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填空題: 1、傳播學的兩大陣營包括:傳統(tǒng)學派和批判學派。2、傳播學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調查研究法、內容分析法和實驗法以及個案研究法。3、傳播學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學家哈羅德·拉斯韋爾、心理學家?guī)鞝柼亍けR因、社會學家保羅·拉扎斯菲爾德和心理學家卡爾·霍夫蘭。4、被稱為“傳播學之父”的學者是威爾伯·施拉姆。5、內向傳播,或稱自我傳播、自身傳播,是發(fā)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6、人際傳播的動機包括:認識自我、協(xié)調關系、控制環(huán)境和溝通情感。7、大眾傳播的四種基本社會功能是:傳播信息、引導輿論、教育大眾、提供娛樂。8、最早提出“把關人”概念的學者是庫爾特·盧因。9、《報刊的四種理論》中總結的人類四種傳播制度是:集權主義傳播制度、自由主義傳播制度、社會責任論傳播制度和社會主義傳播制度。10、受眾的特點包括多(人數(shù)眾多)、雜(成分復雜)、散(居住分散)和匿(相對隱匿)。11、受眾的選擇性過程包括:選擇性接觸、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
12.傳播學界五大先驅為:拉斯韋爾、拉扎斯菲爾德、盧因、__霍夫蘭_、施拉姆。
13.個體對個體的傳播,被稱為____人際傳播____。
14.拉斯韋爾“五W”公式忽略了傳播過程的___反饋__要素和傳播動機的分析。
15.“把關人理論”是____懷特___提出的。
16._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載體__被稱為符號。
17.__媒介即信息__是麥克盧漢媒介“三論”的核心和出發(fā)點。18.人內傳播是指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亦稱_內向傳播、內在傳播或自我傳播__。19.以控制論為指導思想的傳播過程模式,主要貢獻是引入___反饋__機制,變單向直線性為雙向循環(huán)性,從而更客觀、準確地反映了現(xiàn)實的傳播過程。22.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其思想基礎是_天賦人權_。23.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相互進行信息交流的各種途徑、方式、手段,通稱為___渠道__。24.對信源(傳播者)的可信性與說服效果的關系進行實證考察的是___霍夫蘭_。25.上世紀20~30年代美國培因基金會關于電影對青少年影響的調查,是有關_大眾傳播效果__最早的實證研究。26.按照“議程設置”理論的觀點,人們對于當前社會上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通常來自__大眾傳播__。27.傳播學研究中的傳統(tǒng)學派,又稱_經驗學派__。28.施拉姆對傳播學的最大貢獻是__“使傳播科學從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_。29.拉斯韋爾模式由五個環(huán)節(jié)構成,其中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__通過什么渠道_。31.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認為大眾傳播具有三種功能,即授予地位、促進社會準則的實行和_麻醉作用_。32.在傳播學中,針對傳播主體“誰”這一要素的研究,稱為__控制研究__。34.受眾不僅是大眾傳播媒介發(fā)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這種信息積極主動的__尋求者__。35.傳播效果依其發(fā)生的邏輯順序或表現(xiàn)階段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即認知層面、心理和態(tài)度層面以及__行為__層面。36.在傳播研究中,傳統(tǒng)學派主要關心的是“如何”傳播的問題,而批判學派主要關心的則是__為何傳播__的問題。37.在因特網上,有些人通過破譯通訊代碼,擅自闖入別人的網頁,或亂加篡改,或竅取信息。這些“闖入者”被稱為__電腦黑客__。38.霍夫蘭等關于如何對待失足少年的實驗證明,信源的__可信性_與說服效果有著密切的關系。39.“沉默的螺旋”理論認為,當一個人發(fā)現(xiàn)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觀點屬于“___少數(shù)或劣勢_”意見時,這個人在一般情況下會屈從于環(huán)境壓力而沉默或附和。41.以控制論為指導思想的傳播過程模式,主要貢獻是引入__反饋__機制,變單向直線性為雙向循環(huán)性,從而更客觀、準確地反映了現(xiàn)實的傳播過程。49.拉斯韋爾模式由五個環(huán)節(jié)構成,其中第五個環(huán)節(jié)是__取得了什么效果__。50、拉斯韋爾的五W指的是:誰、說什么、通過什么渠道、對誰以及取得什么效果。51、大眾傳播的四項基本功能:傳播信息、引導輿論、教育大眾、和提供娛樂。52、信息是兩次不確定之差。53.一個人體內的一種信息交流活動,被稱為內向傳播/自我傳播。54._____信碼___________的集合在信息論中被稱為信息源。55.______媒介即訊息_______是麥克盧漢媒介“三論”的核心和出發(fā)點。56.簡言之,_____反饋__________是受眾對傳播的反應。57、傳播按照傳受范圍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其中企業(yè)開會屬于_組織傳播___。58、集合論認為,大眾傳播是社會系統(tǒng)的一個___子系統(tǒng)_____。59.媒介是人的延伸,這以觀點是先由傳播學家____麥克盧漢____提出。60、傳播者是專業(yè)化的___傳播組織____及其從業(yè)者。