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中生代造山帶的發(fā)現(xiàn)_第1頁
華南中生代造山帶的發(fā)現(xiàn)_第2頁
華南中生代造山帶的發(fā)現(xiàn)_第3頁
華南中生代造山帶的發(fā)現(xiàn)_第4頁
華南中生代造山帶的發(fā)現(xiàn)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南中生代造山帶的發(fā)現(xiàn)

一、碰撞型大地構造一些科學家認為,中國東南的中新世火山巖活動與波羅的海和南海下的西部侏羅紀和白牙砂巖有關。在這種格式中,南海岸的部分地區(qū)被認為是一個地臺,前寒武紀地體和古生代地體的特征被認為是一個地理平臺。如圖所示。一些學者一向知道,這種“地臺沉積物”在中生代造山作用期間受過變形并被花崗巖侵入.許靖華在1979年訪問中國期間,研究了中國的地質(zhì)圖.他提出也許可以按照碰撞型造山帶來解釋華南大地構造.概觀中國的1/400萬地質(zhì)圖,足以使人們相信華南的大地構造型式可以與阿巴拉契亞中部和南部相對比.四川東部和貴州北部的地質(zhì)圖,看起來很象賓夕法尼亞州和馬里蘭州的地質(zhì)圖.事實上,這兩個造山帶的全部構造分帶現(xiàn)象驚人地相似:成都一帶平臥的中生代地層與阿勒格尼高原的那些地層在大地構造上是相當?shù)?重慶周圍的狹長褶皺(圖2上的Ⅰ區(qū))可與谷與脊(ValleyandRidge)區(qū)的背斜與向斜恰當?shù)貙φ?貴州的褶皺和沖斷層(圖2的Ⅱ區(qū))使人聯(lián)想起阿巴拉契亞大谷地下古生界的變形作用.如果我們用阿巴拉契亞的下一個構造單元藍脊(BlueRidge)作為對比的模式,我們就得把碳酸鹽臺地(圖1)東南面的“前寒武系”解釋作仰沖到古生界之上.最后,中國中南地區(qū)和東南地區(qū)的變質(zhì)巖和深成巖可以與阿巴拉契亞的皮德蒙特(Piedmont)相對比.許靖華在《中國科學》的一篇特約稿中提出了這個推理假說(如果不是武斷的想法的話).這種想法得到了反響(例如朱夏).因此,在1985年,瑞士聯(lián)邦理工大學地質(zhì)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研究所開始了一項合作計劃來檢驗這個假說.華南已經(jīng)填制了1/20萬的地質(zhì)圖,有些地方完成了更大比例尺的地質(zhì)圖.但是,大地構造解釋受了“固定論”很大的影響.1985年我們安排了貴州省和湖南省的一次野外考察來檢查是否有另一種可能的解釋,幾個關鍵的地點我們都觀察到了.這篇文章即是我們第一年的野外調(diào)查后的初步結論.二、湘贛浙縫合帶中國南方與東南各省的地質(zhì)記錄與中南地區(qū)更靠內(nèi)部的各省的地質(zhì)記錄有明顯的不同.將這兩個不同地體分開的界線大部分沿著從杭州經(jīng)玉山到萍鄉(xiāng)(江西省)的鐵路線延伸,處于下伏有中新生界地層的河谷之中.這條界線向西南繼續(xù)延伸,位于貴州褶皺帶(圖2的Ⅱ區(qū))與其東南的花崗巖地體之間.我們推斷,這條線標明了一條縫合帶的蹤跡,我們把它稱為湘贛浙縫合帶,因為它的延伸跨過了湖南、江西和浙江.