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近代中國人類文明的多元生成_第1頁
論近代中國人類文明的多元生成_第2頁
論近代中國人類文明的多元生成_第3頁
論近代中國人類文明的多元生成_第4頁
論近代中國人類文明的多元生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近代中國人類文明的多元生成

他們如何看待外部世界?這些觀點作為觀念形式的產物,在官僚和官僚之間深入理解和發(fā)展,影響了早期中國現(xiàn)代化的開始和發(fā)展。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研究主題。在漫長的封建農業(yè)時代,由于地緣的孤立和中華文明長期居于東亞文明的中心地位,使得中國傳統(tǒng)對外觀念一直具有濃厚的“自我中心”色彩。諸如:“中國中心”的地理觀念、華尊夷卑的文化觀念、封閉自足的經濟觀念、“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的對外認知觀念及以朝貢制度為核心內容、以道德外交為主要特征的外交觀念。上述觀念雖非對世界的科學理性認識,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卻有其存在的客觀理由。從歷史上看,這些傳統(tǒng)觀念在地理大發(fā)現(xiàn)和工業(yè)革命后開始遇到空前的挑戰(zhàn),當時,面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咄咄逼人的挑戰(zhàn),每一個非西方國家如果不想滅亡的話,都必須迅速摒棄傳統(tǒng)的對外觀念,以嶄新的近代世界秩序觀來認識評價劇烈變動的世界。因此,傳統(tǒng)對外觀念的轉換和更替,便成為影響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啟動發(fā)軔至關重要的因素。一、中國傳統(tǒng)戶外概念的一般特點1.地圖的不同發(fā)展方向從歷史上看,在19世紀中葉西方勢力叩開中國大門之前,中國一直生活在東亞大陸的封閉環(huán)境中,以儒學為核心的華夏文化始終居于至高無上的領導地位,這養(yǎng)成了中國人“自我中心”的認知習慣,視周邊民族為夷狄,不屑去認真研究,形成了“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P46)“外夷部落,荒遠難稽,疆圉之外,原可置之不問”(P61)的對外認識傳統(tǒng)。在中國地理學史上,這一認識傳統(tǒng)具體表現(xiàn)為“山海經傳統(tǒng)”?!渡胶D》是中國遠古時一種比較原始,對后世影響頗深的地圖。在其配文《山海經》中存在著兩個系統(tǒng)。在南山經、東山經、西山經、北山經、中山經中繪出了山名449個,河流湖泊200余處,構成了一幅形象的地形圖。另外,在海內經、海外經、大荒經中,還有專繪神人怪物之類的地圖,描繪出了一個離奇古怪、危機恐怖的世界,構成了《山海經》的兩個系統(tǒng)。隨著地圖的發(fā)展演化,這兩種原始地圖發(fā)生了兩個不同方向的蛻變和發(fā)展。前者發(fā)展為實用的地形圖;后者則仍保持原始地圖中以神人怪物要素為主,再加繪一些外國奇物怪事和風俗習慣等要素的地圖,專用于描繪前來朝貢的周邊各族及外國,稱為“職貢圖”。這種“職貢圖”系配合朝貢制度而繪,特點在于所繪的內容不重各國地理、歷史實跡,只突出表示周邊“夷狄”朝貢使者的狀貌、服飾、風俗、物產等要素。自漢代創(chuàng)始,延至清代,無論是體例還是內容,均無根本性變化。如《隋書·裴矩傳》載裴矩所撰《西域圖記》三卷,其材料為訪胡人所得,其內容則為“依其一國服飾儀形,王及庶人,各顯容止?!钡教拼?據《新唐書·百官志》所載:“職貢圖”繪撰之事歸兵部職方郎中,每當蕃客至,“鴻臚訊其國山川風土,為圖奏之,副上于職方,殊俗入朝者,圖其容狀衣服以聞。”所重基本相同。延至清代,這種“職貢圖”體制仍然沒有發(fā)生變化。成書于乾隆年間的《皇清職貢圖》便完全繼承了上述傳統(tǒng)。該圖的繪制動機是因“我朝統(tǒng)一區(qū)宇,內外苗夷輸誠向化,其衣冠狀貌,各有不同,著沿邊各督撫,……仿其服飾,繪圖送軍機處匯齊”,“所繪內容則為其男女之狀及其諸部長屬眾衣冠之別?!?