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東濱州中考語文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1.gif)
![2023年山東濱州中考語文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2.gif)
![2023年山東濱州中考語文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3.gif)
![2023年山東濱州中考語文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4.gif)
![2023年山東濱州中考語文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f8a6383c635a39ba2eaa10837da8677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類型:A濱州市二○二三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試題溫馨提示:1.本試卷共8頁。滿分120分??荚囉脮r12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3.選擇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4.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題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一、積累運用(共30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震悚(sǒng)
修葺(qì)
鳧水(fù)
味同嚼蠟(jiáo)B.狡黠(xiá)
攛掇(duo)
闊綽(chuò)
懨懨欲睡(yān)C.馳騁(chěng)搖曳(yè)
恣?。╯uī)
挑撥離間(jiān)D.瞥見(piē)
星宿(xiù)
襤褸(lǔ)
忍俊不禁(jīn)2.下列詞語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云霄
絢耀
駭人聽聞
嘩眾取寵B.辮子
竹蔑
瀝盡心血
長途跋涉C.俯瞰
縈繞
重巒疊障
慘絕人寰D.褶皺
僥幸
自圓其說
雕梁畫棟3.有關下面文段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意義的寶貴資源。森林調節(jié)著自然界的空氣和水循環(huán),具有固碳釋氧、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調節(jié)氣候、保護生物等多重功能,同時也在保護人類健康、改善人居環(huán)境、提供資源和棲息地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人類社會不僅受益于森林,而且高度依賴于森林。A.“地球之肺”中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B.“肺”字是左右結構,第五筆的筆畫是橫。C.“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調節(jié)氣候、保護生物”,這4個短語結構類型相同。D.“人類社會不僅受益于森林,而且高度依賴于森林。”這是遞進關系的復句。4.下面文段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濱州依河傍海,古有“渤海雄邦”之稱。(A)這里有126公里海岸線,94公里黃河穿城而過,渤海與黃河不僅造就了濱州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也傳承著濱州人重情重義的血脈基因。(B)濱州是一座底蘊豐厚的文化之城,是黃河文化、孫子文化、孝文化發(fā)祥地。梁鄒范公傳“憂樂”精神,惠民孫武著兵學圣典,博興董永立仁孝典范。(C)濱州是一座風姿綽約的魅力之城,這里既有浪漫水鄉(xiāng)的靈動和雅致,又有人間福地的秀美和神韻。沿黃生態(tài)風光綺麗,濕地公園秀美怡人。(D)黃河文化、孫子文化、孝文化,這些已經成為濱州發(fā)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強大動力。A.A B.B C.C D.D5.依次在橫線處填入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園觀景,如看中國畫的長卷一樣,次第接于眼簾,觀之不盡。①這就是景物組合形成的不同空間感覺,有開朗、有收斂、有幽深、有明暢②還可利用長廊云墻、曲橋漏窗等,構成各種畫面,使空間更加擴大,層次分明③因此,游過中國園林的人會感到庭園雖小,卻曲折有致④中國園林,除山石樹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十分重要,如花間隱榭、水邊安亭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6.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豪放派詞人代表。我們在初中課本上學過他的《記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獵》《卜算子·詠梅》《水調歌頭》《定風波》。B.“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性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fā)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如周敦頤的《愛蓮說》和韓愈的《馬說》。C.古代常用的敬辭和謙辭如今仍在廣泛使用,例如請教他人時常說“賜教”,詢問別人的年齡時常說“貴庚”,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時常說“拙見”。D.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簡稱“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詩規(guī)定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7.默寫。(1)讀史使人明智,______,數學使人周密。(弗朗西斯·培根《談讀書》)(2)大漠孤煙直,______。(王維《使至塞上》)(3)______,關山度若飛。(《木蘭詩》)(4)長風破浪會有時,______。(李白《行路難(其一)》)(5)復行數十步,______。(陶淵明《桃花源記》)(6)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一掃離別的千古愁云,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成為歷代傳唱的名句。