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_第1頁
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_第2頁
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_第3頁
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_第4頁
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高一語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小編整理了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案【三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荷塘月色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悶的心境和潔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

2、知識與能力目標:

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教師恰當?shù)奶嵘龑?,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教學重點】

(1)語言充滿詩情畫意,體味語言運用的妙處,

(2)通感的修辭手法

【教學難點】

一是作者為什么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

二是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蓮賦》片斷,語言較難理解,但注解詳細,學生可以據(jù)注釋自行解決

【教學方法】

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鑒賞散文的相關知識

2.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

3.(美點尋蹤)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蹤

4.引導學生體味第四段的語言美、畫面美

【課文導入】

請看畫面,我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大片碧綠的荷塘面對此等美景,楊萬里贊嘆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寫出了荷花的艷麗的色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楊萬里寫出了荷花的動態(tài)周敦頤卻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格!面對這樣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寫心中的情懷的呢?

【整體感知】

現(xiàn)在我們隨著動人的旋律再次走進朱自清先生心靈的荷塘,叩響心扉,解讀那淡雅朦朧的心語、心荷

1.配樂動畫朗誦,初步感知、欣賞美景、體味感情同學們小聲跟讀,隨文入境!

2..優(yōu)美的誦讀和美麗的畫面已經(jīng)讓我們沉醉不知歸路,我相信大家已經(jīng)體會到了美,現(xiàn)在可暢所欲言談談你談感受到的美美點尋蹤

(1)既寫荷塘又寫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將二者巧妙的結合起來了幽雅、朦朧幽靜的畫面美。

(2)用詞句美、語言美。

(3)情感很美。

總結: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

3、抓住關鍵詞語,理出作游蹤

問題(1):①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么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

師生交流明確:主要是由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全文就是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它就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始終在全曲中回蕩!此句稱“文眼”

②:29歲的朱自清此時已是清華大學教授,前途無量,怎么會如此惆悵和苦悶?

本文寫于1927年7月,正是蔣介石發(fā)動4.12反革命政變之后,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極端苦悶的時期朱自清在同時期發(fā)表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

③“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是社會現(xiàn)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瀾,放在篇首,如一錘定音,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調(diào)

問題(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來排解不寧靜的?

散步的游蹤是怎樣的?(齊答)

師生共同明確

游蹤:家--小路--荷塘--家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要加強綜合,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lián)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這節(jié)節(jié)課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語文教學的多功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關鍵的語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品味、鑒賞,感悟是靈動的,具個性色彩的;配樂朗誦,動畫欣賞隨文入境,營造美的氛圍研究作者與創(chuàng)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寫作意圖與價值取向,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與思想情操陶冶融為一爐,發(fā)揮了語文的實用功能、發(fā)展功能、審美功能,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多方面獲得培養(yǎng)但學生互動稍顯不足。

第二課時

1.播放古箏曲《春江花月夜》,生談感受

2.出示寫月的詩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李白《月下獨酌》描寫詩人在月夜與“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暢飲的情景,以奇特的構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現(xiàn)出詩人的獨斟獨酌,及舉目無知音的孤獨之情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明確月色是難寫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樣寫月色的

3、美讀五六段配樂《月光》

4.課文第5小節(jié)寫了什么景色?

學生回答:寫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從幾個方面寫了月色?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1)以流水作比,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

(2)通過霧寫月光:薄薄的青霧,霧的輕飄壯

(3)通過荷花與荷葉寫月色的朦朧:像在牛乳中洗過,像籠著輕紗的夢荷葉、荷花安謐、恬靜的情狀

(4)以樹影寫月色:畫,濃淡適宜

(5)通過光與影的和諧寫月色:和諧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歡的句子,并思考語言有什么特點

語言:樸素、典雅、充滿詩意

“朱先生的語言,歷來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語的基礎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話,毫無雕飾的文字,更有精心‘揀練’的遣詞用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的‘瀉’‘浮’二字生動的起了豐富、潤飾、強化形象的作用”(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青紗的夢

為什么說“瀉”“浮”二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呢?可否用“照”替代“瀉”,用“升”替代“浮”(替換法)

由學生找,談談體會,教師點撥

參考:(以學生講為主,教師重點分析四處)

“瀉”--一個“瀉”字,月輝照耀一瀉無余之景,頓時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再加上修飾語“靜靜地”,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地幽靜幽美,這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安謐的氛圍,意境相當優(yōu)美(“照”字直白,是如實地寫,不是描繪,淡而無味另方面與“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諧感)

浮--浮”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tài),突出了恬靜朦朧,一個水氣迷蒙、月色輕籠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給人騰空而上的感覺,不能妥帖地道出霧的輕柔)

(2)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的為何用畫不用印?