61、美國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傳播學者探討了大眾媒介與落后國家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系列理論論述,被稱為___發(fā)展傳播學______。62、1948年,美國數(shù)學家_____香/申農___發(fā)表了著名論文《通訊的數(shù)學理論》,第一次從理論上闡明了信息論的基本問題。63、美國培因基金會20世紀20~30年代關于___電影_____對青少年影響的調查,是有關大眾傳播效果的最早的實證研究。64、麥庫姆斯和肖發(fā)現(xiàn),在選民對當前重要問題的判斷與大眾傳媒反復報道和強調的問題之間,存在著高度的___相關性_____關系。65、傳播的革命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它們是語言傳播革命、文字傳播革命、印刷傳播革命、電子傳播革命和網絡傳播革命。66、傳播者角色可以分為普通角色和職業(yè)角色。67、傳播者的權利有采訪權、報道權、批評權、專業(yè)保密權和安全保護權。68、守門人的特征有隱形性、依附性、追加性和完善性。69、信息的一般特征有客觀性、抽象性、感知性、傳遞性、存貯性和共享性。70、1969年,在巴黎成立了國際符號學研究協(xié)會(簡稱IASS),定期出版學術性??斗枌W》。10、年71、非語言符號的作用有補充作用、替代作用、強調作用、否定作用、重復作用和調節(jié)作用。72、任何傳播媒介都由三個要素構成,它們是物體、符號和信息。73、1975年,美國傳播學家梅爾文?德弗勒在《大眾傳播理論》一書中把西方的受眾理論概括為個人差異論、社會類型論、社會關系論和文化規(guī)范論。74、受眾動機的分類,可以分為外加動機和內發(fā)動機,表層動機和深層動機。75、反饋的分類,可以分為簡單反饋和復雜反饋,消極反饋和積極反饋,真性反饋和假性反饋,及時反饋和遲延反饋。76、從受者的接收方式看,非語言符號可分為視覺符號、聽覺符號兩大類。77、通常,大眾傳播媒介的“大家庭”,可分為兩支:印刷媒介“家族”和聲像媒介“家族”。78、自1998年5月起,在聯(lián)合國新聞委員會年會上,因特網作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這標志著學術界對因特網的大眾傳播媒體身份的普遍確認。79、一般來說,報社、雜志社的組織機構有3個部門:生產成品的編輯部、籌集資金的廣告部和經營成品的行政管理部。80、大眾傳播是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核心工作是傳送信息。81、根據(jù)符號的分類標準,如按照符號的性質,符號作為實際存在物或一種通用的規(guī)約,可分為性質符號符號、實事符號和通用符號;按照符號在解釋活動中分別表現(xiàn)為—種“可能”、“事實”、“原因”,又可分為詞類符號、命題符號和論辯符號。二、單選題1.傳播學的誕生地是(a)A.英國 B.美國C.德國 D.日本2.第一個明確提出并使用“大眾傳播學”這一概念的學者是(d)A.施拉姆 B.霍夫蘭C.盧因 D.拉斯韋爾3.申農一韋弗模式把傳播過程中的媒介細分為三種,即發(fā)射器、接收器和(c)A.訊息 B.信號C.信道 D.噪音7.施拉姆把拉斯韋爾提出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比喻為(b)A.“反饋功能” B.“雷達功能”C.“整合功能” D.“議程設置功能”8.按照拉扎斯菲爾德等的觀點,由知名人士在電視上推薦產品,具有(b)A.提供信息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C.溝通交流功能 D.麻醉精神功能9.報刊的四種理論中繼集權主義理論之后出現(xiàn)的是(a)A.自由主義理論 B.法西斯主義理論C.社會責任理論 D.蘇聯(lián)共產主義理論10.《權力的媒介》的作者是(b)A.賽伯特 B.阿特休爾C.施拉姆 D.馬萊茨克11.大眾傳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視的信息是(a)A.新聞信息 B.教育信息C.娛樂信息 D.商業(yè)信息12.符號最基本的特點在于它的(d)A.一般性 B.鮮明性C.操作性 D.指說性13.現(xiàn)階段普及率最高的大眾傳播媒介是(d)A.報紙 B.雜志C.廣播 D.電視15.下述成語中與選擇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c)A.愛屋及烏 B.明察秋毫C.見仁見智 D.見微知著16.大眾傳播有各種反饋,其中重要的是(b)A.報刊雜志的發(fā)行量 B.一段時間的累計性反饋C.廣播電視的收視率 D.一定范圍的一次性反饋17.李普曼在一本著作中闡述了現(xiàn)代人與“第一手信息隔絕”的問題,這本著作是(b)A.《人際影響》 B.《輿論學》C.《人民的選擇》 D.《自由與新聞》18.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論的觀點,大眾傳播的社會效果是(b)A.有限的 B.強大的C.無力的 D.微小的19.傳播學批判學派的直接策源地在(a)A.英國 B.美國C.德國 D.日本20.傳播學傳統(tǒng)學派對傳播現(xiàn)狀的基本態(tài)度是(a)A.肯定 B.否定C.中立 D.批判21.按照傳播學的觀點,文藝作品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屬于(a)A.自我傳播 B.狹義的人際傳播C.群體傳播 D.廣義的人際傳播22.傳播可以分為若干層次,其中最基本的層次是(a)A.人際傳播 B.群體傳播C.組織傳播 D.大眾傳播23.在研究方法上,霍夫蘭的貢獻是倡導并親身實踐了(c)A.實地調查法 B.內容分析法C.控制實驗法 D.個案研究法24.“二級傳播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是(c)A.拉斯韋爾 B.盧因C.拉扎斯菲爾德 D.霍夫蘭25.下述傳播模式中屬于傳統(tǒng)線性模式的是(b)A.德福勒模式 B.申農—韋弗模式C.馬萊茨克模式 D.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26.