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陜西省高考物理模擬試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1屆陜西省高考物理模擬試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1屆陜西省高考物理模擬試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1屆陜西省高考物理模擬試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1屆陜西省高考物理模擬試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陜西省高考物理模擬試卷(3月份)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0.0分)

1.下列關于理論與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為光的粒子說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

B.盧瑟福根據(jù)a粒子散射實驗規(guī)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學說

C.康普頓效應為光的波動性理論提供了實驗支撐

D.光的衍射現(xiàn)象說明了物質(zhì)波的存在

2.2016年2月,物理學界掀起了“引力波”風暴,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1--------f

預測。據(jù)報道,各種各樣的引力波探測器正在建造或者使用當中??赡艿囊Σㄌ綔y源包括致

密雙星系統(tǒng)(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若質(zhì)量分別為Ml和瓶2的4、B兩天體構成雙星,如圖所

示。某同學由此對該雙星系統(tǒng)進行了分析并總結,其中結論不正確的是()

A.A、B做圓周運動的半徑之比為加2:mx

B.A、B做圓周運動所需向心力大小之比為1:1

C.A、B做圓周運動的轉速之比為1:1

D.A、B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為1:1

3.如圖所示,圖線a是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時產(chǎn)生的正弦交流

電的圖像,當調(diào)整線圈轉速后,所產(chǎn)生的正弦交流電的圖像如圖線°/\

b所示.以下關于這兩個正弦交流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s'二

A.線圈先后兩次轉速之比為1:2'M'

B.交流電a的電壓瞬時值覬=:1:蝴廉趾地蕨(V)

C.交流電b的電壓最大值為逑P

D.在圖中t=0時刻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零

4.水平面上的一物塊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甲所示,物塊的速度與

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6前后的路面不同,重力加速度g=10zn/s2,則關于物塊的質(zhì)量m及

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6

4

r

0

A.物塊質(zhì)量為2kg,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B.物塊質(zhì)量為2kg,動摩擦因數(shù)為0.4

C.物塊質(zhì)量為1kg,動摩擦因數(shù)為0.5

D.物塊質(zhì)量為1kg,動摩擦因數(shù)前后不一樣,6前為0.4,6后為0.5

5.如圖所示,4板發(fā)出的電子經(jīng)加速后,水平射入水平放置的兩平等金

屬板間,金屬板間所加的電壓為U,電子最終打在光屏P上,關于電

子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滑動觸頭向右移動時,電子打在熒光屏上的位置上升

B.滑動觸頭向左移動時,電子打在熒光屏上的位置不變

C.電壓U增大時,電子打在熒光屏上的速度大小不變

D.電壓U增大時,電子從力板發(fā)出打在熒光屏上的時間不變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27.0分)

6.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的輸入端接正弦交變電流,副線圈上通過輸電線接有兩個相同的燈泡■和

L2;輸電線的等效電阻為R,開始時,開關S斷開.當S接通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副線圈的兩端M、N的輸出電壓減小

B.副線圈輸電線等效電阻R上的電壓增大

C.通過燈泡J的電流減小

D.原線圈中的電流增大

7.“嫦娥三號”衛(wèi)星和“長征三號乙遙二十三”運載火箭分別于2013年9月12日和11月1日先后

運抵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年底擇機發(fā)射.“嫦娥三號”發(fā)射升空后,預計100多個小時后靠近月

球,先繞月球轉幾圈“熱熱身”,做好各項準備,等地面下達“落月”指令后著陸在月球上.假

設它“熱身”時在離月球表面高度為lOkTn的圓軌道上繞月球作勻速圓周運動.已知:月球半徑

和地球半徑之比1:4,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與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1:6,地球的第一

宇宙速度為7.9km/s,近地衛(wèi)星的周期約為847n譏.由此可求出()

A.“嫦娥三號”繞月球運行時的速度大小約為1.6km/s

B.“嫦娥三號”的質(zhì)量約為320kg

C.“嫦娥三號”繞月球運行時的周期約為103min

D.月球對“嫦娥三號”的引力約為533N

8.如圖所示,傾斜放置的擋板OM與豎直方向的夾角。=60。,從。點正下

方的4點以%=l(h/5m/s的水平初速度向右拋出一個質(zhì)量為m=1kg

的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若小球的運動軌跡恰好與擋板上的B點相切(B點

未畫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考慮空氣阻力,則()