卷1)以供接待朝貢番夷時使用。2.第一,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在人類早期文明史上,因生產力水平的局限和自然環(huán)境的阻隔,世界各民族大多都曾深深地陶醉于“自我中心論”之中。中國也不例外,早在先秦時期,中國的先民們便認為世界大地是方盤形的,自己居住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因為有中心,就會有四緣,是方形的,即所謂“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子?!?卷11,天文志上)“天處乎上,地處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國內也?!?卷10)中國便居于大地之中。在地理觀念方面,明代耶穌會士東來之前,中國人的地理觀念基本上是“天圓地方”,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以此種地理觀念為基礎,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皆以為中國位于地球中央,疆土四面環(huán)海,旁無大國,極其狹隘,對中國以外的地區(qū)多依稀恍惚,不甚明確,往往以海洋表示。在宋人刻印的《華夷圖》、《廣輿圖》中,周邊國家和海洋都被繪得很小,而中國區(qū)域則畫得頗大。這種狹隘的“自我中心”的地理世界觀也極大地限制了中國人對外認識的視野。3.華尊夷卑的文化內涵中國幅員廣大,種族復雜,文化水準參差不齊。早在統(tǒng)一王朝形成之前,在中原黃河流域地帶已經形成了早期華夏文化。這一文化高居中華文明的中心地位,而周邊諸族則處于相對落后的局面,遂使中國古代先民們很早便萌發(fā)了華夷思想。華夏族認為其它周邊民族是下等的落后民族,稱之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華夏與夷狄的差異表現(xiàn)在政制、禮儀、飲食、衣冠等很多方面;即所謂“中國者,君臣所自立也,禮樂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冠昏祭禮所自用也?!倍牡覄t均反之,“東方曰夷,被發(fā)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西方曰戎,被發(fā)衣皮,有不粒食者;北方曰狄,毛衣穴居,有不粒食者?!?卷10)這種“華尊夷卑”情節(jié)在儒家經典中體現(xiàn)得最為充分如《論語·八佾》中即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薄睹献印る墓稀芬嘌浴拔崧動孟淖円恼?未聞變于夷者也”。從華夏族先哲們留下的名言警句中,可知華夷思想是基于華夏優(yōu)越文化而產生的一種華尊夷卑的思想體系。歷代封建王朝都特別重視建立以“禮治”為基礎的華夷統(tǒng)治秩序。在文化世界觀方面,中國歷代朝野人士大都持“華尊夷卑”說,認為中國周邊的諸族諸國皆為落后的夷狄,在華夷體制內,居天下之中的天朝,通過朝貢制度,夷狄定期向天朝朝貢,天朝則有教化恩典夷狄的義務。這種華尊夷卑的思想體系,是以維護君權為核心,強調華夷內外等級秩序、名分制度的意識形態(tài),作為一種畸形變態(tài)的世界觀,使傳統(tǒng)士大夫養(yǎng)成了一種強烈的文化自豪感。4.中國傳統(tǒng)的“華夷觀念”在對外關系方面的體現(xiàn)在歐洲歷史上,自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以后,因一統(tǒng)帝國和一統(tǒng)教會理想的破滅,造成了歐洲列國制度的興起及外交制度的應用。尤其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簽訂后,各國相繼建立了主管外交事務的中央機構,國家主權平等理論日趨盛行,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通行的外交原則。