這條縫合帶以北和以西的內(nèi)部地區(qū)叫作揚子地體;其東南的地體稱為華南地體.1.巖石學和地質(zhì)特征這個地區(qū)下伏有大陸殼和一套從前寒武紀到新生代時期的沉積巖系.這個地體的北界是秦嶺縫合帶,它標志著中生代(印支期)揚子地體和中朝大陸碰撞的位置.西部邊界由揚子地體與西藏碰撞處的康滇縫合帶和揚子地體與松潘-甘孜地塊之間的龍門山?jīng)_斷帶標定.將揚子地體與華南地體分開的邊界線便是湘贛浙縫合帶.長江三峽剖面是揚子地體典型的震旦系剖面,這套地層主要包括有淺水沉積物和冰磧巖.向東南方向沉積深度變得更大,以致在地體的東南緣頁巖類沉積物占有更為重要的地位.古生代和早三疊世沉積物構成大陸架和大陸邊緣的幾乎連續(xù)不斷的沉積系列.雖然向求南方向常常在幾個時期的巖石中見到碳酸鹽沉積變?yōu)轫搸r相,但總的看來碳酸鹽沉積占主要地位.蒸發(fā)巖存在于寒武系和三疊系巖層內(nèi).三疊紀蒸發(fā)巖的分布限定了四川盆地中三疊紀后地層的非和諧褶皺的界線(圖2的Ⅰ區(qū)),而寒武紀蒸發(fā)巖的分布大致與貴州褶皺帶一致(圖2的Ⅱ區(qū)).古生代的地質(zhì)記錄表明了早泥盆世的氣下暴露期,陸相沉積物沉積在更老的海相沉積物之上.晚二疊世的加速沉降期的出現(xiàn)使得上二疊統(tǒng)放射蟲燧石覆于煤系之上.從云南延伸到廣西的滇桂區(qū)南部的二疊-三疊系沉積物包括了一個海下火山巖、火山碎屑巖、濁積巖與半遠洋頁巖的巨厚巖系.它們是弧后盆地中的典型沉積物.但是,正如下一節(jié)中我們將要討論的,目前我們尚不能肯定這個盆地究竟是揚子地體的邊緣盆地還是湘贛浙大洋另一側的華南地體的邊緣盆地.揚子地體的造山期后沉積物,即印支期磨拉石,包括砂巖、煤系和紅層,其時代由晚三疊世延續(xù)到新生代.它們是在陸相或海陸交互相環(huán)境中沉積的,在四川前陸盆地中總厚度超過4000m.在滇桂區(qū)中則常常見到火山巖和火山碎屑巖堆積.揚子地體上最使人迷惑難解的是板溪群(圖1中的“前寒武系”和圖2中的復理石推覆體).這個板巖和類復理石砂頁巖互層巖系中沒有大化石產(chǎn)出.包括有枕狀熔巖、輝長巖、橄欖巖、純橄欖巖與蛇紋巖的蛇綠巖在局部地區(qū)作為外來巖塊出現(xiàn).常常在較高山區(qū)出現(xiàn)的板溪群巖石,在低山地區(qū)被古生代碳酸鹽巖露頭所包圍,在幾個山頭頂上則有前寒武紀的花崗巖作為它們的頂蓋.假如這種無化石的巖石構成貴州褶皺帶的背斜核,它們就被解釋成震旦系沉積物之下的前寒武紀基底.然而,我們認為板溪群露頭是受了侵蝕的推覆體的殘留體,這些推覆體由東南方向沖斷到碳酸鹽臺地之上.板溪群巖石的意義的正確解釋乃是理解華南大地構造的關鍵所在.2.與重大成巖的地層和沉積相與揚子地體的連綿不斷的褶皺巖系截然不同,華南地體的造山前地層受到花崗巖的侵入,沿海各省的那些地層則主要作為中生代深成巖體的頂垂體出現(xiàn).這個地體可以根據(jù)其沉積歷史和構造歷史進一步劃分為湖南褶皺帶和沿海火山巖帶.(1)湖南褶皺帶在湖南省,縫合帶東南的前寒武紀震旦系地層主要由陸源碎屑巖組成,它們可能代表與揚子震旦系相當?shù)纳钏?在湖南中南部,下古生界包括厚的復理石濁積巖和含筆石頁巖,不整合地上覆著中泥盆統(tǒng)或上泥盆統(tǒng)陸源沉積.上古生界諸巖組主要是臺相沉積物、碳酸鹽、煤系和頁巖,類似于揚子地體的以碳酸鹽為主的巖系.