A.小球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20m/s

B.從4到B過程中,小球的動量變化量為10(2-遮)kg-m/s

C.0、4兩點間的距離為5m

D.從4到B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變化量為50/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多晶體具有各向同性

B.對某物體做功,必定會使該物體的內(nèi)能增加

C.可以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yōu)楣?/p>

D.在任何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tǒng)的總燧不會減少

10.如圖1所示是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圖,經(jīng)過4t=0.2s,波形圖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圖I圖2

A.此波的波長為67n

B.此波的周期可能為0.1s

C.此波的頻率可能為1.25Hz

D.此波的波速可能為50m/s

E.在(周期內(nèi),某一個質(zhì)點運動的路程可能為10夜cm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5.0分)

11.圖a是一種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儀器結構圖,條形重物塊(如圖b)通過掛孔掛在夾物裝置上,釋放

后穿過光電門下落到接物斗里,光電門與數(shù)字毫秒計相連,可記錄光電門被遮光的時間.物塊

中間有可以遮蓋的窗口,如圖b,測出掛孔下邊距物塊下端的距離為L,窗口下邊距物塊下端的

距離為G.實驗步驟如下:

夾物裝笆、工3司

「/條形面物塊

條形重物塊掛孔

/光電門

商口

接物斗

\

iI2

圖a圖b

①關閉物塊中間的窗口,釋放物塊,使其自由下落,記錄光電門的遮光時間如

②將物塊從接物斗中取出,打開物塊中間的窗口,重復(1)的步驟,記錄光電門第一次被遮光的時間

③重復上述實驗,多次記錄,和打,測出g的值.

完成下列填空:

(1)物塊在口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用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該速度(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物塊在t2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2)重力加速度g的表達式為g=.(用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3)寫出本實驗測量誤差產(chǎn)生的一個原因:.

12.一只電流表的表盤刻度清晰,但刻度值污損.某同學要測量其內(nèi)阻,除了待測電流表之外,實驗

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電壓表V(量程為310

8.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100,額定電流為L4)

C.滑動變阻器/?2(最大阻值為5000,額定電流為14)

D電阻箱?999.90)

E.電源(電動勢約為9V,內(nèi)阻約為10)

F.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四2

圖304

(1)如果采用圖1所示的實驗電路,應選用滑動變阻器(選填"RJ或"/?2”);閉合開關S前,

應將圖1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diào)至(選填“屋’或"b")端.

(2)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2中電路連接完整。

(3)閉合開關S,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阻值,使電流表指針滿偏,記錄電壓表的讀數(shù)U

和電阻箱的阻值R'。重復上述操作,進行多次實驗,記錄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請在圖3中繪

出U-R'圖像,由圖像可得電流表的量程為A,內(nèi)阻為0(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

U/VR'/n

1.570.6

1.720.8

2.021.3

2.181.6

2.432.0

(4)如果上述待測電表是一只滿偏電流小于的高靈敏檢流計,其內(nèi)阻約為3000,再提供兩只

標準電阻Ra=1心&=99990,要測量檢流計內(nèi)電阻和滿偏電流,請你對上述電路圖1進行改

進,補全右側虛線框內(nèi)電路圖,并標明R。、及。

在平板S上有可讓粒子通過的狹縫P,帶電粒子經(jīng)過速度選擇器后,立即從P點沿垂直平板S且垂

直于磁場方向的速度進入磁感應強度為殳、并以平板S為邊界的有界勻強磁場中,在磁場中偏轉

后打在記錄它的照相底片上,底片厚度可忽略不計,且與平板S重合。根據(jù)粒子打在底片上的位

置,便可以對它的比荷(電荷量與質(zhì)量之比)情況進行分析。在下面的討論中,磁感應強度為名的

勻強磁場區(qū)域足夠大,空氣阻力、帶電粒子所受的重力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計。

