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腹針療法總論
腹針療法的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腹針療法的針刺手法及操作規(guī)范
一、腹針療法的定義
二、腹針療法的經絡理論
三、腹針療法的特點腹針是一種以神闕系統(tǒng)為核心,通過針刺腹部的特定穴位,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的新針灸療法
1、什么是經絡: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道
2、腹針療法的經絡理論:臍帶是人體最早的運行氣血的通道,在人體胚胎發(fā)育成人形之前就已經存在,隨后演變?yōu)樯耜I穴。所以,以臍帶暨神闕為核心的經絡系統(tǒng)是人體最早的調控系統(tǒng)--用中醫(yī)理論稱之為先天經絡系統(tǒng)。腹針是以人體先天經絡系統(tǒng)--神闕系統(tǒng)為核心,調控人體全身各種機能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針灸治療方法。神闕系統(tǒng)特點:形成最早、部位表淺、功效強大、調節(jié)迅速。無痛、安全、高效、快捷
一、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二、腹針療法中的常用處方比例寸、水平線取穴,任脈定位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排除人體因高、矮、胖、痩而形成的個體差異,以達到取穴準確的目的。6寸1、腹部尺寸的標定:比例寸取穴法上腹部分寸的標定:以神闕到中庭穴(胸劍結合部)分為8寸下腹部分寸的標定:以神闕到曲骨穴(恥骨聯(lián)合處)分為5寸側腹部分寸的標定:以神闕至腹側的外緣定為6寸。6寸8寸5寸2、腹部分寸的測量:水平線法中庭--神闕
8寸:病人平臥時,中庭到神闕兩個穴位點之間的水平線上的距離為8寸。神闕--曲骨穴(恥骨聯(lián)合)5寸:病人平臥時,神闕到曲骨穴兩個穴位點之間的水平線上的距離為5寸。神闕--腹側的外緣
6寸:神闕到腹部外側止點之間的水平線上的距離為6寸。3、任脈的定位任脈位于腹白線的下面,是否能準確定位任脈對于腹部取穴的精確度有著重要意義。定位方法:(1)觀察毛孔的走向(2)分辨任脈的色素沉著汗毛走向1、中
脘定位:神闕上4寸,任脈上(中庭--神闕中點)功效:中、深刺--消化: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瀉、反胃高血壓、神經衰弱、精神疾病咳嗽、氣喘淺 刺--口、鼻、牙、頭面部疾病
2、建
里定位:神闕上3寸,任脈上(中脘下1寸)功效:中、深刺--消化系統(tǒng)疾病淺
刺--第一頸椎及其周圍相應部位疾病
3、下
脘定位:神闕上2寸,任脈上(中脘--神闕中點)功效:中、深刺--消化系統(tǒng)疾?。合涣肌⑽竿?、胃下垂、腹瀉、反胃淺
刺--第七頸椎及其周圍相應部位疾病
4、水
分定位:神闕上1寸,任脈上(下脘下1寸)
。
功效:中、深刺--嘔吐、腹瀉、痢疾、腎炎其他慢性炎癥淺
刺--第七胸椎及其周圍相應部位疾病
5、神
闕定位:臍之正中功效:主治腸炎、痢疾、腹瀉、腹痛、中暑、婦科疾病(絕對不可針,但可灸)
6、氣
海定位:神闕下1.5寸,任脈上(神闕--關元中點)。功效:中、深刺--下焦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大補元氣
7、關
元定位:神闕下3寸,任脈上。功效:中、深刺--下焦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益腎回陽氣海、關元無淺刺
8
、
陰
都定位:中脘旁開0.5寸。功效:中、深刺--胃腸疾病、失眠、頭痛淺 刺--耳前部位疾病
9、
石
關定位:建里旁開0.5寸。功效:中、深刺--胃腸疾病淺 刺--頸部相應部位疾病
10、商
曲定位:下脘旁開0.5寸。功效:中、深刺--胃腸疾病淺 刺--頸肩結合部相應部位疾病
11、氣
旁定位:氣海旁開0.5寸。功效:中、深刺--腰肌勞損、腰背酸困、下肢無力淺
刺--第二、三腰椎周圍相應部位疾病
12、氣