(8)我們學習不僅要做到學思結合,正如《論語》中所寫的“______,思而不學則殆”,還要像《送東陽馬生序》中宋濂那樣“______”多向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名著閱讀。(4分)8.關于這種驚人的征戰(zhàn),將來有一日會有人寫成全部的敘事詩的。這種征戰(zhàn),即使把政治和戰(zhàn)事除掉,也是近代歷史中,青年們的一種動人的成就??墒俏視簳r必須要繼續(xù)我的故事,因為我們已經把紅軍會合在西北了。現在我把毛澤東主席所寫的一首詩,拿來當作結束,這位指揮者既能領導遠征,同時又寫得一手好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1)以上文段選自《______》,文中的“我”是指______(人名)。(2)學校正在開展“閱讀·正青春”專題研討會,請參與探究,分享你的發(fā)現。【閱讀·正青春】專題研討會探究【專題一】:領袖人物和紅軍將領的革命之路。探究【專題二】:關于長征。我選擇探究【專題______】,發(fā)現:______。9.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題?!静牧弦弧可綎|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這里可賞山水畫卷,泰山雄偉磅礴,嶗山神秘飄渺,趵突泉騰空翻涌,微山湖煙波浩渺。這里可品齊魯風情,大運河貫通南北,海岸線蜿蜒曲折,沿著黃河遇見海,在東營看藍黃交匯,在青島揚帆沖浪,在煙臺、威海的海洋牧場盡情海釣。這里可讀街巷煙火,在臺兒莊古城、青州古城、東昌古城、魏氏莊園賞民風古韻。歡迎您到處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好客山東·好品山東”的獨特魅力。【材料二】2023年3月以來,淄博燒烤火了,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赴淄趕烤”。最是一城好風景,半緣煙火半緣君。燒烤出圈,美在“淄”味,更美在淄博人。他們的熱情比火爐更熾熱,魯C車主劉先生自覺禮讓外地車輛,暖心大姨主動為排隊游客分發(fā)灌湯包,商家店主張老板自發(fā)提供免費住所……每個淄博人都想游客所想、盡自己所能,一個個微鏡頭串聯出淄博這座城市的溫度。(節(jié)選自淄博市政府官網,有刪改)(1)請分別概括兩則材料的主要內容。(2)假若你是【材料二】中被禮讓的外地車主、正在排隊的游客、被提供免費住所的旅人,請任選一種情境,用得體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情。二、閱讀理解(共40分)(一)(4分)閱讀下面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聞鵲喜·吳山①觀濤周密天水碧②,染就一江秋色。鰲③戴④雪山龍起蟄⑤,快風吹海立。數點煙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咀ⅰ竣賲巧剑涸诤贾荩谴呵飼r吳國和越國的分界山,是觀看錢塘江大湖的絕佳之地。②天水碧:是一種淺青的染色。③鰲:神龜。④戴:背負。⑤蟄:潛伏。10.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寫錢塘江的秋水似染成“天水碧”的顏色,寫出了潮水未來時浪靜波平的觀感。B.“數點”以下三句,寫了遠處的幾點青山,天邊的一抹晚霞,上下翻飛的白鷗,揚帆的小船,織成了一幅五彩繽紛的圖景,使人賞心悅目,如臨其境。C.末句“隔江聞夜笛”,以動寫靜,寫出了江上的風平浪靜,萬籟俱寂。寫聞笛,其實仍是寫錢塘江水。D.整首詞從白晝寫到黃昏,又從黃昏寫到黎明,將“觀濤”前后的全過程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11.賞析“鰲戴雪山龍起蟄”一句的妙處。(二)(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恳讯﹃栐谏剑擞吧y,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乙】武王問于太公曰:“治國之道若何?”太公對曰:“治國之道,愛民而已?!痹唬骸皭勖袢艉危俊痹唬骸袄鸷?,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國之道。……故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保ü?jié)選自劉向《說苑·政理》)1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太守謂誰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C.故善為國者
公問其故D.遇民如父母之愛子
或遇其叱咄1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B.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其真無馬邪C.利之而勿害
跳往助之D.故善為國者
不足為外人道也1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2)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15.“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薄炯住课慕Y尾運用設問手法,在自問自答中流露出作者______之情。16.以民為本的思想在【甲】【乙】兩文中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三)(10分)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傳承詩詞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酈波①中國是詩的國度。《詩經》、楚辭、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為今人留下無數名篇,造就無比燦爛的中華詩歌文化。凡中國人,不論身處何方,從事什么工作,過著怎樣的生活,幾乎都熟讀“春眠不覺曉”,能誦“床前明月光”,會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詩詞在我們的生命歲月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給心靈以美的熏陶,給生命以豐厚的饋贈,給人生以深沉的激勵。試想如果沒有李白、孟浩然、王之渙、杜甫、蘇軾、辛棄疾、李清照……黃鶴樓上、晴川閣下該少卻多少韻味,鸛雀樓頭、賞心亭中又何來千古回響?詩歌已經融入我們的文化基因,成為詩意人生的寫照、家國情懷的寄托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藝術結晶。傳承好詩詞文化,對安頓個體心靈、涵養(yǎng)民族精神和增強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②古典詩詞生命力強,至今仍是溫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近10年來,除了從事古詩詞教學和研究,我還參加多個電視文化節(jié)目的錄制。