(1)帶電粒子通過狹縫P時的速度大小也

(2)不同的帶電粒子經(jīng)加速電場加速后可獲得不同的速率,這些粒子進入速度選擇器后,要想使通過

狹縫P的帶電粒子速度大一些,應怎樣調(diào)整速度選擇器的電場強度E和磁感應強度B的大??;

(3)若用這個質(zhì)譜儀分別觀測氫的兩種同位素離子pH和2”),它們分別打在照相底片上相距為四的

兩點;若用這個質(zhì)譜儀相同條件下再分別觀測碳的兩種同位素離子(12C和1%),它們分別打在

照相底片上相距為d2的兩點。請通過計算說明,刈與d2的大小關系;

(4)若氫的兩種同位素離子(所帶電荷量為e)的質(zhì)量分別為Hi1和加2,且已知瓶1>巾2,它們同時從加

速電場射出。試分析說明這兩種粒子哪一種先到達照相底片,并求出它們到達照相底片上的時

間差△to

14.如圖,在OWxWd的空間,存在垂直xOy平面的勻強磁場,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y軸上P點

有一小孔,可以向y軸右側垂直于磁場方向不斷發(fā)射速率均為以與y軸所成夾角。可在0?180。范

圍內(nèi)變化的帶負電的粒子。已知。=45。時,粒子恰好從磁場右邊界與P點等高的Q點射出磁場,

不計重力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求:

(1)磁場的磁感應強度;

(2)若。=30。,粒子射出磁場時與磁場邊界的夾角(可用三角函數(shù)、根式表示);

(3)能夠從磁場右邊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場中經(jīng)過的區(qū)域的面積(可用根式表示)。

15.如圖所示,4端封閉有理想氣體的U形玻璃管倒插入水銀槽中,玻璃管的橫截面積為S,當環(huán)境

溫度為T1時,管中水銀面處在M處,M點距水銀槽中水銀面的高度為九,此時氣柱由4、42、乙3三

段組成,環(huán)境溫度緩慢變?yōu)?2時,管中水銀面處在N處,且M、N位于同一高度,已知大氣壓強

為Po.求:

①氣柱的長度心與41、乙2之間的關系;

②試分析氣體在上述過程中發(fā)生的是否為等壓變化?如果是,請說明理由,如果不是,請分析指出

氣體壓強最大時管中水銀面所在的位置.

16.如圖所示,4BCD是某種透明介質(zhì)的橫截面,4B面是平面,面是

半徑為R的圓弧面,介質(zhì)最薄處。%厚度為2R,0E0'為對稱軸,單

色光以入射角i=60。斜射到4B面上,折射后射到CD面上,部分光

線能從CD面上射出。已知4000=120。,透明材料對該單色光的折

射率為n=百,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為c,5勿16,8。=立,sin25.7°=—-sin35.3°=—?不考

643

慮光線的兩次反射。求:

(1)光線從4B面進入透明介質(zhì)時折射角r的大小;

(2)經(jīng)過E的光線從AB面?zhèn)鞯紺O連線所需的時間;

(3)CD面上有光線透出的區(qū)域所對應的圓心角。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4、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為波爾提出波爾理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故A錯誤;

B、盧瑟福根據(jù)a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B正確;

C、康普頓效應表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動量,為光的粒子性理論提供了實驗支撐.故C錯誤;

。、衍射是波的特有現(xiàn)象,光的衍射現(xiàn)象說明了光具有波動性,故。錯誤.

故選:B

波爾的原子理論能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

康普頓效應表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動量;

盧瑟福通過分析a粒子散射實驗結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光的衍射現(xiàn)象說明了光具有波動性.

考查波爾理論、a粒子散射實驗、康普頓效應的作用以及光的衍射等光的本性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

一些記憶性的知識點,在平時的學習中多加積累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48、因為兩天體的角速度相同,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詈受■=碼32rl=巾2/上可

知:生=叫,故A正確,B正確;

C、由3=2TTO可知,轉速相同,故C正確;

D、由得:~故。錯誤;

G=%7nl=m2a2

本題選錯誤的

故選:Do

雙星系統(tǒng)是一個穩(wěn)定的結構,它們以二者連線上的某一點為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角速度相等,萬

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式分析即可。

雙星系統(tǒng)中,兩個天體以二者連線上的某點為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二者做

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3相等。

3.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由圖〃=0?6s,則線圈先后兩次轉速之比為:nb=Tb:兀=3:2.故A錯誤.由

圖電壓最大值UM=10V,周期7a=0.4S,O)=--5nrad/s,交流電壓a的瞬時值表達式為〃=

T

Umsina)t=10s譏5mV.故3錯誤.由電動勢的最大值4=NBSo),則兩個電壓最大之值比

Umb=:a>b=na:nb=3:2=10:Umb,計算得Umb=故C正確.t=0時刻U=0根據(jù)法拉第定

律,磁通量變化率為零,而磁通量最大.故。錯誤.