而在東亞,中國早在封建時代初期,便建立了統(tǒng)一的中華帝國,而且其文明發(fā)展長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使得華夷觀念一直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處理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朝貢制度構成了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對外關系模式。所謂“朝貢制度”是古代中原王朝處理周邊少數民族及屬國關系的體制,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夏、商、周在與周邊的“蠻夷戎狄”打交道時,就要求其朝貢。兩漢時代,南越、匈奴、南洋諸國紛紛前來朝貢,朝貢制度正式形成。在朝貢制度下中國傳統(tǒng)外交觀念有兩個鮮明的特點:其一,力倡華尊夷卑,拒絕接受主權平等觀念。認為中國皇帝是天下的共主,通過“朝貢”和“冊封”等途徑向周邊諸國宣布道德教化,懷柔恩典遠人。而來華朝貢之使節(jié)一概被稱為“貢使”。覲見皇帝時必須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以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的“天朝上國”觀念。其二,推行道德外交原則。朝貢制度以中原王朝宗族制度為前提,其宗旨為“四夷順而中國寧”。在經濟上,朝貢制度的基本原則是“厚往薄來”,即前來朝貢的“蠻夷”雖然攜帶貢品來朝,但中國皇帝并不貪戀貢品,其回賜一般都遠遠厚于貢品,以憐憫遠人,達到道德精神境界上的滿足。同時,中原封建王朝對于諸外夷在朝貢的機會上強調均等,以示“天朝”公允持平?;诖?中國傳統(tǒng)的對外交涉方式也通常用道德譴責來代替利害的判斷和權衡。5.余論:洋貨無用,經濟發(fā)達遠古時代,商業(yè)本為社會所重視。而至秦漢后則風氣大變,輕商重農之議驟起,并從此成為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遵行不輟的國策。作為封建王朝重農抑商政策的對外表現(xiàn),在對外通商方面,除了極少數開明分子承認對外貿易的價值之外,歷代統(tǒng)治者一般都是從維護自然經濟出發(fā),根本否定對外貿易的必要性。其代表性觀點有二:其一,中國地大物博,物質生活所需無待外求,唯有外人對中國必有所需。從歷史上看,由于地緣上的孤立性和“華尊夷卑”的文化優(yōu)越意識,加之封建經濟的自給自足,使得古人視中國社會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系統(tǒng),生活無待外求。相反,周邊的夷狄其生存則必事事仰給天朝。其二,渲染“洋貨無用論”。封建時代,由于交通阻塞、經濟落后,跨國越洲、飄洋過海的域外貿易通商往往都具有體輕價貴的特點,其主體多為奢侈品。如漢代番禺外貿商品“多犀象、玳瑁、珠璣、銀銅、果布之湊?!?卷28下,地理志)唐代廣州舶來品也“皆犀象珠之類。”(卷170,王鍔傳)顯然,這種對外通商不是出于國內生產的需要,往往造成極大的社會浪費。因此,歷代統(tǒng)治者常視海外貿易為奢侈罪惡之源,稱舶來品為“奇技淫巧”,嚴禁入口。在這種封閉自足、蔑視洋貨的陳腐觀念支配下,即使是封建陣營中比較開明的人士也很難意識到對外貿易的重要性,樹立近代外貿觀念。在他們看來,洋貨大多是無用的奢侈品。認為“凡洋貨之至中國者,皆所謂奇巧無用者也。是洋人作奇技淫巧以惑我人心,而吾之財安坐而輸于異域?!?卷2)清人吳嘉賓也說:“凡挾貲赴粵者,所得厚利皆鐘表、呢羽、洋貨、洋煙之屬,輾轉流市,而重貲則盡寄于粵而不得返,……此壅彼涸,其勢固然。故非鴉片毒餌宜禁,他淫巧之物皆宜禁也?!?卷5)二、傳統(tǒng)世界秩序觀的改變,是非西方國家早期現(xiàn)代化啟動發(fā)的關鍵條件與西方“早發(fā)內源型”現(xiàn)代化相比,非西方國家“后發(fā)外生型”現(xiàn)代化屬于“感應型”、“傳導型”、“外誘型”的現(xiàn)代化,此種類型現(xiàn)代化勃興最為突出的特點在于它的“后發(fā)性”和“感應性”,即其現(xiàn)代化的啟動發(fā)軔不是社會內部現(xiàn)代性因素積累、發(fā)展、演變的產物,而是面對外部現(xiàn)代性“挑戰(zhàn)”所作出的積極的、有意識的“回應”。