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城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1.gif)
![中國香城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2.gif)
![中國香城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3.gif)
![中國香城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4.gif)
![中國香城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5b08eeb9c362217bd8a1b3f3434fae1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香城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策略”展示廳里的“神仙會”在福建省南部的永春縣,主持人帶我們參觀了直徑為“中國香城”的工業(yè)中心?!绑恪倍忠艘蓡?原來“篾”乃“竹篾”也,即以篾為芯制成的線香。哦,原來是老朋友了,我兒時的學校就寄居南普陀寺廟,一墻之隔哦只隔一墻,篾香之香熏染了灑家整個小學時代的朗朗書聲。不過現(xiàn)代的篾香產(chǎn)業(yè)正將其從古老的朝拜產(chǎn)品向養(yǎng)生保健禮品轉變,蘊含了新的意識和文化,主人豪情侃侃,我一邊聆聽老篾香的來龍去脈,一邊品飲著熱騰騰的“佛手茶”。老實說,我這個人最怕開會了,但今天這個會我喜歡,我特別喜歡,簡直就是神仙會嘛,會場就設在“篾香城”的產(chǎn)品展示廳,不僅形形色色新香制品在層層展示架上把我們四下合圍,而且還有貴重的沉香木料左橫右豎,那滄雄古木滿身蟄伏的幽香正鉆過歲月而滲透過來。在這個彌散的篾香和沉香的廳堂,我們靜靜品著佛手的茗香。昨晚我們應邀在永春城里一家茶藝館里專門品茗,老茶客鄭啟五突然覺得在茶藝館喝茶遠沒有在這展示廳里啜飲來得愜意,一種“無心插柳柳成行”的順其自然,此時此刻那“佛手”真真伸出雙手,左撥右擋,不甘示弱地一個勁地向我杯中沖來,吁吁有聲:“我來也,來助興舍我其誰?”盅盅茶湯在我舌尖上流轉,在我味蕾里打旋,生津止渴,一路滑順越過喉頭而留兩腋鮮爽回甘!在“篾香城”品茶,這下品出了真滋味,此處不僅有熱茶可品,還有酥甜的茶食可配,熱情的主人在我們的案前擺上了麻?、桔紅糕和花生酥糖等地道而鄉(xiāng)土茶配。最是麻?,達埔首屈一指的土特產(chǎn),外酥內軟,香甜可口。麻?外形宛若一陀肥大的柞蠶繭,大致可分三層,內里先由糯米細粉和芋泥攪和,油炸成棗狀的內胚,然后于麥芽糖漿里翻泅,再躍入炒熟的芝麻里滾拌,酥甜的美味就此嘯傲閩南茶桌。麻?這廝,古早有之,傳統(tǒng)手工的酥香造化一路沿襲至今,如果說千年佛手是茗茶中的“沉香”,那么百年麻?當為茶食里的“篾香”了,香香相印,永春真香,永春永香!2012/8/29鄉(xiāng)訊作“背景”三走永春,這才與當?shù)氐膱蠹垺短以脆l(xiāng)訊》結緣。永春古稱“桃源”,這就是報名的來頭,它對開四版,開本與《廈門日報》不相上下;而且周期短,每周一大張,記得我收到的《武平鄉(xiāng)訊》是每季一小張。《桃源鄉(xiāng)訊》拿出四分之一的版面辦副刊,文縐縐的副刊讓文化人倍感“桃花源里可耕田”。一張鄉(xiāng)訊報,一壺“佛手”茶,文化的永春輕輕地展開她愜意的一周……副刊的刊名《桃林場》,我在場里發(fā)表了第一篇散文《魁星巖上“佛手”香》,圖文并茂的版面令人如沐春風,賞心又悅目……廈門人知道《永春鄉(xiāng)訊》的不多,就是生活在廈門的永春人也未必就能穩(wěn)定地看上這么一張家鄉(xiāng)的大報,但有心人可點擊《永春新聞網(wǎng)》,一期一期在眼前。