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下喉癰的診療_第1頁
中西醫(yī):下喉癰的診療_第2頁
中西醫(yī):下喉癰的診療_第3頁
中西醫(yī):下喉癰的診療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西醫(yī):下喉癰的診療下喉癰是因邪毒壅盛,客于會厭所致,以喉痛劇烈,吞咽困難,會厭紅腫甚則化膿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咽喉病。多發(fā)于早春及秋末,常見于成人,若發(fā)生于兒童者,則較危重,容易并發(fā)急喉風。本病相當于西醫(yī)急性會厭炎。下喉癰之名,始見于楊龍九《囊秘喉書》(1902年)之“插舌喉癰”中,指頦下癰而非本病。本病在古代文獻中,一般不屬喉癰范疇,而見于喉痹、喉風、乳蛾等病證資料中。如張宗良《喉科指掌》說:“內(nèi)腫鎖喉風,此癥因肺胃兩經(jīng)陰陽相結,內(nèi)塞不通,外無形跡,喉間痰喘?!盵病因病理]1.風熱犯喉:外感風熱邪毒,引動肺胃積熱,循經(jīng)上攻咽喉,內(nèi)外邪熱與氣血博結于會厭,發(fā)為本病。2.熱毒攻喉:風熱邪毒入里化火,致肺胃火毒熾盛,搏結于會厭,熱盛肉腐為膿,發(fā)為本病。西醫(yī)認為本病以細菌感染為主,致病菌有乙型流行性感冒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奈瑟卡他菌、類白喉桿菌等,也可與病毒感染混合。另外,全身變態(tài)反應亦可引起會厭、杓會厭襞高度水腫并繼發(fā)感染致??;外傷、異物創(chuàng)傷、刺激性有害氣體、刺激性食物,放射線損傷等都可引起會厭粘膜的炎性病變;或因咽部、口腔、鼻腔等鄰近器官的急性炎癥蔓延至會厭部而發(fā)病。由于會厭為喉入口,炎癥向下漫延,可致呼吸道阻塞,故為喉科急癥。[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1.全身癥狀:起病急、多有畏寒、發(fā)熱,體溫在38~39℃之間,少數(shù)可達40℃以上。在小兒及老年患者癥狀多較嚴重。可見神疲,肢厥、甚則昏厥。2.局部癥狀:發(fā)展迅速,喉痛劇烈,吞咽時尤甚,甚至唾液難咽。語聲因會厭腫脹而含糊不清。當會厭高度腫脹時,聲門變小,氣道阻塞時,出現(xiàn)吸氣性呼吸困難,嚴重者可發(fā)生窒息。3.檢查:口咽部粘膜一般無明顯病變。在幼兒會厭較高者,僅用壓舌板壓下舌根,即可見到會厭紅腫甚劇。在較大的兒童及成人,通過間接喉鏡檢查,可見到會厭舌面紅腫。嚴重時,會厭呈球狀隆起。若膿已成,在會厭舌面可見到黃白色膿點。邪毒壅盛者,亦可見杓會厭襞和杓狀軟骨處紅腫。因會厭腫脹,開合失靈,往往不能窺見聲門。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4.喉部側位照片,可見腫脹的會厭,喉咽腔縮小,界限清楚,對兒童患者尤具診斷價值。臨床上對咽喉疼痛劇烈而口咽部無特殊發(fā)現(xiàn),或咽部雖有病變,但不足以解釋其嚴重癥候者,應考慮到下喉癰的可能,應作間接喉鏡檢查以確診。[辨證論治]1.風熱犯喉證主證:喉痛較劇,吞咽困難,飲食易致嗆咳,小兒可有聲嘶,呼吸氣急。檢查見會厭紅腫。伴周身不適,發(fā)熱惡塞,頭痛,口微干,小便黃。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治法:疏風清熱,利咽消腫。方藥:疏風清熱湯[330],酌加皂角刺、乳香、沒藥。備選方:若發(fā)熱惡寒,口渴便秘,表里俱實者,清咽利膈湯[302]。2.熱毒攻喉證主證:喉痛劇,湯水難下,飲水嗆咳,語音含糊不清,如口中含物,痰涎壅盛,或有呼吸不暢,吸氣性呼吸困難。檢查見會厭顯著紅腫,甚或呈球狀隆起,表面有黃白膿點。伴高熱,頭痛,口渴口臭,鼻息氣熱,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治法:瀉火掃毒,利膈消腫。方藥:大黃掃毒湯[27]加減。加減:加金銀花、黃連、黃芩;痰涎多加天竺黃、南星、僵蠶之類以清熱祛痰。備選方:三黃涼膈散[22]。[西醫(yī)治療]抗感染治療。若出現(xiàn)急性喉梗阻癥狀,宜配合大劑量激素治療,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外治]1、吹藥:用冰硼散[132]、金鎖匙[177]、或雙料喉風散[66]、桂林西瓜霜[226]頻頻吹布于會厭紅腫處,每2~3h吹1次。2、霧化吸入:以慶大霉素4萬u、地塞米松5mg,作超聲霧化吸入,每天1~2次。3、切開排膿:如局部有會厭舌面膿腫形成,或膿腫雖已破裂仍引流不暢時,可在喉鏡下用喉刀或聲帶息肉鉗將膿腫咬破,排出膿液,并用吸引器吸除。切口不宜過大,以勉損傷血管,引起出血。[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