湖南的造山期后地層是晚三疊世和更新的陸相紅層.(2)沿海火山巖區(qū)這個地區(qū)出現(xiàn)有前寒武紀片麻巖、角閃巖、大理巖和板巖,它們構成了縫合帶以南的前震旦紀基底.震旦紀沉積物主要是陸源的.稍微變質(zhì)的下古生界復理石濁積巖與含筆石板巖的巨厚巖系,出露于浙江省、福建省和廣東省,我們把它們稱為沿海變質(zhì)巖.局部地區(qū)厚度大于2000m的泥盆系石英巖和其它粗粒碎屑巖不整合地覆蓋在老地層上.石炭系、二疊系和三疊系下部包括淺水碳酸鹽巖、煤系、放射蟲燧石以及海相砂巖和粉砂巖.因此,它們的巖相發(fā)育類似于揚子區(qū)和湖南區(qū)的同時代沉積物.印支期后的沉積物主要是火山巖,其中包括中到酸性的火山巖流和火成碎屑巖以及火山碎屑砂巖和礫巖,其主要時代是侏羅紀.白堊系和新生界大都是紅層.三、蛇綠混雜帶的初步發(fā)現(xiàn)和初步結論把華南作為加里東期后地臺的經(jīng)典解釋顯然是不正確的.任紀舜在對于印支造山運動及其對中國大地構造演化的意義的強有力的分析中,已經(jīng)清楚地認識到華南的褶皺作用,而且還列舉了中生代時期變形作用的證據(jù).1980年,許靖華通過解閱地質(zhì)圖,推斷華南的變形作用是由于大陸碰撞造成的.他注意到了貴州東部和廣西西部超鎂鐵巖的產(chǎn)出,并指出“我們應該在這些超鎂鐵巖附近地區(qū)找尋一條縫合帶”.1985年夏天我們尋找了這條縫合帶,發(fā)現(xiàn)了這個地區(qū)碳酸鹽臺地之上,前寒武紀花崗巖之下的蛇綠混雜帶.現(xiàn)在我們持有這樣的假說:這個蛇綠混雜帶便是兩個小型巖石圈板塊——揚子地體和華南地體之間的縫合帶.這些蛇綠巖和板溪復理石被擠出了海溝并從湘贛浙縫合帶向西北仰沖.第二條縫合帶由沿海地區(qū)的變質(zhì)地體內(nèi)的不連續(xù)的超鎂鐵巖出露帶代表,它可以與阿巴拉契亞的帝王山帶相對比.李春昱等描述了這條“深斷裂帶從浙江省的麗水延伸到廣東的海豐,長約1100km,寬約20—50km,沿斷裂帶有零星出露的變質(zhì)中基性火山巖、硅質(zhì)巖和層狀鎂鐵質(zhì)與超鎂鐵質(zhì)巖石”.他們將麗水-海豐線性構造指定為古生代時期,暗示華南地體曾導致了兩個外來地體沿一條加里東消減帶的前印支期縫合作用.在下面幾節(jié)中,我們將依據(jù)初步的文獻調(diào)研和在貴州與湖南的野外觀察提出我們的初步結論.1.晚晚寒武統(tǒng)沉積的早期地球物理背景揚子地體以真沉積蓋層的薄皮變形構造為特征.構造運移方向是向北西方向,變形強度向南東方向逐漸增強.在這個地區(qū)中已經(jīng)識別出四個構造與自然地理單元,即成都平原、重慶山地、貴州褶皺帶和復理石推覆體單元.第五個單元,即滇桂褶皺帶(圖2的Ⅴ區(qū)),構成一個從南到北的邊沿帶的獨立構造單元.(1)成都平原和重慶丘陵下的滑脫變形作用這個紅盆地(圖2的Ⅰ區(qū))北邊以秦嶺為界,西邊以康滇體系為界,東南以貴州褶皺帶為界.成都區(qū)下伏著一個前陸盆地.若干鉆井已經(jīng)鉆穿了中生界地層.許靖華曾觀察過三疊紀蒸發(fā)巖的巖心,發(fā)現(xiàn)了盆地內(nèi)平臥的中生代沉積物之下的鹽層強烈變形的證據(jù).這種蒸發(fā)巖顯然起著滑脫層的作用,促進了揚子地體中生代蓋層的薄皮沖斷作用.重慶周圍低山地區(qū)的蒸發(fā)巖之后的地層插入了尖峭的褶皺中.