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化與話語權的壟斷伊斯蘭文明在美國的體驗從愛德華·W·薩義德及其《掩蓋伊斯蘭》談起_第1頁
妖魔化與話語權的壟斷伊斯蘭文明在美國的體驗從愛德華·W·薩義德及其《掩蓋伊斯蘭》談起_第2頁
妖魔化與話語權的壟斷伊斯蘭文明在美國的體驗從愛德華·W·薩義德及其《掩蓋伊斯蘭》談起_第3頁
妖魔化與話語權的壟斷伊斯蘭文明在美國的體驗從愛德華·W·薩義德及其《掩蓋伊斯蘭》談起_第4頁
妖魔化與話語權的壟斷伊斯蘭文明在美國的體驗從愛德華·W·薩義德及其《掩蓋伊斯蘭》談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妖魔化與話語權的壟斷伊斯蘭文明在美國的體驗從愛德華·W·薩義德及其《掩蓋伊斯蘭》談起

一、薩義德的缺失方面2003年9月25日,威廉w薩義德在紐約去世,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哀悼。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國家公眾電臺、《紐約時報》、美國《國家》雜志、英國《衛(wèi)報》、埃及《金字塔報》、《巴勒斯坦編年報》等都辟專欄發(fā)布訃聞,褒貶兼評。當代偉大的哲學家喬姆斯基曾褒獎他說:“假如我們不想成為權力的仆人,而是道德的行動者,薩義德能幫助我們理解我們到底是誰,以及我們必須做些什么。”(1)薩義德出生于耶路撒冷的一個阿拉伯家庭,但由于父親的影響,他信仰了基督教。在埃及開羅,他受到了英式的高中前教育。1951年夏,他離開埃及,取道黎巴嫩、巴黎、倫敦,到達紐約。在美國念完高中后,他于1953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就讀。1957年獲學士學位后又回到埃及;一年后回到哈佛大學讀書,1963年獲博士學位,在美求學時間共11年。(2)在斯坦福大學做訪問學者時,他完成了備受世人矚目的《東方學》一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批評家獎,成為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奠基之作。但是,薩義德的影響并不限于學術圈。正如《華盛頓郵報》書評所指出的那樣,薩義德是一個杰出的、獨特的結合體,他既是學者、審美家,又是政治活動家,幾乎在每一個領域都挑戰(zhàn)并激發(fā)了人們的思維?!都~約時報》書評則稱,欲研究西方宗主國與殖民國間關系的學者,都無法繞過薩義德。作為一個活躍的政治活動家,薩義德曾長期擔任巴勒斯坦流亡國會的獨立議員,和巴解領導人阿拉法特關系甚密,但后因不滿1993年簽署的《奧斯陸協(xié)議》里一些涉及土地方面的妥協(xié),遂轉而批評阿拉法特,此后兩人關系漸遠。薩義德是巴勒斯坦民族建國理想在美國最忠誠的代表??梢哉f,如果沒有薩義德的努力,巴勒斯坦人在美國人眼里僅為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劫持人質(zhì)的“恐怖分子”形象。正由于他多年在美國媒體上對伊斯蘭文明的學理詮釋,美國社會才對伊斯蘭社會有了一個更為客觀的了解,也直接促成了美國和巴解組織的接觸與談判,為馬德里和會鋪平了道路。但是,薩義德并不是一個狹隘的反猶主義者,雖然他被無數(shù)次地貼上這樣的標簽。作為一個非穆斯林,他始終堅持巴勒斯坦建國,期望最終實現(xiàn)與以色列的和平共處。他同情受到德國納粹迫害的猶太人,認為猶太人應在中東獲得一塊生存棲息地。但譴責以色列依仗“受難者”的角色,變成了“施難者”,錯誤地、過度地對巴勒斯坦人民進行壓迫和排擠。薩義德是一個非常多產(chǎn)的學者,他的20多部著作都值得一讀。但在大陸學界,對薩義德著作的翻譯與研究相對滯后?!稏|方學》出版20多年后,三聯(lián)書店才于1999年翻譯出版了這部經(jīng)典之作,隨后又陸續(xù)出版了他的《知識分子論》與《文化帝國主義》及《格格不入》等。