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學(xué)期學(xué)案_第1頁
初二物理下學(xué)期學(xué)案_第2頁
初二物理下學(xué)期學(xué)案_第3頁
初二物理下學(xué)期學(xué)案_第4頁
初二物理下學(xué)期學(xué)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七章第一節(jié):力6228480631634066213

一、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有的放矢:

1.知道力的作用的效果。

2.知道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的認(rèn)識。

3.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的三要素。

5.會畫力的示意圖

教學(xué)流程

一、未雨綢繆

1.預(yù)習(xí)

1.力可以使物體,可以使物體的發(fā)生改變.

2.力的單位是,簡稱,符號是。托起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

牛。

3.力的一—、一一、——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

4.物理學(xué)中常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_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末端的—

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表示力的大小。

5.力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

二、課堂探究

1.合作探究

認(rèn)真閱讀課本第3頁“力的作用效果”部分,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圖7.1-2甲圖說明力能,乙圖說明力能丙圖說明—

知識點一:力的作用效果有兩點,一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二是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

改變包括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

2.仔細閱讀課本第4頁“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及力的示意圖

知識點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同學(xué)們舉例說明力的其中一個要素不同,作用效果不同的實例。

知識點三:物理學(xué)中常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教師示范,學(xué)生練習(xí)力的示意圖)

3.請同學(xué)們用手使勁拍桌子,你的手會感到痛,請你分析:

手拍桌子的力:——施加了力,一—受到了力,手痛是因為手受到了力:—一施加

了力,受到了力。

知識點四: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在

施力的同時也一定在受力,即個物體即是施力物體,也是受力物體。

2.平行訓(xùn)練

1.物理學(xué)中,力的單位是,托起一個蘋果的力大約為。

2.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時,完成了如下實驗,請幫他把實驗結(jié)果填在空格中。

(1)小明首先將小鋼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當(dāng)磁體靠近小鋼球時,看見小鋼球向磁體運動;然后讓

小鋼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當(dāng)在與運動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塊磁鐵時,小鋼球運動的方向發(fā)

生了變化。從上面兩個實驗,你總結(jié)出的結(jié)論是力能

(2)小明用雙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見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變長了,說明力能o

游泳的人,手腳用力向后劃水,人就能向前進,這表明,人向后給水作用力的同時受到了

的推力,這個現(xiàn)象表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o

3.下列哪個物體最接近3N()

A.一頭小牛B.一塊磚C.九年級物理課本D.兩枚1元硬幣

4.畫出下列力的示意圖: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對桌面的壓力;

5.下面的各種現(xiàn)象中,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的是()

A.踢足球B.小孩從滑梯上勻速下滑

C.火箭起飛D.小孩用繩子拉著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

6.拿雞蛋碰石頭,雞蛋破了但是石頭沒破,對此現(xiàn)象正確的理解是()

A.雞蛋受力,石頭沒受力

B.石頭碰雞蛋的力大于雞蛋碰石頭的力

C.石頭碰雞蛋的力和雞蛋碰石頭的力都作用在雞蛋上

I).石頭碰雞蛋的力等于雞蛋碰石頭的力。

三、提高拓展

1.下列一些例子都是力作用所產(chǎn)生的效果,請你將產(chǎn)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號歸納在一起,并說出

共同點。

(1)運動員鍛煉臂力時將彈簧拉力器拉長;

(2)不斷用力抽打陀螺,陀螺就會越轉(zhuǎn)越快;

(3)用腳擋住滾動的鉛球;

(4)雜技演員從高處落在蹦床上,蹦床凹陷。

效果①:相同的是,效果是;

效果②:相同的是,效果是.

2.如圖7.1-1所示,你的認(rèn)識是.