具有近于垂直的兩翼的窄而長的背斜具有類似侏羅山型褶皺的變形式樣.這個紅盆地的變形作用發(fā)生在晚中生代時期,因為侏羅紀和早白堊世沉積都經(jīng)受了褶皺作用.(2)貴州褶皺帶這個褶皺帶的地層主要是古生代碳酸鹽巖,但是它們向東南逐漸變?yōu)轫搸r單位.薄皮變形作用的滑脫層顯然是中晚寒武紀的蒸發(fā)巖單位.背斜翼部常常見到斷層(見圖1).地球物理探測和鉆探的詳細調(diào)查,揭示了仰沖作用占主要地位.這些沉積蓋層的變形作用,從大地構造觀點來看可以與阿巴拉契亞的谷和脊區(qū)相對比,但遠不及阿爾卑斯的瑞士(Helvitic)推覆體變形強烈.這個帶的東南部鄰近板溪復理石出露的地方,受了褶皺的地層老于所推斷的滑脫層.最年輕的單位是上寒武統(tǒng)碳酸鹽巖,它在構造角礫巖和混雜帶中呈透鏡狀巖塊出現(xiàn).中寒武統(tǒng)是白云巖,它們無例外地都受到嚴重的破裂.貴州褶皺帶向東通過湖北、江西北部、安徽南部延伸到江蘇南部(圖2的Ⅳ區(qū)),在這里,秦嶺-大別山帶的向東延續(xù)部分被埋在來自東南方向的異地褶皺沖斷席之下.南邊的滇桂褶皺帶(圖2的Ⅴ區(qū))具有近東西的走向.以二疊-三疊紀時代為主的弧后巖石似乎由于自南而北的沖斷作用而已經(jīng)向北位移,它們對揚子地體而言可能是異地的.2.地中的白云巖貴州褶皺帶的東南面,靠近所推斷的縫合帶處是下伏有厚的無化石板巖與濁積巖巖系的山地地帶.它們屬于板溪群,并為人們認為是前寒武紀時期的(圖1).依據(jù)這種正統(tǒng)的解釋,這些復理石相的無化石地層構成了復背斜的核心.另一種解釋是,這些巖石可能是海溝沉積物,至少一部分與揚子的臺地碳酸鹽相當,它們可能在印支造山運動期間沖斷到碳酸鹽臺地的頂上.依據(jù)下述的觀察事實,我們采納了第二種解釋.(1)板溪復理石地層在構造運移過程中顯然受到了擠壓,并以陡傾斜軸面劈理為特點.如果復理石和古生代地層構成了原地的背斜與向斜,那么這兩者都應該有明顯的劈理.然而,事實上后者卻沒有或者只有很少劈理,而呈現(xiàn)出強烈的層理面剪切的證據(jù).(2)中寒武世地層在接近板溪露頭的地方,處處都受到破碎,其方式類似于北美西部路易斯仰沖體底部的脆性巖石.如果這些白云巖只是在原地地體中受到了和緩的褶曲,這種變形式樣是無法解釋的.另一方面,這種強烈的破裂作用易于用我們的假說做出解釋,即這些白云巖伏于板溪復理石推覆體下的沖斷面之下.推覆體的運動起了象推土機一樣的作用,把中上寒武系蒸發(fā)巖之上的古生界地層向北西方向推,形成了貴州帶的褶皺,同時,使滑脫層下的脆性白云巖變得十分破碎.(3)在梵凈山的東側,板溪復理石與中下寒武系之間顯然是斷層接觸,而梵凈山比周圍的貴州東部碳酸鹽地體高出了2500m.如果梵凈山的板溪群是類似于懷俄明落基山的大角山脈的受了仰沖的前寒武紀核心,那么這種差異上升量應該是4000或者5000m,而且我們也應該象大角與普德河盆地那樣找到被陸源碎屑充填了的造山期后盆地.事實上,梵凈山的板溪復理石以巨大的異地巖板的形式位于碳酸鹽地體的中部,形成了碳酸鹽臺地地層背斜之間的一個向形構造(Synform).(4)板溪復理石被一個蛇綠混雜帶構造上覆,而這個混雜帶又被梵凈山的前寒武紀花崗巖上覆著,在貴州東南部和廣西西北部的其它山地也有這種現(xiàn)象.整個的疊積形式顯然是從東南沖到碳酸鹽臺地上的沖斷層.