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質量檢測技術基本知識(種子質量檢測技術課件)_第1頁
種子質量檢測技術基本知識(種子質量檢測技術課件)_第2頁
種子質量檢測技術基本知識(種子質量檢測技術課件)_第3頁
種子質量檢測技術基本知識(種子質量檢測技術課件)_第4頁
種子質量檢測技術基本知識(種子質量檢測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一:種子質量檢測技術基本知識任務二:種子質量檢測技術基本知識學習內容1.種子檢驗發(fā)展簡史;2.種子檢驗的相關概念;3.種子檢驗意義及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4.種子質量檢測的內容、分類和作用。5.種子質量評定的內容;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種子檢驗發(fā)展簡史;2.掌握種子檢驗的相關概念;3.知道種子檢驗意義及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4.熟知種子質量檢測的內容、分類和作用。5.掌握種子質量評定的內容;能力目標:

知道種子質量檢測的內容,在實際工作中,會使用種子質量分級指標對被檢對象定級。重點及難點:重點:種子生產、營銷、檢驗與農業(yè)發(fā)展的關系及其重要性;難點:種子質量評定內容的實際應用;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世界種子檢驗發(fā)展情況

1869年,德國諾培博士在薩蘭德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種子檢驗實驗室,并于1876年編寫出版了《種子學手冊》一書,標志著種子科學和種子檢驗的開始。一

、種子檢驗發(fā)展簡史1、丹麥、奧地利、荷蘭、比利時和意大利等國相繼建立了種子試驗站和種子檢驗室。2、1875年歐洲各國在奧地利召開了第一次歐洲種子檢驗站站長會議,主要討論了種子檢驗的要點和種子質量控制的基本原則。3、1906年,德國的漢堡舉行了第一次國際種子檢驗大會。4、1924年在英國劍橋召開了第四次國際種子檢驗大會,決定把歐洲種子檢驗協會改為國際種子檢驗協會(簡寫ISTA)。一、種子檢驗發(fā)展簡史ISTA--InternationalseedtestingassociationAOSA--Associationofofficialseedanalysts一

、種子檢驗發(fā)展簡史ISTA目標:①制訂、修訂、出版和推行國際種子檢驗規(guī)程;②促進國際種子貿易中廣泛采用一致的標準程序;③開展種子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培訓工作。ISTA任務:①召開世界性種子會議,討論和修訂國際種子檢驗規(guī)程、交流種子科技研究成果。②組織和舉辦種子技術培訓班、研討會。③加強與其它國際機構的聯系和合作。④編輯和出版發(fā)行ISTA刊物,如《ISTA新聞通報》、《種子科學與技術》等刊物與手冊。⑤頒發(fā)國際種子檢驗證書。一

、種子檢驗發(fā)展簡史新中國成立前,種子檢驗工作由糧食部門和商檢機構代檢。

1956年,中央農業(yè)部成立種子管理局,下設檢驗室。

1976年,農業(yè)部頒發(fā)了《農作物種子檢驗辦法》和《主要農作物種子分級標準》。

1983年頒布了《農作物種子檢驗規(guī)程》。1995年頒布了新的《農作物種子檢驗規(guī)程》。2000年進行了修訂。我國種子檢驗發(fā)展概況一、種子檢驗發(fā)展簡史

我國從80年代各省開始評審考核檢驗員,并發(fā)證章,1997年首次對檢驗人員實行統(tǒng)一管理,頒發(fā)全國統(tǒng)一的種子檢驗員胸章和證章。一

、種子檢驗發(fā)展簡史二、種子檢驗的相關概念概念:植物學上的種子:指由胚珠發(fā)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包括種皮、胚乳和胚三部分。農業(yè)生產上種子:是指一切可以被用作播種材料的植物器官。

如:甘薯、山藥的塊根、馬鈴薯、枝、芽、苗等?!斗N子法》的種子:是指農作物和林木的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實和根、莖、苗、芽、葉等。三、種子檢驗意義及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問題:1.為了實現種子質量標準化,確保種子質量,必須在生產時,嚴格進行檢測,貯藏時進行出入庫檢測,銷售或播種時也要進行檢測。為什么?2.如果不經過檢測的種子在市場上流通將會給農業(yè)生產帶來哪些危害?三、種子檢驗意義及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意義:1.保證種子質量,提高作物產量2.貫徹優(yōu)質優(yōu)價政策,促進種子質量的不斷提高3.保證種子貯藏運輸的安全4.防止病蟲雜草種子的傳播蔓延5.有利于貫徹種子法,防止偽劣種子流通,保護農業(yè)生產安全和農民的利益6.推行種子標準化和實施種子法的保證四、種子質量檢測的作用、分類和內容。(一)種子檢驗的作用種子檢驗目的:保證農業(yè)生產使用符合質量標準的種子,為農業(yè)豐收奠定基礎種子檢驗的作用:1.種子生產以前檢驗2.在種子生產過程中檢驗3.種子加工過程中檢驗4.在種子經營貿易中檢驗5.在種子使用過程中檢驗四、種子質量檢測的作用、分類和內容。(二)種子檢驗的含義1.種子檢驗:

是指采用科學的技術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標準,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對種子質量進行分析測定,判斷其優(yōu)劣,評定其種用價值的一門應用科學。

2.良種:

優(yōu)良品種:優(yōu)良的特征、特性、豐產潛力、優(yōu)良加工品質和營養(yǎng)品質;優(yōu)良質量:優(yōu)良的品種品質和優(yōu)良播種品質。品種品質:品種真實性和一致性。播種品質:影響播種質量的因素。四、種子質量檢測的作用、分類和內容。(三)種子檢驗的內容種子凈度、種子發(fā)芽力、種子生活力及活力,種及栽培品種的真實性和純度,種子水分、種子重量、種子健康度等內容。(四)種子檢驗的對象:包括所有播種材料:分為普通種子包衣種子、人工種子、營養(yǎng)器官。

四、種子質量檢測的作用、分類和內容。種子檢驗內部檢驗按職能分按檢驗時期分監(jiān)督檢驗仲裁檢驗田間檢驗扦樣檢驗室內檢驗五、種子質量評定的內容1.常規(guī)種2.雜交種3.種子質量分級標準五、種子質量評定的內容(一)種子質量的評定與分級1.種子質量評定:

A.對品種純度評定時,以田間和室內純度檢驗結果為依據,當兩次檢驗結果不一致時,應以純度低的為準。B.播種品質內容較多,如凈度、發(fā)芽率、水分、千粒重、健康度、優(yōu)良度等,目前分級所依據的指標主要為前三項。五、種子質量評定的內容(一)種子質量的評定與分級2.種子質量分級:

分級一般包括純度、凈度、水分、發(fā)芽、健康度與其它植物種子數等。A.我國分級指標體系為純度、凈度、發(fā)芽、水分。B.國外用最低定級原則,即任何一項指標不符合規(guī)定標準都不能作為相應等級的合格種子。

我國新的種子質量分級體系采用了與國外分級方法類似的方法,最低標準。五、種子質量評定的內容(二)簽證1.國際種子檢驗證書由國際種子檢驗協會印制的一種證書,發(fā)給授權的成員檢驗站、用于填報檢驗結果,種子樣品證書。種子批證書:橙色證書:適用于種子批所在國家的授權種子檢驗站扦樣,封緘和檢驗時所簽發(fā)的證書。綠色證書:適用于由種子批所在國家的授權成員站負責扦封緘,送到另一國家的授權檢驗站負責檢驗時所簽發(fā)的證書。五、種子質量評定的內容(二)簽證聲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