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雙向細目表促進學生自我分析評價的能力3000字(論文)》_第1頁
《利用雙向細目表促進學生自我分析評價的能力3000字(論文)》_第2頁
《利用雙向細目表促進學生自我分析評價的能力3000字(論文)》_第3頁
《利用雙向細目表促進學生自我分析評價的能力3000字(論文)》_第4頁
《利用雙向細目表促進學生自我分析評價的能力3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利用雙向細目表促進學生自我分析評價的能力【摘要】受到時間等因素影響,教師在講授試卷分析課時,往往無法兼顧所有學生的知識水平。教會學生使用雙向細目表,分析自身試卷問題和知識掌握情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個體知識掌握情況差異大的問題?!娟P鍵詞】試卷分析課;雙向細目表;自我分析一、背景和意義試卷分析課是每次考試結束后必然會上的一節(jié)課。教師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最容易上的就是試卷分析課。但是試卷分析過后,效果如何?往往原來做錯的題目,學生仍然會繼續(xù)做錯。究其緣由,往往是因為教師為求大而全,將“試卷分析”這樣一節(jié)原本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的課當成了一節(jié)“報答案課”。殊不知“分析”二字在這節(jié)課中的真正含義。筆者認為,應當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分析”的意義:既要分析試卷,還要分析學生。(一)分析試卷教師往往把目光更多的集中在題目本身,諸如題型的變化,解題的技巧等等。然而,筆者認為,分析知識點、及其難易度和得分情況,比分析試題本身更為有效。而雙向細目表是一個很好的試卷分析工具。(二)分析學生目前試卷分析課的現(xiàn)狀是,很多教師只做兩件事:一是,對考試成績優(yōu)秀或不佳的學生,進行表揚或者批評;二是,對難題和易錯題,在課上花更多時間講評。這樣的課,最大的受益者是中等層次的學生。畢竟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為求效益最大化,必然會把重點放在這些學生身上。因此,成績優(yōu)異者和后進生就無法從課堂上學到自己想知道的所有知識。(三)設想中的試卷分析課從分析試卷和學生兩個方面考慮,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試卷分析課應當有兩個特點:1.關注知識點本身,而非題型和解題技巧;2.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自我分析的能力。二、設計與實施根據(jù)之前的設想,筆者選擇了虹口區(qū)3次初中月考物理試卷,并分別進行試卷分析課的設計。考試學生為公辦初中學生,班級整體成績在學校處于中等水平,但是學生個體成績差異較大,班級的最高與最低分往往有30到40分之差。(一)設計試卷分析的雙向細目表根據(jù)3次初中月考物理成績,筆者分別創(chuàng)建了基于試卷的雙向細目表。表1試卷一的雙向細目表知識點題目難易程度及得分率簡單全校得分率中等全校得分率較難全校得分率質量、密度10(1),10(2),20(1),21(1),2379%壓力和壓強10(3),13,17,20(2),21(3)84%26(1~4)88%26(5),26(6)43%液體內部的壓強11,21(2),2488%853%大氣壓強2,579%浮力、阿基米德原理4,1986%電流1,985%電阻14,25(2~4)86%25(1),25(5)55%歐姆定律652%串聯(lián)電路及其簡單應用3,12,22(1),22(2)70%15,1861%22(3)47%并聯(lián)電路及其簡單應用369%779%1622%如表1所示,通過對本次考試試卷知識點、難易程度及得分率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校學生對于壓強、浮力等知識點的掌握比較理想。但是對于串、并聯(lián)電路的知識在理解和運用上還比較欠缺。進一步分析試卷,發(fā)現(xiàn)這些試題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即滑動變阻器在串聯(lián)電路中的作用。因此,試卷分析課將重點放在解決串聯(lián)電路動態(tài)變化的問題上。表2試卷二的雙向細目表知識點題目難易程度及得分率簡單全校得分率中等全校得分率較難全校得分率機械運動、參照物283%速度1,1681%1189%長度、時間及其測量385%力的作用效果10(1),10(2)78%1275%牛頓第一定律9,10(3)82%1376%二力平衡4,1787%彈力、彈簧測力計6,1889%重力1959%1461%2342%摩擦力5,765%2451%杠桿20(1),21(1),21(2)71%26(1~4)52%21(3),26(5)31%定滑輪、動滑輪8,20(2),22(1),22(2),25(3~4)61%15,25(1~2)56%22(3),25(5)26%根據(jù)表2顯示,本校學生對于機械運動、長度時間測量,以及二力平衡等知識點掌握情況較好,但是對于重力、摩擦力、杠桿以及滑輪部分缺乏足夠理解。