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教材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五部分月考試卷五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1.gif)
![2023新教材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五部分月考試卷五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2.gif)
![2023新教材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五部分月考試卷五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3.gif)
![2023新教材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五部分月考試卷五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4.gif)
![2023新教材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五部分月考試卷五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086487c8905e7dc11b2eb78973b24ef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月考試卷五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審美教育簡稱美育,它以各種藝術作品和藝術活動為手段,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幫助人們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理想,以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審美教育歷史悠久,只是在不同時代、地域有不同的形態(tài)和方式。在古代中國,美育傳統(tǒng)蘊含在禮樂相濟的審美化教育途徑中。在西方,美育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臘、古羅馬時期,近代隨著德國古典美學的發(fā)展達到高峰。18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在康德的啟發(fā)下正式提出美育思想??档抡J為,人具有理性和感性兩大思維能力,但這兩種能力往往難以調和,因此他試圖通過“審美判斷力”這一特殊的心理能力加以彌合。基于這一思想,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提出,人的“游戲沖動”作為純自由的活動,其主要對象是美,美是一種活的形象,是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因此“游戲沖動”可以成為溝通諸多對立因素的橋梁,從而保持人所應有的完整性。受席勒美育思想影響,中國近代一些思想家,如王國維、蔡元培、魯迅等均認識到美育的重要性。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獨美之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純潔之域,此最純粹之快樂也”。蔡元培曾談道,“提倡美育,便是使人類能在音樂、雕刻、圖畫、文學里又找到他們遺失了的情感”,并提出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舉”的教育宗旨。從這些論述中可以看到諸公對美育的積極倡導。一個社會對美育的重視程度,往往與其經濟狀況相關。高度發(fā)達的經濟社會,是美育生長的沃土。“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中已含此意。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實力大幅提高,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持續(xù)快速增長,這使社會、學校和家庭大規(guī)模、高質量實施美育成為可能。同時,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美育工作并制定相關政策,為全面實施美育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在這一背景下,全社會對美育的重視度空前提高。然而,如何抓住歷史機遇,有效實施美育,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藝術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實施美育的前提是建立審美標準,即回答“什么是美”。若說美在客觀,為什么有的人認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卻不以為然?若說美在主觀,為什么會存在普遍被認為美的事物?蘇軾的《琴詩》恰能反映這種困窘。詩云:“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指與琴的巧妙接觸,方生出美妙音樂。其實審美也是主客觀有機交融的結果,少了任何一方都會出現(xiàn)“放在匣中何不鳴”或“何不于君指上聽”的疑惑。把握個體審美差異與主流審美觀的關系是實施美育的關鍵。就個體而言,生活、經驗、教育等方面的差異會帶來審美差異。我們應理解個體審美差異,也要承認社會存在主流審美觀。對個人或群體特點鮮明、取向正確的審美觀應予以尊重并積極引導,以此豐富主流審美觀的內涵和面貌,保持其活力和動態(tài)性。同時,在教育中應通過美育,幫助學生認知美的形式法則,如多樣統(tǒng)一、對比均衡、節(jié)奏韻律等,引導學生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精神的主流審美觀,以保持個體與社會精神的健康向上。實施美育的途徑是多樣的,但既符合美育特征又較有成效的是“體驗”。所謂“體驗”,需要進入情境,調動各種感官,與對象互動,喚起深度情感,形成共情,從而獲得審美享受。這一過程依賴于提升感官敏銳度,正如美學家喬治·桑塔亞納所說,“美感教育就在于訓練我們去觀賞最大限度的美”。如何有效訓練感官?