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19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19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19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19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歷史試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1.5分,共21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文物是了解歷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歷史的是()A.B.C.D.2.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宋王室的一個歷世相傳的家訓,厥為優(yōu)待士大夫,永遠讓文人壓在武人的頭上?!边@反映了宋朝的治國策略是()A.強干弱枝 B.分解相權 C.民貴君輕D.重文輕武3.明清時期,適應平民欣賞趣味的戲曲、小說風靡全國,導致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A.市鎮(zhèn)經濟繁榮 B.文化專制松弛 C.外來文化影響 D.印刷技術進步4.中國歷史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的實踐活動主要有:成立同盟會,發(fā)動武昌起義,創(chuàng)建中華民國。這群人屬于()A.農民階級 B.資產階級維新派 C.地主階級 D.資產階級革命派5.1950年,彭德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如果讓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臺灣,它要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睍螅泄仓醒胱鞒龅闹卮鬀Q策是()A.抗美援朝 B.進軍西藏 C.挺進大別山 D.發(fā)動三大戰(zhàn)役6.《人民日報》真實記錄了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下列文章中最早刊登于《人民日報》的是()A.《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B.《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斗》C.《奮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征程上》D.《科學發(fā)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7.有學者認為,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經歷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動融入世界、與世界相互影響和相互適應等三個階段。其中“與世界相互影響和相互適應”階段始于()A.開放五口通商 B.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 C.創(chuàng)辦經濟特區(qū)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8.《法國通史簡編》的作者認為,古代法蘭克人的繼承制度是諸子平分土地。下列文獻可以佐證該觀點的是()A.《漢謨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凡爾登條約》 D.《人權宣言》9.從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實行改革。其直接目的是()A.擺脫民族危機 B.實現(xiàn)文明開化 C.變革幕府體制 D.恢復天皇權力10.《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他用數(shù)學的理論來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闡釋了電磁場理論。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是()A.牛頓 B.麥克斯韋 C.達爾文 D.愛因斯坦11.“和約在德國引起的深刻不滿,一開始便暴露了這個和約的脆弱性,這種不滿立即被法西斯分子所利用,對希特勒的崛起發(fā)揮了作用?!辈牧现械摹昂图s”是指()A.《凡爾賽和約》 B.《慕尼黑協(xié)定》 C.《北大西洋公約》 D.《歐洲聯(lián)盟條約》12.“他在最后歷史關頭把奧斯曼帝國從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命運中拯救出來,把一個君主神權國家演變成為一個立憲民主共和國?!辈牧现械摹八笔牵ǎ〢.華盛傾 B.玻利瓦爾 C.甘地 D.凱末爾13.“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蘇聯(lián)體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沒有什么成就可言?!毕铝懈母镏蟹仙鲜鲈u價的是()A.戈爾巴喬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C.赫魯曉夫改革 D.卡達爾改革14.下圖是主題為《“民主”推銷員》的漫畫。該漫畫揭示了“冷戰(zhàn)”結束后的美國A.繼續(xù)與俄羅斯爭奪世界霸權B.按照自身價值觀塑造世界C.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D.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5題9分,第16題9分,第17題11分,共29分。1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漢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集中出現(xiàn)在漢武帝時期。這些代表人物的許多活動及其成果,都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集大成的,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著巨大的、長久的影響。材料二唐太宗的獨特之處,是在治理國家上,對君主個人的局限性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比較講究統(tǒng)治的方式和方法?!陨喜牧暇幾愿柿亍蹲兙帧凡牧先滴醵辏?681年)六月,發(fā)布詔令:“鄭錦(經)既伏冥誅,賊中必乖離擾亂,宜乘機規(guī)定澎湖、臺灣。務期剿撫并用,底定海疆,毋誤事機?!薄幾园讐垡椭骶帯吨袊ㄊ贰氛埢卮穑?)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一例漢武帝時期“具有開創(chuàng)性、集大成”特點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果。(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太宗為避免“君主個人的局限性”而采取的舉措有哪些?(3)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朝“規(guī)定澎湖、臺灣”后設立的地方管轄機構的名稱,并簡述這一舉措的重大意義。(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國推動國家走向強盛的主要因素。1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臣等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將煙土切碎拋入石池,泡以鹽鹵,爛以石灰,統(tǒng)俟戳化成渣,于退潮時送出大海。遠近民人觀看者,無不肅然懔畏?!浴读謩t徐選集》材料二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摘自《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材料三中華民族從1840年以來,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所獲得的勝利是把“民族救亡”的百年命題最終打了個結。