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簡中有關蜀地的材料看漢代蜀地與河西走廊的交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1.gif)
![從漢簡中有關蜀地的材料看漢代蜀地與河西走廊的交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2.gif)
![從漢簡中有關蜀地的材料看漢代蜀地與河西走廊的交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3.gif)
![從漢簡中有關蜀地的材料看漢代蜀地與河西走廊的交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4.gif)
![從漢簡中有關蜀地的材料看漢代蜀地與河西走廊的交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a44899f8ef7ab42c983c123cccf10978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漢簡中有關蜀地的材料看漢代蜀地與河西走廊的交往
敦煌和居延漢簡有關于蜀地的幾條材料,對我們認識漢代河西社會和蜀地的經(jīng)濟,以及兩地之間的交往有重要意義。以下我們簡要加以介紹和論述,不足之處,望學界前輩和同仁予以指正。
一、簡牘的解釋
官屬數(shù)十人持校印紱三十驢五百匹驅(qū)驢士五十人之蜀名曰勞庸
部校以下城中莫敢道外事次孫不知將
〔1〕
官屬,即屬官府管理的人,實際上是無人身自由,并為官府從事勞動的人,是相對于私屬而言,王莽改制,稱奴婢為私屬,而漢代本也有官奴婢?!稘h書》卷七十二《貢禹傳》:“諸官奴婢十余萬,......稅良民以給之?!焙游鬟吶灿信?,如
永光五年六月辛卯敦煌太守禹謂玉門都尉
毋所爭取粟五十石時丞相臨予以奴婢多
校尉,是漢代軍隊高級武官?!稘h書·百官公卿表》注引應劭注曰:“自上而下曰尉,武官悉以為稱”。又引張晏注曰:“有卒徒武事故曰尉”。《漢書·衛(wèi)青傳》顏師古注曰:“校者,營壘之稱,故謂軍之一部謂一校”。《漢書·陳湯傳》:“益置楊威、白虎、合騎三校?!睅煿旁唬骸耙恍t別為一部軍,古稱校耳。湯特新置此等諸校名,以為威聲也。”下面接著又說:“即日引軍西行,別為六笑,其三校從南道,逾蔥嶺經(jīng)大宛,其三校都自將......”。校尉當是根據(jù)這一部一校的編制而來。漢代特設的校尉和都尉,級別都相當高,均為秩二千石或秩比二千石,如《漢書·百官公卿表》所列的護烏桓校尉、護羌校尉、故騎校尉等。在進攻匈奴的朝廷大將直接指揮的部隊中,也設置有校尉,如李廣利的軍中有執(zhí)馬校尉、驅(qū)馬校尉,衛(wèi)青軍中有輕騎校尉。那么這里的校尉指的是什么樣的校尉呢?我們結(jié)合敦煌漢簡中的材料進行一番分析。敦煌簡中有一皇室的詔書
尚書臣昧死以聞
制曰可購校尉錢人五萬校尉丞司馬千人候三萬校尉
史司馬候丞二萬書佐令史人萬
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校尉屬下還有秩次較低的校尉丞、司馬千人、候長等,再往下還有校尉史、司馬候、丞、佐令史。簡出土于馬圈灣,當與王莽時期征西域這一重大事件有關。天鳳三年,五威將王駿率兵征西域,戊己校尉郭欽、左率何封率軍配合。除郭欽外,王駿所部的校尉還有射聲校尉任巨通。因此,我們認為,這里的校尉很可能是王莽時期駐扎敦煌的軍隊中的一位高級軍官。紱,系印的絲帶。《漢書·匈奴傳》:“解故印紱,奉上將率,受若新紱”。
驢,是漢代敦煌地區(qū)常見的蓄力,簡牘中常見,如
□□鐘政■私驢一匹雛牡兩丟齒六歲久在□□
〔2〕
名曰勞庸,就是打著勞庸的名義。勞庸即被雇傭。漢簡中的庸不僅指雇工、雇傭、或傭工,含義更為廣泛,謝桂華先生認為有“取庸代戍”的含義。在簡中的意思為雇傭。
部校,同校尉。以下簡文的意思是:除校尉以外,城中其他的人都不要說這件事,顯然這次到蜀地的長途勞作是一次秘密行動。
、出廣漢八稯布十九匹八寸大半寸直四千三百二十給吏秩
百一人元鳳三年正月盡六月積六月□
〔3〕
廣漢為漢代蜀地郡之一。稯是粗布。古代布帛在二尺二寸的幅度內(nèi)以八十根經(jīng)為幅的稱八稯布。元鳳為西漢昭帝年號,公元前80年——前75年。
、正月癸酉河南都尉忠丞下郡太守諸侯相承書從事下當
用者實字子功年五十六狀黑色長須建昭二年八月
庚辰亡過客居長安當利里洛陽上商里范義壬午實買
所乘車馬更乘牡馬白蜀車布并涂載布