從歷史上看,在文明劇烈變遷時代,對于那些仍停留在傳統(tǒng)社會形態(tài)的或已產生新文明萌芽,但未實現(xiàn)質變式突破的國家來說,傳統(tǒng)世界秩序觀的改變,是其文明盛衰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因為與封建時代人類文明的“區(qū)域分立”不同,近代資本主義文明最大的特點是其“擴張性”和“不平衡性”。即當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已率先勃興,并浮海東來之際,絕大多數的非西方國家尚處于封建農業(yè)時代,西方與非西方國家之間存在著相當懸殊的落差。在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已率先興起的形勢下,無論這些非西方國家是否產生了具有“現(xiàn)代性”意義的新變化,這種嚴重失衡傾斜的世界文明格局,已不允許這些國家自生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自然而然地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過渡。面對西方社會現(xiàn)代化變遷的沖擊挑戰(zhàn),非西方國家所作出的最初的“回應”行動就是對西方先進工業(yè)文明的學習和攝取。而在學習、攝取西方文明之前,必須首先拋棄傳統(tǒng)的“自我中心”的世界秩序觀,對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進行科學而客觀的估價,承認西方工業(yè)文明的先進性,形成新的科學實證的世界秩序觀。只有這樣,東方國家的現(xiàn)代化才能順利地啟動運行。很難想象,在視西洋人為“化外夷狄”,視西方文化為野蠻文化的情況下,以攝取西方近代工業(yè)文明為核心內容的現(xiàn)代化運動會勃然興起。因此,傳統(tǒng)世界秩序觀的改變,是非西方國家早期現(xiàn)代化啟動發(fā)軔最關鍵的前提條件。從世界歷史上看,非西方國家新的世界秩序觀的形成,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許多民族常常是經過長期反復的認識,甚至是幾代人的探索,才對激變的世界形勢有了清楚的認識,結果在時間上錯過了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良機。如前所述,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在其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形成了體系化、理論化的對外觀念,對其世界秩序觀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轉換,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早期對西方的認知如前所述,在中國的傳統(tǒng)語境中,外部世界乃是野蠻的夷狄居住地,無足掛齒,是一種可以忽略的存在。翻檢明清時期的典籍,我們會發(fā)現(xiàn),清人編寫的旨在適應朝貢體制需要的職貢圖,即代表了中國對外認識“不求其詳”的“山海經傳統(tǒng)”,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歷史進程。在《皇清職貢圖》“英吉利”條中,以較大的篇幅繪制了“英吉利夷人”、“英吉利夷婦”兩幅人物圖畫,但對英吉利這樣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殖民強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卻沒有一點介紹。在僅僅幾十字的解釋文字中卻錯誤百出,竟稱:“英吉利亦荷蘭屬國也?!?卷1)其余的文字則主要描述英人飲酒、束腰、發(fā)型等習俗特征,讀罷這段文字,很難使人對當時蠻橫異常的世界殖民強國有一個基本的印象。