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并發(fā)癥課件_第1頁
操作并發(fā)癥課件_第2頁
操作并發(fā)癥課件_第3頁
操作并發(fā)癥課件_第4頁
操作并發(fā)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用操作并發(fā)癥及處置留置胃管法操作并發(fā)癥一、敗血癥預防及處理留置胃管前各儀器及管道需及時消毒??蛇x用改良胃管,即在傳統(tǒng)胃管尾部加以一個可移動塑料止水管夾,并在尾端口加一硅膠管塞,手輕輕一按即可關閉胃管,既能有效防止胃內液體外流,也能防止細菌通過胃管污染胃腔,從而減少條件致病菌所誘發(fā)的感染。對急性胃腸炎患者需留置胃管時要謹慎,胃管的前端不要太靠近胃黏膜,以免損傷充血水腫的胃黏膜而引起感染。注意觀察用藥后引起的細菌異常繁殖。密切觀察胃液的顏色、量,及時發(fā)現問題。若發(fā)生敗血癥,即盡早予以相應的藥物治療。留置胃管前各儀器及管道需及時消毒,可選用改良胃管

對急性胃腸炎患者需留置胃管時要謹慎

注意觀察用藥后引起的細菌異常繁殖密切觀察胃液的顏色、量若發(fā)生敗血癥,即盡早予以相應的藥物治療二、聲音嘶啞預防及處理根據年齡、性別、個體差異選擇粗細適宜的胃管,采用硅膠管可減輕局部刺激。發(fā)現聲嘶后囑患者少說話,使聲帶得以休息。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局部濕潤,給予霧化吸入,口服B族維生素及激素治療,以減輕水腫,營養(yǎng)神經,促進康復。病情允許盡早拔出胃管。選擇粗細適宜的胃管,采用硅膠管發(fā)現聲嘶后囑患者少說話,使聲帶得以休息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局部濕潤,給予霧化吸入

病情允許盡早拔出胃管三、呃逆預防及處理留置胃管每天需做口腔護理,注意不用冷水刺激,以免加重呃逆,可用溫開水,棉球不要過濕。一旦發(fā)生呃逆,可首先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給患者突然提問或交談等?;蜉喠饔媚粗钢匕椿颊邤€竹穴,每側一分鐘,多能緩解。亦可將兩食指分別壓在患者左右耳垂凹陷處的翳風穴,手法由輕到重,壓中帶提,以患者最大耐受量為佳,持續(xù)一分鐘后緩慢松手即可止呃。若上述方法無效,可舌下含服心痛定10mg,或予以胃復安20~40mg肌注,嚴重者可予氯丙嗪50mg肌注。留置胃管每天需做口腔護理,注意不用冷水刺激,可用溫開水一旦發(fā)生呃逆,可首先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輪流用拇指重按患者攢竹穴,亦可將兩食指分別壓在患者左右耳垂凹陷處的翳風穴

若上述方法無效,可給予藥物處理咽、食道黏膜損傷和出血(三)、預防及處理1、長期留置胃管者,選用聚氯酯和硅膠管,質地軟,管徑小,可減少插管對黏膜的損傷。2、向患者做好解釋說明,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置管動作要輕穩(wěn)、快捷。3、長期留置胃管者,應每日用石蠟油滴鼻,防止鼻粘膜干燥糜爛。用pH試紙測定口腔pH值,選用適當的藥物,每日行兩次口腔護理,以保持口腔濕潤、清潔。每周更換胃管一次,晚上拔出,翌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4、可用混合液咽部噴霧法預防,即用2%甲硝唑15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的混合液,加入噴霧器內,向咽部噴霧4次,約2~3ml,每日三次。

長期留置胃管者,選用聚氯酯和硅膠管

向患者做好解釋說明,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長期留置胃管者,應每日用石蠟油滴鼻,防止鼻粘膜干燥糜爛

用pH試紙測定口腔pH值,每日行兩次口腔護理可用混合液咽部噴霧法預防每周更換胃管一次,晚上拔出,翌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

