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何以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論,馬克思主義論文_第1頁
鄧小平何以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論,馬克思主義論文_第2頁
鄧小平何以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論,馬克思主義論文_第3頁
鄧小平何以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論,馬克思主義論文_第4頁
鄧小平何以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論,馬克思主義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何以提出社會本質論,主義論文是一位偉大的主義者、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對、對人民、對主義的最大奉獻之一,就是以非凡的政治勇氣和實踐勇氣提出社會本質論,把對社會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科學水平,對探尋求索如何建設社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文結合筆者長期從事的概論課教學中的認識,僅就提出社會本質論的原因作進一步的討論。一、提出社會本質論是在長期探尋求索如何建設社會的經過中,從理論深層次上,對建國數(shù)十年來社會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歷體驗,進行深切進入研究和反復考慮中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眾所周知,判定一種社會制度有沒有優(yōu)越性以及優(yōu)越性的大小,歸根到底取決于它能不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以及能在多大范圍內和多大程度上為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特別有利的條件。我們國家從20世紀50年代基本完成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三大改造,建立起社會基本制度后,到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前,搞了20多年的社會建設實踐。但是,所交出的是一份很不理想的答卷,表現(xiàn)為:生產力發(fā)展不夠理想,我們國家與世界發(fā)達國家之間的水平差距越拉越大了,如1955年,我們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的4.7%,1978年下降到2.5%.1960年,我們國家國民生產總值與日本相當,1978年卻只要日本的四分之一。1976年我們國家的進出口額僅134億美元,外匯儲備僅到達5.8億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和提高,不少地區(qū)長期處于貧困狀態(tài),致使社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沒有能夠得到應有的具體表現(xiàn)出;階級斗爭的左傾錯誤愈演愈烈,先后發(fā)生了像1958年的大躍進和十年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嚴重失誤,致使我們國家的社會建設事業(yè)遭受嚴重的挫折。造成我們國家社會建設經歷彎曲復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缺乏社會建設的經歷體驗,社會運動的歷史不長,我對社會的迅速到來沒有充分思想準備和科學研究,但最重要的原因有下面的四個方面:一是我們過去對恩格斯關于社會基本特征的闡述在認識上存在一些偏差,如恩格斯設想的社會應該實現(xiàn)生產資料公有制,我們曾以為公有制越公越純越好,因而在所有制方面,我們曾一味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純的社會,從外表上看似乎完全符合恩格斯關于社會的科學理論,但是在實踐中卻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每一次不顧社會生產力的實際狀況搞窮過渡,用行政命令擴大公有制范圍,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不僅沒有帶來預期的生產力的大發(fā)展,相反由于社會生產力賴于發(fā)展的生產關系形式頻繁變更,超越了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使社會生產力正常發(fā)展環(huán)境遭到毀壞,社會經濟也就難以得到健康的發(fā)展。二是我們曾經一度把前蘇聯(lián)社會形式教條化、神圣化,照搬照抄了前蘇聯(lián)的形式及其相應的社會。如前蘇聯(lián)建立了高度集權的政治和經濟體制,我們也建立了高度集權的政治和經濟體制。三是我們對合適我們國家國情的社會到底是如何的,我們也沒有完全搞清楚。在社會基本制度建立之后,我們國家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根本任務是什么?發(fā)展動力是什么?等等,我們有一段時間也不是很清楚的。因而,在社會建設中,我們就不可避免走了不少彎路。四是受小農思想的影響,把平均主義當作社會。由于這些對社會的片面認識和錯誤觀念,這就造成我們過去離開了詳細國情和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抽象地議論社會,而忽視了社會的本質要求。