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年上音樂教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
音樂教案
三年級上冊
教師:
教學進度表
教學計劃
三年級音樂德育滲透計劃
第一課童年
教學內(nèi)容:
一、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福》
二、表演《搖啊搖》《小酒窩》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目標:
一、《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福》《搖啊搖》《小酒窩》等
作品,猶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畫面,它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
憶與熱愛.我們從音樂聲中感受并體驗這種人間的真摯情
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在聆聽《童年的回憶》時邊聽邊看圖形譜,從中初步感
受速度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
三、聽辨音的高低并進行模唱,能基本唱準。
四、流暢地唱好《搖阿搖》《小酒窩》,有感情地背唱這兩首
歌曲,并進行即興表演。
教學重點:
一、初步感受速度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
二、聽辨音的高低并進行模唱,能基本唱準。
三、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并進行即興表演。
教學難點:聽辨音的高低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投影儀、教學光盤
課時準備: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發(fā)聲練習
1.提示坐姿、情緒
2.長音練習(1=GDlu)
要求:各母音的口形要正確,律上行打開嘴巴,下行注意氣
息支持。
三、復習舊歌
1.&t;&t;粉刷匠Sgt;Sgt;邊唱邊表演。
(1)請同學們說說歌曲的情緒。(詼諧歡快)
(2)集體用正確的情緒表演唱一遍。
2.&t;&t;小燕子Sgt;Sgt;
(1)請幾位同學說說歌曲的情緒(優(yōu)美地)。
(2)集體有感情地演唱一遍。
3.811;811;小小牽牛Sgt;8gt;
(1)教師提示歌曲情緒。
(2)集體跟音樂表演唱一遍。
四、復習舊知
1.音階
(1)請一位學生說說音階排列的順序。
(2)大家一起跟琴唱一唱。
(3)看老師在音樂小臺階上寫出音階。
(4)集體看黑板上五線譜中的音符:認一認并唱一唱。
2.音樂符號與記號
(1)小節(jié)小節(jié)線終止線
(2)反復記號反復跳躍記號
(3)延長音記號連線(延音線.圓滑線)
五、介紹本學期學習內(nèi)容
1.翻看目錄
老師介紹本學期學習的歌曲,欣賞等內(nèi)容。
2.提出本學期的學習總目標和要求。
(1)提高整體音色、整齊程度,認真進行發(fā)聲練習。
(2)加強視唱練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視唱能力。
(3)學會正確使用豎笛,并掌握基本演奏方法。
(4)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用正確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多
種手段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3.自由翻閱課本。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長音練習(l=GDlu)
2.彈性練習(I=GFlu)
要求:雙手扶小腹部,感受腹部用力的感受,聲音短促有彈
跳感。
3.母音練習(I=GEa.o.i.u)
二、聆聽《童年的回憶》
1.初聽歌曲一遍。(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2.學生將聽覺與視覺合二為一,從圖形譜中了解旋律進行的
狀態(tài)。
3、學生邊聽音樂,邊用手勢按圖形譜的形狀劃動,從中感
受音樂進行速度的快慢與歡快、甜美的關系。
4、生從音樂的體驗中聯(lián)想自己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憶的一
幕,向大家說說。
5、從小白兔、烏龜?shù)男凶咚俣葘Ρ戎兄v解速度記號的"快”
與“慢〃,從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與兔、龜比較,引出“中
速
6、再聽音樂,由學生自己完成音樂的排序號及填空(速度、
情緒)的書面作業(yè)。
三、表演《搖啊搖》
1、邊看書上的插圖,邊聽錄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繪
的情景。
2、教師范唱,學生試著做劃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
3、四小節(jié)一句跟琴模唱曲調(diào),要求唱得連貫流暢,象小船
在河中勻速前進。
4、跟教師的伴奏,學生試著把歌詞填進曲中。
5、聽錄音。(進行即興表演)
四、編創(chuàng)與活動
自由選擇兩種伴奏型為歌曲伴奏:
用滾動式敲擊三角鐵,即用金屬棒在三角鐵內(nèi)滾動。
按強拍打擊三角鐵,讓學生在實踐中自由選擇。
也可兩者兼有之地演奏,如在長音處用。。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長音練習(I=GDlu)
2.頓音練習(I=GFlila)
3.母音練習(I=GDa.o.i.u)
二、表演《小酒窩》
1.教師范唱,學生感受。
2.聽范唱錄音伴奏,老師演唱。
提問:請大家仔細聽,我唱的兩句歌有什么不同(教師范唱
a、b兩句,各4小節(jié))?適時提示:歌詞、節(jié)奏、曲調(diào)。聽
老師唱曲調(diào),你能聽出曲調(diào)中出現(xiàn)最多的音是哪個音嗎?
3、學生模唱曲調(diào)。
4、歌詞跟唱。
5、學生基本唱熟,請相鄰兩同學在"呀子喂"處相互按節(jié)
奏拍拍手“"以加強節(jié)奏感的學習。也可以讓學生編創(chuàng)其他
節(jié)奏型,來表達喜悅的情景。
6、排練表演唱《小酒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演唱的興趣,強
化審美情趣。
三、聆聽《我們多么幸?!?/p>
1.聽音樂。
2.教師簡介歌曲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3.復聽。
(1)分別請兩位同學朗讀歌詞。
(2)集體跟琴默唱歌詞。
(3)請同學們輕聲哼唱歌曲。
4、問:談談你對這首歌曲的感受?
(1)流暢的三拍子曲調(diào),你想象當年的同學們在什么場景
中?
(2)歌曲的內(nèi)容表達了怎樣的內(nèi)容?
(3)生活在21世紀的你感到幸福嗎?
5、編創(chuàng)與活動
再次聆聽,要求學生:當你聽到歌曲高潮時(興高采烈)用
動作或打擊樂表示。希望學生獨立思考,認真聆聽,切勿人
云亦云。
四、聽辨練習活動
1、這個練習為下節(jié)課學習”3、5、6、“音高作聽覺鋪墊。
2、本練習是二年級聽辨音高的復習與提高。
3、不要求學生唱唱名,而是用Iu進行聽辨模唱,以提高學
生對音高的聽辨記憶。
4、教師在“3、5、6〃三個音中作兩個音的旋律音程聽辨訓
練,如“35;53;56;65;36;63等。
第二課草原
教學內(nèi)容:
欣賞:《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欣賞《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聽音樂,編舞
蹈,故事,發(fā)揮想象力。
能力目標:邊聆聽音樂,邊從中感受速度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
用。
情感目標:感受草原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邊聆聽音樂,邊從中感受速度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
作用。
教師準備:教學光盤、鋼琴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一、導入新課:
二、(一)欣賞《草原放牧》
1、聆聽《草原放牧》。
2、教師講《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紹《草原小姐妹》音
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草原放牧》是協(xié)奏曲的第一部分音樂。
3、分段欣賞《草原放牧》,初步感受一種風格的兩個主題的
不同性格所表達的兩種不同情緒。教學時可聽一段議論一
段。聽聽,議議。
4、復聽全曲,啟發(fā)學生根據(jù)樂曲標題名稱及琵琶彈奏的音
色,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景,進一步體驗兩個主題所表現(xiàn)的
鮮明對比,并用圖形表示。
5、再次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將對兩段音樂的感受即興編舞
進行表演,表現(xiàn)出草原小姐妹的活潑可愛的形象。
學生分兩組:一組表演,一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6、把主題曲調(diào)讓學生多聽幾遍,并要求學生能記住隨音樂
哼唱。體驗蒙古族音樂的風格。
7、初聽全曲。設問:全曲與我們剛剛哼唱的主題有什么關
系?速度上有什么變化?