靜脈輸液操作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處理一、發(fā)熱反應預防及處理:(1)輸液前認真檢查藥液質量,輸液器包裝及滅菌日期、有效期,嚴格無菌技術操作。(2)反應輕者,可減慢點滴速度或停止輸液,通知醫(yī)生,同時注意體溫變化。(3)對高熱病人給予物理降溫,觀察生命體征,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抗過敏藥物或激素治療。(4)反應嚴重者,應立即停止輸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輸液器進行檢測,查找反應原因?;颊甙l(fā)生發(fā)熱反應時二、急性肺水腫預防及處理:(1)在輸液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病人情況,對老年人、兒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尤需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不宜過快和輸液量不宜過多。(2)出現上述癥狀,立即減慢或停止輸液并通知醫(yī)生,進行緊急處理。如病情允許可使病人端坐,雙腿下垂,以減少下肢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擔。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用橡膠止血帶或血壓計袖帶適當加壓四肢,以阻斷靜脈血流,但動脈血仍可通過。每5~10min輪流放松一個肢體上的止血帶,可有效地減少靜脈回心血量。癥狀緩解后,逐漸解除止血帶。(3)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一般氧氣流量為6~8L/min,以提高肺泡內氧分壓,增加氧的彌散,改善低氧血癥。最好用50%-70%酒精濕化后吸入,酒精能降低泡沫表面張力,從而改善肺部氣體交換,緩解缺氧癥狀。(4)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靜劑、平喘、強心、利尿和擴血管藥物。(5)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緊張情緒。三、靜脈炎預防及處理:(1)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對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藥物應充分稀釋后再應用。點滴速度宜慢,防止藥物漏出血管外。同時,要有計劃地更換輸液部位,以保護靜脈。(2)停止在此部位輸液,并將患肢抬高、制動。局部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早期冷敷,晚期熱敷),每日2次,每次20min。(3)超短波理療,每日l次,每次15~20min。(4)中藥治療,將如意金黃散加醋調成糊狀,局部外敷,每日2次,具有清熱、止痛、消腫的作用。(5)如合并感染,遵醫(y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四、空氣栓塞預防及處理:(1)輸液前認真檢查輸液器的質量,排盡輸液導管內的空氣。(2)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輸液中及時更換輸液瓶或添加藥物;輸液完畢及時拔針;加壓輸液時應有專人在旁守護。(3)立即讓病人取左側臥位并頭低腳高,以便氣體能浮向右心室尖部。避開肺動脈入口,隨著心臟舒縮,將空氣混成泡沫,分次小量進入肺動脈內,逐漸被吸收。(4)立即紿予高流量氧氣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濃度,糾正缺氧狀態(tài);有條件者可通過中心靜脈導管抽出空氣;嚴密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對癥處理。五、液體外滲預防及處理:(1)牢固固定針頭,避免移動;減少輸液肢體的活動。(2)經常檢查輸液管是否通暢,特別是在加藥之前。(3)發(fā)生液體外滲時,應立即停止輸液,更換肢體和針頭重新穿刺。(4)抬高患肢以減輕水腫,可局部熱敷20分鐘,促使靜脈回流和滲出液的吸收,減輕疼痛和水腫。六、過敏性休克一旦發(fā)生過敏性休克必須爭分奪秒、迅速及時、就地急救。1.立即停藥,患者就地平臥,進行搶救。2.立即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0.5-1ml,病兒酌減,此藥是搶救過敏性休克的首選藥物,具有收縮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壓,興奮心肌、增加心輸出量及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如癥狀不緩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靜脈注射給藥0.5ml,直至脫離危險。如發(fā)生心臟驟停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術。3.維持呼吸: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受抑制時肌內注射尼可剎米(可拉明)或絡貝林等呼吸興奮劑。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可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4.抗過敏:根據醫(yī)囑,立即給予地塞米松5-10mg靜脈注射或氫化可的松200-400mg加人5%-10%的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應用抗組胺類藥,如肌內注射異丙嗪(非那根)25-40mg或苯海拉明20mg。5.補充血容量:靜脈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擴充血容量。如血壓下降不回升,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必要時可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壓藥物。6.糾正酸中毒。7.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尿量及其他病情變化,并做好病情動態(tài)記錄??谇蛔o理操作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處理規(guī)范一、窒息(三)預防和處理