答案是欣賞藝術,但欣賞的藝術對象必須具有豐富的審美品質,思想內容健康。欣賞藝術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具有“開始”和“結束”的特征,因此我們還需要一些無意識、任何情況下都可發(fā)生的審美行為。能夠產生這種審美行為的是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包括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在有意識與無意識共同作用下的審美體驗中,才能達到以美育塑造人的美好心靈之目的。(摘編自尹少淳《有效實施美育》)材料二一段時間以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13所學校發(fā)起成立京津冀美育聯(lián)盟;上海師生創(chuàng)作的表演節(jié)目、藝術作品在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大放異彩,秀出上海美育工作的喜人成果;蘇州率先推進美育進中考,實現(xiàn)全市學校藝術課程開課率、藝術活動參與率全覆蓋……全國各地學校美育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使更多孩子有了感受美、認識美的機會,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梢哉f,學校是美育的搖籃,能夠不斷在實踐中開拓美育新天地。據統(tǒng)計,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65%的學生參與了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學習掌握了藝術技能;到2018年,美育教師人數(shù)達到71.7萬。美育成果顯著,也推動著美育理念發(fā)生轉變。人們逐漸認識到,美育不只是讓學生掌握一種藝術技能、獲得一張榮譽證書,更能塑造人的美好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美育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樂行而志清”是體悟藝術之美,“清暉能娛人”是關照自然之美,“有無相生”體現(xiàn)著思辨學理之美。因而,美育課程不應局限于單純的藝術欣賞或藝術實踐,而應鼓勵學生從更廣闊的生活、自然中汲取營養(yǎng),以期充分調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體悟大千世界、深邃哲思之美,產生內心的愉悅與歡喜,形成獨特的品位與格調。推廣美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家庭和社會的義務。家里裝飾的一幅藝術作品,地鐵站里的一段旋律,公園中的一棵古柏,都可能帶來美的享受,使美的種子生根發(fā)芽,正如吳冠中從白墻黑瓦、參差錯落的江南民居中發(fā)現(xiàn)了幾何圖形構成的形式美一樣。從這個角度而言,重視家庭引導,營造城市、鄉(xiāng)村文化氛圍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起,浙江省啟動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一些試點地區(qū)邀請專業(yè)設計團隊參與工程,使村民不僅浸潤著鄉(xiāng)土文化,也領略到藝術智慧。當前,大量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正以其開放性、多元性、互動性逐步成為社會美育大課堂。依托博物館線上展覽、二維碼導覽、藏品數(shù)字資料庫等,打破館舍圍墻,使公眾能夠隨時隨地尋找美、捕捉美。同時,學校和博物館間日益深入的“館校合作”也成為拓展美育空間、提升美育質量的重要渠道。可以看到,只有讓美進入日常生活,注重熏陶與化育,才能更好地讓美育點亮孩子的美好心靈。(摘編自馬蘇薇《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康德認為“審美判斷力”可以彌合人類難以調和的理性和感性思維能力,席勒在康德的啟發(fā)下正式提出了美育思想。B.有意識與無意識共同作用下的審美體驗,是達到以美育塑造人的美好心靈之目的的必要條件。C.美育不僅能塑造人的美好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而且可以讓人掌握藝術技能、獲得榮譽。D.美育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讓美進入日常生活,注重熏陶與化育,就能更好地讓美育點亮孩子的美好心靈。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康德認為‘審美判斷力’可以彌合人類難以調和的理性和感性思維能力”表述不準確,由材料一第一段“因此他試圖通過‘審美判斷力’這一特殊的心理能力加以彌合”可知,這只是康德的實驗,不是正式結論。C.遞進關系顛倒,材料二第二段說的是“美育不只是讓學生掌握一種藝術技能、獲得一張榮譽證書,更能塑造人的美好心靈、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D.“就能更好地讓美育點亮孩子的美好心靈”表述絕對,材料二第三段說的是“只有讓美進入日常生活,注重熏陶與化育,才能更好地讓美育點亮孩子的美好心靈”。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引用王國維、蔡元培、魯迅等人的論述,表明直到中國近現(xiàn)代一些思想家才開始對美育進行積極的倡導。B.材料引用“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說明經濟社會越發(fā)達,人們往往越重視美育。C.材料引用蘇軾的《琴詩》,說明主客觀有機交融才能產生審美效果,從而強調了建立審美標準的重要性。D.材料引用喬治·桑塔亞納的“美感教育就在于訓練我們去觀賞最大限度的美”,說明“體驗”這一過程依賴于提升感官敏銳度。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材料引用王國維、蔡元培、魯迅等人的論述”錯誤,由材料一第一段末尾可知,文章只引用了王國維、蔡元培的論述,并沒有引用魯迅的論述。原文為“中國近代”,不是“近現(xiàn)代”。且近代有思想家認識到并不意味近代才開始。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審美教育范疇的一項是(3分)()A.