8、師生交流答案:主題變化發(fā)展。
9、復聽全曲。要求:聽完后,按音樂發(fā)展情景,編講故事
《草原
巡邏兵》。
10、學生自由結合編故事。
11、以《草原巡邏兵》作背景音樂,為學生講故事作襯托。
三、完成課本上的作業(yè),聽音樂排序號,簡單介紹民族樂器
的性能。
四、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上課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學習歌曲《草原上》。
1.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讓學生從視覺上去感受內(nèi)蒙
古人
民的風土人情。
2.配上與歌曲相關的VCD,看后說出自己對蒙古族的了解。
教師簡介歌曲:這首歌曲為4/4拍,羽調(diào)式,歌曲的音樂語
十分簡練,基本素材只有一個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節(jié)樂段。
其節(jié)
奏舒展,旋律優(yōu)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風和日麗、綠草如茵
的草
原風光,使人置身于一望無邊的遼闊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
第2
至第3小節(jié)運用了七度大跳,抒發(fā)了牧民舒暢愉快的心情,
刻畫
了他們爽朗豪放的性格,傾吐了牧民對家鄉(xiāng)無比的熱愛和贊
美的
情感。
1、教師范唱歌曲,學生聆聽說出對歌曲的感受。
4、跟著音樂即興表演,表達自己對草原的熱愛和向往。
2、由于這是一首上下句的8小節(jié)短歌,在幾遍范唱的聆聽
下,學
生對歌曲已到了相當熟悉的程度,讓孩子輕輕地跟音樂哼
唱。
6.凡是帶有色塊的小節(jié),要求學生視唱,即首小節(jié)"356
這是學生學習了所、sol.la三音后在歌曲上運用的實踐。
7做游戲《開火車》:聽辯與唱準“3、5、6三個音。學生按
-W-
奏一個緊接著一個,沒有聽對唱準的學生要重點指導,使其
跟上大
家的水平,做到大面積質(zhì)量的合格,打下扎實的聽覺基礎。
時還應結合柯爾文手勢進行訓練,讓學生從立體的直覺上理
解音的
局低。
學生三五人自由結合,用已掌握的3、5、6三音即興編自已
的歌。教師把學生
編的曲子在黑板上記下來一一展示,積極鼓勵表揚學生的創(chuàng)
作熱情。
9.在中速、悠揚的歌聲中,要求學生根據(jù)插圖及錄像帶等
資料開
展聯(lián)想與想像,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10.邊唱邊即興舞蹈,表現(xiàn)出對草原的贊美之情。
11.還可讓學生自由選擇打擊樂器自行編配,進行各組評比,
看哪
一組表演得最入情?
12.學生到講臺前展示自己的表演。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課前律動
讓學生跟著《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樂,做蒙古族騎馬的律
動進教室,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征。
(二)聽一聽激發(fā)興趣
聽筷子擊出的節(jié)奏,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聽!是什么打擊的聲音?
(三)跳一跳創(chuàng)設氛圍
師:筷子不僅是生活用具,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它還可以作
為道具來跳舞呢!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伴奏帶,教師
帶領學生跳"筷子舞
(四)看一看、說一說
1、師:筷子舞是我國蒙古少數(shù)民族所特有的舞蹈,哪位小
朋友來說說你所了解的蒙古族呢?
2、蒙古族到底是個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師播放課件,師生展開關于蒙古族風情的討論。(背景音樂
《我是草原小牧民》)
二、激趣導入豐富體驗
導入:蒙古大草原真美?。〗裉炀妥屛覀兘M成一個旅游團,
去游玩一下“蒙古大草原’’吧!
1、師:蒙古族地區(qū)每年七、八月間都舉行隆重的那達慕大
會。現(xiàn)在就讓我們?nèi)タ匆豢?,他們在干什么?(騎馬、射箭、
摔跤)
師:孩子們,你們想不想?yún)⒓铀麄兊哪沁_慕大會呢?
2、師:那就得學會蒙古族人會做的事。(為動作搭配相應的
節(jié)奏。)
師:在這些動作的下面有一組節(jié)奏,這些節(jié)奏應該和哪些動
作交朋友?擠奶摔跤射箭騎馬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刷刷刷刷
嘿一一嗖嗖嗖一
3、出示四幅畫面(摔跤、射箭、騎馬、擠奶I師選擇不同
的畫面,全體學生作出響應的聲勢表演。(表演時,用《我
是草原小牧民》旋律伴奏,讓學生和著音樂節(jié)拍作出表演的
同時,感受歌曲的情緒和形象。)
三、新歌教學
導入:
草原人民不僅能歌善舞、會騎馬、射箭、摔跤,也能唱得一
曲好歌。在大草原上一群蒙古族小伙伴正唱著歡快的歌向我
們走來了,不信,你聽?。ǘ嗝襟w播放蒙古小牧民們在草原
上載歌載舞的情景,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
師:孩子們,他們的歌聲美嗎?你們也想和蒙古族孩子一起
做一回小牧民,去
體驗一下放牧時的情景嗎?哎!想去可沒那么簡單,小牧民
悄悄的告訴老師,要去必須帶去你們最優(yōu)美的歌聲,你們有
信心嗎?那我們趕緊準備吧!(出示歌譜《我是草原小牧民》)
1、教師完整地范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學生欣賞)
2、出示歌譜。教師分別指出歌曲中的連線、附點音符、八
分休止符和裝飾音,并且范唱。
師:原來是草原上的小牧民來迎接我們了。同學們,你們想
和小牧民一起到大草原上歌唱嗎?小牧民說了譜子中有幾
個小秘密,讓我們一起把他們找出來并解決吧!