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每每需要為觀眾解讀華夏文明的某個特質時,總是可以借助詩詞做出迅速而貼切的傳達,同時還富有審美意蘊?!炯住坎粌H如此,我還發(fā)現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在互聯網廣泛普及、傳播更加大眾化的今天,詩詞節(jié)目成為家庭成員之間的共同話題,推動文化的代際傳承,為個人、家庭乃至社會帶來溫暖的文化力量。詩詞還能轉化成前行的力量,這也是偉大詩篇流傳至今的原因。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登上央視舞臺的普通農家女子白茹云。她家境平平又身患疾病,卻不抱怨不沮喪。她最喜歡蘇軾的名句“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在人們的幫助下,帶著這份灑脫和豁達,白茹云在田野里勞作,在家務中忙碌,過著充實又詩意的生活,成為樂觀堅強的平凡英雄。③古典詩詞內涵豐富,承載著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疽摇吭谥腥A文明發(fā)展進程中,詩言志的傳統(tǒng)一以貫之,詩歌也由此得到升華,成為傳達理想價值、展現中華文化的重要藝術載體。我們的先賢,那些偉大的靈魂,他們經歷再多的坎坷與磨難,也能夠憑借詩詞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命運緊緊相連,實現對生命價值的內在超越?,F代人也可以借中華詩詞,對薪火相傳的價值與信仰做出堅定而有詩意的表達。民族危難時,抗日志士慨嘆“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改革開放中,先行者“弄潮兒向濤頭立”。抗疫過程中,不論是支援物資上大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還是醫(yī)護工作者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都有喚起抗疫決心的無窮力量。在朝氣蓬勃的新時代,用中華優(yōu)秀詩詞涵養(yǎng)民族文化氣質十分必要。健康的文化生態(tài)會推動社會良性發(fā)展,精神層面的和諧共振也會增強人們的幸福感,進而不斷涵養(yǎng)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就有了更為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④古典詩詞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詩詞文化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代表,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時代活力。它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寶貴資源?!颈吭娫~有助于喚醒和發(fā)展青少年的母語感知能力,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來,中小學語文教育加大了詩詞教學力度。我們應抓住契機,充分呈現詩詞之美,通過及時有效的正向反饋,讓廣大青少年真正愛上詩詞,由此獲得心靈的滋養(yǎng)、良知的啟迪、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延續(xù)好中華文脈。大眾媒介為傳播詩詞文化提供了有效助力。比如《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詩意中國》等文化節(jié)目,激發(fā)了詩詞文化熱,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選手從節(jié)目中脫穎而出,在同齡人中產生一定的示范效應,熱愛詩詞在當代青少年中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為提高文化素養(yǎng)、堅定文化自信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在文化藝術領域,詩詞文化轉化創(chuàng)新大有可為。通過一聲聲誦讀,喚醒情感記憶;通過美食、服飾和建筑設計,再造詩詞意境;通過一部部專題片,在影像中重溫經典;通過一本本圖書,傳承文明薪火。紀錄片《跟著唐詩去旅行》挖掘文旅深度融合的可能;在影視劇中,越來越多的詩詞文化元素被引入,豐富著藝術創(chuàng)作的文化質地。⑤腹有詩書氣自華。千百年來,中國人用詩詞蕩滌靈魂、滋養(yǎng)精神。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在生命的不同時刻,詩詞都可以成為溫暖人心、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我們相信,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無比豐富的中華詩詞文化一定能煥發(fā)更加璀璨的光彩,進一步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陪伴我們詩意地棲居在神州大地。(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7月,有改動)17.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18.第④段畫線句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19.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證思路。20.下面語句放在文中【甲】【乙】【丙】哪一處最為合適?請簡述理由?!吨袊娫~大會》曾經以“花開四季”為主題,用一季10集的體量,展現我們“時間延續(xù)文明”的獨特氣質。小到描繪四季時序變化、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物候的細密嬗遞,大到回望歷史的更迭起伏,總有海量的經典詩詞供今人擷取揮灑。(四)(14分)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又見白楊張偉忠①這次到西北,看到冬天的白楊樹,又一次想起了茅盾先生的《白楊禮贊》。②第一次看見白楊是在2001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馳的火車上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白楊樹,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腦中一次次閃過《白楊禮贊》中的片段,心中一遍遍默誦其中的詞句。