穴定位:關元旁開0.5寸。功效:中、深刺--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淺
刺--第四、五腰椎周圍相應部位疾病
13、滑肉門定位:水分旁開2寸。功效:中、深刺--上消化系統(tǒng)疾病淺
刺--肩及肩關節(jié)周圍相應部位疾病14、天
樞定位:神闕穴旁開2寸。功效:中、深刺--消化系統(tǒng):便秘、腹瀉生殖系統(tǒng)疾病淺
刺--側腰部及其周圍相關部位疾病
15、外
陵定位:陰交穴旁開2寸(天樞穴下1寸)。功效:中、深刺--下消化系統(tǒng):便秘、腹瀉生殖系統(tǒng)疾病淺
刺--髖部及髖關節(jié)周圍相關部位疾病
16、大
橫定位:神闕旁開3.5寸功效:中、深刺--益胃健脾、調理中焦
17、上風濕點定位:滑肉門上0.5寸,外0.5寸。功效:中刺--清熱、解毒、化濕,治療上半身炎癥淺刺--肘關節(jié)及其周圍相關部位疾病
18、上風濕外點定位:滑肉門外1寸。功效:中刺--調節(jié)上肢經絡淺刺--腕關節(jié)及其周圍相關部位疾病
19、下風濕點定位:外陵下0.5寸,外0.5寸。功效:中刺--清熱、解毒、化濕,下半身之炎癥淺刺--膝關節(jié)及其周圍相關部位疾病
20、下風濕下點定位:下風濕點下0.5寸,外0.5寸。功效:中刺--調節(jié)下肢經絡淺刺--踝關節(jié)及其周圍相關部位疾病腹針神龜圖
1、天地針組成:中脘、關元(腹針中以中脘為天,神闕為中,關元為地)功效:具有健脾益腎之效
2、引氣歸元組成:中脘、下脘、氣海、關元(此方寓“養(yǎng)后天以補先天”之意,故名“引氣歸元”)功效:具有治心肺、調脾胃、補肝腎之效
3、腹四關組成:滑肉門(雙)、外陵(雙)功效:具有通調氣血、疏理經氣,使之上輸下達肢體末端的作用,是引臟腑之精氣向全身布散的妙穴,故名“腹四關”
4、調脾氣組成:大橫(雙)功效:具有調理臟腑,益胃、健脾、化濕之功
一、針具的選擇
二、針刺的手法
三、腹針的操作規(guī)范
原則:根據病人的體質及疾病選擇針具,同一病人只能選用同一規(guī)格的針具1、肥胖型病人--長針;消瘦型病人--短針2、消瘦型病人可以用長針,但要注意進針深度3、體質好患者--粗針;體質差患者--細針4、急性病患者--粗針;慢性病患者--細針粗針為瀉法,細針為補法
1、進針深度分為:淺刺S、中刺M、深刺D淺刺:刺入皮下,以病人無針感為度--對癥治療中刺:介于淺刺與深刺之間--調節(jié)經絡深刺:刺入較深皮下組織,以病人有輕微的酸麻脹、 痛等針感為度--調節(jié)臟腑進針深淺原則:根據疾病病位的深淺來確定進針的深淺,要求“刺至病所”
2、針刺方法:按照處方要求確定針刺穴位順序局部常規(guī)消毒,避開毛孔、血管進針穴位定點準確,快速刺穿表皮進針時只捻轉不提插或輕捻轉慢提插留針時間20~30分鐘,體質好和病程短的病人時間稍短,體質差和病程長的病人時間稍長出針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民國家教育安全日主題班會
- 2025年浙江嘉興海寧市國土空間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寧波大榭開發(fā)區(qū)海成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肅定西市城投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蘇宜興市公用事業(yè)綜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八年級法制教育專題
- 植物手帳寫生課件
- 安全五精管理課件
- 產品設計分析
- 母乳喂養(yǎng)宣傳教育
- 足浴店消防管理制度
- AI賦能光伏電站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解決方案
- 【我的祖國詩朗誦稿董卿】我的祖國詩朗誦稿
- 外墻 吊繩滑板油漆安全施工方案
- 供應商績效評估表績效管理
- 麥克維爾冷水機組使用說明書
- 第三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 .司機服務禮儀培訓
- 工廠車輛道閘系統(tǒng)設計方案
- 旅游專業(yè)群建設方案
- 美克爾憩室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