1.操作前清點棉球的數量,每次擦洗時只能夾一個棉球,以免遺漏棉球在口腔,操作結束后,再次核對棉球的數量,認真檢查口腔內有無遺留物。

2.對于清醒病人,操作前詢問其有無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細檢查牙齒有無松、脫,假牙是否活動等。如為活動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標記的冷水杯中。

3.對于興奮、躁動、行為紊亂的病人盡量在其較安靜的情況下進行口腔護理,操作時,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礙的病人,應采取側臥位,棉球不宜過濕以防誤吸。夾取棉球最好使用彎止血鉗,不易松脫。

4.如病人出現窒息,應及時處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異物,及時解除呼吸道梗阻。采用一摳、二轉、三壓、四吸的方法。一摳即用中、示指從病人口腔中摳出或用血管鉗取出異物,這是最迅速有效的辦法。二轉即將病人倒轉180。,頭面部向下,用手拍擊背部,利用重力作用使異物滑落。三壓是讓病人仰臥,用拳向上推壓其腹部,或讓病人站立或坐位,從身后將其攔腰抱住,一手握拳頂住其上腹部,另一手握住此拳,以快速向上的沖力反復沖壓腹部,利用空氣壓力將異物沖出喉部,如果讓腹部對準椅背或桌角用力向上擠壓,效果更佳;但應注意避免腹腔內臟器,尤其是肝臟擠壓傷。四吸即利用吸引器負壓吸出阻塞的痰液或液體物質。

5.如果異物已進入氣管,病人出現嗆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針頭在環(huán)狀軟骨下1~2cm處刺入氣管,以爭取時間行氣管插管,在纖維支氣管鏡下取出異物,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解除呼吸困難.操作前、后清點棉球的數量,每次夾一個棉球觀察患者有無義齒,檢查牙齒有無松、脫,如為活動假牙,操作前取下對于興奮、躁動、行為紊亂的病人,操作時,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礙的病人,應采取側臥位夾取棉球最好使用彎止血鉗如病人出現窒息,應及時處理,采用一摳、二轉、三壓、四吸的方法先用粗針頭在環(huán)狀軟骨下1~2cm處刺入氣管,以爭取時間行氣管插管,在纖維支氣管鏡下取出異物,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如果異物已進入氣管,病人出現嗆咳或呼吸受阻

二、吸入性肺炎

(三)預防和處理

1.為昏迷病人進行口腔護理時,病人取仰臥位,將頭偏向一側,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2.進行口腔護理的棉球要擰干,不應過濕;昏迷病人不可漱口,以免引起誤吸。

3.已出現肺炎的病人,必須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抗生素積極抗感染治療。并結合相應的臨床表現采取對癥處理。高熱可用物理降溫或用小量退熱劑;氣急、紫紺可給氧氣吸入;咳嗽咳痰可用鎮(zhèn)咳祛痰劑。為昏迷病人進行口腔護理時,病人取仰臥位,將頭偏向一側,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進行口腔護理的棉球不應過濕昏迷病人不可漱口已出現肺炎的病人,給予抗感染治療結合相應的臨床表現采取對癥處理

三、口腔黏膜損傷

(三)預防和處理

1.為病人進行口腔護理時,動作要輕柔,尤其是放療病人,不要使血管鉗或棉簽的尖部直接與患者的口腔黏膜接觸。,

2.醫(yī)護人員正確使用開口器,應從臼齒處放入,并套以橡皮套,牙關緊閉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張口。

