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花燈戲的生態(tài)發(fā)展和傳承_第1頁
張家界花燈戲的生態(tài)發(fā)展和傳承_第2頁
張家界花燈戲的生態(tài)發(fā)展和傳承_第3頁
張家界花燈戲的生態(tài)發(fā)展和傳承_第4頁
張家界花燈戲的生態(tài)發(fā)展和傳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家界花燈戲的生態(tài)發(fā)展和傳承張家界市第一中學陳鋒

張家界天門小學齡石成(摘要)花燈戲是一個有著自身獨特發(fā)生、發(fā)展形態(tài)的劇種。張家界花燈是一種非常有趣、極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性小戲曲。每逢春節(jié),張家界各鄉(xiāng)各村的花燈隊伍便云集城里,每到一處,登臺演唱,會引來千百群眾圍觀,一人唱,萬人和。臺上演員全身投入,臺下觀眾如癡如醉,笑聲不絕,有如著魔一般。張家界花燈戲表現內容豐富、音樂形式多樣、表演風格獨特、觀眾面廣的特征。本文從花燈戲的生成、特征、藝術表現等幾個方面對其形態(tài)特征做了探討。搶救、保護與傳承張家界花燈戲,對于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促進土家族民俗藝術活動及其張家界的原生態(tài)旅游,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學術價值。研究目的1.1花燈戲的起源花燈戲源于巴渝歌舞,張家界花燈戲從川東巴國故地——今鄂西一帶土司區(qū)傳來。理由是清同治初張家界(大庸)永定縣令王日修在反復觀看并研究了大庸花燈之后,做了一首土家竹枝詞《小南京詞》,是為佐證:登臺也喜唱南詞,一闋桃花感舊時??上О陀咫s歌舞,夏生妙諦未全窺。這首詞至少講了兩條線索:一是“南詞”,二是“桃花扇”。據考,“南詞”現流傳于鄂西長陽、五峰、恩施一帶,其源頭可能是皇家宮廷音樂(南明王朝)而“桃花”當指明末清初傳入容美土司的孔尚任戲劇《桃花扇》。而定根土司區(qū)內的“南詞”、“桃花”舞曲,既淵源于古代巴人民間音樂唱腔,又吸收了地方土家族的舞樂特色,故被稱為“巴渝雜歌舞”。王日修認定大庸花燈就是一種“巴渝雜歌舞”,這恰恰符合大庸土家與鄂西土家同宗同源同支脈的民族源本融合之說。張家界永定花燈源于何時?但據清朝同治八年(1869)《續(xù)修永定縣志》卷六《風俗志》載:“歲時初三日后,城鄉(xiāng)盛鼓吹,扮魚龍、獅子、花燈諸戲。而初九曰上久,十三曰上元,十五元宵尤盛氣由此可知,早在清朝同治之前,永定花燈即在張家界市區(qū)城鄉(xiāng)盛行。據花燈老人口傳,清代晚期,張家界中湖鄉(xiāng)有覃氏兄弟玉龍玉鳳常去四川販鹽,途中見許多花燈演出,時間一長,學會了不少詞、曲、調,回鄉(xiāng)后收徒授藝,使花燈在張家界流傳開來。花燈戲來自民間,劇本人物少,情節(jié)比較簡單,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調的特點,歡快明朗,表演動作活潑風趣,歌舞味很濃,多以表現生活的小喜劇見長,充滿了泥土的芬芳?;粼谛纬闪溯d歌載舞的形式以后,藝人們經過多年實踐,將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和民間武術加以藝術加工,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了風格不同的文、武花燈。文花燈秀麗灑脫,武花燈健美剛勁。由于永定花燈是由一丑一旦各持一把折扇,按唱詞敘述散事情節(jié)且歌且舞地進行戲劇性的表演,動作溫文爾雅,極少摸、爬、滾、打的激烈場面,故被人稱之為“文花燈”。張家界永定花燈因在永定區(qū)城鄉(xiāng)流傳久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故擅演花燈的藝人甚多,僅老一輩出類拔萃的花燈藝人就有數僅有十名。1.2研究目的1.1.1讓社會了解張家界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藝術和民間體育活動,了解張家界民間土家族節(jié)日習俗,感受土家族的風土人情。