這是一條有關漢元帝建昭二年追捕逃亡者的簡。此人籍貫為洛陽上商里,曾客居長安,逃跑時乘的車駕一匹公馬,馬為白色。蜀車為一專用名詞,當為蜀地造的車。
、......蜀椒四分桔梗二分姜二分桂
蜀椒為調(diào)料,這里是作中藥用。邊塞寒苦,常患各種疾病。這條簡是一處方簡。河西所見產(chǎn)于蜀地的藥用物還有“蜀署”。
、常安今月十二日到拘校敦德泉谷日聞如公之蜀中軍試士
這是王莽時期的一條簡,王莽改敦煌為敦德,常安為長安。拘校,陳盤先生謂:有鉤稽比較之意。這里有檢查核對的意思。公指某人,是漢代對所尊重的人的稱呼。蜀中軍試士,可理解為到蜀地去招募戰(zhàn)士。分析以上諸條簡文,我們可確知:
至遲在西漢昭帝時,河西走廊已與蜀地有了經(jīng)濟貿(mào)易方面的聯(lián)系;河西走廊在王莽時期已與蜀地有了直接的貿(mào)易來往,上述簡是明確的證據(jù)。這種交往主要通過官吏利用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調(diào)動人力和畜力等進行的。至于為什么由官商進行這樣的長途販運,我們認為這可能與漢代對商人課以重稅有關,這種重稅抑制了商人從事這類長途販運。正如《史記·平準書》所謂:“天下已平,高祖乃命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p>
二、考古所見河西走廊與蜀地之間的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
根據(jù)簡牘記載,車、布、藥材等都是在河西被廣泛使用的物品,再根據(jù)以上簡牘中有關蜀地物品的內(nèi)容,可以肯定這些物品有蜀地生產(chǎn)的。除此而外,河西漢墓的隨葬品中有許多是來自蜀地的,如武威磨嘴子漢墓的漆器,銅扣耳杯上刻有“乘輿”字樣,意思為皇室專用,均為蜀地生產(chǎn)。河西漢墓的葬俗與蜀地有相同處,而且這種相同處具有排它性,除蜀地及包括今云南、陜西漢中地區(qū)外,其他地區(qū)都沒有。如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枝干狀的連枝燈與四川及云南、漢中等地出土的銅質(zhì)搖錢樹的造型十分接近,類似造型的這類器物在武威晉墓和酒泉漢墓中均有出土,連枝燈和搖錢樹的座也與四川等地的相同,如磨嘴子出土的上面浮雕有伎樂,武威晉墓出土的上面浮雕有三神山。錢樹是一種時代特征明顯的隨葬器物,出現(xiàn)于東漢前期,而到東漢晚期前后最為盛行。一般來說其內(nèi)容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類:頂飾上的配置以佛像為中心;枝干上有西王母,一般是坐在龍虎座上,周圍有花卉植物和玉壁等;鳳鳥和人物等。反映了當時民間較為復雜的多神教信仰和崇拜。這種習俗反映了河西與蜀地之間在文化上的聯(lián)系和共性。
我們認為兩地在經(jīng)濟和文化上的交流和共性,是由于兩地在經(jīng)濟上的互補和交通上的直接相通所決定的,三星堆考古發(fā)現(xiàn)和近期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金面具和成噸的象牙器說明早在商時期蜀地文明就已發(fā)展到可以與中原相媲美的程度。秦漢時期,蜀地是重要的經(jīng)濟區(qū)之一,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巴蜀沃野,地饒、姜、丹沙、石、銅、鐵、竹、木......然周四塞,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以所多易所鮮?!苯?jīng)過文景之治,巴蜀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成都是著名的商業(yè)中心,位列“五都”。林果業(yè)有“山林竹木疏食果實之饒”;〔4〕冶銅業(yè)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產(chǎn)銅之地有越郡之邛都,益州郡之俞員、來唯、古,犍為郡之朱提。紡織業(yè)方面,蜀布不僅遠銷邊郡,如河西的敦煌、居延等地,而且還在對外貿(mào)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張騫通西域,曾在大夏見到蜀布。東漢末期,蜀錦名揚天下,〈〈后漢書·公孫述傳〉〉說:蜀地的“女工之業(yè)覆衣天下。”《后漢書·西南夷傳》也說:蜀地“土地沃美,宜五谷蠶桑;知染采文繡;帛疊,蘭干細布,織成文章有綾錦;有梧桐木華,績以為布,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污?!