3.選擇溫度適宜的漱口液,使用過程中,加強對口腔黏膜的觀察。

4.發(fā)生口腔黏膜損傷者,應用朵貝爾氏液、呋喃西林液或0.1%~0.2%雙氧水含漱。

5.如有口腔潰瘍疼痛時,潰瘍面用西瓜霜噴敷或錫類散吹敷,必要時用2%利多卡因噴霧止痛或將洗必泰漱口液用注射器直接噴于潰瘍面,每日3~4次抗感染,療效較好。為病人進行口腔護理時,動作要輕柔醫(yī)護人員正確使用開口器選擇溫度適宜的漱口液發(fā)生口腔黏膜損傷者,給予對癥處理如有口腔潰瘍疼痛時,潰瘍面用西瓜霜噴敷或錫類散吹敷四、口腔及牙齦出血(三)預防和處理

1.進行口腔護理時,動作要輕柔、細致,特別對凝血機制差、有出血傾向的病人,擦洗過程中,要防止碰傷黏膜及牙齦。

2.正確使用開口器,應從病人臼齒處放入,牙關緊閉者不可使用暴力強行使其張口,以免造成損傷,引起出血。

3.若出現口腔及牙齦出血者,止血方法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膠海綿、牙周袋內碘酚燒灼或加明膠海綿填塞;敷蓋牙周塞治療劑。必要時進行全身止血治療,如肌注安絡血、止血敏,同時針對原發(fā)疾病進行治療。

進行口腔護理時,動作要輕柔、細致對凝血機制差、有出血傾向的病人,要防止碰傷黏膜及牙齦正確使用開口器,不可使用暴力,以免造成損傷,引起出血若出現口腔及牙齦出血者,給予局部止血必要時進行全身止血治療

五、口腔感染(三)預防和處理

1.去除引起口腔黏膜損傷、口腔及牙齦出血的原因,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及有關預防交叉感染的規(guī)定。

2.認真、仔細擦洗,不使污物或殘渣留于齒縫內,各部位清洗次數及棉球所需數量,以病人口腔清潔為準。

3.注意觀察口唇、口腔黏膜、舌、牙齦等處有無充血、水腫、出血、糜爛。對口腔內發(fā)生任何一點微小的變化都要做好記錄,同時做好交班,及時采取治療護理措施。加強日常的清潔護理,保持口腔衛(wèi)生,飯前飯后用1/2000洗必泰和l/5000呋喃西林交替含漱。清醒病人選用軟毛牙刷刷牙,血小板低下或有牙齦腫脹糜爛時禁用牙刷刷牙,改用漱口液含漱,根據口腔感染情況來選用漱口液。必要時用棉簽或棉球蘸漱口液擦洗口腔內容易積存污物處。

4.易感病人進行特別監(jiān)護,如中老年人唾液腺分泌減少,唾液黏稠,有利于細菌生長繁殖,因病情需要禁食或長期臥床、鼻飼時,口腔清洗不徹底均易發(fā)生口腔感染;另外,老年人牙齒松動,牙齦外露,食物殘渣在口內發(fā)酵易致牙周炎,口腔護理易碰傷致口腔感染。因此,要囑病人保持口腔清潔,清醒病人盡量早晚刷牙,經常漱口、昏迷或生活不能自理者,由護士用生理鹽水或漱口液進行口腔護理。5.加強營養(yǎng),增強機體抵抗力。鼓勵病人多進食。針對病人的不同嗜好調節(jié)食物品種,進食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食物,要避免進堅硬或纖維多的食物,防止損傷或嵌入牙間隙。

6.潰瘍表淺時可予西瓜霜噴劑或涂口腔,潰瘍較深較廣者除加強護理外,局部可用惠爾血或特爾津等液加少量生理鹽水沖洗、涂擦,以加快潰瘍面的修復。如疼痛較劇烈、進食困難者可在漱口液內或局部用藥中加普魯卡因,以減輕病人的疼痛??诖接袎乃澜Y痂者應先用生理鹽水濕潤,讓痂皮軟化后用消毒剪刀剪除,創(chuàng)面涂四環(huán)素軟膏等。對口腔霉菌感染的患者可選用碳酸氫鈉漱口或口腔護理,可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口腔霉菌感染。必要時可應用廣譜抗生素一氧氟沙星含片治療口腔感染。去除引起口腔黏膜損傷及牙齦出血的原因六、惡心、嘔吐

