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中考化學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真題_第1頁
安徽省2023中考化學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真題_第2頁
安徽省2023中考化學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真題_第3頁
安徽省2023中考化學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真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命題點1空氣的成分及其污染與防治1.[2017安徽,2]“珍惜資源、愛護環(huán)境”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下列相關(guān)做法錯誤的是()A.我國稀土金屬儲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開發(fā)利用B.研發(fā)秸稈綜合利用技術(shù),避免因直接焚燒而造成大氣污染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術(shù),減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溫室效應”D.改造城市排水管網(wǎng),實現(xiàn)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處理與利用2.[2014安徽,6]2014年“六·五”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的主題為“向污染宣戰(zhàn)”。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通過焚燒秸稈為農(nóng)作物提供養(yǎng)分B.通過加高煙囪排放工業(yè)廢氣C.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農(nóng)藥以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3.[2012安徽,1]我省環(huán)保部門按新修訂的《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著力做好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標的監(jiān)測工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直接焚燒植物秸稈不會造成大氣污染B.吸入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C.化學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保護中起重要作用D.臭氧(O3)是一種氧化物命題點2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4.[2010安徽,15]小明對鐵的銹蝕進行如下探究。室溫時,將包有樣品的濾紙包用大頭針固定在橡膠塞上,迅速塞緊,裝置如圖。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量筒內(nèi)的水沿導管慢慢進入廣口瓶(凈容積為146mL)。當溫度恢復至室溫,且量筒內(nèi)水面高度不變時讀數(shù)(此時瓶內(nèi)氧氣含量近似為零)。記錄起始和最終量筒的讀數(shù)以及所需時間如下表:序號樣品量筒起始讀數(shù)/mL量筒最終讀數(shù)/mL所需時間/min①1g鐵粉、0.2g木炭和10滴水10070約120②1g鐵粉、0.2g木炭、10滴水和少量NaCl10070約70③———(1)實驗①和②說明NaCl可以(填“加快”或“減慢”)鐵銹蝕的速率。

(2)實驗開始后,廣口瓶內(nèi)的溫度有所上升,說明鐵銹蝕過程是(填“放熱”或“吸熱”)過程。

(3)實驗結(jié)束后取出濾紙包,觀察到有紅棕色物質(zhì)生成,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是。

(4)實驗①和③是探究木炭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請在表格空白處填寫實驗③的樣品組成。(5)該裝置還可用于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是%(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注意:若答對第(6)小題獎勵4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6)現(xiàn)僅提供:量筒、大燒杯、玻璃棒、水、濾紙包(內(nèi)含1g鐵粉、0.2g木炭、10滴水和少量NaCl),請你幫助小明再設計一個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的實驗方案,在下框中畫出實驗裝置示意圖即可(注明濾紙包的位置)。命題點3氧氣的制取5.[2016安徽,12]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回答下列問題:(1)二氧化錳在反應中的作用是。

(2)下列儀器中:①的名稱是;組裝O2發(fā)生裝置時,應選擇(填序號)。

(3)研究顯示:O2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36%時就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因此,O2驗滿時采用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方法(填“可靠”或“不可靠”)。為了收集一瓶較純凈的O2,最好采用集氣法。

6.[2013安徽,12]空氣是人類活動必需的自然資源。工業(yè)上常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實驗室常用物質(zhì)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氣。(1)工業(yè)上制氧氣是(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氧氣,可選擇裝置(填字母代號),此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可借助水和圖中的其他裝置)

。

命題點4混合物與純凈物的判斷7.[2013安徽,9]分類法是學習化學的一種方法。下列不屬于分類方法的是()A.物質(zhì)可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分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B.有機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C.人體中的元素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D.空氣可分為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zhì)命題點5催化劑與催化作用8.[2015安徽,14]為比較相同濃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1)請寫出H2O2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定性探究】(2)如圖甲,可通過觀察,來定性比較二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探究】(3)如圖乙,實驗前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要定量比較二者的催化效果,可測量生成等體積氣體所需的。

【深入探究】(4)在FeCl3溶液中,究竟是哪種粒子起催化作用呢?猜想1:鐵離子(Fe3+)起催化作用;猜想2:起催化作用;

猜想3:起催化作用。

請設計實驗,驗證猜想1。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參考答案1.A【解析】金屬資源是有限的,應合理開采、節(jié)約使用。2.C【解析】焚燒秸稈會產(chǎn)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和煙塵,且浪費資源;通過加高煙囪排放工業(yè)廢氣,并不能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相反會使空氣污染的范圍擴大;施用大量的化肥和農(nóng)藥會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這些做法都不符合“向污染宣戰(zhàn)”這一主題。3.C【解析】直接焚燒植物秸稈會產(chǎn)生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污染大氣;細顆粒物被人體吸入后,會危害人體健康;臭氧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zhì)。4.(1)加快(2)放熱(3)Fe2O3·xH2O(或Fe2O3等)(4)1g鐵粉、10滴水(5)20.5(6)說明:①畫出量筒倒置于燒杯中,量筒口在液面以下;②正確標出濾紙包在量筒中的位置。5.(1)催化作用(2)漏斗②③⑤(3)不可靠排水【解析】(1)常溫下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較慢,因此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時要加入二氧化錳作為反應的催化劑。(2)儀器①是漏斗;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擇固液常溫型發(fā)生裝置,所以組裝氧氣發(fā)生裝置應選擇圖中的長頸漏斗、錐形瓶和雙孔橡膠塞,即②③⑤。(3)由于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36%時就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因此氧氣驗滿時采用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方法不可靠;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需要將集氣瓶中的水全部排出,因此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6.(1)物理(2)鐵架臺(3)AC(或AE、BC、BE)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2H2O22H2O+O2↑)(4)將B裝置與C裝置連接,向長頸漏斗中加水液封,再用手捂住錐形瓶,觀察C中的導管口有無氣泡冒出(答案合理即可)【解析】(3)若選A作發(fā)生裝置,則是用加熱固體的方法制氧氣;若選B作發(fā)生裝置,則是用固液混合的方法制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4)可在液封后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觀察水中的導管口有無氣泡冒出,判斷裝置是否漏氣;也可采用連通器原理,觀察能否形成穩(wěn)定的液面差來檢驗,如夾緊乳膠管,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形成液封,繼續(xù)加水至一定高度,靜置,若液面不下降,說明裝置不漏氣等。7.D【解析】D項是分析空氣的組成成分,而不是將對象分成不同的類別。8.(1)2H2O22H2O+O2↑(2)兩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的快慢(3)關(guān)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一會兒后看其是否回到原位,若回到原位則裝置氣密性良好(合理即可)時間(4)氯離子(或Cl-)水分子(或H2O)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分別取同體積、同濃度的H2O2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同濃度、同體積的FeCl3溶液和NaCl溶液,觀察現(xiàn)象加入FeCl3溶液的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較快,則猜想1正確;否則,不能證明猜想1正確(需進一步探究)(合理均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