把日方贈送的禮物記在勘合上帶回??焙腺Q易是以進貢名義進行的,其貢物一般可分為進貢方物、使臣自進物和國王附搭品三類。進貢方物是專獻明朝的貢品,明朝對此回贈相應的“賞賜”。使臣自進物是指正使、副使以至從僧、通事等進獻明朝的物品,實際是賣給明朝的商品,明朝官方則按數(shù)給價。至于國王附搭品名義上是搭附于國王貢物上的貿易品,實際是公家的貿易品,以后主要成為私商的商品,這部分數(shù)量最大。上述物品先經過朝貢,再由政府進行官買,所余部分經過抽分后,便可在使者住地開市三至五日自由交易。整個交易過程中都要在地方官員監(jiān)督下進行,貢使等欲購回國物品,也要在地方官員監(jiān)督下進行,實際上整個商業(yè)過程都要由政府加以控制。明初張士誠、方國珍等殘余勢力逃到海上,仍在沿海地區(qū)進行騷擾。同時日本的一些失意武士和無業(yè)游民,常到我國沿海地區(qū)來搶掠,這就是“倭寇”。根據(jù)記載,洪武二年(1369年),倭寇掠蘇州、崇明島;不久又寇溫、臺、明州及福建沿海;四年又寇溫州,五年寇海鹽、澉浦、福建,七年寇膠州。明朝政府為了對付倭寇,除了積極進行剿捕外,便實行消極的海禁政策,以此限制民間貿易,不許他們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嚴格規(guī)定:“軍民人等擅造二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為向導卻劫掠良民者,正犯……處斬……全家發(fā)邊衛(wèi)充軍。”為徹底厲行海禁,甚至下令禁民間用番香、番貨。明代海禁時緊時松,大體說來,洪武建文年間(1368~1402年),是海禁嚴格實施時期。到了永樂宣德年間(1403~1435年),較為松弛,一方面派遣了聲勢浩大的鄭和船隊七下西洋,另一方面雖仍實行海禁政策,但已恢復了市舶司機構。從正統(tǒng)到正德年間(1436~1521年),這86年中歷經六朝,此后再也無力組織大型船隊出洋,海外各國來華朝貢貿易的亦漸趨衰落。如弘治年間(1488~1505年),番舶自廣東入貢者,唯占城、暹羅各一次。從而民間私下的海上貿易活動與日俱增,當時有人指出:華夷同體,有無相通,實理勢之所必然。中國與夷,各擅生產,故貿易難絕。利之所在,人必趨之。這時期雖歷朝不斷重申海禁的禁令,但仍不斷有人違禁出海貿易,于是明代政府不得不予以寬容。正德四年(1509年)允許載運番香的外國船只入口,不論有無“勘合”,只要經過抽分,均可自行貿易。這樣沿海許多海船便紛紛冒充番舶公開進行貿易,有些人甚至與外商勾結,危害地方安全,于是迫使政府重新實行海禁。但抽分收入直接影響地方財政開支,如粵中公私諸費,多資商稅,番舶不至,則公私皆窘。于是,正德十二年(1517年)又取消了禁令,仍允許番舶抽分后自行貿易,實際默認了沿海船只可以出海貿易。其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由于葡萄牙人不斷騷擾沿海地區(qū),嘉靖二年(1523年)寧波又發(fā)生了日本爭貢事件,加上倭寇活動猖獗,所以這一時期是海禁最嚴厲的時期。政府連連發(fā)出禁令,將一切違禁大船,盡數(shù)拆毀。凡有違禁,私與賊市,不僅本人服法,還要連坐鄰里。直到隆慶元年(1567年)以后才廢除海禁。整個明代不足300年,實行海禁時間長達近200年,因此明代海上絲綢之路由盛轉衰了。2鄭和下西洋明代海上絲綢之路由盛轉衰,其“盛”則是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可謂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達到了頂峰,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無與倫比的。鄭和(1371~1434年),回族,云南昆陽(今晉寧)人,原姓馬。因在靖難之役中起兵有功,頗受永樂大帝器重,擢任內官監(jiān)太監(jiān)。賜姓鄭,小名三保,習慣稱之為三保太監(jiān),故鄭和下西洋又俗稱三保太監(jiān)下西洋。永樂大帝朱棣登位后,一方面繼續(xù)實行嚴格的海禁政策,同時大力發(fā)展朝貢貿易。