因此,試卷分析課需要著重講解學生的薄弱內容。表3試卷三的雙向細目表知識點題目難易程度及得分率簡單全校得分率中等全校得分率較難全校得分率功983%1179%機械效率2,1278%1876%2461%功率8,1381%2378%動能和勢能3,15,22(1)71%17,25(1~2)67%22(2),22(3),25(3~4)35%機械能、機械能守恒7,1673%14,26(1~3)70%26(4~5)41%分子熱運動191%內能6,20(1)83%20(2)78%比熱容10(1)85%10(2),10(3)82%熱機481%1977%能量的轉化和守恒5,21(1),21(2)86%21(3)79%表3反映的是試卷三的測試成績分析情況??梢钥闯?,本校學生對于分子熱運動、內能和比熱容等知識板塊有較好的認識,但是在動能和勢能、機械能、機械能守恒等知識點上掌握不足。由此可見,試卷分析課要在這些薄弱知識上,花費更多的時間。(二)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培養(yǎng)自我分析能力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試卷分析課不能完全顧及所有類型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對于試卷分析的雙向細目表略加改動,設計了體現(xiàn)學生個體差異的分析表格,以供每個學生使用。表4物理試卷個人知識掌握情況表的示例物理試卷個人知識掌握情況表姓名:知識點題目難易程度及得分率簡單得分率中等得分率較難得分率個人全校個人全校個人全校由表4示例可以看出,這份表格與之前的分析表格略有區(qū)別,增加了個人的試卷得分率,可以方便每個學生與全年級所有學生的得分率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對自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筆者運用這份表格,通過課前、課上與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從而解決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教師無法顧及所有學生擁有不同知識掌握情況的問題。1.課前措施在上課之前,筆者會向學生講解雙向細目表的使用方法。雖然學生不是第一次見到雙向細目表,但是過去更多是看教師使用雙向細目表,來輔助分析班級整體知識的掌握情況。而現(xiàn)在是要求學生自己學會用雙向細目表,分析存在的知識薄弱處,從而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查漏補缺。這樣的做法,可以避免學生因為課上教師沒有講到,而忽略自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解決學生知識掌握水平差異較大的問題。2.課上措施在試卷分析課上,筆者會對學生抽查提問,并且提的問題更加關注學生自己對問題的剖析。比如,當請一位第25題做錯的同學回答問題時,筆者的提問是:“考試時,你是如何思考這道題目的?經(jīng)過今天的講解,你覺得你的問題在哪里?”課堂上的抽查提問,能夠有效督促學生在課前完成試卷分析。3.課后措施試卷分析課后,筆者會請一些考試成績中等及偏下的學生面談。筆者會結合學生各自的雙向細目表,認真傾聽他們的自我分析,從而了解學生對于不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三、分析與啟示(一)長期實施效果顯著圖1展示了經(jīng)過幾個月的針對性練習,使用雙向細目表分析試卷的班級(即九年級四班),在當年初三中考前的一次物理摸底考試中,在涉及過去薄弱知識點的題目上的得分率情況。圖1一次物理摸底考試的薄弱知識點得分率情況其中,動態(tài)電路相關試題(第1次月考為第15題,摸底考試為第15題)從原來的61%的得分率,提升到79.3%的得分率。其余試題雖然由于題型難度等有較大不同,缺乏縱向比較的可行性,但是在與其他未采用此種方式教學的班級的得分率比較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九年級四班與其他班級成績已經(jīng)拉開了比較明顯的距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二)實施之后的啟示經(jīng)過幾個月的實踐探索,筆者所在班級學生成績取得了較大進步,此次教學研究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1.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個體需求。教師之間雖然經(jīng)常拿著各自的平均分在與其他同行較量高低。但是,平均分本身對于學生而言毫無意義。學生個體的學習成績才是決定他們命運的真正砝碼。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個體需求。2.培養(yǎng)學生自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遠比“老師講”重要。通過課堂教學往往很難解決后進生的知識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