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路四期道路工程邊坡防護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
寨子路四期道路工程邊坡防護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
寨子路四期道路工程邊坡防護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
寨子路四期道路工程邊坡防護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
寨子路四期道路工程邊坡防護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寨子路四期工程巖土施工圖設計第1頁共13頁第3頁共13頁寨子路四期道路工程邊坡防護施工圖設計說明1工程概況1.1項目概況本次設計范圍包含寨子路二標段(K1+000.000~K1+702.226)和東9號路(K0+000.000~K0+126.840),寨子路二標段設計時速50km/h,雙向六車道,標準路幅寬度37m;全線含分離式隧道一座,左線長410m,右線長385m,隧道左、右線采用分離式單向三車道,隧道單洞凈寬為14.25m;東9號路(K0+000.000~K0+126.840)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設計時速30km/h,標準路幅16m,雙向兩車道,其中包含預留地通道長43m,寬13.2m。本次設計范圍內高邊坡防護設計情況如下表所示:表1邊坡支護情況邊坡編號防護范圍長度最高高度邊坡類型安全等級防護形式備注(m)(m)1#邊坡K1+500~K1+680道路右側18810.4永久填方一級坡率法+三維網植草護坡2#邊坡ZK1+490~K1+520道路左側5612.0永久挖方、巖土混一級坡率法+蜂巢格室僅隧道洞門外3#(A)邊坡YK1+050~YK1+080道路右側3512.0永久挖方、巖質一級坡率法+蜂巢格室僅隧道洞門外3#(B)邊坡ZK1+060~ZK1+080道路左側208.9永久挖方、巖質一級坡率法+蜂巢格室僅隧道洞門外4#邊坡(東9號路地通道基坑)K0+050~K0+150道路左側13611.7永久挖方、巖質一級坡率法+蜂巢格室(永久)地通道基坑邊坡17711.5臨時挖方、右側巖質、左側土質一級坡率法2設計依據2.1《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2.2《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15)2.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2015年版)2.4《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11)2.5《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2.6《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2016)2.7《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2.8《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2.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2.10《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15)2.11《建筑邊坡工程檢測技術規(guī)范》(DBJ50/T-137-2012)2.1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JTG/TD32-2012)2.13《市政工程邊坡及支擋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126-2011)2.14《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15《寨子路四期(人高路-明月大道)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直接詳勘,重慶中科勘測設計有限公司2020年4月提供)2.1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2.17渝建發(fā)[2010]166號文《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項目勘察設計管理的意見》2.18《重慶兩江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建設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寨子路四期道路工程高邊坡、深基坑支護方案設計安全專項論證意見》2.19初步設計批復(正在辦理)2.20《重慶兩江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建設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寨子路四期道路工程高邊坡、深基坑支護方案設計可行性評估報告》3上階段設計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備注:以下各階段意見不限于本設計文件資料,還包含隧道明洞段臨時邊坡的審查意見,隧道洞口以內的所有邊坡設計文件見隧道工程專業(yè)施工圖。