他積極發(fā)展同各國聯(lián)系,主動派遣使者去周邊的日本、暹羅、爪哇、滿剌加等國宣慰招徠。在永樂元年(1403年)永樂帝就派鄭和出使暹羅國;永樂二年又讓他出使日本。永樂三年即命他組織統(tǒng)率龐大船隊遠航,出使西洋。前后共7次,歷時28年。第一次,永樂三年六月到永樂五年九月(1405年7月~1407年10月),率領大型寶船208艘,各種人員27800多人。從太倉瀏家港啟程,經福建長樂候信風,由閩江口的五虎門揚帆遠航,經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爪哇、舊港(今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巨港)、向西駛過孟加拉灣,又過錫蘭(今斯里蘭卡)、柯枝(今印度柯欽),最后到達古里(今印度西南科澤科德)。當時的古里是中西海上交通的重要港口,鄭和在那里建立了一座航海紀念碑。第二次,永樂五年九月到永樂七年夏(1407年10月~1409年8月),航程與第一次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暹羅(今泰國)。在經過斯里蘭卡時,曾立碑紀念,此碑于1911年在斯里蘭卡的加勒被發(fā)現(xiàn),碑文是用三種文字鐫刻,右邊是漢文、左上方是泰米爾文、左下方是古波斯文,漢文是碑文的主體。現(xiàn)收藏在斯里蘭卡科倫坡博物館內。第三次,永樂七年九月到永樂九年六月(1409年10月~1411年7月),這次出航統(tǒng)領官兵27000余人,航程基本照舊。在占城受到占城國王熱烈歡迎。然后離占城南航,訪問爪哇后,西航至滿剌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這里原是隸屬暹羅的小國,鄭和幫助建立碑石,劃定疆界,自此滿剌加獨立了。再西航經阿魯(今蘇門答臘島中部)及蘇門答臘,到錫蘭后,分派一支分隊去加異勒(今印度半島南部東岸)、阿撥巴丹、甘巴里(今印度半島南端之科摩林角);自己率大船隊訪問小葛蘭(今印度奎?。⒖轮?、古里,然后回國。這3次航行中間幾乎沒有休整,連續(xù)不斷出航,所走路線也大體相同,基本上只是到達印度半島南部西岸,未入波斯灣。有的學者認為第三次曾到達忽魯謨斯(今伊朗霍爾木茲)或非洲東岸。實際上《明史·忽魯謨斯傳》中有記,在鄭和第三次返航回國后,永樂帝于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命他第4次遠航時,特別提出:“以西洋近國已航海貢琛,稽顙闕下,而遠者猶未賓服?!毕M嵑瓦@次能遠訪居西海之極的忽魯謨斯。于是他遍尋懂阿拉伯語的通事,馬歡便于這次隨行(見圖9)。第四次,永樂十一年十一月到永樂十三年七月(1413年12月~1415年8月),這次出航過占城,南航急蘭丹(今馬來西亞北部的吉蘭丹)、彭亨(即湓亨),再東航爪哇,西進舊港,到滿剌加。征得國王同意,在此立排柵如城垣,設四門更鼓樓,夜則提鈴巡警。內又立重柵如小城,蓋造庫藏倉廒,一應錢糧均在其內。設置了這個中途供應基地,為以后幾次遠航創(chuàng)造了條件。后到蘇門答臘平息搶劫后,派出一支船隊去訪溜山國(今馬爾代夫),自己率大寶船繼續(xù)西行,過錫蘭、到古里,然后直航忽魯謨斯。這里是東西方商人會聚的大都會,各處番船并旱番客商,都到此地趕集買賣。這里有來自阿拉伯半島、中亞地區(qū)、印度半島及以東各國的商人,還有來自非洲東岸、地中海沿岸的商人。會集了東西方的各種奇珍異寶,諸如各種名貴寶石、珍珠、水晶、金剛石、珊瑚、琥珀等等,應有盡有。當時在忽魯謨斯的一些非洲地區(qū)的商人,如麻林(今肯尼亞的馬林迪)、木骨都束(今索馬里的摩加迪沙)、不剌哇(今索馬里的布臘瓦)及在今也門的阿丹、剌撒等國。他們看到鄭和船隊,對中國產生極大興趣,回國后報告了本國政府,于是其后這些國家紛紛遣使來中國朝貢。到永樂十四年(1416年)先后有19個國家來使,于是永樂帝又令鄭和再次出航,分送這些使者回國。圖9鄭和第1、2、3次下西洋航線第五次,永樂十五年五月到永樂十七年七月(1417年6月~1419年8月),起航后于五月十六日在泉州城外回教先賢墓行香并刻石紀念,這塊“行香碑”刻石迄今猶在。