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眉山市仁壽第一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眉山市仁壽第一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題。
材料一:在《論語》里孔子被描寫成一個教育家。從某種觀點看來,也的確是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成人"(《論語憲問》),所以教給他們以經典為基礎的各門學問。作為老師,他覺得他的基本任務,是向弟子們解釋古代文化遺產。《論語》記載,孔子說他自己"述而不作"(《論語述而》),就是這個原因。不過這只是孔子的一個方面,他還有另一方面。這就是,在傳述傳統的制度和觀念時,孔子賜予它們的解釋,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觀推導出來的。例如在解釋"三年之喪"這種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說:"子生,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論語陽貨》換句話說,孩子的一生,至少頭三年完全依靠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應當以同樣長的時間服喪,表示感恩。還有在講授經典時,孔子給它們以新的解釋。例如講到《詩》時,他強調它的道德價值,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這樣一來,孔子就不只是單純地傳述了,由于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東西。
這種以"述"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傳之永久,經書代代相傳時,他們就寫出了很多的注疏。后來的《十三經注疏》,就是用這種精神對經書原文進行解釋而形成的。
(摘編自馮友蘭《孔子:第一位老師》)
材料二:"述"的內涵特別豐富,《說文解字》將"述"解釋為"循";在現代漢語中,"述"可以理解為"敘述""陳述""敘述""論述"或"闡述"等。在《中庸》中,儒家行"孝"的定義和"述"是相關的?!吨杏埂罚?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假如我們將"孝"的這種解釋和孔子在《論語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聯系起來,那么"述"的深層含義便躍然紙上了,也就是,"述"表達了"孝"的德行。
孔子踐履"孝"這種德行的對象是天,《論語八佾》講到,"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孔子道德追尋的是天的使命。對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傳天道,興天道。在《論語陽貨》中,孔子說他不想再說話,但是他的弟子子貢說:"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從這段話中可以得出兩點: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終的制造者;其次,孔子認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貢則將自己看作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踐履德行的活動表達了對天的"孝",而子貢踐履德行的活動則表達了對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將他對經典的傳承比作一個孝子做的事情,兒子對父親最大的孝是對父親的志向、事業(yè)、幻想的繼承、實現和發(fā)揚光大。同樣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對天的孝。對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動是恢復天道,這就是對天盡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義涉及連續(xù)文化傳統和歷史傳承的義務。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學活動與"孝"聯結起來的人??鬃訉?孝"的理解與柏拉圖的早期對話《游敘弗倫》中對"孝"的定義殊途同歸。蘇格拉底的詰問對象游敘弗倫得出"孝"是公正的部分,"孝"是人類對上帝的侍奉,蘇格拉底認為自己的哲學活動就是對神靈的侍奉,自己的問答法就是對神靈的侍奉?;趯ι系凼谭畹恼撟C,蘇格拉底供應的答案就是進行哲學活動是對上帝真正的"孝"。對于哲學活動與孝的親密聯系,亞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說,"孝"要求更加敬重真理而不是敬重你的伴侶。他認為"孝"的對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踐行"孝"這一德行活動是追求哲學的嚴厲?義務,由于追尋哲學是為了探尋真理。
孔子、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把哲學活動和"孝"聯結起來,但是每個人對"孝"的理解不同,這也反映了他們討論哲學的方法不同。蘇格拉底通過詰問的方式審查人的信念;亞里士多德更多的是通過對前人理論的考察、批判發(fā)覺真理;孔子則認為從事"孝"的活動就是對天道的傳承。