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勝利,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精神洗禮,是任何說教、任何精神財富都不可比擬的?!幾越鹨荒稀对⊙獦s光》請回答:(1)依據(jù)所學知識,分別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歷史事件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并說明兩者性質有何相似之處?(2)從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角度看,材料二與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什么關聯(lián)?(3)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4)綜合上述材料,在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奮斗歷程中,匯聚成了怎樣的民族精神?1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經濟的快速增長,使英國進入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富裕社會,可是社會忽視了公平分配的問題,在整個工業(yè)革命時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終處于貧困。——摘編自錢乘旦、劉金源主編《寰球透視:現(xiàn)代化的迷途》材料二(羅斯福)新政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銀行體系的改革、增強政府對生產的控制、開始建立社會安全網(wǎng)。——摘編自《劍橋美國經濟史》材料三二戰(zhàn)后,聯(lián)邦德國確立了福利國家的原則,社會保險的內容、范圍和功能大為擴充提高。到70年代后期,用于社會福利保險的開支幾乎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不斷加碼的社會保障系統(tǒng)已成了國家難以承受的經濟負擔。——摘編自丁建弘《德國通史》材料四改善民生要做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將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xù)增長的基礎上?!浴读暯娇倳浵盗兄匾v話讀本(2016年版)》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概述工業(yè)革命對英國社會的影響。(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政在工農業(yè)兩方面“增強政府對生產的控制”的主要措施。新政又是怎樣建立社會安全網(wǎng)的?(3)據(jù)材料三,歸納聯(lián)邦德國的“福利國家”制度有什么特色?該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4)綜合材料三、四,談談你對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保障制度的合理建議。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1.5分,共21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文物是了解歷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歷史的是()A.B.C.D.【答案】B【解析】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因為受戰(zhàn)亂、環(huán)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商朝多次遷都,到商王盤庚遷到殷。因此商朝又叫殷朝。B項符合題意;原始社會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會制造陶器和玉器,黑陶器、豬紋陶缽等,排除A項;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商鞅實行變法,商鞅方升是變法時頒布的標準量器。排除B項;秦朝廢除六國的貨幣,以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排除D項;故選擇B。2.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宋王室的一個歷世相傳的家訓,厥為優(yōu)待士大夫,永遠讓文人壓在武人的頭上?!边@反映了宋朝的治國策略是()A.強干弱枝 B.分解相權 C.民貴君輕D.重文輕武【答案】D【解析】依據(jù)題干“宋王室的一個歷世相傳的家訓,厥為優(yōu)待士大夫,永遠讓文人壓在武人的頭上。”結合課本所學可知,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xiàn),宋太祖推行“重文輕武”,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重文輕武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的情況發(fā)生,有利于政權的穩(wěn)固和社會的安定。D項符合題意。排除ABC三項,故選擇D。3.明清時期,適應平民欣賞趣味的戲曲、小說風靡全國,導致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A.市鎮(zhèn)經濟繁榮 B.文化專制松弛 C.外來文化影響 D.印刷技術進步【答案】A【解析】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明清時代的文學藝術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說創(chuàng)作大放異彩,戲劇表演也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4.中國歷史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的實踐活動主要有:成立同盟會,發(fā)動武昌起義,創(chuàng)建中華民國。這群人屬于()A.農民階級 B.資產階級維新派 C.地主階級 D.資產階級革命派【答案】D【解析】依據(jù)題干“成立同盟會,發(fā)動武昌起義,創(chuàng)建中華民國?!苯Y合課本所學可知,《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得到迅速傳播。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tǒng)一的革命組織,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1911年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發(fā)動了武昌起義;1911年是農歷辛亥年,被稱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建立中華民國。D項符合題意;農民階級發(fā)動過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排除A項;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了中國的戊戌變法,排除B項;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導了洋務運動,排除C項;故選擇D。5.1950年,彭德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如果讓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臺灣,它要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會后,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A.