鄉(xiāng)訊的文字在鄉(xiāng)里編聯(lián)情感,在鄉(xiāng)外絲連鄉(xiāng)愁,想想永春縣是寫《鄉(xiāng)愁》的余光中先生的故鄉(xiāng),鄉(xiāng)訊醉人情綿綿,桃源老少個個都是陶淵明……“永春的老醋永春的茶/永春的水果甜又大/還有鄉(xiāng)訊報一張/溫情蕩漾走天下”,歌詞欠譜,略表敬意,以抒發(fā)首次瀏覽《桃源鄉(xiāng)訊》時的歡愉之心。2012/9/12“米漿”“不食”象湖鄉(xiāng)地處閩中漳平市的邊緣,與安溪、永春、大田接壤,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在一席熱情騰騰的鄉(xiāng)宴上我遭遇了地產(chǎn)“堿仔糕”,那柔柔抖抖的米黃色半透明糕體,讓人好生眼熟,不過僅僅是“似曾相識”而已,糕體里若隱若現(xiàn)的綠蔥花和焦黃的蔥頭油卻是閩南“堿仔糕”所決然沒有的。那席鄉(xiāng)宴上可能有的土鴨、土雞、溪魚、山筍的盡可以模糊記憶,但“堿仔糕”這樣的鄉(xiāng)土小吃你就極可能無法忘懷,它出沒于主食和菜肴之間,身份獨特,芳名也不叫什么“堿仔糕”,而是“米漿?”,這個專門為美食打造的“?”字在電腦字庫里不好尋覓,還頗費一番心力另處打磨。因為摻了蔥花和蔥頭油,口味就不太一樣,其芳名還有更上一層樓的“蔥油米漿?”。因為游走于主食和菜肴之間,也可以客串茶食,所以糕體被切成幾層,盡管頂多只有三、四層,卻悍然蟄伏“千層糕”的夸張,筷夾一層,沾醬料而食,“無咸不生鮮”,口感滑順且滋味佳。隔天的早餐,與“米漿?”第二次握手,和著稀粥,我連吃數(shù)片,算是好好地大飽了這鄉(xiāng)土特色小吃的口福,與番薯不同,“米漿?”這廝你就是再貪食,也不怕胃打酸,內里隱含著堿仔穿針引線的奧妙。粥足糕飽,老納心想“何日君再來”?我們的旅行車返回龍巖的半路上,發(fā)現(xiàn)路邊有一座卵石壘成的孔橋直通一處古村落,滄雄而壯觀,在老夫的要求下,全體男女過橋入村一游,橋尾村頭第一間木屋赫然寫著三個大字“米漿?”,足見它地主“小吃王”的霸氣。同行的攝影家們完全沉浸在濱河古鎮(zhèn)的老碼頭和土樓群的夕照里,而貪吃的我則躲進木屋與“米漿?”憨厚的主人閑聊起來,漳平話接近閩南話,交流還算湊合。?主告知,米漿?的制作有原料、配料、時間、火候四要素,先將精選的大米浸透,細磨成漿,在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食鹽、蔥花、油蔥和少許食用堿拌勻。待火勢燒旺后,將米漿均勻倒入墊有白布的蒸籠蒸熟。蒸好一籠的米漿?需三小時,火候一定要把握恰當。食時可將?切成小方塊,蘸以蒜蓉醋、辣醬或鹵汁等,滋味綿綿多回味……長河水,靜靜流,當年古厝小港米香蔥香,有多少村姑挽著竹籃里剛出籠的“米漿?”踏船走親……漳平,漳平,你讓我感觸良多,光是一盤“米漿?”就讓老夫一步三回頭,考古新發(fā)現(xiàn)稱,早在新舊石器時代交接的遠古歲月,這里的洞穴里就居住著“象湖人”,那么或許“米漿?”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小吃之一,原滋原味一萬年啊,由此請允許我輕輕喊一聲:“米漿?萬歲!”2012/8/19“評論員”帶檢測北方也產(chǎn)綠茶,這個“北方”指的就是山東,多年前我曾搭乘飛機從哈爾濱飛,中途在青島機場做短暫停留,于是在候機廳的特產(chǎn)部見到了“嶗山綠茶”,豈止是見到,還放在手心揣摩良久,因為是機場的貨色,價格自然偏得很高,于是失之交臂,但在念念不忘中寫下散文《兩飛兩降說新綠》,述說了自己第一次揣摩北方綠茶的感觸。這次走濟南,發(fā)現(xiàn)在濟南茶市上領銜主演的地產(chǎn)茶葉是“日照綠茶”,簡稱“日照青”,察形觀色,它銀毫尖細很有型,一鉤一鉤惹人愛,于是當我漫游濟南行至大明湖畔,又累又渴,于是在湖畔茶家點了一壺“日照青”,自斟自飲,十分愜意,先暢飲三壺,權當解渴,再慢品兩杯,細賞其味。茶家提供的是有機玻璃的壺具,橙黃透亮的茶色一覽無余,舉杯眉前,可見湯中銀毫密集如漫天細雨。因為是新茶,鮮爽解渴,更妙的是泡了八、九次,湯色黃亮依然,望著大明湖千頃碧綠的湖水,品著鮮爽的“日照青”,不知是泉城的水好,還是日照的茶妙,抑或相得益彰?