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歷史課標通史版一輪復習夯基提能作業(yè)本:第29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_第1頁
2023屆高考歷史課標通史版一輪復習夯基提能作業(yè)本:第29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_第2頁
2023屆高考歷史課標通史版一輪復習夯基提能作業(yè)本:第29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_第3頁
2023屆高考歷史課標通史版一輪復習夯基提能作業(yè)本:第29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_第4頁
2023屆高考歷史課標通史版一輪復習夯基提能作業(yè)本:第29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第29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A組根底過關(guān)題組一、選擇題1.“他認為善、真、義、美均是相對人的需要和興趣而言的。不存在絕對真理或正確和公平的永恒標準。既然感覺是知識的唯一源泉,既定的時間和空間就只能有特定有效的真理。〞持此觀點的是()A.普羅泰格拉 B.柏拉圖C.牛頓 D.愛因斯坦2.某位古希臘哲學家首次讓哲學“成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與惡所必需〞的學問,這位哲學家是()A.普羅泰格拉(普羅塔哥拉)B.蘇格拉底C.柏拉圖D.亞里士多德3.有一天,在下體育課回教室的路上,兩位同學吵了起來,同學甲說:“我們體育老師太狠了,一個動作不對,就罰我們跑20圈。〞同學乙不服氣地說:“你說的不對,這是老師負責,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他們的觀點與誰的相類似()A.柏拉圖 B.蘇格拉底C.普羅泰格拉 D.亞里士多德4.古希臘的圣賢先哲從客觀實際出發(fā),俯察人生,對人的價值提出了許多閃耀著人文主義光輝的闡述,其中蘇格拉底的主要觀點是()A.“自由是天賜的〞B.“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C.“人是萬物的尺度〞D.“人是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5.蘇格拉底說,一條船,應由熟悉航海的人駕駛;紡羊毛時,婦女應管理男子;最優(yōu)秀的人是能夠勝任自己工作的人。蘇格拉底這些話的政治意圖是()A.反對輪番而治 B.提倡婦女參政C.主張人民主權(quán) D.宣揚人文精神6.柏拉圖指出:“(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種使人樂意的、無政府狀態(tài)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這種制度下,不加區(qū)分地把一種平等給予一切人,不管他們是不是平等者。〞據(jù)此可知,柏拉圖認為雅典的民主政治()A.絲毫沒有表達平等的理念B.導致雅典城邦國家的衰弱C.壓制了公民參政的積極性D.容易造成國家管理的無序二、非選擇題7.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域邦以正義為原那么。由正義衍生的禮法,可憑以判斷(人間的)是非曲直,正義恰正是樹立社會秩序的根底。要使事物合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quán)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quán)衡。法治應該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獊喞锸慷嗟?政治學?材料二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論語?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那么載舟,水那么覆舟。〞故君人者,欲安那么莫假設平政愛民矣;欲榮,那么莫假設隆禮敬士矣;欲立功名,那么莫假設尚賢使能矣。是之大節(jié)也。故上好禮義,尚賢使能,無貪利之心,……故賞不用而民勤,罰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勞而事治,政令不煩而俗美。——?荀子?(1)根據(jù)材料概括亞里士多德和先秦儒家治理國家的主張,分析比照兩種主張的本質(zhì)差異。(10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兩種主張產(chǎn)生的背景,并指出其各自的歷史價值。(15分)B組能力提升題組一、選擇題1.“雅典人所議之主題含有政治睿智……會傾聽每一個人的見解,因為他們認為所有人都應擁有這一美德;否那么,便不會有城邦。〞與這一論述的精神實質(zhì)最為接近的是()A.天賦人權(quán) B.“美德即知識〞C.“人是萬物的尺度〞 D.城邦利益至上2.(2023陜西西安二模)在信仰問題上,普羅泰格拉公然宣稱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懲罰;而蘇格拉底那么相信自己的“靈機〞而不是傳統(tǒng)的邦神,這也成了他被控告的一個有力的理由。這實質(zhì)上說明兩人()A.都公開反對宗教神學B.