抗美援朝 B.進軍西藏 C.挺進大別山 D.發(fā)動三大戰(zhàn)役【答案】A【解析】根據(jù)材料“如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臺灣,它要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美國趁機出兵朝鮮,一直打到中國邊境,嚴重威脅我國的安全;美國第七艦隊開進中國臺灣海峽,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干涉我國內政,中朝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為了保家衛(wèi)國,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率領下,開赴朝鮮戰(zhàn)場,進行抗美援朝。A項符合題意。BCD三不合題意,故選擇A。6.《人民日報》真實記錄了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下列文章中最早刊登于《人民日報》的是()A.《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B.《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斗》C.《奮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征程上》D.《科學發(fā)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答案】B【解析】依據(jù)“最早刊登于《人民日報》”,結合課本所學可知,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編制了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執(zhí)行,1957年提前超額完成?!稙槿娴靥嵩缤瓿珊统~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而奮斗》應該刊登在1953——1957年之間。B項符合題意;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故《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應刊登于1970年,故排除A項;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大會上,科學發(fā)展觀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故CD兩項最早發(fā)生在2012年,排除CD兩項;故選擇B。7.有學者認為,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經歷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動融入世界、與世界相互影響和相互適應等三個階段。其中“與世界相互影響和相互適應”階段始于()A.開放五口通商 B.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 C.創(chuàng)辦經濟特區(qū)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答案】D【解析】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2001年12月,在經過長達15年艱難曲折的談判歷程后,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開拓了新空間。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8.《法國通史簡編》的作者認為,古代法蘭克人的繼承制度是諸子平分土地。下列文獻可以佐證該觀點的是()A.《漢謨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凡爾登條約》 D.《人權宣言》【答案】C【解析】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在凡爾登締結條約,即《凡爾登條約》。將查理曼帝國分為三個部分,長子洛塔爾從北到北海、從萊茵河下游的南部到意大利中部的一片土地,被稱為法蘭克王國。C項符合題意;《漢謨拉比法典》是西亞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制定,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排除A項;查士丁尼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時,把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編成了《查士丁尼法典》。排除B項;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了《人權宣言》,是指導革命的綱領。排除D項;故選擇C。9.從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實行改革。其直接目的是()A.擺脫民族危機 B.實現(xiàn)文明開化 C.變革幕府體制 D.恢復天皇權力【答案】A【解析】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19世紀中期,日本處于閉關鎖國的封建幕府統(tǒng)治之下,與外界隔絕,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接踵侵略日本,使日本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為了擺脫民族危機,富國強兵。日本政府實行明治維新。A項符合題意;實現(xiàn)文明開化、變革幕府體制是明治維新的內容,排除BC兩項;倒幕運動勝利的表現(xiàn)恢復天皇權力。排除D項;故選擇A。10.《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他用數(shù)學的理論來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闡釋了電磁場理論。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是()A.牛頓 B.麥克斯韋 C.達爾文 D.愛因斯坦【答案】B【解析】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麥克斯韋建立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并首先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用數(shù)學的理論來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闡釋了電磁場理論。B項符合題意;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是他的三大成就,排除A項;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出版了《物種起源》,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排除C項;愛因斯坦的主要貢獻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排除D項,故選擇B項。11.“和約在德國引起的深刻不滿,一開始便暴露了這個和約的脆弱性,這種不滿立即被法西斯分子所利用,對希特勒的崛起發(fā)揮了作用?!辈牧现械摹昂图s”是指()A.《凡爾賽和約》 B.《慕尼黑協(xié)定》 C.《北大西洋公約》 D.《歐洲聯(lián)盟條約》【答案】A【解析】依據(jù)材料“和約在德國引起的深刻不滿”,結合課本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簽訂了對德的《凡爾賽和約》,嚴厲懲罰了德國。導致德國人民的不滿。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分子,利用民眾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煽動復仇情緒,從而贏得廣泛的支持。A項符合題意;《慕尼黑協(xié)定》是英法德意簽訂的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條約,將綏靖政策推向頂峰。