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1頁
微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2頁
微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3頁
微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4頁
微生物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詞解釋:溫和噬菌體(temperatephage):噬菌體基因與宿主染色體整合,不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但噬菌體DNA能隨細菌DNA復制,并隨細菌的分裂而傳代。溶原性:溫和噬菌體這種產(chǎn)生成熟噬菌體顆粒(前噬菌體偶爾可自發(fā)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物因素的誘導下脫離宿主菌基因組而進入溶菌周期,產(chǎn)生成熟噬菌體,導致細菌裂解)和溶解宿主菌的潛在能力,稱為溶原性。溶原性細菌:帶有前噬菌體基因組的細菌稱為溶原性細菌。莢膜:莢膜是一些細菌在其細胞表面分泌的一種黏性物質,把細胞壁完全包圍封住,這層黏性物質就叫莢膜。菌膠團:有些細菌由于其遺傳特性決定,細菌之間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被一個公共莢膜包圍形成一定形狀的細菌集團,叫做菌膠團。芽孢:某些細菌遇到不良環(huán)境時,在其細胞內形成一個內生孢子叫芽孢。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直接參與和底物結合,并與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關的部位。生長因子:是一類調節(jié)微生物正常生長代謝所必需,但不能用簡單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機物。培養(yǎng)基:根據(jù)各種微生物對營養(yǎng)的需要(如水,碳源,能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子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養(yǎng)微生物的基質,稱為培養(yǎng)基。選擇培養(yǎng)基:根據(jù)某微生物的特殊營養(yǎng)要求,或對各種化學物質敏感程度的差異而設計、配制的培養(yǎng)基,稱為選擇培養(yǎng)基。鑒別培養(yǎng)基:幾種細菌由于對培養(yǎng)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過指示劑顯示出不同的顏色而被區(qū)分開,這種起鑒別和區(qū)分不同細菌作用的培養(yǎng)基,叫鑒別培養(yǎng)基。發(fā)酵:是指在無外在電子受體時,底物脫氫后所產(chǎn)生的還原力[H]不經(jīng)呼吸鏈傳遞而直接交給某一內源性中間產(chǎn)物接受,以實現(xiàn)底物水平磷酸化產(chǎn)能的一類生物氧化反應。好氧呼吸:是有外在最終電子受體(O2)存在時,對底物(能源)的氧化過程。無氧呼吸*:無氧呼吸又稱厭氧呼吸,是一類電子傳遞體系末端的受氫體為外源無機氧化物的生物氧化。土壤自凈:土壤對施入一定負荷的有機物或有機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的能力,通過各種物理、化學過程自動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復到原有水平的凈化過程,稱土壤凈化。水體自凈:天然水體受到污染后,在沒有人為的干預條件下,借助水體自身的能力使之得到凈化,這種現(xiàn)象成為水體自凈,其中包括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作用。17:水體富營養(yǎng)化(環(huán)化有)硝化作用:氨基酸脫下的氨,在有氧的條件下,經(jīng)亞硝酸細菌和硝酸細菌的作用轉化為硝酸的過程。反硝化作用:當發(fā)生缺氧或厭氧環(huán)境時,兼性厭氧的硝酸鹽還原菌將硝酸鹽還原為氮氣。好氧活性污泥法(了解):活性污泥絲狀膨脹:由于絲狀細菌極度生長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脹,稱活性污泥絲狀膨脹。消毒:利用理化因素殺死微生物營養(yǎng)體的方法。