飲馬飲牛又怎么了,人在口渴舌燥之時,好茶的妙處往往能得到加倍的滲透與揮發(fā),大明湖前與“日照青”的邂逅或許就是這樣恰到好處的另類茶緣!更加神妙的是這茶不僅解渴,不僅解乏,而且還平添腳力,記得多年前在福建的將樂攀爬玉華洞,在高高的山洞出口,喝了一大碗當?shù)氐睦薏?也是覺得特別地給力,不敢說腳底生風,卻頓覺雙足松輕。我若有所悟: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茶湯,一方茶湯接一方地氣,善哉,善哉……2012/9/11“突泉公園”的“景觀設計”說到山東旅游,導游總結了“七字經(jīng)”———“一水一山一墓園”,這“一水”指的就是濟南的泉水。泉城泉水多,多達七百多處,但首屈一指的就是“趵突泉”。“趵突泉”被鎖在“趵突泉公園”里,需要門票,也禁止市民取水,這樣的管理與“黑虎泉”大相徑庭。見了泉水,就想泡茶,人同此心。但“趵突泉”被軟禁在一個泉池里,只見三股水花在撲騰。泉池畔有“望鶴茶社”,每壺茶水售價兩、三百元,應改名“錢眼茶社”?!磅劳蝗珗@”里面積大,名堂多,有“李清照紀念園”,郭沫若留字“傳送千秋”;有“李苦禪紀念館”,大幅真跡滿屋廊;有民俗展覽館,人物剪紙也傳神……旮旯處一方露頂石亭,亭內一注細泉曰“杜康泉”,供游客生飲,我一陣狂飲,不虛此行,“何以解渴,唯有杜康”,呵呵。有人拿大瓶欲裝,招工作人員制止。九點過后,園內游人漸漸密集了起來,古戲臺前居然人頭攢動,攢動中的老人頭不少已經(jīng)坐等兩個多小時了,這真是數(shù)碼時代的奇觀。山東呂劇團在這里免費演出古裝戲,一對青年男女演夫妻逗嘴,惟妙惟肖,不僅唱腔清亮,而且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應該是專業(yè)的精良。戲臺邊的青藤廊下有大碗茶出售,每碗兩元,是茉莉花茶。老夫什么茶都喝,就是不喜這喧賓奪主的“茉莉花”,但看在“趵突泉”的份上,還斟滿一碗,我以為對茶而言,茉莉是喧賓,但對茉莉花而言,地主“趵突泉”才是喧賓,一物降一物,呂劇唱腔與趵突泉聲一唱一合,俺骨碌碌將茉莉花茶水一飲而盡,權當一回喝茶聽戲的濟南老男人!2012/9/13登泰山的戰(zhàn)術早早要登泰山,先到泰安過夜,導游介紹綠茶是泰山的特產(chǎn),這讓我微微有些吃驚。茶葉是中國南方的驕傲,特別是嬌潤的綠茶總讓人想起江浙的綠嶺徽贛的青山,北方難得種茶,但山東的日照卻是例外,這次在濟南大明湖畔就喝了“日照青”,青綠的滋味滑爽甘美。泰山的綠茶叫“女兒茶”,她是“日照青”的閨女抑或妹子?那緊結綠潤的芽葉比云南綠茶“女兒環(huán)”似乎還要更女兒一些,于是我立馬在泰安買了一兩干茶嘗鮮。相傳乾隆皇帝到泰山封禪,要品當?shù)孛?。因泰安無茶樹,于是官吏們選來美麗的少女,到泰山深處采來青桐芽,以泰山泉水浸泡,用體溫暖熱,獻給皇帝品嘗,名曰“女兒茶”。這樣的傳說自然荒誕不經(jīng),凡物凡事都希望與皇帝掛鉤,這是中國民間傳說的一個通病,少女的體溫能暖熱泡茶的泉水,那豈不成了超級的“皇帝發(fā)燒友”,不過在登泰山的前夕,我在泰安賓館里泡了一杯女兒茶,湯色潤綠鮮亮,滋味甘潤濃郁,確是好茶,矯情而言,女兒茶可是泰山蒼翠的乳汁。不料此時旅行團接送上山的車子駕到,喇叭聲聲催客下樓,茶水很燙,無法一飲而盡,我又舍不得放棄這等上好茶湯,于是清干一瓶礦泉水,把茶湯灌入,并再泡一遍,再灌入,熱茶湯這下讓礦泉水瓶都微微變形了,我提著行李,握著燙燙的茶湯,健步?jīng)_上旅行車……車一路盤旋,把登山客們載到半山腰的“中天門”。如今登泰山已經(jīng)不是桐城派文人姚鼐《登泰山記》那般的滋味綿長,與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和楊朔的《泰山極頂》里的描寫也壓縮了許多,幸好我一早在山腳的“天外村”到“中天門”一帶尋覓山泉,爬上跑下,也算聊補“無米之炊”。從“中天門”到“南天門”一段乃泰山險峻的精華,有纜車和徒步兩種選擇,全團半數(shù)以上中青年男女選擇了纜車,而老衲我則選了“11號自行車”,一早的奔波就權當熱身。導游對我的決定很吃驚,但導游老弟你想想,不親臨“云步橋”,不摸摸“迎客松”,不踩踩“十八盤”,那還叫什么登泰山?