濰坊市寒亭區(qū)外國語小學以校本課程為依托,以校園文化活動為支點,將“風箏、年畫”等傳統(tǒng)藝術融入學校教育中。B.藍天中學組織學生到社區(qū)參加志愿活動,指導學生清除小廣告、打掃路面衛(wèi)生、進行垃圾分類。C.近幾年,央視推出《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優(yōu)秀綜藝節(jié)目。D.甘肅省提出通過博物館研學、“莫高窟課堂”接軌校園、學校與博物館多樣化合作等辦法,讓博物館成為全省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課堂。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B.“藍天中學組織學生到社區(qū)參加志愿活動”為勞動教育,不包含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內容。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4分)答:﹍﹍﹍﹍﹍﹍﹍﹍﹍﹍﹍﹍﹍﹍﹍﹍﹍﹍﹍﹍﹍﹍﹍﹍﹍﹍﹍﹍﹍﹍答案①首先介紹審美教育的內涵;舉例說明審美教育歷史悠久,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形態(tài)和方式。②然后指出社會對美育的重視程度往往與其經濟狀況相關,進而提出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藝術教育工作者應如何抓住歷史機遇、有效實施美育的問題。③最后從建立審美標準、把握個體審美差異與主流審美觀的關系和實施美育的途徑三個方面回答了如何有效實施美育的問題。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包含五個段落,第一段,“審美教育簡稱美育,它以各種藝術作品和藝術活動為手段,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幫助人們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理想,以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闡述“審美教育”的內涵;“審美教育歷史悠久,只是在不同時代、地域有不同的形態(tài)和方式”這句話是后面內容的總括句,后面列舉了“在古代中國,美育傳統(tǒng)蘊含在禮樂相濟的審美化教育途徑中”“在西方,美育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臘、古羅馬時期”“18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在康德的啟發(fā)下正式提出美育思想”“受席勒美育思想影響,中國近代一些思想家,如王國維、蔡元培、魯迅等均認識到美育的重要性”等事例來論證這一觀點。第二段,“一個社會對美育的重視程度,往往與其經濟狀況相關”這句話是該段的論點;段尾有“然而,如何抓住歷史機遇,有效實施美育,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藝術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的內容,可見作者提出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藝術教育工作者應如何抓住歷史機遇、有效實施美育的問題。第三至五段,這三段論述的是如何實施審美教育,分別從“實施美育的前提是建立審美標準”“把握個體審美差異與主流審美觀的關系”“實施美育的途徑”的角度,提出了實施美育的方法。5.請結合材料內容,談談推進美育工作需要哪些層面的共同努力。(6分)答:﹍﹍﹍﹍﹍﹍﹍﹍﹍﹍﹍﹍﹍﹍﹍﹍﹍﹍﹍﹍﹍﹍﹍﹍﹍﹍﹍﹍﹍﹍答案①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美育工作并制定相關政策,為全面實施美育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②學校層面:不斷在實踐中開拓美育新天地,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美育空間、提升美育質量。③社會層面: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以多種形式助力美育工作。④家庭層面:重視審美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以生動活潑的審美形式或藝術形式引導孩子。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材料內容要點的能力。要推進美育工作,需要不同的層面共同努力。①國家層面,材料一第二段說“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美育工作并制定相關政策,為全面實施美育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據此可知,這是國家在推進美育工作中應該采取的措施。②學校層面,材料二第一段列舉了各地學校在美育工作中的具體做法,比如“北京、天津、河北三地13所學校發(fā)起成立京津冀美育聯(lián)盟”“上海師生創(chuàng)作的表演節(jié)目、藝術作品在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大放異彩”“全國各地學校美育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可見,學校應該不斷地開拓美育新天地,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如“學校和博物館間日益深入的‘館校合作’也成為拓展美育空間、提升美育質量的重要渠道”等,讓美育工作順利有效開展。③社會層面,由材料二第三段“大量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正以其開放性、多元性、互動性逐步成為社會美育大課堂”可知,要更好地推進美學教育,全社會應該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以多種形式助力美育工作。④家庭層面,材料二第三段說“推廣美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家庭和社會的義務”,表明家庭在美育中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由“家里裝飾的一幅藝術作品,地鐵站里的一段旋律,公園中的一棵古柏,都可能帶來美的享受,使美的種子生根發(fā)芽……”可知,家庭應該“重視家庭引導”,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讓美進入日常生活,注重熏陶與化育”,以生動活潑的審美形式或藝術形式引導孩子。