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5年級上冊知識點(雙減版)_第1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5年級上冊知識點(雙減版)_第2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5年級上冊知識點(雙減版)_第3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5年級上冊知識點(雙減版)_第4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5年級上冊知識點(雙減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5年級上冊知識點(雙減版)

第一單元光

第一課《有關(guān)光的思考》

1.通常我們把那些自身能發(fā)光并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2.(太陽)、(激光筆)等光源發(fā)出的光非常強烈,我們不能直接用

肉眼去看,它們會對我們的(眼睛)造成傷害。

3.(夜視儀)可以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將人眼看不見的光轉(zhuǎn)換成電

子信號,讓我們看到物體。

4.(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來自反射太陽的光。

第二課《光是怎樣傳播的》

1.我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引

起視覺效果。

2.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3.聲音可以繞過障礙物繼續(xù)傳播,但是光沿(直線)傳播,不能繞過

障礙物。

第三課《光的傳播會遇到阻礙嗎》

1.光(能)穿過透明的物體。

2.當光照射到一個不透明的物體上時,光(不能)穿過不透明的物體,

并且會觀察到光在不透明的物體表面會發(fā)生(反光或反射)。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與光的(直線)傳播有關(guān)。

4.日食形成時,日、月、地三者成一線或者近似一線,地球上位于(月

影)部分的人們就看不到太陽,形成日食。

第四課《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改變嗎》

L光在傳播中遇到透明物體或半透明物體時,能(穿過)或(部分穿

過)物體繼續(xù)進行傳播。

2.光在同一種物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當遇到不同的物質(zhì)時會在

界面處發(fā)生(改變)。

3.海市蜃樓是一種光學現(xiàn)象。

4.光線可以在(空氣和水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的。

第五課《認識棱鏡》

1.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的路線發(fā)生的變化,叫做光的(折射)

現(xiàn)象。

2.光由空氣斜射入其他透明物體,比如玻璃,也能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

3.太陽光看起來幾乎是(白)色的,其實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

種顏色組成。

4.雨后出現(xiàn)彩虹,除了需要太陽光和空氣,還需要有(水滴)聚集在

一起。

5.中國人在公元10世紀,把經(jīng)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體叫做"五

光石"或"放光石",認識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五光

石"或"放光石"相當于(三棱鏡)。

第六課《光的反射現(xiàn)象》

1.我們通常說的鏡子"反光"在科學上指的是光的(反射)。

2.從鏡子中能看到自己,是因為光發(fā)生了(反射)現(xiàn)象,反射光也是

沿(直線)傳播的。

3.我們能夠看到物體就是因為它們(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4.湖光倒影就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

第七課《制作一個潛望鏡》

L(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制作簡單的潛望鏡至少需要(兩)塊平面鏡。

3.兩面鏡子可以讓光發(fā)生(兩)次反射。

4.潛望鏡里面的平面鏡應(yīng)該以(45)度角放置。

第二單元地球表面的變化

第一課《地球的表面》

L觀察地形圖時,首先要確定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0

2.在地形圖和地球儀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平原、耕

地和森林,(黃)色表示山地和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3.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等。

第二課《地球的結(jié)構(gòu)》

1.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厚度

最厚的是(地核)。

2.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根據(jù)成因可以分為(巖漿巖)、(沉積巖)

和(變質(zhì)巖)三大類。

3.地殼的不斷運動會引起地震和火山噴發(fā),還會導致巖層發(fā)生(彎曲

形變)。

第三課《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1.地震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

2.地震會使巖層發(fā)生(彎曲)、(斷裂)、(錯動)。

3.地震發(fā)生時,要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

第四課《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及作用》

1.地球內(nèi)部感到深處,壓力越(大),溫度越(高)。

2.巖漿中的大量氣體和巖漿,從地殼中薄弱地帶噴出,就形成了(火

山噴發(fā))。

3.火山按照活動類型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活火山)、(休眠火山)

和(死火山)。

4.火山噴發(fā)有害處,也有益處,如地熱資源,稀有礦物等。

第五課《風的作用》

1.空氣的流動形成(風)。

2.與地震和火山噴發(fā)等因素相比,風的作用是比較(緩慢)、(溫和)