申農和韋弗注意到傳播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因此他們提出的傳播模式中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是(a)A.噪音 B.信號C.反饋 D.信道27.內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驟組成,其中第一個步驟是(c)A.制定分類標準 B.實施統(tǒng)計分析C.確定分析單元 D.抽取分析樣本28.賴特認為傳播除了具有拉斯韋爾提出的三種功能之外,還具有(c)A.信息功能 B.文化功能C.娛樂功能 D.協(xié)調功能29.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認為,真理只有在各種意見“自由而公正”的競爭中才能產生和發(fā)展。這個觀點也被稱為(b)A.“天賦人權” B.“觀點的自由市場”C.“第一自由” D.“真理的自我修正”30.大眾傳播的信息傳向受眾有若干“關卡”,其中“第一關”是(b)A.選擇性記憶 B.選擇性注意C.選擇性理解 D.選擇性暴露31.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宣傳手法作了系統(tǒng)研究并寫出《世界大戰(zhàn)中的宣傳技巧》一書的學者是(a)A.拉斯韋爾 B.盧因C.拉扎斯菲爾德 D.霍夫蘭32.1940年,拉扎斯菲爾德等就競選宣傳對美國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作了一次調查。這次調查也叫(b)A.佩恩調查 B.伊里調查C.伊利諾調查 D.俄亥俄調查33.“議程設置理論”暗示了一種媒介觀,即認為大眾傳播媒介是(d)A.“鏡子”式報道機構 B.“真實反映環(huán)境”的機構C.客觀報道事實的機構 D.“環(huán)境再構成作業(yè)”機構34.傳播學批判學派正式登上學術舞臺的時間是在二十世紀的(b)A.50年代 B.60年代C.70年代 D.80年代35.傳播學批判學派認為,大眾傳播媒介巨大的政治影響力主要源于其特有的(c)A.信息傳遞功能 B.議題設置功能C.精神麻醉功能 D.培養(yǎng)分析功能36.“沉默的螺旋”理論認為,輿論的形成是三個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三個因素是大眾傳播、人際傳播和(d)A.劣勢意見的沉默 B.社會公眾對事務的“理性討論”C.優(yōu)勢意見的疾呼 D.人們對“意見環(huán)境”的認知心理37.標志著人類進入真正的大眾傳播時代的是(B)A.中國唐代印制的《金剛經》B.德國古登堡印制的《圣經》C.1833年,美國《紐約太陽報》的誕生D.中國明朝的《邸報》38.進行伊里調查,寫出《人民的選擇》的作者是(d)。
A.拉斯韋爾B.勒溫C.霍夫蘭D.拉扎斯菲爾德
39.下列論述正確的是(b)。
A.拉斯韋爾的"五W模式",香農和韋弗的"數(shù)學模式"是雙向傳播模式B.單向傳播模式的缺點是忽略了受眾的反饋活動,過分強調信息的勸服性C.奧斯古德的"雙行為模式",施拉姆的"循環(huán)模式"是單向傳播模式D.雙向傳播模式反映了信息交流的雙向性和復雜性,可以用來分析和解釋人類的全部傳播現(xiàn)象
40.信息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a)。
A.香農B.維弗C.維納D.馬可尼
41.在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權”理論的學者是(b
)
A.盧卡奇
B.葛蘭西C.哈貝馬斯
D.馬爾庫塞42.在“使用與滿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a
)
A.面訪記錄法
B.心理實驗法C.實地調查法
D.內容分析法43.20世紀30-40年代改進輿論調查方法,并取得研究成果的代表人物是(c
)
A.李普曼
B.盧因
C.蓋洛普
D.拉斯韋爾44.美國政府在60年代為緩解貧富兒童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兒童啟蒙教育電視片是(c
)
A.《米老鼠與唐老鴨》
B.《貓和老鼠》C.《芝麻街》
D.《湯姆歷險記》45.互聯(lián)網是(b
)A.單一型媒介B.復合型媒介
C.第三媒介
D.傳統(tǒng)媒介46.傳播活動是一種(d
)A.客觀現(xiàn)象
B.主觀現(xiàn)象
C.心理現(xiàn)象
D.社會現(xiàn)象47.從說服傳播的長期效果來說,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d
)
A.信源的可信性
B.媒介的權威性
C.傳播對象的自身屬性
D.內容的說服力48.創(chuàng)新與普及的研3究表明,“知識溝”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b
)
A.社會政治結構
B.社會經濟結構
C.社會教育結構
D.社會文化結構49.“有限效果論”注重考察的是具體傳播活動的(a
)
A.微觀效果
B.宏觀效果
C.長期效果
D.潛在效果50.有關自然災害和戰(zhàn)爭威脅的報道,體現(xiàn)了大眾傳播社會功能中的(c
)
A.社會動員
B.社會規(guī)范
C.環(huán)境監(jiān)測
D.社會協(xié)調51.針對傳播主體展開的研究是(d
)A.內容分析
B.議題設置
C.媒介研究
D.控制研究52.大眾傳播基本上是信息的(c
)A.雙向溝通
B.多向傳遞
C.單向流動
D.循環(huán)往復53.批判學派可以追溯到(d
)A.霍夫蘭學說
B.功能主義
C.信息論
D.法蘭克福學派54.受眾收聽、收看輕松愉快的信息內容,主要的動機是(b
)
A.滿足信息需求
B.追求娛樂與消遣
C.獲取知識
D.交往的需要55.個人之間面對面的信息交流被稱為(a
)A.人際傳播
B.自我傳播
C.群體傳播
D.網絡傳播56.大眾傳媒的授予地位功能,可使個人和集體的地位(b
)A.規(guī)范化
B.合法化
C.合理化
D.標準化57.“小道消息”不脛而走,造成信息的誤傳和混亂,這說明了信息富于(b
)A.傳遞性
B.擴散性
C.擴充性