3.1高邊坡支護方案設計安全專項論證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1、校核邊坡特征、破壞模式,完善評價及設計?;貜停焊鶕彶橐庖姡:诉吰绿卣鳌⑵茐哪J?,完善補充評價及設計,詳見設計說明和計算書文本。2、增加進出口邊仰坡設計剖面,完善圖說。回復:根據審查意見,增加進出口邊仰坡設計剖面,完善圖說,詳見圖紙YG-03。3、增加進出口仰坡采用樁排式錨桿擋墻+坡率法放坡比選方案?;貜停焊鶕彶橐庖姡诜桨冈O計文本中增加進出口仰坡采用樁排式錨桿擋墻+坡率法放坡比選方案。4、明確施工步序;加強截排水設計和邊坡監(jiān)測要求;強調“動態(tài)設計、信息化施工”原則?;貜停焊鶕彶橐庖姡鞔_施工步序;加強截排水設計和邊坡監(jiān)測要求;強調“動態(tài)設計、信息化施工”原則,詳見設計說明。3.2高邊坡評估報告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1、總平面圖中需表達坡頂坡底線并準確定位,核實用地紅線邊界與邊坡之間的關系。回復:根據審查意見,復核平面圖中各邊坡的邊坡線,擬建隧道及道路周邊地塊還未發(fā)件,各建設工程邊線無不良相互影響。2、補充完善各典型段邊坡立、剖面設計。其中剖面圖中需準確表達邊坡上下建筑物,核實與邊坡存在的相互影響?;貜停焊鶕彶橐庖?,補充完善路堤邊坡、隧道明洞段等典型段的邊坡立面、剖面圖設計,詳見圖紙YG-02、YG-03。并核實邊坡中建構筑物與邊坡的相互影響。3、校核巖土參數,核實完善各典型段邊坡(與剖面圖一一對應)地質描述、破壞模式分析、穩(wěn)定性計算、巖土壓力和結構支檔計算?;貜停簭秃藥r土計算參數,經復核計算參數與地勘資料一致。計算選取最不利典型斷面(3-3`剖面、10-10`剖面、11-11`剖面、12-12`剖面、20-20`剖面、21-21`剖面、22-22`剖面、24-24`剖面)進行邊坡破壞模式分析、穩(wěn)定性計算、巖土壓力和結構支檔計算,計算結果滿足規(guī)范要求。4、結合場地,完善邊坡截排水組織設計,包括坡頂坡底截排水、擋墻背后巖土體的防水和排水等?;貜停焊鶕彶橐庖?,結合場地,完善邊坡截排水組織設計,包括坡頂坡底截排水、擋墻背后巖土體的防水和排水等內容。5、強調執(zhí)行“動態(tài)化設計、信息法施工”原則。回復:設計文件中著重強調執(zhí)行“動態(tài)化設計、信息法施工”原則。3.3初步設計審查專家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1、補充高邊坡專家意見的回復。設計說明與圖紙的支護方式應統(tǒng)一?;貜停焊鶕彶橐庖姡诔醪皆O計說明中補充高邊坡專家意見回復,統(tǒng)一設計說明與圖紙的支護方式。2、隧道進洞右側邊坡傾向17°,核實計算支護安全性?;貜停焊鶕彶橐庖?,經計算復核,隧道右側邊坡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滿足規(guī)范要求。3、可研階段意見第8條回復并不補充超前支護參數”有誤。(隧道專業(yè))回復:根據審查意見,該條回復為筆誤,可研階段意見第8條回復應為“補充超前支護參數”。4、補充邊坡的各級排水設置。回復:根據審查意見,補充邊坡各級排水溝。5、補充隧道邊坡臨時放坡與永久邊坡的相關說明。(20、21剖面左側頂端邊坡應調整,不然截水溝不起作用)?;貜停焊鶕彶橐庖姡a充隧道臨時邊坡與永久邊坡關系說明,并調整部分截水溝位置。6、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現(xiàn),比選隧道出洞的位置及明暗洞位置?;貜停焊鶕彶橐庖姡瑢ψ缶€出口明洞接長至K1+490處以減小邊坡開挖高度。4工程地質條件4.1氣象與水文項目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5℃~18.5℃,極端氣溫,最低-1.8℃(1989年1月22日),最高44.2℃(1997年7月13日),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年平均降雨量1141.8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173.50mm(1978年5月21日)。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且常有雷陣暴雨。