被嚴實地包裹在纜車里上山,與乘著電梯升上電視塔頂有什么兩樣,那我又何必不遠千里從廈門跑到你東岳來?!我這個人好強,但平時沒有什么體育鍛煉,突然面臨如此強度的登山運動,一定要講究登爬的戰(zhàn)術。我一手捏著數(shù)碼機,一手抓著女兒茶,從“中天門”一步一步開路登頂,輕松自如過了“迎天門”,我泯了一口茶拍了一張照以示“首站告捷”。石階越發(fā)密集,我堅持不慌不忙,保留體力,在行人不多的時候,就在石階上左右行“之”字,多一些散步的感覺,少一點高登的費力,這樣不知不覺就登臨了“東岳廟”。在廟里瀏覽拍照,很是愜意。廟前有攤販兜售各式飲料,我微笑謝絕,繼續(xù)品飲我的女兒茶,茶水已經(jīng)冷卻,但口感依舊鮮爽,特別在口干舌燥的關頭,口口茶湯滋味倍添,甘醇的元素得以最大的揮發(fā)。一邊登爬,一邊拍照,并不時地飲茶解渴,每每茶湯順喉而下,我就覺得周身直至雙腳的沉重多少得以緩解,我突然想起多年前在閩中的“玉華洞”里陡峭的攀爬,當時腿腳幾乎抽筋,出洞時飲用了一大碗當?shù)靥赜械摹袄薏琛?結果疲勞與不適奇跡般地不翼而飛,而腳底生風大為輕快,這樣神妙的老感覺此刻似乎在“女兒茶”里得到了回歸,我經(jīng)過了“斬云劍”,跨過了“步云橋”,迎面朝著“對松山”,我在“對松山”的牌坊前請人替我和松樹按下快門,我不知道這是否就是人們所言的“迎客松”,但這不打緊,我以為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株自己的“迎客松”,每一座青山都有一碗屬于自己的“擂茶”!常言“一步一個腳印”,我則一段一口女兒茶,其實腳印是看不見的,腳印是很個人的感覺,身后那逶迤的石階就是你的腳印,我一階一步,也嘗試著兩階一步,讓一層不變的跨度有些變化,或“之”字形或“直挺挺”交替前行,就這樣終于大汗淋漓地來到了“十八盤”。我知道真正的考驗到了,仰頭喝了一口女兒茶,只見一條曲彎的石階從眼前一直升到了云里霧間,確實壯觀,也確實險峻,甚至有些驚心動魄,這哪是什么石階,簡直就是直通通的云梯,這樣的神工鬼斧只有在云遮霧障的水墨畫里,試想一下,如果這“十八盤”一開始就出現(xiàn)在起步的“中天門”,那將一下子掐掉多少人挑戰(zhàn)的勇氣,而現(xiàn)在別無選擇,唯有背水一戰(zhàn)!十八盤前有很多攤販,一時間反復全山東最好的黃瓜、西紅柿和西瓜都匯聚于此,那水靈靈的翠綠和鮮紅異常誘人,許多人不惜重金,在此補充能量以便最后的搏擊。觀綠賞紅只是為了養(yǎng)眼,我還是繼續(xù)我的“女兒茶”,干渴之中對茶味更為敏感:此時此刻我似乎能感覺得到泯下的每一小口茶汁正向全身彌散,盡管說不上通體舒泰,卻仿佛松風陣陣。女兒茶帶有些許板栗香,有“茶中板栗”的美譽,據(jù)說富含鉀、鈉、鋅、鐵、錳等微量元素,我想瓜果們、其他茶類乃至礦泉水中自然也不乏這些微量元素,但是在心里因素上,我覺得女兒茶一如我當年在玉華洞口神遇的擂茶一樣,有一種接地氣的正能量,清新提神增氣力,這種高山地產(chǎn)茶舍我其誰,非他湯他水可以攀比,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相信的力量”,在這樣的能耐中我開始埋頭踩踏“十八盤”直挺挺的1600多級臺階。攀爬“十八盤”,信心很重要,多回望身后一長串戰(zhàn)果,少仰嘆前途的險峻迷茫,我氣喘吁吁卻穩(wěn)步向上,逐一將高高坐擁云端的“龍門”、“升仙坊”們一一化成了“盤中餐”和“瓶中水”,抵達“升仙坊”確實有些頭重腳輕的感覺,大概是體力突破極限的升華?!笆吮P”一路多次出現(xiàn)“離南天門只有400米”的提示,我至今很懷疑那些提示的準確度,刻意的縮短告知可是為了提振登山客“望梅止渴”的心力?心里有梅,手中有茶,十八盤你有什么了不起?最后一百級石階真的有些想手足并用,名副其實地“爬”將上去,但忍住了,一定要有尊嚴地登上去,況且那些包乘纜車上去的團友或許正在南天門門口等看我等徒步英雄的姿態(tài)呢!我一再鼓勵自己,用盡全部氣力登上南天門就大功告成,“玉皇頂”縱然放棄也算勝利。