都強調(diào)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懲罰D.都注重對人的思考3.他們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無所不有〞的口號;他們非常不滿教會對人精神世界的控制;他們歌頌人的智慧和力量,贊美人性的完美與崇高;他們追求“人〞的本能發(fā)揮,追求真善美的動力。材料中的“他們〞()A.倡導“人是萬物的尺度〞B.力圖推翻羅馬天主教會的統(tǒng)治C.以“人性〞反對“神性〞D.描繪未來社會的“政治藍圖〞4.(2023遼寧葫蘆島二模)蘇格拉底堅持“無人有意作惡〞,一切罪惡都是來源于人的愚昧無知。這符合蘇格拉底()A.“美德即知識〞的哲學觀B.“性善論〞的言論C.“認識你自己〞的價值觀D.對真理的追求5.蘇格拉底認為:“正義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腔鄣娜丝偸亲雒篮玫氖虑?愚昧的人那么不可能做美好的事情。〞以下對這一觀點分析正確的選項是()A.傾向于主觀主義B.完全從個人角度和利益出發(fā),追求功利C.強調(diào)理性,否認絕對權(quán)威D.認為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統(tǒng)一的6.(2023湖南長沙一模)在?政治家?中,柏拉圖認為治國(管理)之術(shù)是一門專門技藝,管理者對人的管理必須是自愿而非強迫,是能照顧人的心靈、關(guān)注人的靈魂健康的人。可見柏拉圖的治國理念()A.把公民作為城邦主體 B.是通過教化實現(xiàn)民主政治C.閃耀著人文主義色彩 D.重在培養(yǎng)公民的健全人格二、非選擇題7.(2023河南焦作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孔子)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進的道路,主張復興周禮,舉納賢才,吸收平民參與政權(quán),使社會回到君子與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養(yǎng)能夠?qū)崿F(xiàn)其政治理想的賢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為目標?!诳鬃涌磥?實現(xiàn)仁道政治的根底和關(guān)鍵是要靠那些具有仁德思想和才干的人才,教育就是培養(yǎng)從政人才,以道治國安邦??鬃铀岢摹芭e賢才〞“學而優(yōu)那么仕〞的觀點,對于當時的世襲制度,具有一定的批判作用。蘇格拉底對當時的暴力統(tǒng)治也深感不滿,他的政治理想是社會正義和國家強盛?!谔K格拉底看來,教育也是政治,教人也是從政,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更多的從政人才。……他認為人們應當為“有專門知識的人的意見所支配和左右〞,應敬畏有專門知識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人,是非問題上,只能“站在專家一邊,即站在能提出真理的權(quán)威一邊〞。蘇格拉底花費了大量時間和心血用于教育,培養(yǎng)懂得怎樣統(tǒng)治的專門人才。蘇格拉底的專家治國論又是后來柏拉圖的哲學治國論的思想淵源?!幾酝踅鹁?孔子與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擬?(1)根據(jù)材料,概括孔子與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不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產(chǎn)生不同的原因。(8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孔子與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影響。(4分)

答案精解精析A組根底過關(guān)題組一、選擇題1.A此題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根據(jù)材料關(guān)鍵信息可知該學者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一切道德都是人為的產(chǎn)物,故A項正確;柏拉圖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與材料主旨不符,故B項錯誤;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與材料無關(guān),故C、D兩項錯誤。2.B古希臘哲學家首次讓哲學“成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與惡所必需〞的學問,說明這位哲學家重視道德的作用,強調(diào)知識的作用,認為人必須具有知識,才能到達善;無知是一切罪惡的首要根源。據(jù)此可知這位哲學家是蘇格拉底。3.C此題題干表達了甲乙同學對同一事物持有不同的觀點,他們的標準不一,更多表達了從個人的好惡去評判,與“人是萬物的尺度〞觀點相似,故C正確。4.B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在?百科全書?