(摘編自余紀元著,金小燕、韓燕麗譯《"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述而不作"的信條影響深遠,達兩千年之久,成為風氣。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從這一原則,以傳授、注解經典為己任。要從事這一學問,必需熟記經文才能言而有據。因而,熟記經典成為同學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為了讓他們從政,用子夏的話說是"學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隋唐以后,科舉盛行,官方明確規(guī)定了讀書人的出路,只有為官一途。學校成為向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婆e使用八股文體,專以四書五經命題,以儒家經典考同學,答案闡釋以經典為準,不允許有超出范圍的見解??梢哉f,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條,使他在教學中有偏重繼承、輕視創(chuàng)新的傾向;倫理關系與師生關系的結合,造成同學對老師的依靠,這使人們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削減或部分失去了探究未知的愛好。這使得傳統教育以老師解釋、同學背誦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
(摘編自李楊《"述而不作"與傳統教育》)
1.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相關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提出了"三年之喪"的禮制,認為孩子誕生后的頭三年完全依靠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應以同樣長的時間服喪以表感恩。
B.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體現為向弟子們解釋古代文化遺產并且必需嚴格遵循其原意。
C.孔子不只單純地傳述,也會"作"出新東西,《十三經注疏》就是受其影響對經書原文進行解釋而形成的。
D.由于在《中庸》中對"孝"的解釋和"述"相關,所以"述"表達了"孝"的德行。
2.依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和子貢踐履德行的活動都印證了"述"表達了"孝"的德行這一觀點。
B.亞里士多德認為踐行"孝"這一德行活動對象應是真理而不是上帝。
C.孔子之后,儒家教育遵從"述而不作"的信條,熟記經典成為同學必備的基本力量。
D.只要轉變傳統教育中以老師解釋、同學背誦為基本方式的教學方式,同學就會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不屬于"孝"的表現的一項是()(3分)
A.子曰:"三年無改父之道。"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
D.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
5.對影響兩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條,你是如何看待的?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熟悉。(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題
漆園吏游梁
郭沫若
莊周自從他夫人死后,率性把漆園吏的徽職丟掉,他的門徒們也就漸漸地風流云散了。
他回到宋國來,借居在一所陋巷里面,把剩下的余錢去買了些個麻來打草鞋過活。他一面打草鞋,一面卻在冥想著宇宙間消長盈虛的道理。
"苧麻的種子播在田地間,受著暖和的陽光護攝,受著清和的春風吹煦,無端地抽出了青春的苗條。苗條枯萎了,筋骨成了麻,我如今在把它打成草鞋。我這打成的草鞋,被人踐踏穿了的時候,又要委棄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污潴里了。"
"人的一生不就是這樣的嗎?青蔥自樂的時代沒有多時,成了可供人利用的器皿,也沒有什么榮幸。"
他一面冥想,一面打他的草鞋,因此他的工程也進行得很慢。一雙草鞋三天也打不成,五天也打不就。
賣得好的時候,可以賣個一兩雙,賣得不好的時候,只有原樣而去、原樣而回。
有一次,接連幾天一雙草鞋也賣不出,他是餓得不能忍耐了。他記起有一位舊友在管河堤的事情,他便挨著餓,提了幾雙草鞋想去向他貰兩升小米。
他好簡單才走到了河邊,他覺得不象他自己在走,好象有股風吹送一團野火在路上擴散。那時候他實在是一團火,一團饑火好象把他身上穿的一件破布衣裳,把他手上提的草鞋都要燃毀了的一樣?;鹂纯纯煲?,被風一吹又慢慢燃熾起來,他好簡單才燃到了河邊。在河水里面照了照自己的面孔。
"啊,你就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莊周夫子嗎?我?guī)缀醪皇煜つ懔?。你的頸子怎瘦得那么瘦長,就好象白鶴的頸子一樣?你的面孔怎變得那么黃熟,就好象臃腫的南瓜?啊,假如你真是南瓜的時候呵!"
正值他在照影自嘲的時候,他聽見有得得的馬蹄聲走來。他抬頭一看,才看出就是那位做河堤監(jiān)督的伴侶。
他觀察他的伴侶,就好象爐火遇著油煤一樣,熱鬧烈地便去接著:
"啊啊,伴侶,你來得真是恰好!我有好幾天沒吃饅頭了。我這里有幾雙草鞋作抵押,請你貰幾升小米給我煮粥吃罷!"
"啊啊,伴侶,你來得卻是不湊巧。我這個月還沒有領薪水呢!"河堤監(jiān)督毫不躊躕地回答。
莊周只聽了他這一句話掉頭便跑,始終跑到聽不見馬蹄聲的時候,他才略微息了一息腳。但是等他息了一忽之后,他餓得來連動也不能動彈了。他便無意識地把手里提的草鞋來亂嚼,足足嚼盡了一只。但也驚奇,他覺得好象享用了太牢一樣。
"啊啊,我真感謝你這真宰!真是道在屎溺,道在瓦甓,而且道在麻屑了。"
麻屑嚼多了,雖然可以牽強充饑,但是有時總想要點有血有肉的鮮味。有血有肉的鮮味!
他一面想,一面早把一個鐵針來敲成鉤,把麻條來續(xù)成線,想去釣幾只魚兒。
"蚯蚓呀,罪過,可憐你不該有能夠引誘魚兒上鉤的質。由于你有用,所以你才被人利用了。"
小河邊上的田野中偃著一個髑髏,他把那髑髏翻開,又才發(fā)覺了幾條蚯蚓。
他把蚯蚓穿在針上,把麻線投在水里的時候,他觀察魚兒一對對地銜尾接首在水里面優(yōu)游。直到這時候才回想起了他死去了的夫人。才為她揮灑了幾行清淚。
夫人在生的時候,他待她真是太淡漠了,他總以為是受了她的拖累。由于有了她,所以不得不過些不潔的生活;由于有了她,才去做了一場小官;由于有了她,才教了幾個無聊的弟子。但是,如今呢?他只對著孤影嚼麻屑了。
"啊啊,我是饑渴著人的鮮味,我是饑渴著人的鮮味呀!"
他一連叫了幾聲,把釣緡投在河中,跑去抱起那個髑髏。
"啊啊,我是饑渴著人的鮮味,我是饑渴著人的鮮味呀!"
一回想起他夫人死時,他想起那時唯一的一個吊孝者來了,唯一的知己惠施。
一想起他的惠施,他恨不得立即就飛去和他見面。于是,莊周提起那個髑髏,便一個人飄飄然往大梁走去。
"一位提著一個髑髏的瘋子!"
"一位不吃面包,只嚼麻屑的騙子!"
