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設計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_第1頁
工程設計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_第2頁
工程設計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_第3頁
工程設計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_第4頁
工程設計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詳頭山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價報告G322(56省道)文成樟臺至龍川段改建工程淅建集團項目1風險評價概述01.1編制根據(jù)02風險評價組織機構13風險評價程序和評價方法23.1風險評價程序23.2風險評價方法24總體風險評價34.2總體風險評價結論75專項風險評價76嚴重風險評價167對策措施及建議227.1風險對策措施227.5其它措施258風險評價結論25根據(jù)G322(56省道)文成樟臺至龍川段改建工程項目特點,結合各隧道實踐1風險評價概述1.1編制根據(jù)(1)《大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價指南》交通運輸部2011年5月。(4)項目各階段(工可、初設、詳設等)審查意見。1.2本標段隧道工程概況本項目主線終點位于文成境內包渡隧道溫州側,終點樁號為K49+500,左幅利用包渡隧道410m及樟嶺隧道425m,右幅新建隧道,出洞后與沿現(xiàn)狀56省道布坑段相接,終點樁號K58+225,道路全長8.725km。山路布線,于K2+163處主線交叉(對應主線樁號為K55+501)后道路向南沿山坡烊頭山隧道左洞終點樁號K52+150,終點樁號K54+065,長1915米,右洞終點樁號K52+155,終點樁號K54+065位于溫州市文成縣大出鎮(zhèn)城南路周圍。樣頭山隧道穿越丘陵地貌,地貌類型為腐蝕剝蝕丘陵區(qū),山脊總體走向近南北,山峰最高海拔約253m,,線路軸線海拔高程64~85m,山坡坡度普通25~55°,地下水根據(jù)含水組地層巖性、地下水的賦存條件、地下水水動力性質,可分分布于丘陵山體表部及局部坡麓地帶,含水層巖性為含碎石粘性土,普通結構較為密實,厚度大小不均,含水層透水性普通,富水性普通,地下水次要接受大氣降水、基巖裂隙水補給,季節(jié)性與時段性分明,旱季快速向低洼處排泄或補基巖裂隙水次要為風化帶網(wǎng)狀裂隙水,次要儲存在基巖節(jié)理裂隙和侵入體接地下水由水位較高的地表水及第四系松懈層經(jīng)過風化裂隙滲入,經(jīng)過山間溝谷及任職姓名公司職務技術資歷簽名組長姜天鶴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副組長李道華集團公司安全顧問高級工程師組員沈煒大路工程公司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梁新福大路工程公司安全部長工程師嚴寶時項目經(jīng)理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項目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金野草項目安全擔任人工程師3.1風險評價程序省道)文成樟臺至龍川改建工程工程建設實踐狀況,我部施工段隧道風險評價程3.2風險評價方法4.1總體風險評價內容評價目的闡明圍巖a1.V、VI圍巖長度占全隧道長度70%以上況確定2.V、VI圍巖長度占全隧道長度40%以上、70%以下23.V、VI圍巖長度占全隧道長度20%以上、14.V、VI圍巖長度占全隧道長度20%以下0瓦斯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層2.隧道洞身周圍可能存在瓦斯地層13.隧道施工區(qū)域不會消滅瓦斯0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發(fā)生涌水突泥的地質2.有部分可能發(fā)生涌水突泥的地質13.無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質01.特大斷面(單洞四車道隧道)42.大斷面(單洞三車道隧道)33.中綴面(單洞雙車道斷面)24.