(學生用“l(fā)u〃音模唱歌曲的旋律,同時學會唱連線、附點
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和裝飾音。)
3、請一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師:同學們,小牧民在歌曲中都為我們介紹了些什么呀?誰
來為我們讀一讀???(學生說說歌詞所展示的美景及心
情。)
4、請全班同學有感情地齊讀歌詞。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小牧民這種開心、自豪
的心情好嗎?
5、請學生唱歌詞。
師:同學們,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小牧民一起放聲歌唱吧!
四、歌曲處理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根據(jù)歌曲情緒作強弱的處理。
師:同學們,你們從歌曲中的哪句感受到了小牧民歡樂的心
情?我們該用怎樣
的方法來演唱?
(由學生討論并作強弱對比的演唱。)
2、教師用手敲擊地板模仿馬蹄的聲音。
師:同學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讓我們一起來學一
學好嗎?
(讓學生討論教師的模仿并嘗試著用這種方法自己選擇一
種節(jié)奏邊唱邊為歌曲伴奏。)
3、教師提供打擊樂器響板。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還有幾只響板,誰想來試一試?
(一部分學生用響板來模仿。)
4、讓學生用自己現(xiàn)有的道具為歌曲伴奏。
師:同學們,你們還能用別的方法模仿馬蹄聲嗎?
5、教師出示節(jié)奏卡片。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來為馬蹄聲編一條節(jié)奏???老
師這里有幾組節(jié)奏,誰來試一試?
(學生自由組合節(jié)奏模仿馬蹄聲。)
6、學生邊唱邊舞。
師:同學們,蒙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讓我們隨小牧
民們唱起來、跳起來、奏起來吧!
7、分組進行唱、舞、奏的表演。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歌曲)
五、拓展教學延伸體驗
師:今天,我們來到美麗的大草原做客,學會了蒙古族歌曲
和舞蹈。你們感覺
到草原小牧民們怎么樣啊?
生:開朗、熱情、能歌善舞
師:對,他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這個民族就是我們中國
眾多少數(shù)民族中的內(nèi)蒙古族,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同學們想了解更多有關蒙古族的音樂舞蹈以及風土人
情,課后自己可以去收集更多的資料。
師:也請同學們把今天所學的歌曲、舞蹈唱一唱、跳一跳給
家人和好朋友聽一聽、看一看。
六、下課
學生隨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做騎馬狀歡快的出教室。
第三課好伙伴
教學內(nèi)容:
一、聆聽《同伴進行曲》《船歌》
二、表演《噢!蘇珊娜》《原諒我》
三、創(chuàng)編與活動
教學目標
一、《同伴進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兒童同伴
間的珍貴友誼之情,歡快、熱情的音樂體現(xiàn)了好伙伴之間的
合作意識與集體主義精神。
二、聆聽《同伴進行曲》,聽辨樂曲的相同樂段并學畫圖形
譜。邊聽音樂邊進行隊列表演活動。聆聽《船歌》時,能聽
辨合唱部分的二聲部音調(diào)并畫出二聲部
的圖形譜。
三、流暢地唱好《原諒我》、《噢!蘇珊娜》。為《原諒我》
編新歌詞,為《噢!蘇珊娜》編舞,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點難點:
一、聽樂曲,學生學畫圖形譜。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
教具準備:
琴、錄音機、磁帶、教學光盤、投影儀
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長音練習
2.母音練習
3.頓音練習
二、聆聽《同伴進行曲》
1、聆聽全曲,感受歌曲。
2、這是一首進行曲,經(jīng)常在集會或隊列中進行演奏、播放。
教師簡單介紹該曲創(chuàng)作背景,幫助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3、利用圖形譜進行教學,邊聽音樂邊看圖形譜,以幫助學
生理解1與2的對比。
4、復聽1、2時,要求學生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能用各種
手段進行描述,如幾個人一起表演“隊列與懷念“,也可以
用圖畫,也可以用語言等。
5、初聽3。
設問:這段音樂與前兩段音樂中哪段相同?
6、復聽3,學生畫圖形譜。
7、完整聽全曲,并進行隊列變化。
三、表演《噢!蘇珊娜》
1、聆聽全曲。
2、教師簡單介紹樂曲。
3、學生隨錄音輕聲哼唱。
4、教師伴奏,學生演唱歌曲。
5、教師糾正學生易錯的地方。
如:弱拍的附點節(jié)奏,教唱時不要過分強調(diào)要點到為止(因
附點音符的知識還沒有教過X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長音練習
2.頓音練習
3.母音練習
二、復習歌曲《噢!蘇珊娜》
1、聽錄音。
2、學生隨伴奏演唱歌曲,注意節(jié)奏。
三、表演《噢!蘇珊娜》
1、加入伴奏,分步驟進行。
2、學生編舞,自由結合。
3、無論是唱還是伴奏、伴舞,都必須以對朋友的友誼為表
現(xiàn)內(nèi)容,表達出珍惜友情的心情來才能表現(xiàn)出歌曲的歡快情
緒。
4、編邀請舞,教師給基本舞步一一跑跳步,其他的舞步讓
學生自己去設計創(chuàng)作,集思廣義編一段邀請舞。
四、表演《原諒我》
1.學生聆聽歌曲。
2.教師講解弱起小節(jié),使學生有一個初步認識。
3.再聽錄音范唱一遍歌曲。
4.曲調(diào)的教唱主要通過教師的范唱及范奏。
范唱前教師問:第一、二句的曲調(diào)有哪幾個音是相同的,有
哪幾個音是不相同的?比比誰的記憶和模仿最快?以問的
方式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辨。
從聽辨一一到記憶一一唱譜。
5.前三句強拍上的附點八分音符不講時值的理論,而是通過
說話的語氣強調(diào)“我”,達到讓學生聽出來的目的。因此要
唱重一點、稍長一點,來解決附點節(jié)奏的這一難點。
6.糾正后再進行演唱。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長音練習
2.頓音練習
3.母音練習
二、復習《原諒我》
1、聽錄音。
2、學生演唱歌曲隨伴奏。
三、歌曲處理
1、從標題出發(fā),讓學生回想自己對朋友犯了錯想要得到朋
友原諒時的心情來演唱歌曲。通過向朋友傾訴自己的“一點
錯”,來表達對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同伴的“原諒〃,使伙
伴的友誼更近一層。
2、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3、打擊樂器的編配,主要是為了烘托三拍子的強弱節(jié)奏,
所以鼓的強拍是至關重要的。
4、在唱好歌曲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編一段新歌詞,找同學
一起做游戲。
四、聆聽《船歌》
1.初聽全曲:要求學生能聽出歌曲反映的內(nèi)容。
2.教師板書歌詞,復聽全曲,讓學生看著歌詞聆聽。
3.師生交流討論歌曲所表達的情景一一突出伙伴們真誠的
友誼之情和歡快的氣氛。
4.再復聽全歌,重點放在合唱部分,要求回答教材中提出的
問題:他們唱的是同一個曲調(diào)嗎?