那么,在新的時代、新的歷史條件下,應該怎樣認識和發(fā)展主義,怎樣認識和突破蘇聯(lián)形式,怎樣來建設符合現(xiàn)代中國實際的社會。要搞清楚這些問題,關鍵是要在堅持社會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認清社會的本質屬性。早在1980年4月12日,在會見贊比亞總統(tǒng)卡翁達時就講:經濟長期處于停滯狀態(tài)總不能叫社會。人民生活長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總不能叫社會。[1]312在這里基礎上,同年5月他在會見幾內亞總統(tǒng)杜爾時就進一步指出:社會是一個很好的名詞,但是假如搞不好,不能正確理解,不能采取正確的政策,那就具體表現(xiàn)出不出社會的本質。[1]313這是最早提到關于社會本質概念。1985年,又指出: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這二十年的經歷體驗告訴我們,貧窮不是社會,社會要消滅貧窮。不發(fā)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講是符合社會要求的。[2]116以后,又著重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步步深切進入地對這個重大理論問題進行闡述。所以,深入反思我們國家社會建設的歷史經歷體驗和教訓,是提出社會本質概念的最直接原因。二、推進我們國家改革開放進程的迫切需要1978年12月召開的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根據(jù)我們國家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實際水平和需要,作出把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但是,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經過中,每前進一步總會有新問題產生,十分是每項關鍵舉措的推出,都會產生一些不同的意見,先后碰到了種種疑慮和困惑。如改革之初,我們選擇農村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廢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立起以包產到戶為內容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各種形式經濟責任制。對此,人們不理解、困惑過,擔憂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又如,1979年實行對外開放,試辦經濟特區(qū),人們茫然過,懷疑經濟特區(qū)到底姓社還是姓資?據(jù)當時擔任副總理、分管對外開放工作的谷牧后來所講的:設立經濟特區(qū),馬列主義老祖宗的經典著作中沒有講過,其他社會國家也無此先例。因而,這一在社會國家尚屬首列的嘗試,必然要與社會傳統(tǒng)形式、傳統(tǒng)觀念發(fā)生沖突,預示了辦經濟特區(qū)的艱巨性。到20世紀80年代初國內曾出現(xiàn)過一場特區(qū)要不要辦、該不該辦的爭論,核心問題是特區(qū)姓社,還是姓資.有人把經濟特區(qū)比較為舊中國的租界.有不少人甚至以為是搞殖民地,是資本主義的復活,把經濟特區(qū)看作異端,等等,各種講法競相而出。一時間,對經濟特區(qū)的責難和非議很多。個別到深圳經濟特區(qū)參觀的老同志甚至手捧五星紅旗老淚縱橫:這里只剩下這面紅旗是紅色的了![3]135再如,要發(fā)展市場經濟,引入競爭機制,允許國有資產有償轉讓和拍賣,鼓勵多種經濟形式共同發(fā)展,人們更是困惑不解,懷疑中國是不是真的要丟掉社會而走資本主義道路。根據(jù)這樣的方向發(fā)展下去,社會能夠得到穩(wěn)固和發(fā)展嗎?可見,不搞清楚什么是社會、如何建設社會,改革開放和社會當代化建設就邁不開步子。面對著因國家重大政策調整而產生的種種疑慮和困惑,政治家的敏銳告訴,要想真正統(tǒng)一全全國人民的思想認識,以便理直氣壯地把改革開放向前推進,就必須從理論上對改革開放的道路和政策的正確性作出科學的講明。這就產生了究竟應當如何認識社會本質的問題。正是基于推進改革開放進程的迫切需要,在對什么是社會的問題的探尋求索和考慮也在不斷深化。1986年12月30日他指出:我們允許一些地區(qū)、一些人先富起來,是為了最終到達共同富有,所以要防止兩極分化。這就叫社會。[2]195在1990年12月的一次談話中,進一步明確地把共同富有作為具體表現(xiàn)出社會本質的一個東西。他指出:社會不是少數(shù)人富起來、大多數(shù)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最大的優(yōu)越性就是共同富有,這是具體表現(xiàn)出社會本質的一個東西。[2]364在1992年視察南方的談話中,他針對長期以來把市場經濟等同于資本主義的傳統(tǒng)觀念,明確提出了關于社會本質的著名論斷。他指出:社會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到達共同富有。[2]373三、結束語綜上所述,對社會本質問題的探尋求索和考慮,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發(fā)展經過,積累很久,一步一步豐富,一步一步完善,確實來之不易!科學地、深入地、精辟地概括社會本質的概念,是探尋求索建設有中華特點社會道路最重大的理論成果之一。需要十分指出的是,關于社會本質的科學論斷構建了理論堅實的科學社會基礎,它同社會初級階段理論一起,為回答如何建設社會的問題指明了方向,使社會優(yōu)越性的充分發(fā)揮有了可靠保證,所有這些都充分顯示出非凡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