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中所體現(xiàn)的美育因素 論文_第1頁
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中所體現(xiàn)的美育因素 論文_第2頁
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中所體現(xiàn)的美育因素 論文_第3頁
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中所體現(xiàn)的美育因素 論文_第4頁
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中所體現(xiàn)的美育因素 論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中所體現(xiàn)的美育因素摘要:現(xiàn)如今,古詩文篇目在中學教材中的比重逐步增大,古詩文閱讀教學在當前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覷。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美育因素,讓學生在學習這些文言文的過程中接受美的洗禮與熏陶,幫助學生提升文學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那初中文言文中所體現(xiàn)的美育因素有哪些,筆者認為包含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情感美四個方面。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情感美

引言:現(xiàn)階段,語文核心素養(yǎng)處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立人目標的基礎地位。因此,如何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滲透語文核心素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語文教師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該文,筆者將著重談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體現(xiàn)。具體來說,即在文言文教學中,要求學生在朗讀時能感受到古文韻律格調長短句等獨特的美,也就是音樂美;感受古代文人在文字中所表現(xiàn)出的建筑美;知人論世,體會古人在文字中滲透的情感美;能夠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或圖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表現(xiàn)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情感、態(tài)度和看法,并創(chuàng)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即繪畫美。一、反復朗讀,感受音樂美優(yōu)秀的古詩文是中國歷史文化長廊里耀眼璀璨的明珠,一篇篇精彩紛呈的文言文,其美妙的語言令人贊嘆不已。音韻是文言文的筋骨。文言文閱讀教學,讓朗讀成為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的構成,通過語調、語速、語音、語氣、停頓等朗讀方式將情感融入其中,讀出文言文優(yōu)美動人的韻律,從而提高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堵毅憽繁闶且黄w現(xiàn)音樂之美的典范,文章以駢句為主,視覺上達到整齊劃一的效果。同時,文章以五言為主,間以四言、六言,使得句式在整齊中又富于變化,再加上文章全篇押“ing”韻,讀來朗朗上口,給人音樂的美感。教師在教學此文時,可以通過示范朗讀,讓學生初步感受文章的句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再讓學生自己朗讀,并在朗讀的過程中找出文章的韻腳,然后齊讀課文,再次欣賞駢文韻律和諧的音樂美。又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三四兩段描寫洞庭湖的陰晴景象以及遷客騷人在面對不同景象時所產(chǎn)生的不同的感情,兩段都用到了四字對句,句式整齊,但情感不同,朗讀的語氣語調自然也要發(fā)生變化。第三段描繪了一幅洞庭陰雨圖,應該用低沉的降調讀出天昏地暗、陰云密布的氛圍;而第四段描繪了一幅洞庭春晴圖,則應該用歡快的升調,讀出遷客騷人不言而喻的喜悅,如此一來在朗讀中,學生不僅能感受到文章的句式整齊之美,也能感受到和諧的音樂美。二、發(fā)揮想象,欣賞繪畫美在初中階段學習的文言文中,描寫古代自然山水的散文佳作是非常多的,這些文章中也蘊含美育因素。要想讓學生真正欣賞領悟文人筆下自然山水的美景,光靠朗讀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需借助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通過語言文字或圖畫等形式,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心中的美好事物形象,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語文的學習離不開想象,文言文更是如此。文章中生動的意象、優(yōu)美的景象需要學生借助想象來更好地感受。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意境內容進行想象,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從而提升文學文化素養(yǎng),感同身受體會作者情感。如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用“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眮肀憩F(xiàn)山川之美。短短的十六個字,就讓我們讀完在腦海中出現(xiàn)這樣一幅畫面:仰頭而望,高峻的山峰直插云霄;俯身而視,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溪流兩岸的石壁五顏六色,交相輝映......作者用清新簡練的文字描繪了秀麗的山水美景,表達了自己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學生同樣可以通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將作者的文字轉化為一幅秀麗的山水畫或寫成一篇優(yōu)美的山水小品文。