同行的一位老教師說:“教了一輩子《白楊禮贊》,第一次知道新疆的白楊和平常所見的枝葉‘婆娑’的楊樹不一樣?!辈⒓磁d背出了《白楊禮贊》中描寫白楊的句子:“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我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和布局謀篇的精妙,腦海中的語言積累和眼中所見的現實景象一下子融合在一起,產生了心理和視覺上的雙重沖擊力,我被這種莊嚴的美深深地震撼了。③再次見到白楊,則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關,而且是近距離的。在酒泉中學、西漢酒泉勝跡公園和嘉峪關長城內,都有成片的白楊樹,在冬日耀眼的陽光下,在積雪覆蓋的黃土地上,在北國單調的景色中,它們雖然落盡了葉子,可淡青色的樹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包蘊著勃勃生機,那些“緊緊靠攏”的“丫枝”直刺向蔚藍的天空,成為冬日美麗的風景。我站在白楊樹下,仰視著它們,又想起茅盾先生對它們的贊譽:“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④《白楊禮贊》中的意象和現實所見的白楊樹重疊在一起,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個北方人乃至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也在一剎那間真正感受到白楊樹所代表的那種“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精神。這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文化性格和精神象征,它激勵人心的功能,半個多世紀后仍未減退。茅盾先生發(fā)現并發(fā)掘了白楊精神,白楊也因此具有了不朽的象征意義和激勵功能。從此白楊樹就不僅僅是一自然之物,而是和古詩中的月亮一樣成為一種文學意象,反映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和形象的契合,又是那么自然。⑤《白楊禮贊》寫于1941年。1947年3月,葉圣陶等主編的《開明新編國文讀本》(甲種)第三冊就收錄了這篇文章,題為《白楊樹》。1949年,由葉圣陶校訂、文化供應社出版的《新編初中精讀文選·語體文選》第二冊又選入了這篇文章,并改名為《白楊禮贊》。在該書前的“編輯例言”中,說明了這本教材選文的標準,如:“符合新民主主義的精神”,“切合現代學生的思想與生活”,“為初中學生所能理解和接受”,“注重國文的教學價值”等。顯然,《白楊禮贊》是完全符合這幾條標準的。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白楊禮贊》的文學價值、教學價值仍然不可低估。⑥建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語文教材一直選入這篇散文,并在教學參考書中把教學重點定為“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和象征手法。不過從2001年開始的語文教材中,《白楊禮贊》已被刪去。⑦站在嘉峪關長城遺址內的白楊林中,撫摸著白楊粗大而光滑的枝干,任由它們把我的目光引向碧空。四處遠望,則見黃土壘就的高大城墻,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脈。在黃土、遠山、碧空組成的背景下,白楊卓然挺立的身姿讓我迷醉。我在想:一叢白楊,一篇文章,一個時代,它們之間建立起了一種多么奇妙的聯系啊。西北有很多代表性樹種,比如胡楊、紅柳等,為什么茅盾先生單單選中了白楊來加以禮贊呢?原因似乎并不難找:挺拔的身軀、靠攏的樹枝、哨兵似的姿態(tài),以及樸質外表下的堅強個性。這使得從新疆到延安途中的茅盾先生發(fā)現了一種時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審美對應物,從而為白楊樹寫下了熱情洋溢的贊歌。一種樹成就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又反映了一個時代。我相信,當茅盾在重慶發(fā)表這篇文章后,一定給當時的國統(tǒng)區(qū)乃至全國人民傳達了一種積極、樂觀、明朗的信號,使得在抗戰(zhàn)最艱難時刻的中國人民獲得極大鼓舞。⑧在去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路上,當曙光初現,太陽從蜿蜒的長河東側冉冉上升,大地呈現出一派莊嚴肅穆的景象,矗立于原野中的白楊林披上了一層動人的紅光。我趕緊用力擦去汽車玻璃上的冰霜,有些貪婪地凝望著這美麗的景色。善解人意的司機停下了車,車上的游客全跑到了外面,凜冽而清新的空氣一下子包圍了我們。那些生長在岸邊地頭英姿颯爽的白楊,就像《風景談》里面站在晨曦中吹號的號兵。當年教室里的瑯瑯讀書聲又一次回蕩: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嵛蚁M炭茣性僖姟栋讞疃Y贊》這樣的紅色經典?!咀ⅰ勘疚陌l(fā)表于《語文學習》2009年第4期。從2017年開始,在全國推行使用的統(tǒng)編本初中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上冊,重又收錄了《白楊禮贊》。21.請用恰當的詞語概括“我”兩次見到白楊的感受。第一次:______;
第二次:______22.作者兩次見到白楊,描寫角度有什么不同?23.第④~⑥段刪除后文章仍然完整,為什么不能刪除?24.請根據括號里的要求對下列語句進行品析。(1)腦中一次次閃過《白楊禮贊》中的片段,心中一遍遍默誦其中的詞句。(體會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那些生長在岸邊地頭英姿颯爽的白楊,就像《風景談》里面站在晨曦中吹號的號兵。(從修辭角度賞析)25.文章以“又見白楊”為題目有什么好處?三、寫作表達(共50分)26.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S淵沖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汪國真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感觸和思考?結合你的經歷和體驗,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內容充實具體。③書寫規(guī)范、工整,卷面整潔。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果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地名,請以“XX”代替。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1.B【詳解】本題考查字音。A.鳧水(fù)——fú;C.挑撥離間(jiān)——jiàn;D.襤褸(lǔ)——lǚ;故選B。2.D【詳解】本題考查字形。