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學品化學_第1頁
精細化學品化學_第2頁
精細化學品化學_第3頁
精細化學品化學_第4頁
精細化學品化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細化學品化學第1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麻醉藥分類一、全身麻醉藥二、局部麻醉藥第2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3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全身麻醉藥1.吸入麻醉藥吸入麻醉藥是一類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氣體或易揮發(fā)的液體。早期包括乙醚、氧化亞氮和氯仿。乙醚缺點是易燃性和易爆性,所以現(xiàn)在很少用于臨床;氧化亞氮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其麻醉作用較弱,但毒性低,因而仍然用于臨床;氯仿則由于毒性大,現(xiàn)已淘汰不用。第4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0世紀發(fā)現(xiàn)氟代烴或氟代醚類吸人麻醉藥。

第5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經靜脈給藥作用迅速,排出較慢,單用僅適用于時間短、鎮(zhèn)痛要求不高的小于術。 臨床上常用于吸入麻醉的誘導以及復合全身麻醉。

2.靜脈麻醉藥

早期使用的為超短時作用的巴比妥類藥物。如:硫噴妥鈉 近年來,非巴比妥類靜脈麻醉藥發(fā)展很快,已有多種類型供臨床使用,品種較多。如:羥基丁酸鈉第6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最早應用的局麻藥是從南美洲古柯樹葉中提出的生物堿可卡因(古柯堿)

二、局部麻醉藥1890年發(fā)現(xiàn)局麻藥苯佐卡因.1904年合成了鹽酸普魯卡因,臨床應用至今。第7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芳酸酯類

普魯卡因至今仍為臨床廣泛使用的局部麻醉藥

.

鹽酸普魯卡因:局麻作用不夠強,穩(wěn)定性差

鹽酸丁卡因

:芳伯氨基被烴氨基取代,增強局麻作用。第8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酰胺類

用較不易水解的酰胺基取代.于1946年發(fā)現(xiàn)了酰胺類局麻藥利多卡因.

第9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8.7維生素維持人類機體正常代謝機能所必需的微量營養(yǎng)物質人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需由食物供給主要作用于機體的能量轉移和代謝調節(jié)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維生素有60余種。第10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維生素分類一、脂溶性維生素

二、水溶性維生素

第11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脂溶性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1.維生素A動物的肝、奶、肉類及蛋黃中,尤以魚肝油中含量最為豐富。植物中僅含維生素A原,如β-胡蘿卜素、玉米黃色素等。維生素A1:從海洋魚類魚肝油中分離得到的視黃醇,一般所指的維生素A.維生素A2:從淡水魚肝中分離得到的3-脫氫視黃醇。生物活性僅為維生素A1的30%~40%。維生素A原:在人體內可在相關酶的作用下轉化為維生素A,其中以β-胡蘿卜素轉化率最高。第12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維生素A具有促進生長、維持上皮組織例如結膜、角膜、皮膚等的正常機能,并參與視紫質的合成。第13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維生素D是一類抗佝僂病維生素的總稱,化學結構均為甾醇的衍生物。 目前已知有十余余種,有共同的基本結構,只是17位上側鏈結構不同。最重要的有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臨床用于治療維生素D缺乏癥。

2.維生素D第14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和維生素D3(膽骨化醇)。兩者的化學結構很相似,差別僅是D3比

D2在側鏈上少一個甲基和一個雙鍵。

第15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是一類與生殖功能有關的維生素,結構中有酚羥基,故亦稱生育酚。有八種異構體,其中α-生育酚活性最強。

主要存在于植物,其中麥胚油、豆類、蔬菜中含量最為豐富。

維生素E易被空氣氧化,多制成維生素E醋酸酯及煙酸脂等。3.維生素E第16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維生素K

維生素K是一類具有凝血作用的維生素的總稱,廣泛存在綠色植物體中,在苜蓿、菠菜中含量最豐富?;瘜W結構均為萘醌或萘胺衍生物。

。1)維生素K1

臨床用于止血及膽石癥等引起的膽絞痛第17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維生素K3

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維生素K1是脂溶性的,而維生素K3是水溶性的。二者用途相同

第18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水溶性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族、

維生素C。

1.維生素B1

存在于米糠、麥麩、酵母等,現(xiàn)在主要經全合成制備。維生素B1缺乏時糖代謝受阻.