D.共享性58.哈羅德·拉斯韋爾的代表作是(c)。A.《解放社會矛盾》B.《人民的選擇》C.《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宣傳技巧》D.《個人影響力:人在大眾傳播中的作用》59.庫爾特·盧因對傳播學的貢獻主要是提出了什么概念?(c)A.大眾傳播B.社會傳播C.把關人D.二級傳播60.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拉斯韋爾模式五環(huán)節(jié)的是(d)。A.傳者B.媒介C.效果D.技巧61.下列哪項傳播功能不是拉扎斯菲爾德等人提出的?(c)A.重申社會準則B.授予地位C.協(xié)調社會D.麻醉精神62.一般來說,“控制研究”研究的是傳播五W中的哪一項?(a)A.誰B.說什么C.通過什么渠道D.對誰說63.控制研究中的“施控”主要指的是(b)。A.外界因素對傳播者的控制B.傳播者對傳播過程施以控制C.傳播者對被采訪者的控制D.傳播機構對傳播者的控制64.一般認為,傳播學中的信息指的是(b)。A.情報資料B.消除或減少訊息不確定性的量C.表現(xiàn)特質特征精神屬性的東西D.語言傳播的內容65.符號與意義之間的指代關系是通過(c)。A.某個專家的研究認定的B.辭典的編寫確定的C.人類約定俗成的D.語法和邏輯的規(guī)則形成的66.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廣播臺KDKA出現(xiàn)于(b)。A.1865年B.1920年C.1936年D.1901年67.提出“熱媒介冷媒介”區(qū)分的是(d)。A.威爾伯·施拉姆B.哈羅德·英尼斯C.戈夫曼D.馬歇爾·麥克魯漢68.說服性傳播研究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有(a)。A.實驗心理學方法B.個案分析法C.抽樣調查法D.內容分析法69.媒介印象指的是(a)。A.媒介給人的總體感覺B.對媒介能否滿足自己的現(xiàn)實需求的評價C.對媒介的不同特點的認識D.對媒介的內容是否優(yōu)秀的評價70.下列各項關于輿論權威的說法錯誤的是(a)。A.輿論權威一般指的是職業(yè)傳播者中的一員B.輿論權威具有較大知名度,對公眾有影響力C.輿論權威一般是在長期的大眾傳播活動中形成的D.“輿論權威”其實就是“意見領袖”71.傳播學“控制”研究中的“控制”一詞的含義理解錯誤的是(c)。A.傳播者對信息流通所進行的干預和影響、左右和操縱B.傳播者既受到外界制度等的制約,又受到自身文化等的主觀制約C.指傳播學研究中都對現(xiàn)象用控制實驗法進行研究D.傳播者一方面施控于傳播過程,一方面又受控于外界各因素72.知識溝理論假說起源于20世紀(d)的美國。A.30年代B.40年代C.50年代D.60年代73.在整個社會系統(tǒng)中,傳播媒介是信息流通渠道的(d)A.不固定的把關人B.重要把關人C.次要把關人D.主要把關人
74.大眾傳媒的自我控制也稱為(c)A.他律B.內律C.自律D.外律
75.傳播過程中的譯碼又被稱為(a)A.符號解讀B.符號化C.接受信息D.傳送信息
76.大眾傳媒延續(xù)社會傳統(tǒng)、傳播社會經驗與知識的教育功能,屬于(b)
A.說服性功能B.文化傳遞功能C.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D.使用與滿足功能
77.面對面接觸時產生的信息溝通和互動行為,屬于(b)A.大眾傳播B.人際傳播C.組織傳播D.社會傳播
78.在網絡時代,社會信息傳播中信息把關方式的改變指的是(d)
A.把關現(xiàn)象在社會上全然消失B.把關操作變得更為簡單C.把關僅依靠技術手段完成D.受眾在某種程度上參與把關
79.能夠避免出現(xiàn)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失調的是(c)A.授予地位功能B.文化傳遞功能C.傳遞信息功能D.社會協(xié)調功能
80.介乎人際傳播和組織傳播之間的信息交流層次是(c)A.網絡傳播B.跨文化傳播C.群體傳播D.大眾傳播
81."沉默的螺旋"理論認為大眾傳播的強大影響發(fā)生在(d)
A.認知階段和判斷階段B.判斷·意見階段和行動階段C.判斷階段和意見形成階段D."認知→判斷·意見→行動"的全過程
82.就傳播過程而言,批判學派關心的是傳播者,傳統(tǒng)學派關心的是(c)A.內容B.媒介C.受眾D.環(huán)境
83.在人類最早的傳播方式中,聽覺系統(tǒng)和視覺系統(tǒng)的信息符號是(a)A.分離的B.合一的C.并用的D.整合的
84.電腦網絡上的信息提供者是(d)A.網絡服務供應商B.各種傳媒機構C.網上的個體用戶D.電腦網絡用戶
85."培養(yǎng)分析"研究最初的著眼點有(a)
A.電視暴力與社會犯罪的關系B.電視色情與社會犯罪的關系C.電視的視聽兼?zhèn)鋵Ω腥玖Φ挠绊慏.電視業(yè)的壟斷化對觀點多樣化的影響86.社會心理學家盧因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b)A."信息論"和"控制論"B."群體動力學"和"場論"C.二級傳播理論D.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87.魔彈論產生的理論背景是(a)A.傳統(tǒng)社會理論的流行B.依附理論的流行C.大眾社會理論的流行D.現(xiàn)代化理論的流行
88.保羅·拉扎斯菲爾德潛心研究傳播理論達30年之久,成為傳播學中的(b)
A.耶魯學派的創(chuàng)立者B.哥倫比亞學派的創(chuàng)立者C.格式塔學派的創(chuàng)立者D.芝加哥學派的創(chuàng)立者
89.提出"使用與滿足"過程的基本模式的學者是(b)A.卡茲和麥奎爾B.卡茲和布魯姆勒C.麥奎爾和布魯姆勒D.麥奎爾和貝雷爾森
90.對傳者、受者的自我形象、個性結構、社會環(huán)境等的分析屬于(a)
A.馬萊茨克模式中的概念B.傳播單位模式中的概念C.賴特夫婦模式中的概念D.丹斯模式中的概念
91.施拉姆提出傳播的"雷達"功能的比喻,指的是(d)A.麻醉性功能B.社會協(xié)調功能C.娛樂功能D.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
92.“大眾傳播科學”這一概念第一個提出者是(a)。A.拉斯韋爾B.拉扎斯菲爾德C.盧因 D.施拉姆