考點:考查對交流電壓圖象的理解能力

點評:難度中等,掌握正弦式電流的圖象和三角函數(shù)表達式;交流發(fā)電機及其產(chǎn)生正弦式電流的原

理;周期和頻率

4.答案:D

解析:解:由。-t圖象可知,0-3s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F-t圖象可知,此過程拉力:Fi=4N,

由平衡條件得:居=內(nèi)巾9,即:4=iimg①

由圖示v—t圖象可知I,在3—6s內(nèi)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篴=¥=M=2m/s2,

△C0—3

由尸一t圖象可知,此過程拉力:F2=2/V,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卬ng-F2=ma,即:卬ng-2=2m②

由圖示”一t圖象可知,在6—9s內(nèi)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簝?yōu)=當=匯=1M/S2,

△Ly-o

由尸一t圖象可知,此過程拉力:F3=6N,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3-y!mg=ma',即:6-口mg=

機③

由①②③解得:m=1kg,4=0.4,/=0.5,故ABC錯誤,。正確;

故選;D.

根據(jù)圖示圖象分析清楚物體的受力情況與運動情況,然后應用平衡條件與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

質(zhì)量、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然后分析答題.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圖線的綜合,關鍵理清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和平衡條件

進行進行求解,知道速度時間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5.答案:D

解析:解:由題意知,電子在加速電場中加速運動,根據(jù)動能定理得:eUi=3mu2,電子獲得的速

度為〃=叵.

yjm

電子進入偏轉電場后做類平拋運動,也就是平行電場方向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

a=J,電子在電場方向偏轉的位移為:y=1at2.

ma2

垂直電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間為t=:,又因為偏轉電場方向向下,故電子

在偏轉電場里向上偏轉.

A、滑動觸頭向右移動時,加速電壓變大,所以電子獲得的速度。增加,由上式得知,電子在電場中

運動時間t減少,故電子偏轉位移y變小,因為電子向上偏轉,故在屏上的位置下降,故A錯誤;

B、滑動觸頭向左移動時,加速電壓變小,所以電子獲得的速度。減小,由上式得知,電子在電場中

運動時間t變大,故電子偏轉位移y變大,因為電子向上偏轉,故在屏上的位置上升,軌跡不同,故

B錯誤;

C、偏轉電壓增大時,電子在電場中受到的電場力增大,即電子偏轉的加速度a增大,又因為電子獲

得的速度及不變,電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不變,a增大,而電子打在屏上的速度為Ju?+(成)2,故

電子打在屏上的速度增大,故C錯誤;

。、偏轉電壓增大時,電子在電場中受到電場力增大,即電子偏轉的加速度度a增大,又因為加速電

壓不變,電子進入電場的速度沒有變化,電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t沒有發(fā)生變化,故。正確;

故選:D.

粒子在電場中加速時,滑動觸頭向右移動時,加速電壓增大,加速后速度變大,粒子在偏轉電場中

運動時間變短,粒子在平行偏轉電場方向的位移減小.同理觸頭向左移動時,加速電壓減小,加速

后速度變小,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間變長,粒子在平行偏轉電場方向的位移增大;當加速電壓不變

時,偏轉電壓變化,影響平行電場方向的電場力的大小,也就是影響加速度的大小,粒子在電場中

運動時間不變,改變偏轉的位移大小.

電子在加速電場作用下做加速運動,運用動能定理可得電子獲得的速度與加速電場大小間的關系,

電子進入偏轉電場后,做類平拋運動,運動時間受電場的寬度和進入電場時的速度所決定,電子在

電場方向偏轉的距離與時間和電場強度共同決定.熟練用矢量合成與分解的方法處理類平拋運動問

題.

