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漿膜腔穿刺液詳解_第1頁
糞便漿膜腔穿刺液詳解_第2頁
糞便漿膜腔穿刺液詳解_第3頁
糞便漿膜腔穿刺液詳解_第4頁
糞便漿膜腔穿刺液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糞便漿膜腔穿刺液詳解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66頁。優(yōu)選糞便漿膜腔穿刺液當前2頁,總共66頁。第一部分糞便檢驗

當前3頁,總共66頁。主要內(nèi)容糞便檢查的主要目的糞便標本收集注意事項糞便檢查主要內(nèi)容及臨床意義糞便檢查的臨床應用當前4頁,總共66頁。糞便檢查的主要目的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腸道的肝、膽、胰等器官有無炎癥、梗阻、出血、寄生蟲感染等情況根據(jù)糞便的性狀和組成了解消化狀況,借以粗略地判斷胰腺外分泌功能用糞便隱血檢查作為消化道惡性腫瘤的診斷篩選試驗檢查糞便中有無致病菌以防治腸道傳染病當前5頁,總共66頁。糞便標本收集注意事項1、糞便標本務求新鮮,且不可混入尿液,盛器應潔凈干燥,檢查細菌時應采集于消毒容器內(nèi)。2、一般檢查留少量糞便即可,如孵化血吸蟲毛蚴最好留全部糞便。3、制備糞便涂片或培養(yǎng)分離病原體時應選其粘液或膿血部分,如無異常所見,則可自糞便表面不同部位、糞便深處及糞端等多處取材。4、檢查阿米巴滋養(yǎng)體應于排便后立即從膿血或稀軟部分取材涂片進行鏡檢,標本送檢及檢查時需保溫。5、檢查蟯蟲卵需用透明薄膜拭子于清晨排便前自肛門周圍皺壁處拭取。6、無糞便而又必須檢查時可經(jīng)肛門指診或用采便管獲取糞便。灌腸后的糞便常因過稀及混有油滴等不適于作檢查標本。當前6頁,總共66頁。檢驗內(nèi)容

(一)一般性狀檢驗

(二)顯微鏡檢查

(三)化學檢查

(四)細菌學檢查

當前7頁,總共66頁。(一)一般性狀檢驗

1.量100~300g/次/天。胃、腸、胰有炎癥或功能紊亂時因分泌、滲出及消化吸收不良而糞便量增多。

2.顏色與性狀

正常為黃褐色、軟泥樣圓柱狀,病理情況下可有較多變化3.氣味

正常糞便因含蛋白質分解產(chǎn)物——靛基質及糞臭素等而有臭味,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輕。?;悸阅c炎、胰腺疾病特別是直腸癌潰爛繼發(fā)感染時有惡臭。脂肪及糖類消化不良時糞便呈酸臭味。

4.寄生蟲體

蛔蟲、蟯蟲及絳蟲等較大蟲體或其片段5.結石

膽石、胰石、胃石、糞石等

當前8頁,總共66頁。(1)稀糊狀或稀汁樣便:各種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偽膜性腸炎、艾滋病伴發(fā)腸道隱孢子蟲感染(2)溏便: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胃竇儲留(3)米泔樣便:霍亂、副霍亂(4)粘液便:各類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5)凍狀便:腸易激綜合征(IBS)、某些慢性菌痢病變時顏色與性狀的變化當前9頁,總共66頁。(6)膿血便:下段腸道有病變,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腸或直腸癌☆細菌性痢疾:以膿為主☆阿米巴痢疾:以血為主

(7)鮮血便:痔瘡、肛裂、直腸癌、直腸息肉(8)柏油樣便:上消化道出血(9)白陶土樣便:阻塞性黃疽(10)細條狀便:直腸狹窄,多見于直腸癌(11)干結便:便秘(12)乳凝塊:乳兒消化不良時

當前10頁,總共66頁。(二)顯微鏡檢查

1.細胞:

(1)白細胞:主要指中性粒細胞,正常不見或偶見增多:腸炎(<15個/HP散在),菌痢多量嗜酸細胞增多:過敏性腸炎、腸道寄生蟲?。?)紅細胞:正常無,腸道下段炎癥(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等)、結腸癌及出血時可見