93.人類傳播活動最基本的層次(基礎)是(a)。A.自我傳播 B.人際傳播C.群體傳播 D.大眾傳播94.控制論模式的主要貢獻是引入了(d)。A.信源 B.信道C.信宿 D.反饋95.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賴特對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作了重要的補充,指出傳播具有第四種功能,即(c)。A.議程設置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C.娛樂功能 D.監(jiān)測環(huán)境功能96.在大眾傳播的多種功能中最為顯露的功能是(d)。A.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 B.社會協(xié)調功能C.文件傳遞功能D.娛樂功能97.控制研究針對的是(a)。A.傳播者 B.受眾C.媒介 D.政府98.《報刊的四種理論》一書的作者是(c)。A.李普曼 B.拉斯韋爾C.施拉姆 D.阿特休爾99.在西方不同歷史時期的新聞思想中,繼自由主義報刊理論之后的是(c)。A.集權主義報刊理論 B.集團壟斷報刊理論C.社會責任理論 D.報刊的蘇聯(lián)共產主義理論100.以下觀點不屬于報刊的集權主義理論是(b)。A.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B.天賦人權C.權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 D.政府有權控制信息的流通101.電子傳播媒介的發(fā)展使整個世界縮成了“地球村”這一觀點的提出者是(a)。A.麥克盧漢B.英尼斯C.馬爾庫塞D.哈貝馬斯102.大眾傳播的信息在傳向受眾的通道上,受眾心理上設下的“第一道”選擇性因素是(c)。A.選擇性分析 B.選擇性理解C.選擇性注意 D.選擇性記憶103.因出版《世界大戰(zhàn)中的宣傳技巧》一書而被后人稱為“宣傳研究之父”的是(b)。A.李普曼B.拉斯韋爾C.霍夫蘭D.施拉姆104.《輿論學》一書的作者是(a)。A.李普曼 B.拉斯韋爾C.拉扎斯菲爾德 D.諾爾—諾伊曼105.“伊里調查”的主持者是(b)。A.拉斯韋爾 B.拉扎斯菲爾德C.盧因 D.霍夫蘭106.“伊里調查”的研究報告《人民的選擇》得出一個結論,即大眾傳播可能產生的最大的效果是(d)。A.休眠效果 B.結晶效果C.改變效果 D.強化效果107.下列著作(研究報告)中,不屬于傳播流程研究三部曲的是(c)。A.《人民的選擇》B.《個人影響》C.《大眾傳播效果》D.《創(chuàng)新與普及》108.警鐘效果又稱(b)。A.感情訴求 B.恐懼訴求C.免疫效果 D.強化效果109.格伯納的“培養(yǎng)分析”研究表明,人們對社會不安全感程度的增強,主要源于(d)。A.性別的差異 B.年齡的差異C.知識的差異 D.電視媒介的接觸量110.拉斯韋爾模式的第4個環(huán)節(jié)是(d)A.誰B.說什么C.通過什么渠道D.對誰
111.按照盧因的觀點和施拉姆的說明,下述人員中屬于把關人的是(d)A.記者B.教師C.編輯D.A、B、C都是
112.《報刊的四種理論》一書出版于(b)A.1950年B.1956年C.1960年D.1966年
113.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中心論點是(b)A.全球村B.媒介即訊息C.媒介有“冷”、“熱”之分D.媒介是人體的延伸
114.“使用與滿足”研究的出發(fā)點是(a)A.受眾B.傳播內容C.傳播者D.傳播渠道
115.據(jù)霍夫蘭等研究,“兩面提示”適用于(b)
A.原先持贊成態(tài)度的人B.文化水平較高的人C.原先態(tài)度不明朗的人D.有既定政治傾向的人
116.與國際傳播秩序中的南北問題研究有關的理論是(c)A.“培養(yǎng)”理論B.“議程設置”理論C.“知識溝”理論D.“沉默的螺旋”理論
117.按照傳播學批判學派的觀點,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工業(yè),關注的首先是(a)A.經濟效益B.藝術價值C.思想價值D.社會效益
118.“上限效果”假設,大眾傳播活動的結果將使社會“知識溝”的寬度(b)A.維持在上限B.擴大C.維持在下限D.縮小
119.傳播學批判學派關注的是(c)A.如何傳播B.傳播方法C.為何傳播D.傳播什么
120.1946年,第一次明確提出“大眾傳播科學”概念的是(a)A.拉斯韋爾B.施拉姆C.霍夫蘭D.凡雷爾森121.信源的可信性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傳播者的信譽,二是(d)A.誠實B.客觀C.公正D.專業(yè)權威性122.伯明翰大學現(xiàn)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代表人物是(c)A.戈爾丁B.默多克C.霍爾D.阿道爾諾123.“議程設置功能”理論對傳播效果的探討,著眼點是(a)A.認知層面B.態(tài)度層面C.行動層面D.輿論層面124.有些學者認為,傳播媒介的“培養(yǎng)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形成當代社會觀和現(xiàn)實觀的“主流”。這些學者是(b)A.蒂奇諾等B.格伯納等C.艾蒂瑪?shù)菵.克萊因等125.《輿論》是傳播學的學術淵源之一,這本著作的作者是(c)A.申農B.庫里C.李普曼D.盧因126.在國際范圍內,傳播學研究大體上可分為兩大學派:傳統(tǒng)學派與(c)A.經驗學派B.行政學派C.批判學派D.法蘭克福學派127.《人民的選擇》、《個人影響》和《創(chuàng)新與普及》組成了一首“三步曲”,這首“三步曲”主要涉及(b)A.說明性傳播研究B.傳播流程研究C.使用與滿足研究D.有限效果研究128.按照戈爾丁的觀點,知識的傳播屬于(b)A.短期的預期效果B.長期的預期效果C.短期的非預期效果D.長期的非預期效果129.“二級傳播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是(c
)A.拉斯韋爾
B.盧因C.拉扎斯菲爾德
D.霍夫蘭
130.下述傳播模式中屬于傳統(tǒng)線性模式的是(b
)A.德福勒模式
