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受扭構(gòu)件承載力_第1頁
第7章 受扭構(gòu)件承載力_第2頁
第7章 受扭構(gòu)件承載力_第3頁
第7章 受扭構(gòu)件承載力_第4頁
第7章 受扭構(gòu)件承載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7章受扭構(gòu)件承載力

第7章受扭構(gòu)件截面承載力

一、純扭構(gòu)件扭曲截面承載力二、彎剪扭構(gòu)件扭曲截面承載力三、構(gòu)造要求

工程實例

平衡扭轉(zhuǎn)靜定問題

約束扭轉(zhuǎn)超靜定問題

受扭構(gòu)件中尋常也配置縱筋和箍筋以抵御扭矩

一、純扭構(gòu)件扭曲截面承載力1、試驗研究

(1)素混凝土純扭構(gòu)件

先在某長邊中點開裂

形成一螺旋形裂縫,一裂即壞

三邊受拉,一邊受壓

T(T)

2

11

2

Tmax

裂縫

T(T)

受壓區(qū)

(2)鋼筋混凝土純扭構(gòu)件

開裂前鋼筋中的應力很小

開裂后不馬上破壞,裂縫可以不斷增加,隨著鋼筋用量的不同,有不同的破壞形態(tài)

T(T)

T(T)

少筋破壞:

適筋破壞:

超筋破壞:

裂后鋼筋應力裂后鋼筋應力裂后鋼筋應力激增,構(gòu)件破增加,繼續(xù)開增加,繼續(xù)開壞

裂,鋼筋屈服,裂,混凝土壓混凝土壓碎,碎,構(gòu)件破壞,構(gòu)件破壞

鋼筋未屈服

設(shè)計時應避免出現(xiàn)

部分超筋破壞:

裂后鋼筋應力增加,繼續(xù)開裂,混凝土壓碎,構(gòu)件破壞,縱筋或箍筋未屈服

(3)鋼筋混凝土純扭構(gòu)件破壞形態(tài)

(4)實測扭矩—扭轉(zhuǎn)角曲線

2、純扭構(gòu)件的扭曲截面承載力

(1)開裂扭矩

開裂前,抗扭鋼筋的應力很小,可忽略抗扭鋼筋的貢獻,近似取混凝土構(gòu)件在開裂時的承載力作為開裂扭矩

ft

d2

Fft

ft

d1

max

F1

2

ftb

截面剪應力分布

h

d2F2d1b/2

計算各部分扭剪應力的合力及相應組成的力偶,可得:

b2Tcr2(F1d2F2d1)(3hb)ftWtft6矩形截面的抗扭塑性抗爭矩

F1F2b

F1b/2

混凝土材料并非理想彈塑性材料,故可取

Tcr0.7Wtft

h

3、矩形截面純扭構(gòu)件承載力

(1)基本假定

*箱形截面:忽略核心區(qū)混凝土的作用*空間桁架

*混凝土開裂后不承受拉力

箍筋

裂縫

T

T

*忽略混凝土斜桿的抗剪作用*忽略縱筋和箍筋的銷栓作用

F4+F4=Ast4st

F1+F1=Ast1st

縱筋

s

F3+F3=Ast3st

裂縫箍筋

T

T

抗扭承載力

定義剪力流

F4+F4=Ast4st

F1+F1=Ast1st

縱筋

s

F2+F2=Ast2st

q=Tte

qtte

抗扭承載力

F3+F3=Ast3st

Tu2Acorq

剪力流中心線所包圍的面積

te

Acor

h

b

裂縫箍筋

TT

縱筋的拉力對隔離體ABCDF4+F4=Ast4fyF1+F1=Ast1fy

縱筋D

C

F1F2qhcorctg相應其它三個面的隔離體

AsF2+F2=Ast2fyq=TteF1

B

F3+F3=Ast3fy

F1'F4'qbcorctg

F4F3qhcorctgFF2'qbcorctg'3te

D

C

AcorhqhcorNdF2b

dA

Nsvt

q

shcorctgB

裂縫箍筋

TT

縱筋的拉力F1F2qhcorctgF1'F4'qbcorctgF4F3qhcorctgF3'F2'qbcorctgF4+

F4=Ast4fyF1+F1=Ast1fy

縱筋D

C

AsF2+F2=Ast2fy

B

F3+F3=Ast3fy

AstlfyF1FF2FF3FF4F4'qcorctg假使配筋適中,縱筋可以屈服'3teAcorhqhcor

'1

'2

q=Tte

F1

D

C

NdF2

dA

Nsvt

q

shcorctgB

b

裂縫箍筋

TT

箍筋的拉力對斜裂縫上半部分的隔離體ACDF4+F4=Ast4fyF1+F1=Ast1fy

縱筋D

C

AsF2+F2=Ast2fyq=TteF1

B

Nsvt

hctgAsvt1fyvcorqhcors

F3+F3=Ast3fy

D

C

假使配筋適中,箍筋亦可以屈服

teAcorhqhcorNdF2b

dA

Nsvt

q

shcorctgB

裂縫箍筋

TT

縱筋與箍筋的配筋強度比AstlfyqcorctgF4+F4=Ast4fyF1+F1=Ast1fy

縱筋D

C

hcorctgAsvt1fyvqhcors消去q

AsF2+F2=Ast2fyF1

B

F3+F3=Ast3fy

D

C

ctg

AstlfysAsvt1fyvcor

q=Tte

teAcorh

qhcorNdF2

dA

Nsvt

q

shcorctgB

縱筋與箍筋配筋強度比

b

裂縫箍筋

TT

抗扭承載力的計算公式AstlfyqcorctghcorctgAsvt1fyvqhcors消去

縱筋D

CF4+F4=Ast4fy

F1+F1=Ast1fy

AsF2+F2=Ast2fyF1

B

F3+F3=Ast3fy

D

C

q

AstlfyAsvt1fyvscorTu2Acorqte

q=TteqhcorAcorh

NdF2

dA

Nsvt

q

shcorctgB

Tu2Acor

Asvt1fyvs

b

反映配筋對抗扭承載力的貢獻,對任意形狀的薄壁構(gòu)件可導出類似的公式

方法二

抗扭縱筋沿截面核心周長的單位長度上的受拉承載力:

NstAstfyucorucorNsv1Asv1fyvss

箍筋沿構(gòu)件長度方向的單位長度上的受拉承載力:

縱筋與箍筋配筋強度比:

Astfy/ucorAsv1fyv/s

fyAstsfyvAsv1ucor

理論計算公式

1)由(b)可知,抗扭縱筋在高度hcor范圍內(nèi)承受的縱向拉力為:

AstNstfyhcorucor2)箍筋間距為s范圍內(nèi)箍筋所承受的豎向拉力為:3)hcor范圍內(nèi)混凝土斜壓桿承受的壓力C與Nst、Nsv構(gòu)成平面力系,則:

Asv1Nsvfyvhcorcots

NstcotNsv

4)聯(lián)立上述三式,則:

cot

AstfysAsv1fyvucor

5)沿h邊和b邊剪力分別為:

TuVhbco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