當時,英國與中國已經交往了百年之久,只要稍加留意,便不至發(fā)生上述錯誤,這說明明清朝野人士對外部世界是何等的漠視。這種長期漠視外部世界的認知傳統(tǒng)在明清“海道大開”之際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當時來華耶穌會士曾譯刊了一大批世界史地著作,輸入了“五大洲”、“地圓說”等世界地理新知,并具體地介紹了西洋諸國的風土人情。同時,廣州和澳門作為西方力量東侵在遠東的中心地區(qū),也不失為中國了望世界的窗口。應該說,此時期的中國已經具備認識世界的諸多便利條件。但是,在成書于清雍、乾年間的《明史》“佛郎機傳”、“意大利亞傳”、“荷蘭傳”中,對于西方的情況仍然是隔霧看花,竟稱西班牙、葡萄牙為“佛郎機”,其地理位置“近滿剌加”,稱荷蘭為“紅毛蕃”,只注意“其人深目長鼻,發(fā)須皆赤,足發(fā)尺二寸,欣偉倍常。”而對西洋諸國的政治、軍事情況只字不提,其用語和心態(tài),都與《山海經》中描繪遠國夷人無根本差別。從歷史上看,正是這種“等閑視之”、“漠然不精求”的“自我中心”的對外認知觀念,限制了國人認識世界的歷史進程,使得統(tǒng)治階級對西方的認識處于模糊混沌之中。一個國家走出中世紀,邁向近代的歷史,往往也就是其認識世界,走向世界的歷史。明清時期,封建士大夫陶醉于“華尊夷卑”的天朝意識之中,藐視一切,閉目塞聽,自然無法睜眼看世界,無法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東侵所帶來的空前的歷史變局,其以學習西方為核心的現(xiàn)代化運動自然無法興起。2.強化華夷觀念,提倡華夷之辨從16世紀上半葉開始,通過與西方文化的接觸,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世界觀”發(fā)生了不同路向的變化。明清時期,以徐光啟、李之藻為代表的少數開明士大夫開始摒棄文化偏見,承認西學在某些方面優(yōu)于中國文化,認識到“泰西”諸國并非茹毛飲血的“夷狄之邦”,那里也有“聲教”、“禮義”,也有自己的文明和風俗。據利瑪竇回憶,一位與他有往來的醫(yī)生,曾向他表達自愧不如之意。所有這些都表明有些人已逐漸對“中國文化中心觀”產生了懷疑,其文化世界觀發(fā)生了變化。但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卓見只限于明中后期和清初極少數士大夫之中。隨著清政府對外采取閉關政策,絕大多數的朝野人士仍固守傳統(tǒng)的地理觀念,對五大洲、地圓說深拒固納,仍然陶醉于濃烈的“天朝意象”之中,難以自拔。面對激變的世界文明格局,其華夷觀念非但沒有發(fā)生轉變,卻發(fā)生了畸變,變成了一種非理性的東西。從歷史上看,這種轉變是在以下兩種力量的推動下完成的。一方面,明清王朝是歷代封建政權中最講究華夷之辨的王朝。這是因為明政權是驅逐元朝,恢復“中華”的產物,而清朝則是以“東夷”的身份入主中原,“名不正,言不順”,在對內統(tǒng)治中非常忌諱自己的“夷狄”身份,所以在對外關系中大力提倡華夷之辨,企圖借此把漢族視滿族為夷狄的看法轉移到西洋民族身上,以提高自己的身價。另一方面,早期西洋各國貿易商人為牟取貿易之利,對中國封建王朝一切惟命是聽,甚至行三跪九叩之禮,也強化了國人的華夷觀念。據記載,1637年,英吉利貿易遠征隊加比丹威里的代理者,對于廣東的官吏,曾執(zhí)跪拜禮。此外,荷蘭、葡萄牙、西班牙之使節(jié)也都多次行“三跪九叩”的大禮?!按说仁构?jié),即經棄其國威,而中國之傲慢心,因之益形增長。且更有可鄙夷者,當時商人中,如丹麥人、葡萄牙人、英吉利人、法蘭西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等,因商業(yè)競爭,欲壟斷其利,故互相傾排詆于中國人之前,甲曰某國人懷詐而來,不可近,乙復報之。以故,中國人之視歐洲人,以為昏射利而忘義者”,(P51)更加鄙視夷狄。從華夷觀念出發(fā),士大夫們把“英吉利”、“意大利亞”、“佛朗機”等西方國家視為夷狄,列入中華帝國的朝貢系統(tǒng)。在經濟上,中國“富有四海”,“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痹谡紊?中國是居于“天下之中”的“天朝”,遠方的夷狄應以三跪九叩的大禮前來稱臣納貢。