B.申農—韋弗模式C.馬萊茨克模式D.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三、多項選擇題1.以下觀點中屬于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是(abde)A.地球村 B.媒介即訊息C.情境決定論 D.媒介有“冷”“熱”之分E.媒介是人體的延伸2.拉扎斯菲爾德等對美國選民的調查發(fā)現(xiàn),大眾傳播可能產生的效果主要是(abc)A.“改變”效果 B.“強化”效果C.“結晶”效果 D.“沉默”效果E.“從眾”效果3.拉扎斯菲爾德等認為大眾傳播具有若干功能,它們是(bde
)
A.使社會遺產世代相傳
B.授予地位C.與社會整合成一體化
D.麻醉精神E.促進社會準則的實行
4.上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的傳播效果研究,主要課題和領域是(
ade
)
A.傳播流程研究
B.潛移默化的效果研究C.信息社會階層研究
D.說服性傳播的效果研究E.“使用與滿足”研究
5.傳播效果研究提出的一些理論大多與大眾傳播的社會效果有關,例如(abcde
)
A.“沉默的螺旋”理論涉及輿論的形成B.“培養(yǎng)”理論涉及人們對現(xiàn)實社會的看法C.“知識溝”理論涉及信息社會的階層分化D.“兩級傳播”理論涉及社會效果的制約因素E.“議程設置”理論涉及人們對社會環(huán)境的認知6.拉扎斯菲爾德對傳播學的主要貢獻是(bc)A.提出了大眾傳播科學的概念B.創(chuàng)建了二級傳播理論C.親身實踐了實地調查法D.對傳播的技巧進行了總結E.將他人的成果系統(tǒng)化
7.按傳播學自身的結構,其研究層次可分為(cde)。A.縱向研究 B.橫向研究C.理論 D.模式E.研究方法
8.控制研究的內容,包括(ab)。A.傳播者的施控行為 B.傳播者的受控情狀C.受眾的受控情狀 D.傳播的效果和影響E.各種控制形態(tài)9.在下列媒介理論觀點中,不屬于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是(ae)。A.媒介的偏倚性 B.媒介是人體的延伸C.媒介即訊息D.媒介有“冷”“熱”之分E.情境決定論10.在賴利夫婦提出的社會系統(tǒng)模式中,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概念是(acd)
A.基本群體B.參照群體C.更大的社會結構D.社會總系統(tǒng)E.自然群體
11.西方學者提出的報刊的四種理論中,除報刑的蘇聯(lián)共產主義理論外,還有(bde)
A.封建集權理論B.社會責任理論C.啟蒙主義理論D.集權主義理論E.自由主義理論12.霍夫蘭在說服性傳播的研究中指出,傳播效果的形成會受到諸多條件的制約,這些條件是(abcd)
A.傳播主體B.信息內容C.說服技巧D.受眾屬性E.傳者愿望13.下列各項中屬于批判學派代表人物的有(abce)。A.霍克海默B.阿道爾諾C.馬爾庫塞D.盧因E.哈貝馬斯14.下列屬于宏觀效果理論的假說的是(bcd)。A.兩級傳播說B.知識溝假說C.培養(yǎng)分析D.議程設置說E.使用與滿足說15.下列屬于控制分析中傳播主體“誰”這一要素的有(abcde)。A.記者B.報社C.電影制片廠D.電視攝像E.通訊社16.對信息的共享性特點理解正確的有(acd)。A.信息交換雙方,即傳者和受者都有可以享有被交換的同一信息B.信息一旦出現(xiàn),一定是被傳者和受者同時擁有的C.信息在交換或交流過程中,可以同時為眾多的接受者所接收和利用D.信息傳給了一個人,其他人的信息不會因之而減少E.信息只有共同擁有才有價值17.口語傳播的局限性主要體現(xiàn)在(
bcd
)
A.缺乏親切感B.傳播距離有限
C.不利于信息的保存
D.傳播范圍有限E.表達不自然18.在大眾傳播中,來自受眾的信息反饋是(bc
)A.及時的
B.有限的C.滯后的
D.大量的E.真實的19.以下屬于非語言符號的有(
ABD)。A圖片、顏色、線條B.烽火、旗幟C.文字D.外貌與服飾E.有聲語言20.上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的傳播效果研究,主要課題和領域是(ade)A.傳播流程研究 B.潛移默化的效果研究C.信息社會階層研究 D.說服性傳播的效果研究E.“使用與滿足”研究三、名詞解釋:1、傳播:傳播就是信息的流動過程。2、傳播學:傳播學就是研究人類傳播活動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3、大眾傳播:大眾傳播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職業(yè)傳播者利用機械媒介廣泛、迅速、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出訊息,目的是使人數(shù)眾多、成分復雜地受眾分享傳播者所要表達的含義,并試圖以各種方式影響他們。4、人際傳播:是在兩者或兩者以上之間進行的面對面的或者憑借簡單媒介如電話、書信等非大眾傳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動。5、信息:人的精神創(chuàng)造物,它是用以減少或者消除不確定性的任何事物。6、符號:用來指稱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7、訊息:指傳達一個具體內容的一組信息符號。四、簡答題:1、線性傳播模式有何缺陷?(1)忽略了反饋,把傳播理解為直線的、單向的過程。(2)忽略了外部環(huán)境,把傳播理解為孤立而不是系統(tǒng)的過程。2、信息有哪些特性?舉例說明。(1)客觀性和普遍性。信息產生于事物的運動變化之中,因為事物的運動變化是客觀的,所以信息同樣是客觀的。只有當它進入了人的主觀世界之后,才具有了主觀性。同樣,事物的運動變化是普遍的,所以信息也是普遍的。(2)表達性。信息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反映,因此具有了表達性。因此人類才可以通過信息的接收和處理來認識世界。(3)流動性。正因為信息具有流動性,它才能夠為人類獲知和處理,扮演主客觀之間橋梁的角色。
3、符號有哪些特性?舉例說明。(1)指代性。例如,“人”這個符號的重要價值不在于其本身即筆畫和讀音,而在于其指代的形形色色的人這種高等動物。(2)社會共有性。例如,兩個人必須對“人”這個符號的基本指代關系有共同的認識,才能順利展開溝通和交流。(3)發(fā)展性。人類總是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的符號,甚至創(chuàng)造出新的符號體系,或者給舊的符號賦予新的意義。例如,WTO這個符號就是近些年創(chuàng)造出來并成為社會共有的一個新符號。