莊周走一路,便引起一路驚怪的風聲。風聲愈張愈大,人還沒有走到大梁,風聲早走到惠施的耳朵里了。
"哼,驚奇,老莊這一來,是想奪我的宰相了!管他是真是假,總要先事提防。"
可憐饑渴著友情,饑渴著人的味道的莊周,一面嚼麻屑,一面走長路,人還沒有走到大梁,惠施早搜拿了他三天三夜了。他才抵大梁城,便被人逮捕著,把他送到惠施的面前。
莊周一見惠施,便說不出來的高興。但是惠施向著他,罵道:
"老莊呀!你真是太丑!你要來奪我的宰相,你正大光明地來就是了,何必要做出那種妖異惑俗的行徑!"
"啊,惠施!你這說的話,才是孤駒未嘗有母啦!"
"你別要盡那樣假裝瘋蒙!國法是國法,友情是友情。我已經捉拿了你三天三夜了!"
"唉!"莊周到此才長嘆了一聲,他接著說道,"惠施!你聽我向你說一段趣話罷。南方有一種奇鳥名叫鹓雛,它吃的是竹實,飲的是清泉,宿的是梧桐古樹。它有一次從南海飛到北海,它是想著北海的冰天雪地何等清潔的。它在路上遇著一只含著死老鼠的鴟鸮,它由于都是同類便招呼了鴟鸮一下。鴟鸮鼓著兩個鵝蛋大的眼睛,抬起頭向上怒吼:哼,你是要來奪我的死老鼠啦!啊,伴侶,你知道這死老鼠是什么?"
惠施被莊周搶白了一場,面上雖是發(fā)燒,卻立即倒堆一臉的笑容來向莊周賠罪:
"伴侶,我們打是心疼罵是愛呢,請你別誤會罷。"
莊周悄悄不作一聲,只是飄然走出大門。他舉起手中的髑髏向白云流蕩著的青天擲去:
"唉,人的味道就是這么樣!人的味道就是這么樣!"
1923年6月22日
(有刪改)
鏈接:據郁達夫的回憶:"當時,我和他(指郭沫若)窮極無聊,寄住在上海灘上,度比乞兒還不如的生活。突然有一個人,由于疑沫若去奪他的編輯的飯碗,就促使了很多的人出來,在他的機關月報和一個官僚新聞上,大放攻擊之辭。沫若把這時的感情,不好全部發(fā)泄出來,所以只好到歷史上去找了一個莊子和惠施來代他說話。""由于創(chuàng)作的動機是由現實人生得到的實感,所以寫來簡單動人,也簡單勝利。"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莊周打草鞋時的哲思仔細而奇妙,從中可以看到莊周豐富的內心世界,也滲透著在當時環(huán)境下的樂觀主義思緒。
B.莊周求助管河堤的舊友,但吃了閉門羹;他歷盡磨難查找到當宰相的舊友,卻遭到逮捕,凸顯了人情淡薄,現實殘酷。
C.惠施知道自己宰相之位無恙時說"伴侶,我們打是心疼罵是愛呢,請你別誤會罷",細致傳神地描繪出惠施慚愧懊悔之情。
D.小說中的莊周是個不諳世事、書生氣十足的反動學問分子,迂腐古板,狡猾軟弱,思想單純,頭腦簡潔,結果一再碰壁。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一問一答的形式,推動了情節(jié)的進展,"莊子"的獨白則是借人物語言給抒情達意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
B."啊啊,我是饑渴著人的鮮味,我是饑渴著人的鮮味呀!"重復兩次,有詩的節(jié)奏感和意蘊,有效加強了感彩和行文力度。
C.小說的語言流暢、華美、抒情味重、哲理性強,生動的比方、鋪陳的排比,如泉噴涌,流貫全篇,具有觸動人靈魂的魅力。
D.這篇歷史小說直抒胸臆、直白易懂,"筆調太直",在文中直接表述了自己的寫作意圖,也因此而影響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8.小說將莊周在顛沛流離中起伏不定、跌宕多姿的心路歷程生動地描繪了出來,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9.歷史小說作為一種特別文體,處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由歷史、現實、自我三種成分組合而成,請就歷史和自我兩個角度結合文本進行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為天下度也,辟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今孝子之為親度也,將奈何哉?曰:親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亂,則從事乎治之。當其于此也,亦有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然后已矣。無敢舍馀力,隱謀遺利,而不為親為之者矣。若三務者,孝子之為親度也,既若此矣。雖仁者之為天下度,亦猶此也。曰:天下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而亂,則從事乎治之。當其于此,亦有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然后已矣。無敢舍馀力,隱謀遺利,而不為天下為之者矣。若三務者,此仁者之為天下度也,既若此矣。
今逮至昔者,三代圣王既沒,天下失義。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喪以為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喪以為非仁義非孝子之事也。曰二子者,言則相非,行即相反,皆曰吾上祖述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者也。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于此乎后世之君子,皆懷疑乎二子者言也。若茍懷疑乎之二子者言,然則姑嘗傳而為政乎國家萬民而觀之。計厚葬久喪,奚當此三利者?我意若使法其言,用其謀,厚葬久喪,實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乎!此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行不勸也。仁者將興之天下,誰賈而使民譽之,終勿廢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謀,厚葬久喪,實不行以富貧眾寡、定危理亂乎!此非仁非義、非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行不沮也。仁者將求除之天下,相廢而使人非之,終身勿為。且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國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嘗之有也。
(節(jié)選自《墨子節(jié)用》)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喪以為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喪/以為非仁義/非孝子之事也/
