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導練(江蘇專版)專題3中國現(xiàn)代政治文明_第1頁
2022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導練(江蘇專版)專題3中國現(xiàn)代政治文明_第2頁
2022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導練(江蘇專版)專題3中國現(xiàn)代政治文明_第3頁
2022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導練(江蘇專版)專題3中國現(xiàn)代政治文明_第4頁
2022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導練(江蘇專版)專題3中國現(xiàn)代政治文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講中國現(xiàn)代政治文明第1課時現(xiàn)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祖國統(tǒng)一

命題視角新中國初期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以國家大法的形式正式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之成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是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中的重大事件。本講知識在2011年高考中出現(xiàn)的頻率相對較低,但是在考到的知識點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出現(xiàn)的頻率相對較高,江蘇卷9、浙江卷19。(2011·江蘇卷,9)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參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后,感慨萬端:“我踏進會場,就看見這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裝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長袍的,還有位戴瓜帽的——這許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會在一個會場里一起討論問題,在我說是生平第一次?!辈牧现械摹暗谝淮巍睆膫让娣从吵鲂律鐣恼紊詈蜕鐣兏锞哂?)①平等性②廣泛性③繼承性④深刻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學生對北平市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的理解和閱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這許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會在一個會場里一起討論問題,在我說是生平第一次”,從側面反映出新社會政治生活和社會變革的平等性、廣泛性和深刻性。材料無法體現(xiàn)繼承性,排除③。答案選C

命題視角民族自治區(qū)與特別行政區(qū)的不同

民族自治區(qū),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的民族自治的制度,在各少數(shù)民族聚居所建立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區(qū)享有憲法、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民族自治權,如:少數(shù)民族干部任用,民族政策上的優(yōu)惠及傾斜,但是在大政方針上必須和中央保持著一致。特別行政區(qū)是指根據(jù)憲法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域范圍內設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區(qū)域,因此,它享有高度的自主權。(江蘇省泰州中學2011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13)2007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十周年的慶典上,國家主席胡錦濤發(fā)表重要講話:“一句話,中央政府關于香港大政方針的宗旨,就是為了香港好、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為了香港同胞好、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關于香港的大政方針的特別性與民族區(qū)域自治的主要不同表現(xiàn)在()A.設立區(qū)域B.實施目的C.社會制度D.時間期限【思路點撥】本題考查的是民族自治區(qū)與特別行政區(qū)的不同之處以及學生再認再現(xiàn)、比較分析能力。民族自治區(qū)與特別行政區(qū)的最主要的不同之處是社會制度的不同,故選C。

命題視角胡錦濤: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201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關于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結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明確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我們堅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在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彼终f,“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繼

命題視角續(xù)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我們要積極穩(wěn)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江蘇省揚州中學2011屆高三一輪復習階段綜合檢測21)黨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的新命題。閱讀有關民主的材料:材料一“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休命于成湯”。

——《尚書》

材料二關于蘇格拉底之死的材料:雅典人口總數(shù)雅典公民總數(shù)陪審、審判人員及產生方式表決形式程序罪名陪審員審判員產生方式約40萬約4.2萬6000501抽簽舉手一審制慢神和蠱惑青年

材料三中書省負責定旨出命,長官中書令二人;門下省掌封駁審議,長官侍中二人;中書門下通過的詔敕,經皇帝裁定交尚書省執(zhí)行,尚書省長官尚書令一人,副長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華通史》

材料四“民主”作為現(xiàn)代文明的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原則,是從西方輸入的。西方民主的特點是強調自由平等,三權分立,多黨競選、權力制衡等等。自洋務運動失敗后,出現(xiàn)了開設議院的各種方案和對民權、自由觀念的宣傳,如康有為以“幾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嚴復提出西方因為“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而強盛,中國民主啟蒙由此發(fā)端。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在現(xiàn)代社會中,無論是哪一個統(tǒng)治階級,只要實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議制的形式,只是具體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議機構的設置上,有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兩院制,有的實行一院制。材料六第一條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發(fā)展農村基層民主,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