這種構造序列可以與阿爾卑斯相類比,那里的奧地利阿爾卑斯推覆體(希爾沃賴塔花崗巖)沖斷到蛇綠混雜帶(亞羅薩疊瓦帶)之上,復理石推覆體(普累提高復理石)沖斷到碳酸鹽臺地(瑞士碳酸鹽)之上.在梵凈山觀察到的構造序列不能用仰沖大地構造理論來解釋.被前寒武紀花崗巖覆蓋著的復理石地體在湘贛浙縫合帶的北邊和西邊構成一個不連續(xù)的帶(圖2).我們持有這樣一種工作假說:它們都是一個巨大的推覆雜巖的侵蝕殘留體,可以與阿爾卑斯的前阿爾卑斯飛來峰相類比.板巖、濁積巖和蛇綠巖應該是由深海溝中擠出來的,而花崗巖可能位移了幾百公里,其故鄉(xiāng)可能在縫合帶東南的華南地體中.正如JohnRodgers的恰當闡述,位于褶皺了的梵凈山巖石象阿巴拉契亞的塔康飛來峰一樣位于一個褶皺了的碳酸鹽臺地之上.我們對梵凈山飛來峰的推斷,可能會展開一場爭論,這場爭論即使不延續(xù)到下一世紀也會延續(xù)到下個十年.現(xiàn)在一個中國-瑞士聯(lián)合地質(zhì)隊正在這個地區(qū)進行野外工作,收集解釋它們究竟是原地的還是異地的這個問題的證據(jù).3.蛇綠巖的地層配置湘贛浙縫合帶是由于在板巖和濁積巖中存在一條繼續(xù)的超鎂鐵質(zhì)外來巖塊的帶而識別出來的.湖南地質(zhì)局的107勘探隊已經(jīng)對長沙西面的黔陽附近地段作了詳細的填圖工作和全面的鉆井勘探.1985年夏季我們觀察了這個地區(qū)的露頭,得出了如下的認識.剛剛穿過貴州省界之后,在湖南黔陽附近的板溪群中發(fā)現(xiàn)了四個大的蛇綠巖巖板.最大的一個長27.5km,卻只有410m厚.這些巖板都是陡傾斜的,其中有的巖板具有完全的蛇綠巖序列:玄武巖/輝綠巖、輝長巖、斜長輝石巖、橄欖巖和純橄欖巖,巖系的頂面面向北西方向.為了找尋鉻鐵礦鉆進最大的巖板的鉆孔,揭示了巖板的透鏡狀形態(tài),在700m深的地方它減薄到露頭厚度的一半.勘探隊的地質(zhì)人員把這些蛇綠巖解釋為侵入板巖和濁積巖的侵入體,雖然他們也注意到這里并沒有侵入接觸和熱變質(zhì)現(xiàn)象.在露頭區(qū),一條斷層或者一條剪切帶把蛇綠巖和板溪復理石分開,類似于在梵凈山見到的相互關系.在一個露頭上的玄武巖/輝綠巖曾被認為是侵入的巖墻.然而,我們在氣孔狀玄武巖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變質(zhì)了的深海軟泥,因而把它看作是噴出到深海底的熔巖流.在江西玉山附近的一段縫合帶中,板溪群內(nèi)的外來巖塊不僅包括蛇綠巖,而且也有二疊紀的細碧巖和放射蟲巖(江西省地質(zhì)局1981年未發(fā)表資料).它們在混雜帶中的存在證實了我們關于楊子地體和華南地體印支期構造碰撞作用的推斷,再繼續(xù)向東,湘贛浙縫合帶由江山-紹興一線確定.雖然有些超鎂鐵巖間或出現(xiàn),但混雜帶大部分被白堊紀乃至更新的沉積物覆蓋.這條縫合帶曾被叫作深斷裂,因為它把具有顯然不同的地質(zhì)歷史的地體分開來.4.巖石學和古生代華南地體因為具有許多火成侵入與噴發(fā)活動一向引人注目.前寒武紀基底只有很有限的分布.震旦紀(晚前寒武紀)和古生代沉積蓋層構成易于識別的褶皺帶,分布在湖南境內(nèi)縫合帶的兩側,但是,在更向東的地區(qū),它們主要作為頂垂體出現(xiàn).