1.1.2尊重張家界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激發(fā)對少數民族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社會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1.1.3開發(fā)張家界花燈戲的健身娛樂、健心、旅游等社會價值和文化特征對1.1.4進一步提高張家界張家界花燈戲和藝術性和推動原生態(tài)旅游發(fā)展的積極作用。研究方法2.1研究方法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訪問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方法,概述了張家界花燈戲的起源和發(fā)展,對流行于張家界(大庸)土家族傳統(tǒng)文化藝術花燈戲的健身娛樂價值和文化特征進行分析了研究。研究表明,張家界花燈戲存在大量原生態(tài)元素,具有自然、樸素、原始的美,值得積極加以妥善保護與開發(fā)。2.1.1文獻資料研究法通過查閱“教育科研網”、“百度網”、“中國基礎教育期刊全文數據庫”、“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會官方網站”、發(fā)布的學術論文和專業(yè)行業(yè)資料,以及查閱有關民族教育最新文獻、研究成果,以把握方向、掌握規(guī)律、取長補短;同時了解湘西北張家界相關對花燈戲文化藝術研究。2.1.2調查訪問研究法開展書面問卷調查和實地訪問。張家界地區(qū)市民、學生對花燈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識;訪問張家界(沅古坪、大坪、中湖、桑植瑞塔鋪、湘西自治州永順、龍山土家族少數民族生活區(qū),人民從事民族文藝花燈戲活動情況。2.1.3行動研究法參與研究的人員,根據自身工作特點和特長,結合當地的民間民族文化的實際情況,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從而進行實證性的行動研究與實踐檢驗,以總結經驗、探討規(guī)律,增強開展民族文化藝術活動的的實效性。傳承民族優(yōu)秀的體育文化。結果與分析3.1研究結果3.1.1傳統(tǒng)表演程序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張家界花燈戲的傳統(tǒng)表演程式有一定的規(guī)范化的身、手、步、扇功法,且都有一個漂亮的名稱。如身法有:河鷹展翅、風擺楊柳、嫦娥奔月、美女臥蕉、乳燕戲水、魁星點斗、觀音坐蓮、降龍伏虎、金雞獨立、蜻蜓點水、騎馬推車、描容整妝、懷中抱月等數十種。手法名稱有:蘭花手、鳳頭指、柳葉掌、鴛鴦手等。步法有:丁子步、踏步、云步、雞仔步、齊步、啟步、踢腿、攢步等。扇子功有:雪花蓋頂、鴛鴦戲水、描龍繡鳳、蝴蝶雙飛、紫燕穿柳、荷葉映日、玉掌托盤等。3.1.2表演特點張家界花燈戲的特點是演員少(一丑一旦),道具少(兩把折扇、一支牧笛、一根馬鞭),樂器少(大筒一把、鼓一面、大、小鑼各一、缽兩對)場地小(一方木桌);唱詞源于民間,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曲調婉轉悠揚,既有江南絲竹婉約之韻,又不失土家峒蠻俚俗之音,“咦兒呀得喂”是每出花燈曲目必用之襯詞;表演動作載歌載舞,粗狂中透出土家山寨的泥土芬芳;有廣泛的群眾性,每盤花燈演出時,圍觀群眾少則幾十,多則成百上千。臺上兩人表演,臺下數十人幫腔。3.1.3調查結果在張家界市區(qū)對市民、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圍繞花燈戲,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調查內容有認識花燈、對花燈戲的文化了解、對花燈的喜歡度、是否會花燈戲的技能等四個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為85.5%知道有花燈戲,81.5%的看過花燈表演,18.5%喜歡花燈戲藝術,3%的人接觸過花燈戲。2013年、2014年參加全國健美操比賽間,調查了100人來自全國的教練員和運動員,競沒有一位知道張家界花燈戲這樣的民間文化藝術。