6.答案:BCD

解析:解:4、理想變壓器的輸出電壓是由輸入電壓和匝數(shù)比決定的,由于輸入電壓和匝數(shù)比不變,

所以副線圈的輸出的電壓也不變,所以A錯誤;

BC、當S接通后,兩個燈泡并聯(lián),電路的電阻減小,副線圈的電流變大,所以通過電阻R的電流變大,

電壓變大,那么并聯(lián)部分的電壓減小,所以通過燈泡刀的電流減小,所以正確;

。、當S接通后,兩個燈泡并聯(lián),電路的電阻減小,副線圈的電流變大,所以原線圈的電流也變大,

所以。正確;

故選:BCD

本題類似于閉合電路中的動態(tài)分析問題,可以根據(jù)接通s后電路電路電阻的變化,確定出總電路的電

阻的變化,進而可以確定總電路的電流的變化的情況,再根據(jù)電壓不變,來分析其他的原件的電流

和電壓的變化的情況.

電路的動態(tài)變化的分析,總的原則就是由部分電路的變化確定總電路的變化的情況,再確定其他的

電路的變化的情況,即先部分后整體再部分的方法.

7.答案:AC

解析:解:“嫦娥三號”繞月球或者地球表面做勻速圓周運動時,重力等于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

定律,有:

v247T2G

mg=m—=m—R①

解得:

v=y[gR②

7=2臉③

人根據(jù)②式,在月球和地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

解得:vi=轟=余km/sx\6kin/s;故A正確;

B、由于①式中的質(zhì)量小約去,故無法求解'‘嫦娥三號”的質(zhì)量,故B錯誤;

C、根據(jù)③式,“嫦娥三號”在月球和地球表面的周期之比為:

解得:A=取=|x84min?103mm:故C正確;

。、由于無法求解“嫦娥三號”的質(zhì)量,故也就無法求解月球對“嫦娥三號”的引力;故。錯誤;

故選:AC.

“嫦娥三號”繞月球或者地球表面做勻速圓周運動時,重力等于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式求

解出周期和線速度的表達式進行分析即可.

本題關鍵是明確第一宇宙速度和對應規(guī)定周期的求解方法,然后運用比值法求解,基礎問題.

8.答案:AC

解析:解:4、小球做平拋運動,小球恰好與擋板上的B點相切,在B點其

速度方向與擋板平行,則小球到達B點時的速度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

6=60。,到達B點的速度大小為%=焉=誓機/s=20m/s,故A正確:

8、小球到達B點時的豎直分速度大小為3=氤=譬巾/s=10m/s,由4至g的時間t=藍==

1s

從4到8過程中,小球的動量變化量為^p=mgt=1X10x1kg?m/s=10kg?m/s,故8錯誤;

C、根據(jù)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得:

水平位移x=vot=10\/3m

豎直位移y=1x10xl2m=5m

x

設。、A兩點間的距離為s,由幾何關系得:—=tand

聯(lián)立解得:s=5m,故C正確;

D、從4到B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變化量為△Ep=-mgy=-1x10x5/=-50/,故£>錯誤。

故選:AC.

小球做平拋運動,小球恰好與擋板上的B點相切,在B點其速度方向與擋板平行,由速度的分解求出

小球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和豎直分速度大小,從而求出平拋運動的時間。根據(jù)平拋運動的時間,根

據(jù)動量定理求動量變化量,由分運動的規(guī)律求出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和豎直位移,結合幾何關系求

出0A間的距離。根據(jù)下落的高度求重力勢能變化量。

解決本題的關鍵要把握臨界條件:小球到達8點時的速度方向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60°,要掌握

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結合運動學公式和幾何關系綜合處理。

9.答案:ACD

解析:解:力、多晶體具有各向同性.故A正確.

8、對某物體做功,不一定會使該物體的內(nèi)能增加,還與熱傳遞情況有關,故8錯誤.

C、根據(jù)熱力學第二定律知,在外界的影響下,可以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yōu)楣?,故C

正確.

D、根據(jù)螭增原理可知,在任何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tǒng)的總蠟不會減少,故。正確.