上書:欽差總兵太監(jiān)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干,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圣靈庇祐。前段行程基本與上次相同,在蘇門答臘時鄭和派出一支船隊前去溜山國,他自己仍率大寶船過錫蘭、柯枝到古里,徑直航至忽魯謨斯,然后沿阿拉伯海岸南行,駛抵祖法兒(今阿曼佐法兒)。在那里雙方友好交往后,祖法兒國王又派使者帶了乳香、鴕鳥等禮物隨鄭和船隊來訪中國。其后從祖法兒繼續(xù)南行,又訪問了今也門的剌撒、阿丹等國,然后繞過索馬里半島,到達非洲東岸的木骨都束、卜剌哇、赤道以南的竹步(今索馬里的準博)、麻林,最南到達了達慢八撒(今肯尼亞的蒙巴薩)。這次行程最遠。第六次,永樂十九年正月到永樂二十年八月(1421年春~1422年9月),主要送16國使臣回國。行程與以往一樣,先到占城,后派一支船隊送暹羅使者回國;其他船只繼續(xù)南行,經馬六甲海峽,送滿剌加、阿魯、蘇門答臘等國使臣回國。然后派李興率一支船隊西行,李興又分派內官周滿直航阿丹;他自己則送南浡里、錫蘭、加異勒、柯枝和溜山等國使者回國。而鄭和在蘇門答臘與李興分手后,便北航榜葛剌(今孟加拉國),然后向南到古里,由此直航祖法兒,繼續(xù)南航,去了剌撒、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地后返航。其間永樂十九年十月還派內官洪保送爪哇使者回國。這次是分批分頭行動,去的地區(qū)特別多,共有36國。4~6次的航程基本相同,主要活動范圍在印度洋,不僅越過南亞,進入了阿拉伯帝國,而且到了非洲東岸,繼承發(fā)展了宋元時期的海上航路,形成了多點交叉的綜合航路網(wǎng)。這幾次不僅活動范圍大,更重要的是大顯中華帝國的威風,基本上達到了永樂大帝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使明代朝貢貿易發(fā)展達到了最高峰,將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推向了最高潮。由于財力不足,不得不使如此大規(guī)模的遠航活動暫行停止,讓鄭和在南京守備了好幾年,直到宣德五年才又重新出征(見圖10)。第七次,宣德五年十二月到宣德八年七月(1431年1月~1433年8月),鄭和率大型寶船61艘,共27550人,浩浩蕩蕩從南京龍灣(今南京下關)起航,兩天后到達瀏家港,由此出發(fā)。這次航程與第五次基本相同。只是在蘇門答臘時,分出一支船隊經溜山后直航非洲東岸,去木骨都束、不剌哇、竹步等地。又派洪太監(jiān)率一支船隊去古里,然后直航祖法兒、剌撒、阿丹等地。而鄭和自己則去錫蘭、古里,再直航忽魯謨斯。其中洪太監(jiān)一支到達古里后,正好古里派船去天方(又稱默加,即今伊斯蘭教圣地沙特阿拉伯的麥加),于是洪太監(jiān)便派通事7人帶上禮品,隨古里船去了天方。他們在那里買了各種珍禽異獸,畫了天堂圖,默伽國王也派了使臣帶了方物隨他們來明朝貢。(見圖11)圖10鄭和第4、5、6次下西洋航線鄭和7次下西洋,歷時28年,每次出動百余艘海船,載有2萬多人,行程萬里,遍訪了亞非三四十個國家,這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鄭和的出訪完全是和平友好、互利平等的,他尊重各國主權,饋贈大量禮物,建立友好邦交關系。贏得了各國的信任和友誼,很多國家爭派使節(jié)來華,有的甚至國王親自來訪。有人統(tǒng)計,永樂朝22年間,曾有60個國家245次來訪,其中浡泥、滿剌加、尼八剌(今尼泊爾)、蘇祿(今菲律賓蘇祿群島)、古麻剌朗(今菲律賓棉蘭老島)、錫蘭等6個國家8位國王9次親自來訪。其中浡泥國王、蘇祿國王和古麻剌朗國王在中國訪問期間,不幸病故,分別禮葬于南京安德門外石子崗、山東德州北郊、福建福州城西湖南茶園山。這些正是明代友好外交的歷史見證。鄭和是明代杰出的航海家、外交家。他作為友好使者,傳播了友誼的種子,在各國人民心中生根、發(fā)芽,給各國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和深切的懷念。