春冬多霧,霧日最長達148天。年平均相對濕度80%,絕對濕度17.6mb。常年風速較小,以偏西北風見多,最大風速為28.4m/s。場區(qū)內無地表水體。4.2地形地貌線路區(qū)屬于侵蝕剝蝕丘陵地貌。場地內部分地形已進行人工改造,線路區(qū)內多已征地。地形坡度平緩,地形坡角8~15°,局部地段可達25°。場地內最高點高程274.20m,最低點高程193.50m,相對高差80.7m,整體地形較為斜坡狀,局部為陡坎。4.3地質構造根據區(qū)域地質資料,經工程地質測繪表明,區(qū)域地質構造屬明月峽背斜西北翼,靠近明月峽背斜,巖層呈單斜產出,在場地附近基巖露頭處測得巖層產狀為:310°∠53~71°;巖體為中厚層狀構造,層間裂隙發(fā)育,層間結合程度很差,屬軟弱結構面。未見斷層通過,地質構造簡單。主要構造裂隙特征如下:①裂隙:46°∠58°。裂隙間距1.0~3.0m,延伸3.0~6.0m,一般張開寬度約1~3mm,壓扭性裂隙,裂隙較發(fā)育,無充填,裂面平整,結合程度差,屬硬性結構面;②裂隙:124°∠72°。裂隙間距2.0~4.0m,延伸2.0~5.0m,一般張開2~5mm,壓扭性裂隙,裂隙較發(fā)育,無充填,結合程度差,裂面平整,屬硬性結構面。4.4地層巖性通過地面調查和鉆探揭示,場地內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統(tǒng)殘坡積層(Q4el+dl)和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地層(J2s)砂泥巖組成,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統(tǒng)(1)人工填土層(Q4ml)素填土:棕紅色,主要由泥巖、砂巖碎塊石和粉質粘土組成,碎石粒徑一般在5~200mm之間,含量占10%~24%,塊石粒徑一般在200~1100mm之間,含量占5%~15%,結構松散~稍密,稍濕,由坪場隨意拋填,回填時間1~2年。鉆孔揭露厚度0.30m(ZY72)~1.80m(ZY110),分布于局部地段。(2)粉質黏土(Q4el+dl)粉質粘土:褐黃色。成份均勻,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組成。稍有光澤,無搖震反應,刀切面光滑。裂隙不發(fā)育,結構致密。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呈可塑狀。揭露厚度0.30(BK9)~4.10m(BK2)。分布于整個場地。在水田部位上部1.0~2.0m呈軟塑,為軟土。2、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地層(J2s)場區(qū)內基巖為砂巖、泥巖,分布連續(xù)穩(wěn)定。(1)砂巖(J2s-Ss):淺灰色,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云母及少量粘土礦物組成,中粒結構,厚層狀構造,鈣質~鈣泥質膠結。巖體風化強烈,風化裂隙發(fā)育,巖體較破碎,巖芯呈塊狀,少數呈短柱狀,巖質軟,為強風化帶。巖體較完整,巖芯呈柱狀,巖質較硬,為中等風化帶。揭露厚度2.30m(BK14)~43.65m(BK12)。(2)泥巖(J2s-Ms):紫紅色,由粘土礦物組成,泥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巖體風化強烈,網狀風化裂隙發(fā)育,巖芯呈碎塊狀,質軟,為強風化帶。巖體較完整,巖芯呈柱狀,巖質較硬,為中等風化帶。揭露厚度3.45m(BK14)~46.90m(ZK69)。場地被第四系土層覆蓋。基巖面總體與地形基本一致,基巖面呈波浪起伏狀,相鄰鉆孔間基巖面坡度在地形平緩地區(qū)一般為3~10°,山丘斜坡地段基巖面坡度相對較陡,地形坡角8~15°,局部地段可達25°?;鶐r強風化帶:風化裂隙較發(fā)育,巖質較軟,手易折斷巖芯,巖芯多呈碎塊狀,短柱狀。根據鉆孔揭露厚度:1.20~5.90m?;鶐r中風化帶:巖芯多呈短柱狀,柱狀,長柱狀,局部為碎塊狀,巖質較硬,構造裂隙不發(fā)育。根據鉆探成果,基巖中風化帶頂界埋深:1.70~13.90m,揭露厚度:3.6~52.2m。基巖面與上覆土層呈不整合接觸。4.5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區(qū)內地層巖性組合及地下水賦存條件,勘察區(qū)地下水類型可分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及基巖風化帶網狀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主要分布在進洞口處填土、含碎石粉質粘土之中,松散巖類多具較大孔隙,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補給,以垂直補給為主,多形成孔隙潛水,富水性較弱,且不穩(wěn)定。多以坡面流向當地四側低洼處排泄,季節(jié)性變化大。