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誡子書第15課
七年級上冊
學習目標1.進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點,積累重點詞語和文言知識。2.理解文意。結合作者(諸葛亮)生平,體會文章主旨,思考其現(xiàn)實意義。3.感受傳統(tǒng)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目錄壹新課導入貳知識探究叁拓展延伸伍達標測評肆回顧總結陸文化傳統(tǒng)壹新課導入課前導入一代名相諸葛亮是在54歲的時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經(jīng)對他五歲的兒子說過一段話,這段話后來一直被諸葛家族奉為祖訓,可見他對諸葛子孫有著多么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段話,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淺。貳知識探究作者簡介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謚號忠武侯,瑯玡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被稱為“臥龍”。三國時蜀漢丞相,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漢末避亂南陽,躬耕隱居。他勵精圖治,賞罰分明,志在恢復漢室,統(tǒng)一中國,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興十二年(234年)死于軍中,終年五十四歲。后人輯有《諸葛亮集》。寫作背景本文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文體知識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書信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也可以寫景,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談論文學,談論政治。知人論世字音字形夫(fú)淫慢(yín)險躁(zào)
冶性(yě)遂成(suì)淡bó(泊)窮lú(廬)詞句積累(一)通假字險躁則不能治性(“治”通“冶”,修治、修養(yǎng))(二)一詞多義以
靜以修身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
非淡泊無以明志介詞,可以拿來成
非志無以成學動詞,達成、成就
遂成枯落動詞,形成、變?yōu)?三)古今異義1.險躁則不能治性古義:輕薄無常;今義:遭到不幸或發(fā)生災難的可能。2.悲守窮廬古義:寒酸,破舊;今義:生活貧困,缺少錢財。3.意與日去古義:離開、消失;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不積跬步(四)詞類活用1.非淡泊無以明志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明確。2.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大目標。3.非志無以成學名詞活用為動詞,立志。(五)文言句式判斷句夫學須靜也。
點撥:“……也”表示判斷。(六)成語積累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儉以養(yǎng)德:節(jié)儉有助于養(yǎng)成質樸勤勞的德操。寧靜致遠:只有心境平穩(wěn)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fā)、有所作為。(七)名句積累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不積跬步整體感知
1.劃分句子節(jié)奏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2.強化解讀文意的方法?!竞献鹘涣鳌坑伞皢巍弊儭半p”(即將單音節(jié)詞變?yōu)殡p音節(jié)詞語)。如:靜——寧靜,儉——勤儉,學——學習。3.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文意,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夫: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淡泊:內心恬淡,不慕名利。無以: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明志: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庖丁解牛
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廣才:增長才干。淫慢:放縱懈怠。淫,放縱。慢,懈怠。勵精:振奮精神。勵,振奮。險躁:輕薄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險,輕薄。治性:修養(yǎng)性情。治,修養(yǎng)。年與時馳: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與日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枯落: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將復何及:又怎么來得及。庖丁解牛譯文:
君子的行為,(應該)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實現(xiàn)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立志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怠忽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逝去,意志隨歲月而消失。于是就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會,不為社會所用,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深層探究1.怎樣理解文中的“靜”?2.諸葛亮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需要具備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之間有什么關系?庖丁解牛1.【合作交流】“靜”是《誡子書》中的一個關鍵詞語?!办o”是修身養(yǎng)德的基礎。“靜以修身”意為節(jié)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办o”是學習的前提?!办o”指的是一種摒除雜念和干擾而安寧專一的精神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中,可以心無旁騖地學習,可以靜靜地沉思,可以安靜地反思自己的作為。要做到“靜”,自然要摒除名利的束縛和干擾,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寧靜”,才能使志向堅定明確(明志),并最終實現(xiàn)遠大目標(致遠)。若心不靜,陷入“險躁”,則不能專心學習,也就不能增長才干,更談不上修養(yǎng)心性了。2.【合作交流】成才要具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立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第二個條件是學習,“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第三個條件是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三者的關系:諸葛亮主張以儉養(yǎng)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lián)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志向的培養(yǎng)又必須砥礪品德。語言賞析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有什么作用?2.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進行論述的?從這幾個方面又是怎樣展開論述的?3.作者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必須具備哪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的關系如何?4.從全文看,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庖丁解牛1.【合作交流】這句話既是諸葛亮一生經(jīng)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在這里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xiàn)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2.【合作交流】作者是從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進行論述的,作者先從正面進行闡述,他認為:無論做人,還是學習,作者強調的是一個“靜”字,修身須要靜,學習須要靜,獲得成就也取決于靜;接著又從反面進行論證,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進而把“靜”與“躁”加以對比,增強了論述效果,達到了論證目的。3.【合作交流】此題可用定向—分析—歸納法。①淡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②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③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關系:諸葛亮主張以儉養(yǎng)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lián)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但志向的培養(yǎng)又必須修養(yǎng)品德。4.【合作交流】告誡兒子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遠。語言賞析5.文中常被人們引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兩句話是什么?作為新世紀的莘莘學子,應當如何做?結合生活實際,請談談自己的理解。庖丁解牛5.【合作交流】本題運用主觀感受題解題法。本題屬于感悟主題的,只要抓住主題,結合生活實際,理由充分即可。這兩句話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現(xiàn)代社會變化頻仍,豐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種變化和誘惑中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能不能甘于寂寞,保持清靜圓滿心態(tài)不停追求,是每個人都要深思的.現(xiàn)在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能夠安靜下來,看一本書、聽一首歌、練練書法、寫一行詩、似乎也是一種奢侈。其實,只要寧靜、淡泊,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就馬上活得充實、輕松,眼前的混沌也就明晰了。探究寫法1.句式駢散結合,語氣徐疾有致。2.肯定句與否定句相結合。庖丁解牛1.本文除第一句、最后四句外,其余構成六組駢句。駢句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長短參差,交錯使用。