4、信息、符號、訊息三者的關系如何?信息是客觀世界的組成要素,是傳播的基本客體。但它是抽象的,具有載體性,必須附著在物質載體上才能進行傳播。符號就是這樣的物質載體。當一組符號被用來表示特定的信息,就構成了一個可以傳播的內容,就是訊息。訊息是傳播的基本單位。5、比起其他人類傳播類型來,大眾傳播有哪些特點?(1)傳播者職業(yè)化、組織化(2)訊息復制化,其傳送是廣泛、快速、連續(xù)、公開的(3)媒介機械化、電子化、網絡化(4)受眾大眾化,即人數(shù)眾多、成分復雜、分布廣泛、相對隱匿(5)反饋間接、零散、遲緩,具有積聚性。五、論述題1、結合實際工作談談你所認識的傳播學研究對象。(1)人類傳播的產生與發(fā)展。簡言之,就是要研究人類傳播的歷史。對人類傳播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研究設計的范圍非常廣泛,其中重要的包括傳播思想的發(fā)展、傳播時間的發(fā)展、傳播技術的發(fā)展等等。(2)人類傳播的形態(tài)。我們所說的傳播形態(tài)是指人類傳播活動的不同類型。由于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階段和社會形態(tài)不同,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傳播形態(tài)。同時在一個社會中,因社會所需功能的不同又存在著眾多的傳播形態(tài)。比如:傳播四種形態(tài)的研究(即人們的內向交流、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跨文化傳播、發(fā)展傳播及新聞、輿論、宣傳、廣告、公關、營銷等等研究。(3)人類傳播的過程(結構)。所有人類傳播活動都可以視為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或靜態(tài)的結構。從普遍意義上,對人類傳播活動的過程進行研究,是傳播學的深化研究,即深刻地研究傳播的本體活動。(4)結合自身經驗談。2、簡述人類傳播歷史演進的過程,它有什么基本規(guī)律?人類傳播的演進可以分為六個階段:(1)符號和信號時代(2)說話和語言時代(3)文字時代(4)印刷時代(5)大眾傳播時代(6)網絡傳播時代通過上述對傳播歷史的考察,我們可以看出,傳播在以下方面呈現(xiàn)出的特征及規(guī)律。(1)傳播手段與傳播媒介的進步貫穿整個人類存在過程,而且其發(fā)展進步呈加速度發(fā)展趨勢,是疊加式而不是替代式的。(2)傳播與人類社會文化的積累與發(fā)展密切相關。傳播本身正是人類文化創(chuàng)造和積累的產物。(3)傳播是經濟及社會形態(tài)的直接產物。一種傳播必定是一種社會類型的反應。(論述略)3、傳播效果研究經歷了哪四個階段?各有什么代表性的研究?(1)槍彈論盛行于20世紀20—40年代的一種媒介威力強大的理論,認為,軟弱的受眾象射擊場的靶子,無法抗拒子彈的射擊。受眾消極被動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輸?shù)母鞣N思想、感情、知識或動機。大眾傳媒有著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眾對大眾傳媒的信息產生大致相同的反應。代表性研究:拉斯韋爾的宣傳分析、李和李的“宣傳的七種技巧”等。(2)有限效果論該理論也可以叫做“最低效果法則”,它認為傳播活動是傳授互動的過程,受眾是具有不同特點的個體,不是應聲而倒的靶子。大眾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質及其在社會中的地位而大受影響。媒介不是影響受眾的直接和唯一因素。大眾媒介透過許多中介,在其他多種格局影響下發(fā)生作用,對受眾的影響是有限度的。代表性理論:態(tài)度勸服理論、兩級傳播論等。(3)適度效果論適度效果論盛行于20世紀60年代—80年代,認為,大眾傳播對于受眾雖然沒有槍彈論所認為那樣直接的、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論說的那么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響的,這種影響應該從受眾這個角度來衡量,并且從長期效果來衡量。代表性研究:使用與滿足理論、創(chuàng)新與擴散理論、議程設置理論、教養(yǎng)理論、知識溝假說等。(4)強大效果論20世紀80年代后重新興起的強大效果理論,重新強調大眾傳播有巨大的效果。但是與槍彈論不同,強大效果論強調的效果不是簡單的、直接的,而是復雜的、間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見影的,而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不是微觀的、個體的,而是宏觀的、社會的。代表性研究:沉默的螺旋假說等。六、實際應用題(一)聯(lián)系實際題1、請用“傳播”造十個句子,或者在不同的書本報章中找十個包含“傳播”的句子,分析其含義的不同。如,哪些屬于詞典意義上的傳播,哪些屬于傳播學意義上的傳播?其主體是人、動植物,還是其他事物?其客體是信息、疾病還是其他事物?如果是人類傳播的話,分別屬于傳播四種基本類型中的哪一種?例如:蜜蜂傳播花粉。(詞典意義上的傳播,其傳播主體是動物,傳播客體是花粉。)SARS病毒通過各種渠道傳播。(詞典意義上的傳播,其傳播主體是人、動物等,客體是病菌。)計算機病毒預警系統(tǒng)能夠防范電腦網絡中的病毒傳播情況。(詞典意義上的傳播,其傳播主體是人或電腦網絡,客體是電腦病毒。)傳播中外,咸使知聞。(傳播學意義上的傳播,其主體是人,客體是信息。)人類古代傳播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口口相傳。(傳播學意義上的傳播,其主體是人,客體是信息。)關于那位明星的小道消息四處傳播開來。(傳播學意義上的傳播,其主體是人,客體是信息。這種傳播屬于人際傳播。)電子政府所具有的這種發(fā)散式的網絡傳播途徑,使上、下級政府之間的各種政令、信息能夠在網絡上通過。(傳播學意義上的傳播,其主體是人或組織,客體是信息。屬于組織傳播。)報紙是一種重要的新聞傳播媒介。(傳播學意義上的傳播,其主體是人,客體是信息。屬于大眾傳播。)