(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爐火張煒冬夜,聽不到爐火熊熊燎動之聲。那是多么好的聲音,它,甚至可以驅走心中的嚴寒。仍能想起無數(shù)個那樣的夜晚,爐火旁,我們不停地閱讀。幾個人屏息靜氣,一杯熱茶,一點躍動的燈火,就是最為幸福的時刻。那是個貧寒歲月。朋友們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熱情,幾乎一無所有,但他們都有閱讀的習慣,甚至還有寫作的習慣——擠在油燈下,爐火旁,就有了一場精神會餐。他們也許是稚嫩的,他們還多么年輕??墒撬麄兩砩蠀s閃爍著自尊的光芒。他們比那些為另一些東西而奔波的油頭粉面者要高貴十倍。他們當時衣衫破舊,頭發(fā)臟亂,臉上帶著灰塵,腳上和手上還留著勞作留下的創(chuàng)傷,粗濁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無法掩去真知灼見,并使這場辯論顯得特別激烈,他們的純美見解沒有被記錄,卻可以被記憶。今天再沒有那樣的爐火了,沒有那樣的聚會、那樣的癡情、那樣浪漫和純粹的情懷。真的難以尋覓。如今在鄉(xiāng)間,在鬧市,在中心,在邊陲,哪里還可以找到那樣的爐火?那是過時的風尚、是陳跡……首先是心中的爐火熄滅了。人們在為另一些東西所激動,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他們丟失了當年的背囊。在世紀之交的喧囂中,唯獨失卻了爐火。我們從那些動人的記載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十九世紀的俄羅斯,在那片與我們毗鄰的土地上,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像東方某個時期的一些人物所面臨的狀態(tài)一樣。在社會的轉折期,在世紀的交匯期,他們當中有貴族,也有貧兒;有藝術家、音樂家、思想家,也有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們的壁爐正熊熊燃燒,爐火旁縱論天下,通宵達旦。那是為真理和藝術奔走相告的一種激情。爐火像他們的豪情一樣烈焰騰騰。偉大的心靈在跳動,他們用雙手迎來一個思辨的時代。他們開拓了偉大的視野,傳播了詩與真,在整個人類的思想和藝術史上占有光輝一頁。最初這聲音只在爐火旁,在一個角落;但由于它閃爍著真的光芒,終于越過斗室,走向蒼穹,化作滾滾雷鳴,如閃電照亮天際。不僅是對爐火的憧憬,而且是追求真實、追求人生大境界的本能,又使人接近了那燃燒的火焰。記得十幾年前那個春天的夜晚,一撥年輕人聚集在一個場所,交流自己的閱讀和嶄新的見解,言辭愈來愈激烈,氣氛愈來愈火爆。春寒一掃而光,他們個個熱汗涔涔,頭發(fā)冒著白汽……那都是關于人生、哲學、藝術,關于古代和今天,關于切近我們生活的歷史,關于未來的想象和推論……那些純潔而深刻的思想與他們的年齡或不相稱:他們唇邊剛剛生成一層茸毛,睫毛微翹,星光下閃爍一片明亮的眸子。那場令人神往的大辯論,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紋蕩到遙遠。這聲音來自我們民族精神的深遠貯藏,它使人想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奔走天下、縱論時事的諸子;想起提出“百家爭鳴”的稷下學宮;想起那些互不謙讓、口齒鋒利、“日服千人”之士。物質主義盛行的時刻是遠沒有那樣的氣勢的。一種無所不在的萎靡只會把人的精神向下導引,進入塵埃。人沒有能力向上仰望開闊的星空,沒有能力與宇宙間的那種響亮久遠的聲音對話。當每個人心中的爐火漸漸熄滅之時,就是無比寒冷的精神冬季降臨之日。這種寒冷將使人不堪忍受。當有人懷念爐火之時,往往已為時過晚了。但火種總會貯藏在一些特殊的角落里,它們遠未熄滅。它們即便是在最寒冷的時候還仍然在那兒默默地燃燒,釀成一片熾烈。那是心中的火,不滅的火,是生命之火。沒有什么力量可以絞殺生命的火種。正是這火種,最終給人類帶來光明。生命之光即是永恒之光。(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開篇點題“那是多么好的聲音”,因為不僅爐火能帶給人身體的溫暖,伴隨爐火的閱讀更能給人以精神的溫暖和希望。B.作者筆意縱橫,再現(xiàn)了多個特殊的時代年輕人伴著爐火讀書、辯論的場景,用大量筆墨真實刻畫了爐火熊熊燎動的畫面。C.文章通過“他們的純美見解沒有被記錄,卻可以被記憶”表達了作者對那個時代人們輕物質,重精神的贊美和肯定之情。D.文章題為“爐火”,卻在文章最后不止一次提到“火種”,火種是生命之火,最終給人類帶來光明,將爐火的意義升華。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內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項,“用大量筆墨真實刻畫了爐火熊熊燎動的畫面”錯,文中更多刻畫的是人們在爐火旁交流閱讀的畫面;“再現(xiàn)了多個特殊的時代年輕人伴著爐火讀書、辯論的場景”中的“年輕人”錯,在描寫十九世紀俄羅斯杰出人物時并沒有提及“年輕人”。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引用十九世紀俄羅斯杰出人物的事例,既證明“縱論天下”有著無限力量,又證明精神追求是一個世界共同的話題。B.“那場令人神往的大辯論,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紋蕩到遙遠?!北扔魃鷦樱隋谙?,觸及歷史民族精神,厚重而深遠。C.文章先抑后揚,通過贊美貧寒年代的人對知識和真理的探求,批判了現(xiàn)在人們在追逐物欲的過程中對精神之火的忽視。D.文題“爐火”不僅充當線索串聯(lián)內容,而且以小見大,象征對知識、真理的渴求,爐火的失去就意味著一種文明的失去。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本藝術特色的能力。C項,“先抑后揚”表述錯誤,“贊美貧寒年代的人對知識和真理的探求”和“批判了現(xiàn)在人們在追逐物欲的過程中對精神之火的忽視”應該是“對比”。8.賞析文中畫線部分的語言特點。(4分)答:﹍﹍﹍﹍﹍﹍﹍﹍﹍﹍﹍﹍﹍﹍﹍﹍﹍﹍﹍﹍﹍﹍﹍﹍﹍﹍﹍﹍﹍﹍答案①善于運用細節(jié)描寫,“他們唇邊剛剛生成一層茸毛,睫毛微翹”,描寫相當?shù)轿?,表現(xiàn)出一種青年的年輕和希望。