——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憲法修正案請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義。(2)根據(jù)材料二,歸納雅典民主存在的問題。(3)根據(jù)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指出近代西方國家強調對權力的制衡與我國古代對官吏的制約有什么本質差異?(4)依據(jù)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方代議制民主政治的“具體方式”有哪些?(5)根據(jù)材料六和所學知識指出,新時期中國民主政治發(fā)展出現(xiàn)了怎樣的新特點?(6)古今中外不同民主發(fā)展模式給你有何啟示?【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古今中外民主制度的不同模式以及學生分析比較和閱讀材料、從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問,從材料中的“成湯”,可知“民主”并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主,而是奴隸社會里的君主,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第(2)問,雅典的總人口約有40萬,擁有公民權的卻只有約4.2萬,說明有廣大的人群被排除在外,不是廣泛的民主,陪審、審判人員產生的方式是抽簽,采取舉手表決,并以慢神和蠱惑青年的罪名獲罪,說明雅典實行直接民主,這種以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方式,使不同素養(yǎng)的人都享有同等執(zhí)政的機會,造成國家權力的濫用;第(3)問,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長官都是丞相,權力一分為三,之間相互牽制,根本目的是在于加強皇權,是古代中國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特點,而西方的三權分立,相互制衡與制約,目的是避免專制的出現(xiàn),其受制于憲法,是近代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體現(xiàn);第(4)問,結合所學知識,資本主義代議制有兩種,即民主共和與君主立憲制;第(5)問,材料六反映新時期我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擴大了基層民主,基層民主的發(fā)展,說明我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第(6)問,雅典的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的代議制,說明民主具有階級性,具體方式的不同,說明民主政治在每個國家是因國情而異的,要從國情出發(fā),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緟⒖即鸢浮?1)“民主”指君主,最高統(tǒng)治者。(2)民主范圍狹窄、參政方式原始、國家權力濫用。(3)我國古代政治體制,如三省六部制,最終受制于皇權,體現(xiàn)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特點;西方的三權分立受制于憲法,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特點。(4)具體方式:君主立憲與民主共和。(5)特點:擴大了基層民主、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標志中國民主法制建設達到新的高度(或是中國法制建設史上的里程碑)。(6)民主具有階級性;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從本國國情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政體,不能照搬別國模式;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真題集訓1.(2011·浙江卷19)社會學家費孝通回憶參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時說,“踏進會場,就看見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裝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長袍的,還有位戴瓜帽的——這許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會在一個會場里一起討論問題,在我說是生平第一次”。從中可以獲悉()A.費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B.會議召開匆忙,代表們還來不及換上正裝C.出席會議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絕大多數(shù)D.人民代表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解析】

從題中材料可知這是1949年9月北平政協(xié)會議之前的情況,多樣的服裝說明了會議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特點,選D;A指的是1954年召開的一屆全國人大,不選;B、C兩項表述不符合實際,排除。答案:D真題集訓2.(2011·山東基本能力測試31第2問)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開幕。關于這次會議說法不正確的是()A.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B.會議開幕之日北平晝夜長短大致相等C.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D.《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的內容,考查的是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A、C符合歷史課本的表述;B項符合地理常識(秋分);D項“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應是195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答案:D真題集訓

3.(2010·北京卷19)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國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國五個民族自治區(qū)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A.內蒙古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B.內蒙古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D.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解析】

本題對應課標中“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考查學生對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記憶能力。解答此題關鍵是要掌握我國五個自治區(qū)設立的時間:1947年設立內蒙古自治區(qū),1955年設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1958年設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寧夏回族自治區(qū),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區(qū)。

答案:A真題集訓

4.(2010·江蘇卷1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為30人。對上述內容理解正確的是()A.該屆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B.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C.從此確立了“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D.標志著新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確立【解析】“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為30人”說明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初步形成。

答案:B真題集訓

5.(2011·天津卷12)民主政治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并隨著時代進步不斷完善。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將軍)之口說出來了這樣一句話:“男人就是城邦?!?/p>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832年,英國選民從人口總數(shù)的大約2%增加到3.3%,但工人階級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階級為爭取選舉權掀起了憲章運動。1866年后,英國通過兩次議會改革,至1885年基本實現(xiàn)了成年男子普選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婦女為爭取選舉真題集訓權展開了斗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英國已實現(xiàn)全民普選。

——摘編自錢乘旦《英國通史》

材料三自1953年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對于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均按照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shù)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shù)的原則分配。