B.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喪/以為/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喪/以為/非仁義/非孝子之事也/
C.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喪/以為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喪/以為非仁義/非孝子之事也/
D.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喪/以為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喪/以為非仁義/非孝子之事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個"子"字表示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其次個"子"字是先生、老師的意思,用以表達墨子弟子們對墨子的敬重。
B."從事"在文中是"仔細做事,設法"的意思,這與現代漢語中"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事業(yè)"中的"從事"意思大致相同。
C."勸"在文中是"勸勉、勉勵"的意思,此意與《墨子》的《兼愛》中"惡得不禁惡而勸愛"中"勸"的含義全都。
D.賈,讀音為gu,在古時指設店售貨的坐商,"商"則一般指行走經商的人,"行商坐賈"一詞現在泛指做買賣的人。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仁者之為天下度也"要從"富之""眾之""治之"三方面入手,并且要不遺余力,全力以赴,如此才算真正"為天下度"。
B.三代圣賢君主去世以后,天下動蕩,人們不知何為仁義,這就導致了后世的君子在"厚葬久喪"問題上主見相悖、行動相反。
C.君子們雖然對"厚葬久喪"持有異議,但他們都認為自己是效法并且踐行了古代圣主的治國之道,人們對這一現象懷疑不解。
D.可以通過對"厚葬久喪"的施行效果進行對比來推斷其是否為仁義之事,對國家和百姓有利就要大力發(fā)揚,無利就要準時停止。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仁者之為天下度也,辟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4分)
(2)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4分)
14.墨子的語言表達在先秦諸子中自成一家,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1516小題。
儋耳①
蘇軾
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②。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
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③萬事灰。
注:①此詩為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65歲的蘇軾得到朝廷詔書將從海南儋耳調任廉州(今廣西合浦)時作。②崔嵬:山高大的樣子。③一壑能專:《莊子秋子》載坎井之蛙語:"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樂,此亦至矣!莊子譏井蛙之淺薄,后人卻以"專
一丘之歡,擅一壑之美"表現"輕天下,如萬物"的思想。
15.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霹靂收威"一語雙關,既是實指自然景象,也暗喻朝廷政局變化。
B.虹霓垂天,海風快意,頷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儋耳夏天雨后特有的景象。
C.詩人自稱"野老""逐臣",表達在貶逐之地接到朝廷詔書后的簡單心情。
D.詩的末句借用典故,雖然略嫌消沉,但不影響全詩清雄慷慨的感情基調。
16.清人汪師韓評此詩:"崷崪雄姿,經挫折而不稍損抑。浩然之氣,于此見其心聲。"請結合全詩分析此詩表達了蘇軾怎樣的"心聲"。(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3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探討文與質的關系的句子是:","。
(2)《高校之道》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說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條。
(3)《老子》在列舉車子、器皿、屋室等物品來闡釋"有"與"無"的關系后,做總結的句子是","。
三、語言文字運用(19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題。
"炊煙裊裊牧人歸"。兒時的家鄉(xiāng),還是___________的生活狀態(tài),悠悠升起的炊煙,自然成了催人回家的信號。看到炊煙,在田間勞作的人們便想到了收工。女人們因念著孩子和家務,總是行色匆忙地走在最前面;男人們拉著農車和鐵犁,有說有笑,仿佛回顧著一天,不緊不慢緩緩地走在后面;暮歸的老牛隨著仆人__________,看到路邊翠嫩的野草,憋不住,總要歪著脖子啃幾口,興奮了還要"哞、哞"地喊幾聲家鄉(xiāng)的傍晚布滿韻味。
天色慢慢暗了下來,黃昏邁著輕捷的步伐,靜靜地從天涯走進了村莊,把無限的清幽和甜蜜傾情地帶給了家鄉(xiāng)。餐桌綻開溫馨的胸懷。悄悄地立在庭院里,把芳香的米飯與可口的菜肴無私地呈現給家人。村子里不時響起犬吠和婦女的喚兒聲。有的人家還在場的一角點燃了麥殼、秸屑,以生煙驅逐蚊蟲。這時候一家人最全,大人小孩圍坐在一起,扇著蒲扇,邊吃邊聊,安閑而和諧。
間或,有螢火蟲一閃一閃地__________著,經常被孩子們捉進瓶子里,提在手里顯擺、把玩。遠處,傳來了一陣陣二胡和竹笛聲,__________,像從深山幽谷流出來的清泉,也像從河邊吹來的涼快的風,讓吃飯、乘涼的人們感到特殊的滿意。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日落而息踽踽而行漂浮含蓄雋永
B.竿頭日上踽踽而行飄忽委婉悠揚