不過仰頭喝完瓶子里最后一口解渴的“女兒茶”,我終于跨進了“南天門”的大門,然后與乘纜車的導游和團友會合,一起有說有笑向著“玉皇頂”繼續(xù)前進,片刻不息,就好像腳底沒有發(fā)生過什么事情一樣,原來戰(zhàn)勝“十八盤”登上“南天門”之后,你會覺得“南天門”到“玉皇頂”的路子不管有多長,也不管有多少石階,比起“十八盤”都不過小菜一盤。笑傲“玉皇頂”,我手里依然捏著那個裝茶的空瓶子,盡管滴茶不剩,卻舍不得一扔了之,眺望四下浮游騰滾的薄云,宛若女兒茶在玻璃杯里沖泡時揚起的綠霧,我在回味,這瓶女兒茶可是齊魯大地送給我六十歲生日的最佳禮物?2012/9/20融入的“南語”《集郵報》編輯部通過山西郵政寄來一盒月餅,當信箱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說“有人給你寄月餅啦”,我有些吃驚,這可能是老夫這輩子第一次收到“郵來的月餅”,當然這“郵”字雙關,既是“郵寄”,也是“集郵”。我吃過的月餅多為廣式和蘇式的,還曾嘗過一次京式的,至于晉式的,不僅平生第一次嘗,而且還是第一次風聞,自以為是茶食愛好者,卻也有孤陋寡聞的時刻,這真是山外有山樓外樓。打開包裝,見里面共有四款八只月餅,四款分為“棗泥”、“烏梅”、“玫瑰”和“桂花”,有花有果,春秋輪回。不過這四款八只月餅怎么看都很像兩套八枚連印的小版張,讓我美滋滋審視良久,“秀色可餐”亦“秀色不忍餐”,舍不得撕開的小版張,這是集郵者獨特的感官視覺,正乃“郵花聞出月餅香,想入非非笑煞人”。泡好鐵觀音,晉中的月餅閩南的茶,跨山越水的況味就自然撲鼻而來,郵政的雙飛翼,飛來了新感覺。這晉式月餅制餅的店家是山西首屈一指的店家,口感上外松內緊,緊而綿甜,與粵式的迥然不同,令我大呼好吃,聯(lián)想到我們的郵報郵刊,京式的、滬式的、晉式的、閩式的,力避同質化的傾向,辦出不同的風味來,這才是辦刊辦報的根本。2012/10/11學生玩甜餅時會犯味,一般并吃,自然會犯吃了龍巖的龍鳳喜餅,贊不絕口,今年中秋前夕,龍巖龍鳳食品廠的客家鄉(xiāng)親又給我送來了一箱剛出爐的產(chǎn)品,不僅有月餅,還有綠豆餡餅、紅豆餡餅和龍鳳喜餅。閩西餅風味獨具,特別是那個龍鳳喜餅的內餡豐美無比,外面布滿芝麻,綿軟適口,絕對是佐茶佳品。這些甜餅慢慢吃,完全可以在保質期內盡情享用,不過新鮮度肯定多少要受些影響,獨樂不如眾樂,物盡其用,讓我那“導師組”包干的十位本科生一起享用,豈不妙哉?!尤其是那龍鳳喜餅,嘗個新鮮,口感特美,還圖個大吉大利,不過那餅餡內涵好像還有些許肥肉小丁,學生中有一位是維族姑娘,特交代來取餅的同學小組長讓她避吃為妥,就獨享其他豆餡的吧。由于餅的類別有四,且大小有別,于是同時附上一副骰子,他們在廈大已經(jīng)是第四個年頭了,建議他們先博后吃,平添情趣。他們當年在漳州校區(qū)玩過博餅,就看他們入鄉(xiāng)隨俗的程度了。2012/10/12“茶膏”的缺失這些年炒作茶葉,安溪鐵觀音、云南普洱、武夷大紅袍、安化黑茶……可謂你唱罷來我登場,不過茶客我可是我行我素,愛綠茶就喝龍井,愛青茶就喝水仙,還有一度被冷落的佛手,也成了我杯里的???反正市面上炒作什么茶,我就暫時拒絕什么茶,這樣利己又利茶,雙贏,其中的道道你想想就知道。近年輪到黑茶唱主角了,那天我從濟南飛返,航班半路經(jīng)停長沙,候機廳的特產(chǎn)店里“黑茶”異常醒目,我也摸了看了。其實朋友早就送有六堡茶,一直沒有特別的功夫喝,但隱約中似乎有個聲音在輕輕地呼喚,黑茶湯,來一盅。武漢的劉曉航教授為武漢大學出版社主編一套“六角叢書”,眼下已經(jīng)出了兩輯,涉及“文學、藝術、時政、旅游和雅趣”六門,每輯六本,六六大順,他郵寄《一個背包客的光影六城記》和《淋濕的幽默》兩本給我,小開本,一種誘發(fā)隨時閱讀的口袋書,希望我的書稿也能加盟。他老兄知道我好書也好茶,于是在書中夾了五枚湖北“啟桂馨”的“黑茶膏”。方磚圓餅,金瓜散沱,什么茶我都見過,不過“茶膏”卻真還是第一次。在這里我的動詞“夾”字絕對沒有用錯,而量詞“枚”字更精彩,因為這個所謂的“黑茶膏”一袋就是一枚“中國鳥”普通郵票的大小,而且很薄,用手指搓捏,好像沒有內涵,剪開一看,與文字導致的“醬油膏”的聯(lián)想大相徑庭,里面就是一些微黃色的粉末,有點像鞭炮里的火藥,別小看這丁點“火藥”,標注是“0·5克”,開水一沖,即刻化為一杯濃茶,一杯黑潤的茶湯,且黑里透紅,有點像酸梅湯,也有點像老普洱,相當純凈,沒用茶濾,勝似茶濾,湯味絕然是茶滋味的醇和。