②描寫和議論結合,“那些純潔而深刻的思想與他們的年齡或不相稱”的評價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贊美之情。③句式上整散結合,靈活而富于變化,既有“言辭愈來愈激烈,氣氛愈來愈火爆”的整句,也有“春寒一掃而光,他們個個熱汗涔涔,頭發(fā)冒著白汽”的散句。解析本題考查賞析文中重要句子語言特點的能力。從人物描寫方法看,“他們唇邊剛剛生成一層茸毛,睫毛微翹,星光下閃爍一片明亮的眸子”,此句運用細節(jié)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出一種青年的年輕和希望。從表達方式看,“他們個個熱汗涔涔,頭發(fā)冒著白汽”是描寫,“那都是關于人生、哲學、藝術,關于古代和今天,關于切近我們生活的歷史,關于未來的想象和推論……那些純潔而深刻的思想與他們的年齡或不相稱”是議論,描寫和議論相結合,“那些純潔而深刻的思想與他們的年齡或不相稱”的評價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贊美之情。從句式上看,“那都是關于人生、哲學、藝術,關于古代和今天,關于切近我們生活的歷史,關于未來的想象和推論”“言辭愈來愈激烈,氣氛愈來愈火爆”是整句,“那些純潔而深刻的思想與他們的年齡或不相稱”“他們唇邊剛剛生成一層茸毛,睫毛微翹,星光下閃爍一片明亮的眸子”“春寒一掃而光,他們個個熱汗涔涔,頭發(fā)冒著白汽”是散句,整散結合,靈活而富于變化。9.第三段明明是在寫一場精神會餐,為何要對辯論的青年們進行外貌描寫呢?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6分)答:﹍﹍﹍﹍﹍﹍﹍﹍﹍﹍﹍﹍﹍﹍﹍﹍﹍﹍﹍﹍﹍﹍﹍﹍﹍﹍﹍﹍﹍﹍答案①通過外在的貧窮和生活的艱難,反襯出他們對精神追求的執(zhí)著,表達贊美之情;②呼應前文,說明“那是個貧寒歲月。朋友們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熱情,幾乎一無所有”;③為后文“今天再沒有那樣的爐火了”的感慨作鋪墊,批評今天的人們對物質的過分追求;④和“那些為另一些東西而奔波的油頭粉面者”形成對比,突出青年們的高貴和自尊。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外貌描寫作用的能力。本題可從內容、手法、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內容上,據“他們身上卻閃爍著自尊的光芒”“他們當時衣衫破舊,頭發(fā)臟亂,臉上帶著灰塵,腳上和手上還留著勞作留下的創(chuàng)傷,粗濁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無法掩去真知灼見,并使這場辯論顯得特別激烈,他們的純美見解沒有被記錄,卻可以被記憶”可知,通過外在的貧窮和生活的艱難,反襯出他們對精神追求的執(zhí)著,表達贊美之情。結構上,“他們當時衣衫破舊,頭發(fā)臟亂,臉上帶著灰塵,腳上和手上還留著勞作留下的創(chuàng)傷”與前文“那是個貧寒歲月。朋友們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熱情,幾乎一無所有,但他們都有閱讀的習慣,甚至還有寫作的習慣——擠在油燈下,爐火旁,就有了一場精神會餐”呼應,說明“那是個貧寒歲月。朋友們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熱情,幾乎一無所有”;與此同時,對青年們外貌的描寫為后文“今天再沒有那樣的爐火了”的感慨作鋪墊,批評今天的人們對物質的過分追求。手法上,“他們當時衣衫破舊,頭發(fā)臟亂,臉上帶著灰塵,腳上和手上還留著勞作留下的創(chuàng)傷,粗濁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無法掩去真知灼見”和“那些為另一些東西而奔波的油頭粉面者”形成對比,突出青年們的高貴和自尊。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漢高帝十一年五月,詔立秦南海尉趙佗為南越王,使陸賈即授璽綬,與剖符通使,使和集百越,無為南邊患害。初,秦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囂死,佗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陸生至,尉佗魋結箕倨見陸生。陸生說佗曰:“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墓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棄冠帶,欲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杰并起,唯漢王先入關,據咸陽。項羽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然漢王起巴、蜀,鞭笞天下,遂誅項羽滅之。五年之間,海內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于此。漢誠聞之,掘燒王先人冢,夷滅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則越殺王降漢如反覆手耳?!庇谑俏举⒛缩耆黄鹱x陸生曰:“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币騿栮懮唬骸拔沂肱c蕭何、曹參、韓信賢?”陸生曰:“王似賢也?!睆驮唬骸拔沂肱c皇帝賢?”陸生曰:“皇帝繼五帝、三皇之業(yè),統(tǒng)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今王眾不過數(shù)十萬,皆蠻夷,崎嶇山海間,譬若漢一郡耳,何乃比于漢!”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遽不若漢?”乃留陸生,與飲數(shù)月,曰:“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辟n陸生橐中裝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陸生卒拜尉佗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歸報帝大悅拜賈為太中大夫。