(3)巨噬細胞(大吞噬細胞):菌痢、直腸炎癥

(4)腸粘膜上皮細胞:正常見不到,炎癥時增多(5)腫瘤細胞:乙狀結腸癌、直腸癌當前11頁,總共66頁。2.食物殘渣(1)淀粉顆粒:腹瀉者的糞便中易見到,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時增多(2)脂肪小滴:腸蠕動亢進,腹瀉及胰腺外分泌功能減退時可見增多,尤其是慢性胰腺炎、胰頭癌時(3)肌肉纖維:腸蠕動亢進,腹瀉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時可增多胰腺外分泌功能減退時易見(4)結締組織:胃疾患而缺乏蛋白酶時(5)植物細胞及植物纖維:腸蠕動亢進腹瀉時增多當前12頁,總共66頁。3.寄生蟲

腸道寄生蟲病診斷主要靠鏡檢查找蟲卵、原蟲滋養(yǎng)體及其包囊在艾滋病以及其他處于繼發(fā)性免疫抑制狀態(tài)的患者中寄生蟲的感染率有所增高糞便中有意義的原蟲類主要是阿米巴滋養(yǎng)體及其包囊。藍氏賈第鞭毛蟲寄生于人的十二脂腸及空腸上段,并可進入膽道或膽囊引起感染當前13頁,總共66頁。(三)化學檢查

1.隱血試驗

對消化道少量出血的診斷有重要價值A.消化性潰瘍活動時呈間斷陽性B.消化道癌癥早期(如胃癌)陽性率可達20%,晚期可達95%,且呈持續(xù)陽性;故糞便隱血檢查已被用作消化道惡性腫瘤的診斷篩選指標。C.糞便隱血檢查還有助于早期診斷出血熱。當前14頁,總共66頁。2.

膽色素檢查正常糞便中無膽紅素而有糞膽原與糞膽素。在乳幼兒因正常腸道的群尚未建立或成人于大量應用抗生素之后,可查見膽紅素。當腸蠕動加速、腹瀉其膽紅素尚未被腸道菌所還原時,糞便呈深黃色,膽紅素定性試驗呈強陽性。糞膽素含量的減少有助于膽道梗阻的診斷,完全梗阻時糞便外觀呈白陶土樣,糞膽原試驗呈陰性反應,糞膽原、糞膽素含量增多,對溶血性疾病的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當前15頁,總共66頁。

(四)細菌學檢查(自學復習)

腸道致病菌的檢查主要靠培養(yǎng)分離與鑒定,但有時也作直接涂片檢查,主要用來檢查:霍亂弧菌,以懸滴法觀察其特有形態(tài)及運動方式某些腹瀉患者稀汁樣糞便涂片時可見多數(shù)八疊球菌及人體酵母菌。懷疑偽膜件腸炎時,涂片染色后查找葡萄球菌,念珠菌或梭桿菌等懷疑腸結核時行耐酸染色后查找其分支桿菌。糞便結核菌培養(yǎng)有助于確診當前16頁,總共66頁。四、臨床應用

腸道感染性疾病腸道寄生蟲病消化吸收功能過篩試驗消化腫瘤過篩試驗黃疸的鑒別診斷當前17頁,總共66頁。

第二部分漿膜腔積液檢驗

當前18頁,總共66頁。人體的胸腔、腹腔、心包腔及關節(jié)腔等統(tǒng)稱為漿膜腔。生理狀態(tài)下腔內(nèi)含有少量液體,主要起潤滑作用,病理狀態(tài)下,腔內(nèi)液體增多,稱為漿膜腔積液(serousmembranefluid)。因積液形成的原因及性質不同,可分為漏出液和滲出液兩類。幾個基本概念當前19頁,總共66頁。漏出液(transudate)

為非炎性積液,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為:血漿膠體滲透壓減低.常見于肝硬化,腎病綜合證、重度營養(yǎng)不良等;毛細血管內(nèi)壓力增高,常見于慢性心力衰竭;淋巴管阻塞,常見于腫瘤壓迫或絲蟲病引起的淋巴回流受阻當前20頁,總共66頁。滲出液(exudate)

細菌感染:多由其引起,如化膿性及結核性胸膜炎、腹膜炎等非感染性原因:如外傷、化學性刺激(膽汁、胰液、尿素)等惡性腫瘤當前21頁,總共66頁。一、檢驗內(nèi)容