5.板書:合唱譜(也可不出譜)讓學生憑聽覺畫出合唱的二
聲部圖形譜。
6.隨音樂用手的劃動來表示曲調(diào)的起伏流動,表達伙伴們輕
松活潑地在駕船在水上劃行的情景。
第四課放牧
教學內(nèi)容:
1、聆聽《小放?!贰ⅰ赌粮琛?/p>
2、聽辯””的練習
3、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4、編創(chuàng)與活動:曲調(diào)問答
5、音樂知識:ladore及八分音符時值
教學目標:
1.本課與第二課《草原》屬同一主題,但作品所產(chǎn)生的地區(qū)
不一樣,《小放?!返茸髌分饕鱾髟跐h族地區(qū),所以其音
樂風格與蒙古族有很大的差別。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音樂
與民族、地域有密切的關系,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
音調(diào),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2.在上兩課掌握""三音的基礎上,學習""三音的音高及
八分音符的時值。進行“”的音高聽辨,并進行即興問答創(chuàng)
作活動,從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知識
技能的學習。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復習《草原上》
邊唱邊表演
師:通過唱這首優(yōu)美抒情的歌曲,我們仿佛來到了遼闊的草
原上,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曲,聽聽這首歌曲情緒
是怎樣的?它唱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三、新歌教學:
1、初聽范唱
聽后學生回答。
2、師:你能用動作表達一下嗎?
生:隨音樂一起做放牛、趕牛、撿柴的動作。
師: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吧。
師生一起表演。
3、師:你們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唱一唱四川兒歌《放牛山歌》
4、找出不認識的字進行識字教學
齊讀歌詞
5、跟著范唱輕唱歌詞
師:你最喜歡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嗎?
你還有哪一句不會唱?一起唱一唱。
重點:1232|16.|
四梨又四耙羅
唱準一音多字處
方法:采用教師范唱讓學生跟唱
跟唱
連唱
注意r啥喲喂”等詞都是四川的土語,所以在演唱是要
注意地方語言的語調(diào)和語氣。
6、處理:
再聽范唱,學生聽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為什么是喜悅的?
(因為是他們自己參加勞動而獲得豐收)
師:你們會不會將喜悅的心情表達出來
用高亢、瞭亮的歌聲和喜悅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
7、視唱教學:
出示321|2一|121|6一|
學生讀譜視唱
其余曲調(diào)采用跟唱法學習。
四、音樂知識
1、復習所solla邊唱邊用手勢表示。
學習Iadore手勢邊唱邊做。
2、用手勢唱準“6123456”各音的音高。
從有規(guī)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勢位置唱。
開展小組比賽:教師隨意指一個音點一組學生唱,看哪一組
學生唱的正確率高。
3、將612變成不同時值的音符讓學生唱
如:6—、6、6從而學習八分音符時值一一"跑"
用圓點將歌譜中的"跑'’點出來。
五、編創(chuàng)與活動
1、唱一唱第一組問答句,找一找他們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都
是由什么音符組成的?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2、教師唱第二個問句,請學生創(chuàng)作答句,提示:用已經(jīng)學
過的六個唱名和三種節(jié)奏進行。
3、同桌之間相互問答
指明問答,其余學生進行評價,好的予以表揚。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復習《放牛山歌》
要求用高亢、瞭亮的歌聲唱出山歌風格的民歌。
三、聆聽《小放?!?/p>
1、導入:
師:剛才我們一起唱了一首高亢的四川兒歌,下面老師請小
朋友們聽一首河北民歌《小放?!?。
A教師出示幻燈《小放牛》曲調(diào),教師邊彈琴邊唱。
R學生跟琴哼唱,對該民歌有一個初步的熟悉。
2、初聽樂曲:
問:
人這段樂曲是由民族樂隊還是西洋樂隊演奏的?
R樂曲中主要的曲調(diào)是由哪一件樂器演奏的?
聽完后,學生自由回答。
3、聽第一段音樂:
問:這段音樂與河北民歌《小放?!酚惺裁搓P系?
聽完后,學生討論回答。
4、聽第二段音樂:
問:這段音樂旋律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在速度上有什么變
化?
你能聽出噴吶在模仿二人一問一答的情景嗎?
(還是第一段主題音樂,但是速度加快)
有必要的話可以再聽一邊
5、聽第三段音樂
問:這段音樂在速度上又有了什么變化?情緒如何?你仿佛
看到了什么情景?
6、復聽全曲
聽完后師生交流聽后感。
四、聆聽《牧歌》
1、導入: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曲,聽完后說說你的感受。
師:范唱民歌《牧歌》。
學生談感受(曲調(diào)悠揚飄逸,低回婉轉(zhuǎn)X
師:介紹這是一首內(nèi)蒙古昭烏達盟民歌。
學生用“LU跟著老師唱《牧歌》曲調(diào),唱時可以看書上的
圖形譜。
2、請小朋友們聽一首由民歌《牧歌》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小提琴
曲《牧歌》。初聽音樂。
問:民歌《牧歌》的曲調(diào)在樂曲中出現(xiàn)了幾次?
聽后學生回答
3、復聽樂曲
問:每遍的主題曲調(diào)出現(xiàn)時它的聲區(qū)變化順序是怎樣的?哪
遍高?哪遍低?各遍表達了怎樣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
樣的場景?
學生自由討論回答。
4、與《小放?!穼Ρ刃蕾p,說說你的感受。
提示:從題材、形式、風格等進行對比。
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然后再回答。
教師進行總結、板書。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復習《放牛山歌》
要求:邊唱邊表演
三、新歌教學
1、導入:
師:邊唱歌邊放牧可真愉快,這不你們看又來了兩個小牧童,
請小朋友們聽聽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他們還是放牛
嗎?
初聽范唱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聽后回答問題。
2、師:你們可知道牧笛是怎樣吹的嗎?那趕羊和放鵝的動
作都會吧,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師生一起隨音樂表演。
3、出示歌詞,學生輕聲跟唱。
師:你最喜歡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嗎?
