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補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補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補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補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補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補考語文試題(含答案)射陽縣中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補考

語文

分值:100分時間:60分鐘

一、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5題

材料一:

別了,“不列顛尼亞"

新華社香港1997年7月1日電

在香港飄揚了150多年的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這里降落后,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這是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

英國的告別儀式是30日下午在港島半山上的港督府拉開序幕的。在蒙蒙細雨中,末任港督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25任港督的庭院。

晚6時15分,象征英國管治結束的告別儀式在距離駐港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東面舉行。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臨近大履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

7點45分,廣場上燈火漸暗,開始了當天港島上的第二次降旗儀式。156年前,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當然,最為世人矚目的是子夜時分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的易幟。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宣告終結。

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與此同時,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qū)升起,兩分鐘前,“威爾士親王”軍營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開始接管香港防務。

0時40分,剛剛參加了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在英國軍艦“漆咸”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wèi)下,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有刷改)

材料二:

BBC香港1997年7月1日報道

他們在回蕩珠江兩岸的號角聲中離開,用揮手畫下悠長告別的句點。這是“不列顛尼亞”號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國的最終章。

雨并沒有造成太大影響。這位最后的香港總督離開總督府時,現(xiàn)場彌漫著情緒。這一刻

他準備已久。當降旗的《最后崗位》號角聲最后一次響起時,最后一任總督彭定康勉力維持住情緒。

這位總督是蘇格蘭風笛的愛好者,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歡的曲調(diào)。他必須離開代表這座城市的住所,象征這位最后總督的國旗也將隨他回國。他的女兒們專注地見證這一歷史性的一刻。

總督離開時,他遵循傳統(tǒng),坐車繞行總督府三圈。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代表著承諾“我會回來"。

英國占領香港,是在維多利亞女王統(tǒng)治之時。今晚,她的后代將把香港交還。

夜空緊接著被點亮,伴隨著隆隆的煙花聲。帝國主義的最后一程在節(jié)慶般的煙花中畫下句點。

午夜來到,歷史將香港從英國的懷抱中移開。英國國旗降下,一個半世紀的大英帝國統(tǒng)治隨之結束。

登上“不列顛尼亞”號,他給女兒溫柔的碰觸。

看著今晚在我身后航行的“不列顛尼亞"號,很難想象英國人靠著木造船航行過半個世紀的時代。那時候,香港是個荒涼寂竇的地方,英國人的帝國主義冒險最不可能發(fā)生于此。當時香港還沒有成為大英帝國最有價值的戰(zhàn)利品。

(有刪改)

材料三:

美聯(lián)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電

隨著午夜國旗的交換,焦慮不安和興奮的香港今天擺脫了156年的殖民時代,并開始了在歡欣鼓舞的中國共產(chǎn)黨主權下捉摸不定的新時代。

香港剪貼簿上此時此刻展示的英國人結束、中國人開始的種種鏡頭,顯示殖民主義逐漸衰落的圖像,以其規(guī)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繚亂。

英國查爾斯王儲的游艇駛離香港。紅旗取代了藍旗。當大英帝國的太陽最終沉落時,天上下雨了。

對英國來說,雖然查爾斯王儲和彭定康設法把他們的撤退變成尊嚴和克制的英國愛國主義場面,但是,這個事件已通過使英國感到沮喪的方式提醒英國:英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作用已縮小。

全世界通過電視觀看的這個簡單儀式給19世紀的殖民主義以致命的一擊,并洗刷了中國一貫認為是根本的恥辱。

對香港630萬人民來說,這是未來的黎明。這一天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新紀元的

誕生。

(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臨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用對比和雙關的手法暗示了英國帝國主義的沒落。

B.“他們在回蕩珠江兩岸的號角聲中離開,用揮手畫下悠長告別的句點?!边@是“不列顛尼亞"號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國的最終章。“他們”是指彭定康和查爾斯王子。

C.香港最后一任總督彭定康是蘇格蘭風笛的愛好者,《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歡的曲調(diào),當降旗的號角聲最后一次響起時,他沒有把悲傷表現(xiàn)出來。

D.全世界通過電視觀看到了紅旗取代藍旗,雖然查爾斯王儲和彭定康設法把他們的撤退變成

尊嚴和克制的英國愛國主義場面,但是,這個事件充分顯示了英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作用正在

縮小。

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材料一按照空間順序報道了香港回歸這一歷史事件,從不同的視角體現(xiàn)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B.材料二認為香港曾是個荒涼寂寞的地方,其能有現(xiàn)在的繁榮富足,和大英帝國的統(tǒng)治是密不可分的。

C.彭定康離開時,坐車繞行總督府三圈,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代表著承諾“我會回來"。彭定康也將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職責。

D.材料三從第三方的角度客觀真實地報道了香港回歸這一歷史事件,語言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

3.下列對材料一第一段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段是這篇新聞的導語部分,概括了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即香港末任港督離開香港。