圖T.1—1圖7.1—2

3.如圖7.1-2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彈簧,觀察比較(;)(士)兩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于

力的有關(guān)。

4.關(guān)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說法正確的是()

A.必須是從靜止變?yōu)檫\動

B.只要做曲線運動,運動狀態(tài)就在不停地改變

C.運動狀態(tài)改變,必須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都發(fā)生改變

D.運動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其運動狀態(tài)就沒有改變

5.關(guān)于力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說明只有甲對乙有力的作用,乙對甲沒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動力的物體才會施力,無生命無動力的物體只會受力,不會施力

C.只有當(dāng)兩個物體直接接觸時,相互間才會發(fā)生力的作用

D.力是不能離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而獨立存在的

6.足球前鋒隊員面對已封住角度的守門員,輕輕地將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劃過一條弧線進入球門.若

不計空氣阻力,足球離開腳面后使其在空中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施力物體是()

A.前鋒隊員B.足球C.地球D.守門員

7.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人推車時,人也受到車給的推力

B.兩個物體不接觸,就一定不會發(fā)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個易拉罐,易拉罐變癟了,表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D.排球運動員扣球使球的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8.如圖7.1-3所示,使一薄鋼條的下端固定,分別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發(fā)生甲、乙、丙、丁各圖中的形

變,如果力的大小耳=月=用>",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的圖是()

9.(2008哈爾濱)如圖7.1M所示,一位同學(xué)在用力推箱子,請畫出箱子的受力示圖.

圖7.1--4

四、直擊中考

1.(2010?河南)下列過程中,有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類,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8.進站的火車受阻力緩緩?fù)O?/p>

C蘋果受重力豎直下落。.用力把鉛球推出

2.(2011?龍巖)2011年6月4日李娜成為亞洲人在“法網(wǎng)”比賽中的第一個冠軍,李娜雙手反拍擊球

時,球拍和球兩者均會發(fā)生形變,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球拍擊球的結(jié)果會使球的運動方向和

速度大小發(fā)生改變,這說明力的作用可以使物體的發(fā)生改變.

3.(2010?上海)圖7.1-5甲和乙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圖—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其中圖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均填“甲”或“乙”).圖7.1-5乙中的

足球踢出后,由于繼續(xù)向前運動.

H「

.一

.

.

圖7.1—5圖7.1—6圖7.1—7

4.(2011?莆田)如圖7/一6所示,父子倆相持不下,此現(xiàn)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和

有關(guān).

5.(2008?湖北黃岡)作出圖7.1-7中吸附在豎直磁性黑板上靜止的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圖.

6.如圖7.1-8所示,當(dāng)電風(fēng)扇工作時,空氣會由靜止流動起來,這說明力能;同時小車將向

運動,原因是;類似的裝置可應(yīng)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試舉一例;.這類交通工具在月球

上是無法工作的,這是因為:.

五.我的收獲和質(zhì)疑

第二節(jié):彈力

一、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有的放矢:

1、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

2、了解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原理。

3、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4.經(jīng)歷探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過程,進一步掌握使用測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教學(xué)流程

一、未雨綢繆

1.預(yù)習(xí)

--彈力

做一做:(1)輕壓?把直尺,使它發(fā)生形變,撤去壓力,直尺會;

(2)把橡皮筋拉長,松手后,橡皮筋會;

(3)橡皮泥在外力的作用下會變形,失去外力后;

以上現(xiàn)象的共同點是;不同點是;

像直尺、橡皮筋、彈簧等受力時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

o像橡皮泥一樣,一旦受力變形后,不能再恢復(fù)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zhì)叫做

二、課堂探究

1.合作探究

彈簧測力計

做一做:用彈簧分別掛相同質(zhì)量的一個鉤碼、兩個鉤碼、三個鉤碼,觀察彈簧伸長的長度,你會發(fā)現(xiàn)

填-填:測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

長,利用這個道理做成的測力計,叫做。

說說:彈簧測力計的構(gòu)造是什么?你還知道其他形式的測力計嗎?

用一用:(1)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多少?它的每一個小格表示多少牛?為什么要看量程?

(2)測量前要調(diào)零,你還知道哪些儀器也需要調(diào)零?

(3)把一根頭發(fā)拴在彈簧測力計的秤鉤上,用力拉頭發(fā),頭發(fā)被拉斷時拉力的大小是多少?