你還有哪一句不會唱?一起唱一唱。
重點:25566|265-|
我把鵝群趕下河
注:四度音程要唱準。
方法:采用教師范唱讓學生跟唱。
跟唱
連唱
4、處理
師:他們兄弟兩個在放牧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那在演唱的
時候會不會唱得斷
開呢?(不會),
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樂句之間的連貫特別是在最后兩個“飄
飄落"中間可以換氣呼吸。
5、用愉快的心情連貫地演唱。
前面四句請兩個學生領唱,一個扮演哥哥,一個扮演弟弟,
最后兩句一起唱。
6、找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表演唱,可以自己編創(chuàng)動作,教
師做適時的指導。指名表演唱,其余同學評價,好的予以
表揚。
7、視唱教學
采用聽唱法進行。
提出競爭機制:看誰記得快,對最先唱會的學生獎勵"聰明
星〃。
8、分小組視唱、歌表演,并進行評價。
四、聽辨"612”
1、師:我們來進行個游戲,看哪個小朋友的耳朵靈,聽得
準。
出示"612"唱一唱。
2、進行聽辨
要求:當你聽到彈奏的是上面一個音時請站起來,聽到彈奏
的是下面一個音是坐著不動。
兩條曲調(diào)分開進行。
3、聽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
4、上、下兩個音分兩次跟琴唱一唱,以體驗兩個音的高低。
第五課媽媽的歌
教學內(nèi)容:聆聽《媽媽之歌》《魯冰花》《小白菜》
表演《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教學目標:1.愛祖國、愛人民、愛長輩是我們少年兒童的祟
高品格。本課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現(xiàn)了‘音樂與人”這一主題,
反映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少兒對媽媽深切的愛。
2.在聆聽活動中了解女聲、男聲、童聲的演唱形式。
3.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四分休止符。
教學重難點:了解女聲、童聲的演唱形式
聽辨音的高低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光盤、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
課型:綜合
授課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小牧笛》
邊唱邊表演
三、新歌教學
1、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你知道媽媽的心中最牽掛、最
關心的是誰?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聽一首《媽媽的心》,聽后說說這首歌
曲唱了什么內(nèi)容?用什么速度演唱?
2、聽錄音
師生交流上述問題
3、聽錄音范唱兩遍,學生輕輕跟著錄音哼唱。
4、跟琴練唱
5、問: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歌譜上有“0”?
講解休止符
7、再聽錄音范唱,輕聲跟唱
要求:看到譜上“0〃要休止
師生討論: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達怎
樣的心理狀態(tài)?
8、有感情地演唱。
9、學唱歌譜
分組展示,師生評價。
四、聆聽《媽媽之歌》
1、導入:老師又帶來一首《媽媽之歌》,聽后說說歌曲又唱
了什么內(nèi)容?
2、初聽
師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內(nèi)容。
3、介紹
師:這是一首云南納西族民歌,納西族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的少
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
于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調(diào)"抒發(fā)
對母親恩情的歌唱。
4、復聽
設問:這首歌是男聲唱?女聲唱還是童聲唱?
學生交流
5、再次復聽
學生看歌詞跟錄音輕輕哼唱,體驗母親的深情。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媽媽的心》
三、《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1、導入:講故事,放背景音樂《唱給媽媽的搖籃曲》伴奏。
師:我們把這個故事編成歌來唱好嗎?
2、出示歌詞,請小朋友們選一段歌詞試試編一編,可以小
組討論后派一個代表唱一唱,其余學生評價一下。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段旋律,請小朋友們聽一聽,它的情緒
是怎樣的?聽范唱錄音,學生交流。
3、你能用動作來表達這首歌曲的情緒嗎?
聽錄音,學生自由表演。
4、再聽錄音,聽后說說是誰在唱搖籃曲?唱給誰聽?
5、用“Lu”哼唱曲調(diào)。
6、放錄音,輕聲哼唱。
7、這首歌曲是小朋友看到媽媽工作很辛苦,因為勞累而睡
著了,于是把桌子當成搖籃,邊搖邊唱,說明小朋友怎樣?
師:為表達對媽媽的熱愛之情和表現(xiàn)夜晚的寧靜,應該用什
么情緒演唱?速度呢?
用深情、輕柔的聲音,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8、看歌詞,問:歌曲中有幾個人物?
9、學唱歌譜
W、拓展
師:看到媽媽工作得這樣辛苦,我們除了給媽媽唱搖籃曲,
還應該怎樣做?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三、聆聽《魯冰花》、《小白菜》
1、師:老師今天又帶來兩首歌曲《魯冰花》、《小白菜》,請
小朋友們聽完后說一說這兩首歌曲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
么感想?
2、師生交流
師:這兩首歌曲的歌名都是兩個主人翁的名字,一個叫《魯
冰花》,一個叫《小白菜》,這兩首歌曲都是對媽媽的思念,
但背景不一樣,誰能分析一下?請大家再聽一遍。
3、復聽這兩首歌曲。
師生分析討論兩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師:這兩首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4、設問:這兩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再次復聽,在心里跟錄音哼唱。
師生討論演唱形式。
5、師生小結:這兩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四、聽辨音的高低
1、復習“612356"
要求:邊做手勢邊唱
2、教師彈奏以上六個音讓學生聽辨,一一找到圖上相對應
的卡通人物。
3、按卡通人物的高矮大小,把音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
并唱準。
學生板書
其余學生在自己的課本上將音按由高到低順序排列在書上
用手勢唱準“612356”的音列。
第六課四季的歌
教學內(nèi)容:聆聽《櫻花》《雪花飛舞》
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教學目標:
1.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給音樂創(chuàng)作帶來無限的生機,本課四首
作品反映了少兒們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表達他們
對生活的情趣與熱愛。讓我們熱情地歌唱這豐富多彩的生活
吧!
2.嘗試自己制作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樂趣。唱唱自己編的
歌,更是其樂無窮,這就是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
教學重難點: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
自制樂器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光盤、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
授課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這首帶有通俗歌曲風格的少兒歌曲在演唱時要按句聽唱
與教唱,不要按小節(jié)或音節(jié)為單位進行學唱,不然效果往往
會適得其反。
2.可反復多次聽范唱錄音帶,跟錄音哼唱曲調(diào)與歌詞,在這
基礎上再隨教師的伴奏學唱。演唱時要表現(xiàn)出天真活潑的童
趣,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引發(fā)
學生進入角色,注意強弱的力度變化,讓學生以發(fā)自內(nèi)心的
喜悅唱出對生活的熱愛。
3.分組編制回旋曲:
分組編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動作,可以是小品,也
可以是造型、舞蹈等。然后以《四季童趣》為主部A,組成
回旋曲式:A->春fAT夏AT秋fAT冬f人
4、編創(chuàng)與活動:編自己的歌
1.這是一個按五聲音階創(chuàng)作4小節(jié)短曲的作業(yè),它的要求有
兩點,即在的范圍內(nèi),包含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組合,
因此其范圍非常寬,可以是五聲中的任何一個調(diào)式,節(jié)奏變
化更是多樣無比,課文中例子的羽調(diào)式僅僅是一個說明而
已。
2.編歌活動強調(diào)即興創(chuàng)作,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不要加以限制,
符合要求的及時表揚,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聆聽《櫻花》
1.先介紹櫻花。問:
(1)櫻花的形狀與顏色?(2)什么季節(jié)開花?(3)是哪一國家
的國花?