(2)基巖風化帶網狀裂隙水主要賦存在砂巖中,含水介質為基巖的風化裂隙、層間裂隙及構造裂隙,含水性不均一,基巖裂隙水主要接受上部風化帶裂隙水的補給和大氣降水補給,在水壓力作用下,沿巖層裂隙向下徑流,在地勢相對低洼地段分散排泄或以泉、井方式自然排泄至兩側沖溝中。在鉆孔結束后,提干鉆孔內殘余水后,24小時后未見地下水位恢復。故勘察區(qū)地下水貧乏。根據地區(qū)經驗,地下水和環(huán)境土對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通過調查,場地附近未發(fā)現(xiàn)污染源。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版)附錄G判定場地環(huán)境類型為Ⅱ類。根據場地周圍環(huán)境條件及當地建筑經驗判定,場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性,對混凝土中鋼筋有微腐蝕性。場地土層主要為粉質黏土、素填土,周邊無污染水源流入場地,根據當地建筑經驗,判定場地土層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中鋼筋有微腐蝕性。4.6地震效應評價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2015)確定本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為0.05g。根據《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JTGB02-2013)、《室外給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32-2003),場地道路抗震設防分類為簡易設防,隧道屬重點設防類,建設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參考《寨子路四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直接詳勘)》剪切波試驗場地巖土的剪切波速如下:粉質粘土屬中軟土,剪切波速取173.5m/s;素填土為軟弱土,平均剪切波速為143m/s;基巖屬巖石,剪切波速大于800m/s。后期填土剪切波速取120m/s(經驗值)。勘察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3.1條和第4.3.2條的判定,場地覆蓋土層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場地不存在沙土液化、震陷等巖土的地震穩(wěn)定性問題。場地及周邊無滑坡、崩塌等影響巖土地震穩(wěn)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4.7不良地質現(xiàn)象經地表工程地質測繪及鉆探揭露表明:勘察場地及周邊未發(fā)現(xiàn)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未發(fā)現(xiàn)河道、墓穴、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8路基分段工程地質評價(一)寨子路(1)K1+000~K1+060、K1+540~K1+682.089一般路基該段主要為原始地貌地段。地形為緩斜坡地帶,下伏基巖面較平緩,部分地段較陡。地表覆蓋層為主要為粉質粘土,下伏基巖為砂、泥巖。粉質粘土分布于整個擬建道路區(qū),厚度0.6~4.2m。該段道路樁號:K1+000~K1+060,設計高程:220.003~221.803m;K1+540~K1+682.089,設計高程:236.203~249.510m。沿道路中線填方高度為最高為15.1m,因地面、基巖面平緩或反傾,路基不沿地面或基巖面發(fā)生折線滑動;但在回填加載后,有可能沿填料內發(fā)生圓弧滑動變形。道路中心形成的填方邊坡最大高度為15.1m,安全等級為二級。設計填方邊坡高度小于8米時,路基邊坡坡率建議按1:1.50放坡;填方邊坡高度大于8米時,在高度8米處設一臺階,變坡處設臺階寬2.0米,路基邊坡坡率建議按上部1:1.50、下部1:1.8坡率放坡,按此坡率放坡后填方邊坡處于整體穩(wěn)定,設計可行。建議采用菱形骨架防護與植草相結合的方式對邊坡進行防護及截排水措施?;滋幚斫ㄗh:該段覆蓋層為狀粉質粘土、素填土,在原池塘、水田部位上部存在軟土,不可作為路基路面的持力層。建議采用晾曬或者采用拋片、塊石擠淤的施工方法。在地形坡度大于11°的地段建議先清表再挖設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再采用透水性較好的粗粒料分層碾壓回填,并以壓實填土或基巖作路面持力層。軟硬交界部位為防止不均勻沉降,應設置褥墊層。