老茶新制,芳茗也有了咖啡的速溶,“鋼琴伴唱黃梅戲”,今個兒唱的是“老黑茶粉墨登場”……午后沖杯黑茶膏,這茶湯不僅醇和,而且夠滋夠味,略有桂花的蘊含,不過也有些微不足,就是懸壺高沖時,似乎還缺了點茶葉舒張的氣息反彈,這是嗅覺的遺憾,抑或速溶的代價?2013/12/19保健的麻黃,間的“黃道吉日”記得是去年在《廈門文學》創(chuàng)刊六十周年的酒宴上,接受了人家的邀請,參加《閩北日報》“百合花”副刊一個叫“茂旺杯”的茶文化征文比賽,那獎品不是獎金,不是獎狀,更不是獎杯,而是黑溜溜的政和工夫紅茶,于是心旌大動。事情過去一年了,真的忘淡了,突然今早喜鵲叫喳喳,老夫中獎啦,遠山遠水的愈發(fā)中得心安理得,所謂“黃道吉日”大概便是如此,即便是一個雨線如織的冷冬,那每一線都是快樂的琴弦!因為忘淡了,所以收獲了喜出望外,以文換茶樂陶陶!聽說獎品是一罐傳統(tǒng)的“政和工夫紅”,于是心境便沐浴在一壺甘爽醇和的茶湯里……有勞有獲,天道酬勤,大獎小獎,一葉真香。2012/12/26“兩岸同一”是帶版銘的“東南角”我的臺灣郵友吳惠民再度發(fā)來新年的祝福,這回他貼的是臺灣“鄭和下西洋”老郵票,面值5元新臺幣三聯(lián)張,票圖上是一艘龍頭巨舶正揚帆破浪,這在選題上可是又一枚的“兩岸同一”,寶島“惠民封”總有新意!不僅郵票極佳,吳兄知道我賞郵喜歡連帶版銘,所以這三聯(lián)張的“鄭和”有一枚是帶版銘的,“中央印制廠”五個方塊字很是耐看。邊紙不僅有版銘,而且還有圖案,由于票圖上的大船無法體現(xiàn)艙內的寶物,設計者在空白的邊紙上做了大張旗鼓的補償,版銘的左邊是金銀財寶,右邊是茶葉茶壺,讓三寶太監(jiān)長風破浪,一路送寶傳香。最是這圓圓潤潤一甕茶,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幾乎形成了邊紙喧賓奪主的張揚ue5252013/1/17加強調茶的保健功能茶師操起一副不銹鋼的小錘小鉆,嬌巧而晶亮,對著普洱茶磚輕敲細打起來,隨后把敲下的碎片鏟入紫砂壺,接著沸水入壺,稍等片刻,懸壺高沖,茶湯悄然注滿小杯。小杯停在竹制的小茶托上,只見杯中那普洱茶的茶色特濃,棕紅,我一飲而盡,釅釅的,微澀,似立頓紅茶。茶師再泡,第二盅的茶湯茶色近于深紅,一如葡萄酒,茶味更釅且醇爽馥郁,普洱茶獨特的韻味初見端倪。第三盅更上一層樓:不但醇爽,而且香潤回甘,有點像武夷老叢水仙,但又不是……七泡之后,普洱茶茶湯依舊棕紅,不改英雄本色!普洱茶淳厚甘潤,似乎那茶湯中的“含茶量”獨占鰲頭,喝起來很容易上癮。主人稱普洱茶不但好喝,而且對保健有助:開胃消滯、散汗化痰、減肥和降低膽固醇都有奇效,對此《本草綱目拾遺》、《百草鏡》皆有記載。主人稱,像我這樣夏日喜豪飲冰鎮(zhèn)啤酒的,最后只要呷上一杯普洱茶“整腸”,絕對相安無事。我似信非信,其實只要是茶,都有這樣那樣的保健功能,普洱茶是否更勝一籌,至少得因人而異,不過它性味溫和,“味釅一杯中”,滿口鮮活香潤,且氣韻高雅,卻是我初嘗的印象。眼下港臺一帶的中老年茶客將普洱茶視為至愛,并惹得不少怕胖的女士跟風,把普洱茶捧為“美容茶”、“減肥茶”、“益壽茶”和“窈窕茶”,溢美之詞,顯然言過其實了。寶島臺灣居然還有一份專門介紹推崇祖國普洱茶和紫砂壺的精美刊物———《紫玉金砂》,圖文各半,隨意翻翻,獨有一番境界。綠茶搶新,烏龍茶也是春茶為上,鮮茶有時保管不慎,稍一久放,就可能落得香沉味晦;而普洱茶卻恰恰相反,上品老茶,陳而彌香,且越陳越妙,特別是上個世紀老普洱的庫存,奇貨可居,價值連城,許多境內外的普洱茶“發(fā)燒友”像珍藏極品紫砂壺一樣,小心保存,輕易不喝。主人請我喝的這一塊“普洱方茶”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陷入茶餅上的一紙標簽,依稀可見“云南下關茶廠革命委員會”字樣,哦,陳年普洱,歲月悠悠,于是又別有一番意蘊在心頭……“從來佳茗似佳人”,撩去歲月的煙云,在歷史的平臺上,普洱這尊古典美女正婀娜多姿地向我們扭來……2013/1/30“a里”—書緣茶緣的無縫對接周末下午有幾個邀請,最后敲定了匯友茶社的“《楚楚花開》悅讀分享會”,這是一個公益性質的活動,但有茶喝,有茶點品嘗,還有關于一本書的閱讀,我是這本書的序言作者之一,真的有話要說。