2.平行訓(xùn)練

1.彈力是物體由于——一而產(chǎn)生的,彈力發(fā)生在具有彈性的物體上,具有塑性的物體不能

產(chǎn)生彈性。

2.彈簧測力計主要由、、組成,使用前,要沿彈簧的軸線方向輕

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其目的是o

3.某一彈簧測力計在使用之前,指針指在0.3N的刻度上,某同學(xué)沒有校零,就用該彈簧測力計測一個

4N的力,測得結(jié)果是_______N

4.關(guān)于彈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它所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彈力的作用

B.平時所說的壓力、支持力、拉力,就其力的性質(zhì)而言都是彈力

C.一個物體的彈力越大,它的形變越大

D.兩個物體不接觸也可能有彈力

5.關(guān)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指針要“校零”

B.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

C.使用過程中,彈簧指針不得與外殼有摩擦

D.不能測超過彈簧測力計量程范圍的力

6.彈簧測力計的彈簧斷了,拆去斷掉的較短部分,把剩下的較長部分彈簧仍裝在原來的彈簧測力計上,

零刻度調(diào)整后,用它測力,結(jié)果會()

A.測量值仍和實際值相等B.測量值比實際值偏大

C.測量值比實際值小D.無法判斷

7.將彈簧測力計水平放置,在其兩端各加5N的水平拉力,則測力計示數(shù)為()

A.5NB.ONC.IOND.15N

8.某同學(xué)用健身器材來測他自己的拉力,他把并在一起的四條彈簧拉長0.5m,若每條彈簧拉長1cm需

要1N,那么他的臂力是:()

A.400NB.200NC.300ND.100N

三、提高拓展

1.小華在課外探究彈簧的長度跟外力的變化關(guān)系時,利用如圖13-1-2所示實驗裝置記錄了相應(yīng)實驗數(shù)

據(jù)如7.2T表格:(1)這項研究在實際中的應(yīng)用是

(2)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你可得到的結(jié)論一.

⑶小華作了如圖13-1-4所示的三個圖象,其中正確的是

圖7.2—1

2.如圖7.2-2所示,我國著名跳水運動員郭晶晶,在練習(xí)跳水時,跳板發(fā)生了形變,便產(chǎn)生了

力,這個力的方向是,受力物體是.

圖7.2—2

3.如圖7.2-3所示,某同學(xué)在用己校零的彈簧測力計測量一物體的重力時,誤將物體掛在了拉環(huán)上,

當(dāng)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5.ON,則物體的重力()

圖7.2—3

A.一定等于5.ONB.一定大于5.ONC.一定小于5.OND.不一定小于5.ON

4、兒個同學(xué)用同?根彈簧拉力器比試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彈簧,結(jié)果每個人都能把手臂撐直,則

()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B.手臂長的人所用拉力大

C.體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D.每個人所用的拉力一樣大

5、如圖所示,各用4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彈簧測力計自重不計),則彈簧

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

A.8NB.4NC.0D.8N或。

4N用力+4N

四.我的收獲和質(zhì)疑

第三節(jié):重力

一、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有的放矢:

1.知道重力是如何產(chǎn)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教學(xué)流程

一、未雨綢繆

1.預(yù)習(xí)

認(rèn)真閱讀課本,自主完成下列問題

1、由于地球的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2、通常把重力的叫重量。

3、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寫成數(shù)學(xué)表達式為。

4、重力的方向總是的。

5、重力在物體上的叫物體的重心。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其重心在物體的

二、課堂探究

1.合作探究

重力的大小

1.不同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相同嗎?。比如:O

2.猜想:物體所受重力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o

我猜想的依據(jù)是o

3.探究:物體所受重力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1)實驗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如何確定祛碼的重力?

(3)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鉤碼個數(shù)1234567

鉤碼質(zhì)量m/kg

鉤碼重力G/N

(4)根據(jù)收集的實驗數(shù)據(jù):

①計算出每次實驗中G與m的比值,大約是一

②用描點法作出圖6.3-5的圖像,并在組內(nèi)交流。

(5)通過計算和作圖,我們可以得到物體所受重力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是表達式為

(6)將你的實驗結(jié)果和課本結(jié)論對照,是否有較大偏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應(yīng)如何改進?(組

內(nèi)交流)

(7)除了質(zhì)量外,重力還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請設(shè)計實驗加以驗證,并和他人交流。

2.平行訓(xùn)練

1、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著互相吸引的力,這個力就是,月亮能繞地球運動而不跑掉

就是受到作用的結(jié)果。

2、蘋果從樹上下落,是因為受力的作用,它的運動方向就是力的方向,我們把這個方向

叫?