可塑狀粉質粘土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150kPa,強風化泥巖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250kPa,中等風化泥巖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400kPa,強風化砂巖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400kPa,中等風化砂巖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1200kPa。(2)隧道段左隧道進洞口樁號K1+080,路面設計高程222.403m,出洞口樁號K1+469,路面設計高程234.369m,左隧道全長389m;右隧道進洞口樁號K1+080,路面設計高程222.399m,出洞口樁號K1+465,路面設計高程234.381m,右隧道全長385m。A、進洞口仰坡進口段處仰坡坡向約285°,坡度約5~15°,坡體物質主要由粉質粘土及強、中風化砂泥巖構成,巖層產狀310°∠53°,斜坡坡度較緩,表層土體較薄,現(xiàn)狀穩(wěn)定性較好,仰坡坡度較為平緩但為順向坡,建議仰坡先清表,基巖采用按層面53°約1:0.75坡率放坡掛網噴錨支護,并加強截排水措施。B、進洞塹左側邊坡:隧道進洞口位于斜坡地帶,擬建道路開挖時,左側將形成12.7m的巖質挖方邊坡,邊坡傾向約197°,坡體物質主要由粉質粘土及強、中風化砂泥巖構成,對左側邊坡按設計1:0.75坡率放坡后做赤平投影分析如下:根據赤平投影圖分析,層面、①裂隙、②裂隙與斜坡傾向呈大角度相交,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小,邊坡穩(wěn)定主要受巖體強度控制。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4)巖質邊坡分類標準劃分:邊坡屬Ⅲ類邊坡,邊坡綜合內摩擦角取55°,破裂角取泥巖取60°,砂巖取62°,邊坡工程安全等級為二級。按設計坡率1:0.75放坡后邊坡穩(wěn)定,坡體表層易風化掉塊,建議采用掛網噴錨支護。右側邊坡:隧道進洞口位于斜坡地帶,擬建道路開挖時,右側將形成12.6m的巖質挖方邊坡,邊坡傾向約17°,坡體物質主要由粉質粘土及強、中風化砂泥巖構成,對右側邊坡按設計1:0.75坡率放坡后做赤平投影分析如下:根據赤平投影圖分析,層面、②裂隙與斜坡傾向呈大角度相交,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小,①裂隙與邊坡呈小角度相交,邊坡穩(wěn)定主要受①裂隙控制。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4)巖質邊坡分類標準劃分:邊坡屬Ⅲ類邊坡,邊坡綜合內摩擦角取55°,破裂角取58°,邊坡工程安全等級為二級。按設計坡率1:0.75放坡后邊坡穩(wěn)定,坡體表層易風化掉塊,建議邊坡采用掛網噴錨支護。C、出洞口仰坡出洞口處仰坡坡向約117°,坡度約15~25°,坡體物質主要由粉質粘土及強、中風化砂泥巖構成,巖層產狀310°∠71°,斜坡坡度較緩,表層土體較薄,現(xiàn)狀穩(wěn)定性較好,仰坡坡度較為平緩,但仰坡②裂隙呈小角度相交,仰坡與穩(wěn)定性受②裂隙控制,現(xiàn)狀坡度15~25°遠小于破裂角62°(45°+φ/2),現(xiàn)狀穩(wěn)定性較好,但坡體表層砂泥巖易風化掉塊,建議仰坡先清表再采用掛網噴錨支護,加強截排水措施。D、出洞塹隧道出洞口,位于斜坡地帶,擬建道路左右側開挖時,將形成挖方邊坡,左側挖方邊坡傾向約278°,右側邊坡傾向98°,兩側形成的邊坡最高約11.0m,坡體物質主要由粉質粘土及中風化砂泥巖構成,對左右側邊坡做赤平投影分析如下:左側邊坡:隧道出動口位于斜坡地帶,擬建道路開挖時,左側將形成21.2m的巖質挖方邊坡,邊坡傾向約197°,坡體物質主要由粉質粘土及強、中風化砂泥巖構成,對左側邊坡按設計1:0.75坡率放坡后做赤平投影分析如下:根據赤平投影圖分析,層面、①裂隙、②裂隙與斜坡傾向呈大角度相交,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小,邊坡穩(wěn)定主要受巖體強度控制。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4)巖質邊坡分類標準劃分:邊坡屬Ⅲ類邊坡,邊坡綜合內摩擦角取55°,破裂角取泥巖取60°,砂巖取62°,邊坡工程安全等級為二級。按設計坡率放坡后邊坡穩(wěn)定,但坡體表層易風化掉塊,建議邊坡采用掛網噴錨支護。右側邊坡:隧道出動口位于斜坡地帶,擬建道路開挖時,右將形成4.8m的挖方邊坡,主要由粉質粘土和強風化基巖組成,為土質邊坡。該段因地面、基巖面平緩或反傾,路基不沿地面或基巖面發(fā)生折線滑動;但邊坡直立開挖土體內部會產生圓弧滑動破壞,建議采用1:1.5放坡。建議采用菱形骨架防護與植草相結合的方式對邊坡進行防護及截排水措施。(二)東9號路(1)K0+000~K1+180一般路基該段主要為原始地貌地段。地形為緩斜坡地帶,下伏基巖面較平緩,部分地段較陡。地表覆蓋層為主要為粉質粘土,下伏基巖為砂、泥巖。粉質粘土分布于整個擬建道路區(qū),厚度0.6~12.0m。