由于翻譯滯后等原因,薩義德的其他重要著作如《巴勒斯坦問題》、《掩蓋伊斯蘭》、《世界、文本與批評家》、《筆與劍》、《流離失所的政治》、《流亡沉思錄》以及《權力、政治與文化》等尚無簡體中文譯本。此外,薩義德散見于各處的大量論文、演講以及評論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這些缺失與不足,對我們研究或理解薩義德其人其作,都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薩義德的重要著作《掩蓋伊斯蘭》(1)早在20多年前就已在美國出版,但迄今在中國大陸卻還沒有譯本,我國大陸學界便很少提及此作,知曉此書并對其英文原著進行通讀的學者更是寥寥。筆者認為,欲更全面理解薩義德,就不該忽略與遺漏《掩蓋伊斯蘭》。其實,薩義德已經(jīng)告訴我們,《掩蓋伊斯蘭》與《東方學》、《巴勒斯坦問題》有著有機的聯(lián)系,三者組成一部完整的“三部曲”?!稏|方學》是第一部,主要探討伊斯蘭文明、阿拉伯人、東方三者與西方的關系;《巴勒斯坦問題》是第二部,主要探討猶太復國主義與巴勒斯坦穆斯林間的斗爭歷史;《掩蓋伊斯蘭》則是最后一部。(2)《掩蓋伊斯蘭》不僅對我們了解真實的伊斯蘭文明有巨大裨益,而且對理解美國媒體的特性與運作,以及權力與話語之間的關系也至關重要??梢哉f,這是薩義德用來破解西方對非西方世界(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經(jīng)常被錯誤地等同為伊斯蘭世界)的假設密碼的一本精彩之作。二、對傳播“思想創(chuàng)心”的批判《掩蓋伊斯蘭》出版于1981年,1997年再版時添加了新的導言。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旨在研究美國新聞報道中的伊斯蘭文明;第二部分則是通過伊朗革命的個案分析來展現(xiàn)西方媒體語境中的伊斯蘭世界;第三部分著重談論權力和知識的關系。在《掩蓋伊斯蘭》里,薩義德運用了大量確鑿的實例,如伊朗革命,海灣戰(zhàn)爭,一直到世貿(mào)中心爆炸事件,揭示了西方學者及其“以自由、開放、客觀為導向”的媒體如何通過所掌握的話語權,利用狹隘和反面的伊斯蘭文明圖像,妖魔化地描寫報道伊斯蘭文明,不遺余力地制造出針對伊斯蘭文明的偏見,塑造了美國主流社會對其他少數(shù)群體(尤其是伊斯蘭文明)的刻板印象與偏見,為美國社會提供了一個共同的假想敵,從而實現(xiàn)了權力與話語的內(nèi)在合謀。薩義德通過仔細考察美國媒體對伊朗革命的報道,尤其是伊朗人質(zhì)危機的報道,為我們形象地描述了這個“妖魔化”的過程是如何成形的,展示了那些被學者扭曲的圖像和語匯如何被媒體用來糾集美國“愛國主義”,顯示“殘忍的”伊斯蘭世界對西方的病態(tài)式的仇恨?!耙晾世^續(xù)在美國民眾中間引起了歇斯底里般的關切,不僅是因為在1979年11月4日,伊朗學生對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極端非法和污辱性的侵占,也因為是美國媒體對此事件,及隨后幾年對伊朗的妖魔化式的、極端細節(jié)性的、高度聚焦的關注”(3)。薩義德在《掩蓋伊斯蘭》中反復闡明的觀點是:西方媒體中的“伊斯蘭”這個概念,部分是虛構,部分是意識形態(tài)標簽,部分是對作為宗教的伊斯蘭最小的指稱。西方所指稱的“伊斯蘭”在現(xiàn)實中無法找到它真正的對應物,因為伊斯蘭世界是一個極端多樣化的世界——它擁有八億多人口,橫跨亞非兩大洲,幅員廣大,擁有許多不同質(zhì)的社會、國家、歷史、地理狀況以及文化。(4)薩義德指出,正因為西方不能完全理解伊斯蘭文明,美國的媒體將伊斯蘭文明描繪成了一個片面的、單調(diào)的、縮約化的圖像,一個與恐怖主義、極端組織等同的詞語。這些扭曲和故意誤導所導致的結果是:西方新聞媒體掩蓋了關于伊斯蘭世界的真實圖像,并將一個片面、神秘的伊斯蘭世界“喂”給了西方民眾。由此,薩義德揭示了西方以惡意語匯、虛假報道和對沖突進行宗教性與種族性重新定義等方式,影響普通民眾認識伊斯蘭世界的實質(zhì)。