(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南越稱藩》)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賜陸生橐中裝/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陸生卒拜/尉佗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歸報/帝大悅/拜賈為太中大夫B.賜陸生橐中裝/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陸生卒拜尉佗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歸報/帝大悅/拜賈為太中大夫C.賜陸生橐中裝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陸生卒拜/尉佗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歸報/帝大悅/拜賈為太中大夫D.賜陸生橐中裝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陸生卒拜尉佗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歸報/帝大悅/拜賈為太中大夫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爸鼻Ы稹笔恰伴抑醒b”的價值,中間不應斷開,排除A、B兩項;“拜”是動詞,意為授予官職,“尉佗”作“拜”的賓語,其間不應斷開,排除C項。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南越,為百越一支系。古時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的部族,統(tǒng)稱為“越”。B.箕倨,坐時兩腿前伸,形狀像箕,是一種倨傲無禮的表現(xiàn)。C.冠帶,本指古代服制,也可引申為禮儀、教化。文中指穿衣戴帽之行為過程。D.冢,高大的墳墓。凡有官職之人死后掩埋之處均為冢。如“青冢”即王昭君墓。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C.“文中指穿衣戴帽之行為過程”錯,原文是“今足下反天性,棄冠帶,欲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可見文中為“服制”之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南海尉任囂死后,趙佗自立為南越王。漢朝聞訊,派陸賈去南越和南越王剖分符節(jié),互通使者。B.陸賈認為趙佗在南越稱王,不協(xié)助漢朝誅殺暴逆之人,也不向漢朝屈服,將來一定會遭受滅頂之災。C.趙佗明知道自己沒有漢朝皇帝賢明,還故意發(fā)問,遭到了陸賈有理有據的批駁。D.陸賈來到南越后,以巧妙的語言化解了南越與漢朝的危機,圓滿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務。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趙佗明知道自己沒有漢朝皇帝賢明,還故意發(fā)問”錯,根據原文“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國……不若漢?’”可知,趙佗不認為自己比漢朝皇帝差。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且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杰并起,唯漢王先入關,據咸陽。(4分)譯文:﹍﹍﹍﹍﹍﹍﹍﹍﹍﹍﹍﹍﹍﹍﹍﹍﹍﹍﹍﹍﹍﹍﹍﹍﹍﹍﹍﹍﹍﹍(2)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遽不若漢?(4分)譯文:﹍﹍﹍﹍﹍﹍﹍﹍﹍﹍﹍﹍﹍﹍﹍﹍﹍﹍﹍﹍﹍﹍﹍﹍﹍﹍﹍﹍﹍﹍答案(1)再說秦朝喪失德政,諸侯豪強紛紛起兵,只有漢王先進入關中,占據咸陽。(2)我沒有在中原起事,所以在這里稱王。如果我在中原,怎么不如漢王?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點:(1)“且夫”,再說;“失”,喪失;“據”,占據。(2)“起”,起事;“王”,名詞作動詞,稱王;“何遽”,如何、怎么。14.陸賈到南越后,趙佗為何箕倨相見?陸賈又是如何勸服趙佗歸漢的?(3分)答:﹍﹍﹍﹍﹍﹍﹍﹍﹍﹍﹍﹍﹍﹍﹍﹍﹍﹍﹍﹍﹍﹍﹍﹍﹍﹍﹍﹍﹍﹍答案第一問:趙佗想以區(qū)區(qū)南越之地與漢朝天子相抗衡。(1分)第二問:陸賈先舉楚漢之爭中項羽兵敗的例子,再以漢朝將夷滅尉佗宗族,兵臨南越等為威脅來勸說趙佗歸順漢朝。(2分)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一問:可根據原文中的“欲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一句回答;第二問,根據陸賈與趙佗的對話內容“足下中國人……反覆手耳”概括作答即可。參考譯文漢高帝十一年五月,朝廷下詔立原秦朝南海尉趙佗為南越王,派陸賈去授予趙佗印璽,同趙佗剖分符節(jié),互通使者,讓百越和睦團結,不要成為南方邊境的禍害。當初,秦二世在位時,南海尉任囂病重將死,他召來龍川縣令趙佗,立即給趙佗委任書,讓趙佗代理南海尉的政事。任囂死后,趙佗趁機逐漸依照法律誅殺秦朝所設長吏,讓他的同黨代理郡守。秦朝滅亡后,趙佗立即進攻并吞并桂林、象郡,自稱南越武王。陸賈來到南越,趙佗頭上盤著椎(chuí)形頭髻,兩腿前伸坐著接見陸賈。陸賈勸趙佗說:“您是中原人,親屬、兄弟的墳墓都在真定?,F(xiàn)在您違反天性,拋棄中原服制,想憑借小小的南越之地和漢朝天子相抗衡成為敵國,災禍將要危及您自身了。再說秦朝喪失德政,諸侯豪強紛紛起兵,只有漢王先進入關中,占據咸陽。項羽違背約定,自稱西楚霸王,諸侯都歸順于他,他可以說是極強大的了。但漢王從巴、蜀起兵,征伐天下,最終誅滅了項羽。五年之間,天下平穩(wěn)安定,這并非人力所為,而是上天的建樹。漢朝天子聽說您在南越稱王,卻不協(xié)助天下誅殺兇暴忤逆之人,漢朝文武大臣想調兵來誅殺您,天子憐憫百姓剛剛經歷戰(zhàn)爭勞苦,所以暫且休兵,派我來授予您君王的印信,剖分符節(jié),互通使者。您應該到郊外迎接,面向北稱臣,而您竟想憑借剛剛建立、尚未安定的南越,對漢朝如此倔強不屈服。漢朝廷如果知道了,(便會)挖掘焚燒您祖先的墳墓,殺光您的宗族,派一員副將率領十萬大軍逼近南越,那么南越人殺掉您投降漢朝是易如反掌的事?!庇谑勤w佗急忙離開座位站起,向陸賈謝罪說:“我住在蠻夷族群中很長時間了,太喪失禮義了?!庇谑菃栮戀Z說:“我和蕭何、曹參、韓信相比誰更賢能?”陸賈回答:“您似乎更賢能些。”趙佗又問:“我和漢朝皇帝相比誰更賢能?”陸賈說:“皇帝繼承五帝、三皇的偉業(yè),統(tǒng)一治理中原。