B本段點題,點明英國降國旗后,“不列顛尼亞”號將最后一次完成接載英國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撤離的使命,這樣該游輪就象征了英國的衰落。

C.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飄揚了150多年的英國米字旗降下,香港終于回歸祖國的懷抱。

D.兩個“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會升起,中國政府將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字里行間洋溢著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歡快。

4.新聞講究時效性、真實性,請分析這三則材料是如何體現(xiàn)的。(3分)

5.這三則材料的報道則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

奠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乃中《經(jīng)首》之會中:合乎B.技蓋至此乎蓋:何,怎樣

C.技經(jīng)肯繁之未嘗技:技術D.如土委地委:卸落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無所

B.進乎技矣___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因其固然___因利乘便

D.善刀而藏之___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選自《莊子·養(yǎng)生主》,《莊子》是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者的著作,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作品。

B.“庖丁解牛"是一個寓言故事,莊子通過這個寓言故事來說明“養(yǎng)生”的道理,生動直觀,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

C.文章先后用了三種反差鮮明的對比來進行說理:一為庖丁解牛之初與三年之后的對比,一為庖丁與普通廚工的對比,一是將庖丁解牛與文惠君治國對比。

D.文章先寫庖丁解牛的熟練動作和美妙音響,再寫文惠君的夸贊,引出庖丁對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說,以此表明主旨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9.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3分)

譯文:

(2)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3分)

譯文:

10.皰丁解牛的故事談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它給我們怎樣的啟示(3分)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5-6題。

登劍南西川①門感懷

陸游

自古高樓傷客情,更堪萬里望吳京②。

故人不見暮云合,客子欲歸春水生。

瘴癘連年須藥石,退藏無地著柴荊。

諸公勉書平戎策,投老③深思看太平。

【注】①劍南西川,唐藩鎮(zhèn)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后常為軍閥割據(jù)。②吳京:吳國京城,借代偏安的南宋朝廷。③投老:垂老,臨老。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呼應標題,交代登樓遠眺的中心事件,又自然引出下文,同時為全詩奠定感情基調(diào)。B.頷聯(lián)展現(xiàn)傍晚云氣蒼茫的景象,以及春天江河水漲的畫面,與詩人特定的人生境遇相關。

C.頸聯(lián)敘述詩人身處惡劣環(huán)境和自己體弱多病的情況,感慨自己只能在柴門中勉強維持生活。

D.全詩即景抒懷,視聽結合,以景作結,表現(xiàn)了詩人“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博大胸襟。

12.全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6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春晚舞臺上,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一經(jīng)亮相,就憑借著清雅絕塵的中國傳統(tǒng)美學,“燃”動了每一位觀眾的文化基因,在市場熱度的推動下,國風作品,“國風"成為文藝創(chuàng)作領域的一大關健詞,給文藝市場注入了一股新風。():創(chuàng)作者魚龍混雜,導致相應的作品質量;部分作品創(chuàng)作形式大于內(nèi)容,承載的文化內(nèi)涵經(jīng)不起推敲。不少打著國風旗號的作品看似了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熱鬧氣象,卻未能完全支撐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意蘊風骨。令人欣慰的是,時下的新國風文藝作品不同于此,在創(chuàng)作路徑上呈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不僅拋卻了將傳統(tǒng)文化混為一談、不加區(qū)分的誤區(qū),更走出了貪大求全、浮于表面的套路。從“漢服潮”“詩詞熱"到國潮品牌的全面開花,再到各類文藝創(chuàng)作的爭奇斗艷,這股起于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風湖逐漸在全社會蔓延開來,已經(jīng)成為一種的文化氣候,推動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13.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當其沖參差不齊描慕蔚為壯觀B首當其沖良勞不齊模仿烈火烹油

C.層出不窮良莠不齊模仿烈火烹油D.層出不窮參差不齊描摹蔚為壯觀

14.下列填入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但在表象之下,暗藏的問題始終觸動著社會的憂思

B.但在表象之下,觸動著社會的憂思始終是暗藏的問題

C.暗藏的問題卻始終在表象之下觸動著社會的憂思

D.但在表象之下,社會的憂思始終被暗藏的問題觸動著

15.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不僅拋卻了貪大求全、不加區(qū)分的誤區(qū),更走出了將傳統(tǒng)文化混為一談、浮于表面的套路

B.不僅走出了將傳統(tǒng)文化混為一談、不加區(qū)分的誤區(qū),更拋卻了貪大求全、浮于表面的套路

C.不僅拋卻了貪大求全、浮于表面的套路,更走出了將傳統(tǒng)文化混為一談、不加區(qū)分的誤區(qū)

D.不僅拋卻了將傳統(tǒng)文化混為一談、浮于表面的套路,更走出了貪大求全、不加區(qū)分的誤區(qū)

五、名句名篇默寫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