3.2研究分析花燈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它在張家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與陽戲、氣功并稱為張家界“三絕”,可謂家喻戶曉。無論是老人,頑皮小童,還是青壯男女,都能知曉。為什么這種下里巴人的歌舞小戲能在本地深深扎根并形成狂歡節(jié)一般的文化現象呢?這恐怕和它有如下幾個特點是分不開的:3.2.1娛樂性花燈是民間藝術,多由農民或街巷市民自發(fā)組織,平日事農經商,春節(jié)期間,它才露面。尤其是元宵那天,城里每年都要舉行燈會,各路花燈紛紛出馬,唱擂臺賽,四鄉(xiāng)農民涌進城里,人山人海,通宵達旦,猶如慶??駳g節(jié)。娛樂性是張家界花燈戲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3.2.2地域性花燈自傳入張家界以后,經過長期加工演變、錘煉提升,已經成了本土民間最為喜聞樂見的表演藝術,它一直被眾多的愛好者自覺傳唱,深入城鄉(xiāng),且少能外滲?;粞莩仓幌抻趶埣医绫镜?,從不外出,這使它顯得較為封閉,地域性很強。而很強的地域性更能讓張家界人自我陶醉,終全成為一種地方文化經典而升值。3.2.3大眾性花燈是大眾性的事業(yè)。真正登臺表演的,只有一旦一丑,但演員身邊還有鼓師、鑼師、鈸師等六七人,演員臺上載歌載舞。樂師們臺下伴樂伴唱。一出花燈戲的完整表演,需要大眾共同協(xié)作才能完成。另外,張家界人民有看花燈的嗜好,大眾參與意識也正是張家界人民對花燈感情深厚的一大原因。亦可見花燈在張家界有著相當深厚的群眾基礎。3.2.4隨意性張家界花燈戲不同于京劇、越劇等大型正規(guī)劇種,它規(guī)模小,簡便易行,勿需舞臺布景,也勿需好大場地,商店柜臺、街頭小巷、臨時露臺即可表演。只要花燈隊擺開架勢,樂聲一起,旦丑朱唇輕啟,百姓馬上會蜂擁而全,即興捧場。甲地表演完畢,又可馬上流動到乙地進行表演。而圍觀群眾則又會潮水般追隨而去,非常隨意。結論與建議4.1結論4.1.1張家界花燈戲是一門綜合藝術張家界花燈戲不只是一種民族歌舞,而是一種包含文學、音樂、舞蹈、表演、美術、服裝等藝術在內的中國地方戲劇,而是一門綜合藝術。張家界花燈戲的形成,是集體勞動的成果,張家界花燈戲作為一種地域戲劇藝術種類。它既具有戲劇藝術的一般審美特征,符合一般規(guī)律,又具有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征。4.1.2花燈戲的傳承要注重保護原生態(tài)元素,保留其藝術感染力。在重新認識張家界花燈戲的價值和張家界花燈發(fā)展所面臨的歷史機遇的前提下,需要重新精心打造張家界花燈。要使文化品牌具有競爭力,必須具有民族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緊密相聯的。張家界花燈戲蘊含的是湘西北地區(qū)土家族神奇而獨特,質樸而粗獷的民族氣息,要在本土文化上大作文章,盡可能的挖掘和保留原生態(tài)元素,突出土家族民族特色和張家界地域特征,讓人們在傳統(tǒng)藝術的感染下,產生對張家界和土家族文化的美好向往。4.1.3花燈戲是張家界城鄉(xiāng)廣為流傳的民族民間歌舞,是土家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張家界是世界級的旅游熱點,憑它那絕色的山水風光傲然于世。與此同時,張家界也應該大力炒作旅游文化,使山水資源與文化資源相得益彰。如果將張家界花燈藝術進行包裝,精心打造,完全可以使它登堂入室,直接進入游客的視線,為旅游文化添輝增色,這對張家界旅游經濟的提升將不無裨益。花燈戲固然不如現代的流行歌順耳,但是其中保留的文化韻味,張家界人自然會在花燈戲的民俗文化中找到創(chuàng)造的靈感。4.1.4借助校園陣地傳承張家界花燈戲近幾年,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活動開展的紅紅火火。張家界天門小學成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試點校,將張家界花燈戲編成徒手操引進到大課間中進行推廣,同時在學校的音樂課中進行張家界花燈戲的唱詞教學。目前張家界天門小學的全體師生對于張家界花燈戲學習與傳承正在火熱進行中。4.2建議4.2.1在張家界花燈戲的發(fā)展中,政府、相關部門、文化社團、學校和文化界人士應責無旁貸地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