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輪復習地基本對策-古代史_第1頁
二輪復習地基本對策-古代史_第2頁
二輪復習地基本對策-古代史_第3頁
二輪復習地基本對策-古代史_第4頁
二輪復習地基本對策-古代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輪復習的基本對策

—古代史

2011年2月26日廈門市高三歷史教師培訓一、指導思想立足考綱、重整教材,建立真正意義上的“通史”,注重史實歸類整合、注重階段特征。在第一輪復習基礎上,進一步打通必修模塊之間的聯(lián)系,將散見于必修教材各專題、各課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相關內容給予縱橫聯(lián)系,形成前后貫通、全面系統(tǒng)的知識專題。(一)為什么按通史時序復習1、考試說明是按通史順序編排的2、高考試卷也是按通史順序編排的

二、按通史時序復習(二)怎樣幫助學生形成通史知識體系1、教師方面(1)動員學生借老教材(2)編寫、印發(fā)粗線條的通史講義2、學生方面

(1)按時間劃定歷史發(fā)展的階段,歸納各階段的時代特征。(2)劃出年代軸,根據政治、經濟、文化三大塊想教材、翻教材落實處理同一時期的史實。三、復習課中教師要有所為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是全部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如果把課堂教學比作一出戲的話,教師應該是“導演”。那么復習課教師怎樣才能當好一位“導演”,在教學過程中真正起到主導作用呢?

1、將歷史知識線索化、網絡化、要點化,做到點線清晰。(1)從整體出發(fā),按歷史的階段發(fā)展串線,將歷史知識線索化

如:專題1古代中國歷史發(fā)展概況(2)把主干知識線索化、網絡化,形成系統(tǒng)

知識網絡化,要由大到小、由概括到具體地定位知識。

古代中國和古希臘比較政治制度: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民主政治經濟形態(tài):小農經濟——商品經濟思想文化:儒家思想——人文主義中國古代東西政治文明秦朝從漢到元明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西漢中外朝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行省制明廢丞相增設內閣清增設軍機處地方郡縣制漢初郡國并行制和后期的刺史制元行省制雅典政體演變: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開民主政治的先河梭倫改革:走上民主制軌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終確立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民主制的鼎盛時期

再認、再現(xiàn)重要的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并不是很難,難的是對概念的理解與掌握??荚囋囶}中有很多試題考的是概念,學生失分也往往是概念不清。如何讓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歷史概念是復習課中不可忽視的內容。2、重要歷史概念的剖析要準確例1:封建、封建制度與封建專制的區(qū)別封建可理解為分封,封建制度即為分封制度,是帝王把土地分封給諸侯,幫助管理天下的方式。封建制度的另一種含義是封建社會經濟制度,簡稱為封建制度,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決定。經濟制度可劃分為原始社會經濟制度,奴隸社會經濟制度,封建社會經濟制度,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封建專制封建專制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它專指封建社會的個人獨裁統(tǒng)治,也不等同于“封建君主專制”。封建社會的皇帝、大臣獨裁都屬于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實行者。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yè)生產的基本模式。

中國古代農業(yè)經濟的基本特點:地位:農業(yè)是古代中國最基本的經濟形式主要耕作方式:鐵犁牛耕、精耕細作農業(yè)生產的基本模式: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不是唯一模式)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態(tài):封建土地私有制產業(yè)結構:以種植業(yè)為主,家禽飼養(yǎng)業(yè)為輔

例2:小農經濟的特點;古代農業(yè)經濟的特點;古代中國經濟的特點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特點:(1)農業(yè)經濟的特點(2)手工業(yè)經濟的最主要特點(是農業(yè)的補充,是自然經濟的重要部分,長期領先世界)(3)商業(yè)經濟的最主要特點(商業(yè)地位低下,始終作為農耕經濟的補充,未占主導地位)(4)基本經濟政策例3: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

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愛人”。

孟子從孔子“仁”的精神出發(fā),把它擴充發(fā)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綱領,即“仁政”雅典民主的確立過程:奠基——確立——黃金時代(民主的廣泛性和深入性)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全體男性公民

2)建立了民主的機構(公、五、法庭)