3、通過把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叫,它與物體的有關(guān)系,這個關(guān)系用公式表示為,

用文字?jǐn)⑹鰹閛

4、下面關(guān)于重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受重力的作用B、重力作用不需要地球與物體相互接觸

C、玩具“不倒翁”不倒就是重力作用的結(jié)果D、走鋼絲的運動員,手中都握有一根長桿是表演的需要

5、月球?qū)λ砻娴奈矬w也有引力,并且這個引力是地球的1/6,一個在地球上能搬動600N重的物體的

人,在月球上能搬動()

A、大于600N重的物體B、小于600N重的物體

C、等于600N重的物體I)、無法確定

6、一個質(zhì)量是50kg的同學(xué),他重多少?如果要把他抱起來,你所用的力至少是多少牛?(g=10N/Kg)

三、提高拓展

1.下列關(guān)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面附近的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跟地面接觸的物體才受到重力作用

C.只有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才受到重力作用

I).只有豎直懸掛著的物體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2.下列關(guān)于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向上拋出的籃球,在上升過程中沒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汽車在坡路上下行,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

C.物體的重心?定在物體上

D.地面附近的物體在沒有受到支持的時候,要向地面降落,這是由于物體受到重力作用的緣故

3.一個中學(xué)生的體重最接近()

A.5NB.50NC.500ND.5000N

4.下列關(guān)于“g=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1kg物體的質(zhì)量是9.8N

B.1kg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C.重1kg物體的質(zhì)量是9.8N

I).9.8kg的物體重1N

5.掉在地上的乒乓球會向上彈起,在乒乓球向上彈起的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乒乓球()

A.不受力B.只受重力

C.受到重力和彈力D.只受彈力

6.在空中飛行的子彈沿曲線很快落回地面,則子彈在此過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A.子彈的飛行方向B.始終豎直向下

C.始終垂直于地面向下D.以上都不對

7.足球前鋒隊員面對已封住角度的守門員,輕輕地將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劃過一條弧線進入球門,若

不計空氣阻力,足球離開腳面后,使其在空中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施力物體是()

A.前鋒隊員B.守門員C.地球D.足球

8.若先后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分別用天平和彈簧秤稱同一物體,會發(fā)現(xiàn)()

A.天平示數(shù)變大,彈簧秤示數(shù)不變B.天平示數(shù)變小,彈簧秤示數(shù)不變

C.天平示數(shù)不變,彈簧秤示數(shù)變大D.天平示數(shù)不變,彈簧秤示數(shù)變小

9.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重600牛頓的人到了月球上重牛頓,此人的質(zhì)量是

千克。(g=10N/kg)

10.重3牛頓的均勻小球從斜面上滾下,畫出這個小球受到重力的圖示。

11.用彈簧秤稱出某物體重1.5牛頓,能否用最大量程是200克的天平稱它的質(zhì)量?

12.(2010寧夏)建筑工人利用懸掛重物的細線來確定墻壁是否豎直。這是因為重力方向是,

當(dāng)重錘靜止時,它受到的重力和繩子的拉力是力,所以繩子的拉力方向是。

13.(2010蕪湖)某玩具湯匙質(zhì)量為50g,則湯匙重N。把湯匙放在手指尖上,調(diào)節(jié)支撐湯匙的

支點,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靜止,如圖4所示,請在圖中畫出此時湯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14.(10蘇州)按照題目要求作圖:

(1)如圖甲所示,重為100N的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用50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物塊,畫出物塊所受

重力G和推力F的示意圖.

15.如圖13-2-4所示,重20N的物體放在斜面上靜止不動,畫出這個重力的示意圖.

圖13-2-4

四.我的收獲和質(zhì)疑

第八章第一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

一、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有的放矢: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

2.知道慣性的概念,會解釋簡單的慣性現(xiàn)象.