“畫”--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一般,富有情趣,表現(xiàn)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印”不能寫出美)

(3)“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這種朦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時的心境,所以說“恰是到了好處”畫面美: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成的朦朧景色

7.寫景技巧:虛實結合,虛中見實,貼切的表現(xiàn)了朦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態(tài),一種攝人心魄的意境

討論第6節(jié)

學生自己分析,教師作適當點撥:

這一節(jié)寫荷塘的四周在這里,作者以樹為著眼點,由遠及近,寫出了楊柳、遠山、燈光、蟬聲、蛙聲

(1)四面的樹(照應第2節(jié))有遠有近:楊柳最多遠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近

(2)寫樹不忘寫月色:陰陰的

(3)路燈光把作者從幻想中召回,最后兩句雖似寫景,實則點明心境寫樹上的蟬聲與水里有蛙聲,由寂靜到熱鬧,充滿了生機,將荷塘和月色襯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雖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寧靜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悶還是籠罩在心頭關于動靜: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荷葉本來是靜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動的,是舞女的裙化靜為動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以動襯靜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葉、荷花、荷香(靜);荷波、荷韻(動)動靜結合、

(4).運用了繪畫技巧來寫荷塘的環(huán)境

(5).作者筆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明暗結合,喧寂相間板書:景物的特點:淡雅、朦朧

(6).襯托手法:單寫月光單調(diào),作者著力摹寫月的投影,光影交錯,把岸邊樹、塘中荷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美麗的圖畫

(7).出示五六段知識結構圖示

(8).總結畫面美:月光如水、薄霧似紗、花葉如夢、黑影斑駁、楊柳如畫、光影似曲

5.教師小結:朱自清就是就是這樣一位神奇的國畫大師,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語言之筆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幽淡雅、朦朧和諧之景,讓荷塘與月色融為了一體,心境與景物融為了一體,整個天地融為了一體!給我們以巨大的審美享受!寫景是為了抒情,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難以言說的情!

6.總結:

畫面--美麗氣氛--寧靜格調(diào)--雅致

7.技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遠近相宜、巧用修辭、煉字、襯托、巧用疊詞效果;濃淡相宜

8.一番賞析后,相信同學們對這一段已經(jīng)有了全新的感覺,下面讓我們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讀來詮釋

4.5.6段教師小結: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豐富啊,古人有讀《漢書》來下酒,今天我們是品“荷塘月色”來純凈我們的心靈!

9.作業(yè):

收集寫月的詩句,背誦4到6段

荷塘月色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抓住文眼,理解課文的主旨。

2.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掌握一定的賞析散文的方法。

教學方法:采用對話式教學模式,主要采用提問法、講解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

參閱書目:《中國現(xiàn)代散文欣賞辭典》(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0年版)

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登陸了《高中語文課改網(wǎng)》,和123課件站,利用百度收集了圖片和課文美讀。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

教學要點:介紹背景知識,結合美讀,初步感知課文。

(打開課件,播放幻燈片1)

一、導語:(播放幻燈片2)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秋實,為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辭》中“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

清”字“佩弦”。他是的散文家、詩人、民主戰(zhàn)士、愛國知識分子,初中時,學過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歲考入北大哲學系;27歲任清華大學教授;毛主席高度贊揚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xiàn)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他的散文秀麗樸素,我們通過學習《荷塘月色》一起體會一下。

二、背景介紹:(播放幻燈片3)

寫于1927年,作者當時29歲,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在這樣的社會,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個自由的知識分子,苦悶彷徨是自然而然的?!逗商猎律肪褪窃谶@樣的背景下寫成的。

三、初步感知課文(播放幻燈片4)

1.打開課件,欣賞配樂朗誦的課文,要求學生聽清字音,結合畫面進入情景,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把握文章的大致結構。

2.提問: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課文分為幾部分?結構有什么特點?