2、請在現(xiàn)實中尋找例子,談談你對霍夫蘭及耶魯學派的各種態(tài)度勸服理論的理解和評價。(1)“一面說”與“兩面說”例如,可以在報刊和網絡上尋找關于青少年拜金主義、偶像崇拜、早戀等的教育文章,看看它們采取的是一面說還是兩面說,對你有何影響,并訪問一下周圍的同學,看看對他/她們有何影響,原因何在,霍夫蘭等人的結論是否成立。(2)信源的特征例如,名人廣告。(3)情感訴求與理性訴求例如,觀察一下我國大眾媒體反邪教報道中,哪些運用了情感訴求,哪些運用了理智訴求,想想看對你自己有什么效果。(4)防疫論例如,《參考消息》擴大發(fā)行時,毛澤東就曾經用“放病菌到肌體里去,增強免疫力”來形容它的作用。3、以傳播學視角分析博客傳播的特點。作為一種新的傳播現(xiàn)象,新的電腦寫作方式,博客就具有異于其他交流方式的傳播特征。(1)個人性。每個人都有表達和交流的需求。而博客則充分地滿足了人這一需求,并且,人們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當家作主”。博客作者可以把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壓抑和快樂,在網絡世界里進行自由的、個性化的記敘和傾訴,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自我和自己與社會之間的信息互換,這實際上是一種“使用與滿足”。(2)開放性。方興東博士認為,博客是一種“零門檻”的網上個人寫作、出版方式,“零門檻”主要是滿足“四零”條件(零編輯、零技術、零成本、零形式)。因此,博客對作者是完全開放的,只要你手邊有臺電腦,能上網,會簡單的計算機操作,你就能成為一名博客。博客對讀者同樣是完全開放的,這種全新的網上個人出版方式讓傳統(tǒng)的“把關人”角色不復存在,博客集信息的接受者、發(fā)布者與傳播者于一身,各種思想可在此充分地分流整合。(3)交互性。與傳統(tǒng)的單向媒體完全不同,他們的讀者和編者可以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實時互動,甚至讀者和編者的身份也模糊了,兩者之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對話者。博客與讀者的交流是博客生命力之所在,當你的一篇文章、一個思路獲得諸多反饋時,你就會明白當博客除了給讀者奉獻知識,同時也從讀者那里獲取更多的智慧。(4)即時性。網絡媒體在新聞時效上的特點就是它的全時性,可以實現(xiàn)和新聞事件的同步,在網絡上,龐大的博客群,即時更新的博客寫作方式很好地滿足了網絡的時效性。博客成為人們每天的“必修課”,經常更新是博客文體區(qū)別于其他個人文章、著作的關鍵。(5)非商業(yè)性。博客的誕生純粹是出于個人的興趣與愛好,是人們渴望表達與共享的愿望,而不是為了商業(yè)利益和功利目的。博客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也可能會有商業(yè)價值,但是博客發(fā)展的第一動力不是商業(yè)利益,而是源于個人的自主追求和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閱卷教師得分4、思考一下你所處的組織,有哪些活動屬于組織傳播活動?有哪些方向?使用了哪些媒介工具?你在組織傳播活動中是否很活躍?(1)組織傳播就是組織內部成員間、組織間以及組織與環(huán)境之間交換信息的活動。例如,組織內部的會議、工作報告、聯(lián)誼會,以及組織對外的公關活動等。(2)組織傳播的方向包括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水平,以及內外之間。(3)組織傳播使用的工具包括電話、文字媒介、傳真等,有的組織擁有自己的報紙、刊物、電臺和電視臺,另外,局域網也成為組織傳播的重要工具。(4)自己在組織中的表現(xiàn),略。5、結合近幾年大眾媒介關于重大事件的傳播情況(如伊拉克戰(zhàn)爭、非典、奧運會、美國大選等),選擇你熟悉的一種傳播效果理論談談認識。例:1973年諾紐曼在《重歸大眾傳播的強力觀》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論:大眾傳播所鼓吹的觀點被人們認為是主流觀點,于是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認證檢測服務合同
- 簡易材料采購合同格式
- 融資合同實施指導
- 設計合同補充協(xié)議的技術要求
- 2024年版:新能源電動車銷售與服務合同
- 零配件購銷合同
- 集中采購與政府采購合同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
- 天然石頭購銷協(xié)議
- 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稅收問題
- 物業(yè)服務合同書樣本
- 低血糖暈厥應急演練預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 B(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北京市西城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數(shù)學期末試卷(含答案)
- 2024年考研英語(二)真題及參考答案
- 期末 (試題) -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上冊
- 2024年貴陽南明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科研倫理與學術規(guī)范-課后作業(yè)答案
- 自然辯證法概論-第4章(2018新大綱)
- 有效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
- DTU配網自動化測控終端精講
- 五筆常用字根表374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