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治療支氣管哮喘技術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1.gif)
![天灸治療支氣管哮喘技術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2.gif)
![天灸治療支氣管哮喘技術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3.gif)
![天灸治療支氣管哮喘技術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4.gif)
![天灸治療支氣管哮喘技術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f32fe08fe25e11ee2e7da7e5f6e8f41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Ⅰ項目介紹
(一)項目背景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為了提高中醫(yī)臨床療效、提高基層醫(yī)院及中醫(yī)藥技術人員的醫(yī)療技術水平,決定在“十五”期間
投資巨額專項資金實施“中醫(yī)臨床實用診療技術整理與研究項目”(簡稱“百項中醫(yī)臨床實用技術”)。該項目計劃在
5年內在全國篩選100項中醫(yī)特色突出、臨床實用、確有療效的中醫(yī)(含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診療技術進行系統(tǒng)整理,在進
行多中心、前瞻性評價臨床效應和建立規(guī)范的臨床研究方法和技術標準后,向全國推廣?!疤炀闹委熤夤芟夹g”,
系“百項中醫(yī)臨床實用技術”之一。
(二)技術介紹本技術是由廣東省中醫(yī)藥管理局組織實施、由以廣東省中醫(yī)院劉炳權主任醫(yī)師為組長的專家組,經(jīng)過多年的臨床驗
證而總結出來的,是一種簡便易行、療效確切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方法。課題組經(jīng)多中心、大樣本、隨機方法研究,并
以安慰劑穴位敷貼進行對照觀察,結果表明天灸治療組遠近期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遠期療效(總有效率85.5%)優(yōu)于近
期療效(總有效率60.6%),且復發(fā)率亦低于對照組。
1.定義
天灸治療支氣管哮喘技術是廣東省中醫(yī)院針灸科專家組在古籍記載的基礎上,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規(guī)范出來
的一項技術,對支氣管哮喘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2.適應癥與禁忌癥
適應癥:
符合“支氣管哮喘”西醫(yī)診斷及中醫(yī)“哮證”緩解期和發(fā)作期屬“寒哮證”,排除有禁忌癥的患者。
禁忌癥:
(1)合并有嚴重的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疾病者;
(2)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或病情劃分為重度、危重患者;
(3)孕婦、血證、發(fā)熱及皮膚對藥物特別敏感者。
3.治療原理
天灸療法通過藥物敷貼穴位,使藥物由表及里,循經(jīng)內達臟腑,以調節(jié)氣血陰陽、扶正祛邪,體現(xiàn)內病外治之功,
起到溫肺行氣、祛痰平喘的作用。選用膀胱經(jīng)背腧穴及任脈穴位來治療,選穴依據(jù)是:
(1)哮證與肺脾腎相關的中醫(yī)病機;
(2)膀胱經(jīng)背部穴位和任脈穴主治特點和性能;
(3)遠近和前后配穴原則;
(4)三組穴位均有補益肺脾腎、理氣平喘的作用,多組交替防止單一穴位刺激所致皮損及穴位耐受現(xiàn)象出現(xiàn)。
臨床研究表明該方法可明顯改善支氣管哮喘癥狀,調整呼吸運動,增強抗過敏性,同時亦調整了呼吸通道的阻力
和呼吸膜的通透性,從而改善肺功能?,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天灸可加快外周循環(huán),促進免疫細胞的再循環(huán)及向淋巴組織移動,
增強對局部免疫反應的誘導和巨嗜細胞的吞噬功能;IgE是哮喘特異性體質標志,該療法可使哮喘患者IgE顯著下降。
4.臨床技術操作
(1)藥物的準備:
以清代《張氏醫(yī)通》治療哮喘方為基礎,將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按4∶4∶1∶1的比例共研成細末,過80目
篩,用時以老姜汁(將老姜洗凈去皮,用石磨磨碎,再用紗布包裹適量磨碎的姜,人工絞汁過濾,不用粉碎機,防止機
器產(chǎn)熱,導致姜汁變質。并將姜汁保持在4~8攝氏度環(huán)境中,隨用隨取)調和(約8g藥末用9ml姜汁)成1×1×1cm3大
小的藥餅,用5cm2膠布貼于穴位上。
(2)取穴:
哮證病位在肺,發(fā)病與外邪侵襲及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因此選用膀胱經(jīng)背俞穴及任脈穴。
第一組穴位:肺俞、胃俞、志室、膻中。