形式上散中有整、整中有散,語氣上有輕有重、徐疾有致,讀來朗朗上口。表現(xiàn)出對稱美、變化美、音樂美,使文章具有明顯的美學價值。2.先肯定、后否定,否定后再從正面強調。這種將肯定句和否定句結合起來的寫法,不僅使問題論述得更全面,而且突出了后一句,增強了表達效果。叁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課外閱讀(一)【甲】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ā抖Y記·雖有佳肴》)【乙】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ā墩]子書》)1.下列括號內對加點詞語意義或用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雖有佳肴(即使)雖我之死,有子存焉(雖然)B.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用作名詞)斗折蛇行(名詞用作狀語)C.非學無以廣才(增長)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勉勵)D.其此之謂乎(表推測)其真無馬也(表反問)2.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A.甲文先通過類比引入,層層推論得出“教學相長”的論點。B.乙文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期待。C.兩文都運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既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又使文章節(jié)奏鮮明、朗朗上口。D.兩文都圍繞“學”這個中心論題,提出并充分論證各自與“學”相關的中心論點?!敬鸢浮?.A【解析】A.錯誤,雖有佳肴(雖然);雖我之死(即使)。故選A。2.D【解析】D.錯誤,甲文集中論述了教與學的關系問題,說明“教學相長”的道理;乙文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jīng)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故選D。拓展延伸3.翻譯文中畫線句子。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3.示例:依靠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身心,依靠儉樸節(jié)約的作風來培養(yǎng)品德。【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此句中重點的詞有“靜(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以(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修養(yǎng)),養(yǎng)(培養(yǎng))”,注意根據(jù)句境確定詞義。【譯文】甲文:君子的行為操守,依靠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身心,依靠儉樸節(jié)約的作風來培養(yǎng)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乙文: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習后就知道不足,教導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秲睹飞险f:“教導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肆回顧總結回顧總結伍達標測評達標測評一、積累與運用1.給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注音。(1)淫慢()(2)夫君子之行()(3)險躁()(4)遂成枯落()(5)非淡泊無以明志()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
(2)靜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3)非淡泊無以明志_____________
(4)非寧靜無以致遠_
____________(5)淫慢則不能勵精_____________
(6)險躁則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7)遂成枯落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B.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C.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D.年/與時馳,意/與日去4.按要求默寫句子。(1)文中強調學習與成才的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運用比喻的手法告訴孩子如果不珍惜時間,最終將一事無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yǎng)身心,要靜思反省的語句是:1.【答案】yínfúzàosuìbó【解析】區(qū)別fú與fù2.【答案】(1)品德高尚的人。(2)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3)明確志向。(4)達到遠大目標。(5)放縱懈怠。(6)輕薄浮躁。(7)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窘馕觥拷忉屧~語要結合語境,注意詞語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3.【答案】C【解析】C項正確的節(jié)奏劃分應為: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敬鸢浮?1)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2)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3)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達標測評5.重點句子翻譯。(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6.下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諸葛亮用殷切的口吻勸誡兒子要珍惜時間,認真學習,否則將一事無成,于社會亦無用處。B.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嚴謹?shù)奈淖?,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yǎng)性。C.全文以議論為主,主要論述了修身治學,強調了淡泊寧靜的價值。D.本文中既有正面論證,也有反面論證,如“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就從正面說明了“靜”的重要性。5.【答案】(1)君子的德行,(他們)以寧靜專一來提高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品德。(2)不學習無法增長才干,不立志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窘馕觥勘M量直譯。所謂直譯,是指緊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詞和句子進行對等翻譯的方法。它要求忠實于原文,一絲不茍,確切表達原意。6.【答案】D【解析】D項例句是從反面說明了“靜”的重要性。達標測評
二、課內閱讀閱讀下面的課文,完成后面的題目。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非學無以廣才 (2)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8.辨析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異義。(1)淫慢則不能勵精( )(2)險躁則不能治性( )7.【答案】(1)增長才干。(2)又怎么來得及。【解析】認真回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不難理解這兩個詞句的意思。8.【答案】(1)古義:懈怠。今義: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費的時間長。(2)古義:輕薄。今義:地勢險惡、復雜,不易通過;險要。【解析】本題考查古今異義。應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對重點古今異義詞加以區(qū)分“慢”在這里若解釋為速度上的慢,則句意不通?!半U”在這里是輕薄的意思,學生應重點理解和識記。達標測評9.翻譯下列句子。(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第一句中要注意“遠”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即形容詞用作名詞,目標遠大。第二句中要注意“慢”“險”的古今異義區(qū)別。10.諸葛亮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1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9.【答案】(1)不把名利看得輕淡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靜己心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2)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10.【答案】淡泊、立志、惜時?!窘馕觥客ㄗx全文,疏通文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山地承包與森林資源評估合同4篇
- 2025年度房地產(chǎn)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執(zhí)行合同4篇
- 縱火行為的預防與打擊
- 2025年度模特與時尚品牌合作限量版合同4篇
- 2025年度民房買賣交易保障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摩托車配件定制加工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度城市軌道交通農(nóng)民工勞動合同樣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內衣銷售代理區(qū)域保護合同規(guī)范
- 2025年度美容院健康體檢與會員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新能源車輛運輸合同
- TB 10012-2019 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
- 新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背誦用)
- 鄉(xiāng)鎮(zhèn)風控維穩(wěn)應急預案演練
- 腦梗死合并癲癇病人的護理查房
-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脫式計算300題及答案
- 犯罪現(xiàn)場保護培訓課件
- 扣款通知單 采購部
- 電除顫操作流程圖
- 湖北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
- 設計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 IATF16949包裝方案評審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