教學(xué)流程

一、未雨綢繆

1.預(yù)習(xí)

1.亞里士多德關(guān)于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的觀點是,這個觀點是的,

2.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礎(chǔ)上,通過分析事實,歸納、總結(jié),得出了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其內(nèi)

容是。

3.叫做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

4.在平地上騎自行車,停止蹬車,車還會前進一段距離,這是由于的緣故,但速度越來越小,

最后會停下來,這是由于的作用,不斷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二、課堂探究

1.合作探究

1.斜面實驗(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

⑵實驗得出得結(jié)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0

⑶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不同的原因: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摩擦力,運動的距離就越

,速度減小得越,運動的時間就越。

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越慢;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小車滑下來的速度將保持

不變,將作。

2.平行訓(xùn)練

1.坐在正在行駛的汽車車廂內(nèi)靠左側(cè)窗口的乘客,突然感到座椅靠背向前壓了自己一下,是由于

;當(dāng)汽車剎車時,身體將向傾(填“前”或“后”),當(dāng)汽車向左拐彎時,身

體將向傾.

2.關(guān)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靜止時有慣性,運動時沒有B.物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才有慣性

C.物體受力作用時才有慣性D.物體的慣性與運動狀態(tài)或是否受力無關(guān)

3.我國公安部門規(guī)定:在高速公路上,汽車駕駛員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帶,主要是為了減輕下列哪種

情況下可能造成對人身的傷害()

A.汽車加速B.汽車速度過快C.緊急剎車D.汽車突然啟動

4.正在運動著的物體,若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A.立即停止B.改變運動方向

C.先慢下來,然后停止D.做勻速直線運動

5一杯水放在列車內(nèi)的水平桌面匕如果水面突然發(fā)生了如圖1一2—16所示的變化,則列車的運動狀

圖1—2—16

A.列車突然向右啟動B.列車突然向左啟動

C.列車向右運動時突然剎車D.列車向左運動時突然剎車

6:.水平路上行駛的汽車突然剎車,車上的人會向前傾.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向前傾不能說明人具有慣性B.人向前傾能說明人具有慣性

C.人向前傾能說明車具有慣性D.人向前傾能說明人和車都具有慣性

三、提高拓展

1.下面幾個說法中正確的是()

A.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當(dāng)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一定保持靜止?fàn)顟B(tài)。

C.當(dāng)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物體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當(dāng)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一定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2.關(guān)于慣性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能夠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慣性

B.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才有慣性

C.物體靜止時有慣性,一開始運動,不再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tài),也就失去了慣性

D.物體靜止時沒有慣性,只有始終保持運動狀態(tài)才有慣性

3.關(guān)于慣性的大小,下列說法中哪個是正確的()

A.高速運動的物體不容易讓它停下來,所以物體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別推放在地面上的兩個材料不同的物體,則難以推動的物體慣性大。

C.兩個物體只要質(zhì)量相同,那么慣性就?定相同。

D.在月球上舉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個物體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慣性小

4.火車在長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門窗緊閉的車廂內(nèi)有一人向上跳起,發(fā)現(xiàn)仍落回到原處,這是

因為()

A.人跳起后,車廂內(nèi)空氣給他以向前的力,帶著他隨火車一起向前運動。

B.人跳起的瞬間,車廂的地板給人一個向前的力,推動他隨火車一起運動。

C.人跳起后,車?yán)^續(xù)前進,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山于時間很短,偏后的距離不易觀察

出來。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車具有相同的速度

5.下面的實例屬于慣性表現(xiàn)的是()

A.滑冰運動員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離。

B.人在水平路面上騎自行車,為維持勻速直線運動,必須用力蹬自行車的腳踏板。

C,奔跑的人腳被障礙物絆住就會摔倒。

D.從槍口射出的子彈在空中運動

6.關(guān)于物體的慣性與慣性定律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慣性就是慣性定律。

B.慣性和慣性定律不同,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是無條件的,而慣性定律是在一定條件下

物體運動所遵循的規(guī)律。

C.物體運動遵循牛頓第一定律,是因為物體有慣性。

D.慣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體有慣性,還指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

動狀態(tài)的原因。

7.伽利略的斜面實驗證明了:()

A.要物體運動必須有力作用,沒在力作用的物體將靜止;

B.要物體靜止必須有力作用,沒有力作用的物體就運動:

C.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一定處物靜止?fàn)顟B(tài);

D.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fàn)顟B(tài)。

8.下列關(guān)于慣性大小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B.物體的質(zhì)量很小,慣性卻很大;

C.物體所受合力越大,慣性越大;I).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

9.下列現(xiàn)象不存在的有:()

A.物體的速度很大而慣性很??;B.物體的質(zhì)量很小而慣性很大;