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發(fā)表了一幅表示火成侵入體及其時代分布的圖.除了在揚子地體頂部作為飛來峰出現(xiàn)的前寒武紀花崗巖之外,在湖南境內(nèi)侵入的花崗巖幾乎都是在縫合帶的東南側見到的.年代有系統(tǒng)的變化,向東南方向逐漸變年輕.中國文獻中通常稱為加里東期花崗巖的古生代花崗巖主要存在于湖南省境內(nèi).它們侵入于下部古生界中,上面不整合地蓋有泥盆紀碎屑巖,得到的放射性年齡大約為400Ma.放射性年齡為300Ma或更小的晚古生代花崗巖,只是在最近才識別出來.它們主要呈北東走向的帶狀分布,該帶恰好穿過廣西南寧東南的縫合帶(在圖2上仍然表示為中生代花崗巖,該圖是依據(jù)1976年發(fā)表的地質(zhì)圖修改的);在湖南、江西和其他省內(nèi)零星分布的花崗巖露頭也被劃歸海西期.華南花崗巖主要是中生代時期的,得到的放射性年齡是從210—100Ma.更年輕的花崗巖在地球化學性質(zhì)上更堿性些,它們出現(xiàn)于沿海帶中,最年輕的可以到70Ma(與楊科佑1985年個人交談).臺灣海峽中的岸外海島上的“石英斑巖巖墻”更為年輕,年齡為56Ma.在中生代或者是印支期和燕山期,中國的花崗巖具有較高的鍶同位素初始比值:0.7060到0.7159.Pitcher識別出侏羅紀和晚白堊世的燕山期花崗巖屬于S型,這是海西碰撞造山帶的典型類型.沿海帶的晚白堊世和老第三紀早期花崗巖具有較低的鍶同位素初始比,約為0.706,屬于Ⅰ型花崗巖,是安第斯邊緣的典型類型.我們饒有興趣地注意到,Pitcher在燕山期的海西型帶西北面,識別出另外一條安第斯型帶,這個地區(qū)的花崗巖現(xiàn)在被認為是印支期或中生代早期的.沿海的火山巖與含有侏羅紀和白堊紀植物化石的陸源沉積物相伴生;這些火山巖顯然與在深處產(chǎn)生燕山期花崗巖的火成活動屬于同一時期.四、型安第斯型火山巖揚子地體與華南地體構成了一條碰撞型造山帶.揚子地體下伏有大陸殼.在早三疊世,揚子地體象今天的巴哈馬臺地那樣是一個被深大洋環(huán)繞的碳酸鹽臺地(圖3a)),在三面發(fā)生大陸碰撞之后,這個臺地轉變?yōu)橐粋€內(nèi)陸盆地.地質(zhì)記錄說明了早中生代或者印支期的一次揚子地體與華南地體的碰撞作用.古揚子臺地的東南邊陲自晚前寒武紀(震旦紀)到三疊紀中期保持了被動邊緣的性質(zhì).造山期的晚三疊世.侏羅紀和更新的沉積物不整合地覆蓋在經(jīng)過變形與剝蝕的被動邊緣沉積物之上.火成活動記錄指出,華南地體的西北邊緣至少自古生代以來是一個安第斯型邊緣(圖3(a)).板溪復理石可能沉積在活動邊緣的大洋殼上的海溝中,這個大洋殼現(xiàn)在只作為蛇綠混雜帶中的外來巖塊保存下來.華南的古生代早期、晚期和中生代早期的花崗巖侵入在安第斯型的造山環(huán)境中,因此,就如可靠的資料所指出的,它們屬于Ⅰ型花崗巖.燕山期花崗巖是在印支期碰撞作用之后侵位的.地殼楔狀體在華南地體下的持續(xù)俯沖,導致熱體系有利于深熔作用,地殼物質(zhì)的部分熔融產(chǎn)生了華南的S型花崗巖.沿海地區(qū)年輕的Ⅰ型花崗巖似乎具有太平洋在華南地體下消減作用的成因過程,其時代是中生代最晚期或者第三紀早期(圖3(c)).Pitcher注意到錫和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