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于是在西方傳媒的殖民主義語境中成了反美宣傳和非理性的基本符號,伊朗革命基本上定下了西方民眾對伊斯蘭世界的印象基調(diào),伊斯蘭幾乎成了“心靈創(chuàng)傷”的代名詞。(1)擁有大量石油的阿拉伯酋長、戴著蒙面頭巾的婦女及挎槍的年輕人在街上焚燒美國國旗便成了美國主流社會對伊斯蘭世界的一種單調(diào)和刻板的認識。薩義德認為,少數(shù)幾個所謂的“東方學家”一直影響著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認知,“至少是從18世紀末開始,現(xiàn)代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反應卻是被一種極為簡約化的思維所壟斷,這種東方學家式的思維基礎是一種想象的但又是兩極化的思維立場:它將世界剖為兩個不平等的部分:一個大的,但卻是‘他者’的,叫做東方;一個是‘我們自己的’世界,叫做西方”。只要伊斯蘭文明被視為是東方的一部分,那么西方就傾向于懷著敵意和恐懼的心理,視其為一塊內(nèi)部沒有差別的整體。(2)如重量級人物劉易斯以及像《大西洋月刊》這樣的刊物,就將伊斯蘭世界描繪為“無理性”和“反西方”的刻板圖像并使之凝固化,且制造了數(shù)量驚人的、基于扭曲的假設之上的大量著作和知識。由于這些文章在政策制定和媒體之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導致政府和新聞媒體對伊斯蘭世界產(chǎn)生了偏見。薩義德在《掩蓋伊斯蘭》中的觀點和《東方學》的觀點遙相呼應。薩義德指出,西方從很早開始就一直將伊斯蘭世界當作一個挑戰(zhàn)和可怕的競爭對手。從中世紀開始,伊斯蘭就被描繪成是一個“背叛的(Apostasy),不敬的(Blasphemy),混沌的(Obscurity)魔教”。穆罕默德也被描繪成“偽先知,沖突的播種者,縱欲主義者,偽善者,魔鬼的代理人”(3)。直到今日,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理解還像以前那樣,完全依賴于一個有限的和含有惡意的意識形態(tài)框架,其中“充滿了熱切,防御性的偏見,有時甚至是憎惡”(4)。所有的罪惡事件因此都和伊斯蘭發(fā)生緊密的關聯(lián)。一些不幸事件的發(fā)生,像俄克拉荷馬聯(lián)邦大樓的爆炸、越戰(zhàn)中滅絕人性的屠殺,事后均被證明與伊斯蘭教無關。(5)“細節(jié),人性,阿拉伯穆斯林的生活情感,這些都沒有引起甚至那些是專門向西方介紹伊斯蘭世界的專家的注意?!?6)通過過濾,媒體制造了共識(7),取代了民眾的思考并最終蠶食了他們的理性世界。由于置疑、異議、反對的缺席,美國媒體對伊斯蘭世界的偏見得到了民眾的“默認”,它逐漸控制并吞噬了原本屬于正反兩方觀點論辯的陣地。這種知識壟斷性的精神奴役,使民眾失去了對灌輸性信息進行質(zhì)詢和辨析的能力。長期在這種定勢思維下,眾多美國主流民眾便逐漸變得懶于獨立思考,失去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蛻變?yōu)槌錆M偏見的頑固分子。至此,這些狹隘、偏執(zhí)、有政治企圖的美國媒體就通過創(chuàng)造一個假想的“伊斯蘭敵人”,制造了龐大的東西文化對立的壁壘,強化彼此間存在的藩籬和隔閡,從而阻礙了文明之間的真正理解與溝通。三、話語實踐的內(nèi)在結構在《掩蓋伊斯蘭》中,薩義德向我們解釋了伊斯蘭文明在西方被妖魔化的不幸遭遇。伊斯蘭文明在西方尤其在美國被臆設化為高度政治化的、充滿敵意的負面圖像。在薩義德看來,伊斯蘭文明與西方關系高度政治化的因素有三:第一,西方流行的反阿拉伯—伊斯蘭的偏見;第二,阿拉伯和猶太復國主義之間的斗爭及其對美國猶太人與西方人文主義文化和公眾的影響;第三,中東的大國政治、石油經(jīng)濟以及民主自由的以色列與邪惡專制的阿拉伯世界的簡單二元對立。