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1頁
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2頁
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3頁
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4頁
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綻放的生命

冰心老人說: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fā)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蟬小思貝殼席慕蓉短文兩篇作者簡介一:

小思:本名盧瑋鑾,祖籍廣東番禺。1964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從事文學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學獎評判,參與各種文學活動。作者簡介二:席慕蓉

:另有筆名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蒙古語,即大江河)等。1981年的詩集《七里香》由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讀者喜愛。她寫詩寫散文,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生命、時光、鄉(xiāng)愁是她作品的內(nèi)在主題,而對人情、愛情、鄉(xiāng)情的細膩獨特的審美描摹、委婉傾訴則是吸引讀者們的奧秘。

蟬,古稱蜩、蚱蟬等,俗名“知了”、爬樹猴。蟬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種有3000余種之多。蟬的一生有四個階段,即卵、幼蟲、擬蛹和成蟲。雌蟬通常于7~8月份產(chǎn)卵于孔,幼蟲孵化后會隨樹枝或自造細絲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蟲在地下生活的時間很長,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過4~5年,長的要經(jīng)過12~13年。我國古人按蟬的出現(xiàn)時間分為春蟬、夏蟬和寒蟬。

【自主學習】基礎字詞:收斂(liǎn):本課指收攏。聒聒(guō):持續(xù)嘈雜,本課指不停地叫。寬?。╯hù):寬容饒恕。短暫(zàn):時間短。一絲不茍:(gǒu)形容辦事認真,連最細小的地方也不馬虎。卑(bēi)微:卑賤微小,地位低下。上蒼:上天。把玩:拿在手中玩賞。自讀課文,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a、《蟬》一文里一句是全文的文眼,找出來,并說說自己的理解。b、作者對蟬的感情有沒有變化?有什么變化?作者通過哪些語句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c、《貝殼》一文中,作者先對貝殼的精美作了哪些描述,然后生發(fā)了哪些聯(lián)想?

想一想: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边@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揚的關(guān)鍵原因,也是由蟬引發(fā)的關(guān)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1、《蟬》一文中的“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噪”“秋風的顏色”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我們一般是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有新意。它賦予秋風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言少而意濃。

理解探究:

2、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抑: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揚:蟬的生活歷程顯示了生命的意義。3、《貝殼》—文中的“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的—絲不茍呢”文子中二次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此句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要以一顆感激的心情表達珍惜、回饋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后人為自己的執(zhí)著、努力而感動。

4、《貝殼》最后一段說: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固執(zhí)又怎樣簡單的心啊!”你怎樣理解此處的“怎樣固執(zhí)而又怎樣簡單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她并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yè),只想對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饋。她渴望的不是人們對她的絕對地贊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執(zhí)著的愛的美的靈魂。所以此處的“固執(zhí)”“簡單”都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其實是執(zhí)著和單純的意思。

比一比:

對比閱讀兩篇課文,說說它們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

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fā)對生命的一些感悟。

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

3.對于“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diào)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處1.《蟬》是先抑后揚,《貝殼》是直入主題。

2.《蟬》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著;《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

3.《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fā)中,并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要給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

----------------------------------------------------------------------------------課堂小結(jié)

作者從夏天聒噪的蟬、海邊小小貝殼這些細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生命究竟是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暫、脆弱的,該怎樣做,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學了本課,你又會怎樣回答?

學習本文所得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人更應該認真的對待自己的生命,更應盡自己所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喜歡回顧,是因為我不喜歡忘記。我總認為,在世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時刻似乎都有一種特定的安排,在當時也許不覺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來,卻都有一種深意。我有過許多美麗的時刻,實在舍不得將它們忘記。(摘自席慕蓉《成長的痕跡?回顧所來徑》)整個人類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著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開始,在我之后也不會停頓不會結(jié)束,而我的來臨我的存在卻是這漫長的琢磨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點,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留下印記。(摘自席慕蓉《生命的滋味》)美文欣賞:作業(yè):仿照下列例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