(一)一般性狀檢驗(二)化學檢查(三)顯微鏡檢查(四)細菌學檢查

當前22頁,總共66頁。(一)一般性狀檢驗1.顏色漏出液多為淡黃色。滲出液常呈深黃色,但病因不同亦可呈其他顏色。

紅色(血性)

惡性腫瘤、結核病急性期、

風濕性疾病等

黃色濃稠

化膿性細菌感染

綠色

綠膿桿菌感染等2.透明度漏出液多為透明;滲出液因含較多細胞、細菌等成分而成不同程度渾濁。3.比重漏出液比重多低于1.018;滲出液比重多高于1.018。4.凝固性正常不易凝固,滲出液易凝固。當前23頁,總共66頁。(二)化學檢查

1、粘蛋白定性試驗(Rivalta試驗):漿膜上皮細胞受炎癥刺激,可產(chǎn)漿膜粘蛋白。

【臨床意義】漏出版多為陰性反應;滲出液多為陽性反應。2、蛋白定量試驗【臨床意義】漏出液蛋白總量多〈25g/L;滲出液蛋白總量〉30g/L。3、葡萄糖測定【臨床意義】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與血糖近似;滲出液中葡萄糖可被某些細菌分解而減少。見于化膿性胸膜炎,結核性胸膜炎,癌細胞廣泛浸潤胸膜時。當前24頁,總共66頁。4、酶活性測定:胸(腹)腔積液中所含的各種酶多達數(shù)十種,較有診斷價值的有:乳酸脫氫酶LDH:漏出液中LDH活性與正常血清相近滲出液中活性增為2.5-30x正常人血清胸腔積液中LDH以膿性積液最高,可達正常血清的30×,其次為癌性積液;結核略高腹腔積液中LDH活性以腹膜癌最高,其次為腹膜炎淀粉酶AMY:原發(fā)或繼發(fā)肺腺癌患者,胸腔積液中淀粉酶活件顯著增高多>300IU/L

各型胰腺炎或胰腺癌患者腹腔積液淀粉酶活性均可增高,可達正常血清的3×溶菌酶LZM:胸(腹)腔積液LZM以膿性積液最高,

結核性次之

5、癌胚抗原CEA測定:癌性胸(腹)腔積液CEA多〉5μg/L當前25頁,總共66頁。(三)顯微鏡檢查1.細胞計數(shù)漏出液細胞較少<100/μl,滲出液>5002.細胞分類漏出液中主要為間皮及淋巴細胞;滲出液因病因不同,可分別以中性、淋巴、嗜酸性粒細胞為主,亦可見腫瘤細胞。中性:多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結核性感染早期淋巴:多見于慢性感染,如結核、梅毒等嗜酸:常見于過敏性疾病或寄生蟲病3.細胞學檢查漿膜腔積液中檢出腫瘤細胞是診斷原發(fā)或轉移腫瘤的重要依據(jù)當前26頁,總共66頁。(四)細菌學檢查將漿膜腔積液沉淀后取沉淀物涂片染色,查找病原菌,必要時進行培養(yǎng)或動物接種當前27頁,總共66頁。漏出液與滲出液的鑒別漏出液為非炎性積液,滲出液為炎性積液,區(qū)分積液的性質對某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均有重要意義當前28頁,總共66頁。三、常見滲出液的特點

1.漿液性滲出液

黃色,清或微混,細胞數(shù)多在(200-500)×106/L.常見于結核性胸膜炎、化膿性胸膜炎早期及胸膜轉移癌的早期,有時可見于風濕性疾病等引起的胸、腹腔積液、心包積液及關節(jié)滑囊液。2.血性滲出液呈不同程度的紅色,陳舊性出血時可呈暗褐色,紅細胞多〉50×109/L常見于胸膜創(chuàng)傷、惡性腫瘤及結核性病變的急性期。3.膿性滲出液黃色、渾濁,含大量中性粒細胞,涂片或細菌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病原體。常見于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化膿性細菌感染。4.乳糜性滲出液呈乳白色渾濁。多因胸導管或大乳糜管阻塞、破裂或受壓所致。見于縱隔腫瘤、淋巴結核、絲蟲感染等所致的胸腹腔積液。5.膽汁性滲出液當前29頁,總共66頁。第三部分腦脊液的檢驗當前30頁,總共66頁。腦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是存在于腦室及蛛網(wǎng)膜下腔內(nèi)的一種無色透明液體,循環(huán)流動于腦和脊髓表面,大約70%來自腦室系統(tǒng)脈絡膜叢的超濾和分泌,其余由腦室的室管膜和蛛網(wǎng)膜下腔所產(chǎn)生,通過蛛網(wǎng)膜絨毛回收入靜脈。