2.先欣賞合唱曲《櫻花》,初步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可以
讓同學小聲隨錄音哼唱,熟悉曲調(diào)。
3.再欣賞器樂曲《櫻花》,在復聽前設問:
(1)歌曲的旋律出現(xiàn)幾次?
(2)每次出現(xiàn)的速度是否一樣?
(3)能聽出每次的主奏樂器嗎?
(4)每次出現(xiàn)表達的情景你能描繪嗎?
4.復聽后師生討論。
5.小結:
四季中的日本一景一一春。
二、聆聽《雪花飛舞》教學基本要求
1.介紹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
2.初聽樂曲。
問:(1)你能從音樂聲中想像到雪花在飛舞的情景嗎?
(2)怎樣的曲調(diào)代表"雪花’',你能哼一下嗎?
3.復聽樂曲。
設問:高音區(qū)的音樂代表什么?低音區(qū)的音樂代表什么?你聯(lián)
想到什么情景?
4.復聽樂曲。問:能聽出第一部分與第三部分相同嗎?
5.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表演《捉迷藏》
1、三拍子的歌曲,流暢地唱好強弱弱節(jié)奏感是至關重要的,
不然就不能表現(xiàn)圓舞曲的特征。其基礎是熟練地唱好曲調(diào),
唱出每小節(jié)的強拍,這樣每小節(jié)第一
拍的附點節(jié)奏也自然地唱好了。
2、在熟練的基礎上,用稍快速度來演唱,就能達到流暢。
但由于很多處是一字一音,所以對吐字清晰的要求較高。
其要領是:開口不要太大,聲音靠前,這樣才能表達清楚。
3、在伴奏熟練的基礎上與歌曲合作??梢苑纸M交換進行,
如A組唱、B組伴奏,然后交換。還可加舞蹈伴舞,一切讓
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
二、自制樂器碗琴"
1.課前先通知學生每組帶五個相同質(zhì)體的器皿,教師也準備
幾組器皿,上課時供學生選用。
2.在器皿內(nèi)注入不同量的水,用棒敲擊器皿發(fā)出不同音高的
聲音。要求把五個器皿發(fā)出的音高組成do、re、所、sol、
Iao
第七課鐘聲
教學目標:
1、鐘聲能喚起人們無限的遐想,本課題的四首音樂作品,
都圍繞中外特定的環(huán)境下的“音樂與自然〃一一鐘聲而創(chuàng)作
的不同風格的樂(歌)曲。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提高審美
的情趣。
2、唱準音高。唱準自然音列,并進行實踐創(chuàng)作活動。
3、初步感受圓號、小號等銅管樂器的音色。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唱好本課歌曲。
2、唱準4、7、1音高,唱準do-do,并進行實踐創(chuàng)作活動。
3、二聲部和諧。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自制圖譜卡。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表演《鐘聲叮叮當》。
二、問題情境:
導入:圖片出示歐洲教堂。
師:這是什么地方?你見過嗎?互相交流。
師:有的小朋友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過,你能說說在教堂中
經(jīng)常發(fā)出什么聲音?互相交流。
師:音樂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聽音樂,學生談感受。
師:你會用動作表演嗎?學生自由做動作(撞鐘,身體左右
搖擺)
三、活動設計: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澳大利亞民歌《鐘聲叮叮當》。
出示歌詞,讓學生說說歌曲與以前學過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師生討論
2、聽錄音,注意演唱順序。
3、學唱歌詞。
a、輕聲跟唱。
b、比較第一段結束句與第二段結束句的不同處。
4、連唱,用流暢的聲音,連貫地唱一遍。
5、學唱歌譜。
a、教師范唱,學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現(xiàn)了幾個“4、7、i\
b、學唱歌譜第一、二句c、教師畫圖形譜。
d、第三、四句由學生自己畫圖形譜自學識譜。
e、連唱f、用流暢的聲音,連貫地唱一遍,注意起伏,并在
"v"處換氣。g、加固低音d。sol唱一唱h、低聲部練習,
先唱譜后唱詞。
i、二聲部合起來,注意聆聽另外聲部,使二聲部和諧。
四、預見點撥。
在學習音樂知識的時候,用活潑有趣的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
習積極性。
五、分層訓練:音樂知識。
1、按教師手勢唱do、re、所、sol、la。
a、按音階唱b、打亂順序唱。
2、學習fa、si、do
在音樂王國里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5位朋友,今天老師帶小朋友
認識另外三個朋友。出示4(fa)學生跟唱,教師介紹4和
3、5是鄰居,做一做手勢,請小朋友回憶哪首歌曲中有“4〃
這個音,唱一唱《哦,蘇珊娜》《原諒我》。
出示7(si)學生跟唱,介紹4和6是鄰居,唱一唱6、7,
做一做手勢請小朋友回憶哪首歌曲中有“T這個音,唱一
唱《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出示“V學生跟唱,介紹它和〃T是鄰居,唱一唱6、7、
i,做一做手勢。
出示音階圖,邊做手勢邊唱。
出示視唱曲:
2/4135|665|676|5-|135|665|
4432|1-教師范唱一一學生跟唱一一師生接唱一一
連唱一一指名學生唱。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聆聽《靈隱鐘聲》。
二、問題情境:
1、導入:你們?nèi)ミ^寺廟嗎?學生說說廟里的情景。
師:你們聽到過廟里的鐘聲嗎?請你用聲音模仿一下。
學生自由模仿
介紹杭州靈隱寺。
2、放錄音,學生聽引子部分一一鐘聲。
師:這是真的寺廟里的鐘聲嗎?學生討論。
3、看書上譜例學生哼唱。這樣的曲調(diào)你聽見過嗎?
再次聆聽樂曲主題音樂,學生邊看譜例邊聽邊哼唱,邊思考
聽了這曲調(diào),想象這是哪里的場景?
4、師:在寺廟里除了聽到鐘聲,還有什么聲音?你覺得如
何加上木魚伴奏呢?老師有一個好方法,想不想試一試?
練習用彈舌模仿木魚聲,隨音樂用彈舌模仿木魚聲為樂曲伴
奏。
5、欣賞全曲,學生自由用動作表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6、小結:這是中國佛教音樂中的鐘聲,很有特點,特別是
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鐘聲,有很多人前往聆聽。
三、活動設計:
1、講組曲《哈里?亞諾什》的故事,介紹《維也納的音樂
鐘》。
2、初聽全曲
問:你能否聽到鐘擺的滴答聲嗎?學生討論。
3、出示:i53505|535|
唱一唱主題曲調(diào)
4、問:人主題曲調(diào)出現(xiàn)了幾次?
R你能想象宮里的情景嗎?