滅菌:利用理化及生物因素殺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放線菌:菌體為單細胞絲狀體,以產(chǎn)生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判斷)一步生長曲線(補充):將適量病毒接種于高濃度敏感細胞培養(yǎng)物建立同步感染,以感染時間為橫坐標,病毒的效價為縱坐標,繪制出的病毒特征繁殖曲線。生長曲線(補充):以時間為橫坐標,以單細胞數(shù)目的對數(shù)為縱坐標,可以繪出一條有規(guī)律的曲線,稱為生長曲線。微生物的特點:1、個體極小2、分布廣、種類繁多3、繁殖快4、易變異第一章病毒的特點:1、不具備獨立代謝能力2.營寄生生活3.易變異4.具有抗藥性和耐藥性病毒的形態(tài)和大小:動物病毒:球形、橢圓形、磚形植物病毒:桿狀、絲狀和球狀噬菌體:蝌蚪狀和絲狀大小:納米計通常100~300nm病毒的繁殖過程:吸附、侵入、復制與聚集、釋放第二章細菌的形態(tài)和大?。呵驙睢U狀、螺旋狀、絲狀大?。ㄩL乘寬):以微米計0.5~2細胞壁:革蘭氏陽性菌:肽聚糖、磷壁酸、細胞質膜革蘭氏陰性菌:外壁層(脂多糖、脂蛋白、類脂)、肽聚糖、細胞質膜細胞壁生理功能:1.保護原生質體免受滲透壓引起破裂2.維持細菌的細胞形態(tài)3.阻擋某些分子進入和保留蛋白質在周質4.為鞭毛提供支點,使鞭毛運動細胞質膜的生理功能:1.維持滲透壓的梯度和溶質的轉移2.細胞質膜上有合成細胞壁和形成橫膈膜組分的酶3.膜內陷形成中間體含有細胞色素,參與呼吸作用4.在細胞質膜上進行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5.為鞭毛提供附著點莢膜的定義:莢膜是細菌在其細胞表面分泌的一種黏性物質。功能:1.有助于肺炎鏈球菌侵染人體2.保護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細胞的吞噬、免受干燥的影響3.可做碳源和能源,有些莢膜可做氮源4.有生物吸附作用芽孢的定義:某些細菌生活史中的某個階段或某些細菌遇到外界不良環(huán)境時,在其細胞內形成的一個內生孢子叫芽孢。芽孢的特點:1.含水率低2.芽孢壁厚而致密3.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含量高4.芽孢含有耐熱性酶細菌的染色原理:用染色液染菌體,增加菌體與背景的反差。帶負電荷的菌體剛好可以被帶正電荷的堿性染液染色。革蘭氏染色法(簡單染色法和復合染色法):涂布草酸銨結晶紫染色碘—碘化鉀媒染中性脫色劑脫色(陽性菌不褪色呈紫色,陰性菌褪色呈無色)番紅染液復染(陽紫陰紅)革蘭氏染色的機制:等電點和細胞壁,1.陽帶負電荷多,等電點低與染劑結合牢固不易被乙醇提取。2.陽細胞壁脂質少,不易被乙醇溶解,通透性弱,染劑不易被乙醇提取放線菌的定義: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呈輻射狀生長而得名、腐生菌、在自然界循環(huán)中起積極作用、改良土壤。形態(tài):由纖細的、長短不一的菌絲組成,菌絲分枝,為單細胞。原核微生物:立克次氏體:“二分裂”革蘭氏陰性、營寄生生活、傳染病有流行斑疹、傷寒、姜蟲熱及Q熱等支原體:“二分裂”革蘭氏陰性衣原體:革蘭氏陰性:二分裂、能引起人患沙眼、鸚鵡熱、淋巴肉芽腫、粒性結膜炎第三章原生動物“有關于水處理”:不同種類對環(huán)境變化的敏感程度不同。鞭毛綱中鞭毛蟲喜在多污帶和中污帶生活,所以在污水生物處理中,活性污泥培養(yǎng)初期或在水處理效果差時鞭毛蟲大量出現(xiàn),可做污水處理效果差時的指示生物。肉足綱變形蟲出現(xiàn),處理效果一般;纖毛綱鐘蟲、累枝蟲耐污能力強,是水體自凈程度高,污水生物處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真菌:酵母菌:細胞壁結構:與細菌不同、含葡聚糖、甘露聚糖、蛋白質及脂質。啤酒酵母還含幾丁質繁殖方式: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無性繁殖又有出芽生殖和裂殖。霉菌的細胞結構:細胞壁、細胞質膜、細胞核、細胞質及內含物,大多數(shù)霉菌的細胞質含幾丁質,少數(shù)水生霉菌的細胞壁含纖維素。繁殖方式:借助有性孢子和無性孢子繁殖,也可借助菌絲的片段繁殖。菌落特征:菌落疏松、與培養(yǎng)基結合不緊易挑取、相似:圓形、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wǎng)狀不同:較大、生長迅速(相比其他微生物)不同霉菌的孢子形狀結構和顏色都不同。第四章微生物的酶:單成分酶(只含蛋白質)和全酶(酶蛋白和輔助因子)酶的活性中心定義: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中直接參與和底物結合,并與酶的催化作用直接相關的部位,是酶催化功能的基礎。組成:兩個功能部位(結合部位和催化部位)酶的分類(六大類):氧化酶、轉移酶、水解酶、裂解酶、異構酶、合成(連接)酶酶的催化特性:1.具有一般催化劑的共性2.具有高度的專一性3.催化條件溫和4.