直到今天,在他當年走過的地方,許多國家的人民還流傳著他的故事和傳說,許多地方還保留著用他名字命名的城市、港口、廟宇、水井等。如泰國有三寶港、三寶廟、三寶塔;印度尼西亞有三寶垅、三寶公廟、三寶墩、三寶井;馬來西亞有三寶城、三寶井等等。他的光輝業(yè)績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永遠不會磨滅。鄭和下西洋的舉動為人類文明史增添了極其光輝的一頁,不僅加深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交往,增進了各國相互間的友誼,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而且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使封閉的中國王朝更加了解世界??上н@一成果未能得到鞏固和發(fā)展,腐朽的封建王朝依然故步自封,唯我獨尊。以后反讓西方殖民者東侵,悄悄地敲開了大門。圖11鄭和第7次下西洋航線3西方殖民者的東侵與太平洋上的“絲綢之路”從15世紀開始,西方歐洲一些主要國家先后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許多城市的工商業(yè)蓬勃發(fā)展,迫切需要向東方發(fā)展貿易關系。而15世紀下半葉,東西方陸路貿易通道基本上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所控制;溝通歐亞大陸的地中海、紅海、印度洋的海上航道基本為阿拉伯人所操縱。當時歐亞大陸之間還沒有直接的海上貿易關系,為了打破這種僵局,15世紀末,新興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殖民者便設法尋求地中海以外直接通往東方的新航路。于是出現(xiàn)了所謂地理大發(fā)現(xiàn)。主要有1486年迪來斯率領葡萄牙艦隊到達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派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首次開辟了歐洲直達東方的新航路。1492年西班牙派遣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美洲。接著1519年麥哲倫開始了劃時代的環(huán)球航行,越過美洲,橫渡太平洋,來到了菲律賓群島,從此西班牙人開辟了美洲通往菲律賓的新航路。最先來到東方的葡萄牙人到達印度后,于1511年侵占了滿剌加,使中國失去了海外貿易基地。接著又占領了摩鹿加群島,向爪哇、婆羅洲(今加里曼丹島)等地發(fā)展其勢力。從而其他國家也無法前來進貢,從此明代的“朝貢貿易”便名存實亡了。進而葡萄牙人便積極向中國發(fā)展其侵略勢力,正德九年(1514年)企圖占領廣州外港屯門島,不久為明朝軍隊趕走。正德十二年發(fā)生了屯門之戰(zhàn),葡萄牙人再次被驅逐。嘉靖元年(1522年)又發(fā)生了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zhàn),葡萄牙人再遭可恥失敗。他們并不甘心,繼續(xù)在我國沿海地區(qū)活動,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用欺騙賄賂手段,賴在澳門定居下來,以后發(fā)展成葡萄牙的殖民地。繼葡萄牙之后,西班牙、荷蘭等殖民者接踵而來,他們也想在我國東南沿海占據(jù)一個通商據(jù)點。萬歷五年(1577年),西班牙人來到福建沿海,為當?shù)氐胤焦偎芙^。1626年偷偷地侵占了我國臺灣北部淡水、基隆等地。而荷蘭人于17世紀初,再次來到我國沿海地區(qū),兩次侵占了澎湖,均因明朝政府堅決反對而被迫退出。最后于1624年侵占了臺灣南部地區(qū),后于1642年趕走了西班牙勢力,獨占臺灣。直到清初康熙元年(1662年)才為鄭成功收復。