C.日落而息款款而行飄忽委婉悠揚
D.竿頭日上款款而行漂浮含蓄雋永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男人們拉著農車和鐵犁,有說有笑,仿佛回顧著一天的辛苦,不緊不慢地走在后面
B.男人們拉著農車,扛著鐵犁,有說有笑,仿佛回顧著一天的辛苦,緩緩地走在后面
C.男人們拉著農車,扛著鐵犁,有說有笑,仿佛回顧著一天,不緊不慢地走在后面
D.男人們拉著農車和鐵犁,有說有笑,仿佛回顧著一天,不緊不慢地走在女人后面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可以改成:"為家人預備好了的芳香的米飯與可口的菜肴擺放在立在庭院的餐桌上。"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題。
探究浩瀚宇宙,進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從北斗實現全球組網、探月工程"三步走"圓滿收官,到今年將建成空間站、完成載人航天"三步走",①。
相比于上世紀,進入創(chuàng)新進展"快車道"的中國航天,②。"嫦娥"攬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游覽星辰,③;"慧眼"勝利觀測黑洞爆發(fā),"悟空"獵取宇宙射線能譜精細結構,中國發(fā)覺不斷加深著對時空的認知。這些腳印?????和發(fā)覺充分展現了中國航天的實力儲備,確保中國航天連續(xù)制造新成就、實現新跨越。
和平探究與利用外層空間是全人類的共同幻想,()追夢路上,中國航天人不斷書寫新的太空傳奇。
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連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越來越多的國家大力進展并高度重視航天事業(yè),這將對人類社會進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B.對人類社會進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高度重視并將大力進展航天事業(yè)。
C.越來越多的國家高度重視并大力進展航天事業(yè),這將對人類社會進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D.對人類社會進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大力進展并高度重視航天事業(yè)。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規(guī)律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依據要求寫作。(60分)
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陶淵明)
②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
③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
④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
⑤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
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
⑦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句化育后世。讀了上面七句,你有怎樣的感受與思索?請以其中兩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1.C2.D3.D
【解析】1.本題考查同學篩選并辨析信息的力量。
A."孔子提出了三年之喪的禮制"錯,由材料一第一段"例如在解釋三年之喪這種古老的禮制時"可知,孔子是解釋這一禮制,不是提出這一禮制的人。
B."必需嚴格遵循其原意"錯,由材料以第一段"孔子就不只是單純地傳述了,由于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東西"可知,孔子在傳述傳統的制度和觀念時,賜予它們新的解釋。
D."由于在《中庸》中所以述表達了"錯,屬于因果倒置。材料二其次段"述表達了孝的德行"是因,"在《中庸》中,儒家行孝的定義和述是相關的"是果。
故選C。
2.本題考查同學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力量。
D."只要就會"說法肯定,材料三最終一段"這使得傳統教育以老師解釋、同學背誦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強調的是創(chuàng)新精神缺乏的緣由,但不能得出轉變這一教學方式,同學就會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的結論。
故選D。
3.本題考查同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力量。
A."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出自《論語》,意思是,假如能夠長時間地不轉變父親生前所堅持的準則,就可說做到了孝。是"孝"的表現。
B.出自《孟子》,意思是,在贍養(yǎng)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遺忘其他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yǎng)教育自己的小孩時不應遺忘其他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是"孝"的表現。
C.出自《禮記內則》,意思是,父母所愛惜的人或事物,作為子女也要同樣去愛惜它;父母所敬重、敬重的人或事物,作為子女也同樣去敬重它。是"孝"的表現。
D.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意思是,嚴格地要求和責怪自己,而對人則實行寬容的態(tài)度,在責怪和批判別人的時候應當盡量能夠做到和緩寬厚。這是說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不是"孝"的表現。
故選D。
