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相關肺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措施_第1頁
呼吸機相關肺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措施_第2頁
呼吸機相關肺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措施_第3頁
呼吸機相關肺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措施_第4頁
呼吸機相關肺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措施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呼吸機相關肺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措施呼吸機相關肺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措施PAGEPAGE1/5六月份院感知識培訓呼吸機相關肺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措施培訓者:齊秀梅VAP定義呼吸機相關肺炎(ventilate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施行人工機械通氣治療(mechanicalventilation,MV)48hMV48hVAP6~21ICU9%~45%。VAP272~52面就其預防、監(jiān)測及護理進行綜述。VAP的感染因素病原菌在上呼吸道和胃內的定植研究表明,腔內的定植菌逆向定植于口咽部,再經(jīng)吸入進入下呼吸道導致肺部感染的內源性感染。主要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如銅綠假單胞菌等。病原體通過各種方式被吸入后可及氣道粘膜上皮細胞發(fā)生粘附。病原菌不經(jīng)過鼻腔和口咽的調溫、濕化和過濾而直接進入下呼吸道。氣管導管的套囊對血管壁的壓迫,使氣管軟骨間的血流被阻斷并導致氣管粘膜損傷,影響其清除能力。由PVC附增殖,大量分泌胞外多糖,形成氣管導管表面生物膜(biofilm,BF)。BF重要來。呼吸機及其輔助裝置的污染 呼吸設施污染導致VAP通常包括兩途徑。首先,呼吸機常作為細菌的貯存庫。含有液體的裝置如霧化器和濕化器易引起細菌在水中大量繁殖。其次,受污染儀器設備如直接及患者相連的呼吸機或霧化裝置或污染藥物,可直接引起微生物在下呼吸道的種植。在呼吸機連接管道中的冷凝水,是細菌生存的主要場所。一旦反流至儲水罐吸入下呼吸道或轉動體位時含菌冷凝水直接流入下呼吸道即并發(fā)VAP原發(fā)疾病和治療措施的影響 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患者往往有嚴重的原發(fā)疾病,伴有昏迷、營養(yǎng)不良和免疫力低下、器官功能衰竭等,這本就是上呼吸道病原菌定植的危險因素。激素、鎮(zhèn)靜劑、制酸藥物、抗生等大劑量聯(lián)合使用,常導致菌群失調及耐藥菌株的出現(xiàn)。VAP感染主要的病原菌引起醫(yī)院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多種,包括革蘭氏陰性桿菌、革蘭氏陽性球菌、厭氧菌、分枝桿菌、軍團菌、霉菌、衣原VAP90其中以銅綠假單胞菌所占比例最高(40%),其次是不動桿菌屬(20%),第三是克雷白菌屬[10]。VAP的預防和控制1 減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腸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1聲門下分泌物的引流 充分吸引氣管內分泌物及口鼻腔分泌物將簡易呼吸器及氣管套管相連。在患者的吸氣末輕輕擠壓簡易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脹在患者開始呼氣時用力擠壓呼吸器同時助手將氣囊放氣,使氣體從氣管導管及氣管內壁之間的腔隙由下向上沖出,將積貯于氣囊上方的滯留物吹至咽部,立即充盈氣囊防止滯留物逆流,迅速用吸痰管將滯留物吸出。操作前后均應吸純氧3min,此法可重復操作。加強口腔護理根據(jù)口腔pH值選用清洗液。pH2%~3%2%碳酸氫鈉液擦洗,pHl%~3%或生理鹽水擦洗。控制胃內容物的反流 仰臥位胃內容物反流可增加病原菌吸入的機會,及肺炎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半臥位雖不能完全避免胃食管反流,但避免肺誤吸。。4 氣管導管表面生物膜的清除 盡早拔除導管或改進導管的生物料可減少或消除導管表面生物膜的形成。加強呼吸環(huán)路管理 環(huán)路冷凝液是高污染物質,應避免倒流入肺定期排空收集瓶,并應按感染性廢物處理,嚴禁隨手亂倒,以減少交叉感染。加熱式濕化器可有效地消除空氣細菌污染,但易產(chǎn)生較多的冷凝液和細菌寄居。濕化器的入口、出口也易被污染,建議采用一次性管道。加強氣道的管理 合理吸痰和霧化吸入。因此,不應頻繁吸痰,只有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確需吸痰時才吸。如果應用開放性吸痰系統(tǒng),則道后口腔的原則。霧化吸入也應適時進行。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據(jù)病原學結合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無病原學診斷的經(jīng)驗性用藥。更忌濫用、根據(jù)藥敏結果選用相對窄譜的抗素,對于抗生素治療的持續(xù)時間,切斷外源性傳播途徑 1)醫(yī)護人員接觸患者時戴口罩。操作前、后確洗手。洗手是最普通的感染控制措施。也是感染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加以重視。2)保持室內空氣潔凈。3)對呼吸機、霧化器、纖維支氣管鏡等共用器械的消毒滅菌4)患者及病原體攜帶者的隔離。建議對MR-SA感染患者及攜帶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予以隔離(耐萬古霉素腸球菌感染者必須隔離)5)保護性隔離。將患者置于層流室或反向隔離室,醫(yī)護人員入室時必須戴口罩、帽子及穿隔離衣(主要用于器官移植、粒細胞減少等免疫功能抑制者)。9、提高機體免疫力 加強危重癥患者的營養(yǎng)支持、積極維持內環(huán)境的平衡、合理使用糖皮質激素及細胞毒藥物,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早期拔及采用調節(jié)劑等均有助于減少呼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