C.物體體積小但慣性大;D.物體所受外力大,但慣性小。

10.關(guān)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慣性即是指物體原來靜止的總有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總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性質(zhì);

B.靜止的火車起動時速度變化緩慢是因為物體靜止時慣性大;

C.一個同學(xué)看見某人推不動原來靜止的小車,于是他說,這是因為小車的慣性太大的緣故;

0.在宇宙飛船內(nèi)的物體不存在慣性

11.某人用力推一直原來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車,小車便開始運動,此后改用較小的力就可維持

小車作勻速直線運動,可見:()

A.力是使物體產(chǎn)生運動的原因;B.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力是使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I).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12.所謂“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的正確理解是:()

A.僅指速度大小的改變;

B.可能為指速度方向的改變;

C.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有力的作用;

D.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與物體的初始運動狀態(tài)有關(guān)。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物體原來以10m/s的速度運動,后來速度變?yōu)?m/s,則其慣性減小了;

B.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的1/6,故一個物體從地球移到月球上時的慣

性就減小為1/6。

C.質(zhì)量大的物體運動狀態(tài)難改變,故質(zhì)量大的物體慣性大;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四、直擊中考

1.(2010江蘇鎮(zhèn)江,28題)下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過程.

------------------毛巾

②Z

IOSQJ------------棉布

____kxJ__木板

g無限遠0

_____6cU.光滑表面

(1)根據(jù)圖中情景可以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假設(shè),②③是實驗事實,④是實驗推論

B.①②③④都是實驗事實

C.①②是實驗事實,③④是實驗推論

D.①②③是實驗事實,④是實驗推論

(2)每次讓小車從斜面同?高度由靜止滑下,記下小車最終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

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越.其中運動的小車在木板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

(選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3)若用木塊代替小車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還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長方體木塊、

鉤碼和.

2.(10河北)下列有關(guān)慣性的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①小明沒有推動靜止的汽車,是由于汽車具有慣性

②火車剎車后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火車具有慣性

③高速飛行的子彈具有慣性,穿入木頭靜止后慣性消失

④將錘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擊幾下,錘頭便套緊了,利用了物體的慣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0杭州)關(guān)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體才有慣性B.汽車的運動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

C.汽車只有在緊急剎車時才有慣性D.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4.(2010紹興)根據(jù)實驗事實和一定的理論推理,揭示自然規(guī)律是研究科學(xué)的.重要方法。如圖所示,

從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車。①在鋪有毛巾的水平面上,運動路程很短②如果在沒有摩擦的水平面

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③如果在較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路程很長④在鋪有棉布的水平面上,運動路

程較短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運動路程較長。則下面的判斷和排列次序正確的是()

A.事實①④⑤,推論②③B.事實①④⑤,推論③②

C.事實①②③,推論④⑤D.事實①③②,推論⑤④

五.我的收獲和質(zhì)疑

第二節(jié):二力平衡

一、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有的放矢:

1.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

2.判斷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態(tài)

3.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分析物體受力情況

教學(xué)流程

一、未雨綢繆

1.預(yù)習(xí)

1.力的平衡是指:.

2.平衡狀態(tài)是指:.

3.二力平衡的條件是:.

二、課堂探究

1.合作探究

(1)二力平衡:

討論:是不是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時,一定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探究: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應(yīng)滿足哪些條件?

演示1:將兩個定滑輪固定在光滑的長木板兩端,然后在長木板的兩端各掛上一根繩子,放在光滑的木

板上,兩端繩子分別跨過定滑輪掛上鉤碼,繩兩端掛質(zhì)量不相等的鉤碼,將看到什么現(xiàn)象?

歸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2:將上述實驗中的木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使拉木塊的繩子不在一條直線上,又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

歸納:②一

演示3:用手按住木塊不動,把兩個吊盤放在同?側(cè),兩盤加入相等的祛碼,放手后可以看到什么現(xiàn)象?

歸納: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4:用兩個相同的木塊分別系住一個吊盤,用手按住,保證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直線匕放手后可以看到什么現(xiàn)象?

歸納:④。

歸納⑵二力平衡的條件___

2.平行訓(xùn)練

1.物體在受到兩個力(或多個力)作用時,如果能保持或狀態(tài),我們就說物體處于平衡狀

態(tài).使物體的兩個力(或多個力)叫做平衡力.