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俞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志室位于腰部第二腰椎
棘突下,旁開3寸;膻中為位于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第二組穴位:風門、膏肓、脾俞、天突。
風門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膏肓俞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脾俞位于背部第十一胸
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天突位于頸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第三組穴位:腎俞、定喘、心俞、中脘。
定喘穴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心俞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腎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
突下,旁開1.5寸;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
3組穴位相配均有補益肺脾腎、理氣平喘的功用。背部俞穴均取雙側,1次1組,3組交替使用。
(3)貼藥
下面以第二組穴位為例,示范天灸貼藥的過程。
將藥物貼于穴位上,每次貼藥1個小時,10天貼1次,治療3個月,共9次。
5.技術要領
(1)天灸散藥物配制的比例應該為: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4∶4∶1∶1;
(2)藥粉予以姜汁調配應干濕適度,每8g藥粉加入9ml姜汁;
(3)藥物大小、形態(tài)應一致,制成1×1×1cm3大小的藥餅;
(4)選穴要準確;
(5)每次貼藥時間應該保證1小時。
6.注意事項
(1)最佳敷貼時間為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
(2)敷貼藥物即做即貼,保證藥物有效成分少揮發(fā)。做完的藥物馬上使用,30分鐘后棄用;
(3)在貼藥當日戒煙酒、辛辣、海鮮、蘑菇、牛肉、韭菜等易致化膿食物,并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及進行冷水?。?/p>
(4)天灸療法,又稱之發(fā)泡灸。治療后局部皮膚出現(xiàn)紅暈、輕度紅腫、小水泡、輕度熱痛感屬正?,F(xiàn)象??赡?/p>
的不良反應:局部皮膚嚴重紅腫、大水泡、潰爛、疼痛,皮膚過敏,低熱。貼藥后局部皮膚紅腫,無明顯不適可不予以
處理,但自覺瘙癢、灼痛等明顯不適,可外涂皮炎平霜、皮寶霜、皮康霜等減緩刺激;局部皮膚水泡,應穿著柔軟衣服,
或外覆蓋紗布,避免摩擦水泡,防治破損,外涂以氧化鋅油、寶膚靈、萬花油等燙傷軟膏。水泡潰破者應避免抓撓,保
護創(chuàng)面,外涂搽紅藥水、紅霉素軟膏、金霉素軟膏等消炎,防止感染,可適當予以珍珠層粉、云南白藥涂抹促使創(chuàng)口愈
合。全身皮膚過敏,可自服抗過敏藥物:息斯敏、敏迪、撲爾敏、賽庚啶等,全身過敏癥狀嚴重或伴有發(fā)熱,建議前往
醫(yī)院診治。
天灸療法操作安全、方便、無副作用,且費用較為低廉,能被廣大患者接受,可減少支氣管哮喘病人的復發(fā)情況,
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其醫(yī)療費用,具有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意義。
Ⅱ參考資料
(一)病因病理
1.西醫(yī)對本病的認識
該病的病因還不十分清楚,大多認為是與多基因遺傳有關的疾病,同時受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雙重影響。
許多調查資料表明,哮喘患者親屬患病率高于群體患病率,并且親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嚴重,其
親屬患病率也越高。哮喘患兒雙親大多存在不同程度氣道反應性增高。目前,哮喘的相關基因尚未完全明確,但有研究
表明存在有與氣道高反應性、IgE調節(jié)和特異性反應相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在哮喘的發(fā)病中起著重要作用。
環(huán)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發(fā)因素,包括吸入物如:塵螨、花粉、真菌、動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氣等各種特異和
非特異性吸入物:感染,如細菌、病毒、原蟲、寄生蟲等;食物,如魚、蝦蟹、蛋類、牛奶等;藥物,如普萘洛爾(心
得安)、阿司匹林等;氣候變化、運動、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發(fā)因素。
病理:疾病早期,因病理的可逆性,肉眼觀解剖學上很少器質性改變。隨著疾病發(fā)展,病理學變化逐漸明顯。肉眼