(三)預防和處理

1.擦洗時動作要輕柔,擦舌部和軟腭時不要觸及咽喉部,以免引起惡心。

2.止吐藥物的應用。常用的有:①嗎丁啉:口服每次10mg,每日3~4次,飯前半小時服。②胃復安:口服每次5mg,每日3次;針劑10mg/次,肌內注射。擦洗時動作要輕柔擦舌部和軟腭時不要觸及咽喉部止吐藥物應用肌內注射法操作并發(fā)癥一、疼痛預防與處理正確選擇注射部位。掌握無痛注射技術。本組結果表明穴位按壓肌內注射法,可減輕疼痛,按壓的穴位為關元俞、太沖等穴位。進行股內注射前,先用拇指按壓注射點10s,爾后常規(guī)皮膚消毒,肌內注射。國外有資料指出注射時如按常規(guī)操作,注射器內存在少量的空氣可減少疼痛。用持針的手掌尺側緣快速叩擊注射區(qū)的皮膚(上般為注射區(qū)的右側或下側)后進針,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疼痛。配制藥液濃度不宜過大,每次推注的藥量不宜過快過多。股四頭肌及上臂三角肌施行注射時,若藥量超過2ml時,須分次注射。經過臨床試驗,用生理鹽水注射液稀釋藥物后肌內注射,比用注射用水稀釋藥物后肌內注射,能減輕病人的疼痛。輪換注射部位。選擇正確注射部位掌握無痛注射技術配制藥液濃度不宜過大,每次推注的藥量不宜過快過多輪換注射部位

二、神經性損傷(三)、預防及處理周圍神經藥物注射傷是一種醫(yī)源損傷,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應在慎重選擇藥物、正確掌握注射技術等方面嚴格把關。注射藥物應盡量選用刺激性小、等滲、pH值接近中性的藥物,不能毫無科學根據地選用刺激性很強的藥物作肌內注射。注射時應全神貫注,注意注射處的解剖關系,準確選擇臀部、上臂部的肌內注射位置,避天神經及血管。為兒童注射時,除要求進針點準確外,還應注意進針的深度和方向。在注射藥物過程中若發(fā)現神經支配區(qū)麻木或放散痛,應考慮注入神經內的可能性,須立即改變進針方向或停止注射。對中度以下不完會神經損傷要用非手術治療、熱敷,促進炎癥消退和藥物吸收,同時使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治療,將有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對中度以上完全性神經損傷,則盡早手術探查,做神經松解術。局部或全身感染(三)、預防及處理與皮下注射法相同。出現全身感染者,根據血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四、針口滲液(三)、預防及處理選擇合適注射部位。選擇神經少、肌肉較豐富之處。掌握注射劑量。每次注射量以2~3ml為限,不宜超過5ml。每次輪換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復注射。注射后及時熱敷、按摩,加速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藥液吸收。在注射刺激性藥物時,采用Z字形途徑注射法預防藥物滲漏至皮下組織或表皮,以減輕疼痛及組織受損。具體步驟如下:①左手將注射部位皮膚拉向一側。②右手持空針,呈90°插入,并固定。③小心地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注射器基部(但不可松開對組織的牽引),再以右手反抽注射器活塞,確定無回血后,緩慢將藥液注入,并等10s,讓藥物散入肌肉,其間仍保持皮膚呈拉緊狀態(tài)。④拔出針頭并松開左手對組織的牽引。不要按摩注射部位,因按摩易組織受損,告訴病人暫時不要運動或穿緊身衣服。預防與處理流程:

選擇合適注射部位掌握注射劑量每次輪換部位注射后及時熱敷、按摩注射刺激性藥物時,采用Z字形途徑注射法預防藥物滲漏至皮下組織或表皮,以減輕疼痛及組織受損五、針頭堵塞(三)、預防及處理根據藥液的性質選用粗細適合的針頭。充分將藥液搖混合,檢查針頭通暢后方可進針。注射時保持一定的速度,避免停頓導致藥液沉積在針頭內。如發(fā)現推藥阻力大,或無法將藥液繼續(xù)注入體內,應拔針,更換針頭另選部位進行注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藥時,可改變進針角度,即由傳統(tǒng)的90°改為45°,因為改變進針角度,避開斜面,減少針頭斜面與瓶塞的接觸面積,減輕阻力。預防與處理流程:

根據藥液的性質選用粗細適合的針頭充分將藥液搖混合,檢查針頭通暢后方可進針注射時保持一定的速度如發(fā)現推藥阻力大,應拔針,更換針頭另選部位進行注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藥時,可改變進針角度皮內注射法操作并發(fā)癥(三)、預防及處理1、注重心理護理,向病人說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2、原則上選用無菌生理鹽水作溶媒對藥物進行溶解。準確配制藥液,避免藥液濃度過高對機體的刺激。3、改進皮內注射方法:①在皮內注射部位的上方,囑病人用一手環(huán)形握住另一前臂,離針刺的上方約2cm處用拇指加力按壓(兒童病人讓其家屬按上述方法配合),同時按皮內注射法持針刺入皮內,待藥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徑約0.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針頭后,方將按壓之手松開,能有效減輕皮內注射疼痛的發(fā)生。②采用橫刺進針法(其注射方向與前臂垂直)亦能減輕疼痛。4、可選用神經末梢分布較少的部位進行注射。如選取前臂掌側中段做皮試,不僅疼痛輕微,更具有敏感性。5、熟練掌握注射技術,準確注入藥量(通常是0.1ml)。6、選用口徑較小、鋒利無倒鉤的針頭進行注射。7、注射在皮膚清毒劑干燥后進行。8、疼痛劇烈者,予以止痛劑對癥處理;發(fā)生暈針或虛脫者,按暈針或虛脫處理。二、局部組織反應(三)預防及處理1、避免使用對組織刺激性較強的藥物。2、正確配制藥液,推注射液劑量準確,避免因劑量過大而增加局部組織反應。3、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4、讓病人了解皮內注射的目的,不可隨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異常不適可隨時告知醫(yī)護人員。5、詳細詢問藥物過敏史,避免使用可引發(fā)機體過敏反應的藥物。6、對已發(fā)生局部組織反應者,進行對癥處理,預防感染。出現局部皮膚瘙癢者,告誡病人勿抓、撓,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膚有水皰者,先用電量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無菌注射器將水皰內液體抽出;注射部位出現潰爛、破損,則進行外科換藥處理。三、注射失敗預防及處理1、認真做好解釋工作,盡量取得病人配合。2、對不合作者,肢體要充分約束和固定。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過多或袖口狹窄者,可在注射前協(xié)助病人將選擇注射的一側上肢衣袖脫出;嬰幼兒可選用前額皮膚上進行皮內注射。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與力度。5、對無皮丘或皮丘過小等注射失敗者,可重新選擇部位進行注射。四、虛脫預防及處理注射前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并且態(tài)度熱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緊張心理,從而配合治療;詢問病人飲食情況,避免在饑餓狀態(tài)下進行治療。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結疤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據注射藥物的濃度、劑量,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對以往有暈針史及體質衰弱、饑餓、情緒緊張的病人,注射時宜采用臥位。注射過程中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如有不適,及時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確判斷,區(qū)別是藥物過敏還是虛脫。如病人發(fā)生虛脫現象,護理人員首先要鎮(zhèn)靜,給病人及家屬以安全感;將病人取平臥位,保暖,針刺人中、合谷等穴位,病人清醒后給予口服糖水等,數分鐘后即可恢復正常。