绷硗?,漆器業(yè)也很發(fā)達,蜀地制造的銅扣錯金銀漆器時稱“銅扣銀耳”,十分的珍貴,漆器遠銷到今蒙古和朝鮮半島,朝鮮樂浪漢墓出土的漆器上有刻寫“乘輿”二字的。古代人口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地區(qū)經(jīng)濟狀況的重要標尺,我們根據(jù)《后漢書·郡國志》統(tǒng)計了蜀地諸郡與河西諸郡的人口數(shù),這說明兩地在經(jīng)濟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郡名人口數(shù)
廣漢10
犍為7
益州47
武都15
武威4
張掖6
敦煌1
河西走廊地區(qū)手工業(yè)落后,但畜牧業(y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這除了由于河西地區(qū)地廣人稀,水草易畜牧這一自然條件外,與漢朝中央政府開發(fā)河西走廊的舉措是分不開的。漢朝中央政府的開發(fā)措施包括設立河西四郡、移民屯田、建立驛址等?!稘h書·地理志》指出:武威以西的河西四郡,“地廣民稀,水草宜畜牧,故涼州之畜為天下饒。”河西走廊連同了蜀地與河西這兩個經(jīng)濟上互補地區(qū)的貿(mào)易往來。封建社會的長途貿(mào)易一般是以物物交換為主要特征的,蜀地的各種手工業(yè)品被運到了河西.據(jù)我們統(tǒng)計,河西地區(qū)來自內(nèi)郡的物品是十分豐富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還有邯鄲造的工具、河內(nèi)工官造的弩機、南陽造的刀等。我們認為河西用以與蜀地交易的貨品主要是馬、驢等牲畜。
蜀地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大量的手工業(yè)品和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運輸,需要以馬為主要畜力進行,如果要在外地引進馬匹的話,距離較近的河西自然是最佳選擇。然而一個新的問題就擺在了面前:《史記·貨殖列傳》謂關中:“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倍涞鼐嗪游饕步游?,甚至其他地區(qū)為什么很少有關中的物品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皇室是一個龐大的消費體,用度巨大;二是關卡林立,市場管理嚴格。另外從關中到河西的道路屬于漢中央政府竭力經(jīng)營的官道,居延簡中的“刺書簡”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般商人或官商要通過是比較困難的。這種情況下選擇一條方便而又實惠的道路來交往就很自然了。
、漢代蜀地通往河走廊的路線
蜀地不經(jīng)關中而通往西域的路線,我們認為有兩條,一條是在關中的邊緣,從蜀地到漢中,再溯西漢水而上到天水。天水一帶是秦人的發(fā)祥地,近年在甘肅禮縣發(fā)現(xiàn)的秦先公陵園進一步說明,早在先秦時期,秦人已經(jīng)開始以禮縣一帶為基地向東西南北開拓。漢代已開辟了從河西經(jīng)天水到長安的驛道,新出懸泉漢簡中有一條簡牘確切地記載了這條道路的具體走向
金城允吾二千八百八十里,東南。天水平襄二千八百三十,東南。東南去刺史□三□......一八十里......長安四千八十......〔5〕
東漢初年,竇融與劉秀在天水合圍隗囂,竇是準備將要經(jīng)過“高平道”,再迂回到天水的。我們認為居延新簡中的“刺書簡”記載的從河西到關中的道路,從高平也可以到天水,具體路線是:高平——靜寧——莊浪——秦安,關于此問題我們已有專文進行過論證,此不贅述?!?〕另一條道路是從河西到青海,再經(jīng)臨夏盆地逆大夏河或洮河到蜀地,逆大夏河的這條道路,學界前輩已有人進行過研究。馮漢庸先生指出:唐五代時有一條從西川不經(jīng)過關中而直達西域的道路,唐時稱為“西川路”,具體路線經(jīng)過川西北的松州和甘青交界處的積石山?!?〕日本學者松田壽男認為,公元5世紀末,吐谷渾王與北方的涼土、夏國和南方的蜀地有了交往。〔8〕馬雍先生也說:“曹魏自不說,即令蜀國亦取道青海羌中與中亞有聯(lián)系?!薄?〕實際上漢代已經(jīng)開辟了從從敦煌到今臨夏盆地的道路,有學者稱其為“祁連山道”,也有先生稱其為“羌中道”。這條道路的具體走向,初師賓等先生進行過論證?!?0〕我們在此主要論述這條道路的蜀地到臨夏盆地的具體走向。