對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極為敏感5.催化效率極高影響酶促效應的因素:1.酶濃度2.底物濃度3.溫度4.pH5.激活劑6.抑制劑微生物的營養(yǎng)(六大營養(yǎng)):水、碳源、能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碳氮磷比:根瘤菌要求11.5:1霉菌要求9:1固氮菌要求27.6:1混合群體要求25:1水處理中好氧活性污泥要求碳氮磷比100:5:1水處理中厭氧活性污泥要求碳氮磷比100:6:1有機固體廢物堆肥發(fā)酵要求碳氮比30:1碳磷比75~100:1培養(yǎng)基的定義:根據(jù)各種微生物對營養(yǎng)的需要,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來培養(yǎng)微生物的基質。配制步驟:按順序加入緩沖化合物、無機元素、微量元素、生長因子培養(yǎng)基的分類:1.選擇培養(yǎng)基2.鑒別培養(yǎng)基營養(yǎng)物進入微生物細胞的方式:1.單純擴散2.促進擴散3.主動運輸4.基因轉位ATP的生成方式:1.基質(底物)水平磷酸化(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環(huán))2.氧化磷酸化(好氧呼吸和無氧呼吸)3.光合磷酸化(光合作用)發(fā)酵的定義:是指在無外在電子受體時,底物脫氫后所產(chǎn)生的還原力{H}不僅呼吸鏈傳遞而直接交給某一內源性中間產(chǎn)物接受,以實現(xiàn)底物水平磷酸化產(chǎn)能的一類生物氧化反應。好氧呼吸:是指有氧氣存在時對底物的氧化過程:兩個階段(1)葡萄糖的酵解(2)三羧酸循環(huán)看124頁轉化圖細菌的生長曲線:1.延緩期(適應期)2.對數(shù)期3穩(wěn)定期(.靜止期)4.衰老期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方式種類:1.計數(shù)器直接計數(shù)(血球計數(shù)板)2.電子計數(shù)器計數(shù)3.染色涂片計數(shù)(單位面積菌數(shù)*面積*稀釋倍數(shù))4.比濁法測定細菌懸液細胞數(shù)(分光光度計測定)第五章微生物的生存因子:溫度、pH(較重要)、氧化還原電位、溶解氧、太陽輻射、活動與滲透壓、表面張力微生物和其他生物間的關系:1.競爭關系(不同微生物種群同一環(huán)境)2.原始合作關系(可單獨生活的兩種生物共存于同一環(huán)境中)3.共生關系(不能單獨生活的兩種生物共同生活與同一環(huán)境中)4.偏害關系(甲對乙有害,乙對甲無影響)5.捕食關系6.寄生關系菌種的退化、復壯和保藏:遺傳性使各種微生物的遺傳性狀得以延續(xù):微生物發(fā)生變異,使其得到進化,退化是產(chǎn)生了負變,復壯是在性狀沒有退化之前做好純種分離和性能測定。菌種保藏適宜條件:低溫、干燥、缺氧、貧乏培養(yǎng)基和添加保護劑。方法:定期移植法、干燥法、隔絕空氣法、蒸餾水懸浮法、綜合法第七章土壤自凈的定義:土壤對施入一定負荷的有機物或有機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的能力,通過各種物理化學過程自動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復到原有水平的凈化過程。水體自凈:河流接納了一定量的有機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學的和水生物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后得到進化,水質恢復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狀態(tài)第八章碳氮循環(huán):硝化作用的定義:氨基酸脫下的氮,在有氧的條件下,經(jīng)亞硝化細菌恒和硝化細菌的作用轉化為硝酸。反硝化作用:植物藻類及其他微生物體內通過硝酸還原酶將硝酸還原成氨,由氨合成為氨基酸、蛋白質及其他含氮物質構成它們的機體。第九章好氧活性污泥:由多種多樣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厭氧微生物(兼有少量厭氧)與污(廢)水中有機和無機固體物質混凝交織在一起,形成絮狀體或稱絨粒。圖9—1:菌膠團的作用;1.有很強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對有機物的吸附和分解,為原生動物和微型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為原生動物、微型后生動物提供附著棲息場所。具有指示作用原生動物和微型后生動物的作用:1.指示作用2.凈化作用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