排除B項;《北大西洋公約》是美國冷戰(zhàn)政策在軍事方面的表現(xiàn),標志著資本主義陣營的形成。排除C項;為實行共同的外交、防務,歐洲一些國家簽訂《歐洲聯(lián)盟條約》,排除D項;故選擇A。12.“他在最后歷史關頭把奧斯曼帝國從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命運中拯救出來,把一個君主神權國家演變成為一個立憲民主共和國?!辈牧现械摹八笔牵ǎ〢.華盛傾 B.玻利瓦爾 C.甘地 D.凱末爾【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土耳其的領導人凱末爾領導了以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瓜分、捍衛(wèi)民族獨立主權和建立民族國家為目的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凱末爾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奧斯曼帝國6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和神權統(tǒng)治,建立了土耳其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民主共和國。D項符合題意;華盛頓領導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取得勝利,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排除A項;玻利瓦爾領導了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排除B項;一戰(zhàn)后,甘地領導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排除C項;故選擇D。13.“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蘇聯(lián)體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沒有什么成就可言?!毕铝懈母镏蟹仙鲜鲈u價的是()A.戈爾巴喬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C.赫魯曉夫改革 D.卡達爾改革【答案】C【解析】依據(jù)題干“……但在蘇聯(lián)體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沒有什么成就可言”結合課本所學可知,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魯曉夫擔任蘇聯(lián)領導人,開始進行改革。赫魯曉夫主要針對斯大林時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政治、經濟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沒有改變蘇聯(lián)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C項符合題意;1985年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lián)領導人后,進行改革。改革失敗導致蘇聯(lián)政治體制急劇變化,最終蘇聯(lián)解體。排除A項;勃列日涅夫改革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約,反而使蘇聯(lián)體制更加僵化。排除B項;卡達爾改革發(fā)生匈牙利,取得過一定成就。排除D項;故選擇C。14.下圖是主題為《“民主”推銷員》的漫畫。該漫畫揭示了“冷戰(zhàn)”結束后的美國A.繼續(xù)與俄羅斯爭奪世界霸權B.按照自身價值觀塑造世界C.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D.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答案】B【解析】依據(jù)漫畫《“民主”推銷員》,美國把自己的“民主”推銷到“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烏克蘭”等國信息可知,美國力圖推銷其所謂的民主政治,到處干涉別國內政,企圖按自身價值觀塑造世界,建立以自己為主導的地區(qū)和世界秩序,B項符合題意;D項不合題意;“冷戰(zhàn)后”美蘇爭霸結束,美國與俄羅斯爭奪世界霸權在漫畫的信息無法體現(xiàn),排除A項;漫畫美國力圖推銷其所謂的民主政治,到處干涉別國內政,企圖建立單極世界,排除C項;故選擇B。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5題9分,第16題9分,第17題11分,共29分。1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漢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集中出現(xiàn)在漢武帝時期。這些代表人物的許多活動及其成果,都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集大成的,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著巨大的、長久的影響。材料二唐太宗的獨特之處,是在治理國家上,對君主個人的局限性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比較講究統(tǒng)治的方式和方法。——以上材料均摘編自甘霖《變局》材料三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發(fā)布詔令:“鄭錦(經)既伏冥誅,賊中必乖離擾亂,宜乘機規(guī)定澎湖、臺灣。務期剿撫并用,底定海疆,毋誤事機。”——摘編自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一例漢武帝時期“具有開創(chuàng)性、集大成”特點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果。(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太宗為避免“君主個人的局限性”而采取的舉措有哪些?(3)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朝“規(guī)定澎湖、臺灣”后設立的地方管轄機構的名稱,并簡述這一舉措的重大意義。(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國推動國家走向強盛的主要因素?!敬鸢浮浚?)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地方政權之間相互了解與往來,直接推動了陸上絲綢之路的形成,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2)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廣納賢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3)臺灣府。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臺灣的社會經濟發(fā)展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4)優(yōu)秀人才的突出貢獻;統(tǒng)治者個人才能和品德;政府加強對邊疆的管轄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依據(jù)材料一“西漢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集中出現(xiàn)在漢武帝時期。這些代表人物的許多活動及其成果,都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集大成的”結合課本所學可知,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地方政權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直接推動了陸上絲綢之路的形成,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2)依據(jù)材料二“唐太宗的獨特之處,是在治理國家上,對君主個人的局限性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比較講究統(tǒng)治的方式和方法。”