從臨夏盆地到蜀地,中間橫亙著黃土高原到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帶。這一帶的原始文化有許多共同點,早期的馬家窯文化的南緣就一直延伸到甘南、川北以及隴南地區(qū)的白龍江流域。在環(huán)繞我國東北到西南的半月型文化地帶中,這個過渡帶占有特殊的地位。學術界普遍認為先秦時期文獻中的昆侖山就在四川、甘肅、青海交界的山區(qū)。有學者指出“巴顏喀拉山即昆侖之丘。今巴顏喀拉山南麓,石渠、德格等地屬丘狀高原地貌類型,可明顯分為三重。積石山即今阿尼馬卿山。巴顏“喀拉”為黑色或紫色之山。徐南洲先生說:“果落山正當巴顏喀拉山的‘東北隅’,‘昆侖墟’即巴顏昆侖山,為昆侖山南支。.......朝云之國即軒轅氏黃帝,在今甘肅洮河流域。司彘即賜之為雷祖之族,今若爾蓋西北的河湟地帶。.......韓流與廣漢三星堆青銅人像對比,有首、謹耳、人面捉、鱗身、渠股、豚等特征?!哧柲嗣碛谛m’正是三星堆遺址。阿女淖子來自蜀山。古之蜀山在今甘肅碌曲縣郎木寺至瑪曲縣之間。即若爾蓋泥炭沼澤的西北邊沿第一曲的北岸。故蜀山氏就是禹貢雍州‘渠搜’之族。《世本》等書稱淖子名昌仆,而昌意是她的祖輩。昌意也來自河曲。祖孫二人都是雷祖所生的卷族之裔?!薄?1〕童恩正先生指出:“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后期,黃河上游氐羌系統(tǒng)的民族即有一部分向南遷徙,進入川滇諸省。其中有的在川西北地區(qū)與當?shù)卦械拿褡咫s居,發(fā)展了一種農(nóng)耕而兼畜牧的文化。在定居農(nóng)業(yè)的過程中,他們與羌族的區(qū)別日益顯著,從而構(gòu)成了川西北氐族的先民。以后再從河湟進入當?shù)氐那甲澹诮?jīng)濟文化上似乎還受過他們的影響。在秦漢時代,此種文化的傳播已經(jīng)遍及今阿壩、甘孜兩州和西昌專區(qū)的一部,達到了最為繁榮的階段。秦漢以后,川西北的氐族,一部分融合于藏族之中:一部分以嘉良夷、嘉戎族等名稱二見于歷史;另一部分則可能南下至川黔交界一帶,最終與漢、苗諸族同化。當我們在考察西南的古代民族史時,這一民族在開發(fā)川西北和溝通南北民族交流等方面的功績,乃是不應該忽視的?!薄?2〕
根據(jù)近年文物普查和考古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我們認為從臨夏盆地到蜀地道路的具體走向為:
逆洮河而上的路:枹罕或令居——安故——臨洮——武都——蜀地,需要說明的是漢代武都郡就被歸入益州刺史部。從安故到臨洮的路段,循洮水北行,經(jīng)今臨潭、卓尼二縣交界處,過九甸峽經(jīng)渭源縣到安故。1964年,在今岷縣二郎山發(fā)現(xiàn)一東漢時期的磚室墓。隨葬品中的漆器脫片上有漢隸文字,一為“蜀雒王仲作”、另一為“蜀郡峽岡三丸酒”?!稘h書·地理志》隴西郡條下有:“臨洮,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枹罕,入東入河,《禹貢》,西頃山在縣西,南部都尉治也?!?/p>
逆大夏河而上的一條與魏晉隋唐時期的“西川道”相同。即由川西北的松、潘等地,進入甘南碌曲、瑪曲縣境,然后到夏河,與今川甘公路大體一致。
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在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西北部活動的游牧民族正是沿著這條道路往西南遷移的。如周貞王的時候“秦厲王滅大荔,取其地,趙亦滅代戎,即北戎也。韓、魏復共稍并入伊、洛、陰戎,滅之。其遺脫者皆逃走,西逾隴。”〔13〕這里只記述了游牧民族翻越隴山的史事,實際上這個大遷徙的歷程并沒有完結(jié),他們中的一部分就滯留在了隴南、甘南一帶,另一部分則繼續(xù)向前,溯洮河、大夏河而上到達蜀地。以后,秦人在這一帶與羌族進行過反復的爭奪。穆公霸西戎,羌人勢力西移,河湟間成為中心。秦獻公時,“兵臨渭首,滅狄氏?!薄?4〕羌族首領“畏秦之滅,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之河曲西數(shù)千里,與眾羌絕遠,不復交通。”〔15〕“河曲西數(shù)千里”與“渭首”之間的交通,正是要經(jīng)過今洮河和大夏河的。從此以后,牦牛羌定居越,白馬羌定居廣漢,參狼羌定居武都,還有一部分留居湟中?!?6〕