4.本題考查同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力量。
材料二的中心論點是孔子述的是天道。材料二中列舉的事例《論語八佾》和《論語陽貨》也都是緊緊圍繞這個中心論點來綻開論述。
論證結構上,先論證"述"的內涵,接著論證"述"表達了"孝"的德行,再接著論證孔子的"孝"就是對天道的傳承,最終論證孔子、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把哲學活動和"孝"聯結起來。論證層層遞進,規(guī)律嚴密。
論證方法上,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引用《中庸》《論語八佾》和《論語陽貨》中的句子運用了引證法;舉了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人的事例運用了例證法;孔子將他對經典的傳承比作一個孝子做的事情運用了類比論證。
5.本題考查同學理解、分析、評價的思想感情、觀點態(tài)度的力量。
依據原文"這種以述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學傳之永久,經書代代相傳時,他們就寫出了很多的注疏""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從這一原則,以傳授、注解經典為己任""熟記經典成為同學的基本功"可知,"述而不作"有其樂觀的一面,孔子向弟子們解釋古代文化遺產,對文化經典的傳承以及要求同學熟背文化經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繼承的。
依據原文"使得他在教學中有偏重繼承、輕視創(chuàng)新的傾向""同學對老師的依靠,使人們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削減或部分失去了探究未知的愛好""因循以往,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可知,"述而不作"也有其消極的一面,教學中偏重繼承,限制同學探究未知的愛好和創(chuàng)新精神,又有局限性。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題
6.B7.D8.①先是清高、孤傲,鄙棄富貴。莊周丟掉微職,借居陋巷,靠織草鞋為生。因難以糊口向河堤監(jiān)督貸粟卻被拒,以麻屑充饑。但他仍不改其道,堅持"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不向世俗低頭,賣身求榮,充當"供人利用的器皿"。②接著是向現實妥協,低頭。飽受著物質世界的壓迫,莊周產生了與現實妥協的念頭,因而出走大梁,尋求"唯一的知己"惠施的友情。③最終摒棄幻想,無望失意。游梁訪惠施卻被捕,莊子舉起那只帶有"人的鮮味"的髑髏,"向白云流蕩著的青天擲去",在現實的打擊下產生的人生幻滅感,使他徹底摒棄了對世俗殘存的最終一絲幻想。
9.①歷史:小說取材于《莊子》中的寓言故事,以真實的歷史人物莊子為原型,將莊子打草鞋等幾個生活小故事串聯在一起,這些生活小故事基本符合歷史的真實性。②自我:在"莊子"的形象塑造中投射了自我的心緒,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對生氣、友情的渴盼;在現實的打擊下產生的人生幻滅感受;志向高遠卻不為世人理解與接納所產生的無望、憤懣的心態(tài)。
【解析】6.本題考查同學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力量。
A."樂觀主義思緒"錯,由"我這打成的草鞋,被人踐踏穿了的時候,又要委棄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污潴里了"可知應是無望心情;
C."描繪出惠施慚愧懊悔之情"錯,應是反應了從政者的偽詐、弄權;
D."反動學問分子迂腐古板,狡猾軟弱,思想單純,頭腦簡潔"錯,對莊周形象的概括不正確。莊周的形象是當時無依無靠、郁郁不得志、四處碰壁的令人憐憫的底層學問分子和思想家的形象。
故選B。
7.本題考查同學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力量。
D."筆調太直""直接表述了自己的寫作意圖,也因此而影響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錯,借莊周委婉傳遞自己的心聲,并沒有直接表述寫作意圖,也不會因此而影響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反而耐人尋味,極具感染力和啟迪性。
故選D。
8.本題考查同學分析文章內容,篩選信息的力量。
①莊周丟掉微職,借居陋巷,"把剩下的余錢去買了些個麻來打草鞋過活",靠織草鞋為生。"我這里有幾雙草鞋作抵押,請你貰幾升小米給我煮粥吃罷!"因難以糊口向河堤監(jiān)督借米卻被拒,以麻屑充饑。但他仍不改其道,堅持"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不向世俗低頭,賣身求榮,"成了可供人利用的器皿,也沒有什么榮幸",不再充當"供人利用的器皿"。此時的莊周還是能夠堅持自我,清高、孤傲,鄙棄富貴。
②飽受著物質世界的壓迫,莊周產生了與現實妥協的念頭,"我是饑渴著人的鮮味,我是饑渴著人的鮮味呀"因而出走大梁,"一想起他的惠施,他恨不得立即就飛去和他見面",于是他去尋求"唯一的知己"惠施。此時的莊周向現實妥協,低頭。
③在惠施三天三夜的搜捕中莊周失去了人生最終的盼望,莊子舉起那只帶有"人的鮮味"的髑髏,"向白云流蕩著的青天擲去",在現實的打擊下產生的人生幻滅感,使他徹底摒棄了對世俗殘存的最終一絲幻想。最終摒棄幻想,無望失意。
9.本題考查同學分析體裁特征和表現手法的力量。
依據題干,由歷史、現實、自我三種成分組合而成,本題要求分析歷史和自我兩個方面。
①歷史:以《莊子》中的寓言故事為素材,以真實的歷史人物莊子為原型,莊子打草鞋的故事也是歷史存在的,莊周貸粟、查找惠施等幾個生活小故事也是歷史存在的,這些生活小故事基本符合歷史的真實性。
②自我:作品是心情的一種反射,"當時,我和他(指郭沫若)窮極無聊,寄住在上海灘上,度比乞兒還不如的生活",在"莊子"的形象塑造中投射了自我的心緒,對人生意義的思索"人的一生不就是這樣的嗎?青蔥自樂的時代沒有多時,成了可供人利用的器皿,也沒有什么榮幸",對生氣、友情的渴盼"他觀察他的伴侶,就好象爐火遇著油煤一樣,熱鬧烈地便去接著""麻屑嚼多了,雖然可以牽強充饑,但是有時總想要點有血有肉的鮮味。有血有肉的鮮味!""一想起他的惠施,他恨不得立即就飛去和他見面。于是,莊周提起那個髑髏,便一個人飄飄然往大梁走去";在現實的打擊下產生的人生幻滅感受"他舉起手中的髑髏向白云流蕩著的青天擲去:唉,人的味道就是這么樣!人的味道就是這么樣!";志向高遠卻不為世人理解與接納所產生的無望、憤懣的心態(tài)。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0.D11.A12.B13.(1)仁義之人為天下謀劃,就像孝子為雙親謀劃一樣,(二者)沒有什么不同。