A.絢耀——炫耀;B.竹蔑——竹篾;C.重巒疊障——重巒疊嶂;故選D。3.C【詳解】本題考查標點符號、字形、短語和復句。C.“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保護生物”是動賓短語,“防風固沙”是并列短語;故選C。4.D【詳解】本題考查病句辨析。D.語義重復,“這些”指代的是“黃河文化、孫子文化、孝文化”,可刪掉“這些”;故選D。5.C【詳解】考查句序的排列。閱讀材料,這是一段說明性的文字,介紹的是中國園林景物的布局安排。首先④句承接前文,介紹建筑物的巧妙安排;②句的“還”字承接④句進一步說明建筑物的巧妙安排;③句寫人游園時所得到的感受;①句總結,說出人游園時所得到的感受的原因。據此,正確的句序是:④②③①。故選C。6.A【詳解】考查對文學常識的識記。A.《卜算子·詠梅》是陸游的詞,不是蘇軾的詞作。故選A。7.讀詩使人靈秀長河落日圓萬里赴戎機直掛云帆濟滄?;砣婚_朗一鼓作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學而不思則罔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援疑質理【詳解】默寫題解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本題的“戎、滄、豁、罔、援”等字容易寫錯。8.(1)紅星照耀中國斯諾(埃德加?斯諾)(2)示例:一周恩來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之一,他和很多其他領導人不一樣的是,他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在很年輕的時候他就選擇了共產主義,背棄了自己的家庭。這是極其艱難的,但是因為心中有信仰,他能夠堅持下來。我們今天面對的所有困難幾乎都沒有他當時的大,但是我們?yōu)槭裁磿械诫y、感到絕望呢?是不是因為我們心中沒有信仰、追求呢?生命需要一點信仰,需要一些追求,有了它,才會更堅定。(示例:二?!都t星照耀中國》為我們揭示了長征精神的內涵。在書中,作者描述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經過,向全世界報道了這一舉世無雙的軍事壯舉。長征途中,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排除萬難,終于勝利會師,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事業(yè)而犧牲奉獻、艱苦奮斗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這就是長征精神。)【詳解】(1)本題考查名著基本知識。根據文段中“驚人的征戰(zhàn)”“把紅軍會合在西北了”和“毛澤東主席所寫的一首詩”可知,這個文段選自《紅星照耀中國》,文段中的“我”即本書的作者埃德加?斯諾?!都t星照耀中國》曾易名《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yōu)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qū))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等是書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2)本題考查名著內容專題探究。要求從“領袖人物和紅軍將領的革命之路”“關于長征”中任選其中一個專題,結合《紅星照耀中國》的內容進行總結?!邦I袖人物和紅軍將領的革命之路”內容廣泛,可從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賀龍等人中選擇一個,結合書中對人的參加革命的道路進行簡要歸納,語句通順即可。如:毛澤東小時候極具反抗精神,渴求讀書,考取湖南師范學校;在湖南成立新民學會;在北京大學做圖書館助理員,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1927年,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根據地,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革命理論,在江西成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從此走上紅色革命的道路。“關于長征”可簡要概括《紅星照耀中國》中對長征的描述,如:作者描述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經過,向全世界報道了長征這一舉世無雙的軍事壯舉。長征途中,紅軍將士不畏艱險,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冒著嚴寒忍著饑餓,爬雪山過草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事業(yè)而犧牲奉獻、艱苦奮斗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9.(1)示例:山東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具有獨特魅力;熱情的淄博人讓游客感受到城市的溫度。(2)示例:正在排隊的游客:這一份美味的灌湯包,包含著淄博人們的淳樸厚道、熱情誠懇。雖然還沒有品嘗到燒烤的滋味,但我已經相信,淄博燒烤不會讓我失望!【詳解】(1)本題考查提煉概括信息。配料一,由“山東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歡迎您到處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好客山東?好品山東’的獨特魅力”可概括出:山東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具有獨特魅力;材料二,由“他們的熱情比火爐更熾熱”“每個淄博人都想游客所想、盡自己所能,一個個微鏡頭串聯出淄博這座城市的溫度”可概括出:熱情的淄博人讓游客感受到城市的溫度。(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解答時,任選一種情境和人物身份,表達出感動等感受即可。表達要流暢得體。如:被禮讓的外地車主會說:“謝謝您!一個禮讓的小舉動,讓我感受到淄博人的熱情真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0.D11.“螯戴雪山龍起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洶涌而來的海潮比作神龜背負的雪山,又比作從夢中驚醒的蟄伏海底的巨龍;形象生動地表現出錢塘江大潮那驚心動魄的場面,排山倒海的氣勢,讓人有如臨其境之感。【解析】10.本題考查對詞內容的理解和賞析。D.有誤。詞的最后一句“隔江聞夜笛”描寫的是夜里的景色。全詞從時間上說,從白晝寫到黃昏,又從黃昏寫到夜間;從藝術境界上看,又是從極其喧鬧寫到極其安靜,將“觀濤”前后的全過程作了有聲有色的描繪。選項中“從黃昏寫到黎明”有誤,沒有寫到黎明。