(8)薩義德指出,伊斯蘭文明與西方關系高度政治化是由權力與話語的共謀而造成的。其實,他在1978年的《東方學》里就指出,知識和權力的聯(lián)系就是《東方學》潛在的主題。薩義德的《東方學》深刻揭示了啟蒙運動和殖民主義的卑鄙合謀,以大師般的手法解密了受西方列強和利益集團資助的西方學術界是如何在暗地里“刻板化,妖魔化,神秘化”伊斯蘭和其他非西方世界的。他認為,東方學不是西方純粹的虛構或奇想,而是一個被人為創(chuàng)造出來的體系,其中蘊含著幾百年積淀下來的物質(zhì)層面內(nèi)核。這一物質(zhì)層面的積淀使作為與東方有關的知識體系的東方學成為一種得到普遍接受的過濾框架,東方就是通過此框架進入西方的意識之中。(1)東方學通過學術發(fā)現(xiàn)、語言重構、心理分析、自然描述或社會描述將這些利益體系創(chuàng)造出來,并且使其得以維持下去,其本身就是一種話語權。(2)在權力與知識關系的話語分析方面,薩義德無疑深受其前人福柯(Foucault)的影響。作為后現(xiàn)代主義的代表人物,??陆沂玖藱嗔驮捳Z的內(nèi)在合謀。在他看來,從來不存在客觀性的話語,權力和知識在話語中發(fā)生關系,權力就存在于知識之中,成為知識的根本特征或本質(zhì)。權力利用知識來擴張社會控制,因而知識也不是客觀中立的,它雖以真理為外表,但實際包裹的卻是權力階層的意識形態(tài)??刂茩鄾Q定了一個社會的話語內(nèi)容和方式,而話語則描述、創(chuàng)造和定義了一個政治現(xiàn)實。權力與話語有著不可分離性:“無論關注什么問題,福柯最終發(fā)現(xiàn)的都是話語,而話語又與權力密切相關。在他看來,話語構成了一般的文化實踐的基礎,權力的運作方式體現(xiàn)得最徹底也最復雜的地方就是話語。”(4)亦即,在話語中起作用的總是權力,敘事本身就是在權力關系之下的言說形式。話語實踐體現(xiàn)了特定時期的社會群體的一種無意識結構,而這種無意識結構是隱藏在話語實踐背后的一個更為宏闊的整體,它決定了話語的實踐可能性方式和現(xiàn)實性構造。這就是福柯所強調(diào)的“權力”(5)。在??驴磥?權力具有連續(xù)性、重復性和自我再生性,它構成了歷史運轉的機制,并成為整合社會的決定因素。因為,權力必須進入話語并接受話語的控制,而話語的力量又正是來自權力,特定話語實踐方式正是特定權力的實踐方式。規(guī)范的形成與真理的產(chǎn)生都是因為權力話語的作用。(6)他指出:“我們應該承認,權力產(chǎn)生知識(而且,權力鼓勵知識并不僅僅是因為知識為權力服務,權力使用知識也并不只是因為知識有用);權力與知識是直接相互指涉的;不相應地建構一種知識領域就不可能有權力關系,不預設和建構權力關系也不會有任何知識?!?7)薩義德繼承了福柯的話語理論,在《掩蓋伊斯蘭》中指出,“所有的知識都是在于詮釋”。對特定文本的詮釋是獲得對特定文化了解的基礎;這些特定的詮釋具有特定的企圖和目的?!懊總€詮釋者都是一個讀者,但不存在一個價值中立(Value-Free)的讀者?!彼€揭示了權力、話語和詮釋相互纏繞、交錯并為彼此服務的內(nèi)在關系。即,“不存在不以利益為指向的詮釋,理解和知識”(8)。詮釋方式影響了知識和權力在學術圈、政府、尤其是美國媒體中的作用。為此,他舉例說,1982年以色列放縱對貝魯特難民營里的巴勒斯坦人進行大屠殺不但沒有改變美國對以色列的正面看法,反而強化了美先前對巴勒斯坦人的“恐怖主義”的印象。原因在于巴勒斯坦人缺乏政治權與話語權。敘事是話語的基本單位,沒有話語權,事實是沉默的,巴勒斯坦人悲慘的敘事也就無人傾聽?!笆聦嵏揪筒粸樽约恨q護,事實需要一個被社會接受的敘事來吸收它,維護它,傳播它?!?1)媒體對伊斯蘭和其他非西方世界的神秘化和妖魔化的扭曲,勢必會創(chuàng)造出一副天生的、關于“異類”的有害圖像,從而會在這個世界上制造并傳播永久的仇恨和敵意。權力和媒體的合謀,以及存在于整個美國學術界和思想機構中的結構性歧視(StructuralBiases),無疑會延續(xù)西方對伊斯蘭和其他非西方世界的憎恨和歇斯底里式的仇恨?!