少數病人通過給氧或呼吸新鮮空氣,必要時靜推進改革5%葡萄糖等措施,癥狀可逐漸緩解。靜脈注射法操作并發(fā)癥一、藥液外滲性損傷預防及處理1.在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下,認真選擇有彈性的血管進行穿刺。2.選擇合適的頭皮針,針頭無倒鉤。3.在針頭入血管后繼續(xù)往前推進0.5cm,確保針頭在血管內。妥善固定針頭。避免在關節(jié)活動處進針。4.注射時加強觀察,加強巡視,盡早發(fā)現以采取措施,及時處理,杜絕外滲性損傷,特別是壞死性損傷的發(fā)生。5.推注藥液不宜過快。一旦發(fā)現推藥阻力增加,應檢查穿刺局部有無腫脹,如發(fā)生藥液外滲,應中止注射。拔針后局部按壓。另選血管穿刺。6、根據滲出藥液的性質,分別進行處理:①化療藥或對局部有刺激的藥物,宜進行局部封閉治療,加強熱敷、理療,防止皮下組織壞死及靜脈炎發(fā)生。②血管收縮藥外滲,可采用腎上腺素能拮抗劑酚妥拉明5~10mg溶于20ml生理鹽水中作局部浸潤,以擴張血管;更換輸液部位,同時給3%醋酸鉛局部溫熱敷。因醋酸鉛系金屬性收劍藥,低濃度時能使上皮細胞吸收水分,皮下組織致密,毛細血管和小血管的通透性減弱,從而減少滲出;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局部缺氧,增加組織營養(yǎng),而促進其恢復。③高滲藥液外滲,應立即停止在該部位輸液,并用0.25%普魯卡因5~20ml溶解透明質酸酶50~250u,注射于滲液局部周圍,因透明質酸酶有促進藥物擴散、稀釋和吸收作用。藥物外滲超過24h多不能恢復,局部皮膚由蒼白轉為暗紅,對已產生的局部缺血,不能使用熱敷,因局部熱敷溫度增高,代謝加速,耗氧增加,加速壞死。④抗腫瘤藥物外滲者,應盡早抬高患肢,局部冰敷,使血管收縮并減少藥物吸收。陽離子溶外滲可用0.25%普魯卡因5~10ml作局部浸潤注射,可減少藥物刺激,減輕疼痛。同時用3%醋酸鉛和50%硫酸鎂交替局部溫熱敷。7、如上述處理無效,組織已發(fā)生壞死,則應將壞死組織廣泛切除,以免增加感染機會。二、靜脈穿刺失敗預防及處理1、護士要有健康、穩(wěn)定的情緒。熟悉靜脈的解剖的解剖位置,提高穿刺技術。2、選擇易暴露、較直、彈性好、清晰的淺表靜脈。3、適用型號合適、無鉤、無彎曲的銳利針頭。4、避免盲目進針。進針前用止血帶在注射部位上方繃扎。使血管充盈后再采用直刺法,減少血管滑動,提高穿刺成功率。5、輪換穿刺靜脈,有計劃保護血管,延長血管使用壽命。6、出現血管破損后,立即拔針,局部按壓止血。24h后給予熱敷,加速瘀血吸收。7、靜脈條件差的病人要對癥處理:靜脈硬化、失去彈性型靜脈穿刺時應壓迫靜脈上下端,固定后于靜脈上方或30°斜角直接進針,回抽見回血后,輕輕松開止血逞,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彈力過大針頭脫出造成失敗。血管脆性大的病人,可選擇直而顯、最好是無肌肉附著的血管,必要時選擇斜面小的針頭進行注射。擴理人員對塌陷的血管,應保持鎮(zhèn)定,扎止血帶后在該血管處拍擊數次,或予以熱敷使之充盈,采用挑起進針法,針進入皮膚后沿血管由淺入深進行穿刺。給水腫患者行靜脈刺時,應先行按摩推壓局部,使組織內的滲液暫時消退,待靜脈顯示清楚后再行穿刺。行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時選擇較小的針頭,采取二次進針法,見回血后不松止血帶,推藥少許,使靜脈充盈,再稍進0.5cm后松止血帶,要固定得當,并努力使患者合作,必要時可由兩位護士互相完成。8、深靜脈穿刺方法:肥胖患者應用手摸清血管方向或按解剖方位,沿血管方向穿刺;水腫患者注射前以拇指順血管方向壓迫局部組織,使血管暴露,即按常規(guī)穿刺,一般都能成功。對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或血液黏稠的患者可以連接有肝素鹽水的注射器,試穿刺時注射器應保持負壓,一旦刺入血管即可有回血,因針頭內充滿肝素,不易凝血。9、對四肢末梢循環(huán)不良造成的靜脈刺困難,可通過局部熱敷、飲熱飲料等保暖措施促進血管擴張。在操作時小心進針,如感覺針頭進入血管不見回血時,可折壓頭皮針近端的輸液管,可很快有回血,以防進針過度刺穿血管壁。三、血腫預防及處理1、適用型號合適、無鉤、無彎曲的銳利針頭。2、提高穿刺技術,避免盲目進針。