故選:ACD.

多晶體具有各向同性.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根據(jù)熱力學第二定律分析熱與功的關系.

本題關鍵要理解并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可通過舉實例分析抽象問題.

10.答案:ACE

解析:解:4、分析波形圖,可知波長4=66,故A正確;

BC、設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則4t=(n+}7,(n=0、1、2...),所以:「左=倦s,(n=0、1、

2...)?設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則4t=(n+》r,(n=0、1、2...,),所以:7女=翟75,(n=0、

1、2…)。以上所有式中,無論n取何值時周期均不能為0.1s,但當n=0時,7>=0.8s,頻率/=9Hz=

1.25HZo故B錯誤,C正確;

D、由上一問的結論可求波速為u=*=7.5(4n+3)m/s或7.5(4n+l)m/s(n=0、1、2...)。無論n

為何值,速度”均不能為50771/S,故。錯誤;

E、當質(zhì)點初相位@:時,其位移y=Zsinw=5夜cm,經(jīng)過時,其位移力=Asin4+5)=

—5V2cm,此時路程恰為lO&cm,,故E正確。

故選:ACE.

根據(jù)波形圖,確定波長;

波可能沿x軸正方向傳播,也可能沿x軸負方向傳播,列出兩種情況下周期或頻率和波速度的一般表

達式,再分析判斷BCD各項的正確與否;

當初相位為8=3+3時,經(jīng)過;7的振動其路程為我4。

本題考查了波動規(guī)律。分析時間與周期的關系,得到周期、頻率、波速的一般表達式,考查基礎知

識,注重波的多解性可解決問題。

U.答案:r大于唱變長度L和人的測量存在偶然誤差(或物塊釋放后未能沿直線下落,空氣阻

1

ti-t2

力對物塊下落的影響等)

解析:解:(1)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物塊在“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用'=F

t2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孤=T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h

%=訪-

2G

因為條形重物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物塊在ti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于物塊在12時

//22

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2)根據(jù)加速度定義,有

(3)本實驗誤差來源:長度〃和乙2的測量存在偶然誤差(或物塊釋放后未能沿直線下落,空氣阻力對

物塊下落的影響等)

故答案為:(1)段大于

(2)時沒

(3)長度5和G的測量存在偶然誤差(或物塊釋放后未能沿直線下落,空氣阻力對物塊下落的影響等)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匕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由加速度

的定義求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根據(jù)實驗原理分析誤差來源

解答實驗問題的關鍵是理解實驗原理,從而明確所需要的實驗設備,然后利用所學運動學規(guī)律解答

實驗問題.

12.答案:%0.1.80.83

解析:解:

(1)為了調(diào)

節(jié)方便,分

壓接法的滑

動變阻器選

用最大阻值圖2圖1

較小的治。且為了安全起見,閉合開關前,應使其分出去的電壓為零,即滑片滑至a端;

(2)按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如圖1所示;

(3)在給定的坐標系中描點,并將這些點用一條直線連接起來,如圖2所示,

由歐姆定律,當電流表始終滿偏時有:U=Ig(Rg+R),整理有:U=IgXR+IgRg,所以(7—R圖

象是一條上升的直線,其的斜率上=/,,比截距b=/g%。

結合圖象的斜率k=lg=分蕓4=1.94%共=得0=0.830;

廿2.0—1.5ig

(4)由于電流表是高靈敏度的電流表,在以上的基礎上先擴大量程再與較大的定值電阻串聯(lián),用電壓

表測其電壓,所以改進行后的電路圖如圖3所示;

故答案為:(1)&、a;(2)如圖1所示

;(3)如圖2所

圖2圖3

示、1.8、0.83;(4)電路如圖3所示

(1)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為方便實驗操作,應選最大阻值較小的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前,應將滑

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圖中的a端;

(2)按電路圖把實物圖補充完整;

(3)由歐姆定律得出U-R'的表達式,由圖象結合表達式可得出電壓表量程和電阻;

(4)擴大量程后按以上思路設計電路圖。

本題考查了實驗器材選擇、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要掌握實驗器材的選擇原則,認真審題、理解題意與實