故選D。11.本題考查詞的句子的賞析。賞析詩詞語句,可以從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的情感等方面進行?!膀餮┥烬埰鹣U”,句子的意思是:海潮咆哮著洶涌而來,好像是神龜背負的雪山,又好像是從夢中驚醒的蟄伏海底的巨龍。詞人接連用了幾個生動的比喻,有聲有色地將錢江大潮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力量強盛,聲勢浩大,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讓人好像親身來到那種境界一樣?!军c睛】參考譯文:天光水色一片澄碧,染成一江清秋的景色。江潮涌來就像是神龜馱負的雪山,又像是蟄伏的巨龍從夢中驚起,疾風掀起海水像豎起的墻壁。遠處幾點青山像美人頭上的鬟髻,彌漫著霧氣青翠欲滴。一抹紅霞如同剛織就的綃紗,帶著洶涌的潮水迸濺的濕意。天邊白鳥分明帆檣直立,入夜后隔江傳來悠揚的笛聲。12.A13.C14.(1)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敘這樂事的人。(2)聽到他們遭受饑寒,為之感到哀傷;見到他們勞苦的狀態(tài),為之感到傷悲。15.自豪、自得16.甲文以民為本思想體現在與滁州百姓同游;與賓客同宴、同樂、同醉;更重要的是他能夠以百姓的快樂為快樂。乙文中姜太公認為要給百姓利益、讓百姓成功、讓百姓活下去、給予百姓快樂,治國者對待百姓要像父母對待孩子、兄長愛護兄弟一樣,對百姓遭遇感同身受,體現了以民為本的思想?!窘馕觥?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都是“以……為樂”的意思;B.為,是/認為;C.所以/原因,緣故;D.對待、相待/遇到;故選A。13.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A.連詞,表承接,不譯/連詞,表轉折,但,卻;B.代詞,他們/表反問語氣,難道;C.代詞,代指百姓/代詞,代指愚公;都可翻譯為“他,他們”;D.治理/對、向;故選C。1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注意重點字詞的翻譯。重點詞:(1)樂:歡樂;述:記述;以:用。(2)饑寒:指遭受饑寒;哀:感到哀傷;悲:感到傷悲。15.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前文“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歐陽修雖然被貶,卻能夠造福一方,讓百姓安居樂業(yè)。自己也能夠與百姓共同飲酒作樂,同時還能夠在清醒后用自己的文字記述這件事。文章全篇只在結尾處采用設問,以自問自答的形式點明太守就是自己,表明其補單陶醉于山水美景、宴酣之樂,更沉醉于自己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感。16.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甲文“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可知,歐陽修遭到貶謫后,以民為本,使得滁州政事修明,百姓安居樂業(yè),才能夠外出游玩,其中他與滁州百姓同游;與賓客同宴、同樂、同醉;更重要的是他能夠以百姓的快樂為快樂,這些都體現了樸素的以民為本的思想;根據乙文“利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國之道”可知,乙文認為要給子民利益不加害他們,讓他們成功而非失敗,讓他們活下去而不要殺害他們,給予他們而不是搶奪他們的東西,給予他們快樂而不是痛苦,對他們和顏悅色而不要怒目相向;根據“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可知,乙文提出治國者對待子民,要如同父母對待孩子,兄長愛護兄弟一般,對百姓的饑寒與勞苦感同身受。這些都體現了以民為本的思想。據此總結作答即可?!军c睛】參考譯文:【甲】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敘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疽摇恐芪渫鯁柦骸爸卫韲业姆椒ㄊ鞘裁矗俊苯卮鹫f:“治理國家的方法,就是怎么去愛子民罷了?!敝芪渫跽f:“怎么樣愛子民?”姜太公說:“給子民利益不加害他們,讓他們成功而非失敗,讓他們活下去而不要殺害他們,給予他們而不是搶奪他們的東西,給予他們快樂而不是痛苦,對他們和顏悅色而不要怒目相向。這就是治理國家的方法?!陨朴谥螄娜藢Υ癖?,就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兄長愛護自己的兄弟一樣,聽到他們遭受饑寒,為之感到哀傷;見到他們勞苦的狀態(tài),為之感到傷悲。17.傳承好詩詞文化,對安頓個體心靈、涵養(yǎng)民族精神和增強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或者:傳承詩詞文化,堅定文化自信。)18.舉例論證,以《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節(jié)目激發(fā)詩詞文化熱的例子,有力地證明了“大眾媒介為傳播詩詞文化提供了有效助力”的觀點。19.首先由中國是詩的國度引出論點“傳承好詩詞文化,對安頓個體心靈、涵養(yǎng)民族精神和增強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后用“古典詩詞生命力強,至今仍是溫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古典詩詞內涵豐富,承載著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古典詩詞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三個分論點進行論證,最后進行總結,中華詩詞文化能進一步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從而深化中心論點。20.乙材料寫出了詩詞內容包括四季、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物候及歷史的更迭起伏,表現了詩詞內涵的豐富,與乙所處段落的分論點“古典詩詞內涵豐富,承載著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相符,所以放乙處合適?!窘馕觥?7.本題考查論點。論點的位置一般處于題目、開頭或者結尾。需結合內容分進行分析。①段主要講了“中國是詩的國度”,列舉了大量的詩人與詩句,得出觀點“傳承好詩詞文化,對安頓個體心靈、涵養(yǎng)民族精神和增強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②段主要觀點是“古典詩詞生命力強,至今仍是溫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③段主要觀點是“古典詩詞內涵豐富,承載著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④段主要觀點是“古典詩詞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⑤段進行總結,“中華詩詞文化一定能煥發(fā)更加璀璨的光彩,進一步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陪伴我們詩意地棲居在神州大地”。