2.當(dāng)物體只受到兩個力作用時,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二力

3、圖1中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屬于平衡力的是圖()

4.下列四種情況中,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而保持平衡的是

()

(C)(D)

A.草地上滾動的足球

B.自由下落的石塊

C.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上爬的人

D.沿斜坡勻速向上.行使的汽車

5.手提著一桶水,對桶而言—和—是彼此平衡的作用力.

6.一木塊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敘述中哪一對力是平衡力()

A.木塊所受重力和木塊對地面的壓力

B.木塊所受重力和地面對木塊的支持力

C.木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木塊的支持力

D.以上說法都不對

7.一個物體受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則這兩個力

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

C.運動狀態(tài)一定會發(fā)生改變D.無法確定

8、在平直公路上勻速向東行駛的汽車重為5000牛,受到的牽引力是200牛。那么,汽車受到的阻力是

一牛,方向是一」

9、重80牛的物體放在水平桌面匕滑動時受到的阻力是12牛,要使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所需的水

平拉力是()

A.12牛;B.68牛;C.80牛;D.92牛

10.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

A.汽車的慣性等于它所受的阻力

B.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沒有慣性

C.汽車的牽引力等于它所受的阻力

D.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不受阻力作用

11.空降兵進行跳傘訓(xùn)練,傘兵打開降落傘后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時,若自身重700N,傘和其它裝備

重100N,則他們受到的阻力大小是()

A.100NB.700NC.800ND.600N

三、提高拓展

1.如圖12-14所示,甲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乙是放有硅碼的小盤,且用細繩繞過滑輪把甲和乙

相連.當(dāng)乙勻速下降時,以F說法中正確的是(乙落地時,甲尚未到達桌面的右端)()

A.繩子對甲物體的拉力大于甲物體受到的阻力叵[主、

B.乙物體受到的重力肯定大于甲物體受到的重力,彳工

C.乙物體落在地面時,甲物體立即停止運動3金

D.乙物體在落地前,受到的力肯定為平衡力圖12-14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保持靜止,下面各對力為平衡力的是()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B.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對桌面的壓力

C.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桌子對地面的壓力

D.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對桌面的壓力

3、小熊貓能夠輕松地倒掛在竹子上,當(dāng)它倒掛在竹子上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竹子對小熊貓的作用力和小熊貓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熊貓對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貓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小熊貓對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對小熊貓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D.小熊貓很輕,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靜止在空中

4、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且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A、一定改變B、一定不變C、不一定變D、無法判斷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一定只受兩個力作用;

B.物體如果有外力作用,不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和靜止?fàn)顟B(tài);

C.兩個力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兩個力一定是平衡的;

D.一個物體的運動方向在不斷改變,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匚7"!\

6、如圖是運動員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踢足球時,球?qū)δ_沒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時受到腳的作用力『俄

C.足球在空中繼續(xù)運動是由于慣性D.腳對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

對平衡力

7、.關(guān)于平衡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靜止?fàn)顟B(tài)

B.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這兩個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體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方向相反,它們一定是平衡力

D.運動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8、有甲、乙兩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線運動,其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山圖可知,兩物體

運動過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況是()

A.兩物體都受平衡力作用

B.兩物體都受不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不平衡力作用

D.甲受不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9.一重物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體受的重力為牛;當(dāng)手提彈簧測力計在勻速上升的電梯間內(nèi)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4牛,當(dāng)手提彈簧測力計在勻速下降的電梯間內(nèi)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4牛.(后兩個空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0、起重機的鋼絲繩吊著貨物勻速上升,貨物受到—力和—力的作用,這兩個

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和_______,這兩個力是一對o1.起重機的鋼絲繩吊著

5X103牛的重物,當(dāng)物體以0.5米/秒的速度勻速提升時,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是牛;當(dāng)

物體以1米/秒的速度勻速下降時,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5X103牛;當(dāng)物體以1.5米

/秒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時,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5X103牛;當(dāng)物體以1.5米/秒的初

速度減速提升時,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5X103牛,當(dāng)物體靜止在半空中時,鋼絲繩對重

物的拉力5X105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關(guān)于力、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施力物體不一定是受力物體B.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才有力的作用