明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是本文的文眼。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及來到荷塘的感受。(點明題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xiāng)思。(偏重抒情)(播放幻燈片5)

簡要分析:從內(nèi)結構看,情感思緒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是一個圓形;

從外結構看,從作者出門經(jīng)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游。(播放幻燈片6)

感情變化是:“心里頗不寧靜”→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悅→發(fā)出“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惦念江南,欲超脫而不可得。作者在文中體現(xiàn)的復雜的思想感情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的喜悅”。這從景物描寫中也能看出。(播放幻燈片7)

3.由課題可以知道,本文屬于寫景散文,所寫之景即“荷塘”和“月色”,課文那些段落是描寫這兩種景物的呢?明確:4、5、6段。

4.布置作業(yè):熟讀4、5、6段,試著圈點文中的精彩語句,體會作者所描繪的美景,

進一步體會作者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第一課時板書設計:行蹤:出家門——去荷塘——觀荷塘——回家門

情緒的變化:不寧靜——淡淡的喜悅——超脫——不寧靜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本節(jié)課主要完成課文4、5、6段的閱讀鑒賞。通過揣摩“景語”,弄清文章的寫景特點。

一、導入:鑒賞、分析課文4、5、6段的景物描寫部分

(一)閱讀鑒賞第四段

1.指名一個學生朗讀

2.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什么方面來寫的?

明確: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

3.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五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請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明確:(第1組)荷葉:“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用田田寫出了葉子之多;“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边\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lián)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tài)美。(播放幻燈片8)

(第2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边\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tài)、羞澀神情的,現(xiàn)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這是擬人寫法。接著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zhì)。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fā)讀者的想象。(播放幻燈片9)

(第3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提示學生參看“練習二”)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翱|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xù)、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扒逑恪迸c“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第4組)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边\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chuàng)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播放幻燈片10)

(第5組)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弊髡甙阉娕c想象結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里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播放幻燈片11)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寫景重點。

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lián)翩。更絕的是全段不著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請同學們朗讀品味。

5.齊聲朗讀課文第4段,品味其寫景特點。

(二)誦讀鑒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鑒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1.學生朗讀。

2.提問:本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

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3.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

明確: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tài)。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tài)。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小結:本段雖著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請同學們看著幻燈片展開想象,進入情景,朗讀課文。(播放幻燈片12)

5.齊聲朗讀第5段,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明確:除傳神的動詞運用外,還用了正反結合、動靜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

(三)誦讀、鑒賞第6段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閱讀比較后回答)

明確:

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顯然,抒情效果跟第二段不一樣。本段用反襯手法表達作者內(nèi)心的寂寞。

3.提問:本段寫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合語境,說說這些詞語的妙處。

明確: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huán)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4.小結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jié)奏鮮明,韻律協(xié)調(diào),富有音樂美。請大家再次齊聲朗讀第6段,體會其特點。(播放幻燈片13)

二、熟讀,品味4~6段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4~6段。

2.閱讀全文,進一步了解全文的結構及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4、5、6段,討論第三部分的作用,概括主題。

一、導入,檢查背誦(抽查1~2名同學)

二、總結4、5、6段,理解文中的情與景

1.提問:平常我們見到的寫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濃艷明麗的,本文描寫的景色卻是素淡的,朦朧的。景語即情語,試結合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明確:作者夜游荷塘是為了擺脫“心里頗不寧靜”,追求剎那間的安寧。作者筆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靜安寧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處”,不濃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樣的調(diào)和適中安逸。追求剎那間的安寧正是為了暫時忘卻,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對當時現(xiàn)實的不滿。荷塘景色越寧靜、安逸,越反襯心里“頗不寧靜”。作者把這種情感很自然地融入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三、學生朗讀第三部分,提問: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獲得了片刻的寧靜,但蟬聲和蛙聲又打破了他內(nèi)心的寧靜,作者的思緒由理想回到現(xiàn)實,似乎可以收尾,為什么還要寫一段描寫古人采蓮和記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試結合語境談談自己的看法。