該段道路樁號:K0+000~K1+180,設計高程:212.370~210.930m。道路左側挖方邊坡:該段邊坡長約180.0m,最高約6.1m,邊坡傾向268°~310°,邊坡地層主要為砂泥巖,該段邊坡為巖質邊坡。選代表性坡Ⅱ-Ⅱ’剖面,對邊坡作赤平投影圖及分析如下:根據赤平投影圖可知,①裂隙、②裂隙與邊坡呈大角度相交,層面與邊坡呈小角度相交,為順向坡,邊坡穩(wěn)定性主要受層面控制。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第4.1.4條,巖質邊坡分類標準劃分:邊坡安全等級為二級,巖質邊坡類型為Ⅲ類邊坡。邊坡巖體等效內摩擦角取60°,巖體破裂角取53°。建議該段邊坡按層面53°放坡即按1:0.75坡率永久放坡+錨噴護面治理,做好截排水措施及坡面防護工作。K0+065~K0+150段為包含設計地通道,東九號路下穿寨子路,道路左側設計為擋墻治理,擋墻高度約為6.1m,長度約85m,建議該段擋墻清除上部土體,并采用樁板擋墻支擋,以中風化作為其擋墻基礎持力層。道路右側邊坡:道路右側主要為挖填方土質邊坡,挖方高度最大約4.0m,填方高度最大約2.0m,安全等級為二級,因地面、基巖面平緩或反傾,路基不沿地面或基巖面發(fā)生折線滑動;但在回填加載后或直立開挖后,土體內部有可能發(fā)生圓弧滑動變形。路基邊坡坡率建議按1:1.50坡率放坡,采用菱形骨架防護與植草相結合的方式對邊坡進行防護及截排水措施。K0+065~K0+150段為包含設計地通道,東九號路下穿寨子路,道路右側設計為擋墻治理,擋墻高度約為4.0m,長度約85m,該段邊坡主要為土質邊坡,建議該段采用重力式擋墻支擋,以基礎作為重力式擋墻基礎持力層?;滋幚斫ㄗh:該段覆蓋層為狀粉質粘土、素填土,在原池塘、水田部位上部存在軟土,不可作為路基路面的持力層。建議采用晾曬或者采用拋片、塊石擠淤的施工方法。在地形坡度大于11°的地段建議先清表再挖設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再采用透水性較好的粗粒料分層碾壓回填,并以壓實填土或基巖作路面持力層。軟硬交界部位為防止不均勻沉降,應設置褥墊層??伤軤罘圪|粘土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150kPa,強風化泥巖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250kPa,中等風化泥巖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400kPa,強風化砂巖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400kPa,中等風化砂巖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取1200kPa。5設計原則遵循國家有關環(huán)境保護法律、法規(guī),環(huán)保措施設計符合場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和生態(tài)建設規(guī)劃,實現(xiàn)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的統(tǒng)一。設計采用動態(tài)設計法,施工采用信息法施工。邊坡設計以“安全、經濟、實用、美觀”為原則,施工時設置監(jiān)測系統(tǒng),根據施工情況隨時反饋信息,根據實際情況對本設計做修改。工程竣工后,邊坡監(jiān)測時間不得少于兩年。如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地質情況和勘察設計資料不符,施工單位應及時反饋,以便調整設計。6巖土參數選取6.1巖土層力學參數選取場地內的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值根據地勘建議選取如下表:表2巖土體設計參數取值序號項目單位粉質粘土素填土砂巖泥巖1重度天然kN/m319.2*19.5*23.5*24.5*飽和kN/m319.5*20.5*24.0*25.0*2抗壓強度標準值天然MPa//24.775.52飽和MPa//18.023.383抗剪強度天然c(kPa)21.89*5*1585*365*天然φ°13.25*30*34.7*30.6*飽和c(kPa)14*3*//飽和φ°10*25*//4基底摩擦系數/0.25*/0.50*0.40*5地基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Pa//2724771766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180*/899123687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kPa)130*/強風化:400*強風化:250*中風化:1200*中風化:400*8負摩阻力系數//0.2*//9水平抗力系數(巖體)MN/m3//350*50*10