基本概念當前31頁,總共66頁。腦脊液的主要功能

保護腦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蕩損傷;調節(jié)顱內(nèi)壓力的變化;供給腦、脊髓的營養(yǎng)物質、并運走代謝產(chǎn)物;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堿儲量、維持正常pH等。當前32頁,總共66頁。一.腦脊液的采集及檢查適應證

當前33頁,總共66頁。適應癥:有腦膜刺激癥狀疑有顱內(nèi)出血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惡性腫瘤脫(神經(jīng))髓鞘疾病有劇裂頭痛、昏迷、抽搐或癱瘓而疑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患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需椎管內(nèi)給藥治療者。當前34頁,總共66頁。禁忌癥:

顱內(nèi)壓升高,眼底有明顯乳頭水腫處于休克、衰竭或瀕臨狀態(tài)局部皮膚有炎癥者

當前35頁,總共66頁。腦脊液收集于三管:

第一管:細菌學檢查第二管:化學和免疫學檢查第三管: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如懷疑為惡性腫瘤,另留一管作脫落細胞檢查。當前36頁,總共66頁。二、檢驗項目

(一)一般性狀檢查

(二)化學檢查

(三)顯微鏡檢查

(四)細菌學檢查

(五)免疫學檢查

當前37頁,總共66頁。(一)一般性狀檢查1.顏色:無色透明液體

(1)紅色常因出血引起,主要見于穿刺損傷、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或腦室出血。

(2)黃色

又稱黃變癥,常因腦脊液中含有變性血紅蛋白、膽紅素或蛋白量異常增高引起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椎管阻塞(如髓外腫瘤)、多神經(jīng)炎、腦膜炎(3)乳白色:白細胞增多引起,見于化膿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

(4)微綠色:綠膿桿菌引起的腦膜炎。(5)褐色或黑色:腦膜黑色素瘤。當前38頁,總共66頁。2.透明度

正常腦脊液清晰透明

病毒性腦炎、流行性乙型腦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梅毒—WBC輕度增加—CSF清晰透明或微濁結核性腦膜炎—WBC中度增加—CSF毛玻璃樣微濁化膿性腦膜炎—WBC極度增加—呈乳白色混濁腰椎穿刺損傷出血——CSF紅色混濁3.凝固物

24小時,無凝塊或薄膜

結核性腦膜炎—靜置12-24小時后液面有纖細薄膜形成—此膜結核菌檢出率高當前39頁,總共66頁。(二)化學檢查

1.蛋白質檢查

(1)蛋白定性試驗(Pandy試驗)【原理】腦脊液蛋白質與石炭酸結合生成不溶性蛋白鹽而出現(xiàn)混濁或沉淀,此法比較敏感,當總蛋白>0.25g/L可呈弱陽性反應?!緟⒖贾怠浚?)或(±)當前40頁,總共66頁。(2)蛋白定量試驗【參考值】【臨床意義】蛋白含量增加:①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加②腦脊液循環(huán)障礙③鞘內(nèi)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④鞘內(nèi)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加⑤損傷性腰椎穿刺當前41頁,總共66頁。蛋白質含量減少:①腦脊液更新加快②損傷或腰穿引起的腦脊液漏③顱內(nèi)壓增加及甲亢患者(3)蛋白電泳檢測

(略)當前42頁,總共66頁。2.葡萄糖檢查

【參考值】腦脊液/血漿葡萄糖比率0.3-0.9【臨床意義】CSF-Glu<2.25mmol/L或比值<0.3為降低。見于:①化膿性腦膜炎②結核性腦膜炎③其他:累及腦部的腫瘤、結節(jié)病、梅毒性腦膜炎、風濕性腦膜炎、癥狀性低血糖

