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華清宮三首-杜牧_第1頁
過華清宮三首-杜牧_第2頁
過華清宮三首-杜牧_第3頁
過華清宮三首-杜牧_第4頁
過華清宮三首-杜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過華清宮三首[唐]杜牧【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酒涠啃仑S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酒淙咳f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驹u析】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tǒng)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驕奢淫逸。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后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一騎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并列推出,啟人思索,留有懸念?!盁o人知”雖三字,卻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咀⑨尅咳A清宮:《元和郡縣志》:“華清宮在驪山上,開元十一年初置溫泉宮。天寶六年改為華清宮。又造長生殿,名為集靈臺,以祀神也?!崩C成堆:驪山右側有東繡嶺,左側有西繡嶺。唐玄宗在嶺上廣種林木花卉,郁郁蔥蔥。千門:形容山頂宮殿壯麗,門戶眾多。次第:依次。紅塵:這里指飛揚的塵土。妃子:指楊貴妃。樂史《楊太真外傳》: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新唐書·李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薄短茋费a》:“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熟,經宿則敗,后人皆不知之。”按:此詩或為寫意之作,意在諷刺玄宗寵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諸史實。在唐代,嶺南荔枝無法運到長安一帶,故自蘇軾即言“此時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嶺南也”(《通鑒唐紀》注)。而荔枝成熟的季節(jié),玄宗和貴妃必不在驪山。玄宗每年冬十月進駐華清宮,次年春即回長安。《程氏考古編》亦辨其謬,近人陳寅恪亦復考證之【譯文】【其一】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綠樹環(huán)繞的新豐一帶不時可見黃塵四起,那是前往漁陽的探使返回。他們謊報軍情,唐玄宗和楊貴妃仍舊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祿山起兵,中原殘破。全國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驪山上宮殿樓閣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分明。安祿山拖著肥胖的身體翩翩作胡旋舞,引發(fā)了楊貴妃的笑聲隨風飄揚越過層層山峰。【賞析】【其一】本題共三首,是杜牧經過驪山華清宮時有感而作。華清宮是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修建的行宮,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那里尋歡作樂。后代有許多詩人寫過以華清宮為題的詠史詩,而杜牧的這首絕句尤為精妙絕倫,膾炙人口。此詩通過送荔枝這一典型事件,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有著以微見著的藝術效果,精妙絕倫,膾炙人口。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猶如電影攝影師,在觀眾面前先展現(xiàn)一個廣闊深遠的驪山全景: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其間,宛如團團錦繡。“繡成堆”,既指驪山兩旁的東繡嶺、西繡嶺,又是形容驪山的美不勝收,語意雙關。接著,場景向前推進,展現(xiàn)出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平日緊閉的宮門忽然一道接著一道緩緩地打開了。接下來,又是兩個特寫鏡頭: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后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妃子嫣然而笑了。幾個鏡頭貌似互不相關,卻都包蘊著詩人精心安排的懸念:“千門”因何而開?“一騎”為何而來?“妃子”又因何而笑?詩人故意不忙說出,直至緊張而神秘的氣氛憋得讀者非想知道不可時,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薄袄笾Α眱勺郑赋鍪虑榈脑??!缎绿茣钯F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懸念頓然而釋,那幾個鏡頭便自然而然地聯(lián)成一體了。吳喬《圍爐詩話》說:“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最上?!倍拍吝@首詩的藝術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詩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烈得多的藝術效果?!板有Α比诸H有深意。春秋時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點燃烽火,導致國破身亡。讀到這里時,讀者是很容易聯(lián)想到這個盡人皆知的故事?!盁o人知”三字也發(fā)人深思。其實“荔枝來”并非絕無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騎”知,還有一個詩中沒有點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這樣寫,意在說明此事重大緊急,外人無由得知,這就不僅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全詩不用難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其二】唐玄宗時,安祿山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后伺機謀反,玄宗卻對他十分寵信?;侍雍驮紫鄺顕覍覍覇⒆?,方派中使輔璆琳以賜柑為名去探聽虛實。璆琳受安祿山厚賂,回來后盛贊他的忠心。玄宗輕信謊言,自此更加高枕無憂,恣情享樂了?!靶仑S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正是描寫探使從漁陽經由新豐飛馬轉回長安的情景。這探使身后揚起的滾滾黃塵,是迷人眼目的的煙幕,又象征著叛亂即將爆發(fā)的戰(zhàn)爭風云。詩人從“安史之亂”的紛繁復雜的史事中,只攝取了“漁陽探使回”的一個場景,是頗具匠心的。它既揭露了安祿山的狡黠,又暴露了玄宗的糊涂,有“一石二鳥”的妙用。如果說詩的前兩句是表現(xiàn)了空間的轉換,那么后兩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則表現(xiàn)了時間的變化。前后四句所表現(xiàn)的內容本來是互相獨立的,但經過詩人巧妙的剪接便使之具有互為因果的關系,暗示了兩件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而從全篇來看,從“漁陽探使回”到“霓裳千峰上”,是以華清宮來聯(lián)結,銜接得很自然。這樣寫,不僅以極儉省的筆墨概括了一場重大的歷史事變,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事變發(fā)生的原因,詩人的構思是很精巧的。將強烈的諷刺意義以含蓄出之,尤其是“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兩句,不著一字議論,便將玄宗的耽于享樂、執(zhí)迷不悟刻畫得淋漓盡致。說一曲霓裳可達“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顯然這是極度的夸張,是不可能的事,但這樣寫卻并非不合情理。因為輕歌曼舞縱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卻實實在在是由統(tǒng)治者無盡無休的沉醉于歌舞造成。而且,非這樣寫不足以形容歌舞之盛,非如此夸張不能表現(xiàn)統(tǒng)治者醉生夢死的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國破家亡的嚴重后果。此外,這兩句詩中“千峰上”同“下來”所構成的鮮明對照,力重千鈞的“始”字的運用,都無不顯示出詩人在遣詞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力地烘托了主題。正是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表現(xiàn)手法,使之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全詩到此戛然而止,更顯得馀味無窮?!据嬙u】【其一】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遁齋閑覽》云:杜牧《華清宮》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尤膾炙人口。據(jù)《唐紀》:明皇以十月幸驪山,至春即還宮,是未嘗六月在驪山也。然荔枝盛暑方熟。詞意雖美而失事實。宋·謝枋得《注解選唐詩》:明皇天寶間,涪州貢荔枝,到長安,色香不變,貴妃乃喜。州縣以郵傳疾走稱上意,人馬僵斃,相望于道?!耙或T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形容走傳之神速如飛,人不見其何物也。又見明皇致遠物以悅婦人,窮人之力,絕人之命,有所不顧。如之何不亡?明·高棅《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無人知”,寫得忽然,又諷得婉。俗(首句下)。妙(末句下)。明·敖英《唐詩絕句類選》:此賦當時女寵之盛,而今日凄涼之意于言外見之,太白“吳王美人”篇同意。明·謝榛《四溟詩話》:鮑防《雜感》詩曰:“五月荔支初破顏,朝離象郡夕函關?!贝俗魍兄S不露。杜牧之《華清宮》詩曰:“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二絕皆指一事,淺深自見。明·鐘惺、譚元春《唐詩歸》:鐘云:可見可思。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陸時雍曰:似記事語。清·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此因過華清宮追思往事而作。末二句謂紅塵勞攘,專奉內寵,感慨殊深。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