自從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成功,來到菲律賓群島以后,經多年努力,終于征服了該島,使之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同時開辟了從菲律賓返回墨西哥的太平洋航路,從此以絲綢為主的中國商品便源源不斷地沿著這條航路,經由馬尼拉運往墨西哥,行銷拉丁美洲各地。這條航路就此成為太平洋上的絲綢之路。中國絲綢除了由陸路運往中亞,由海路運往波斯灣,越過印度洋運到非洲東岸,間接地傳往歐洲之外,又越過太平洋運往墨西哥,傳往拉丁美洲各地,開始進入了西半球,這在我國絲綢傳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唐代起,菲律賓群島與我國就有頻繁交往,明代與呂宋、蘇祿等島國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僅洪武、永樂年間,菲律賓的呂宋、合貓里、馮加施蘭、古麻剌朗、蘇祿諸國先后15次遣使來明“朝貢”貿易,明朝也多次派遣使者去菲律賓諸島宣慰。在中菲交往中,大量中國的絲織品、瓷器、鐵器等成了菲律賓人民生活必需品。當西班牙人來到菲律賓看到精美的中國絲綢之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大量收購并轉銷墨西哥,從中獲取暴利。1572年中國海商首次為在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運來少量生絲、棉織品和陶瓷器等樣品,準備轉運到墨西哥試銷。第二年中國紡織品便開始進入了墨西哥市場,受到當?shù)厝嗣竦臍g迎,以后逐年增加,1579年起便大量輸入,從此開始了以馬尼拉為中轉站的中國與拉丁美洲的貿易。主要以絲綢為主,包括棉、麻織品和生絲等,有時還有瓷器,這些貨物運到馬尼拉后,絕大部分由西班牙人購買,轉裝上大帆船運往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所以這種貿易交往又被稱為“大帆船貿易”。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原是偏僻小鎮(zhèn),1598年只有250戶人家,隨著馬尼拉—阿卡普爾科航線的開辟,逐漸繁榮起來,很快發(fā)展成國際商港。每當運載中國絲綢的大帆船到港時,都要舉行盛大的集會,成千上萬的人從墨西哥城及其他各地蜂擁而來。市場上擠滿了秘魯商人,他們擁有大量銀元,采購大批貨物后,除了運到秘魯自銷外,還銷往阿根廷、巴拉圭和大西洋沿岸其他地區(qū),也有一部分運往智利,在南美洲幾乎無處不見中國絲綢。而墨西哥商人則驅趕馱著中國商品的騾隊或車隊奔往墨西哥城銷售,墨西哥境內有7.5萬頭騾子馱運中國貨。從阿卡普爾科到墨西哥城約相距110里格(墨西哥長度單位——作者注),沿途雖有崇山峻嶺、湍急河流、莽莽叢林,道路崎嶇甚至荒無人煙,但因商隊過往,一路設有許多客棧,熱鬧非凡,墨西哥人民親切稱它為“中國之路”。中國貨物運到墨西哥城后,大部分轉銷墨西哥各地,并有部分銷往加勒比海諸島。中國絲綢價廉物美,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熱烈歡迎。而且中國的生絲大批輸往拉丁美洲,使當?shù)赜?.4萬多人依靠紡織來維持生計,大大促進了拉美地區(qū)絲織業(yè)的發(fā)展。中國的棉、麻織品也是拉美最賺錢、最暢銷的貨物。精美的中國瓷器在拉美更負盛名,受到拉美人民普遍喜愛。在墨西哥城和秘魯利馬等城市,人們把它們當做珍品來陳設或收藏,甚至可以充當貨幣抵償向官方繳納的稅金。迄今在拉美許多博物館中還收藏有早期貿易時的中國瓷器。據(jù)《明史·食貨志》記載:明初“錢法不通而用鈔,又禁民間以銀交易”。洪武年間主要使用大明寶鈔,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商品流通規(guī)模日益擴大,大明寶鈔不斷貶值。明代中葉后,全國各地普遍使用白銀作通貨,白銀的需求量急劇增加,而國內的銀礦逐漸衰竭,市上白銀不足日趨嚴重。