小斷面(單洞單車道斷面)1隧道全長I1.專長(3000m以上)42.長(大于1000m,小于3000m)33.中(大于500m,小于1000m)24.短(小于500m)洞口型式S1.豎井323.程度洞1洞口特征C1.隧道進口施工困難2從施工便道難易地形特點等考慮2.隧道進口施工較簡約1A目的準的開挖斷面所賦分值;L指隧道入口到出口的長度所賦分值;S指成為通道的隧道出入口的方式所賦分值;C指隧道洞口地形條件所賦分值。評價目的體系中各目的所賦分值應結合工程實踐,綜合考慮各種要素的影響程度而定,數(shù)值去整數(shù)。(3)根據(jù)烊頭山隧道的實踐狀況如下:里程樁號長度圍巖分級V該段水文地質條件較簡約,陡坡地貌,不利于地表水匯合,地下水次要為基巖裂隙水,水量貧乏;該段隧道穿越強~中風化巖體,巖體較裂開,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呈碎裂狀結構,施工時需加強超前地質預告、加強支護,準時襯砌,加強防排水措施。。排水措施,Ⅲ結構。地下水類型次要為基巖裂隙水,水量直裂隙上可能有點滴狀滲水。該段隧道圍巖以碎裂結構~鑲嵌碎裂結構為砌,加強防排水措施。Ⅲ本段隧道巖體殘缺,巖質堅硬,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理裂隙上可能有點滴狀滲水。隙水,水量較豐富,開挖時沿裂隙及巖性接觸帶可能有淋雨狀出水,施工時需加強超前地質隙發(fā)育,巖體鑲嵌碎裂結構。地下水類型次要超前地質預告、加強支護,準時襯砌,加強防V強超前地質預告、加強支護,準時襯砌,加強防排水措施。本段隧道巖體裂開~較殘缺,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巖體鑲嵌碎裂結構。地下水類型次要為基巖裂隙水,水量較貧乏,開挖季節(jié)理裂隙上可能有點滴狀滲水,施工時需加強超前地質預告、加強支護,準時襯砌,加強防排水措施。V該段依次穿越中風化、強風化凝灰?guī)r,巖體裂淋雨狀出水。圍巖級別明洞Ⅲ級IV級V級左洞各級長度(m)分級比例右洞各級長度(m)分級比例①V級圍巖占比8.1%,a=0。④開挖斷面:中綴面(單洞雙車道隧道),開挖斷面A=2。⑤隧道全長:左線單洞長1910m,右線單洞長1915m,隧道全長3825m,L=4。⑥洞口方式:程度洞,洞口型式S=1。⑦洞口特征:隧道進口施工施工較簡約,洞4.2總體風險評價結論計算得到總體風險值R后,對比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分風險等級等級IV(極高風險)等級Ⅲ(高度風險)14—21分等級Ⅱ(中度風險)7—13分等級I(低度風險)度風險)。5.1烊頭山隧道鉆爆法施工作業(yè)程序分解及危殆源普查和辨識風險源辨識是風險評價的基礎,包括3個步驟:工程材料的搜集整理、施工受損害人員洞口開挖機械損害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高處墜落機械損害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高處墜落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冒頂片幫窒息中毒涌水突泥機械損害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涌水突泥高處墜落機械損害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起重損害高處墜落高處墜落機械損害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高處墜落防護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高處墜落機械損害危石肅清高處墜落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冒頂片幫機械損害截水溝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高處墜落洞身開挖機械損害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高處墜落涌水突泥冒頂片幫冒頂片幫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作業(yè)人員機械損害相關人員危石肅清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高處墜落冒頂片幫涌水突泥機械損害機械損害