懊恳粋€歐洲人,不管他會對東方發(fā)表什么看法,最終都幾乎是一個種族主義者,一個帝國主義者,一個徹頭徹尾的民族中心主義者……東方學歸根結底是一種強加于東方之上的政治學說?!?2)他因此呼吁,為了達到對某種不熟悉事物(例如伊斯蘭世界)的公正理解,民眾必須擁有以下兩點品質(zhì):常識和批判性的思考。這兩者“不應只是某一特殊階級的特權,或是幾個所謂的‘專家們’的私有財產(chǎn),而應是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的、和智識上的品質(zhì),所有可欲者都能獲得”(3)。然而,伊斯蘭世界并不是唯一的一個被妖魔化的個案。假如我們對殖民文學有足夠的了解,就應該知道所有非西方、被殖民化的世界其實都是這個妖魔化模式中的受害者。種族化的西方,尤其是今日極端敏感的美國,最擅長通過所控制的媒體將異己的世界負面地刻板化,從而達到政治目的。其他的批判思想家如喬姆斯基等已對此作出了積極的回應。喬姆斯基認為,美國媒體已不再是監(jiān)督政府的公器,已墮落為美國國內(nèi)經(jīng)濟、政治統(tǒng)治階層的“宣傳工具”,為這些特權階層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利益而服務,它們不再反映公眾的訴求。(4)在此情況下,美國的媒體變成了一個高度過濾的系統(tǒng),異見常被排斥和邊緣化,許多批判者也于這個排他性的系統(tǒng)內(nèi)“在自由的假象下被洗腦”(BrainwashingUnderFreedom)。(5)薩義德敏銳地覺察到了西方媒體對粗暴、野蠻殖民主義的受害者(即非西方)所顯示的非理性、狹隘及惡意的本質(zhì)。在“9·11”事件后,薩義德痛苦地發(fā)現(xiàn),通過政府―媒體―學者三者的內(nèi)在糾結,伊斯蘭竟淪為恐怖主義與宗教狂熱的同義詞。利用“自衛(wèi)和反恐”的名義,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施行了可怕的報復,更多的巴人被屠殺,無需證據(jù)和理性的爭論;而美國卻向以色列提供部隊、武器、甚至核武器。更沒有人質(zhì)疑這些隨意被屠殺的嫌疑者到底是真正的恐怖主義者,還是“被證明為”恐怖主義者,抑或是“將來的”恐怖主義者。只需幾個無知與語無倫次的弗萊舍式的白宮發(fā)言人就可以制造“共識”。沒有懷疑與疑問,沒有異議與己見,更無需證據(jù)等繁瑣細節(jié),“恐怖主義”以及對恐怖主義的追擊完全變成了對那些沒有話語權敵人的謀殺。(6)結果在美國,巴勒斯坦人的痛苦生活被媒體掩蓋了,沒有多少人關注他們的命運,他們注定是不幸的。非西方的“他者”在美國的媒體那里得到的只是冷漠、忽略與掩蓋。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里,只有借助歷史和現(xiàn)實的文本分析,才能真正洞察到戈必諾(Gobineau)(7)式的白人優(yōu)越的種族主義理論與情結,在美國精英與權力階層眼里還是一個不會褪色的、意義豐富的、能激發(fā)歇斯底里情感的關鍵符號。權力的本質(zhì)在于它企圖永久地延續(xù)其影響。盡管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等顯性制度已慢慢失去了光澤,但殖民主義、種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直到今天還以非制度的“潛流”形式繼續(xù)發(fā)揮淫威,危害極廣。哲學家德里達(Derrida)的睿智不在于他充分關注了事物兩方面的互相依存性,而在于他深刻地揭橥了其依存性后面的控制和被控制,定義和被定義,決定和被決定等不平等的依附關系。(8)德里達所批評的西方邏各斯中心主義不僅設置了種種二元對立,如主體/客體、本質(zhì)/現(xiàn)象、能指/所指、真理/謬誤等等,而且還為這些二元對立設置了等級,二者并非是處在同一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