有些士大夫還把西學的起源歸于中國,認為西學既然源于中國,人們自然不必認真學習西學,只要埋頭中學,即可得到西學,這嚴重阻礙了西學的輸入,障礙了中國對西方的認識,使得處于文明劇變前夜的近代中國根本無法直面世界,產生開放意識,其現(xiàn)代化也自然無法啟動。3.中西方社會的危機意識在漢語語匯中,所謂“危機”主要是指危險的禍根或嚴重困難的關頭。在一般意義上講,危機意識是人類面對社會內部矛盾危機和外部挑戰(zhàn)壓力而產生的一種不安全感。在這里,我們之所以將“危機意識”作為非西方國家早期現(xiàn)代化啟動發(fā)軔的重要條件,主要是因為這里所說的危機意識,從根本上說,是由于西方與非西方國家間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的明顯差距而產生的來自外部的現(xiàn)代性挑戰(zhàn),而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內憂外患”。在這一意義上,我們認為西方資本主義咄咄逼人的侵略擴張,已經給所有的非西方國家的民族和國家的生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成為其國家政權所必須正視的問題,能否敏銳迅捷地體認到這空前的“世界變局”,確立危機意識,便成為非西方國家走向現(xiàn)代化最基本的前提條件。遍觀18世紀下半葉思想界的社會政治思想主張,我們會發(fā)現(xiàn):清中葉的經世派和今文經學思潮的代表者雖然都意識到封建王朝已開始面臨嚴重的危機局面,但其思想主張都是圍繞著國內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這一主題而展開的。有的學者認為,道光六年(1826)《皇朝經世文編》的問世,象征著中國開始產生危機意識。(P601)不過,從魏源編著的“經世文編”的內容和分類看,我們尚不能看出西方知識在其中的影響。無論是對危機表征的體察,還是解決危機方案對策的制訂,都還是傳統(tǒng)的。其目標主要是針對國內危機,而不是針對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擴張。這直接影響到危機意識的性質定位,19世紀初期,雖然中國的士大夫都生活在一個閉鎖的世界里,沒有走出華夷世界,實現(xiàn)“世界秩序觀”的轉化,但中外之間畢竟已經交往了近三百年的時間,而且,鴉片走私已對清王朝的財政構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鑒此,早在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近二十年,就有極少數士大夫已經模糊地意識到一個新的變局時代的來臨,產生了危機意識。如19世紀20年代,包世臣在文章中即對煙毒泛濫和白銀外流的情況表示憂慮,他說:“近來習尚奢靡,然奢靡所費尚散于貧苦工作之家,所謂楚人亡弓,楚人得之。惟買食鴉片,則其銀皆歸外夷”,(P123)這實際上是將舉全國之銀以奉外夷,最終導致“中虛外實”的惡果。稍后,包世臣的友人蕭枚生也在信函中說:英國占領新加坡,并將其劃為殖民地,其事可憂可慮,擔心“十年后患必中于江浙,恐前明倭禍復見今日?!?卷35)]以此為契機,包世臣開始注意搜集有關新埔(新加坡)的資料,他在致廣東按察使姚祖同的信函中詳細地介紹了英吉利的情況:“粵海通商夷國十數,以英吉利為最強。乾隆四十年間,粵東外洋有封禁地名新埔,距省千里而遙,”預感:“十數年后,雖求如目前之茍安而不能,必至以憂患貽君父,夫豈君子之所忍出哉?”(卷35)可見,包世臣已經模糊地意識到在華夏文明之外,有一種正在興起的力量在威脅著中國的生存。這種力量會給中國帶來麻煩,但這畢竟仍是以“夷”亂“華”,而不是一種高于華夏文明的“高勢能文化”的沖擊。因此,包括包世臣、陶澍、龔自珍在內的經世派思想家也沒有意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東來,標志著一個新的時代業(yè)已來臨,其危機意識自然不具備近代意義。對于清王朝來說,自西方殖民主義侵略者東進以來,在朝野人士中也萌生了一定程度的危機意識。但這些危機意識大多是短時的、膚淺的,很難持久地發(fā)生社會影響。