——根據(jù)1953~2009年我國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真題集訓

材料四第十六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jù)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口數(shù),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xiāng)人口數(shù)相同的原則,以及保證各地區(qū)、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shù)量代表的要求進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選舉法的決定真題集訓請回答:(1)結合所學知識,解讀“男人就是城邦”的內涵。(2)材料二中,英國選舉權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這一變化歷程表現(xiàn)出哪些特點?(3)對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國農村地區(qū)在全國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闡述促使這種變化產生的時代背景。(4)綜上,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民主政治不斷完善的社會條件。【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外民主政治發(fā)展的情況,考查正確解讀材料信息,綜合把握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第(1)問,“男人就是城邦”,即雅典只有男性公民才能參政議政,婦女、奴隸、外邦人沒有民主權利。第(2)問,應根據(jù)材料信息,總結出選民人數(shù)的增多——基本普及成年男子普選權——女性獲得選舉權——全民普選的遞進過程,說明普選經歷了漫長的遞進過程,是廣大人民斗爭的結果。第(3)問依據(jù)材料信息可知,我國農村人大代表比例的增加,這與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我國民主化程度逐步加深有關。第(4)問緊扣上面的問題,從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國民素質提高、民主意識增強等多角度分析?!緟⒖即鸢浮?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婦女、外邦人、奴隸不享受政治權利。(2)1832年選民人數(shù)增加;1885年基本實現(xiàn)成年男子普選權;二戰(zhàn)前夕已實現(xiàn)全民普選。英國實現(xiàn)全民普選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廣大民眾為此進行了艱難的斗爭。(3)變化:農村地區(qū)在全國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時代背景: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民主政治不斷向前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社會發(fā)生巨大變化。(4)社會條件: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國民素質提高,民主意識增強等。第8講中國現(xiàn)代政治文明第2課時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命題視角新中國初期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新中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歷史時期背景政策成就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到1952年底)外部:美蘇冷戰(zhàn);美國孤立遏制中國內部:新中國成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具體的方針是:“另起爐灶”、“一邊倒”、“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與蘇聯(lián)等結盟

命題視角歷史時期背景政策成就20世紀50年代中期(1953年到1956年)外部:朝鮮停戰(zhàn),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內部:進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

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上發(fā)揮了新中國的作用,新中國提升了國際影響力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擴大了在亞非國家中的影響力

命題視角

在2011年高考中,對于新中國外交政策的考查,主要是側重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特別是50年代中期的外交,如海南卷25、上海卷27、江蘇卷10等。(2011·海南卷,25)《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評論說:在1955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周恩來利用了他個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機敏逐漸減弱了那些懷疑中國或懷疑共產主義的領導人的敵對情緒”。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提出的外交方針是()A.“求同存異”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另起爐灶”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學生識記能力和比較分析能力。1955年(萬隆會議)周恩來“減弱了那些懷疑中國或……敵對情緒”,對應方針即“求同存異”。故選A。

命題視角多邊外交僅僅是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外交嗎?

新時期中國外交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多邊外交空前活躍。很多同學誤以為多邊外交就是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實際上并不局限于此。多邊,就意味著兩國以上,就是同時與兩個以上的國家開展外交活動。我們所熟悉的多邊外交的形式有:一是依托某一國際組織。如聯(lián)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二是參加某一個大型的國際會議。1954年日內瓦會議和1955年的萬隆會議,都是中國多邊外交非常成功的事件。(徐州市2011屆高三階段性檢測15)對下列幾幅圖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準確的是()A.中國積極加強與第三世界的交流與合作B.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國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D.正逐步形成以中國為核心的新型區(qū)域合【思路點撥】本題考查的是多邊外交的概念和學生讀圖、從圖片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多邊外交就是同時與兩個以上的國家開展外交活動,三幅圖片均能體現(xiàn)這一特征。故選C。

命題視角南海爭端與周邊外交

南海群島是中國固有領土。近年來,越南、菲律賓等出兵強占南海一些無人島礁,摧毀中國在南沙無人島礁所設主權標志,抓扣或以武力驅趕我國在南海作業(yè)的漁民。對此中國政府一再嚴正聲明,這些行為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是非法的、無效的。這些國家的所謂法律依據(jù)是根本站不住腳的。中國主張有關各方在南沙問題上采取克制、冷靜和建設性的態(tài)度,始終堅持通過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與有關國家商討解決有關問題。這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和雙邊友好關系大局的誠意。