5、復聽全曲,師生交流。
6、再次復聽。
每當主題曲調(diào)出現(xiàn)時,邊哼唱,賓合著音樂拍手或做動作
四、預見點撥:
讓一部分不愿意表演的學生進行評價,既調(diào)動了他們的積極
性。又能讓他們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
五、分層訓練
用1、2、3、5、6六個音編自己的歌
出示:3/4X-X|X-X|XXX|X-0
學生拍打節(jié)奏
教師范作一一學生分組試編一一展示一一師生評價。
六、歸納提升
教師范作一一學生分組試編一一展示一一師生評價。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表演《美麗黃昏》。
二、問題情境:
導入:黃昏的晚霞美嗎?請小朋友聽一聽音樂是怎樣來表現(xiàn)
的呢?
三、活動設計:
1、聽錄音,學生談感受。
2、聽音樂,學生說說是幾拍子的?放音樂,學生試拍。
師生隨著音樂一起拍打。
3、師:這么優(yōu)美的音樂,你會用動作做一做嗎?放音樂,
學生自由做動作。
4、跟著錄音輕唱。連唱,注意及時、敏捷地換氣。
5、不同的速度演唱這首歌,說說表現(xiàn)的意境和情緒有什么
不同?
分組討論
速度表達的情緒
稍快輕松、愉快
中速寧靜、美妙
稍慢低沉、壓抑
6、輪唱。聆聽錄音學生感受。
將學生分成二組,甲組先開始唱,唱至2時,乙組從頭開始
唱
教師指揮,學生輕唱,要求學生既能聽到自己的聲部又能聽
到另外一個聲部的歌聲。
為三個樂句分別想一個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
有感情地進行三部輪唱,注意三拍子的韻律。
四、預見點撥:
在學唱歌樸實,注意糾正每個同學的不足,不要趕教學進度,
而忽視了其他的同學。
五、分層訓練
1、學唱歌譜。
A教師范唱R重點唱一唱第一樂句前六小節(jié),并畫圖形譜。
Q學生畫出第二樂句的圖形譜n連起來唱E、進行輪唱。
2、選擇三角鐵、串鈴、小鼓、雙響筒在"叮咚"處伴奏。
分組嘗試一一分組展示一一學生評價。
用三角鐵在"叮咚"處伴奏。
六、歸納提升
復習《鐘聲叮叮當》
分聲部唱一唱一一二聲部合唱。
第八課愛鳥
教學目標:
1、鳥,是人類的朋友,鳥類美妙的鳴啼聲給音樂創(chuàng)作提供
了無限的源泉。讓我們唱鳥、愛鳥、護鳥,增強環(huán)保意識,
增進自然常識,提高審美趣味,發(fā)展聯(lián)想想像。
2、運用開放式的教學形式,到課外、校外去收集鳥鳴的錄
音,以實際行為去做好愛鳥活動。
3、通過聽辨、曲調(diào)接龍等形式,提高音樂基礎能力與即興
創(chuàng)作水平。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聽辨、曲調(diào)接龍等形式,提高音樂基礎能力與即興
創(chuàng)作水平。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自制圖譜卡。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歌曲《一只鳥仔》,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能唱出臺灣民
歌的風格。
二、問題情境
1、導入:復習本學期學過的不同地區(qū)的民歌或童謠《搖啊
搖》、《我是草原小牧民》、《放牛山歌》等等,引出課題:今
天我們一起來唱一首臺灣民歌《一只鳥
仔》。
2、初聽歌曲,聽后說說,這首歌曲給你怎樣的感受?
3、聽后學生自由說。
4、再聽歌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這首臺灣民歌中出現(xiàn)了許
多襯詞和象聲詞,使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更加與眾不同。
5、讀一讀歌詞,進行識字教學。重點讀象聲詞,模仿出鳥
的叫聲。
6、學唱歌曲:輕輕地跟著范唱錄音唱(二遍),找出難唱的
地方一起練唱。重點練唱:
23|2321|2055|200|
透早起來(伊嘟)拐一下拐
256|500|
哮蜩蜩
唱好后八分休止節(jié)奏,八分休止前一個音要輕唱。
注意唱出下滑音,且要唱得自然。
7、跟琴連唱
注意唱好襯詞和象聲詞,把歌曲生動有趣的愛鳥心情表演出
來。
8、在四分休止符"0"用XX拍手。
三、活動設計
1、用打擊樂器伴奏。
2、分小組自己練習。
3、分小組、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4、分組展示,評價。
5、集體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四、預見點撥
針對用打擊樂器伴奏來講,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與操作
能力。只要是能和上音樂節(jié)奏,就可以。千萬不要組織學生
進行創(chuàng)編。
五、分層訓練:認別兒童玩鳥行為圖
1、出示四幅兒童玩鳥行為圖,請學生說說哪一些行為是對
的?哪一些行為是錯的?為什么?
2、作為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做?
六、歸納提升
1、增強學生護鳥、愛鳥的環(huán)保意識。
2、小結,布置課外收集資料,師生再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歌曲《一只鳥仔》,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能唱出臺灣民
歌的風格,并能夠演唱其樂譜。
二、問題情境
1、復習歌曲《一只鳥仔》。
2、分組演唱。
3、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4、邊用打擊樂器伴奏,邊進行演唱。
三、活動設計
學唱歌譜:
1、先進行旋律模唱。
2、設問:這首歌曲的歌譜又哪幾個音組成?“2、5、6、1、
2、3\
3、教師慢速彈琴,學生輕聲跟唱(二遍X
4、找出難唱的地方重點練唱。
5、唱譜是不加下滑音記號,注意八分休止符。
6、慢速跟琴連唱。
四、預見點撥
針對用打擊樂器伴奏來講,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與操作
能力。只要是能和上音樂節(jié)奏,就可以,千萬不要組織學生
進行創(chuàng)編。
五、分層訓練
1、唱好后八分休止節(jié)奏,八分休止前一個音要輕唱。
2、跟琴連唱。
3、注意唱好襯詞和象聲詞,把歌曲生動有趣的愛鳥心情表
演出來。
4、在四分休止符"0"用XX拍手。
六、歸納提升
1、分小組自己按照樂譜練習。
2、分小組、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3、分組展示,評價。
4、集體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學唱《小烏鴉愛媽媽》和樂譜學習。
二、問題情境
1.導入新課:
放伴奏音樂,同學戴著小鳥頭飾飛入教室。
①看到同學們都戴著美麗的小鳥頭飾,老師仿佛來到了美麗
的大樹林里,我想這么多鳥兒在一起,每天一定會發(fā)生許多
有趣的故事。(放錄音范唱),②歌曲中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你準備給歌曲取個什么歌名?