中原的人口數(shù)以億計,土地方圓萬里,萬物殷實富足,政權集于一家,從開天辟地以來未曾有過。如今您的臣民不過幾十萬,都是蠻夷,散布在崎嶇的崇山大海之間,好像漢朝的一個郡罷了,怎么能與漢朝相提并論!”趙佗大笑著說:“我沒有在中原起事,所以在這里稱王。如果我在中原,怎么不如漢王?”于是留下陸賈,和他共飲了幾個月,趙佗說:“南越沒有值得說話的人,直到你來,才讓我每天都聽到從未聽過的事?!?趙佗)賞賜陸賈一袋價值千金的珠寶,其他饋贈也價值千金。陸賈最終授任趙佗為南越王,讓他向漢朝稱臣,遵守漢朝的約束。陸賈返回漢朝稟報這件事,漢高帝非常高興,任命陸賈為太中大夫。(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送人過衛(wèi)州楊巨源憶昔征南府內游,君家東閣最淹留??v橫聯(lián)句長侵曉,次第看花直到秋。論舊舉杯先下淚,傷離臨水更登樓。相思前路幾回首,滿眼青山過衛(wèi)州。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追溯過往,當年與友人在征南幕府共事,也曾在友人家經常逗留,足見兩人相知之深。B.頷聯(lián)轉寫別后重逢的場景,縱意聯(lián)詩通宵達旦,盡情賞花直到秋來,極言今日相聚之歡。C.頸聯(lián)描摹送別之景,如在目前。別筵上情難自抑,未飲下淚;行舟已遠,猶復登樓遠眺。D.無論敘事還是描寫,詩中語言樸實無華,不刻意雕琢,但詩意醇厚,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頷聯(lián)轉寫別后重逢的場景”“極言今日相聚之歡”錯誤,頷聯(lián)仍在回憶往昔“府內游”的場景,極言昔日相交之歡。16.前人評價本詩的尾聯(lián)有“搖曳之致”,請加以賞析。(6分)答:﹍﹍﹍﹍﹍﹍﹍﹍﹍﹍﹍﹍﹍﹍﹍﹍﹍﹍﹍﹍﹍﹍﹍﹍﹍﹍﹍﹍﹍﹍答案尾聯(lián)純用虛寫,不寫自己,而從對方著筆,想象友人途中頻頻回望,來表達自己對友人的牽掛;不直言勸慰,而是想象友人此去,一路青山作伴,來表達對友人的祝福。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皳u曳之致”意為抒情含蓄曲折,考生可從內容和抒情手法角度賞析。尾聯(lián)“相思前路幾回首,滿眼青山過衛(wèi)州”,設想友人離京后的情景,意為:在開赴邊地的路上,不知有多少次回頭張望,思念朋友啊,又不只是思念朋友??床灰姵⒘?,只有滿眼太行,無比凄涼。此句運用從對方起筆生情的虛寫手法,想象朋友頻頻回望,恰是表達自己對朋友的牽掛和惦念;自己不能一路相送,想象“滿眼青山”陪伴朋友前行,委婉表達對朋友的深情和祝福。(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答司馬諫議書》中,“,”是王安石借盤庚遷都這一典故對自己行事準則的表達,也可把它看作歷史上改革家果決精神的高度概括。(2)江夔《揚州慢》的詞前小序中寫道:“暮色漸起,戍角悲吟?!痹~中與此對應的句子是:“,?!?3)楓到秋而葉紅,其色如醉,令文人墨客情思翩翩,因而成為古代詩詞曲中常見意象。請舉出兩個借“楓”傳情達意的句子,“”“”。答案(1)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2)漸黃昏清角吹寒(3)(示例一)曉來誰染霜林醉停車坐愛楓林晚(示例二)青楓浦上不勝愁江楓漁火對愁眠解析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審題題眼:(1)“盤庚遷都”“行事準則”“改革家果決精神”;(2)“暮色漸起,戍角悲吟”“對應”;(3)“楓”“詩詞曲”“傳情達意”。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首先進入視野的景色我稱它“陽春白雪”,款款而過的河水兩岸是蓬勃的火棘叢。仲春時節(jié),春風煦暖,白色的米粒一樣的白花綻開,蓬松的大雪覆蓋,使火棘叢膨脹開來,成垛成堆。這火棘的青春之花雖細微,絢爛起來,也是壓枝襲人,瘋狂了一般?;鸺认蚯埃讶怀纱?,寧謐平穩(wěn),君子般溫文爾雅。然而,一跌一拋,便有了激越的脾氣,再一路而下,瀑布就相繼現(xiàn)出聲威了。不過,()。聲與靜、遠古與現(xiàn)代、人生與四季,都融匯在美妙和諧的山與水之中,愛靜的人可盡享其寧謐,好動的人可盡情地嬉戲。原來,那一澗幽藍如一道長弦,所流動的都是和諧的樂音,高亢也罷,纖弱也罷,對感應它的人都是一種撫慰。這就是天籟么?這就是天籟!18.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籠罩你的是風清月明般的寧靜,感覺到的卻是那奔騰的瀑聲B.雖然奔騰的瀑聲籠罩著你,你卻感覺到了風清月明般的寧靜C.籠罩你的奔騰的瀑聲并未讓你感覺不到那風清月明般的寧靜D.籠罩你的是奔騰的瀑聲,你感覺到的卻是風清月明般的寧靜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首先根據后文的“聲與靜”的順序可知,應先說“聲”,再說“靜”,那么對應的就是先“瀑聲”后“寧靜”,據此排除A項;再根據后文“都融匯在美妙和諧的山與水之中,愛靜的人可盡享其寧謐,好動的人可盡情地嬉戲”可知,原文強調的是動和靜的融合,而B項“你卻感覺到了風清月明般的寧靜”,只強調“靜”,不符合語境,可排除;C、D兩項相比,D項的句式更整齊,更符合后文的“聲與靜、遠古與現(xiàn)代、人生與四季”的內容,故選D。19.下列對文段中詞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陽春白雪”四字用了引號,表示它不再是原意,而有了新的內涵。B.“君子般溫文爾雅”運用比喻手法,表現(xiàn)了泉水成川后寧謐的特點。C.“聲與靜……人生與四季”形成排比,讀來有一種浩然闊大的氣勢。D.“這就是天籟么?這就是天籟!”設問的手法,起到了強調的作用。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賞析常見的修辭手法和辨析標點符號作用的能力。C.“浩然闊大的氣勢”錯誤,“聲與靜、遠古與現(xiàn)代、人生與四季”構成排比,內容集中,節(jié)奏鮮明,雖有氣勢,但并非浩然闊大。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3分)答:﹍﹍﹍﹍﹍﹍﹍﹍﹍﹍﹍﹍﹍﹍﹍﹍﹍﹍﹍﹍﹍﹍﹍﹍﹍﹍﹍﹍﹍﹍答案仲春時節(jié),春風煦暖,米粒一樣的白花綻開,恰如蓬松的大雪覆蓋,使火棘叢膨脹開來,成垛成堆。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兩處語病:①重復贅余,“白色的”和“白(花)”語意重復,刪掉“白色的”。②“蓬松的大雪覆蓋”不合邏輯,在“蓬松的大雪”前加“恰如”,和前文的句子形成比喻句。