明確:從全文看,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剛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蓮,這順理成章。游荷塘沒有使作者擺脫“不寧靜”,于是作者又回憶歷史,描繪出了一幅熱鬧歡快的景象,這不僅反襯出此時的靜,更表現(xiàn)了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翱墒俏覀儸F(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歷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諧音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猶如兩幅畫圖,形成了“冷”與“熱”、“靜”與“動”的強烈對比,寫出了一個知識分子內(nèi)心的矛盾與沖突?!斑@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既是因回憶而勾起了鄉(xiāng)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擺脫這種不寧靜而又擺脫不掉的萬分苦惱的心情。

四、把握全文,結合背景,討論作者“這幾天心里”為什么“頗不寧靜”?

明確:(1)對現(xiàn)實不滿的憤激;(2)對政局和個人前途的憂慮;(3)表現(xiàn)了一種我行我素的閑適心情;(4)表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結合課后練習三,認真體會朱自清散文的特點,談談你對他的散文有什么看法。

六、小結全文:整篇文章作者以藝術的筆法,描繪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圖,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清新、美麗、寧靜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難所。

第三課時板書: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

(1)對現(xiàn)實不滿的憤激;

(2)對政局和個人前途的憂慮;

(3)表現(xiàn)了一種我行我素的閑適心情;

(4)表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荷塘月色教案篇三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文選擇高中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一課。該單元的主題是“學習寫景狀物的散文”。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描寫荷塘和月色的美景,表達淡淡的喜悅之情,并聯(lián)想到江南的采蓮舊俗,表達淡淡的思鄉(xiāng)之情。本文的特點是:用詩意化體現(xiàn)其寫作的個性。首先,內(nèi)容選擇上詩意化,選擇了眼前的荷塘月色以及古詩中的采蓮舊俗;其次,語言運用上詩意化,典雅有韻味,細膩有情境;再次,情感表達上詩意化,含蓄不直露,平淡不濃烈。本文的學習價值是:散文的文體特征明顯,學生能從中學到景物描寫的多種手法。

二、學習者分析

高一的學生,已經(jīng)基本具備了相應的學習基礎。首先,在認知上,對散文個性化的內(nèi)容選擇、語言運用和情感表達等已經(jīng)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情感上,對自然美景和思鄉(xiāng)之情已經(jīng)有一定的認識和體會。學生需要采用的學習方法是:誦讀法、研習法等多種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

語言知識與能力方面:

(1)能說出景物描寫的手法、特點及效果;

(2)能仿用景物描寫的中最主要的手法;

(3)能朗讀并背誦全文。

思維方法與品質(zhì)方面:

(1)能說出全文的寫作思路及寫作效果;

(2)能闡釋作者描寫語用中的思維創(chuàng)新。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1)能感受描寫語言的形象美;

(2)能體驗月下景物的意境美。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能說出景物描寫的手法、特點及效果。

教學難點:能闡釋作者描寫語用中的思維創(chuàng)新。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啟發(fā)法、點撥法、多媒體展示法

六、課時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步: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美景嗎?【屏顯荷塘月色圖】假如你在一個月夜獨自走在這樣一片美麗的荷塘邊,你的內(nèi)心是一種什么心情?(喜悅、平和、安寧、贊嘆……)如果讓你來描述一下這片荷塘與月色,你會如何描述?(隨機點學生回答)真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幅獨特的荷塘月色圖。有一位作家朱自清曾經(jīng)寫過著名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邊說邊板書題目與作者),讓我們?nèi)タ纯醋髡呤侨绾胃惺艿模质侨绾蚊枋龅?并想一想這篇文章為什么能成為散文名篇?