而且,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這種并不十分強烈的“危機意識”往往被來自傳統(tǒng)社會的、文化上的復雜因素所“化解”。這種傳統(tǒng)文化中所具有的“消解機制”主要表現(xiàn)在:“寇盜觀念”淡化了本來就不甚強烈的危機意識。從中華文明史漫長的發(fā)展進程看,其主要的威脅多來自“北方”。除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外便無大患。即或是有事,也不過是“寇盜行為”,稍縱即逝。有明一代,倭寇為患,給明王朝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但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將其定位于“寇”的層次上,其內在的涵義在于,“寇”是臨時性、流動性的;“寇”雖然也會帶來麻煩,但終究是“肢體之患”,不足以傷及王朝的血脈和根本。沒有意識到西方殖民勢力是一種前所未見、足以置中國于死地的危險勢力。在中西早期關系史上,西方殖民侵略勢力剛剛來到中國,便顯示出其兇殘的侵略本性。據明人張燮的《東西洋考》一書記述,佛郎機人(葡萄牙)的初來,其貢舟便施放“銃聲如雷”的禮炮,并在中國境內的小島上“蓋房樹柵,恃火自固”。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也說這些“西海夷人”,“大炮迅烈,震駭遠近”,但事實上,夷人的大炮并沒有將中國的統(tǒng)治階級從昏睡中震醒。他們至多產生了一些“前明倭患”式的警覺,而沒有將這些來自遠方的夷狄視為是“數千年未遇之強敵”。華夷觀念對危機意識的消解作用。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文化上,中華王朝是禮義之邦,在文化上優(yōu)于周邊所有國家。道光以前西洋各國,曾經多次派遣使節(jié)來華,每次均攜有本國元首致中國皇帝或宰相帶有平等色彩的文書,但一般朝臣或不知此中實情,或知之而故意加以粉飾,將西洋的公使稱為貢使,公文稱為奏折;甚至有些通譯曲解捏造,將文書改為奏稟,以顯示天朝上國的赫赫天威;二是在經濟上,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從不藉外夷以通有無。在《延厘堂集》附列的《孫玉庭自訂年譜》中,大臣孫玉庭曾經向嘉慶帝講述了一個洋人不足懼的理由,他說:英國在歐洲雖然很富強,但并不足懼,因為“彼國至廣東貿易,其貨物易換茶葉回國時,轉賣于西洋小國,故而富強。西洋諸國之需茶葉,亦猶北邊之需大黃,我若禁茶出洋,則彼窮且病,又安能強?”類似的言論在鴉片戰(zhàn)爭進程中更是普遍,一般官員都認為“且內地大黃、茶葉、瓷器、湖絲為各國必需之物”,“各國不能不仰息中華”(P100)中國歷代王朝大都有一種大國心態(tài),有較大的回旋余地,故對于西方的侵略,多懷有一種自大心理。由于此時期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十分模糊,使得這種“自大心理”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強化。這種“自大心理”的特殊功用在于可以轉化危機意識。清人徐珂在《清稗類抄》中寫道:“國際賠款,始于道光壬寅《中英江寧條約》,該約第四款以洋銀六百萬元償補兵費洋銀一千二百萬元,此為國際賠款之始?!薄叭晃釃轿臅?則每每諱賠償為撫恤?!?P458)明明是戰(zhàn)敗賠款,但卻在華尊夷卑的“自大心態(tài)”下,將不平等條約內容中的賠款化解為“撫恤遠人”、“恩威并用”的手段,其失衡的心態(tài)也就自然變得坦蕩了。4.第二,清王朝傳統(tǒng)的德政觀尚方面的轉變十八九世紀之交,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咄咄逼人的挑戰(zhàn),清政府仍然固守傳統(tǒng)的華夷觀念,沒有確立近代外交觀念。主要表現(xiàn)在:其一,在對外交涉談判過程中,推行道德外交原則,往往以“道德的譴責”代替“利害之權衡”。