可見肺膨脹及肺氣腫,肺柔軟疏松有彈性,支氣管及細支氣管內含有粘稠痰液及粘液栓。支氣管壁增厚、粘膜腫脹充血
形成皺襞,粘液栓塞局部可發(fā)現(xiàn)肺不張。顯微鏡下可見氣道上皮下有肥大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
胞與中性粒細胞浸潤。氣道粘膜下組織水腫,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氣管內分泌物貯留,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纖毛上皮
剝離,基底膜露出,杯狀細胞增殖及支氣管內分泌物增加等病理改變。若哮喘長期反復發(fā)作,表現(xiàn)為支氣管平滑肌肌層
肥厚,氣道上皮細胞下纖維化等,致氣道重構和周圍肺組織對氣道的支持作用消失。
2.中醫(yī)對本病的認識
哮病的發(fā)生,為宿痰內伏于肺,每因外感、飲食、情志、勞倦等誘因而引觸,以致痰阻氣道,肺失肅降,氣道攣急。
⑴外邪侵襲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失于表散,邪蘊于肺,壅阻肺氣,氣不布津,聚液生痰。或吸入風媒花粉、煙
塵、異味氣體等,影響肺氣的宣發(fā),以致津液凝聚,痰濁內蘊。
⑵飲食不當貪食生冷,寒飲內停,或嗜食酸咸甘肥,積痰蒸熱,或因進食海羶魚蟹蝦等發(fā)物,而致脾失健運,飲
食不歸正化,痰濁內生,上干于肺。由于個體素質的差異,對不同食物致病的敏感性亦有區(qū)別,古有“食哮”、“魚腥
哮”、“鹵哮”、“糖哮”、“醋哮”等名。
⑶體虛病后體質不強,或病后體弱,如幼年患麻疹、頓咳,或反復感冒,咳嗽日久等,以致肺氣虧虛,陽虛陰
盛,氣不化津,痰飲內生;或陰虛火盛,熱蒸液聚,痰熱膠固。體質不強多以腎虛為主,而病后所致者多以肺脾虛為
主。
(二)診斷標準
1.診斷標準
參照1997年第二次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學分會全國哮喘會議(青島)上提出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華結核和
呼吸雜志,1997;(5):261~265]。
(1)反復發(fā)作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和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
感染、運動有關。
(2)發(fā)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上述癥狀可經(jīng)治療后緩解或自行緩解。
(4)癥狀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體征),應至少具備以下一項試驗陽性。
①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
②支氣管擴張試驗陽性[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0)增加15%以上;且FEV1.0增加絕對值>200ml]。
③最大呼氣流量(PEF)日內變異率或晝夜波動率≥20%。
(5)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悶、咳嗽。
2.分期標準
參照1997年第二次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學分會全國哮喘會議(青島)上提出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華結核和
呼吸雜志,1997;(5):261~265]。
(1)急性發(fā)作期:氣促、咳嗽、胸悶等癥狀突然發(fā)生,常有呼吸困難。(2)緩解期:經(jīng)過治療或未經(jīng)治療癥狀、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到急性發(fā)作前水平,并維持4周以上。
3.病情分度標準:
(1)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病情分度:
①輕度:步行、上樓時氣短,可平臥,講話連續(xù)成句,呼吸頻率輕度增加,無輔助呼吸肌活動和三凹征,雙肺聞
及散在哮鳴音,無出汗,可有焦慮或尚安靜,脈率<100次/分,使用β2激動劑后PEF占正常預測值或本人平素最高值
>70%,PaO2正常,PaCO2<40mmHg,SaO2>0.95。
②中度:稍事活動氣短,喜坐位,講話常有中斷,呼吸頻率增加,可有輔助呼吸肌活動和三凹征,雙肺聞及響亮、
彌漫哮鳴音,有出汗,時有焦慮或尚安靜,脈率100~120次/分,使用β2激動劑后PEF占正常預測值或本人平素最高
值50%~70%,PaO260~80mmHg,PaCO2<40mmHg,SaO2>0.95。
③重度:休息時氣短,端坐呼吸,講話單字,呼吸頻率常>30次/分,常有輔助呼吸肌活動和三凹征,雙肺聞及
響亮、彌漫哮鳴音,大汗淋漓,常有焦慮或尚安靜,脈率>120次/分,使用β2激動劑后PEF占正常預測值或本人平
素最高值<50%或100升/分鐘或作用<2小時,PaO2<60mmHg,PaCO2>45mmHg,SaO2≤0.90。
④危重:不能講話,胸腹矛盾運動減弱、乃至無,嗜睡或意識模糊,脈率>120次/分或脈率變慢或不規(guī)則。
(2)哮喘非急性發(fā)作期病情分度:
①間歇發(fā)作:間歇出現(xiàn)癥狀,<每周1次短期發(fā)作(數(shù)小時~數(shù)天),夜間哮喘癥狀≤每月2次,發(fā)作期間無癥狀,
肺功能正常,PEF或FEV1≥80%預計值,PEF變異率<20%。
②輕度:癥狀≥每周1次,但<每天1次,發(fā)作可能影響睡眠和活動,夜間哮喘癥狀>每月2次,PEF或FEV1≥80%
預計值,PEF變異率20%~30%。
③中度:每日有癥狀,發(fā)作影響睡眠和活動,夜間哮喘癥狀>每周1次,PEF或FEV1>60%,<80%預計值,PEF
變異率>30%。
④重度:癥狀頻繁發(fā)作,夜間哮喘頻繁發(fā)作,嚴重影響睡眠,體力活動受限,PEF、FEV1<60%預計值,PEF變異
率>30%。
4.鑒別診斷
(1)心源性哮喘
支氣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發(fā)病年齡多于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發(fā)病多于40歲以后發(fā)病病史家族病史或個人過敏病史、哮喘發(fā)作史,無心臟病史一般無過敏病史,有高血壓性、冠狀動脈
硬化性、梅毒性心臟病或二尖瓣狹窄病史發(fā)作期間任何時間可發(fā)作,多于深秋或冬春季節(jié)發(fā)作常在夜間出現(xiàn)陣發(fā)性呼吸困難肺部體征雙肺彌漫性干啰音雙肺底較多濕啰音心臟體征正常左心增大,心動過速,奔
馬律,心瓣膜器質性雜音X線檢查肺野清晰或肺氣腫征肺瘀血,左心增大藥物療效支氣管解痙藥有療效洋地黃、氨茶堿、嗎啡有效(3)支氣管肺癌中央型肺癌由于腫瘤壓迫導致氣管狹窄或伴發(fā)感染時,可出現(xiàn)喘鳴或類似哮喘樣呼吸困難、肺部
可聞及哮鳴音。但肺癌的呼吸困難及喘鳴癥狀進行性加重,常無誘因,咳嗽可有血痰,痰中可找到癌細胞,胸部X線攝
片、CT或MRI檢查或纖支鏡檢查??擅鞔_診斷。
(4)變態(tài)反應性肺浸潤見于熱帶性嗜酸細胞增多癥、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浸潤、多源性變態(tài)反應性肺泡炎等。
致病原為寄生蟲、原蟲、花粉、化學藥品、職業(yè)粉塵等,多有接觸史,癥狀較輕,患者常有發(fā)熱,胸部X線檢查可見多
發(fā)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潤陰影,可自行消失或再發(fā)。肺組織活檢也有助于鑒別。
(三)其他療法
1.西醫(yī)治療
(1)藥物治療
①支氣管解痙藥
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簡稱β2受體激動劑)β2受體激動劑的用藥方法可采用手持定量霧化(MDI)吸入、
口服或靜脈注射。多用吸入法,可達到高濃度直接吸入氣道,作用迅速,全身副作用少,常用劑量為沙丁胺醇或特布他
林,每次噴200μg,每天3~4次,每次1~2噴。兒童或重癥患者可在MDI上加貯霧瓶(spacer),霧化釋出的藥物在瓶
中停留數(shù)秒,患者可從容吸入,并可減少霧滴在口咽部沉積引起刺激??诜?受體激動劑的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一般
用量2~2.5mg,每日三次,15~30分鐘上起效,維持4~6小時,但心悸、骨骼肌震顫等副作用較多。β2受體激動劑的
緩釋型及控制劑療效維持時間較長,用于防治反復發(fā)作性哮喘和夜間哮喘。注射用藥,用于嚴重哮喘,一般每次用量為
沙丁胺醇0.5mg,滴速2~4μg/min,由于易引起心悸,只在其他療法無效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辦公環(huán)境下的職業(yè)技能培訓策略
- 現(xiàn)代企業(yè)如何進行高效的稅務規(guī)劃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16.4.2科學記數(shù)法》聽評課記錄12
- 2025年度國際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合作合同范本
- 生產(chǎn)線優(yōu)化與作業(yè)效率飛躍
- 現(xiàn)代辦公軟件在企業(yè)管理中的應用與價值
- 現(xiàn)代職場競爭力報告設計與演講并行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5.2《統(tǒng)計的簡單應用》聽評課記錄
- 【基礎卷】同步分層練習: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課《古詩三首》(含答案)
- 電商平臺中女性用戶的消費心理研究
- 預應力錨索張拉及封錨
- 烤煙生產(chǎn)沿革
- GB 1886.22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嗎啉脂肪酸鹽果蠟
- 毛澤東思想課件-第七章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 公共關系效果的評估課件
- 建筑施工安全員理論考核試題與答案
- 高速公路用地勘測定界及放線定樁技術標書
- 建筑工程節(jié)后復工自查表
- 華萊士標準化體系
- 快捷smt全自動物料倉儲方案
- keysight眼圖和抖動噪聲基礎知識與測量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