驗步驟、知道實驗原理是解題的關鍵。

13.答案:解:(1)帶電粒子在速度選擇器中做勻速直線運動,電場力與洛倫茲力平衡:qvB=qE

解得:v=:

D

(2)由(1)知,要想使通過狹縫P的帶電粒子速度大一些,可減小B或增大E。

(3)設的電荷量為q,質(zhì)量為m,

在磁感應強度為Bo的磁場中,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qvB。=字

由(1)知U=5

D

聯(lián)立解得:&=熬

同理,2H在磁感應強度為名的磁場中的軌跡半徑=2照■mF

tfoQq

12c在磁感應強度為無的磁場中的軌跡半徑/?3=2急

14c在磁感應強度為%的磁場中的軌跡半徑R4=

根據(jù)幾何關系有:d】=2(/?2一&)=2x(2照一就)=2篝

OD0qDDQQOtiQq

7mEmE2mE

d22=2(7?4—/?3)=2xv(———----2;-)=";—

'43)3BBoqBB/3BBoq

故di大于G?2

(4)氫的兩種同位素離子同時從加速電場射出后,二者在速度選擇器中速度相同,故運動時間相同,

在磁感應強度為%的磁場中,質(zhì)量為加1的離子的運動時間口

又有7】=鬻

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evB0=

K5

聯(lián)立解得:匕=公小1

同理,質(zhì)量為m2的離子的運動時間t2=E7n2

Q。匕

因為mi>m2

所以G>t2

所以質(zhì)量為加2的離子先到達照相底片

它們到達照相底片上的時間差4t=tj-1==r;(mi-m2)

2DQeOQt;OQC

答:(1)帶電粒子通過狹縫p時的速度大小。為a

(2)不同的帶電粒子經(jīng)加速電場加速后可獲得不同的速率,這些粒子進入速度選擇器后,要想使通過

狹縫P的帶電粒子速度大一些,可減小B或增大E;

(3)若用這個質(zhì)譜儀分別觀測氫的兩種同位素離子(1,和2口),它們分別打在照相底片上相距為七的

兩點;若用這個質(zhì)譜儀相同條件下再分別觀測碳的兩種同位素離子(12C和14C),它們分別打在照相

底片上相距為d2的兩點。心與d2的大小關系為B大于dz;

(4)若氫的兩種同位素離子(所帶電荷量為e)的質(zhì)量分別為Tn1和皿2,且已知爪1>巾2,它們同時從加

速電場射出。質(zhì)量為血2的離子先到達照相底片,它們到達照相底片上的時間差At為白(小1-巾2)。

解析:(1)根據(jù)帶電粒子在速度選擇器中做勻速直線運動,電場力與洛倫茲力平衡分析;

(2)根據(jù)(1)的計算結果分析;

(3)根據(jù)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半徑,再結合幾何關系分析;

(4)根據(jù)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周期,再結合時間關系分析。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知道帶電粒子在速度選擇器中的速度均相同,在磁場中由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

14.答案:解:(1)當。=45。時,粒子恰好從磁場右邊界與P點等高的Q點射出磁場,

由幾何關系可得,d=2Rcos45°

解得:R=%

2

2

粒子僅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則有:Bqv=m^

所以,8=%=皿

Rqqd

則三角形正弦定理可得,蕓=懸;,

設粒子射出磁場時與磁場邊界的夾角為0,則有cos/?=sina=^=V2-y

所以。=arccos(V2—y)

(3)根據(jù)不同的入射速度方向,畫出兩種臨界狀態(tài):一是沿著正y軸方向入射的軌跡;另一是與磁場

右邊界相切的軌跡

因此能夠從磁場右邊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場中經(jīng)過的區(qū)域的面積=圖上方的扇形面積+下方菱形面積

+右邊的三角形面積-下方的扇形面積

=下方菱形面積面積+右邊的三角形面積。

即有:當dx當dx當+卜(1一爭dx弓dx曰+

VV2-ld)

解析:(1)根據(jù)。=45。時,粒子恰好從磁場右邊界與P點

等高的Q點射出磁場,粒子僅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做勻速

XXX

圓周運動,由幾何關系確定已知長度與軌道半徑的關系,從而根據(jù)半徑公式,可求出磁場的感應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