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土體)MN/m410*8*50(強風化)40(強風化)11巖土體與錨固體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kPa40*/1000*300*12抗拉強度MPa//0.680.1913變形模量104MPa//0.350.0714彈性模量104MPa//0.420.1415泊松比///0.20.3備注:“*”號代表地方經驗值,根據現(xiàn)場調查結構面發(fā)育情況,結合地區(qū)經驗,巖層層面內摩擦角標準值:Φ=12°,巖層層面粘聚力標準值:C=25KPa;砂泥巖接觸面內摩擦角標準值:Φ=12°,巖層層面粘聚力標準值:C=25KPa;Ⅰ組裂隙裂隙面內摩擦角標準值:Φ=18°,Ⅰ組裂隙裂隙面粘聚力標準值:C=50KPa;Ⅱ組裂隙裂隙面內摩擦角標準值:Φ=18°,Ⅱ組裂隙裂隙面粘聚力標準值:C=50KPa。一般路基填料天然重度20kN/m3,天然工況下綜合內摩擦角30°,暴雨工況下綜合內摩擦角25°。路基填料壓實系數大于0.96,同類型填料分層碾壓累計厚度不超過500mm。6.2技術標準本項目工程中永久填方邊坡、環(huán)境邊坡設計使用年限50年。臨時邊坡(地通道基坑邊坡)設計使用年限不超過2年。邊坡安全等級為一級,結構重要性系數1.0。永久邊坡穩(wěn)定安全系數1.35,臨時邊坡穩(wěn)定安全系數1.25。坡頂道路設計車行荷載取30kPa。7邊坡防護設計及構造7.1邊坡防護設計1#邊坡位于寨子路K1+500~K1+680右側,高度為2m~10.5m,為土質填方邊坡。邊坡范圍內地面、基巖面平緩或反傾,路基邊坡不沿地面或基巖面發(fā)生折線滑動,邊坡可能的破壞模式為土體內圓弧滑動。1#邊坡設計采用“坡率法放坡+三維網植草護坡”。按照1:1.75、1:2.0、1:2.0分級放坡,每級坡高8.0m,設置馬道寬2.0m,坡面采用三維網植草護坡。2#邊坡位于寨子路ZK1+490~ZK1+520范圍。永久環(huán)境邊坡采用“坡率法按1:1.0放坡+蜂巢格室生態(tài)護坡”。3#邊坡位于寨子路YK1+050~YK1+080、ZK1+060~ZK1+080范圍。永久環(huán)境邊坡采用“坡率法按1:1.0放坡+蜂巢格室生態(tài)護坡”。4#邊坡范圍包括東9號路K0+050~K0+150左側、地通道基坑臨時邊坡兩部分。4#邊坡地通道基坑臨時邊坡,東9號路里程樁號K0+080~K0+130左側臨時巖質邊坡采用“坡率法按1:1.0(∠45°)放坡”,右側臨時土質邊坡采用“坡率法按1:1.5(∠34°)放坡”。待地通道施工完畢后,按照寨子路主線路基填筑要求進行回填處理。7.2截、排水溝構造及防護欄桿構造本項目中截水溝構造詳見“YG-04截排水溝標準橫斷面”圖紙。邊坡坡頂防護網設置位置及大樣圖詳見圖紙YG-06。路側安全防護欄桿詳見道路專業(yè)施工圖。7.3植草護坡坡面平整后先鋪設一層土工格柵,再鋪設一層三維植被網。坡頂、護坡道和坡腳處三維植被網和土工格柵采用錨固溝固定,坡面采用鋼釘固定。土工格柵、三維植被網搭接寬度不小于30cm,搭接處需要用鋼釘固定。三維植被網上覆蓋耕植土,耕植土內可以根據綠化要求拌合草籽,耕植土厚度不小于15cm。種子用量和配比如下:狗牙根:10g、高羊茅:10g、銀合歡:15g、黃花槐:25g、酢漿草:10g。各植物種子每平方米的配比為:狗牙根:高羊茅:銀合歡:黃花槐:酢漿草=1:1:1.5:2.5:1。三維土工網的抗拉強度>25KN/m。三維網為黑色,厚度18mm,單位重量為430g/m。三維網全部鋪通、固定后,進行植物綠化。綠化草籽每平方米不小于70g,草籽種類業(yè)主有明確要求時依照業(yè)主意見進行。8施工工序植草綠化護坡:坡面修整——掛三維網——噴播植草——養(yǎng)護。截、排水溝工序:定位放線——基槽開挖——截水溝漿砌石施工——勾縫。各邊坡施工步序:填方路堤邊坡(施工步序同道路實施步序要求);隧道進出口邊坡(洞外環(huán)境邊坡——實施明洞路塹臨時邊坡——入洞口臨時仰坡及支護結構);東9號路邊坡(隧道入口明洞邊坡及路基——東9號路環(huán)境邊坡——地通道臨時基坑邊坡)。9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注意事項根據國家相關規(guī)定,本工程中超過一定規(guī)模的危大工程,為邊坡土石方開挖等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應按建辦質【2018】31號文的要求,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經審核、簽字蓋章后方可實施,超過一定規(guī)模的,施工單位應當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對專項施工進行論證,并通過后方可實施。施工過程中的邊坡垮塌變形等是本項目中易發(fā)危大風險源。應加強排水系統(tǒng)設置,盡量避免地表水和生活廢水排入路基。