結合課本所學可知,唐太宗在位20多年,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廣納賢才,知人善用;在政治上,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3)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規(guī)定管轄澎湖、臺灣。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臺灣的社會經濟發(fā)展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4)依據(jù)材料一西漢時期的張騫通西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得出:優(yōu)秀人才的突出貢獻;由材料二唐太宗統(tǒng)治實行虛心納諫、政策措施,促成唐朝的繁榮,得出:統(tǒng)治者個人才能和品德;由材料三清朝設置臺灣符,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得出:政府加強對邊疆的管轄等。1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臣等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將煙土切碎拋入石池,泡以鹽鹵,爛以石灰,統(tǒng)俟戳化成渣,于退潮時送出大海。遠近民人觀看者,無不肅然懔畏?!浴读謩t徐選集》材料二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摘自《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材料三中華民族從1840年以來,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所獲得的勝利是把“民族救亡”的百年命題最終打了個結。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勝利,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精神洗禮,是任何說教、任何精神財富都不可比擬的。——摘編自金一南《浴血榮光》請回答:(1)依據(jù)所學知識,分別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歷史事件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并說明兩者性質有何相似之處?(2)從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角度看,材料二與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什么關聯(lián)?(3)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4)綜合上述材料,在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奮斗歷程中,匯聚成了怎樣的民族精神?【答案】(1)鴉片泛濫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權利益遭到踐踏。都具有反侵略斗爭的性質。(2)材料二中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材料三中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3)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4)勇于反抗外來侵略,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而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等?!窘馕觥浚?)依據(jù)材料一“臣等將夷船繳到煙土二萬余箱在粵銷毀,……將煙土切碎拋入石池”可知反映的是銷毀鴉片。結合課本所學可知,工業(yè)革命后,英國為了把中國變?yōu)榈纳唐穬A銷市場、原料掠奪地,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泛濫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威脅到中國的統(tǒng)治,統(tǒng)治者開始了銷毀鴉片;由材料二“……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摘自《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可知反映的是五四運動。結合課本所學,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權利益遭到踐踏。消息傳到中國,引發(fā)北京學生發(fā)起了五四運動;銷毀鴉片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由此可知兩者都具有反侵略斗爭的性質。(2)依據(jù)第一問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運動;由材料三“中華民族從1840年以來,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所獲得的勝利是把‘民族救亡’的百年命題最終打了個結?!笨芍从车氖切轮袊某闪?。結合課本所學可知,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3)依據(jù)材料三“中國革命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勝利,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精神洗禮”可知是對中華民族的影響。結合課本所學可知,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4)依據(jù)前面的材料,英國侵略中國,中國人民進行銷煙斗爭;面對外交的失敗,中國學生掀起了五四運動,得出中國無產階級在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奮斗歷程中,中國人民勇于反抗外來侵略,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而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等。1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經濟的快速增長,使英國進入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富裕社會,可是社會忽視了公平分配的問題,在整個工業(yè)革命時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終處于貧困?!幾藻X乘旦、劉金源主編《寰球透視:現(xiàn)代化的迷途》材料二(羅斯福)新政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銀行體系的改革、增強政府對生產的控制、開始建立社會安全網(wǎng)?!幾浴秳蛎绹洕贰凡牧先?zhàn)后,聯(lián)邦德國確立了福利國家的原則,社會保險的內容、范圍和功能大為擴充提高。到70年代后期,用于社會福利保險的開支幾乎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不斷加碼的社會保障系統(tǒng)已成了國家難以承受的經濟負擔?!幾远〗ê搿兜聡ㄊ贰凡牧纤母纳泼裆龅奖M力而為、量力而行,……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將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xù)增長的基礎上?!浴读暯娇倳浵盗兄匾v話讀本(2016年版)》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概述工業(yè)革命對英國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