C.物體不受力,一定處于靜止?fàn)顟B(tài)D.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12如圖1-2-6,在一輛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小車上,靜止放置質(zhì)量為〃小加2的兩個小球(如

>加2).當(dāng)車從靜止突然水平向右起動時,則兩個小球()

A.?起向左運動,且相2的速度大于加I的速度

B.一起向右運動,且加2的速度大于的速度

C.?起向右運動,且機2的速度等于的的速度D.對地面仍保持靜止

12:如圖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沒有拉動。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繩拉牛的力與牛拉繩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B.繩拉牛的力與地面對牛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繩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繩的力D.繩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對牛的摩擦力

13人站在勻速行駛的船上,豎直向上扔個小球,則小球(不計空氣阻力):

(1)下落后()

A.落回到人手中B.落到人前方C.落到人的后方

(2)小球相對于船將做()

A.直線運動B.曲線運動C.勻速運動D.變速運動

(3)小球相對于地面將做()

A.直線運動B.曲線運動C.勻速運動D.變速運動

四、直擊中考

1.(2010龍巖)小熊貓能夠輕松地倒掛在竹子上,當(dāng)它倒掛在竹子上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竹子對小熊貓的作用力和小熊貓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熊貓對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貓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小熊貓對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對小熊貓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D.小熊貓很輕,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靜止在空中

2.(2010濰坊)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中國選手王漂一人獲得三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紀(jì)錄如圖.下

列論述錯誤的是()

A.王濠到達終點線后,還繼續(xù)向前滑行是由于慣性的原因

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王濠在領(lǐng)獎臺上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王濠在領(lǐng)獎臺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對領(lǐng)獎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3.(2010無錫)有一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4.(2010沈陽)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甲、乙兩組同學(xué)分別選擇器材后,設(shè)計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老師指出乙組同學(xué)選擇的器材更

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對二力平衡的影響時,利用了定滑輪能夠的特點,并通過調(diào)整來

改變F1和F2的大小。

(3)保持B與F2相等,用手將小車扭轉(zhuǎn)到下圖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車將無法在此位置平衡。實驗中設(shè)

計這步驟的H的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哪個條件?

四.我的收獲和質(zhì)疑

第三節(jié):摩擦力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理解摩擦力的定義

2.知道摩擦力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3.知道如何增大和減小摩擦

[知識網(wǎng)絡(luò)]

產(chǎn)生條件

一摩擦力“?

定義「1.研究方法

摩爆力《摩瘵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2.壓力,

-3.受力面積P

、rL如何增大有益摩擦“

如何改變摩擦力的大小A

、2.如何減小有害摩擦3

教學(xué)流程

一、未雨綢繆

預(yù)習(xí)檢測:

?自學(xué)指導(dǎo)?(10分鐘)

1.讀課本前兩段自己總結(jié)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

2.結(jié)合探究試驗,小組討論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3.同桌舉兒種增大和減小摩擦的實例

4.摩擦力的概念:.

5.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1);(2)

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

7.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

平行訓(xùn)練:

1.關(guān)于摩擦力,下面哪些說法是正確的是()

A.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之間總是有摩擦力的B.靜止的物體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具有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一定存在摩擦力D.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與地面間一定存在摩擦

2.關(guān)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之間總是有摩擦力的

B一?個物體只有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才可能受到摩擦力

C.靜止的物體一定不受摩擦力

D.有相對運動的物體,一定存在摩擦力

3.下列各種情況中,屬于有害摩擦的是()

A.人走路時鞋底與地面的摩擦B.狗拉雪橇?xí)r,雪橇與雪地的摩擦

C.自行車緊急剎車時,車輪與地面的摩擦D.皮帶傳動時,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

4.下列事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A.給自行車的軸承加潤滑油B.在自行車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紋

C.在機器的轉(zhuǎn)動部分加裝滾動軸承D.磁懸浮列車行駛時,車身懸在空中

?合作探究?(10分鐘)

5.如表13-3-1是小華實驗小組同學(xué)做“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記錄.

3百礴耿用杭g

CaO■(力

140.8

261.2

3木塊與毛巾62.T

B9L3C-I

(1)分析比較序號1和2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一;

(2)分析比較序號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