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車輛損害冒頂片幫涌水突泥卸渣機械損害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車輛損害初期支護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機械損害高處墜落突水突泥高處墜落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冒頂片幫涌水突泥機械損害鋪設鋼筋網(wǎng)高處墜落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冒頂片幫涌水突泥高處墜落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冒頂片幫涌水突泥二次襯砌高處墜落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機械損害綁扎二襯鋼筋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機械損害高處墜落高處墜落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車輛損害機械損害土作業(yè)人員相關人員車輛損害機械損害5.2LEC法風險估測(L值)發(fā)生事故可能性大小6極不行能3可能,但不經(jīng)常實踐不行能1可能性小,完全不測(E值)暴露于危殆環(huán)境的頻繁程度6321(C值)發(fā)生事故產(chǎn)生的后果7災難,數(shù)人死亡3引人關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衛(wèi)1(D值)危殆等級劃分等級號等級號高度危殆,需求馬分明危殆,需求整改IⅡⅢ普通風險,需留意V表中風險級別的界限值不是長期固定不變的,在不同時期應根據(jù)具體狀況而I級嚴重風險,需指定風險把握措施方案,馬上整改,待風險降低后才能開頭工作。當風險觸及正在進行中的Ⅲ級中度風險,需降低風險,制定目的IV級V級根據(jù)烊頭山隧道施工實踐安全風險要素的普查狀況序號險別LECD擊163V忽視不計363163V忽視不計363363163V忽視不計167163V忽視不計163V忽視不計363161V忽視不計2車輛損害3631673633633機械損害167363367367367167V忽視不計367363167167V忽視不計367163V忽視不計綁扎二襯鋼筋3631634高空墜落163V忽視不計163V忽視不計367363Ⅲ建立目的367363163663Ⅲ建立目的鋪設鋼筋網(wǎng)163V忽視不計167Ⅲ建立目的163363V忽視不計綁扎二襯鋼筋3631675137167167167167137337鋪設鋼筋網(wǎng)167綁扎二襯鋼筋1673676坍塌、冒頂片幫33Ⅲ建立目的1673Ⅲ建立目的61676V忽視不計716I建立目的16768窒息1615.3普通風險源的把握措施風險類別高空墜落1、機械安裝、拆卸工人高空作業(yè)的個人防護;2、作業(yè)手腳架爬梯,圍欄的加裝、防護;3、測量的安全監(jiān)護和個人防護;4、施工作業(yè)平臺的防護,作業(yè)人員病的人員互換工作崗位;6、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7、制定高空施工專項安全方案并監(jiān)督實施8、車輛損害1、司機、機手安全培訓學習教育2、車輛、機械定期檢查、保修;3、嚴禁酒后駕車;4、禁止超速行車;5、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車輛;6、危殆地段設置交通安全警示標志。機械損害1、機手安全培訓學習教育;2、機械定期檢查、保修;3、危殆部位加以安全防護及安全警示;4、火災、爆炸1、編制安全用電設計計算書、繪制線路立體圖2、各分部分項工程在作業(yè)前編制詳盡的安全用電技術交底書并宣貫到具體作業(yè)人員3、電工、焊工、爆破工等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規(guī)范設置,按程序受公安部門監(jiān)管9、完善各類防火設備(滅火器箱、應急照明設備、手電筒、防毒面具、手套、阻燃帆布帶、撬門工具、手推車等)。起重損害1、機手、司索工、信號工安全培訓學習教育,持證上崗;2、機械、坍塌1.隧道施工相關人員安全培訓學習教育,持證上崗;2.建立防坍塌應急救援預案并演練3.工程技術交底4.地質超前預告5.先預告、械;7.