設計意圖:通過對學生認知與情感的雙重激發(fā),順利導入新課。并且運用“看圖說話”的方式,鍛煉了學生的臨場應變和語言組織能力。

第二步:研習文人化內(nèi)容,感知“荷塘”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略讀課文,然后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nèi)容?!酒溜@】要求:簡潔、準確、全面(三個要求逐級提升),邊讀邊在學習紙上寫下關鍵詞句,時間3分鐘左右。

(學生自學結束后)現(xiàn)在請同學們小組交流,相互評判,看看各自都達到了哪一級要求。不僅如此,還要經(jīng)過小組討論整合,形成你們的最佳答案。(小組交流結束后)下面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介紹你們組的研讀成果,注意:你代表的是整組同學的智慧,而非個人的答案。在介紹完后,介紹人先自評,其他同學也要認真聽,并對他們組的答案進行評價。(代表介紹結束后形成班級最佳答案)

聽了同學們的理解,老師也想說說自己的研習結果:課文的標題就點明了本文的描寫對象是荷塘與月色,并表達了淡淡的憂傷和喜悅之情,最后聯(lián)想到的采蓮舊俗,也體現(xiàn)了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老師認為課文的內(nèi)容是:描寫了荷塘與月色的美景,表達了淡淡的喜悅與憂傷以及思鄉(xiāng)之情。(頓一頓)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面對自然景物或怡然自得,或黯然神傷。若是換做文化水平不高或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理科男”即缺乏感性思維的人,在面對荷塘月色時會有這么多的情緒變化嗎?會選擇寫這些出現(xiàn)在詩詞歌賦中的內(nèi)容嗎?只有有著一顆詩人般的心,才能寫下這樣的內(nèi)容。我暫且稱它為“詩意化的內(nèi)容”。

設計意圖:本著“先生而后師”的原則,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交流體驗,而不是一味告知。讓他們在探索中體會成就感。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概括,提升整體感知能力。最后教師說說自己的心得,也能為學生提供思考。

第三步:研習詩意化語言,欣賞“荷塘”

共選式

(一)研讀欣賞

剛才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這是學習的開始,也是收獲的開始。要想有更大的收獲,我們要一起來選擇學習的主題。但是,語文課的學習就該有語文課的原則,因此選擇的原則是:【屏顯】本文特有的、特別值得學習的、語言學習優(yōu)先。學習主題以“的”字結構來表示,如“夢幻般的意境”。下面小組進行交流。(小組交流結束后)請各小組組長向全班介紹自己組的學習主題。(各小組分享后形成全班的基本共識)

(根據(jù)這三個原則,預設的學習主題:荷塘景物描寫)

經(jīng)過大家的探討,有了基本的學習主題。首先還是跟之前的環(huán)節(jié)一樣,先每人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自評互評。獨立完成的要求是【屏顯】:每人找出自己最欣賞的妙詞佳句三處,品讀要求準、細、深、新(四個要求逐級提升)。準,指準確,不泛泛而談;細,指細膩,不說理性套話;深,指深層,不蜻蜓點水;新,指新意,有獨特見解。(每人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評價,并請各小組推選四級要求都達到的同學向全班介紹,深化每人的學習。)

(二)提問深化

同學們的賞析都基本做到了準細深。作者筆下詩一般的語言值得我們細細去品味和學習。請對照自己,以下問題是否都已能夠解答?

1.作者將荷葉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妙處?

參考:荷葉如裙擺,枝干如舞女修長的腿,新奇的比喻和想象,體現(xiàn)作者的不落窠臼。并且,這一句,也將原本靜態(tài)的荷葉寫出了動感。

2.如何理解“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的關系?

參考:清香的修飾詞是“縷縷”,說明是時斷時續(xù)的,而歌聲的限定詞是“渺?!?,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自然也是時斷時續(xù)的,因此在這一點上兩者是相通的。

3.本文運用了大量疊詞,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參考:形象美,音韻美,情趣美。

4.你贊同課后余光中對作者的評價嗎?說說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三)名家點評

作者這雙細心的眼睛,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疊音詞等手法,讓我們享受到荷塘的美。下面我介紹一些名家的點評。【屏顯】

褒揚:(1)郁達夫: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2)余樹森:朱自清的文體美,是有自己的個性特點的,有人曾將它概括為一個“清”字。我想,這個“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樸素,恐怕連人格的高潔、思想的純正、感情的真摯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3)吳周文:與作品的意境,基調(diào)相一致,詩人運用了近三十個各種類型的疊詞,這些疊詞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產(chǎn)生了獨特的表情達意的效果。如描寫荷花荷葉、運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層層”、“一粒?!薄ⅰ翱|縷”、“密密”、“脈脈”等疊詞,準確而又傳神地描寫出傾注詩人主觀思想的美的形象。其中一些從古典詩詞中選用的描寫香草美人的疊詞,大大濃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情態(tài)和風韻,與作品的內(nèi)在抒情取得了和諧的契合,使描寫語言有一種典雅的美,清麗的美。