當前43頁,總共66頁。3.氯化物檢查

【參考值】120-130mmol/L【臨床意義】結核性腦膜炎CSF中氯化物明顯減少,可降至102mmol/L化膿性腦膜炎減少,但不如結核明顯非中樞系統(tǒng)疾病如大量嘔吐、腹瀉、脫水造成血氯降低時,CSF中氯化物亦可減少其他中樞系統(tǒng)疾病多正常當前44頁,總共66頁。4.酶學檢查:(自學)

LDH、AST、CK、LZM當前45頁,總共66頁。(三)顯微鏡檢查1.細胞計數(shù)正常腦脊液中無紅細胞,僅有少量白細胞【參考值】成人(0-8)×106/L兒童(0-15)×106/L當前46頁,總共66頁。2.細胞分類

【參考值】正常主要為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兩者比率為7:3【臨床意義】細胞數(shù)增多見于:(1)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性疾?。?)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性疾?。?)腦寄生蟲?。?)腦室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當前47頁,總共66頁。(四)細菌學檢查當前48頁,總共66頁。(五)免疫學檢查免疫球蛋白檢測結核性腦膜炎的抗體的檢測乙型腦炎病毒抗原檢測用單克隆抗體技術檢測腦脊液中的癌細胞當前49頁,總共66頁。(六)常見腦及腦膜疾病的腦

脊液特點(表4-3-8)

當前50頁,總共66頁。三、臨床應用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協(xié)助腦部腫瘤的診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及療效觀察

當前51頁,總共66頁。

第四部分

胃液及十二指腸引流液檢驗當前52頁,總共66頁。一、胃液檢驗胃液分析對胃分泌功能及其他系統(tǒng)疾患,如某些貧血的診斷和鑒別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當前53頁,總共66頁。(一)一般性狀檢驗量正常經(jīng)12h空腹后的胃液量為10~100m1,(1)若>100ml,見于:a.胃液分泌過多:如十二脂腸潰瘍、Zollinger一Ellison綜合證(胃泌素瘤)b.胃排空障礙:如胃蠕動功能減退及幽門梗阻。(2)<10ml主要見于:胃蠕動亢進及萎縮性胃炎。

當前54頁,總共66頁。顏色正常胃液多為清晰無色如含有相當量的粘液可呈稍混濁的灰白色有膽汁反流則呈黃或黃綠色混濁少量紅色血絲常因咽管擦傷粘膜所致

咖啡殘渣樣外觀表示胃內(nèi)有陳舊性出血常見于胃癌或糜爛性胃炎氣味正常胃液略帶酸味消化不良或明顯的胃內(nèi)容儲留有機酸增多時,則有發(fā)酵味晚期胃癌時可有惡臭小腸低位梗阻時可有糞臭當前55頁,總共66頁。粘液正常胃液中有少量分布均勻的粘液當胃有炎癥時增多,慢性胃炎時明顯增多,使胃液稠度增大咽下的鼻咽部粘液或痰常充滿氣泡浮于胃液表面粘液一般呈弱堿性,大量存在時可影響胃液的酸度食物殘渣12h空腹后的胃液中應無食物殘渣否則提示胃蠕動力不足,常見于:胃擴張、胃下垂、胃輕癱

也可見于幽門潰瘍,腫瘤等所致梗阻或部分梗阻,此時胃液可呈食糜樣分層

胃液抽出后靜置片刻,正??崭刮敢盒纬蓛蓪樱瓷蠈訛檎骋簩?,下層為胃液層病理情況下,胃液層混濁不清或底部出現(xiàn)食物殘渣及其他有形成分。當前56頁,總共66頁。(二)化學檢查

1、胃酸分泌量測定

是胃分泌功能的主要客觀指標游離酸和結合酸游離酸(freeacid)即鹽酸,結合酸(combindacid)指與蛋白質疏松結合的鹽酸,總酸則包括游離酸、結合酸和來自食物或細菌代謝的有機酸,如乳酸、醋酸及酸性磷酸鹽等基礎胃酸排泌量、最大胃酸排泌量、高峰胃酸排泌量的測定:檢查胃酸分泌情況對胃、十二指腸疾病以及胃泌素瘤的診斷和治療均有重要價值。胃液的pH測定:除測定胃酸分泌量外,還可以測定胃液的pH值以了解酸度。

當前57頁,總共66頁。五肽胃泌素試驗

基礎胃酸排泌量(basalacidoutput,BAO)最大胃酸排泌量(maxima1acidoutpu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