近來,南海風云變幻,主權爭端升溫。這引發(fā)了世界輿論對于中國周邊外交的關注。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問題:請回答:(1)中蘇簽約后,周恩來強調,為了抵抗美國的侵略和威脅,同蘇聯(lián)結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黨和國家的獨立性丟掉”。這表明新中國成立后采取了怎樣的外交原則?圖1反映了我國針對兩大陣營的尖銳對峙,為打破帝國主義的孤立封鎖、鞏固政權和恢復經濟,采取了哪一個外交方針?(2)圖2反映了20世紀50年代中印兩國的友好關系。兩國一致同意以什么原則作為 指導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它是誰首先提出的?(3)圖3反映了中國走向國際舞臺的歷史,這次會議是哪一年召開的?為促進會議的圓滿成功,周恩來提出了怎樣的方針?起到了怎樣的作用?(4)圖4中,“把手伸過世界最遼闊的海洋”和周恩來握手的美國總統(tǒng)是誰?兩人握手反映了中美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5)圖5表明一個互信互利的新型區(qū)域合作組織誕生了,這成為新中國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這個組織名稱叫什么?性質如何?【思路點撥】本題主要考查了新中國成立后外交政策的發(fā)展變化和外交成就。注意應結合當時的國際背景和具體的外交成就來作答?!緟⒖即鸢浮?1)原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針:“一邊倒”。(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周恩來。(3)1955年。“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成功(或會議最終通過了《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4)尼克松。中美關系正常化(或緩和)。(5)上海合作組織。區(qū)域性多邊合作組織。真題集訓1.(2011·上海卷27)“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敝芏鱽碚f這段話是在()A.與尼克松會面時B.與田中角榮會面時C.出席萬隆會議時D.出席聯(lián)合國大會時【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再認再現(xiàn)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題中周恩來這段話是對“求同存異”原則的闡釋,對應萬隆會議。答案:C真題集訓2.(2011·江蘇卷10)日內瓦會議后,毛澤東就外交問題指出:“關門關不住,不能關,而且必須走出去?!边@里,“必須走出去”的戰(zhàn)略意義在于()A.緩和中蘇關系惡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權力C.重建中美間戰(zhàn)略伙伴關系D.發(fā)揮在國際關系中應有的作用【解析】

日內瓦會議(1954年)后毛澤東的“走出去”是指要發(fā)展同其他國家的外交關系,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蘇關系惡化,A不正確;中國還沒有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故B錯誤;克林頓執(zhí)政時期中美關系才被定位為“戰(zhàn)略伙伴關系”,C不正確。

答案:D真題集訓

3.(2011·上海卷32)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某中學團委舉行“光輝歷程”黨史知識展覽,同學們列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重大成就如下:①中美建交②粉碎“四人幫”③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④香港回歸以時間排序正確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外交的狀況和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②項在1976年;①項在1979年;④項在1997年;③項在2001年。

答案:C真題集訓

4.(2010·浙江卷21)閱讀下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符合這一時期中國外交狀況的結論是()1969~1978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shù)據(jù)簡表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國家495469878895103107110112真題集訓①中國對外關系出現(xiàn)全新局面②中國外交沒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擾③中美兩國關系逐步緩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本題不僅考查學生的歷史知識,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歷史知識的記憶。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排除法來解答此題,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是在1979年,所以排除④,排除答案B、D。選項A、C的區(qū)別在于①②選哪個,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從49個攀升到112個,中國外交打開了全新局面,因此答案A。

答案:A真題集訓

5.[2011·福建卷38—(2)、(3)、(4)]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國長達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曾有過三次……大革命:第一次發(fā)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結束了領主封建制,創(chuàng)立了實行中央集權制的帝國;第二次發(fā)生于1911年,它結束了帝國,建立了民國;第三次則發(fā)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政權?!遍喿x下列材料:真題集訓材料一圖1、圖2、圖3分別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載于英國著名漫畫雜志Punch。真題集訓材料二(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滿清政府與各國締結之條約,民國均認為有效,至于條約期滿而止……(二)革命以前,滿清政府所借之外債及所承認之賠款,民國亦承認償還之責,不變更其條件……(三)凡革命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