正好這時美洲發(fā)現(xiàn)大批蘊藏豐富的銀礦,1531~1532年首先在墨西哥的米卻肯地區(qū)發(fā)現(xiàn)銀礦,1550年前后,又在薩卡特卡斯、圣路易波托西和瓜那華托等地發(fā)現(xiàn)了大銀礦,當時墨西哥銀產量占世界用銀的三分之一。接著秘魯于1545年在波托西地區(qū)發(fā)現(xiàn)比墨西哥更大的銀礦,其產量占當時世界產量的二分之一。正好美洲沒有東方需要的特產,于是白銀成了拉丁美洲向菲律賓出口主要物品;而我國商人極力擴大對菲律賓的出口,以換取國內急需的白銀。我國史籍記載:用銀,始于閩粵,而閩粵銀多從番舶而來,番有呂宋者,其行銀如中國行錢,西洋諸番銀,多輸其中以通商,故閩粵人多商賈于呂宋運銀。所謂呂宋產白銀是誤解,實際這白銀來自美洲。所以有人又稱太平洋上的“大帆船貿易”為“白銀貿易”或“絲銀貿易”。從此西班牙銀元或墨西哥銀元便大量在中國市面流通,一度成為我國通行銀幣,推動了我國由使用銀兩向使用銀元的幣制改革,對促進我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貨幣流通的擴大起了積極作用。隨著太平洋上絲綢之路的興盛和發(fā)展,加強了中國與拉丁美洲的經濟文化交流。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些農作物,諸如玉米、甘薯、馬鈴薯、煙草、花生、西紅柿等陸續(xù)傳入中國;同時中國的一些農作物,如柑橘、櫻桃、芒果、羅望子和茶葉等也先后移植到美洲,大大促進了兩地的農業(yè)發(fā)展和農作物品種的多樣化。這條太平洋上絲綢之路發(fā)展了兩個半世紀,終因1810年爆發(fā)了墨西哥獨立戰(zhàn)爭,著名的阿卡普爾科港毀于1813年的戰(zhàn)火,隨著1815年馬尼拉大帆船“麥哲倫”號駛離墨西哥,太平洋上的“大帆船貿易”也就退出了歷史舞臺。4走私貿易與走私貿易港的興起我國海外貿易歷來有官方貿易與民間貿易兩個渠道,宋元以來大有民間貿易重于官方貿易的趨勢,但到了明代只重視有限的官方“朝貢貿易”,不發(fā)展民間貿易。由于長期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違反客觀規(guī)律,官逼民反,民間貿易不得不采取走私形式來進行,所以走私貿易便應運而生。走私貿易在官方看來就是“海盜”、“??堋?,實際上商寇難分,《籌海圖編》卷十一《敘倭原》中引唐樞的話說得好:“寇與商同是人也,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關鍵在于是開海還是禁海,開則為商,禁則為寇;海禁愈嚴,走私愈烈;官方使用軍事鎮(zhèn)壓,海商被迫進行武裝對抗。明代以海上走私為目的的武裝貿易集團的出現(xiàn),在以往的歷史上是很罕見的,也是特殊環(huán)境下的特殊產物。有明一代,可以說走私貿易貫穿始終,從未間斷。太祖朱元璋一再詔令,嚴禁交通外番,不得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凡番香、番貨,皆不許販。諸多禁令的同時,海盜反而猖獗。洪武六年(1373年),占城國王入貢時,于途中遇上張汝原、林福等“??堋保瑖鯏≈?,獲其舟20艘,蘇木7萬斤。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廣東香山縣三灶島居民吳進添通番。永樂、宣德年間,海禁稍弛,私人海外貿易日漸增多。蘇門答臘四方商賈輻輳,華人往者,以地遠價高,獲利倍他國。到了成化、弘治年間,便更活躍,豪門巨室間有乘巨艦貿易海外者。嘉靖年間海禁最嚴,海盜亦最猖獗,僅以嘉靖十九年(1540年)來說,就有海商許松(許一)、許棟(許二)、許楠(許三)、許梓(許四),徽州的王直(王五峰)、徐惟學(徐碧海)、葉宗滿、謝和、方連助、李光頭等,相繼聯(lián)聚集在雙嶼為基地,南通南洋,東接日本,大規(guī)模經營海上走私貿易。胡霖、李剪船隊往來雙嶼與南洋各地,販運中國的絲綢、棉布和南洋的胡椒香料。甚至有沿海地區(qū)的官吏、士紳,依仗其政治權勢參與海上走私貿易,進行庇護、窩藏、接應,保證走私貿易的順利進行。有的民眾因怨恨官府,不顧安危支持海盜,如萬表的《??