第19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本品分布很廣,尤以酵母、青菜、蛋、乳、肝臟中含量多。主要用于維生素B2缺乏引起

的口角炎、舌炎、唇炎、陰囊炎等

2.維生素B2第20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維生素B6

臨床上用于防治因大量服用異煙肼等引起的周圍神經炎、減輕抗癌藥及放療引起的嘔吐或妊娠嘔吐等。 維生素B6包括吡多醇、吡多醛、吡多胺,三者可相互轉化,一般以吡多醇作為維生素B6的代表。

第21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維生素C

又名抗壞血酸。

一般從新鮮蔬菜、水果中得到的維生素C能滿足日常需要。特殊境況下可引起缺乏癥和壞血病。 臨床上維生素C用于壞血病的防治、急慢性傳染病及病后恢復期的輔助治療等。

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易被空氣氧化。結構中有兩個手性碳原子,四個光學異構體。以L(+)-抗壞血酸活性最高。第22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8.8新藥研究概論新藥是指新的化學實體。藥物分子設計是新藥研究的主要途徑和手段。藥物分子設計可分為兩個階段,即先導化合物的產生和先導化合物的優(yōu)化。第23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藥物分子設計一、

先導化合物的產生二、

先導化合物的優(yōu)化

先導化合物又稱原型物,簡稱先導物,是通過各種途徑或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種特定生物活性并且結構新穎的化合物。第24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

先導化合物的產生1.從天然生物活性物質中發(fā)現(xiàn)先導物

2.以生物化學為基礎發(fā)現(xiàn)先導物

3.基于臨床副作用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先導物

4.組合化學方法產生先導物第25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從天然生物活性物質中發(fā)現(xiàn)先導物

從天然資源中更多是從植物中分離有效成分,仍是尋找新藥的重要途徑。

抗瘧新藥青蒿素

第26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喜樹堿羥基喜樹堿喜樹堿拓普昔康第27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紫杉醇紅豆杉紫杉特兒紫杉醇第28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以生物化學發(fā)現(xiàn)先導物第29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磺胺藥物第30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基于臨床副作用觀察發(fā)現(xiàn)先導物磺

用第31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組合化學方法產生先導物可在短期內生成數(shù)目巨大的化合物庫固相合成與液相合成小分子組合合成計算機輔助設計及虛擬合成第32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先導化合物的優(yōu)化

生物電子等排和前體藥物設計應用較普遍。

一)生物電子等排

1.經典的電子等排體: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原子、離子或分子都可認為是電子等排體。第33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34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生物電子等排體(非經典的電子等排體) 分子或基團的外電子層相似,或電子密度有相似分布,而且分子的形狀或大小相似。

第35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前體藥物

前藥設計通常是利用原藥分子中的醇或酚性羥基、羧基、氨基、羰基等與暫時轉運基團形成酯、酰胺、亞胺等可被水解的共價鍵。一類體外活性較小或無活性,在體內經酶或非酶作用釋放出活性物質(即原藥)以發(fā)揮藥理作用的化合物

1.前藥修飾的方法

前藥原藥轉運基團+第36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前藥修飾的目的1)部位特異性提高藥物對靶部位的選擇性。

2)增加脂溶性 多數(shù)藥物在體內通過被動轉運被吸收,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親脂性,以提高吸收性能.第37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增加藥物的化學穩(wěn)定性

4)增加水溶性第38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39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消除不適宜的制劑性質

掩蓋藥物的苦味(制成水溶性極小的前藥)。減輕注射部位疼痛刺激。

5)延長作用時間

制成前藥,增加了藥物親脂性,注射給藥后貯存于局部脂肪組織中,緩緩釋放出原藥,使作用時間延長.

第40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感冒藥物一、感冒常識 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人類的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各類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由細菌引起的只是極少數(shù)。

3個共同的特征:病因都是病毒感染;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身痛;以及不同程度的打噴嚏、流鼻涕、堵鼻子、流眼淚(“卡他癥狀”)。第41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普通感冒 已知感冒病毒有百種以上,主要是鼻病毒。普通感冒常易合并細菌感染。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主要由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抗原極易發(fā)生變異。第42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感冒的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市售的抗感冒藥基本是復方的,一般有三種情況:抗過敏藥和減鼻粘膜充血藥合劑;抗過敏藥和解熱鎮(zhèn)痛藥合劑;抗過敏藥、減鼻粘膜充血劑和解熱鎮(zhèn)痛藥的合劑。

感冒的治療第43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感冒藥處方組成1)解熱鎮(zhèn)痛藥:抗感冒藥都含有劑量不同的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2)抗組胺藥(抗過敏藥):均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苯海拉明、特非那定。3)收縮血管,減輕鼻粘膜充血水腫的藥物:苯丙醇胺(PPA)、偽麻黃堿。4)中樞性鎮(zhèn)咳藥或興奮藥物:右美沙芬、咖啡因等。5)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大青葉、人工牛黃等。6)抑制病毒繁殖或殺滅病毒的藥物,如金剛烷胺

第44頁,課件共46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抗感冒藥物合用抗病毒藥物

因多種病毒可引起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療感冒同時合用抗病毒藥物非常必要。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有:金剛烷胺、阿糖腺苷、嗎啉胍(病毒靈)、利巴韋林等。多數(shù)抗病毒藥物屬于核苷同系物,具有潛在的致畸、致癌作用,對于妊娠期婦女應慎用或禁用。必要時可選用抗病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