再以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為例,作者在描繪天寒地凍的冬日雪景時這樣寫到,“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边@里作者沒有直接描繪雪天的景象,但讀完此句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一個大雪封湖,鳥不敢飛,人不敢行的寂靜的世界,讀之使人遍體生寒了。緊接著作者寫到“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睆堘吩谶@里運用白描的手法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圖,并將湖周邊肉眼可見的事物囊括其中。不僅如此,作者又好像一個優(yōu)秀的攝影師,先攝取了一個“上下一白”的全景,接著變換視角,化為一痕長堤、一點湖心亭、一葉扁舟、兩三粒舟中人等一個個特寫鏡頭。這樣一幅簡潔的水墨畫,又像一首清新的詩。教學這篇文章,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文中描寫的雪夜美景想象成一幅水墨畫,讓學生感受出這份寧靜與素雅,也可通過文字的形式將作者眼中的景轉化為自己的景。 總之,學生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用圖畫或文字的形式深刻體會文言文的“繪畫美”。三、品味語言,領略建筑美古人作文很重視文章的建筑美,在寫作方法上講究對比、烘托、鋪陳。這里說到的“建筑”,也就是文言文的形式。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深刻體會文言語言形式的優(yōu)美。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文章在大量運用對偶句的同時,又采用了四字句和六字句式,如“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使得文章句式對仗工整、音韻和諧。但作者又在駢文格式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在使用四字句、六字句的同時又采用五字與四字交替的句式,如“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改駢文刻板單一的畫風,使文章的語言顯得活潑自然;除此之外,文章的前半部分語言隨意自然,不拘格式,后半部分則采用大量的對偶句,文章駢散結合,在隨意自然中又體現(xiàn)整齊劃一的“建筑美”。不僅如此,這篇文章并沒有像一般駢文那樣進行大量華麗詞藻的堆砌,而是在描繪自然山水美景時力求準確傳神,這就使得文章語言清新質樸,也在當時一般駢文中脫穎而出。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也是一個體現(xiàn)“建筑美”的典范,同樣在眾多駢文中顯得與眾不同。文中句式駢散結合,收放自如,長句和短句交替使用,避免了一般駢文整齊劃一的呆板。不僅如此,文章運用了21個“也”字,全篇都用“也”字斷句,大量判斷句式的使用,也使得文章與眾不同。除此之外,文章也運用了大量的對偶句,為我們展現(xiàn)了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等多個畫面,讓我們在整齊自然的語言中理解了文章內容。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個性化語言,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感受文章的“建筑美”。四、知人論世,領悟情感美初中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的文言文,所反映的作者的感情和人生態(tài)度多是積極向上的,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文章的教育意義,引導學生知人論世,領悟古人的情感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讀《愚公移山》,我們可以學習愚公鍥而不舍的精神和為后輩謀福利的信念;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我們可以學習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襟和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從而樹立人生理想;讀《陳太丘與友期行》,我們可以學習誠信懂禮的美好品德;讀諸葛亮的《誡子書》,我們可以學習勤學勵志、修身養(yǎng)性的優(yōu)秀品質;讀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我們可以學習蘇軾豁達樂觀的胸懷,從而啟發(fā)學生失意時不沮喪沉淪……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都需要老師教給學生,那如何讓學生真正領悟文章的情感美,就需要教師在解讀文章的同時,進行資料補充,引導學生知人論世,從古人的身上以及他們的文章中吸收養(yǎng)分,從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披荊斬棘,遇到困難不退縮,在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醉翁亭記》情感的賞析教學為例,歐陽修只是在描述太守與賓客同樂的事件嗎?不是的,歐陽修的這種描述中蘊藏著濃烈的家國情感。于是,我組織了“知人”教學,引導學生全面認識歐陽修,從歐陽修觀《醉翁亭記》,從而感悟文言文的情感。在了解歐陽修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他勵精圖治,被貶滁州后沒有一蹶不振意志消沉,而是關注民生,為百姓謀福利,讓滁州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如此我們再回過頭來品讀文本,便能體悟文章包含的情感——百姓安定、幸福,太守以百姓的快樂為快樂。由此可見,“知人”是文言文情感賞析的重要途徑,可以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鑒賞能力。品讀經(jīng)典,感悟美好。初中階段學習的這些文言文不僅能讓學生欣賞美的語言、美的形式、美的韻律,也能讓學生體會作者美的情感。實際上,文言文教學就是將文章中生動的語言、優(yōu)美的韻律、不同的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