3)國家官員由選舉產生

4)建立民主的監(jiān)督機制:陶片放逐法3、析出重、難點內容精華

羅馬法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xiàn)代法律的先驅。

世上公認的法理思想、法制原則和制度及法治機制都源于羅馬法。法理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法制原則被近代以來的法制所采用;自由人在私法范圍內權利平等原則、契約自由原則,遺囑自由原則,訴訟中的不告不理原則等;以及訴訟制度中的委托代理、抗辯等。法治機制:陪審制度、律師制度、訴訟制度4、變換專題視角

要敢于打破俗套,變換視角,采用契合高考發(fā)展趨勢的新的主題,要用新的視角和理念統(tǒng)領備考,整合知識。

例1:戰(zhàn)國各家的對立觀點儒法政見對立:仁政對嚴刑。荀莊哲學對立:唯物對唯心法道:中央集權對小國寡民,有為對無為道既反對法治、嚴刑,也反對“仁政、德治”,主張“無為而治”例2:戰(zhàn)國各家的政見差異儒家:孔子以德治民,以禮治國孟子仁政治國荀子禮教為主,禮法并施,王霸兼用墨家:墨子賢治(實質主張平民參政)法家:韓非子“法治”(實質是人治)道家:老莊“無為而治”例3:從人類文明的進程歸納明清時期的三大特征

(1)農耕文明的鼎盛與高度成熟(2)工業(yè)文明的萌動

(3)近代危機的前夜(1)農業(yè)文明鼎盛:①經濟:農業(yè):社會安定,人口增殖;耕地增多,精耕細作,糧食產量較高;經濟作物大量種植;民眾衣食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手工業(yè):私營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占據主導地位;手工業(yè)內部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因素;商業(yè):商品流通擴大,商業(yè)資本異?;钴S;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江南等地出現(xiàn)了一批專門的工商業(yè)市鎮(zhèn);出現(xiàn)了眾多商幫,如晉商、徽商等。②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和鞏固:包括中央集權的強化、反擊外來侵略、反對地方分裂、加強邊疆管理等方面。(2)工業(yè)文明萌動:

①表現(xiàn):資本主義因素發(fā)展;傳統(tǒng)價值觀受沖擊;批判君主專制民主思想出現(xiàn)②中國并沒有像西歐社會實現(xiàn)由古代向近代社會轉型,主要原因有政治上專制強化、重農抑商、文化專制、閉關政策等方面。近代前夜的危機①主要表現(xiàn):中國:對外閉關鎖國,對內重農抑商,鄙薄科技,厲行專制,對世界工業(yè)文明發(fā)展的歷史性大變動毫無認識,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從而日益走向衰落。西方:16、17世紀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英國、法國,資產階級民主、法制正取代專制、人治,科學和理性的新思維正取代愚昧和盲從的舊思維;資本主義的手工工場正取代封建的手工作坊,總之,它們在迅速的向著近代文明轉型。

復習課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很少單一地使用某一種教學方法,往往是多種方法交替使用,互為補充。實行“問題教學法”,一則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與學的矛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問題,有的放矢地處理教材、設計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同時緩解教學內容過多、課時偏緊的壓力。5、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二則,高考命題特點以“淺知識、新情境、熱問題、重綜合、重能力”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歷史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問題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維訓練空間,使學生能在突破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及學科內部綜合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當前高考形勢的變化??茖W合理地設計問題,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②要有思維的層次性和梯度。要充分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小到大,層層推進,步步深入。③設計的問題要注意學科內的知識聯(lián)系。設計問題還要注意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形成知識體系,必要時要打破專題范圍的限制

(1)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中“三省是指哪三省?各有哪些職能?(2)唐初君主的權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約?談談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是什么?”(3)“談談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這些特點對國家的政治文明的發(fā)展有什么積極作用?”唐朝三省六部制度(1)“秦朝的中央機構是什么?唐朝同秦朝相比有何變化”?(2)美國聯(lián)邦政府機構的運行機制遵循什么原則?對比中國唐代和美國近代歷史上的這兩種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質上有何不同?6、理論上不考知識,需要老師做一些導向。必修一夏商政治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