高邊坡監(jiān)測,加強滑坡的監(jiān)測監(jiān)控。8.窒息1、相關人員安全培訓學習教育,持證上崗;2、加強未經(jīng)檢測安全的作業(yè)點不得施工。3、做好隧道施工作業(yè)點的通風工觸電1、相關人員安全培訓學習教育,電工持證上崗;2、嚴厲落實實行“三相五線”、“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照明與動力線分別、安全電壓等安全用電制度。3、個體絕緣安全防護。4、危殆區(qū)域安全警示及安全防護5、專職電工安全巡查。6.1嚴重風險辨識根據(jù)《大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價指南》,施工階段風險評價應在施工圖階段風險評價以及風險普查、辨識、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對烊頭山隧道進行評價,次要側重于施工安全,重點對坍塌、涌水突泥等典型風序號風險產(chǎn)生的緣由險源類別后果備注1坍塌斷層、軟巖變形、地質構造、地下水、初支時效和施工質量事故2涌水突泥巖溶、斷層等地質事故6.2嚴重風險源風險估測6.3事故可能性的等級分成四級致相應事故發(fā)生的的概率及后果分別用1~4四個數(shù)值來表示,其中,概率等級概率范圍中心概率等級描畫概率等級1432不太可能16.4事故嚴峻程度的等級分成四級等級1234定性描畫人員死亡(含失蹤)人數(shù)<3或3≤人員死亡(含失蹤)人數(shù)<1010≤人員死亡(含失蹤)人數(shù)<30人員死亡(含失或重傷人數(shù)≥費用和事故處理所需(不含恢復重建)的各種費用,等級標準如表:等級1234定性描畫經(jīng)濟損失(萬元)6.5事故風險等級分為四級低度(I級)、中度(Ⅱ級)、高度(Ⅲ級)、極高(IV級)。風險等級關系嚴峻程度等級可能性等級1234高度Ⅲ高度Ⅲ高度Ⅲ高度Ⅲ高度Ⅲ高度Ⅲ不太可能低度I中度Ⅱ6.6風險接受準繩風險等級處理措施低度(I級)此類風險較小,不需務實行風險處理措施和監(jiān)測中度(Ⅱ級)測高度(Ⅲ級)不希冀極高(IV級)不行接受價將風險至少降低到不希冀的程度6.7烊頭山隧道嚴重風險源風險估測評價目的闡明圍巖級別AV、VI級可根據(jù)圍巖節(jié)理發(fā)育IV級32I、Ⅱ級斷層裂開狀況B斷層裂開帶存在寬度20m以上,50m以下的中等規(guī)模斷層裂開帶21不存在斷層裂開帶0滲水形態(tài)應考慮天氣10施工方法不合適水文地質確定能否10a到掌子面距離在二襯距離掌子面的距的一個重要要素。本目的次要考慮施工時臺階法施工、全斷面時跟上到掌子面距離在120m以上、200m以下或全斷面開挖襯160m以上、250m以下3到掌子面距離在270m以上、120m以下或全斷面開挖襯120m以上、160m以下到掌子面距離在70m以下或全斷面距離在120m以下b一次性仰拱開挖長一次性仰拱開挖長度在8m以下事故可能性描畫等級432不行能1③滲水形態(tài)C:線狀、滴狀,可能有淋雨狀、涌泉⑥施工步距F:a,V級圍巖襯砌到掌子面距離在70m以下或全斷面開挖襯砌⑦折減系數(shù)γ為:1.0P=γ×(C×A+B+D+E+F)=1×(1.2×4+1+1+1+2)=9.8,等級屬于3,為可能發(fā)評價目的闡明巖溶地窖、地下河、前預告結果斷定3裂隙、小溶洞發(fā)育2裂隙、小溶洞發(fā)育斷層裂開帶B大裂隙前預告結果斷定隙隧道上方存在湖泊、3確定隧道周圍存在補給2隧道周圍不存在補事故可能性描畫等級4321不行能1折減系數(shù)γ為:1.根據(jù)隧道施工區(qū)段涌水突泥事故可能性等級標準等級為2,為偶然發(fā)生涌水根據(jù)評價的結果,烊頭山隧道涌水突泥分值為2,風險等級為2,為偶然發(fā)生涌水突泥事故,屬于中度(2級)的風險類別為可接受風險。坍塌分值為9.8,很可能發(fā)生塌方事故,屬于高度(3級)的風險類別為不希冀風險。此類風險較大,(1)后期調查搜集烊頭山隧道地質材料及周邊工程施工記錄、災難)等。對有關滑坡、巖體倒塌進行觀測。洞口圍巖級別接近斷層、裂開帶時,應接受超前地質預告等方進行地表沉降、拱頂下沉等觀測(2)開挖作業(yè)隧道V級圍巖段接受上下臺階留核心土開挖方法,IV級圍巖接受上下臺階開挖法,Ⅲ級圍巖接受全斷面開挖法。洞口施工前應先施做改溝工程及截水溝,保證洞口安全。洞口段均接受管棚超前支護,保證安全進洞。a)分段仔細檢查爆破段并肅清危石。b)鉆渣處理時及處理后,應進行仔細檢查并去除。c)地震后應檢查以上(3)支護a)開挖后快速噴混凝土。b)對掌子面放③鋼拱架支護a)減少鋼拱架的間隔b)擴大鋼拱架在不良地質路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