的。

3.風能是分布廣泛、用之不竭的能源,利用風能發(fā)電,可以保護環(huán)境。

4.大范圍的空氣流動引起洋流運動,平街海水的熱量分布。

第六課《水的作用》

L降雨的(侵蝕)作用會改變地表的形態(tài)。

2.大江大河的下游往往是(平原),如長江中下游平原。

3.沙洲是由河道分割成的小島,河水的(沉積)作用形成的。

第七課《總結(jié)我們的認識》

1.地面的巖石、沙土在(水)、(風)、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壞和侵蝕。

2.在科學學習中,當我們無法參與真實情境的實驗時,可以采?。?/p>

擬實驗)實驗的方式。比如需要雨水我們可以用(把礦泉水瓶口戳幾

個洞或者使用噴壹等)來進行。

3.巖石被破壞和侵蝕的現(xiàn)象叫做(風化)。

第三單元計量時間

第一課《時間在流逝》

1.在遠古時候人們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晝夜交替形成的(天)

成了最早的時間單位。

2.(圭表)是古代科學家發(fā)明的度量(日影長度)長度變化的一種天

文儀器。

3.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度)、(方向)會慢慢地發(fā)生變化。

第二課《用水計量時間》

L自制水鐘的水滴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滴漏的滴水速度與(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的高低有

關(guān)。

3.我們可以利用同樣會流動的(沙)來制作計時工具,如(沙漏)。

4.古代有一種刻漏,主要由幾個銅水壹組成,又叫(漏壺)。

第三課《我們的水鐘》

1.滴水計時水鐘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受水型)水鐘;另一種是(泄

水型)水鐘。

2.自制水鐘中水流的速度先快后慢。

3.水鐘一般是泄水型和受水型相結(jié)合進行計時。

第四課《機械擺鐘》

1.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2.同一個單擺在相同的時間里擺動的次數(shù)是(相同)的。

3.根據(jù)單擺的(等時性),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

更小。

第五課《擺的快慢》

1.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長短有關(guān)。與(擺錘)的重量,擺動的(幅

度)大小無關(guān)。

2.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3.荷蘭科學家惠更斯制造了第一座帶擺的時鐘。

4.伽利略是第一位發(fā)現(xiàn)擺的等時性的科學家。

第六課《制作鐘擺》

1.擺的擺動快慢只與(擺繩長短)有關(guān)。改變其長短可以改變擺動的

次數(shù)。

.同一個擺在相同時間內(nèi)擺動的(次數(shù))相同,稱之為擺的(等時性

2)0

3.擺鐘就是利用擺的(等時性)來進行制作的,比較精準。

第七課《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

L我國古代把一天分為(12)時辰,就是現(xiàn)在的(24個)小時。

2.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方向變化來計時的工具叫做(日暑)。

3.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掛鐘一般都是(石英鐘),計時比較精準。

4.計時工具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非常大,比如跑步時就會用到(秒表)

計時。

第四單元健康生活

第一課《我們的身體》

1.我們必須吃(食物),才能獲得能量,吸入(氧氣)是為了維持生

叩。

2.(遺傳)、(生活環(huán)境)等是影響生長發(fā)育的因素。

3.(青少年)時期是生長發(fā)育最旺盛的時期。

第二課《身體的運動》

1.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fā)達)、關(guān)節(jié)

更加(靈活)。

2.臺燈上的蛇皮管類似于脊柱的結(jié)構(gòu),門窗上的合頁類似身體上的(關(guān)

節(jié)),機器上的液壓動力裝置相當于(肌肉)。

3.人體上肢做伸時運動時,上面的肌肉(舒張),下面的肌肉(收縮),

骨頭繞著關(guān)節(jié)移動位置,手臂伸直;在做屈時運動時,上面的肌肉(收

縮),下面的肌肉(舒張)產(chǎn)生力量,能牽引骨頭,手臂彎曲。

第三課《心臟和血液》

L食物中的營養(yǎng)和我們吸入的氧氣,進入我們的血液后都將通過(心

臟)、(血液)運輸?shù)缴眢w的各個部分,維持身體的生命運動。

2.心臟由最有力的肌肉組成,心臟不停跳動,實際上是在不停地(收

縮)和舒張,把血液從心臟擠壓到全身,又使(血液)回流到心臟。

3.人體心臟的位置一般在胸口的(左邊)。

第四課《身體的總指揮》

1.(大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被稱為人體的“司令部"。

2.腦位于顱腔內(nèi),包括(大腦)、(小腦)、(腦干)。

3.腦與(脊髓)相連,將彼此聯(lián)系著的神經(jīng)分布到全身的各個部分。

第五課《身體的聯(lián)絡(luò)員》

L把信號從身體其他部分傳入大腦的神經(jīng)叫(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