邊坡防護施工采用信息施工法施工,建立信息反饋制度,發(fā)現(xiàn)邊坡變形過大,變形速率過快,周邊環(huán)境出現(xiàn)沉降開裂等險情時應暫停施工,及時向勘察、設計、監(jiān)理、業(yè)主通報,根據險情原因及時采取應急排險措施。挖方邊坡施工應采取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分層防護的逆作法施工。邊坡工程應由業(yè)主委托有資質的監(jiān)測單位編制監(jiān)測方案,經設計、地勘、監(jiān)理和業(yè)主等共同認可后實施。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既有建構筑物、地下管線、現(xiàn)狀地形地層的保護,確保支護工程不對已建、擬建工程產生安全影響。施工單位應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明確各重點部位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加強施工過程中邊坡監(jiān)測、做好場地防排水工程及針對危大工程的應急預案。10主要材料及質量控制要求10.1護坡材料三維土工網的抗拉強度>25KN/m。三維網為黑色,厚度18mm,單位重量為430g/m。三維網埋入坡腳內50cm。三維網縱向搭接不小于15cm,三維網橫向搭接不小于10cm。坡面三維網須穩(wěn)固。10.2綠化草籽草籽種類由業(yè)主確定,基材噴播均勻保證成活率。暫定:綠化草籽每平方米不小于70g,其中狗牙根:10g、高羊茅:10g、銀合歡:15g、黃花槐:25g、酢漿草:10g。各植物種子每平方米的配比為:狗牙根:高羊茅:銀合歡:黃花槐:酢漿草=1:1:1.5:2.5:1。11施工注意事項施工必須嚴格遵守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要求。施工放樣時,需注意銜接部位坐標及高程準確無誤,并用多種可能的方法校核。仔細閱讀設計圖紙等有關設計文件及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領會設計意圖,熟悉場地工程地質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相關單位聯(lián)系。11.1填方邊坡填方邊坡應優(yōu)先選用級配良好的礫類土、砂類土等粗粒土作為填料,填料最大粒徑應小于150mm,細粒土作填料時,土的含水量應接近最優(yōu)含水量。邊坡應分層鋪筑,每層厚度不大于500mm,均勻壓實,壓實度不小于0.96。因地表覆蓋層均較薄,為確保填方邊坡穩(wěn)定性,應清除現(xiàn)狀地表草皮、腐殖土及其他土層,清除厚度不小于3.0m,然后按填筑要求回填土石方。原地面橫坡陡于1:5時應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并設置向內2%的反坡。11.2挖方邊坡坡頂塌滑區(qū)鄰近地表應采用封閉、植被及截、排水等安全防護措施。坡頂巖體存在裂隙處,應采用灌漿封閉措施;坡面巖體危巖、掉塊應及時清除。未防止坡頂巖土體裸露風化,應采取植草等措施保護。坡頂施作截水溝,接入附近市政管道,以防止坡頂水流入坡面。坡頂應設置安全防護措施,保護人群安全。如坡頂存在重要建、構筑物,因此對于爆破開挖范圍應進行專項論證后確定。挖方邊坡5m范圍內巖體嚴禁放炮,避免擾動巖體,坡面清除應至上而下,對于凸出坡面大于0.5m、不穩(wěn)定的塊石應進行清除,凹腔采用MU15漿砌塊石嵌補。11.3植草護坡基材混合物由綠化基材、纖維、植壤土、植被種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綠化基材由有機質、土壤結構改良劑等材料制成,應針對項目區(qū)具體特點進行標準試驗,選定配合比。植壤土應選用工程地原有的地表土或附近農田土粉碎風干過8mm篩,風干過篩后的植壤土應采取防水措施,含水量≤20%;纖維可就地取秸稈、樹枝等粉碎成10~15mm長,含水應采取防水措施,含水量≤20%?;幕旌衔锏呐浔葹椋w積比):綠化基材:纖維:植壤土=20%:40%:40%。草種應選用適宜當地氣候條件的優(yōu)良品種,含草種的綠化基材混合物各成分含量宜根據野外工程試驗綜合確定??紤]噴射物的壓縮變形,實際噴射用量應乘以約1.5的系數。在坡面上噴播符合要求的基材和草籽后,用30g/m2的無紡布覆蓋好。噴播后應加強管理,適時適度噴水。當幼苗植株長到5cm~6cm或2~3片葉時,揭去無紡布。11.4其它事項(1)施工單位在組織事實施工前,應仔細調查邊坡開挖范圍內管線埋設情況,以防止在施工過程中,侵害到地下管線或附近結構物基礎。(2)邊坡坡頂臨時和永久荷載均不應超過坡頂荷載設計標準。(3)在施工期間應注意對既有建構筑物的保護。(4)施工期間應加強坡面排水和場地排水處理,特別是雨季注意組織好環(huán)境排水。(5)開挖過程圍護結構變形過大或變形速率過快時,應立即停止開挖,必要時采取回填措施或設置應急支撐以控制邊坡變形發(fā)展。(6)施工方針對各種應急預案,應在現(xiàn)場預備搶修物資、設備、人員,確保每天24小時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