(2)一旦做到約束自我,使言行歸復于先王之禮,天下人就會贊揚你是個仁人了。實踐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別人呢
14.①反復論說,重疊復沓。文本中"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然后已矣"等句子反復消失,務求把意思說得清晰明白;②語言淺顯易懂,通俗明白。文章的語言整體淺顯通俗,明白曉暢,易于理解。
【解析】10.本題考查同學文言文斷句的力量。
句意:后世的君子,有的認為應當厚葬久喪,并把它看作是仁義的事,是孝子(應當做)的事;有的認為不應當厚葬久喪,不把它看作是仁義的事,也不是孝子(應當做)的事。
"仁也""義也"是并列結構,都是"以為"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解ABC;
"非仁義"是"以為"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解B。
或者"以為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和"以為非仁義""非孝子之事也"意思相對,結構相像,各自斷開。
故選D。
11.本題考查同學了解并把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力量。
A.兩個"子"意思解釋正好應當互換。第一個"子"是先生、老師的意思,用以表達墨子弟子們對墨子的敬重。其次個"子"表示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B.兩個"從事"都是"仔細做事,設法"的意思。句意:就設法使他們富有。/仔細地做文學創(chuàng)作事業(yè)。選項說法正確。
C.兩個"勸"都是"勸勉、勉勵"的意思。句意:替人謀劃者不能不勉勵(他)去做。/怎么能不去禁止相互仇恨,反而去勸導相愛呢選項說法正確。
D.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12.本題考查同學理解文章內容的力量。
B."天下動蕩,人們不知何為仁義"錯,原文是"三代圣王既沒,天下失義",意思是,往古三代圣王已死,天下丟失了道義。并非"天下動蕩","義"的含義解釋也不同。
故選B。
13.本題考查同學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力量。
(1)"度",謀劃;"辟",通"譬";"無以",沒有什么;"親",父母,雙親。
(2)"一日",一旦;"克己復禮",約束自我,使言行歸復于先王之禮;"歸",贊揚、贊許;"為",實踐。
14.本題考查同學鑒賞文本語言特點的力量。
"自成一家"就是有自己的特點,在文中的詳細表現為:反復論說,重疊復沓;語言淺顯易懂,通俗明白。
①反復論說,重疊復沓。比如文本第一段中有許多重復或者類似的句子,如"親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亂,則從事乎治之。當其于此也,亦有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然后已矣""天下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而亂,則從事乎治之。當其于此,亦有力不足,財不贍,智不智,然后已矣",這些句子反復消失,務求把意思說得清晰明白;
②語言淺顯易懂,通俗明白。如"我意若使法其言,用其謀,厚葬久喪,實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乎!此仁也義也,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行不勸也。仁者將興之天下,誰賈而使民譽之,終勿廢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謀,厚葬久喪,實不行以富貧眾寡、定危理亂乎!此非仁非義、非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行不沮也",通俗易懂地說明是否厚葬久喪要取決于是否可以使貧者富、寡者眾,可以使危者安、亂者治,是否符合仁義??傊?,文章的語言整體淺顯通俗,明白曉暢,易于理解。
參考譯文:
墨子說道:"仁義之人為天下謀劃,就像孝子為雙親謀劃一樣,(二者)沒有什么不同。"現在的孝子為雙親謀劃,將會怎么樣做呢?即是:雙親貧困,就設法使他們富有;人數少了,就好好做事設法使人數增加;人多混亂,就設法治理。當他在這樣做的時候,會有力氣不足、財用不夠、智謀不足的狀況,這樣以后才罷了。但沒有人敢于舍棄余力,隱蔽智謀、遺留財利,而不為雙親辦事的。像上面這三件事,孝子為雙親謀劃,已經如此了。即使仁義之人為天下謀劃,也應當像這樣。即是:天下貧困,就設法使之富足;人民稀有,就設法使之增多;人多混亂,就設法治理。當他在這樣做的時候,也會有力氣不足、財用不夠、智力不足的狀況,這樣以后才罷了。但沒有人敢舍棄余力、隱蔽智謀、遺留財利,而不為天下辦事的。像上面這三件事,仁者為天下謀劃,已經如此了。
由古而至今,(現在)往古三代圣王已死,天下丟失了道義。后世的君子,有的認為應當厚葬久喪,并把它看作是仁義的事,是孝子(應當做)的事;有的認為不應當厚葬久喪,不把它看作是仁義的事,也不是孝子(應當做)的事。這兩種人,言論相悖,行為相反,(但)都說:"我是效法遵循堯、舜,禹、湯、文王、武王的大道。"但是(他們)言論相悖,行為相反,因此后世的君子都對二者的說法感到懷疑。假如對二者的說法感到懷疑,那么姑且試著把他們的主見廣泛地實施于治理國家和人民,從而加以考察。衡量厚葬久喪在哪一方面能符合("富、眾、治")三件事的利益。我認為假使仿照他們的說法,采納他們的計謀,施行厚葬久喪,的確可以使貧者富、寡者眾,可以使危者安、亂者治,這就是仁的,是孝子應做的事,替人謀劃者不能不勉勵(他)去做。仁義之人將在天下發(fā)揚它,設法宣揚而使百姓贊譽它,自始至終永不廢棄。假使仿照他們的說法,采納他們的計謀,施行厚葬久喪,的確不能使貧者富、寡者眾,不能使危者安、亂者治,這就是不仁義的,不是孝子應做的事。替人謀劃者不能不阻擋他去做。仁義之人將謀求在天下除掉它,廢棄它并使人們指責它,終身不去做。所以說發(fā)揚天下的大利,除去天下的公害,而使國家百姓不能得到治理的,從古至今還不曾有過(這種狀況)。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C16.①得到朝廷調離詔書的喜悅之情。詩中以霹靂收威比方朝廷對自己的責罰減輕,以雄風比方朝廷的恩澤,詩人即將離開這偏僻荒蕪的海島,心中布滿了喜悅。②為百姓豐收生活安定而欣喜。野老已歌豐歲語,村野老人為莊稼豐收而歌,表達了詩人為自己治下百姓生活安定而感到欣慰。③年歲已老,萬念俱灰的傷感無奈。(假如回答坦蕩豁達之意,能自圓其說也可)詩人自嘆殘年東坡老,感慨年歲已高,再也難以實現抱負理想,只要能吃飽飯,有棲身之地就行了。