通過分析,第①段的觀點為中心論點,②③④段的觀點為分論點,⑤段為對前文的總結,并強化論點。題目與第一段的中心論點意思相似,所以也可以把題目“傳承詩詞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作為中心論點。18.本題考查論證方法和作用。根據“比如《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詩意中國》等文化節(jié)目”可以得知為舉例論證。通過舉《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詩意中國》等文化節(jié)目激發(fā)了詩詞文化熱的現象,使熱愛詩詞在當代青少年中逐漸成為一種時尚,讓更多的人越來越喜歡讀詩詞、學詩詞,從而證明了“大眾媒介為傳播詩詞文化提供了有效助力”的觀點,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19.本題考查論證思路。論證思路的答題技巧:1、先抓住語言標志,辨識議論文的結構方式,即看一下全文或段落是總分總結構、分總結構或總分結構。2、按照第一步分析出的結構特點,對文本或段落進行劃分。3、歸納出段落或層次的段意及論述要點。4、有條理的論述論證思路。論述時使用一些加強層次感的詞語,如首先、其次、接著、最后等,把第三步歸納出的段意,層意或論述要點串聯起來。本文的結構是總分總。本文的第①段先用列舉了大量的詩人與詩句引出了中心論點“傳承好詩詞文化,對安頓個體心靈、涵養(yǎng)民族精神和增強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②③④段的觀點分別為“古典詩詞生命力強,至今仍是溫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古典詩詞內涵豐富,承載著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古典詩詞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第⑤段進行總結,“中華詩詞文化一定能煥發(fā)更加璀璨的光彩,進一步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陪伴我們詩意地棲居在神州大地”強化了中心論點。把這三方面用首先、其次、最后串聯起來即可。20.本題考查論據。本題答題思路先分析材料的內容體現了哪個觀點,然后找出文中哪個觀點與它一致。本篇材料主要寫了《中國詩詞大會》曾經以“花開四季”為主題,用一季10集的體量,展現小到描繪四季時序變化、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物候的細密嬗遞,大到回望歷史的更迭起伏的內容,說明詩詞的內容量相當大。這與③段的觀點“古典詩詞內涵豐富,承載著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是一致的,乙處就在這一段,所以這句話應放到乙處。21.激動、震撼贊美、尊崇22.第一次:側面描寫,借老教師的言語與《白楊禮贊》中對白楊樹的描寫,展現白楊樹傲然挺立;第二次:直接描寫,描寫白楊樹的樹干、身姿、丫枝,展現白楊樹的生機、不畏艱苦。23.豐富文章內容,與后文提出的自己的想法相照應;作者兩次看到西北的白楊樹,切實的感受到了文章《白楊禮贊》中白楊樹象征的精神,激勵后人不斷奮斗,將其精神傳承下去;作者的感受與文章《白楊禮贊》聯系起來,立意深遠,引人深思。24.(1)“一次次”“一遍遍”為疊詞,不斷地閃過《白楊禮贊》中的片段,不斷地默誦其中的詞句,體現了作者對《白楊禮贊》的熟悉,作者自己被眼前所見的白楊所震撼,內心激動,感受到了真正傲然挺立的不屈的白楊樹。(2)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展現了白楊樹英姿颯爽、堅強不屈、挺拔偉岸的特點,表現了作者對白楊樹的贊美。25.文題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文題點明文章的線索“白楊”,貫穿全文;暗示文章主旨,表現作者對白楊樹精神的贊美,點明作者想法?!窘馕觥?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根據第②段“第一次看見白楊是在2001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馳的火車上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白楊樹,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我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和布局謀篇的精妙,腦海中的語言積累和眼中所見的現實景象一下子融合在一起,產生了心理和視覺上的雙重沖擊力,我被這種莊嚴的美深深地震撼了”可知,第一次“我”見到白楊內心激動,深受震撼;根據第③段“再次見到白楊,則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關,而且是近距離的”“我站在白楊樹下,仰視著它們,又想起茅盾先生對它們的贊譽:‘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可知,第二次“我”見到白楊的感受是“尊崇、贊揚”。22.本題考查描寫角度。根據第②段“同行的一位老教師說:‘教了一輩子《白楊禮贊》,第一次知道新疆的白楊和平常所見的枝葉“婆娑”的楊樹不一樣。’并即興背出了《白楊禮贊》中描寫白楊的句子:‘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可知,運用側面描寫,通過寫同行的一位老教師的言語與《白楊禮贊》中對白楊樹的描寫,側面展現白楊樹傲然挺立的樣子;根據第③段“在冬日耀眼的陽光下,在積雪覆蓋的黃土地上,在北國單調的景色中,它們雖然落盡了葉子,可淡青色的樹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包蘊著勃勃生機,那些‘緊緊靠攏’的‘丫枝’直刺向蔚藍的天空,成為冬日美麗的風景”可知,運用細節(jié)描寫、直接描寫,通過寫冬日白楊樹的樹干、身姿、丫枝的樣態(tài)及顏色,展現白楊樹的生機、不畏艱苦。23.本題考查句段作用。根據第④段“《白楊禮贊》中的意象和現實所見的白楊樹重疊在一起,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個北方人乃至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也在一剎那間真正感受到白楊樹所代表的那種‘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精神。