吃完午飯就出發(fā),那地點在洪文五里,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其實“似曾相識”就是不識,乘坐了20站的公交到前埔,又乘坐了一站的BRT到洪文,這樣的“倒裝句”連自己都覺得有點滑稽,幾經(jīng)周折這才大致鬧明白“洪文五里”和“瑞景小區(qū)”糾纏的關系,于是仰天長嘆“五里-無理”。到會的有40余位男女茶友書朋,我除了認識晚報的蕭春雷,其余幾乎全是陌生人,幸好我不大怕生,否則就尷尬了。后來想起來了,我曾與那茶館熱情的主人以及閱讀會敏銳的主持人都有過一面之緣,不是說以茶會友,以書會友嗎?書香茶香自古相得益彰!茶館泡出正能量,一壺一書味綿綿,鐵觀音,大紅袍,漳平水仙最甘醇,悅讀會的最后,與會諸君分句號朗讀楚楚小朋友的情感美文《我愿用我的青春,換你的歲月長留》,沒有任何的磨合與彩排,沒有絲毫的算計和刻意,結果全場每人一句,天衣無縫正好讀完,大家都驚訝得鼓起掌來,為這一隨意的完美。這是嗆聲閱讀的水到渠成,是書緣茶緣的無縫對接!2013/1/27立足于“藏茶”的“作茶”我喝過的茶種類很多,古今中外都有,自以為是應有盡有了,但藏茶卻輕輕擊破了這樣的“以為”。我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多次品飲的普洱茶磚或安化黑茶,在茶性和茶味上相當接近藏茶,但還有距離,別的不說,單就沖泡而言,這次在廈門“藏金閣”細查了它水煮的過程,在透明的茶具里烹煮了兩三分鐘。我目睹了茶色漸漸變深,并品飲了頭兩泡:第一泡茶湯棕紅透亮,似乎有點微澀,而第二泡茶色如初而全味醇和,且相當滑順,好喝才是硬道理!烹煮藏茶的過程相當美妙,古意盎然,讓我想起《江南靖士詩稿·客來》:“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當然還有陸游的《殘春無幾述意》:“試筆書盈紙,烹茶睡解圍。”陸嵩的《鬻兒行》:“兒年雖幼頗有知,掃地烹茶習已熟。”這些詩句原本像發(fā)黃的古畫,但“藏金閣”的電磁爐不僅煮開了藏茶,也恍若把古詩煮成了動畫,一如上海世博會的“清明上河圖”:不再是以往的懸壺高沖,而是沸滾湯水,無數(shù)的氣泡在歡騰雀躍,茶香裊裊隨水汽而倉皇地彌散,那湯味沒有想像中的濃厚,但棕紅晶亮中陳醇回甘,越發(fā)余味綿長。我們在“藏金閣”喝的藏茶是藏茶中的代表作———“雅安藏茶”,它曾是政治茶,歷朝中央政府均以控制它的專供來維護藏區(qū)的穩(wěn)定,史稱“以茶制邊”;雅安藏茶又曾作為軍事茶,用茶葉換西藏的馬匹,用于裝備軍隊;雅安藏茶還是理所當然的經(jīng)濟茶,文成公主帶去了茶葉,開辟了西藏的飲茶史,拉開了藏漢民族間更加密切的往來……我們邊喝藏茶,邊聆聽分享閩南漢子陳志忠講述他對藏茶的認知和感悟,很難想像,他老兄原本應該是“鐵觀音”徹頭徹尾的子民,卻愣是對藏茶的神奇和神秘情有獨鐘,甚至到了癡迷的地步。在他的侃侃而談里,我們仿佛看見了在那遙遠的年代崎嶇的茶馬古道,那是四川、云南與西藏之間的貿易古道,馬幫和背夫運輸茶葉、馬匹、藥材,主要有兩條線,一條從四川的雅安出發(fā),一條從云南的普洱上路。川藏道靠的背夫運茶,不僅比滇藏道的馬幫隊更為艱險,且茶葉的運輸量也比滇藏道大若干倍,背夫隊伍浩浩蕩蕩,氣壯山河。如今閩南漢子陳志忠卻背道而馳,把藏茶從雅安背到了閩南的廈門,按照“邊茶內飲”、“藏茶漢飲”的思路開發(fā)藏茶系列新產(chǎn)品,我不禁有些懷疑:千年藏茶之所以風生水起,在高原生發(fā)不可或缺的神奇,那是因為它接了青藏的地氣,如今來到閩南,是否有水土不服的可能?雅安的藏茶源于無污染的雅安千米高山上,由當年生長的全株成熟茶葉、茶桿、茶花、茶籽和紅苔經(jīng)過特殊工藝“全發(fā)酵”精制而成,對比普洱的“前發(fā)酵”各有所長,二者殺青、揉捻、蒸壓成型等工序大致相仿,但藏茶渥堆發(fā)酵的時間更長,茶葉的內涵有更多的包容。