【解析】15.本題考查鑒賞古詩詞的綜合力量。應對此類試題,讀懂詩歌是關鍵,同時要把握常見的考查角度(內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結構的把握),將選項回歸詩歌進行分析比較,特殊要留意的是,詩歌每一聯的內容和情感都要結合全詩,不行孤立理解。
C項,"詩人自稱野老"錯誤,"野老已歌豐歲語"的意思是:田間的老人發(fā)出豐年的贊歌頌語。所以"野老"指村野老人,而不是詩人自稱。
故選C。
16.本題考查鑒賞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力量,應對此類問題首先要讀懂詩歌的內容,結合詩歌的標題、解釋和詩歌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進行分析鑒賞。
詩歌前兩聯的意思是:接近傍晚,云開雨散,雷電收起淫威,憑倚欄桿,我獨自欣賞大自然的瑰麗。一雙彩虹自云端垂天而下,雄風從海上吹來頓感快意。詩中以"霹靂收威"比方朝廷對自己的責罰減輕,以"雄風"比方朝廷的恩澤,詩人即將離開這偏僻荒蕪的海島,心中布滿了喜悅;
頸聯的意思是:田間的老人發(fā)出豐年的贊歌頌語,圣上的赦書將把流放的大臣放回。字里行間流露著詩人因在自己治理下百姓生活安定而感到欣慰;
尾聯的意思是:蘇東坡已經老去,只求余生吃飽飯。流露著詩人年歲已老,萬念俱灰的傷感無奈。
【點睛】分析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調。詩歌的標題、、解釋等,經常為我們理解詩詞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內涵。意象是情感的載體,意象所體現出來的色調是情感的反映。美麗閑適、顏色明麗的意象往往表達的是喜悅之情,冷清凄迷、顏色暗淡的意象往往表達的是悲傷之情。然后,品詞句,悟感情。在詩詞中經常會有情感的流露,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體現在只言片語上,要擅長把握這樣的詞句,借此領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3小題,6分)
1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詳解】本題考查對名篇名句的識記力量。
留意以下重點字詞的寫法:"野""庶""壹""利"。
三、語言文字運用(19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18.C19.B20.①句式上:改句是一個長句,多個修飾成分并列在一起,表達直白,缺乏變化;原句由三個分句構成,將句子的內容分別呈現,層次更加鮮亮,更有節(jié)奏感。
②手法上:改句采納陳述的語氣,沒有使用修辭手法,將事實狀態(tài)描述清楚;原句使用了擬人手法,使餐桌及桌上的食物有了人的情感,生動形象地傳遞出黃昏時"家"的溫馨,具有濃烈的抒情意味。
【解析】18.本題考查同學正確使用詞語的力量。
第一組,"竿頭日上"比方學業(yè)進步很快。"日落而息"指太陽下山后就休息,形容作息有規(guī)律。依據文段語意,是形容家鄉(xiāng)的生活有規(guī)律,應選"日落而息"。
其次組,"踽踽而行"指孤零零地獨自走路,形容特別孤獨。"款款而行"指漸漸地行走,閑適拘束。語段是形容老牛暮歸的情形,應選"款款而行"。
第三組,"漂浮"指在空中隨風搖擺或在水面上隨波浮動。"飄忽"指(風和云)等快速移動,輕快迅疾的樣子。語段是形容螢火蟲,應選用"飄忽"。
第四組,"含蓄雋永"形容文章寫得好,有風格。"委婉悠揚"形容聲音凹凸起伏、動聽和諧而傳播得很遠。依據語境"二胡和竹笛聲",應選"委婉悠揚"。
故選C。
19.本題考查同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力量。
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語?。?/p>
一是搭配不當,在此語境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范文大全固定資產租賃合同多功能版
- 2025年度博物館陳列室裝修設計與施工合同
- 2025年面包粉線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Unit 6 Enjoy Cycling Topic 3 Bicycle riding is good exercise Section C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Starter Unit 3 Welcome Section A 1a-2d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壓力容器非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社交電商項目建議書
- 保險分期合同范本
- 垃圾項目可行性報告
- 2025年雙綠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村委會會議簽到表
- 哲學與人生全套課件146P
- 中考物理復習交流
- 敬老院設備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充電樁采購安裝售后服務方案
- 《旅行社條例》和《旅行社管理條例》對比解讀
- 柳宗元抑郁而堅貞的一生
- 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選舉結果情況報告單
- BOPP雙向拉伸薄膜及膠帶生產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頻譜儀N9020A常用功能使用指南
- 天津高考英語詞匯350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