批判:(1)朱文的譬喻雖多,卻未見如何出色。且以溢美過盛的《荷塘月色》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個譬喻,對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說來,用喻不可謂之不密。細讀之余,當可發(fā)現(xiàn)這些譬喻大半浮泛,輕易,陰柔,在想像上都不出色?!谙胂裎膶W之中,名喻不一定不隱喻,可是隱喻的手法畢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淺白,這也是一個原因。惟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狀燈光的隱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

(2)唐弢:佩弦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是被稱作早期散文里的代表作的,論文字,平穩(wěn)清楚,找不出一點差池,可是總覺得缺少了一個靈魂,一種口語里所包含的生氣。

對于一篇文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褒有貶。同學們要遵從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不能人云亦云,這樣才是真正的讀書。

(四)吟誦品味

美文需要我們涵泳品味,熟讀成誦,這樣才能真正走進文字的世界。大家在朗讀過程中注意停頓、語調(diào)和輕重緩急的變化。

自選式

剛才我們共同選擇了荷塘段落的學習,下面每人自主選擇一個學習主題,開展個性化學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也可以選擇自己不喜歡的部分,無論是“揚長”還是“補短”都要仔細研讀,并在學習紙上寫下關鍵詞句。要求準、細、深、新。(每人獨立完成后進行自評互評)

(大多數(shù)學生會選月色部分以及荷塘的四面。以下為教師的預設)

老師也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第五段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個“瀉”字而境界全出。它使得原本虛無的光有了水般的實體,仿佛積蓄著無窮的力量。而前面的修飾詞“靜靜地”則使這一洶涌之勢弱化了,達到與周圍寧靜氣氛相宜的效果。這句話化靜為動,把月光寫活了。又如,“彎彎的楊柳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的”,這個“畫”字,側面體現(xiàn)了楊柳的美,正是影子如倩女一般。柳條的倩影完美地貼合在荷葉上,這正是月光的功勞,體現(xiàn)一種和諧之美。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充分調(diào)動了視覺與聽覺。名曲是旋律此起彼伏但渾然天成的,這里的月與影不斷地搖曳就像在演奏一曲動人的旋律,不得不佩服作者新奇的想象。再如“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里巧妙地將暗喻與擬人糅合在一起,形象表現(xiàn)了路燈的黯淡。與其說是路燈黯淡,不如說作者心情黯淡。

設計意圖:這一步驟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為主體的特點。使用共選式與自選式相結合的方式,使每人都能參與課堂,仔細揣摩語言,提高鑒賞水平,培養(yǎng)學生;敏銳地判斷力,能自主發(fā)現(xiàn)語言的精彩,欣賞語言的精妙。介紹名家點評,可拓展學生視野,同時也起到“不唯上,不唯書”的教育作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第四步:研習詩意化情感,體驗“荷塘”

剛才我們細致地賞析了荷塘內(nèi)部與四周的景象以及月色,大家能從作者的描寫中體會他的情感變化嗎?(從愉悅到憂愁,因為描寫的景物特征從夢幻到陰沉)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看來作者在荷塘散步的過程中心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那在散步之前和散步將結束時,作者又分別是什么心情呢?結合具體句子說說理由。

參考:散步之前的心情是“頗不寧靜”的。

1.“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边@個寂寞更多是指向作者的內(nèi)心

2.“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笨梢韵氲剑滋斓淖髡呤遣蛔杂傻?,受拘束的,不愉快的。

3.“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薄扒摇弊謧鬟_出一種無奈和未對荷塘散步報什么希望。

散步之后的心情也是不寧靜的。

1.“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p>

2.“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币环N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3.“這到底令我惦著江南了?!彼监l(xiāng)之情被勾起。

由此我們可以梳理出作者的心情變化:不寧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