最是藏茶的“蒸壓成型”,不僅讓持久渥堆的茶葉、茶桿、茶花、茶籽和紅苔筑成一體,也把藏漢兩個民族凝聚成緊密結合的歷史方磚!探秘“渥堆發(fā)酵”,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渥堆發(fā)酵使茶多酚氧化、生成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等,促進氨基酸、脂類、多糖等成分的轉化分解,形成低兒茶素、低咖啡堿、高茶多糖、高茶色素的成分特征,成為高原人居養(yǎng)分中的舉足輕重乃至不可或缺。但它走下高原,來到閩南,按因人而異的常理,它是否依舊具備同樣的功效和力度?走出“藏金閣”,我的思考并沒有停止:也許人類對中華藏茶的研究才剛剛開始,藏茶顯然還富含許多未知的成分,例如烹煮后的藏茶湯在沖入保溫瓶后兩個小時,茶湯的滋味變得更加醇和與綿長,究竟是什么有益物質在茶的溫泉里上下游動,究竟是什么活性的成分在茶的湯色里輕輕地呼氣……2013/2/15合天時間的禮輕義重我一個月大約要喝兩斤茶,每天要喝四泡以上,如此量大次頻說明了茶杯茶壺于我的重要,乃至與我的情感,日久生情嘛。那天在電腦前一個轉身時的拖帶,我的茶杯從桌沿滑落,隨著一聲驚呼,眼睜睜地看著它落地而碎成多瓣,面對這個不可挽回和無可奈何的事實,我沒有想像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子商務服務外包合同
- 的三方入股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云南貨運從業(yè)資格考試題目
- 2025年泰安道路貨物運輸從業(yè)資格證考試
- 電子產(chǎn)品點膠代加工協(xié)議書(2篇)
- 2024年高考歷史藝體生文化課第八單元工業(yè)文明沖擊下的中國近代經(jīng)濟和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8.20近代中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動和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練習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shù)學課時分層作業(yè)13結構圖含解析新人教B版選修1-2
- 2024-2025學年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11趙州橋教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1單元中國古代的思想與科技第6課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 員工物品交接單
- QC成果地下室基礎抗浮錨桿節(jié)點處防水施工方法的創(chuàng)新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論模型
- 中藥審核處方的內容(二)
- (完整)金正昆商務禮儀答案
- RB/T 101-2013能源管理體系電子信息企業(yè)認證要求
- GB/T 10205-2009磷酸一銨、磷酸二銨
- 公司財務制度及流程
- 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
-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新商業(yè)、新鏈接、新物流》配套教學課件
- 物聯(lián)網(wǎng)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表
- MDD指令附錄一 基本要求檢查表2013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