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師的社會責任_第1頁
淺談教師的社會責任_第2頁
淺談教師的社會責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教師的社會責任

識字是課程改革下的新課程理念之一。教師要尊重和權威,把學生視為平等的人,尊重理解,關心他們的獎懲。我們必須鼓勵他們,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等。簡言之,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正是新課程的三維目標之一。理念提得不錯,但在實際教育工作中,賞識教育正在走極端,與教育的宗旨漸行漸遠。學生多是未成年人,單純幼稚,優(yōu)缺點一般比較分明。賞識教育要求老師尊重關愛學生,體現(xiàn)人文關懷,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或獎賞,以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獲得滿足感。面對缺點要循循善誘,耐心教育,絕不能體罰學生,克服了傳統(tǒng)“棍棒教育”的很多缺點,讓學生更加自信,讓老師更有愛心,確實是一種先進的理念,值得我們滲透推廣。但賞識教育不是萬能的,不可能解決教育中遇到的一切問題。如當學生屢屢遲到直沖教室時,當學生課堂胡作非為不聽勸告時,當學生課外打架斗毆屢教不改時,……任你苦口婆心費盡口舌也無用時該怎么辦?一、教師要保持治教意識罰是不可以單獨存在的,只罰不賞很容易激起人的逆反心理,使人抗拒。即使最終也能達到效果,但氣氛卻是壓抑的,人的心情也不會舒暢,給人以權壓人之嫌,學生往往不會心服口服。班主任或老師安排一件事情或?qū)W業(yè)任務,就算學生完成不好,老師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區(qū)別對待學生:鼓勵或獎賞做得好的學生,放過中間學生,懲罰做得最差的典型問題學生。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分化學生,使得中間學生非常容易找準自己的方向,學習先進;二是賞罰同時進行,互相印襯,增加賞與罰的對比效果,使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收獲。二、認為自己不符合自己的特點學生個體眾多,差異很大,總有老師特別喜歡或討厭的一些學生。在評價學生的時候,老師心中要有一桿稱,要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學生,切莫厚此薄彼賞罰不明。這不但是兵家大忌,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忌。有一些班主任,規(guī)章制度定的很好,但是事到臨頭,有學生違反了,卻常常心軟,尤其是犯錯誤的學生是教師喜歡的好學生時,更容易犯此錯誤。心想算了,饒他一回吧,下不為例。學生會把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直嘀咕:老師偏心。當你下次想懲罰別人時,學生一句話就把你頂了回來:你上次都沒懲罰他呢,憑什么就要懲罰我?此時的你只有干瞪眼的份兒。賞罰若因人而異,就會失去其應有的作用。有一些沒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學生中沒有威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言而無信,賞罰不公,學生怎么會尊重你呢?三、補差換樹,賞罰性賞和罰是相對的兩個概念,有時候不賞就意味著罰,不罰也就意味著賞了。賞是可以單獨存在的,尤其是不便于或者沒有必要實施處罰的時候。有時犯錯學生眾多,已到了法不責眾的境地,無法處罰下去,不如改為獎勵那些沒有犯錯誤的少部分學生,這樣也不失公正。賞與罰是相對的,賞是一種積極的方式,而罰是一種消極的方式,有時用賞取代罰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各校一般都有學生的操行評定條例,某些方面可以重賞輕罰或者不罰。如作業(yè)書寫認真質(zhì)量較高的,衛(wèi)生任務完成較好的等實行獎分,對較差的不扣分,在每月或?qū)W期末的評優(yōu)表模時主要依據(jù)考評得分,就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鞭策后進生,也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四、確保學校沒有及時向?qū)W生批評和批評,認真對待學生教育失敗時,學生一般不公平一是掌握懲罰的主動權。老師在批評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調(diào)查事件的來龍去脈,不能犯“一竹竿打死一船人”的錯誤。在了解調(diào)查清楚后,就可以掌握批評的主動權,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不經(jīng)過調(diào)查會造成錯批或誤批,冤枉學生,對學生就不公平,有些犟學生會背上思想包袱,不服氣之余會繼續(xù)犯錯,而內(nèi)向?qū)W生則會對老師產(chǎn)生意見,意志會極為沉淪等。二是控制懲罰的程度,避免粗暴的批評和體罰。粗暴的批評和行為只會起到諷刺、挖苦、打擊和傷害學生的惡性后果,尖刻的訓斥猶如利劍一樣刺傷學生及師生關系,會把學生推向?qū)α⒚?導致學生逆反思想的產(chǎn)生,最終導致教育失敗。三是把握懲罰的尺度,避免傷害學生自尊心。有些老師在批評學生時往往殺一警百,以期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也有部分老師當著其他學生、老師甚至家長的面歷數(shù)學生的種種劣跡。這種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行為往往會適得其反,造成學生破罐子破摔的局面。五、“解決矛盾”,發(fā)揮“正班風”的作用“罰貴大,賞貴小”是法家代表商鞅和韓非等人的主張,變法期間在秦國實行的“賞貴小”的軍功爵制度,可以使每一個士兵受惠,故人人效死為秦王前驅(qū),使秦國很快強大起來,一統(tǒng)六國。班內(nèi)進步學生占很大一部分,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成績或優(yōu)點,有時優(yōu)點雖小,但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基,不應“優(yōu)”小而忽視,要及時表揚或獎賞,以弘揚正氣,培養(yǎng)良好班風。對于經(jīng)常犯錯且屢教不改的“慣犯”,已造成惡劣影響的,必須予以懲罰,殺一儆百,以正班風。罰大與賞小,是相輔相成的,不罰大難以服眾,不僅難以賞小,還變相地在罰小,這是因為大錯者得不到懲罰,小錯者必會增多,終會釀成大問題,班風校風將會蕩然無存。時代在變,教育理念也在不斷變化著,教師更不能墨守成規(guī),對待學生既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