生:歌曲講述了小烏鴉捉蟲子喂媽媽的故事。
生:我準備給歌曲取名叫《可愛的小烏鴉》《懂事的小烏鴉》
《小烏鴉愛媽媽》等。
2.朗讀歌詞
指導學生隨著音樂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細細體會小烏鴉是如何愛媽媽的。
3.學唱歌詞
①學生輕聲跟著老師模唱。
②找出難唱的地方共同練唱。
注意區(qū)分5—3與5—2音唱準
③老師講解連音線的唱法:
5?3?5。2?
花鴉
做到:音變字不變,口型不變。
1.學生有感情地輕聲唱歌。
2.通過觀察、對比、模仿,掌握連音線的唱法。
隨著伴奏音樂完整地唱一遍。
三、活動設計
1、短劇表演:
師:是媽媽給了我們生命,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要像
小烏鴉一樣用實際行動去愛媽媽。各小組討論一下,然后將
歌曲的內(nèi)容表演出來。
2、學生分組討論該如何表演?可以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3、分組展示,評價
四、預見點撥
在進行表演時,老師盡量不去糾正學生表演中的失誤,讓其
自由的創(chuàng)作,表演。
五、分層訓練
1、學唱歌譜
師: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首歌曲的節(jié)奏有什么特點?
這組節(jié)奏共出現(xiàn)了幾次?
都是XXXXIXX|X-X-
2、一起來讀一讀、拍一拍。
3、填上樂譜跟著琴唱一唱。
4、可以分組各學一句曲調(diào)相互交流,比一比哪一組學得更
好?
5、然后再一起唱。
六、歸納提升
第九課豐收歌舞
教學目標:
1、歌舞形式是表達人們喜悅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這一形
式也最能充分體現(xiàn)音樂的社會性。在豐收時刻,人們往往會
載歌載舞,盡情抒發(fā)他們喜悅的心情。
2、初步了解人聲分類的音樂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了解人聲分類的音樂知識。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自制圖譜卡。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表演《桔梗謠》。
二、問題情境。
1、復習《小烏鴉愛媽媽》。
2、新歌教學:
(1>導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少數(shù)民族不僅
物產(chǎn)豐富而且能歌
善舞。下面,老師做幾個動作,請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人教師做西藏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R教師做新疆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Q教師做蒙古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n教師做朝鮮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師介紹這是朝鮮舞,想學嗎?
(2>放錄象,學生試著跳一跳。
(3>你覺得剛才這首歌曲怎樣?學生談感受。
你能聽出是三拍子還是二拍子嗎?學生試拍。
(4>聽錄音,學生打三拍子。
(5>揭題:《桔梗謠》。
出示圖片,教師介紹,桔梗是朝鮮人民愛吃的一種野菜。
三、活動設計
1、學唱歌曲。
人放錄音,學生輕唱。
區(qū)找一找喜歡唱的樂句及提醒同學們應注意的樂句。
Q重點練唱:
第二樂句,唱好符點處;
第四樂句,唱好連線、符點處;
第五樂句襯詞3;
最后一句,連線處。
R連唱
2、這首歌講了什么?你覺得應怎樣唱?
3、用歡快的情緒唱一唱,表現(xiàn)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
4、學唱歌譜:
(1>出示卡片1前4小節(jié),教師范唱。
(2>學生隨教師的教棒點譜學唱,邊唱邊拍節(jié)奏(2——3
遍。
(3>出示卡片2后4小節(jié),方法同上。
(4>1+2完整唱一邊,唱好前八小節(jié)。
(5)把3、4、5、6四張卡片由學生組長抽簽,各組一張
卡片在組長帶領下自學。
四、預見點撥
在進行藝術處理時,不要過于強調(diào)聲音怎樣怎樣,讓學生明
白,唱歌是感情的宣泄。樂譜學習,一定要扎實,不要走過
場。
五、分層訓練
1、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輔導抽到卡片5的一組。
656165|656165|112|1——|
要求:聲音輕,不影響其他三組的學唱。
2、各組匯報自學情況:由組長帶領唱本組的卡片,全體學
生點評。
3、把卡片集中按序號排列在黑板上,教師指揮,各組接唱。
4、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
5、學生齊唱。
六、歸納提升
1、分組表演。
2、配上伴奏完整表演。
3、小結,師生再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聆聽《豐收歌》、《豐收的喜悅》、復習《桔梗謠》。
二、問題情境:聆聽《豐收歌》。
1、導入:每當春節(jié)人們會怎樣?學生討論。
2、師:人們開心時,會用歌舞的形式表達,糧食大豐收了,
會怎樣呢?
在北美有一個國家叫丹麥,(出示圖片介紹)丹麥人民更是
豪放開朗,能歌善舞,下面請小朋友聽一首丹麥歌曲,請你
看書上的歌詞和插圖,你能想象丹麥農(nóng)民慶豐收歌舞的場景
嗎?(欣賞《豐收歌》)
3、師:如果你被這一快樂的場景所感染,請你也一起來參
與,體驗一下豐收的快樂,大家隨音樂跳起來唱起來好嗎?
(再次聆聽《豐收歌》)
4、師:你還學過哪些歐洲歌曲?學生討論。唱一唱,跳一
跳。
5、師:朝鮮族人民為了歡慶豐收跳起了長鼓舞,請小朋友
按A(《桔梗謠》)一一B(《豐收歌》)一一A(《桔梗謠》)表
演。
放歌曲錄音錄音,師生互動。
6、《豐收歌》是誰演唱的?自由討論。
師:我們在第五課欣賞過的《媽媽之歌》《小白菜》是誰唱
的?
生:自由回答。
師:人的歌唱聲部分類主要分為三大類,你能總結嗎?試著
總結。
師:小結,人聲分類的基本知識。
板書:人生分男聲、女聲、童聲。
師:你能舉出男聲、女聲、童聲的歌曲名字嗎?學生討論。
三、活動設計:聆聽《豐收的喜悅》。
1、導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捐贈合同范本7篇
- 二零二五年度瓷磚品牌授權代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博物館展覽燈光音響系統(tǒng)安裝合同3篇
- 2025版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轉(zhuǎn)租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牌號碼資源開發(fā)與保護合同4篇
- 2025年鋼材市場調(diào)研與采購策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環(huán)境管理體系認證評估合同3篇
- 2025年銅門行業(yè)協(xié)會年會贊助合同3篇
- 2025年度車輛抵押貸款抵押物管理合同模板4篇
- 2025綜合布線產(chǎn)品采購合同
- 勞務協(xié)議范本模板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生產(chǎn)事故應急救援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大巴車租車合同范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療專家共識2024
- 人教版(2024)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 廣東省廣州黃埔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國家保密培訓
- 2024年公務員職務任命書3篇
- 《GMP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CFM56-3發(fā)動機構造課件
- 會議讀書交流分享匯報課件-《殺死一只知更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