茏h前》就記:“杭州歇客之家,明知海賊,貪其厚利,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如銅錢用以鑄銃,鉛以為彈,硝以為火藥,鐵以制刀槍,皮以制甲。及布、帛、絲棉、油麻等物,大船護送,關津不查不問,明送盜賊?!备猩跽撸B剿寇的軍隊,因對現(xiàn)實不滿而率眾嘩變,與海盜合流。隆慶以后,雖已開禁,但并非可以自由出海貿易了,仍有種種限制,如制其船只之多寡,嚴其往來之程限,定其貿易之貨物,峻其夾帶之典刑??梢妼Τ龊4瑪?shù)、航程、貨物等等都有限制,當時規(guī)定海船止通東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國。此時的東西二洋,已與明初不同,明初鄭和下西洋時的“西洋”,是指廣大印度洋水域,此時那里早已為西方殖民者控制,中國商船已不能問津了。明代后期律令:東洋若呂宋、蘇祿諸國,西洋若交趾、占城、暹羅諸國。均在馬六甲海峽以東的南洋地區(qū),范圍已相當狹窄,何況還不包括日本。再說對出海貿易的商船施以種種苛稅和抽分,為抵制這些變相海禁,仍有不少私人商船進行走私貿易。走私貿易是一種非法貿易,當然不能在正常的對外貿易港口活動,他們要生存、要發(fā)展就得找一些具有港口條件、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的地方作為活動基地。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得好:“濱海之民,惟利是視,走死地如鶩,往往至島外甌脫之地?!币簿褪钦f,必須找一些官方監(jiān)管不到的地方,或在不為人注目的江口,或在離岸不遠的海島上。從而走私貿易港便應運而生,諸如浙江寧波港外舟山群島中的雙嶼港,福建漳州附近的月港,粵東的潮州港、南澳島等。雙嶼港現(xiàn)名雙峙港,在今寧波市東南約50公里,是舟山群島中六橫島與佛渡島之間的一個港灣。港面由兩對峙小島呈八字形,故名雙嶼。這里為國家驅遣棄地,久無人煙,但地勢險要,位置優(yōu)越,為南北海上交通要道,系倭夷貢寇必由之路,正是進行走私活動的天然良港。初由海商許楠(許二)、王直等來此盤踞,自嘉靖二年(1523年)寧波市舶司因“爭貢事件”而罷廢后,這里便發(fā)展成為走私貿易港了。嘉靖五年(1526年),鄧獠招引葡萄牙人來雙嶼交易,從此葡萄牙殖民主義者開始入侵雙嶼港,以后便成了葡萄牙殖民主義者走私據(jù)點。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王直又勾引日本浪人來雙嶼進行走私貿易。葡萄牙人在六橫島上建立館舍上千所,天主教堂兩所,還有醫(yī)院、市政廳等;設立一套市政機構。全島僅有3000人,而葡萄牙人有1200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官兵一舉搗毀該港,用木石筑塞了南北水口,徹底平毀了這個走私港。漳州月港月港在今福建龍海縣海澄鎮(zhèn),地處閩南偏僻海隅,九龍江出???,由此順流向東出南港,經海門島、圭嶼、廈門島出海,交通便利,港汊曲折,港灣環(huán)境優(yōu)越,也是發(fā)展走私貿易的好地方。自景泰四年(1453年)后,民多貨番,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成化、弘治年間,朝貢貿易日衰,中外商船皆往漳州海面私自駐扎交易,這里有“小蘇杭”之稱,而廣州市井反而蕭條。正德以后這里海外貿易不僅超過福州,而且也超過了廣州,成為當時最繁榮的外貿港口。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國商船紛至沓來,嘉靖二十年(1541年)僅葡萄牙商人居于漳州的就達500多人。隆慶以后,海禁開放,海外貿易更加發(fā)達,隆慶二年(1568年)福建重設市舶時,先設于漳州詔安縣梅嶺,隆慶六年(1572年)移至月港。月港至萬歷年間,月港已成為閩南一大都會,海外貿易中心之一,其海舶遍及東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