1840年,林則徐在致英國女王書中即強調:“竊喜貴國王深明大義,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遠綏懷,倍加優(yōu)禮,貿易之利二百年,該國所由以富庶稱者,賴有此也”,“中國所行于外國者,無一非利人之物,……況如茶葉、大黃,外國所不可一日無也。中國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則夷人何以為生?又外國之呢羽、畢嘰,非得中國絲斤不能成織,若中國亦靳其利,夷人何利可圖?其余食物自糖料、姜桂而外,用物自綢緞、瓷器而外,外國所必需者,曷可勝數。而外來之物,皆不過以供玩好,可有可無,既非中國要需,何難閉關絕市!”(P128)據考證,此書系林則徐會同鄧廷楨、怡良擬發(fā),事先還呈奏道光帝,道光帝認真批閱了此稿,認為“所議得體周到,著林則徐等即行照錄頒發(fā)該國王,俾資遵守”。林則徐在接到道光帝的批示后,經反復斟酌翻譯,擬定了英文譯本。因此,此份《致英國女王書》應該是代表了整個統(tǒng)治階級的對外意識和水平??梢?鴉片戰(zhàn)爭期間,無論是攘夷派,還是撫夷派,他們所遵守的邏輯是一致性的。都是將“金發(fā)碧眼”的西洋人視為野蠻落后的夷狄。遍觀此時期大臣關于中英戰(zhàn)事的奏折,我們仿佛看到的不是一場現(xiàn)實世界的危機,而是一種嚴重的道德危機。在戰(zhàn)后的痛切反思過程中,更是充滿了“道德色彩”,很少從利害的角度來對鴉片戰(zhàn)爭進行深刻、痛切的反思。到19世紀60年代,士大夫群體中這種“道德外交”觀念仍然沒有顯著的變化。1862年,乘坐“千歲丸”號來上??疾斓娜毡痉扛呱紩x作曾問一位中國儒士:“貴邦與俄羅斯和親最好,近世之事情如何?儒士答曰:“俄羅斯國,在敝國通商,感我朝厚恩,所以助兵助餉之舉?!备呱紩x作對儒士頗具“天朝上國風度的回答大不以為然,譏之為:“口唱圣賢之語,身為夷狄所役,齊東野人?!?P460)在高杉晉作看來,這種建立在“天朝圣德”基礎上的對外觀念,在西力東侵,“弱肉強食”的世界中,已變得浮空虛驕,愚腐至極,給予了無情的批判。其二,力倡華尊夷卑意識,拒絕接受主權平等觀念。由于清王朝沒有確立近代外交觀念,使得其在19世紀中葉前的中外交涉中,視西方列強為“夷狄”、“貢使”,沒有與之建立起近代意義的外交往來。而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后,清政府不諳近代外交的危害更為明顯。由于清朝官員缺少條約觀念,在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時,清王朝的全權代表耆英、伊里布等竟然沒有據理進行辯駁,甚至連英方提出的條約草本字句都“不細加審查,一覽即了?!?P524)欣然全部接受,遂導致中國喪失了大量的主權鴉片戰(zhàn)爭后,從華夷觀念出發(fā),清王朝仍堅持其傳統(tǒng)的制夷策。南京條約簽訂后,各國紛紛前來要挾,企圖火中取栗,分一杯羹。道光帝則從華夷觀念出發(fā),堅持實行“持平”外交,認為西洋各國以通商為性命,制馭之術,全在“一切持平”,務存大體,尤宜籌及久遠,不要僅顧目前。結果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在隨即簽訂的一系列《南京條約》附屬條約中,清朝官員從天朝朝貢體制和道德外交觀念出發(fā),給國家?guī)砀蟮膿p失。如《虎門條約》第8款規(guī)定:“設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P36)這便是所謂“最惠國待遇”的起源,但這個給中國帶來無窮禍患的條款,在當時卻是中國愿意接受的。因為“一視同仁”是中國對待外邦的傳統(tǒng)態(tài)度。在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后,美國等列強聞風而至,提出簽約要求,道光帝君臣則認為,西洋各國以通商為性命,制馭之術,全在一切持平此外,關于領事裁判權和關稅自主權,是不平等條約中危害最大的項目,但清廷卻認為,外人同類相犯,各依其本法處置,本屬自然,于主權無損。而關稅“秉公議定則例”,則可避免中外糾紛。可見,在傳統(tǒng)外交觀念的支配下,使中國稀里糊涂地被套上了不平等條約的枷鎖。直到19世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