(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省疾控中心防治室孫主任告訴記者,蚊子是可怕的疾病傳播者,可傳播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腦等多種流行疾病。數(shù)據顯示,蚊子傳播的疾病至少有80種。①,種類不同,則其傳播的疾病也不完全相同??傆腥颂貏e招蚊子喜歡,一群人在一起時,②。醫(yī)師稱,首先,蚊子更偏向于叮咬愛出汗和體溫高的人;其次,蚊子更偏向于叮咬穿深顏色服裝的人;第三,蚊子對二氧化碳氣流比較敏感,所以平時呼出二氧化碳越多的人也越容易招蚊子。滅蚊燈和驅蚊手環(huán)是很多家庭滅蚊驅蚊的選擇,但它們的效果并不太好。市面上很多驅蚊手環(huán)里放有一些驅蚊藥,但驅蚊藥揮發(fā)較快,驅蚊效果甚微。對付神出鬼沒的蚊子,真正有效的還是使用蚊香、驅蚊液等,③,掛蚊帳、安紗窗等方法效果也不錯。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6分)答:①﹍﹍﹍﹍﹍﹍﹍﹍﹍﹍﹍﹍﹍﹍﹍﹍﹍﹍﹍﹍﹍﹍﹍﹍﹍﹍﹍﹍﹍﹍②﹍﹍﹍﹍﹍﹍﹍﹍﹍﹍﹍﹍﹍﹍﹍﹍﹍﹍﹍﹍﹍﹍﹍﹍﹍﹍﹍﹍﹍﹍③﹍﹍﹍﹍﹍﹍﹍﹍﹍﹍﹍﹍﹍﹍﹍﹍﹍﹍﹍﹍﹍﹍﹍﹍﹍﹍﹍﹍﹍﹍答案①蚊子有很多種②被咬的總是他③除此之外/除了這種方法(外)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根據第①空前后的語句“數(shù)據顯示,蚊子傳播的疾病至少有80種”“種類不同,則其傳播的疾病也不完全相同”可知,因為蚊子的種類有很多,所以蚊子傳播的疾病的種類也會有很多,據此第①空可填入“蚊子有很多種”。第二段主要談論的是蚊子喜歡叮咬的三種人,第②空的前文就此提出了一種現(xiàn)象:“總有人特別招蚊子喜歡,一群人在一起時……”橫線的后面就介紹了原因,所以第②空可填入“被咬的總是他”類似的句子。第③空前后談論的都是有關有效驅蚊的方法,橫線前面介紹了一些真正有效的方法,后文又介紹了一些效果也不錯的方法,所以此空應填入一個連接前后文的句子,可填入“除了這種方法外”的類似句子。22.這三段文字各回答了怎樣的問題?請用疑問句寫出這三個問題,每句不超過10個字。(5分)答:﹍﹍﹍﹍﹍﹍﹍﹍﹍﹍﹍﹍﹍﹍﹍﹍﹍﹍﹍﹍﹍﹍﹍﹍﹍﹍﹍﹍﹍﹍答案第一段:為什么要滅蚊?(蚊子有什么危害?/蚊子能傳播什么疾病?)第二段:蚊子愛咬什么人?第三段:什么驅蚊方法更有效?(如何有效驅蚊?)解析本題考查壓縮概括語段的能力。第一段,根據第一句話“省疾控中心防治室孫主任告訴記者,蚊子是可怕的疾病傳播者,可傳播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腦等多種流行疾病”可知,此段主要談論蚊子是可怕的疾病傳播者,可傳播多種流行疾病,這是介紹蚊子存在的危害,所以據此可提出“為什么要滅蚊?”“蚊子有什么危害?”等問題。第二段,根據“首先”“其次”“第三”的內容可知,此段主要談論的是蚊子喜歡叮咬的三種人的特點,是針對“為什么蚊子總喜歡叮咬他”“為什么被咬的總是他”的問題來解釋原因的,所以可提出“蚊子愛咬什么人?”等問題。第三段,根據最后一句話可知,此段談論的都是有關有效驅蚊的方法,橫線前面介紹了一些真正有效的方法,后文又介紹了一些效果也不錯的方法,所以據此可提出“什么驅蚊方法更有效?”“如何有效驅蚊?”等問題。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2021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關鍵之年,不僅“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中國空間站也正式開啟在軌組裝建造。2021年《開學第一課》首次在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設立“太空課堂”,連線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位航天員為同學們上課?!堕_學第一課》還邀請了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為同學們演講。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中國同其他國家頭頂共同一片藍天,為破解宇宙謎題攜手“問天”。請從下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LY/T 2005-2024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體規(guī)劃規(guī)范
- 蘇人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7.1《一般違法與犯罪》聽課評課記錄
- 浙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6.3 線段的大小比較》聽評課記錄1
- 瑜伽健康活動贊助合同(2篇)
- 生態(tài)修復工程招標合同(2篇)
- 甲方因乙方責任解除合同范本(2篇)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歷史第19課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zhàn)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8.4澳大利亞》聽課評課記錄
- 浙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2.4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簡單應用》聽評課記錄2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19.3 課題學習-選擇方案》聽評課記錄
- 七上 U2 過關單 (答案版)
- 五年級上冊小數(shù)遞等式計算200道及答案
- 超高大截面框架柱成型質量控制
- GB 9706.1-2020醫(yī)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 森林法講解課件
- 口腔頜面外科:第十六章-功能性外科與計算機輔助外科課件
- 信用證審核課件
- 植物工廠,設計方案(精華)
- 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課件
- 貸款新人電銷話術表
- 音箱可靠性測試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