這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文化性格和精神象征,它激勵人心的功能,半個多世紀后仍未減退。茅盾先生發(fā)現并發(fā)掘了白楊精神,白楊也因此具有了不朽的象征意義和激勵功能。從此白楊樹就不僅僅是一自然之物,而是和古詩中的月亮一樣成為一種文學意象,反映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和形象的契合,又是那么自然”可知,作者兩次看到西北的白楊樹,切實的感受到了文章《白楊禮贊》中白楊樹象征的精神,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文化性格和精神象征,激勵后人不斷奮斗,將其精神傳承下去;作者的感受與文章《白楊禮贊》聯系起來,立意深遠,引人深思;根據第⑤段“《白楊禮贊》寫于1941年。1947年3月,葉圣陶等主編的《開明新編國文讀本》(甲種)第三冊就收錄了這篇文章,題為《白楊樹》……在該書前的‘編輯例言’中,說明了這本教材選文的標準,如:‘符合新民主主義的精神’,‘切合現代學生的思想與生活’,‘為初中學生所能理解和接受’,‘注重國文的教學價值’等。顯然,《白楊禮贊》是完全符合這幾條標準的。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白楊禮贊》的文學價值、教學價值仍然不可低估”,第⑥段“建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語文教材一直選入這篇散文,并在教學參考書中把教學重點定為‘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和象征手法”可知,展現了《白楊禮贊》的文學價值、教學價值,對學生的教育意義,其中白楊樹身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根據“不過從2001年開始的語文教材中,《白楊禮贊》已被刪去”,聯系結尾段“我希望教科書中再見《白楊禮贊》這樣的紅色經典”可知,與后文提出的自己的想法相照應;第④~⑥段的內容不僅能夠豐富文章內容,還能夠激發(fā)讀者去了解白楊樹,學習白楊樹的精神,將其精神傳承下去,立意深遠,深化主題。據此綜合表述原因即可。24.本題考查語句賞析。(1)“一次次”“一遍遍”為疊詞,體現次數之多;聯系語句“腦中一次次閃過《白楊禮贊》中的片段,心中一遍遍默誦其中的詞句”可知,腦海中能夠不斷地閃過《白楊禮贊》中的片段,不斷地默誦其中的詞句,體現了作者對《白楊禮贊》的熟悉,文章對白楊樹的描寫真實;聯系第②段“第一次看見白楊是在2001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馳的火車上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白楊樹,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我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和布局謀篇的精妙,腦海中的語言積累和眼中所見的現實景象一下子融合在一起,產生了心理和視覺上的雙重沖擊力,我被這種莊嚴的美深深地震撼了”可知,作者之所以回憶起《白楊禮贊》中的內容,根本原因是自己被眼前所見的白楊所震撼,內心激動,感受到了真正傲然挺立的不屈的白楊樹。(2)“英姿颯爽的白楊”賦予白楊樹以人的情態(tài),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就像《風景談》里面站在晨曦中吹號的號兵”,將白楊樹比作號兵,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注意抓住本題與喻體的特點分析其作用);聯系第⑧段“當年教室里的瑯瑯讀書聲又一次回蕩: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可知,由此觸發(fā)兩項,展現了白楊樹英姿颯爽、堅強不屈、挺拔偉岸的特點(注意抓住本題與喻體的特點分析其作用),表現了作者對白楊樹的贊美。25.本題考查題目的作用。根據文題“又見白楊”,聯系第②段“第一次看見白楊是在2001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馳的火車上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白楊樹”,第③段“再次見到白楊,則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關,而且是近距離的。在酒泉中學、西漢酒泉勝跡公園和嘉峪關長城內,都有成片的白楊樹,在冬日耀眼的陽光下,在積雪覆蓋的黃土地上,在北國單調的景色中,它們雖然落盡了葉子,可淡青色的樹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包蘊著勃勃生機”,第⑧段“那些生長在岸邊地頭英姿颯爽的白楊,就像《風景談》里面站在晨曦中吹號的號兵。當年教室里的瑯瑯讀書聲又一次回蕩……”可知,文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多次看到西北的白楊樹,并著重寫了第二次看到白楊樹的感受;點明文章的對象、線索“白楊”,貫穿全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體育法》知識考試題庫200題(含答案)
- 2025年云南省職教高考《職測》必刷考試練習題庫(含答案)
- 《密碼法》知識競賽考試題庫150題(含答案)
- 《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歷年教師資格考試真題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洪州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高清視頻會議系統(tǒng)集成合同
- 仔豬購銷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年
- 混凝土購銷合同協(xié)議書
- 承包經營合同合同
- 承租人租房簡單合同范本
- 湖北省十堰市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綜合物理試題(含答案)
- 小學科學項目化學習活動作業(yè)方案案例設計《設計制作動力小車項目化學習》
- 茶與健康 第二講 茶成分課件
- 復工條件驗收報告
- 小學生作文稿紙A4打印稿
- 2023理論學習、理論武裝方面存在問題及原因剖析18條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三章運動能力與個體差異
- (部編)五年級語文下冊小練筆(21篇)
- 《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用書考試通過必備一級》
- 2023年高考英語考前必練-非謂語動詞(含近三年真題及解析)
- 高??萍汲晒D化政策與案例分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