漢代對洮河、大夏河流域的經(jīng)營,目的是護衛(wèi)關中、蜀地及切斷這里的羌族與匈奴的聯(lián)絡,保證關中通往河西道路的暢通。主要采取了設置護羌校尉和南部都尉,加強隴西塞的管理等措施。具體的進程分為以下幾步。
漢朝建立,蜀隴兩地被視為防御羌族進攻的前沿地帶,“漢興,匈奴冒頓兵強,破東胡,走月氏,威震百蠻,臣服諸羌?!薄?7〕對于降服的羌人,除留一部分守隴西塞外,“徙留何于狄邊、安故,至臨洮、氐道、羌道縣?!睗h武帝的時候,“先零羌與封養(yǎng)牢姐種解紈結(jié)盟,與匈奴通,合兵十余萬,共攻令居、安故,遂圍枹罕?!薄?8〕漢遣李息、郎中令徐自為將兵十萬人平擊之,始置護羌校尉。漢昭帝時,居住在武都的氐人與漢王朝發(fā)生了沖突,“趙充國以大將軍護軍都為尉將兵擊定之,遷中郎將,將屯上谷,還為水衡都尉?!薄?9〕在此以后,宣帝年間漢朝以趙充國為為營平侯,在湟水流域屯田,對阻止匈奴和羌的進一步聯(lián)合,以及為更有效地控制從臨夏盆地通往蜀地的道路打下了基礎。可以看出,趙充國對匈奴的用兵,正是在這條路的東西兩面進行的。東漢初年,燒黨羌威脅隴西、金城。班彪提出:“......在涼州部置護羌校尉,皆持節(jié)領護,理其怨結(jié),歲時循行,問所疾苦。又數(shù)遣使驛通動靜,使塞外羌夷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警備。今宜復如舊,以明威防,”〔20〕光武帝遂以牛邯為護羌校尉,“持節(jié)如舊?!睗h章帝建初年間,漢朝中央政府對羌戰(zhàn)爭取得勝利后,在洮河南岸筑索西城。“徙隴西南部都尉戍之,悉復諸亭侯?!薄?1〕安帝永初元年,屬先零羌的滇零與種羌向漢朝軍隊進攻,“斷隴道。”順帝永建元年,隴西校尉馬賢率七千人進攻羌族武裝,“戰(zhàn)于臨洮斬首千余級,皆率種人降。進封賢都鄉(xiāng)侯,自是涼州無事?!薄?2〕順帝陽嘉二年,漢朝再次“復制隴西南部都尉,如舊制?!标柤挝迥暧捎趯π倥帽。皷|西羌遂大合。鞏唐種三千余騎寇隴西,又燒陵園,掠關中,殺傷長吏......”〔23〕順帝永和元年,“武都塞上白馬羌攻破屯官,反叛連年。二年春,廣漢屬國都尉擊破之,......馬賢又擊斬其渠帥饑指累祖等三百級,于是隴右復平?!薄?3〕可以看出,從武都已經(jīng)開辟了從臨洮到武都的道路,據(jù)悉在岷縣發(fā)現(xiàn)的漢墓中,曾出土帶蜀地制造的漆器。而從岷縣順洮河而下,就可以到達臨夏和蘭州一帶,而這里是通往河西的必經(jīng)之地。近年,在甘南的臨潭、卓尼、合作等地也發(fā)現(xiàn)有漢代墓葬。這都說明漢代甘南、隴南地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非電動助殘設備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智能媒體芯片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課件:《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學習宣講
- 進修學習合同書
- 2025深圳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適用于招標工程固定單價施工合同)
- 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終端設備維護服務合同
- 2025出租車輛承包合同范本
- 鋼筋綁扎勞務合同范本
- 醫(yī)院裝修合同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材簡要分析課件
- 2023年MRI技術操作規(guī)范
- 辦公用品、易耗品供貨服務方案
- 自行聯(lián)系單位實習申請表
- 醫(y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guī)范
- 媒介社會學備課
- 2023年檢驗檢測機構(gòu)質(zhì)量手冊(依據(jù)2023年版評審準則編制)
- 三相分離器原理及操作
- 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每節(jié)課后練習+答案(共28份)
- 葫蘆島尚楚環(huán)??萍加邢薰踞t(yī)療廢物集中處置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全國物業(yè)管理項目經(jīng)理考試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