中說:“自由是天賜的東西,每一個同類的個體,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權(quán)利……不是國家屬于君主,而是君主屬于國家〞,排除A項;“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是蘇格拉底的名言,B項正確;C項“人是萬物的尺度〞是普羅泰格拉的名言,排除;D項觀點源自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排除。5.A從材料可以看出蘇格拉底主張由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國家,從而得出其反對輪番而治的結(jié)論,故A正確。6.D材料的意思是說雅典的民主政治強調(diào)絕對的平等,沒有政治經(jīng)驗的人也可以管理國家,這會帶來災難,故D項正確。A項說法錯在“絲毫沒有表達〞;材料中沒有表達出雅典民主會導致國家衰弱和公民參政的積極,故B、C兩項錯誤。二、非選擇題7.答案(1)正義、法治;為政以德。前者從公民角度看,開展了民主政治;而后者從統(tǒng)治者角度出發(fā),緩和了社會矛盾,維護了君主統(tǒng)治。(2)背景:古希臘城邦社會矛盾鋒利,被馬其頓王國征服;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社會動亂不安。法制思想成為西方法學理論淵源;儒家的治國思想滿足歷代統(tǒng)治者需要,對西方社會開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解析(1)第一小問依據(jù)材料一中“要使事物合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quán)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quán)衡〞可以歸納出法治思想;依據(jù)材料二中“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可以歸納出“德治〞的思想。第二小問結(jié)合中西社會特征從“公民和統(tǒng)治者〞兩個角度分析答復。(2)依據(jù)材料,結(jié)合所學答復即可。B組能力提升題組一、選擇題1.C天賦人權(quán),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權(quán)利,并不由法律或信仰來賦予,是近代民主思想的表達,與材料不符,故A項錯誤;“美德即知識〞是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蘇格拉底在政治上主張精英治國,與材料不符,故B項錯誤;“人是萬物的尺度〞是智者學派的觀點,是雅典商品經(jīng)濟、民主政治影響下的產(chǎn)物,肯定所有人的價值和尊嚴,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diào)人的價值,城邦利益至上與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2.D從材料信息“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可知,二人都注重于對人的思考。故此題選D項。3.C材料表達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其強調(diào)以“人性〞反對“神性〞,C項正確。倡導“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是普羅泰格拉,A項錯誤;力圖推翻羅馬天主教會統(tǒng)治的是宗教改革家,B項錯誤;描繪未來社會“政治藍圖〞的是啟蒙思想家,D項錯誤。4.A從材料來看,蘇格拉底認為有了知識才能發(fā)揚善性防止作惡,故答案為A項。性善論是儒家人性論的觀點,排除B項;材料的側(cè)重點是探討知識與善性的關(guān)系,而“認識你自己〞強調(diào)最終的人生價值,排除C項;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對真理的追求,排除D項。5.D此題主要考查蘇格拉底的思想。材料“正義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主要反映了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的思想,“智慧的人總是做美好的事情,愚昧的人那么不可能做美好的事情〞主要強調(diào)了智慧的作用,應選D。6.C材料表達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閃耀著人文主義色彩,C項正確。材料表達“治國(管理)之術(shù)〞,不涉及城邦主體,A項錯誤;材料不涉及教化問題,B項錯誤;材料不涉及公民人格的培養(yǎng),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7.答案(1)不同:孔子主張培養(yǎng)賢才和君子;蘇格拉底注重培養(yǎng)政治專家。原因:孔子面臨禮崩樂壞、奴隸制行將解體的危機;蘇格拉底處在政客結(jié)黨營私、民主制面臨危機的時代。(2)影響孔子:沖擊了世襲制度;為平民從政開拓了道路;對后世學校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蘇格拉底:培養(yǎng)了一批從政人才;為后世治國理論提供了借鑒。解析(1)第一小問“不同〞,從材料“主張復興周禮,舉納賢才,吸收平民參與政權(quán),使社會回到君子與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可知孔子的思想是主張培養(yǎng)賢才和君子;從材料“在蘇格拉底看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