3、進行操作時動作要輕、穩(wěn)。4、要重視拔針后對血管的按壓。拔針后用消毒紗布覆蓋穿刺口,用拇指按壓,因按壓面積大,不會因部位不對或移位引起血腫。一般按壓時間為3~5min,對新生兒、血液病,有出血傾向者按壓時間延長,以不出現青紫不宜。5、早期予以冷敷,以減少出血。24h后局部給予50%硫酸鎂濕熱敷,每日2次,每次30min,以加速血腫的吸收。6、若血腫過大難以吸收,可常規(guī)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凝血液或切開取血塊。四、靜脈炎預防及治療以避免感染、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為原則,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應充分釋釋后應用,并防止藥液溢出血管外;同時,要有計劃地更換注射部位,保護靜脈,延長其使用時間。一旦發(fā)生靜脈炎,應立即停止在此處靜脈注射、輸液,將患肢抬高、制動;局部用50%硫酸鎂濕熱敷,每日2次,每次30min;或用超短波理療,每日一次,每次15~20min;中藥如意金黃散局部外敷,可清熱、除濕、疏通氣血、止痛、消腫,使用后病人感到清涼、舒適的作用。如合并用全身感染癥狀,按醫(y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五、過敏反應預防及處理1、注射前詢問病人的藥物過敏史。應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此次用藥的目的、藥物作用、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囑咐患者及時把適感受說出來,但要講究方式,以免造成其心理緊張而出現假想不適。對本藥有不良反應、過敏體質者、首次使用本藥者,都要備好急救藥物(0.1%去甲腎上腺素注射劑、地塞米松注射劑)、吸氧裝置等。及時向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匯報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并做好病情動態(tài)記錄。一旦發(fā)生過敏性休克立即停藥,患者就地平臥,進行搶救如有異常及時對癥處理立即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0.5-1ml,病兒酌減,如癥狀不緩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靜脈注射給藥0.5ml,如發(fā)生心臟驟停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術給予氧氣吸入,遵醫(yī)囑給藥2、藥物配制和注射過程中,要嚴格按規(guī)定操作,首次靜脈注射時注射前應詳細詢問過敏史應放慢速度,對過敏體質者加倍小心,應放慢速度,對過敏體質者加倍小心,同時密切觀察患者意識表情、皮膚色澤、溫度、血壓、呼吸,觸摸周圍動脈搏動,詢問患者有無寒顫、皮膚瘙癢、心悸、胸悶、關節(jié)疼痛等不適反應。輕微不適者,可放慢推注速度。不能耐受者,立即暫停注射,但治療巾、止血帶不撤,先接別的液體,保留靜脈通道。用注射器抽吸好急救藥品,裝上吸氧裝置。休息半小時后繼續(xù)緩慢靜脈注射,若仍不能耐受,則停止注藥,觀察不適反應消失后方可離開。在推注過程中,發(fā)現休克前兆或突然休克,立即停止注藥,結扎止血帶,不使藥物擴散,靜脈滴注抗過敏藥物,針對癥狀進行搶救。過敏性休克者,去枕平臥,及時就地搶救、吸氧,首選0.1%去甲腎上腺素1mg、地塞米松5mg皮下、肌肉或血管內注射;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提高血壓等。必要時可用糖皮質激素、氣管切開或插管。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發(fā)癥預防及處理1、正確選擇注射部位,避免刺傷血管。2、注射完畢后,重視做好局部按壓工作。按壓部位要準確、時間要充分,尤其對凝血機制障礙者,適當延長按壓時間。3、如針頭刺破血管,立即拔針,按壓注射部位。更換注射部位重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