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8T066-2020大豆葉部主要病害化學殺菌劑減施增效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2308T066-2020大豆葉部主要病害化學殺菌劑減施增效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2308T066-2020大豆葉部主要病害化學殺菌劑減施增效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2308T066-2020大豆葉部主要病害化學殺菌劑減施增效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2308T066-2020大豆葉部主要病害化學殺菌劑減施增效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DBT20ICS65.020B16DB2308DBT020佳木斯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2DB2308/T066—2020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佳木斯市農業(yè)農村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佳木斯市農業(yè)農村局組織實施。本標準起草單位: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佳木斯分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姚亮亮、高雪冬、張茂明、顧鑫、楊曉賀、丁俊杰、劉偉、邱磊、趙海紅、劉俊剛、靳曉春、李如來、吳麗麗、王慶勝、孟慶英、李志民、李增杰、馬瑞。3DB2308/T066—2020大豆葉部主要病害化學殺菌劑減施增效技術規(guī)程1范圍本規(guī)程規(guī)定了大豆葉部主要病害殺菌劑減施增效技術措施。本規(guī)程適用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春大豆種植,達到對葉部病害防治過程中殺菌劑減施增效目的。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2-2010糧食作物種子第二部分:豆類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guī)程。3.1大豆葉部主要病害殺菌劑減施增效技術根據(jù)土地狀況及往年發(fā)病情況采用農業(yè)措施、葉面遮蓋劑及殺菌劑+助劑的方式進行控制大豆葉部病害的栽培技術。3.2大豆灰斑病由Cercosporasojina引起的葉部癥狀為主的大豆病害。3.3大豆細菌性斑點病由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引起的葉部癥狀為主的大豆病害。3.4大豆霜霉病由Peronosporaman-schurica引起的葉部癥狀為主的大豆病害。3.5大豆紫斑病由CercosporakikuchiiChupp.引起的葉部癥狀為主的大豆病害。3.6抗病品種經鑒定確認為大豆灰斑病、大豆細菌性斑點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紫斑病抗性水平為中抗至高抗程度的大豆品種。3.7農業(yè)防治4DB2308/T066—2020利用改進的耕作栽培技術達到控制大豆葉部主要病害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方法。4大豆葉部病害防治的原則大豆葉部主要病害防治以種植抗病品種及農業(yè)防治為主,利用生物農藥代替化學農藥為輔助的防治原則。5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5.1品種選擇選用豐產性好、抗1-3種病害的大豆品種。5.2種子精選種子進行精選,剔除病斑粒、蟲食粒及雜質。種子純度、凈度、發(fā)芽率、水分等符合GB4404.2-2010中有關規(guī)定。6地塊選擇6.1選用地勢平崗、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較肥沃的地塊。6.2選擇前茬為玉米、小麥等禾谷類或非豆科類作物地塊,不宜選擇蕎麥、甜菜、向日葵、雜豆、麻類等茬地塊。7農業(yè)防治7.1輪作適合與禾本科作物輪作3年以上,嚴禁大豆重茬、迎茬,合理輪作。7.2深翻地前茬作物收割后及時進行深翻,并將病殘體清出田外,減少菌源。7.3田間管理在生長期間若發(fā)現(xiàn)病株應及時拔除,深埋或燒毀。7.4中耕及時進行中耕培土,促進地上莖基部側生新根的形成,恢復生機,減輕病情。8生物防治采用大豆開花初期噴施葉面遮蓋劑預防大豆葉部病害。每畝地噴施10斤。采用減少殺菌劑劑量30-50%,并添加助劑的措施治療葉部病害,具體助劑用量、使用方法按說明書進行。5DB2308/T066—2020附錄A(資料性附錄)大豆葉部主要病害病原菌和癥狀的描述A.1大豆葉部病害病原菌A.1.1大豆灰斑病病菌CercosporasojinaHara,屬半知菌亞門尾孢屬。分生孢子圓柱狀或棍棒狀,具隔膜1~11個,無色透明,大小24~108×3~9μm。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從氣孔伸出,無分枝,具0~3個隔膜,顏色褐A.1.2大豆細菌性斑點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稱丁香假單胞菌大豆致病變種(大豆細菌疫病假單胞菌),屬細菌。菌體桿狀,大小0.6~0.9μm,有莢膜,無芽孢,極生1~3根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在肉汁胨瓊脂培養(yǎng)基上,菌落圓形白色,有光澤,稍隆起,表面光滑邊緣整齊。A.1.3大豆霜霉病菌Peronosporaman-schurica(Naum.)屬卵菌,霜霉目,卵孢子球狀、黃褐色、厚壁,表面光滑或有突起物。孢囊梗二叉狀分枝、末端尖銳,頂生一個孢子囊、無色,橢圓形或卵形。病菌除為害大豆外,還為害野大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現(xiàn)象,美國鑒定出32個生理小種,中國已鑒定出3個小種。最適發(fā)病溫度為20~22℃,10℃以下或30℃以上不能形成孢子囊,15~20℃為卵孢子形成的最適溫度。A.1.4大豆紫斑病菌CercosporakikuchiiChupp.稱菊池尾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子座小,分生孢子梗簇生,不分枝,暗褐色,大小45~200×4~6(μm)。分生孢子無色,鞭狀至圓筒形,頂端稍尖,具分隔,多的達20個以。A.2田間癥狀A.2.1大豆疫霉根腐病大豆灰斑病對大豆葉、莖、莢、籽實均能造成危害,以葉片和籽實最重。子葉上病斑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深褐色,略凹陷。葉片上病斑多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中央灰白色,周圍紅褐色,與健部分界清晰,這是區(qū)分灰斑病與其它葉部病害的主要特征。氣候潮濕時病斑背面有密集的灰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嚴重時一葉片上可生幾十個病斑,使葉片提早脫落。莖、枝和葉柄上結莢后產生橢圓形或紡錘形病斑,中央褐色,邊緣紅褐色,后期中央灰色,邊緣黑褐色,其上布滿微小黑點。莢上病斑圓形或橢圓形,形狀顏色同葉上病斑。種粒上病斑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中央灰色,邊緣紅褐色,形成蛙眼。A.2.2大豆細菌性斑點病危害幼苗、葉片、葉柄、莖及豆莢。幼苗染病子葉生半圓形或近圓形褐色斑。葉片染病初生褪綠不6DB2308/T066—2020規(guī)則形小斑點,水漬狀,擴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大小約3~4mm,病斑中間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圍具一圈窄的褪綠暈環(huán),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塊。莖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漬狀長條形,擴展后為不規(guī)則狀,稍凹陷。莢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條斑。A.2.3大豆霜霉病病苗子葉無癥,第一對真葉從基部開始出現(xiàn)褪綠斑塊,沿主脈及支脈蔓延,直至全葉褪綠。以后全株各葉片均出現(xiàn)癥狀?;ㄆ谇昂髿夂虺睗駮r,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層,最后病葉變黃轉褐而枯死。葉片受再侵染時,形成褪綠小斑點,以后變成褐色小點,背面產生霉層。受害重的葉片干枯,早期脫落。豆莢被害,外部無明顯癥狀,但莢內有很厚的黃色霉層,為病菌的卵孢子。被害籽粒色白而無光澤,表面附有一層黃白色粉末狀卵孢子。A.2.4大豆紫斑病主要為害豆莢和豆粒,也為害葉和莖。苗期染病,子葉上產生褐色至赤褐色圓形斑,云紋狀。真葉染病初生紫色圓形小點,散生,擴展后形成多角形褐色或淺灰色斑。莖稈染病形成長條狀或梭形紅褐色斑,嚴重的整個莖稈變成黑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